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在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大會上的講話2篇

加速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帶動戰略

在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大會上的講話2篇

把固原建設成爲生態園林和文化旅遊城市

——

在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大會上的講話1

這次推進城鎮化工作會議,是繼全市推進工業強市戰略暨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之後,市委、政府召開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也是建市十多年來召開的第一次城鎮化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部署和市第三次黨代會精神,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動員全市上下加速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帶動戰略,把固原建設成爲生態園林和文化旅遊城市,爲與全區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牽引力。城鎮化是以工業化爲主要動力,人口向城鎮遷移集中、農業經濟向非農業經濟轉移、社會形態和民衆生活方式向城鎮形態轉型的過程。城鎮化和工業化、信息化一樣,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早在古希臘,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亞里士多德就講過:“人們爲了活着,聚集於城市;爲了活得更好居留於城市”。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我們一定要站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新固原和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新型城鎮化是提升城市區域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城鎮化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趨勢,是任何國家和地區實現現代化不可逾越的發展階段,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城鎮化是繼工業化之後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和核心戰略。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曾斷言:“21世紀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有兩件事,一是美國高科技產業,二是中國的城市化”。聯合國報告稱,城鎮化將成爲21世紀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事件。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過總人口的一半,全球52% 的人口36億人居住在城市,預計2050年將超過70% 。前幾天我看了一份資料,講全球城市化進程。公元1000年(北宋)-1500年(明朝),整個歐洲2萬人以上城市從43個發展到107個,平均8年出現一個城市。14世紀(元朝)法國巴黎只有5.9萬人,英國倫敦3.5萬人。1800年清朝嘉慶5年,全世界城市化率3% ,1900年14% ,1990年45% 。城市化快速發展是從19世紀工業革命後開始的。1949年我國城鎮化率只有10.3% ,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2.6% ,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進入到以城市社會爲主體的新時期。1958年寧夏成立之初全區城鎮化率只有12.2% ,1978年爲17.2% ,2012年全區城鎮化率達到50.67% ,居西北第一,基本與全國處於同步水平。近年來特別是自治區實施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和大縣城建設以來,全市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市委、政府編制並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實施了《固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市區建成區和在建面積擴大到44.1平方公里,4縣縣城建成區總面積25.5平方公里,全市城鎮總人口達到53.8萬人,城鎮化率提高到34.85% ,五年年均提高1.9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速度高0.5個百分點,比全區平均速度高了0.63個百分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綜合服務功能逐步完善,產業培育勢頭良好,城鎮管理不斷加強,城鎮品位進一步提升。我市榮獲自治區園林城市稱號,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被命名爲“衛生縣城”、“園林縣城”,彭陽縣被命名爲“國家園林縣城”、“國家文明縣城”。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市城鎮化發展的差距是很大的,城鎮化率分別比全國、全區平均水平低17.7和15.8個百分點,比區內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低38.3、35.7、5.1個百分點。城鎮化的差距導致了綜合經濟實力上的差距、區域競爭力上的差距。中國社科院2010年全國294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我市排名290位,倒數第五,比銀川、石嘴山、吳忠、中衛、慶陽分別落後212位、70位、9位、18位、87位。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我們要牢固樹立危機意識,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強力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培育整體競爭優勢,提升區域競爭力。

