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國小科學說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科學說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一

一、說教材

《斜面的作用》是新教科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七課的內容,是本單元認識的最後一種簡單機械。本課是按照“問題――實踐――結論――應用”的思路編寫的。課文分三部分:

1、通過工人利用斜搭的木板往車上搬運重物的實驗,使學生知道什麼是斜面。

2、通過實驗認識斜面的作用,這部分內容分爲兩段:首先認識斜面有省力作用,然後認識斜面的坡度越大用力越大;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3、指導學生認識斜面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體現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思想。其中“用實驗驗證斜面是如何省力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運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注意控制變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通過本課教學擬達到以下目標:

科學知識方面:認識像搭在汽車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過程與方法方面:制訂一個簡單的研究計劃並用實驗的數據來說明斜面的省力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地科學態度,積極參與科學實驗,願意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要以學生的經驗爲起點,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本節着重於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課前我仔細研讀教材,結合實際對分組材料進行了變通,如斜面坡度的大小改用一個紙盒的幾個不同高度的立面來控制,用一釐米寬的紙條來控制塑料板斜面探出部分的一致性,這樣一來使學生的操作更規範易行。在教學中採用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同時通過小組成員間互動和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爲了取得合作的實效性,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1)小組分工明確:實驗前確定了一名小組長,由小組長協調大家的工作,安排每人實驗操作的順序。這樣大家分工明確,操作時既節省了時間,又能取得較好效果。

(2)成員輪流實驗:操作時,我建議學生每人操作實驗中的一個步驟,這樣依次輪換,做到人人有參與,人人有收穫。

(3)及時記錄:人人有實驗記錄單,既做觀察員又做記錄員,防止學生鬆懈。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先用談話法說運河橋的斜坡引出斜面,再配合教材明確什麼是斜面。教師做明確說明:一塊木板當把它從低處到高處搭成一個斜的平面,並沿着它向上搬運物體時,它就成爲一種簡單的機械――斜面(板書)。

(二)探究斜面有什麼作用

1.提問是搬油桶還是藉助斜面滾油桶到車上更省力呢?說斜面能省力光憑感覺還不行,還要用什麼來證明。

2.斜面是否省力要靠比較才能判斷。問學生怎麼設計證明斜面是否省力的實驗呢?

3.小組討論實驗設計。根據學生的彙報,教師小結:先稱出物體(小車)垂直時的拉力,然後記下物體(小車)在斜面運動時的拉力,再進行比較。教師逐一出示爲學生準備的材料,並演示組裝、分發材料和實驗記錄單。實驗要求:

⑴、由小組長分派每人操作一個實驗步驟。

⑵、把小車放在斜面下端,通過測力計拉着它均勻上行,在小車運動過程中,觀察測力計的讀數。

⑶、把觀察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⑷、彙報實驗結果:分析你的實驗數據,有什麼發現?

⑸.學生分組討論斜面是否能夠省力。

最後小結: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三)、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

1、學生通過上一個實驗發現了同樣的物體省力情況不同。問學生答案。希望學生找到可能是由於有的小組坡度高,有的小組坡度低的原因。

接着讓學生猜想從低處到高處走樓梯和爬梯子的感覺有什麼不同?斜面坡度的大小影響物體在斜面上的省力情況,怎樣設計實驗來證明?

2、分組設計實驗,並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和記錄分析工作

1)制定實驗計劃表(教師準備)

2)交流計劃中的要點,並進行相互修改。(坡度的四級梯度要按照先高後低的實驗順序進行,可以把塑料板搭在小車外的紙包裝盒的幾個高低不等的立面上作前三個坡度,最後最小的坡度用塑料板搭一支筆來完成。爲保證對比實驗中塑料板搭在斜面以上的部分也相同,藉助兩釐米寬的紙條使露在斜面以上的部分和紙條寬相同就行了。)

