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思想品德說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思想品德說課稿精品多篇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一

尊敬的領導,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是一號考生。

我說課的題目是:《我國的政黨制度》(板書)。接下來,開始我的說課,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課堂設計、說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一)地位與出處:《我國的政黨制度》是高一年級人教版教材第三單元第六課的內容。本課題屬於政治中的政治生活。本課題主要講了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什麼,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和執政理念。本課題的學習主要是爲了說明中國爲什麼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度打下了基礎,也提升了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中“培養學生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要求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一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也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瞭解我國的政黨關係,瞭解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基本方針、根本活動準則和重要機構;理解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分析對比及歸納能力,自主生成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目標:讓學生明確我國實行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它具有顯著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促使學生擁護這一制度,增強維護、鞏固這一制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重點:我國政黨制度的定義、功能、作用。這也是大學聯考的重要內容。

2、難點:政黨制度的優越性、中國爲什麼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

二、說教法

高中一年級學生在情感體驗上比較強烈,思維邏輯性較強,對於知識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慾,但是情感易偏激。針對這一情況,結合“讓同學們主體性的積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的課程改革精神要求,我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

1、案例教學法。利用案例,引入課題和教學,是同學們對該課題產生興趣和思維拓展,保證課堂的活躍性和趣味性。

2、合作討論法。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同學們分成小組討論,培養同學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3、問題探究法。在課堂上,拋出問題,使得同學們培養一種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

政治是一門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學科。本課是在老師的指引下,讓學生們學會以下方法:

1、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並有所感悟,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

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3、邏輯問題的思維能力。就是培養學生們養成一種:“是什麼”“爲什麼”“怎麼做”的思維方法。

四、說課堂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兩會:共商國是同舟共濟》,問題設置:感悟我國執政黨和參政黨關係,說明我國實行的是怎樣的政黨制度?針對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我國的執政黨和參政黨是通力合作的友黨關係,我國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二)初讀課文,邏輯分析,輔以案例,整體感知

然同學們通讀課文,對只是有一個瞭解,然後我採用案例教學,比如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民主黨派的關係,新中國成立後,民主黨派支持共產黨等案例來進行一個講解,說明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黨制度,能得到其他黨派的支持。

(三)重點精講,小組討論。“執政參政,特色鮮明”這部分內容是本框題的重點內容,我打算採用“問題引導教學法”和“小組探究學習法”,提出問題後讓學生分組進行問題探究。我設置的問題是:

a作爲參政黨的民主黨派有哪些?他們是什麼性質的政治團體?我國執政黨和參政黨是什麼關係?

b如何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特色”在哪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政黨制度的地位和每一項內容)討論探究活動結束後,小組以選派代表方式回答所設問題,本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小組成員可提出異議。同學們通過探究生成的知識可能比較散亂,不完整,此時,我會適當進行點撥、強調,做及時有效的總結。

(四)辯論提升,突破難點

“適合國情,優勢顯著”內容,我打算採用“小組辯論學習法”。問題設置:“某次關於政黨制度的討論中,甲、乙兩位同學各抒己見:同學甲:我國應該實行西方多黨制,各黨派相互競爭、相互制衡可以防止獨斷和腐敗。同學乙:我國不應實行多黨制。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制度也不容許實行多黨制,所以我們必須堅持多黨合作。你同意哪一種觀點?說出你的依據。”讓學生自己在找證據證明自己觀點的過程中,加深對我國政黨制度的理解和信任,從而深刻體會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自覺地樹立起堅持我國這一政黨制度的信念。最後在學生辯論過程中歸納總結出:中國不能實行西方的多黨制,而要堅持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特色政黨制度有顯著的優越性。

(五)課堂小結,溫故知新。在課堂的最後做一個小結,再給同學們對本課知識點做一個邏輯性的分析,針對於基本知識點進行提問,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讓大家反思一下,如果中國不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那麼我們的社會是什麼樣子,我們的利益是否能夠得到維護。

五、說板書設計

是什麼(共商國是,同舟共濟)

爲什麼(執政參政,特色鮮明)

怎麼做(適合國情,優勢顯著)

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瞭,主要是讓同學們學會邏輯分析問題的能力。

最後我對我的說課做一個簡短的評價。尊敬的'各位評委,本堂課是我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案例教學、問題探究學習法,以學生爲主體,以老師爲主導,讓學生在積極活躍的氛圍中,輕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達到教學目的。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二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上午好!