(二)推進新型城鎮化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戰略。新型城鎮化是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從全球經驗看,城鎮化快速發展均會釋放出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城市是美國經濟的心臟,美國最大的100個城市僅佔12% 的領土面積,但居住着三分之二的人口,創造出G D P的75% 。高度城鎮化是韓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2011年韓國城鎮化率達到91.1% 。研究表明,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人均G D P將提高2.25個百分點,帶動就業比重上升0.77個百分點,帶動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上升0.77個百分點。發展方式粗放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嚴重滯後,是長期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瓶頸”。同時,我市未來發展的最大空間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經濟增長的最大潛力也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我們必須把新型城鎮化作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基礎來抓,加快資源要素的集約利用和優化配置,拓展持續發展空間,引領新型工業化,帶動新型農業現代化,促進信息化。我們講擴大內需,最大的內需就是城鎮化。據測算,我國每增加1個城鎮人口,可以帶動10萬元以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帶動3倍於農民的消費支出。按照全市150萬人的基數,城鎮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增加1.5萬城鎮人口,帶動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我們必須順應趨勢,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持續激發和釋放巨大的生產性投資需求和生活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三)推進新型城鎮化是與全區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途徑。新型城鎮化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任務,也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有效途徑。2012年底,我市小康社會綜合實現程度爲65.2%,23項指標中綜合實現程度低於60%的有10項,經濟總量、城鎮化率、城鄉居民收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扶貧攻堅等差距大、任務重,尤其是城鎮化水平與全面小康60%的目標相差25.15個百分點,在未來的8年時間裏必須每年增長3.14個百分點才能實現既定目標值,壓力非常大。解決這些問題,根本途徑在於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進一步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農業規模化經營,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從傳統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從事多種生產經營活動,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全面提高生活質量和水平,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確保到2020年與全區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四)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全面提升城市建設質量和水平的根本舉措。雖然我市城鎮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區內和周邊各市相比,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質量都存在較大差距。《中國經濟週刊》對全國286個地級以上城市城鎮化質量與城鎮化率排名中,我市城鎮化率排名266位,城鎮化質量排名216位。具體表現在:一是規劃引領作用發揮不夠,全市域城鎮化發展規劃系統性不完善,控制性規劃層次低,土地、產業、水利、住房、文化、教育、衛生、社區等規劃銜接跟進不夠,規劃執行不夠嚴格,違法違章私搭亂建現象比較普遍。二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後,舊城改造任務繁重,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公共服務功能不完善,尤其中心鎮規劃建設滯後,聚集人口和產業能力差。三是城鎮產業支撐能力不強,工業發展滯後,文化旅遊和現代物流業發展緩慢,缺乏大項目支撐帶動,城鎮自我發展和輻射帶動的原動力不足。四是城鎮的品牌和特色不明顯,文化內涵挖掘不深,低層次建設、重複建設的問題普遍,城鎮管理體制不健全,缺乏現代化管理手段,“髒亂差”的問題依然突出。五是體制機制不活,城鎮化投融資渠道單一,金融支持和社會參與度不高,城鎮建設用地制約因素多,徵地拆遷成本高,城鄉二元分割的結構還沒有打破,農民就業創業等保障性政策不完善。全市上下要充分認識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大戰略意義,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市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掀起新型城鎮化建設高潮。

二、明確方向,準確把握我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目標和定位

新型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國際城鎮化發展經驗來看,當城鎮化率爲20%-30%時,城鎮化處在初始階段;當城鎮化率爲30%-70%時,城鎮化處於加速發展時期。按此規律判斷,我市城鎮化已步入加速發展時期,也面臨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一是黨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鎮化上升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已基本編制完成,國家將從戶籍、土地、住房、財稅、就業保障、地方投融資等改革着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二是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新十年扶貧開發、陝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等,尤其國家批准啓動了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和銀川綜合保稅區,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傾斜扶持政策更加密集。三是自治區延長了寧南區域中心城市和大縣城建設扶持政策期限,提高了扶持標準,從今年起,自治區每年拿出20億元資金支持南部山區一市八縣的城市建設。自治區政府制定實施了《寧夏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對我市新型城鎮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四是市第三次黨代會把區域中心城市帶動確定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六大戰略之一,全市上下思想認識更加統一,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條件和優勢明顯。我們要準確把握中央和自治區政策的新取向、城鎮化發展的新規律和固原發展的新特徵,在國內外大趨勢中謀劃新型城鎮化,在全面小康社會的大目標中推進新型城鎮化。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民生爲根本,以規劃爲龍頭,以生態爲依託,以文化爲靈魂,着力構建中心城市、大縣城、中心鎮和幸福村莊“四位一體”的城鎮體系,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產業支撐,強化城鎮管理,強化機制創新,着力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聚集力和輻射力,走出一條城鄉統籌、產城融合、四化同步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努力把固原建設成爲寧南區域中心城市、西部地區生態園林和文化旅遊城市。