3)分工合作進行實驗操作。(提醒:每個坡度做3次實驗,取平均值填入實驗記錄單)

四、學以致用

先啓發舉例:通過教師用線在圓珠筆上繞兩種螺旋線讓學生觀察後比較哪種螺絲更容易擰進木板中去,問學生爲什麼你會這麼選擇?然後想一想盤山公路爲什麼會修成“S”型。再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了斜面。

最後全課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簡單機械?有什麼作用?有什麼缺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板書:

7、斜面的作用

斜面可以省力

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二

一、教材簡析

《不同用途的紙》是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紙》單元的第三課,教學內容包括:“觀察各種紙做的物品”、“蒐集各種紙樣”、“研究不同用途的紙(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彎曲的性能)”三部分。

二、對教材的處理

原教材的內容太多,所以要在一節課內完成只能是蜻蜓點水。爲了能讓學生的探究“一英寸寬,一英里深”,我對教材進行了處理,只選擇“研究不同用途的紙”這個內容中的“紙的吸水性”這個問題來讓學生進行探究。探究的面只有“一英寸寬”,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一英里深”的探究。

“觀察各種紙做的物品”和“蒐集各種紙樣”這兩部分內容我會放在課前讓學生自主完成,而紙的承受拉伸性和承受彎曲性的探究我會放在第二課時。

三、學情分析

下面我就從知識儲備、技能基礎、認知特點這三方面來分析一下學生的學習情況:

1、知識儲備

在本單元的第一課《紙的觀察》,學生已經接觸過多種紙,他們已經知道紙是由纖維組成的。通過比較不同的紙,學生也認識到不同紙的厚薄不同,也有學生說到不同紙的吸水性不同,這說明學生在生活中有觀察過不同紙吸水性的情況。

2、技能基礎

通過前面四個單元《植物》《動物》《我們自己》《水》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他們能觀察比較出事物較明顯的不同點。

在設計實驗方案方面,學生在《比較水的多少》一課學生已有設計實驗的經歷,並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變量控制實驗是三年級學生初次接觸,學生對實驗要控制的條件理解比較困難。

在實驗操作方面,學生在《水》單元曾經使用過滴管進行實驗,知道滴管的使用方法,但控制水滴數量方面不太熟練。

3、認知特點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處於具體運算階段,思維上解除了自我中心性,他們會對自己的選擇作出解釋。

四、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處理和三年級學生實際,我把這節課的目標定位如下:

科學概念:

知道紙的吸水性有強弱,不同吸水性的紙就有不同的用途。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經歷研究紙的吸水性強弱的實驗設計,初步感受變量控制實驗的研究方法和過程。

2、能用簡單器材做觀察紙的實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紙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體會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3、進一步體驗探究的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研究不同用途的紙”是爲了讓學生了解紙的不同性能,知道人們就是利用紙的不同性能製成了不同用途的紙製品。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

通過經歷紙吸水性的變量控制實驗,認識紙的吸水性有強弱,知道不同吸水性的紙就有不同的用途。

而從上面對學生情況分析可知,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變量控制實驗,所以我把教學的難點設定爲:

通過設計紙的吸水性強弱實驗,初步感受變量控制實驗的研究方法和過程。

六、教學設想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所以本課教學的設計上,我是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把本課的立腳點放在變量控制實驗上。雖然觀察能力是三年級要重點培養的能力,但在前面《植物》《動物》《我們自己》《水》這些單元的學習中都有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而變量控制實驗是學生初次接觸,在設計變量控制實驗和變量控制方面學生都存在不少問題,所以本課把立腳點放在變量控制實驗上,而不是實驗現象的觀察上。

本課先創設情境,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呈現出來,讓學生對紙吸水性的強弱進行猜測,接着讓學生帶着猜測設計並動手做變量控制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有了實驗的經歷後,再組織學生交流變量控制實驗是如何做的,有什麼實驗發現。最後讓學生根據不同紙的吸水性特點思考紙的不同用途,讓學生知道人們就是利用紙的不同性能製成了不同用途的紙製品。