我研究的課題是《思想品德課中調動“學困生”學習內驅力的探究》,以下結合《理想伴我成長》這一課例談談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在教學中的滲透。

首先,本課依據課題論點及其實用性:本課作爲是蘇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級課程的最後一課,對學生的學習有着特定的意義。因此在課堂上調動學困生學習內驅力、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顯得格外重要。崇高的理想是激勵人們前進的不懈動力。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國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課着力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初步認識理想,瞭解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體會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苦奮鬥的道理,肩負起振興中華的崇高使命。

然而,在課堂上,特別是我們農村國中的課堂上,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相當一部分學生(即學困生)對思品課堂參與度不高,從家長到老師再到學生的印象,思品就是劃一劃,背一背就可以了,忽略了思品課程的'育人的功能。

現代教學論指出: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樂學,要堅持全面發展,強調教學目標的全面性,改變教學單純傳授知識、技能和片面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理性過程與情感、意志、興趣、動機等情感活動的非理性過程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知識、技能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聯繫,從而在思品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內驅力。

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認爲: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是一個主觀能動的有一定層階性的過程。因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如何調動學困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內驅力是非常關鍵的。讓學生髮自內心想學、樂學成爲了關鍵所在。

基於上述的因素,研究者在課堂上着重研究如何激發學困生的內驅力,課堂中做到三樂,即樂講、樂學、樂練,講學練相結合,增加課堂趣味性,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快樂輕鬆地完成課堂教與學任務。

接下來就課題的研究成果如何在本課中的應用以及教學環節設計及科研成果的體現向各位專家老師彙報:

本課圍繞溫故知新、火眼金睛、刨根問底、活學活用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層層推進,使學生掌握本課的學習目標,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人生遠大理想。

溫故知新環節,對前面的知識進行鞏固,採用小組競賽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小組之間互相提問、點評,增加課堂趣味性。

火眼金睛環節,根據學習目標設計出三個問題:

1.什麼是理想?按理想的內容分爲哪幾類?其中最根本的理想是什麼?

2.我國現階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麼?

3.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崇高使命是什麼?

問題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可以找出,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培養學生閱讀分析的能力。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從而滲透先學後教的理念,做到樂學。特別是對於“學困生”這個環節能夠讓全體同學都參與進去,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找出問題的答案。課堂中問題簡單化,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學習內驅力。課堂上讓小組成員之間互教互學,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及學習目標。

刨根問底環節,主要把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採用一些簡單的例子進行突破,使知識更容易理解,情感更容易接受。此環節就是課題中所涉及到的樂講

思想政治說課稿 篇三

一、教材分析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爲高二哲學第四課的第一框,承擔着與第二、第三課銜接的任務,是第二課和第三課所學知識的深化和延伸,也是整個辯證法知識的最後總結,因此,從理論上講,該部分內容十分重要。

另外,由於本節課的內容中包含了豐富的方法論意義,對於學生正確地對待人生和社會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從現實角度講,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內容結構:

本框是按照什麼是內外-內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內外因是任何起到這樣的作用的邏輯組織教材的。

(三)教學目標

國家教育部頒佈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中,把政治課的教學目標定性爲相互關聯的三個層次,即知識、能力和覺悟。根據這一精神和本節課的具體內容,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針對學生學習哲學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爲了落實雙基我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目標有)識記兩個基本概念:內因、外因。

理解一條基本原理: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掌握一種基本的工作方法:用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分析問題。