主要目標:到2017年,全市城鎮人口達到65萬人以上,城鎮化水平達到50%,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水生態文明示範市。到2020年,全市城鎮人口達到85萬人以上,城鎮化水平達到60%,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注:這是城鎮人口計算口徑是按常住人口統計)

發展定位:戰略定位是建設寧南區域中心城市。立足西安、蘭州、銀川市交通交匯中心的區位優勢,把固原全域作爲一箇中心城市來規劃,主動融入周邊經濟區,提高綜合競爭實力,把固原市建設成爲集工業、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爲一體的寧南及陝甘寧毗鄰地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特色定位是打造生態園林和文化旅遊城市。用足用好“六盤山旅遊扶貧試驗區”金字招牌,突出“紅色六盤、綠色固原、避暑勝地”城市形象,加快文化旅遊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打造西部地區獨具特色旅遊目的地。

原州區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要突出行政辦公、文化教育、商貿流通、產業開發功能,着力打造寧南區域中心城市核心區;西吉縣突出打造回鄉生態文化縣城;隆德縣突出打造文化旅遊縣城;涇源縣突出打造休閒避暑旅遊縣城;彭陽縣突出打造生態園林縣城。

三、突出重點,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

新型城鎮化是推進人口聚集、產業升級、功能完善、環境宜居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必須強化開放思維和現代城鎮理念,堅持城鎮集羣發展、城鄉統籌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搶抓機遇,大幹快上,全面提升城鎮化建設的質量和水平。

(一)堅持規劃引領,着力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水平。規劃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龍頭,決定着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我常講三句話:規劃的失敗是最大的失敗,規劃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規劃的腐敗是最大的腐敗。說明了規劃的重要性與嚴肅性。一要高起點完善規劃體系。這次市委、政府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的實施意見》,填補了我市全域城鎮化方面系統性文件的空白,但需要配套跟進的還很多。要在去年自治區批覆實施的《固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各縣縣城總體規劃修編的基礎上,根據城鎮化發展定位和城鎮對人口、資源的承載能力,圍繞中央和自治區戰略部署,加快城市控制性詳規和專業規劃的編制,加快中心鎮、幸福村莊的規劃編制,加快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環境保護、住房保障、城市文化、交通體系、教育佈局、衛生服務、戶籍制度、社會保障等專項規劃和制度的配套跟進,切實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可行性。二要突出城市個性和鮮明的文化特色。特色是現代城市的品牌和生命。一座城市,如果沒有自己的東西,缺乏特色,就沒有生命。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推進新型城鎮化,絕不能盲目求大求洋和照抄照搬,要傳承自身的文脈,重塑自身的特色,否則,就會千城一面、失去優勢。固原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從秦代置縣,至今已有2340年的歷史(從秦惠文王十一年,即前327年,秦在寧夏南部設立的第一個縣烏氏縣算起)。從秦始皇、漢武帝、成吉思汗,到偉人毛澤東,都在固原這片古老而神祕的土地上創造歷史、留下足跡。固原的文學、繪畫、書法、石刻、戲劇藝術在西北乃至全國都佔有一席之地。因此,我們要從固原的實際出發,堅持以文化爲靈魂,挖掘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底蘊和內涵,突出秦漢唐和伊斯蘭風格,提高城鎮的文化品位;要堅持生態爲依託,體現生態園林特色,規劃設計空間佈局和人居環境。形成與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建築風格和建設特色,塑造形象,打造品牌,提升品位。今後,規劃、建設、發改等部門要嚴格把關,對建築物的風格、造型、色調、高度等都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與城鎮主色調不符、沒有特色和品位的項目一律不準建設。三要依法加強城鎮規劃管理。歐洲一些城市“一張圖紙管百年”。要嚴格實行“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堅決維護規劃的法律剛性。要建立健全規劃質量審查機制,縣(區)也要成立城鄉規劃委員會,重要規劃必須經過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審查後按程序報批,中心鎮和幸福村莊規劃實行市政府審批備案制。要將規劃監督檢查貫穿於規劃管理的全過程,加大對規劃的動態監測和跟蹤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修改和隨意變更已批准的規劃,保證項目建設按規劃進行。要加大對城鎮規劃區的管控力度,堅決查處違法違章建築,真正把城鎮規劃管理納入規範化、科學化軌道。同時,要把村莊規劃管理擺上重要日程,明確管理職責和權限,解決農村村莊規劃的“真空”問題。市人大和各縣(區)人大要加強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不能因領導人的調整變化而隨意變更規劃。