七、教學過程

爲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把教學過程分爲四個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環節二,實驗探究(本站☆);環節三,交流研討;環節四,應用、拓展。

環節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在課的開始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剛纔老師在準備上課時,不小心把紅墨水灑到書皮上了,現在我這裏有四張紙,分別是宣紙、打印紙、牛皮紙、報紙,能用哪張把書皮上的紅墨水擦乾淨?學生說到宣紙、報紙能把墨水擦乾,因爲學生曾試過把水倒灑在報紙上,發現報紙能吸水。通過這個情境能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呈現出來,學生在選擇用什麼紙擦水的過程其實就是對紙吸水性強弱問題的考慮,那宣紙、打印紙、牛皮紙、報紙吸水性強弱的順序是怎樣,學生就提出不同的看法,爲了要驗證猜想就要進行實驗探究。

環節二:實驗探究(教學重點)

實驗探究是這課的教學重點。怎樣比較紙的吸水性,學生能想出多種方法(滴、插、擠),但學生提出每種實驗方法都存在着問題,在試教中發現對每一種方法變量的控制都進行討論,需要較長的時間,導致後面的交流研討環節草草收尾。而實驗方法的多樣性學生已在《比較水的多少》這課有訓練過,所以本課對實驗方法的多樣性就不展開討論。而是在學生提出多種實驗方法後,就讓全班集中討論“滴”這種方法,這樣的設計能節省一些時間,使後面的交流研討有更充裕的時間,並能把學生的關注點集中起來,使思維碰撞出火花。若學生能理解好“滴”這種方法中哪些變量需要控制,怎樣控制,那對於其他實驗方法中的變量控制,學生一樣能掌握。

從學生對“滴”這種實驗設計方案的設計中可以發現他們沒有注意到實驗的相同條件或只注意到其中的一個相同條件,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實驗的相同條件,先讓學生討論他們熟悉的賽跑規則,讓學生對比賽的公平性有所理解,再遷移到本課的吸水性比賽,通過賽跑規則能啓發學生關注到吸水性實驗的相同條件。

當小組討論好實驗的相同條件後,之前的教學設計是先讓各組學生進行交流,在明確了實驗要控制哪些變量、如何控制後,再讓學生動手實驗。但發現三年級學生在討論變量控制實驗時精神已經開始分散,學生很想馬上動手實驗而不是進行變量控制的討論,於是整個課堂就變成老師和幾個學生的互動,這樣就達成不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與其讓學生按部就班地機械學習,不如多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學習,哪怕有時有些嘗試可能是錯誤的,但也能通過學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補充使之完善。所以我調整了教學環節的順序,在小組討論了“滴”的實驗有哪些規則後,沒有進行全班的交流直接讓學生進行實驗,這樣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在學生有了實驗體驗後再進行變量控制的分析,學生對變量控制實驗就有更多的認識。

環節三:交流研討(教學難點)

學生實驗後,我讓其中一組的學生上來演示他們的實驗過程,由於全班都是做同一實驗,但實驗的操作並不相同,下面的同學就立刻發現實驗操作的問題,提出滴水的時候沒有同時滴,沒有滴同樣多的水。學生在相互的交流中說出自己的看法,在熱烈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思維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通過質疑和研討就把實驗的操作要點理清:同時滴、同一高度滴、滴同樣多的水,這其實就是變量控制實驗中要控制的變量。最後我順勢總結變量控制實驗的要點,就是一個條件改變,其他條件保持不變,讓學生對變量控制實驗有更深的認識。通過暴露錯誤操作——同學相互質疑——老師總結要點的三點策略,輕鬆突破教學難點。

