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

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校承擔了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的課題研究。根據課題研究計劃,我校成立了由王衍傑校長爲課題組長,以分管校長、中層幹部、教研骨幹和優秀班主任、學科教師爲主要成員的課題研究小組。成員中既有具備豐富教育管理經驗的學校負責人,也有20多年教育教學經驗的國小高級教師和中學高級教師,還有青年教師,成員比例結構合理。一年來,我們遵循“學習培訓,提升素養——修訂教材,形成體系——編印讀本,滋養心靈”的工作思路,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課程的培訓與學習,加強課程管理,構建了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框架,拓展了學校全新的育人環境。現作課題研究工作報告如下:

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

一、課題研究工作的主要過程和措施

(一)調查學習,形成課題

爲提高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開展了學生問卷、教師討論、家長座談等多種形式的調查活動,充分了解師生對農村國小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必要性的認識。我們還學習了山東省教育廳2005年頒佈的《關於加強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對其中明確指出的:“中國小校園文化是由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爲文化組成的有機整體,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表現一個學校精神價值取向,表現一個學校的校風校貌,是具有強大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有了更詳細的瞭解。

通過交流我們認識到,國小校園文化是整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學校作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和窗口,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可以爲廣大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陶冶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師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過學校輻射社會、示範家庭,積極推動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學生道德素養;有利於豐富校園生活,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強中國小校園文化建設,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主流文化,抵禦各種消極、頹廢文化對學生的侵襲,發揮環境育人的積極作用,確保中國小生健康成才。堅定了開展此項研究的信心和決心,課題組成員便開始羣策羣力形成《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課題申報評審書。

(二)申報課題,課題開題

完成《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評審書》的過程也是我們課題組成員共同學習、合理分工、通力合作、科學確立課題研究目標和內容、準確設計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的過程。2015年4月初,《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申報評審書上報省教科所後,我們於5月接到《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課題立項書。課題組成員立即召開課題開題會議,進一步明確了課題研究的方向,理順了課題研究的思路,爲課題的順利開展、有效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學習培訓,提高技能

良好的校園文化以鮮明正確的導向引導、鼓舞學生,以內在的力量凝聚、激勵學生,以獨特的氛圍影響、規範學生,更能潛移默化地引領全體教師置身校園,潛心育人。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首先要深入到教師羣體心中。所以,優化教師隊伍、加強教師對文化建設理論的學習是順利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程的根本保障。課題研究期間,學校加大關注和投入,積極創設有利於教師學習感受校園文化建設的環境和條件。成立了“文化建設研討會”,定期爲教師發放校園文化建設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相關書籍。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文化建設方面的專業進修,自覺加強學習和實踐。組織全體或相關教師外出參加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培訓。課題組成員率先垂範,充分利用市、縣組織的校園文化建設流動現場會、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專題培訓等活動,積極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學習。通過學習,課題組成員初步瞭解了堅持校園文化建設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與德育工作相結合、與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相結合,以人爲本,教育和引導中國小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指導性意見。

同時藉助網絡、書籍和雜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理論與學校實際文化建設相結合方面的學習,使課題組成員能夠用相對較快的時間掌握實效性的操作手段。

爲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特色,將學校文化建設與師生在校活動一脈相承,學校要求全校所有教師尤其是各班班主任和全體學生家長都要提高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積極開展各項各項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學校充分利用校園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傳統文化浸潤於學校文化建設主題中,引領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使課題組成員、全體班主任、任課教師及學生家長的校園文化意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保證了課題的順利開展。2016年3月,課題組主持人王衍傑被評爲縣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個人,我校作爲泗河街道校園文化特色建設的典型,辦學經驗在《泗水教育網》上專題播出,學校文化建設的成果在全縣範圍內得到了推廣。

(四)制定完善制度,有效保證課題研究。

我校制訂了《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綠色學校建設實施方案》、《家長學校建設制度》、《班級文化佈置評比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有效保障了各項工作規範有序開展。