(二)堅持集羣發展,科學構建新型城鎮化建設體系。集羣發展是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堅持組團式、集約式、內涵式發展路子,按照“1411”的格局,構建以市區爲核心、四縣縣城爲骨幹、中心鎮爲支撐、幸福村莊爲補充的“四位一體”城鎮化體系,打造優勢突出、城鄉協調、合理分工、功能互補的寧南城鎮集羣。“1”,就是加快推進以原州區爲核心的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是我市新型城鎮化體系中的核心。要以大交通、大生態、大產業、大配套爲關鍵,改造老城區、完善新市區、開發西南新區、建設西部輕工產業區,拓寬發展空間,科學佈局產業,完善服務功能,提升市區的首位度和輻射帶動能力。2017年,建成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人口承載能力達到50萬人,進入中等城市行列。“4”,就是加快推進4個大縣城建設。加大西吉、隆德、涇源、彭陽4個大縣城建設力度,發揮好大縣城承上啓下、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要科學定位,突出優勢,彰顯特色,認真實施好城市擴容提質工程,進一步優化空間結構和產業佈局,高水平推進規劃建設,提高縣城對人口、生產、技術等要素的集聚能力和對鄉鎮、農村的帶動能力。到2017年,西吉、隆德、涇源、彭陽4縣城人口承載力分別達到15萬人、6萬人、3萬人、8萬人。“1”,就是規劃建設10箇中心鎮。中心鎮是連接中心城市、大縣城和農村的紐帶。要總結推廣原州區三營鎮、張易鎮和涇源縣六盤山鎮建設經驗做法,從今年起,每個縣(區)做好2箇中心鎮規劃建設,以交通節點型、旅遊度假型、資源開發型、商貿流通型爲重點,集中打造原州區三營鎮、張易鎮,西吉縣興隆鎮、將臺鄉,隆德縣沙塘鎮、聯財鎮,涇源縣涇河源鎮、六盤山鎮,彭陽縣古城鎮、王窪鎮10箇中心鎮,每個鎮人口承載能力達到2-3萬人。“1”,就是規劃建設100個示範幸福村莊。要按照“沿路、近城、方便”原則,在交通便利、基礎條件較好、人口集聚的地區規劃建設100個幸福村莊,每個人口規模達到1000-3000人。各縣(區)要在現行試點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分步建設、全面推進,實現道路、供排水、清潔能源、垃圾處理和優美環境“五到農家”,努力建成設施配套、產業支撐、規模適度、生態優美的新農村。