2、能力目標:(新課標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學會學習,注重探究學習,結合本課實際,我着重培養學生的)

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即“懂”和“信”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即")(;會“和”用“。

3、覺悟目標:

通過教學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自身實際,學生成長中的內外因問題,主觀努力與外部環境問題,順境逆境問題等。切實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覺悟。

(四)教學重點

內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之所以把它確立爲本節課的重點,是因爲搞好這一問題的教學,不僅可以爲下一框,更重要的是爲下冊的教學奠定基礎;它既是這一節課中所學內容的落腳點,也是培養學生覺悟的出發點,放在整個的哲學中,它也是支撐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基本原理之一;從學以致用,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來看,這一原理是對學生影響極大的基本觀點。所以必須作爲重點來處理。

(五)教學難點

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之所以把它確定爲教學難點,是因爲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生在理解這一問題時可能會存在許多的疑點,特別是人生前途命運的具體問題,疑點就更多。如果不突破這一難點,下一框關於正確對待主觀努力與外部環境的關係,正確對待機遇等問題的教學,就比較難取得實際教育效果。

二、學生分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高二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從總體上看,正處於急劇發展、變化和成熟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但不成熟且在變化,思維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獲得較好的統一。不進行積極的主動的思維活動,就不能有效地獲取知識,發展智力和能力,也就難以從理性的高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三、教法

根據新課標強調師生共同參與課堂的建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因此我從學生身邊是事例入手通過設計提問,創造氛圍,啓迪思維,層層設問,啓發學生思考和歸納,運用各種具體形象的材料將抽象的哲學原理通過多媒體課件生動直觀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

四、學法

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俗話說: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作爲一堂成功的教學課,不僅要讓學生理解並熟練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較爲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學法指導中我注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理論聯繫實際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既能從生活中感悟哲理,又會用哲理指導生活。

思維訓練法——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過度到理性認識,由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我首先榮幸邀請到衢州三中的一位老教師來到班級給學生簡單介紹三中發展史。以此來導入。我認爲這樣用學生身邊的真人真事來導入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體現了哲學從生活中來這一新課程理念。

2、講述新課

(1)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老教師介紹完後,我緊接着問:我們衢州三中是在不斷髮展的,那麼三中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這裏我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得出許多原因,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生髮言後我作適當的記錄,並作相應的補充(教學、內部管理、區政府等)。然後我讓學生區分哪些屬於內部原因哪些屬於外部原因。以此自然得出內因外因的概念和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2)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

在此基礎上我跟蹤提問:內外因共同推動事物的發展,那它們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相同嗎?這樣可以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

爲了弄清這個問題,我繼續以三中的發展爲例,並設置幾個問題:學校是什麼樣性質的單位,它是朝什麼方向發展的?爲什麼學校會有這樣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這樣層層設問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爲了讓學生能夠順利回答,我給學生舉了個企業的例子,並分析企業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通過這樣的示範,讓學生舉一反三同樣來說明學校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從而讓學生得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又順利突破了本框題的重點之一。

(3)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學生討論過的基礎上,我提出凝問,三中的要進一步發展除了教與學等內因,其他的一些外因又起什麼作用呢?爲了引導學生思考,我提示,三中的發展能離開區委區政府、區文教局等的支持嗎?從而讓學生得出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因爲這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內容,爲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確這個”條件“的含義,作爲學生幫助者的教師,我爲學生準備了一則材料”桔生於淮南則爲桔,生於淮北則爲枳",並附以地圖說明,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淮南淮北不同的氣候條件,以及這些氣候條件對橘子生長的作用,淮南氣候條件適宜,長出的橘子又大又甜;淮北氣候不適宜,長出的橘子又小又酸。從而得出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對事物的變化發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緩的作用。我認爲這樣通過和地理知識的`結合讓學生來分析外因的作用,既體現了學生主體性地位,又體現了文科綜合的特點,並以此突破本節課的又一重點。