環節四:應用、拓展

課的最後我讓學生根據宣紙和牛皮紙吸水性的特點,思考它們的用途,這是對本課知識的應用。同時也提出一個新問題:那如果要用紙做一個袋子,要想提起儘量多的東西,你會選擇哪一張紙呢?自然引出了下一節課的學習內容——研究紙的承受彎曲性和承受拉伸性。

八、板書設計

遵循“清晰、突出重點”的原則,本課的教學板書設計如下:

紙的吸水性

宣紙 報紙 打印紙 牛皮紙

滴水:同時 同高 同水量 紙同大小

吸水性:強 弱

用途:寫毛筆字。.。 防水。.。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三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科學課不僅要讓國小生學科學、用科學,還要教會他們做科學,即引導他們進行科學探究,並通過探究來形成他們的科學素養,開發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形式的力,本課以學生們親臨的各種身邊活動爲載體,在探究中認識、發現有關力的科學規律,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課標中的位置:本課屬於物質世界領域中運動與力之常見的力。課標中要求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發生變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過程與方法上要求,能用簡單測量工具(測力計)對物體進行定量的觀察測量,並做簡單記錄。

教材中,本課是第五冊《力與生活》單元的起始課,後面有浮力,摩擦力,找找身邊的力等課,本課要求學生知道推和拉是力,力可以使物體運動發生變化,力有大小和方向,並學會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爲後面對浮力,摩擦力,身邊其它力的探究學習打基礎。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知道推和拉物體時,物體會運動起來,是因爲有人提供的動力,一半學生知道對運動着的物體施加推或者拉力時,物體運動可能會停止,或者改變運動方向。

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推或者拉,會用省力和費力描述推和拉時的感受,即力的大小。

(三)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說明

探究式,學生在身邊各種推拉活動中,感受推力和拉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在探究中認識、發現有關力的科學規律,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師通過講授、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準備:小車,儀器車,小木塊,測力計,鉤碼,記錄表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推車,推木塊、推門等活動的體驗,知道什麼是推力和拉力,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狀態,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2.學會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初步具有根據實驗現象歸納力的作用效果的能力。

3.能主動探究力的知識,對力學知識具有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知道什麼是推力和拉力、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學習使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

認識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教學過程

1.引出課題:推力和拉力,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T:推動儀器車,問:老師做了什麼動作?儀器車有什麼變化?爲什麼會發生這個變化?(引導學生說車向前(右)運動)

預測:推車,車向前運動,是因爲受到了老師的動力,(T:因爲他受到了什麼?才動起來。)

T:這個動力來自於“推”

T:誰還可以使儀器車向前運動起來?爲什麼會動起來?

預測:學生會向前拉動車。手上的動力。

T:這次的動力是“拉”

T:我們在做推和拉的動作時,都會施加給被推拉物體一個力,叫做推力和拉力。(板書:推力和拉力)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T:靜止的儀器車在受到了怎樣的推力和拉力時,發生了向前的運動?

S:向前的推力和拉力。

T:怎樣使靜止的儀器車向後運動呢?

S:向後推動或拉動車,給車向後的拉力和推力。

T:也就是說力有方向,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力的方向有關係。

T:板書圖畫,儀器車箭頭

2。探究活動,認識力能使靜止的物體運動,運動的物體靜止。能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

T提出問題:

(1)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靜止的儀器車運動起來,還能不能使其他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

(2)對運動的物體施加怎樣的推力和拉力,物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3)你能用實驗來說明嗎?出示材料(木塊,小球,小車)

S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學生的討論實驗中去,T針對推、拉怎樣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即物體受力後怎樣運動進行引導。引導的過程中

T談話:請把你們小組試驗的結果介紹給大家?