(三)堅持產城融合,爲新型城鎮化提供強力支撐。產業化創造供給,城鎮化創造需求。要堅持“四化”同步,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並重並舉,培育和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實現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聯動、融合發展。一要以新型工業化帶動新型城鎮化。工業是城鎮的主要動力,城鎮是工業的主要載體。要深入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培育壯大“四大產業”,加快中鋁固原煤電鋁一體化項目進程,扶持重點骨幹企業,做強城鎮產業支撐。要把園區作爲城鎮的重點佈局內容,今後,工業項目一律向園區集中,園區一律向城鎮佈局,城鎮規劃要爲園區預留土地,圍繞工業發展需求優化空間佈局,加快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部新區輕工產業園和各縣(區)產業園區建設,以產業的增長促進城鎮的擴張。要把工業園區作爲城鎮的功能區進行規劃建設,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周圍教育、衛生、文化、金融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功能,確保建成一個園區,形成一個城鎮功能組團。二要加快現代服務業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按照生態園林和文化旅遊城市的特色定位,突出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產業,以“兩山一寨”、“兩館一園”爲核心,構建文化旅遊產業體系。要引進有實力、有能力的企業,開發城鎮文化產業。要綜合考慮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以涇河源鎮爲試點,高起點論證規劃和爭取政策項目支持,打造特色旅遊鎮。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西蘭銀綜合物流園區、各縣城綜合物流中心及專業市場建設,提升餐飲住宿、文化娛樂等檔次,着力構建以固原爲中心,輻射半徑500公里的旅遊休閒度假圈、300公里的商貿物流圈、100公里的購物生活圈。三要促進農業現代化與新型城鎮化的協同發展。要調整農業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流轉,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解放農村生產力。大力發展城(鎮)郊型設施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發展農業合作組織,走就近就地城鎮化的路子。要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使農業產業向城鎮聚集,強化城鎮產業支撐,帶動人口向城鎮集中。

(四)堅持項目帶動,全面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綜合承載能力是新型城鎮化的基礎。要搶抓機遇,論證爭取一批城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展項目大會戰,不斷完善城鎮服務功能。一要大力實施園林綠化水系工程。着力打造“四大主題公園、四條生態山脈、四大水庫溼地”,即規劃建設隋唐文化公園、古雁公園、北海公園、兒童公園四大主題公園,古雁嶺、長城樑、東嶽山、九龍山四條生態山脈,沈家河水庫、海子峽水庫、賀家灣水庫、中莊水庫四大水庫溼地。爭取3-5年時間,把這些公園、山脈、水庫溼地打造成固原的城市新景觀、人民羣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提高固原市的城市品位和質量。二要構建區域中心交通樞紐。建成固原至西吉、青石嘴至彭陽、福銀高速涇源出口至縣城等一級公路和蘭青高速毛家溝至東山坡段。爭取建設寶中鐵路複線、靈武鴛鴦湖至平涼高速公路原州區和彭陽過境段等,打通固原與周邊地區的高速通道,爭取改擴建固原火車站和三營火車站,爭取擴建六盤山支線機場,增加航線密度,構建鐵路、公路、航空有機組成的主體交通運輸體系,提高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力。三要提高城鎮供水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北引黃河水、南引涇河水、利用庫井水”配套工程建設(簡稱南水北調工程、北水南引工程、庫井改造工程三大水利工程),加快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及受水區配套建設,爭取固原揚黃工程向南延伸,認真實施固原城鄉飲水安全水源工程,加強對城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強水源、供水管網職能體系化建設,確保城鎮化供水安全。四要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搶抓國家新一輪城市基礎設施改造的機遇,實施路網貫通工程,加快市區北環路、東環路、西南新區道路建設和破損道路翻建以及各城鎮、村莊交通道路建設,加強城鎮供排水與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供熱燃氣、防洪、抗震避災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信息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建設“智慧城市”。加快天然氣入戶工程,全面改造升級城鄉電網。五要完善城鎮公共服務功能。要着眼於滿足未來城鎮化發展需求,爭取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一批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設施,形成新型城鎮化功能體系。尤其要加強調查研究,科學規劃城鄉教育、醫療衛生設施佈局,擴大城鎮教育、衛生規模,不斷滿足居民教育和醫療服務需求。同時,要加強城鄉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健全養老服務體系。