(五)大力投入資金,紮實推進課題研究。

學校通過積極爭取資金,近年來累計投入50多萬元,對校園文化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其中新栽植綠化苗木工程投入12萬元,牆體文化8萬元,積極參加省市縣各類活動,打造節日文化,到外參觀學習等三年累計投入20多萬,其他文化建設項目10萬餘元,以前所未有的大氣魄、大手筆苦心經營,着力打造公園式的校園,做到了讓每一面牆都會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能育人,真正把學校建成了綠色校園、育人樂園、溫馨家園。

(六)大力開展創建,力求研究取得實效。

在課題主持人王衍傑的規劃、帶領下,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全校教師全部參與其中,大力共建。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校各種制度逐步完善,活動豐富多彩,建立起來讀書節、藝術節等自己的特色節日,大力開展“三生教育”和“閒暇教育”,努力打造第二課堂,成立了各種社團,社團開始向特色化、專業化發展,同時大力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全力實施“生本教育”,家長學校建設也取得豐碩成果,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水平一年一個臺階,取得了長足發展,實現了巨大跨越。

(七)努力構建富有學校自身特色的優雅校園環境。

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利用校園小廣播、櫥窗、板報、展板等多重陣地,大力開展各種主展覽,宣傳典型人物、優秀事蹟等。建立文化走廊、班級文化牆。教學樓每一層都針對不同年級的特點進行佈置,命名主題,通過張貼有關安全、禮儀、名人典故、文化遺產、家鄉文化、科普知識等標語、掛圖,對學生進行啓發、教育,以激勵其健康、文明、樂觀、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和生活情趣。每個班的外牆上專門騰出一塊園地,爲各班學生創設張揚個性才情的平臺,通過張貼學生自己的書畫攝影、手工作品等,形成班班有文化特色的大好局面。同時通過書寫牆體標語,建立校園文化牆,樓頂做字,製作校徽、校訓、校歌等,實現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能育人,讓校園迸發出強大的育人功能。

(八)創造多彩的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快樂成長。

1、校級活動

①開展好安全法制教育,構建“領導帶班—教師護導—安全小衛士—班級管理志願者”四級安全管理網絡,成立家長“護衛隊”,建立平安卡,努力爲學生的健康成長打造平安綠洲。

②堅持做到“天天有歌聲、週週有活動、月月有比賽”,每天增加一節活動類課程,用於安排讀書活動、班級活動和張北歷史文化、安全教育等校本活動。啓動“國學經典進課堂”,大力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③精心開闢第二課堂,成立各類興趣小組,大力推進特色學校創建。通過社團活動,充分爲每一個師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愛好和技能,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和堅強毅力,鍛鑄學生的品格,陶冶學生的性情,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穫人生。

④充分利用國小生藝術節、“快樂大課間”、“讀書伴我成長”、“校園集體舞”、“個人才藝展示”、“爭當環保小衛士”、“彩色週末”等活動,大力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環保教育、社會實踐等,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和視野,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同時逐步建起具有校本特色的節日文化,使校園“三聲”(歌聲、讀書聲、吶喊聲)不斷,讓學校充滿了勃勃生機。

2、班級活動

開展好班會和班級活動課,結合課文、節日等,積極開展各種主題教育,加大班級活動力度,班級內開展各種競賽,利用家長會加強家校聯繫,促進家校合作。

(九)建立起多樣校本課程

課程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爲了讓學校活起來、動起來,彰顯學生個性,我們大膽創新校本課程,每天增加一節活動類課程,用於安排讀書活動、班級活動和張北歷史文化、安全教育等校本活動。每個年級開設一門校本課程,從一至六年級分別爲:豎笛、扇子舞、威風鑼鼓、拉丁舞、葫蘆絲、二胡。低中高各年級開設一門體育校本課程和美術課程。