(4)外因是通過內因的來起作用的

明確了外因是事物發展的條件後,此時學生也還是停留在知其然,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既不知道外因是如何起作用的,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所在。爲此我爲學生選擇了一副漫畫:一個人想跳崖,但是又不敢跳,後來獅子的出現,這個人就跳過去。我讓學生分析爲什麼剛開始在猶豫,後來又爲什麼跳過去了。說明外因是如何其作用的。學生分析後我總結:想條和不敢跳是內因的兩個方面,開始時想跳這方面小於不敢跳,因此這個人處在猶豫階段,既沒跳;當他後面出現了一頭獅子,既外因,獅子的出現加強了想跳這一方面,從而使想跳大於不想跳,於是這個人一躍而起。從而得出:外因是通過加強或削弱內部矛盾一方面的力量,使得內部矛盾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從而推動事物變化發展的。

這樣通過漫畫材料的分析既形象又直觀且有趣味性,使學生學的快,達到輕鬆學習愉快學習的目的。而本節課難點也突破了。

至此課的內容上完,爲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這節課所學的知識,也爲了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我準備了一個思考題:讓學生從內外因角度來談談神舟六號成功發射的原因。學生討論發言後,我進行總結。

3、課堂小結

我用課件展示內容框架,總說分說一目瞭然。這樣可以從整體上掌握本框內容

六、作業

爲了培養學生運用哲學原理來指導生活,我爲學生設計的課後作業是:通過分析上次階段性考試成敗的原因,談談如何爲下次階段性考試作準備。這樣也體現了生活中的哲學這一理念。

七、板書設計

整堂課的板書,主要內容由課件展示,板書主要用於記錄學生討論的結果。

思想品德說課稿 篇四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剖析從衆,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部分來進行解說,首先是說教材。

一說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剖析從衆》是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一框的內容,前兩單元分別講了應怎樣和父母、老師以及朋友怎樣溝通,這個單元就是要教會 學生怎樣獨立追求自主。本框內容順承第一二單元的學習,並對下一框題《走向自主》起了鋪墊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八年級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和本節內容的特點,我把教學目標設定爲以下三個方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把握從衆心理,學會獨立 思考,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提高分析現象到領悟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正確認識從衆現象, 避免盲目從衆的行爲。

知識目標:知道從衆現象的含義,瞭解從衆的主要表現, 明確從衆的兩重性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從衆兩重性的認識依據:它針對性強,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從衆心理,克服盲目從衆的思想行爲有重要作用。對學生既有現實教育義, 又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難點:從衆兩面性的認識依據,從國中生的現實表現看,他們都從衆是一種普遍現象,而並不清楚從衆有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重性,因他們的認識能力和閱歷有限,對認識從衆的消極影響有一定的困難。

二、說教法

(一)說教學對象:本節課面對的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從依賴走向 自主,一方面他們希望有自己的主見,另一方面 他們又缺乏獨立性,容易從衆,有的學生甚至因 盲目從衆而忘記倫理道德,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這是我們不能迴避而且必須幫助青少年 解決的問題。

(二)說教學方法:根據啓發式教學方式爲主導的教學理念 我設計有——

1.快樂教學法:在導入新課過程中,我會以富有趣味的 導入方法激起學生的求知興趣;教學過 程中,我會和學生之間加強情感和思想 的交互,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案例分析法:對本課的重難點我將採取案例教學法,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重難點。

3.分組討論法:在課堂上,我會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論,這樣既能 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 主動的狀態;又能讓他們發現彼此思維中的閃光點,並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說學法:

針對本課特點和學生的情況以及我的教學方法,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學習方法: 閱讀法、比較法、討論法和歸納法。 一方面,教給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 方法以達到培養學生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2分鐘)

上課後,我做自我介紹,然後問學生“我帥不帥?”讓學生作答並統計,我估計統計時還有一些同學在舉手,根據這種情況,引出有的同學內心認爲我並不帥,但看到其它同學都在舉手,自己也就跟着舉手,從而引出從衆現象。

(這種導入既增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又自然地回 到了本節課的主題。)

(二)講授新課(約32分鐘)

1、什麼是“從衆現象”?