(五)堅持城鄉統籌,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讓城鄉居民過上同質化生活,享受均等化待遇。農民變市民是最具挑戰性的改革,而戶籍制度是降低城鎮門檻的關鍵。爲此,市委、政府從全市新型城鎮化長遠出發,抓緊制定出臺全市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完善推進相關政策措施,主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爭取實施城鄉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試點,解決農民進城門檻過高的問題。現行城鄉二元戶籍管理體制影響農民進城落戶。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制定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爭取自治區批准在我市實行城鄉一元化戶籍制度試點。要按照“降低門檻、放寬政策、簡化手續”原則,深化戶籍改革,爭取逐步實行和完善一元化戶籍管理制度,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取消農業戶、非農業戶及其他類型戶的登記管理劃分,打破城鄉二元戶籍管理體制,放寬遷移落戶條件,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爲城鎮居民,讓農民真正進入城市、融入城市。二是配套落實優惠政策,解決農民落戶城鎮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相當一部分農民不願落戶城鎮,主要是思想上有顧慮,怕失去房屋和土地,擔心沒有退路,城鎮保障政策跟不上。要在加強教育、文化、衛生、住房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同時,根據我市實際,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在義務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搞好政策統籌配套,取消依附在戶籍上的福利差別,放寬農民變市民後享受的退耕還林等政策過渡時限,建立農民退出土地的激勵政策,實現城鄉統籌,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三是全力做好就業創業服務,解決農民進城幹什麼的問題。如果沒有更好的就業、更高的收入,農民就不會離開農村、離開土地。要解決農民變市民問題,首先是就業問題。要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推進產城融合,強化產業支撐,爲進城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搭建更多就業平臺。要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幫助他們儘快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調動主觀能動性,激發創業精神,引導扶持創業就業,持續提高生活水平。

(六)堅持建管並重,打造和諧宜居的優美環境。城市管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是一個城市開放理念、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社會公德意識的綜合體現。一要進一步理順城鎮管理體制。要以重心下移、屬地管理爲核心,進一步理順市、區、社區之間的關係,明確各自在城市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完善市區共建共管機制,擴大市轄區和社區管理職權,做到權限下移、執法力量下沉。社區是城鎮人口集聚的主要方式,也是城鎮管理的重心和基礎。要重視和加強社區建設,根據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合理規劃佈局城市社區和新型農村社區,健全組織,充實力量,強化職能,充分發揮社區在城鎮管理和服務中的基礎性作用。二要健全現代城鎮管理機制。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城市保潔機械化水平,提高城鎮管理數字化、信息化水平;探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推行城鎮環衛保潔市場化;整合力量,成立綜合執法局,開展相對集中處罰權工作,嚴格落實好“門前三包”責任制,建立違法違章建築巡查和責任倒查機制,以治髒治亂治差爲重點,持續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三要持續提升城鄉生態環境。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城鎮化全過程,以生態園林城市爲目標,實施好“四大工程”:綠色屏障工程,以爭取國家級生態補償示範區爲載體,抓好小流域綜合治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移民遷出區生態治理恢復,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構建西部生態屏障,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綠色通道工程,重點抓好全市境內國道、省道、縣鄉村主幹道、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沿線兩旁的造林綠化,打造展示城市形象的綠色長廊和道路綠網。園林綠化工程,按照生態園林要求,加大城市主幹道、街巷行道、建築、廣場、公園綠化美化亮化力度,開展河道整治和兩岸綠化,達到一街一景、一園一品。綠色家園工程,加快園林單位、花園小區、生態庭院的建設,廣泛開展羣衆性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加大市民宣傳教育,提高市民城鎮管理參與度和自覺性。