同時我們大力開展“節日主題教育”,結合每一個節日,讓學生走進大自然進行各種實踐。每個假期,我們都要佈置各種實踐活動,部分實踐活動開學後還要進行比賽,例如:我幫父母忙秋收等。創新學生寒暑假作業佈置,實行“情景作業單”,增強學生寒暑假動手實踐能力和各種教育。通過閒暇教育,不僅讓學生親近了自然,瞭解了家鄉、祖國,實踐了校園外的生活,更豐富了學生閱歷,提高了他們的人文素養,增強了憂國爲民思想,爲祖國和家鄉培育出了德才兼備的接班人。

(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科教學緊密的結合,促進各門學科教學功能釋放。

1、加大對教師現代化技能的掌握,爭取人人都會做課件,人人都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都能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在教學中的作用,使教育的內容更具體、更豐富。

2、加強教學改革,努力構建適合學生髮展的“生本課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品質,使課堂變得精彩而高效。

3、建立課件庫、試卷庫,教案循環修改再利用,實現資源共享。從而解放教師繁重的備課任務,擠出時間大搞教研活動,加強崗位大練兵,促進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4、結合我縣歷史文化和學校實際,努力開發校本課程,使學校的校本課程逐漸形成系列,形成特色。

(十一)階段小結,推進工作

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內涵深厚,我們的課題研究只能是整體文化建設的冰山一角。雖然課題組成員做好課題的熱情和積極性很高,但由於擔任主要學科及班主任工作,時間、精力相對不足,自覺學習、家校配合等工作還不能一時做到位。爲此,我們適時召開課題推進會,對前段工作進行分析和反思,兩次形成階段性小結,重點部署下步工作,推進課題研究工作再上新臺階。

(十二)課題總結,錘鍊提升

2016年5月,課題研究週期結束。面對各項研究成果,課題組成員細緻梳理,組成寫作小組,認真撰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課題研究報告》《課題成果鑑定書》,錘鍊提升我校《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經驗和做法,力爭上升到理論層面,使課題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二、課題研究工作成果

一年來,我校秉承“全面發展、快樂成長”的辦學理念,不斷創新校園文化建設,以創建“人文、生態、活力”的現代化國小爲主要目標,着眼於“生態立校”——創建一所“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學校,讓校園有了一張生動的“臉”; 着眼於“活力興校”——營造一所“滿園春色關不住”的學校,讓學校有了一顆年輕的“心”。

(一)校園環境大爲改善

環境是外顯的生態文化,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我們依據辦學目標和發展願景,從學生髮展環境和學生綜合素質入手,以“文化品位、現代氣息、人文精神”爲着眼點,精心佈置校園靜態環境,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教學樓採用新型裝飾材料精心佈置,全體教師自己動手佈置,大大節約了成本,同時也保證了學校理念體現和佈置質量;樓道內各班門口都設置了一塊班級文化牆,由各班學生自己設計,自己佈置,定期更換內容,彰顯班級個性,體現班級特色。利用宣傳欄和西院牆設計了“三生教育”文化牆,着力打造有利於師生成長與發展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特色學校。院內裝點各種雕塑,書寫勵志標語,打造精品節點,通過精心點綴,使整個校園變成了公園,實現了每一面牆都會說話,讓每一個角落都能育人,散發出了迷人的教育魅力,迸發出了強大的育人功能,讓學生在優美的環境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啓迪智慧、感悟人生,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真正把學校建成了綠色校園、育人樂園、溫馨家園。

(二)校園安全工作成效顯著

安全工作能充分體現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管理內涵,我校在打造平安校園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擁有一套比較成熟的管理經驗,主要做法是:(1)強調一個“嚴”字。學校每學期開學初都要與中層領導、班主任、科任教師、門衛、家長簽訂安全責任書,明確職責,層層落實責任,並建立了《突發事故應急預案》、《門衛制度》、《優秀班主任評比制度》、《師範路國小生一日常規》等一系列全管理制度和職責,實行安全一票否決制。門衛堅持24小時在崗制,嚴格來客登記制度。(二)注重一個“實”字。成立了安保科,安保科長爲學校中層領導,參與班級、班主任管理評比,專門負責學校日常和各項活動安全工作。每一層樓梯都噴有“小腳丫”,張貼着安全溫馨提示。實行了校園內、樓內“一條線”行走制度。每學期的第一至三週爲“安全教育強化周”,把法制教育課納入班級課程表,由安保人員專職上,每週一節,做到了計劃、教材、課時、作業四落實。建立了“領導帶班——教師護導——安全小衛士——班級管理志願者”四級安全管理體系,實行了錯時放學、師生分門上下學、放學臨時限行,建立平安卡等措施,大力加強“小餐桌”和接送車輛監管,爲學生的健康成長打造出了平安綠洲。