笑話一:一天,某人去買菜,看見街上有好長 一條隊伍,以爲有便宜可以撈,便排在後面,一個多小時後,隊伍轉了一個彎,他發現前面有四 個字:公共廁所!

笑話二:某人走在街上,鼻子忽然出血了,於是仰起頭來,旁邊的人看見他仰着頭,以爲在找 什麼東西,於是就跟着仰頭,又過了一會兒,更 多的人仰着頭往天上看,越來越多的人跟着仰 頭……

(這兩個笑話不用屏幕展示,由我給同學們講,這樣增加課堂趣味,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衆:指的是在社會羣體的影響和壓力下,個體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的與多數人保 持一致意見或行爲的現象。大家怎麼認爲,自己就怎麼認爲;大家怎麼做,自 己就跟着怎麼做。通俗地解釋就是“人云亦云”、“隨大流”。心理學上把這 種現象叫做從衆現象。

(我讓學生自己看書,從書上找出並理 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探究:從衆現象主要表現? 從衆現象 心理從衆 多數人怎麼想,自己 就跟着怎麼想 行爲從衆 多數人怎麼做,自己就跟着怎麼做

(這個過程,讓學生通過看書和從衆的含義很 容易就能得出。我只是在此引導一下即可。) 想一想:下面哪些現象是心理從 衆,哪些現象是行爲從衆?(用屏幕展示,讓同學感知並作答。)

材料一:開始我堅持,後來看到大家 講的與我不一樣,就懷疑自己的眼睛 有問題,有點害怕自己是錯的,最終放棄了自己的觀點。

材料二:看見大家買這種資料,我也 買這種資料。

材料三:開始我相信自己做的是 對的,後來發現只有我一個人做的與別人不同,我就照他們的做了。 材料四:剛開始認爲這首歌曲不 好聽,後來聽見大家都在唱也覺得好聽。

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從衆現象:

小組討論: 從衆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小品情景

1.週末大掃除,兩位同學掃完地後,將掃把從 遠處扔向衛生角,勞動委員看見後,默默地將 掃把擺放整齊。兩位同學看見後,羞愧地低下 了頭,在以後的勞動中將勞動工具整齊歸位。

2.兩個學生把外套系在腰間,故作瀟灑地走進 教室,旁邊的幾個同學議論紛紛,說這樣穿衣 服真好看,於是也跟着模仿 。

3 、從衆的兩重性 積極作用 消極作用

小故事“沙鷗學飛”: 一羣幼小的沙鷗,無憂無慮地嬉戲在綠色 的湖水中。一隻勇敢的小沙鷗嘗試着,掙 扎着,試圖展開翅膀飛向藍天。它一次次 不停地撲摔着,掙扎着,失敗着,其餘的 沙鷗只是看着,突然間,那隻沙鷗成功了,自由地翱翔於天際。在那隻飛的沙鷗引領 下,第二隻、第三隻沙鷗開始了同樣的。嘗 試……突然有一天,所有的沙鷗都學會了 飛翔。

從衆的積極作用:

1、有助於完成集體事業的發展

2、有助於個體獲得一種內心的安全感和 自信心;

3、有助於學習他人的經驗,擴大視野,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

事例:小蘭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學習刻苦,工作負責,備受班主任的鐘愛。小蘭工作認真,難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學和引起一些人的嫉妒。這些同學 班上有意與她作隊,對她採取冷嘲熱諷的態度。小蘭被這些同學嚇怕了, 她變得懶散起來,不但在處理工作時對違紀同學網開一面,甚至有意與這些同學玩在一起、違反紀律。老師批評時,她覺委屈。

從衆的消極影響(即危害):