S預測給木塊,小球,小車一個向前的推力或者拉力時,木塊向前運動

給向前運動的小車一個向後的大的推力或者拉力時,小車向後運動,(小的力時,可能繼續向前運動,慢了,或者靜止。)

給小球一個向右的推力或者拉力時,小球向右運動。

T:通過上面的實驗,你能得出什麼結論?引導學生說成用力,力氣小,也就是說力有大小,

T引導S小結: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也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也就是說: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快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力進行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猜測假設、實驗證明的科學學習過程)

3、學習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T:力的方向我們能夠直接分辨出來,那麼力的大小是多少呢?我們可以通過測量工具測量得出。測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測力計。測力計有圓通、平板測力計,握力計、測力環、SKN系列測力計。我們要學習使用的是平板測力計,它有以下這些結構組成,出示PPT介紹提環,彈簧,指針,刻度,底板,掛鉤。力單位是牛頓,簡稱牛,可以用字母N表示。板書

T:講解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檢查測力計(板書)

A、右手提起測力計,讓測力計自然下垂,檢查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0N處;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如果指針沒有指在0N處,要進行調諧或更換測力計。經過檢查,這個測力計的指針指在0N處

B、檢查測力計的測量範圍。通過檢查,知道這個測力計的測量範圍是0—0。49牛。每一小格是0。098牛。

C、用重0。49牛的鉤碼檢驗測力計的準確性:左手托住鉤碼,右手提起測力計,用測力計的掛鉤鉤住鉤碼,左手慢慢下垂,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測力計指針讀數0。49牛說明這個測力計很準確。

第二步:使用測力計測力的大小

A、測力計測量的力的大小時,不可超過測力計標定的最大數值。如果超過測力計的測量範圍,可採用分割方法測量,不能分割的要換用相應的測力計。

B、首先來測量這把剪刀所受重力的大小。估測以下不會超過這個測力計的測量範圍,在

測量時,由於我們不知道到底重多少,因此要手託着慢慢自然下垂。

S:測量提起物體時所用的力大小是多少,並記錄。

T:巡視指導規範的操作方法。

C、我們用測力計測量拉動木塊運動時所用的力。爲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測量時要手拿測力計的底板,避免測力計與桌面之間接觸,在木塊勻速運動時讀取力的大小數值。

S:測量勻速拉動木塊運動時所用力的大小並記錄。

T:巡視指導規範的操作方法。

4、總結

T:這節課,我們通過推力和拉力的活動認識了力,力有大小和方向,改變力的大小和方向時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學會了怎樣用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力就在我們的身邊,除這節我們接觸到的推力和拉力外,還有那些種類的力呢,我們把一輛小車放到斜坡上,他會自己向下跑,是誰讓它由靜止變成運動的?還是推力和拉力嗎?在後面的課中,我們繼續研究。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從課堂氣氛評價:學生能夠自始至終積極圍繞學習內容思考、實驗、探究、討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問題評價:

(1)能舉例說明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2)拔河比賽中,我要比賽贏過你,那麼就要求我用的力比你的()。方向是與你的方向( )

(3)推門時,門沒有變化,說明我對門沒有施加力。()

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

1、從學生生活入手。科學源於生活,生活蘊含科學。首先,本節課從學生生活入手,利用常見的推、拉開始,自然過渡到推力和拉力,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處處蘊含着科學知識。其次,本節課使用的實驗材料是玩具小車,小球,木塊,對這些學生非常熟悉的材料,興趣更高。

2、培養學生初步設計科學實驗的能力,讓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在學生探究力的大小和方向時,學生自己嘗試設計實驗,學生通過認真思考、討論,能夠在體驗過程中,瞭解力的大小和方向。

3、精心設計課後延伸,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濃厚興趣和繼續探究有關力的知識。本課主要教學內容完成後,老師提出:“力就在我們的身邊,除這節我們接觸到的推力和拉力外,還有那些種類的力呢?我們把一輛小車放到斜坡上,他會自己向下跑,是誰讓它由靜止變成運動的?還是推力和拉力嗎?如果你有興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會有更大的發現。”爲今後學習浮力、摩擦力等知識進行鋪墊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