(三)師生髮展呈現人文特色

打破“分數唯上”的應試教育,把“欣賞人、關心人、教育人、成就人”貫穿於學校工作始終,向師生傾注人文關懷,通過讓教師體驗工作的快樂,體驗教師職業的價值與幸福,從而實現快樂相傳、幸福互遞。建立教師學習休閒中心,結合三八婦女節舉行教職工才藝展,教師節進行慰問、六一開展教職工運動會、冬季開展集體跳繩、智勇大沖關等活動,讓全體教師開心工作每一天、健康生活一輩子。同時對學生大力實施“三生教育”,開展各種專題講座、展覽,對學生進行抗挫教育和死亡教育,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快樂生活,各班級都爲學生建立了成長記錄袋,通過年級五星級、班級七星級、學生十星級管理,實行了星星、月亮、太陽積分升級制,大力強化了過程管理,爲全體師生構建起了綠色教育、生態教育。

(四)教研助推學校不斷騰飛

我校借“十二五”課題立項之年的東風,全校所有教師都參與了不同的課題研究。爲了把課題研究做實、做強、做出成效,我校在課題立項、研究中全部依據辦學目標而立,歸結起來只有四個方面:一是文化建設,二是有效教學,三是校本課程,四是家長學校,這四個方面也是我校盡全力打造的方面,有力助推了課題研究,帶動了學校發展。我校一直堅持每學期每人外出學習一次,教師外出學習回來後先根據外地經驗和自身感悟做一節展示課,再進行學習彙報,促使教師深刻反思,有目的地查找差距,補短板,自覺加強了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校內實行了“人人講課、人人聽課、人人評課”和中層領導承包責任制,每週都安排8—10人作課,每學期,每人至少作兩節示範課,同時加強年輕教師培養力度,30歲以下的教師每學期至少作三節,並且要送教下鄉,高強度的教研交流,常態化的教研機制,大力促進了教師個人素質的迅速提升,保證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

(五)教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校園文化的大力建設和深入發展使學校的教育活力得到極大激發,教育功能得到充分釋放,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連年大幅攀升。近年來,我校教學質量在泗河街道各國小中連續攀升,而且打造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成爲了學校服務區內每一個適齡兒童嚮往的成才搖籃。

只有最適合的教育,纔是最好的教育。未來的路,我們將繼續遵循“家長的滿意是學校的生命,社會的滿意是學校的成功”這一辦學原則,積極建構自己的課程,定義自己的文化,不斷總結經驗,提煉優秀成果,努力使整個校園充溢着陶冶師生成長的文化、每個角落瀰漫着濃厚凝重人文關懷,讓教師們在這裏得到專業發展,讓孩子們在這裏得到快樂成長。

三、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後的設想

1、校園文化整體建設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距離打造出全縣亮點學校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校園環境文化,尤其是功能教室牆體文化個別地方還不夠精細。

3、師生人文素養塑造方面還是一個新的課題。

針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的設想是:

1、繼續深化研究,修訂完善相關管理和評價方法,針對新形勢下的新問題,不斷創新工作模式,提高實效。

2、大力種植花草樹木,規劃“園地”,例如:玫瑰園、丁香園等,做石雕、涼亭、噴泉等,打造精品節點。

3、將校園文化建設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在研究和實踐中逐步打造適合學校自身實際的充滿人文氣息的校園文化特色學校。

經過一年來的課題研究,有付出,困惑,更多的是收穫。我們將以本次課題研究爲契機,進一步加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在不斷思考和完善中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