①阻礙個人的發展,如弱化自我意識,束縛獨立思考,抑制開放、競爭、開拓和進取的意識,阻礙獨立性的培養,窒息個性的發展,扼殺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等。

②影響到集體的事業。

③導致違法犯罪。

不少青少年違法犯罪 就是從盲目從衆開始的。

【案例分析】

王某剛上國中時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父母的誇獎。但從八年級年級起 始跟着幾個無業青年,沾上了抽菸、的惡習,班主任多次批評教育他,他卻認爲“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跟着大家賭,纔有好前途。”父母教育他,他就和父母頂撞,譏笑父母“太古板,趕不上時代潮流”。 終於在九年級下學期,因參與和吸毒,被公安機關拘留。

根據下列情境,說說哪些“從衆”的作用是積極的?哪些是不好的?爲什麼?

1. 考試前,很多同學在教室裏緊張地複習功課。小鐘在進教室前還和同學說說笑笑,一進教室馬上不笑了,並且悄悄地回到座位上,開始複習功課。

2. 街上,因爲一件事情,有兩個人發生了爭吵。越來越多的人 開始圍觀看熱鬧。

3. 有一個人站在橋上很認真地往下看。其他的人也開始看,雖 然大家都不知道在看什麼,但是看的人越來越多。

4. 大家都喜歡討論電子遊戲。小真本來不玩電子遊戲,但是同學 天天都在討論。爲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話題,他也開始玩電子遊戲, 卻一發不可收拾,整天沉迷其中。他和大家有了共同的話題。

5.小紅的好朋友在學彈鋼琴,小紅知道後,回到家 中,吵吵嚷嚷讓媽媽也去買鋼琴,然而小紅對音樂 並不感興趣,況且家裏的經濟也很拮据。

6.班上近來有些同學穿了一種新式樣的鞋,小紅認 爲那種鞋非常時髦,也讓媽媽去買,其實她還有一 雙新鞋沒有穿呢。媽媽批評小紅:“不要別人怎樣做,你就怎樣做,要有自己的主見。”小紅不服氣,認爲自己如果不和大家一樣,別人看不起自己。

(三)、課堂小結

結束:故事 《農夫和驢》的啓示

從前,在某個村莊住着一個農夫,農夫有一頭毛驢。 有一天,他把土豆放在驢背上到集市上去賣。做完買賣, 他就高高興興地牽着毛驢回家,嘴裏還哼着小曲呢。 路上,他碰見一個人,那人對他說:“哎呀!真笨, 有驢不騎,偏要費勁地走路。” 農夫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便騎上毛驢,果然很舒服。 不久,他又碰見一個人,那人說:“真不像話,毛驢 每天爲你辛苦勞累,你竟然還要騎着它,讓它得不到休 息。” 農夫一拍腦袋說:“是呀,我真沒良心。”他從驢背 上跳下來,卻不知怎麼辦好,騎也不是,不騎也不對,怎麼辦呀?他只好扛着毛驢回家。 路上的人都笑了:“瞧,那個大傻瓜。” 農夫一氣之下,把毛驢扔下懸崖。看見的人都說: “真殘忍,好端端毀了一頭毛驢。” 農夫氣得哇哇叫:“我死了,總不會有人說什麼了吧?”他一頭紮下懸崖。可是人們仍舊說道:“這傢伙真是不可救藥,連自己都敢扔。”

(四)、課後作業:在生活中你有類似盲目從衆的經歷嗎? 請舉例並分析原因。

1. 什麼是“從衆現象”?

2. 從衆現象的表現有哪些?

3. 從衆的積極作用是什麼?

4. 從衆有什麼消極影響?

五、板書設計

(一)從衆現象含義

(二)從衆表現形式 心裏從衆 行爲從衆

(三)從衆兩重性

1、有助於集體事業的發展 積極作用

2、獲得自信心和安全感

3、有助於吸取他人經驗

消極影響

1、不利於集體事業發展

2、阻礙個性發展

3、導致違法犯罪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