(七)堅持改革創新,切實轉變城鎮化發展方式。城鎮化是一場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必須以改革的思路和創新的辦法,破解城鎮化進程中的瓶頸制約。一要創新投融資機制。深入推進城鎮建設和管理社會化、市場化改革,不斷完善以政府資金引導、多渠道投入、多形式投資的城鎮建設投融資體系。發揮政府融資平臺作用,擴大城鎮建設信貸支持規模。創新城鎮建設融資機制,以更加優惠的政策,引進社會投資城鎮建設。二要創新城鄉土地管理使用機制。調整和完善全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足用好城鄉建設土地利用增減掛鉤政策,土地利用年度計劃重點向市區、四縣縣城和中心城鎮傾斜,優先保障城鎮建設用地。創新調整置換方式,將生態移民遷出區建設地節餘指標用於城鎮建設用地。加快農村土地流轉,鼓勵農民利用土地入股,支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發展規模經營,支持組建農民合作社,連片經營農村土地。三要創新城鎮經營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城鎮化建設的重大項目,堅持“誰投資、誰建設、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向社會資本開放壟斷性基礎設施領域,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市政工程建設。創新舊城改造模式,堅持政府主導、公衆參與、市場運作、讓利於民的原則,充分利用“三舊”改造試點城市的政策,突出規劃的約束性、嚴肅性,強化拆遷安置的公平性、統一性,調動房地產開發企業的積極性,破解資金和拆遷難題,穩步推進舊城改造。四要推行“擴權強鎮”試點。積極爭取自治區支持,在地理區位優、產業基礎好、人口密度大的三營鎮、六盤山鎮等鄉鎮開展試點,幹部職級高配,管理權限下放,除規劃、人事、社保等權限外,在產業發展、城鎮建設、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公共服務、民生事業等方面下放一批行政審批、行政處罰和日常管理等權限,鼓勵支持自主發展,打造成發展領先、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小城市。

四、加強領導,凝聚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強大合力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是關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對我們各級組織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的重大檢驗。要切實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合力攻堅,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市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加強對全市城鎮化工作的指導協調,深入研究涉及全市城鎮化的重大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爲市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推進城鎮化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政策、資金、幹部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定時間、定任務、定進度、定措施、定責任,確保一年新變化、三年上臺階、五年大發展。要建立市、縣(區)兩級城鎮建設聯繫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制定階段性政策措施,確保任務有效落實。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學習城鎮化知識,切實提高抓城鎮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凝聚工作合力。各縣(區)、市直相關部門要按照市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各自職責,認真研究,大膽創新,破除體制障礙,合力推進落實。發改、國土、住建、城管、規劃等部門要發揮職能作用,強化服務指導,推動工作落實。組織、人事部門要把推進城鎮化作爲培養鍛鍊幹部的重點,培育一批優秀的城鎮規劃、建設、管理領導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紀檢檢察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爲城鎮化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其他各部門也要立足實際,主動融入,積極爲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支持幫助,真正形成上下聯動破難題、步調一致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格局。  三要嚴格考覈獎懲。這次會後將下發《固原市推進城鎮化進程評價和考覈管理辦法》,加大城鎮化建設情況檢測和督查考覈力度,檢測考覈結果將納入年度崗位目標管理考覈範圍,對工作突出的縣(區)、鄉鎮和部門給予重獎。市政府每年安排1000萬元小城鎮建設資金、500萬元獎勵資金,採取“以獎代補”方式,重點支持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在規劃、建設和管理方面的創新。市委、政府督查室要定期對推進城鎮化進程工作組織督查、通報情況、限期整改,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

四要優化發展環境。要以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爲主線,持續深入開展“思想大解放、樹立新形象”活動和營造風清氣正發展環境活動,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幹部作風,深化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事程序,放寬准入條件,清理制約城鎮發展和影響農民進城落戶的有關政策。要打造居住在固原、購物在固原、餐飲在固原、教育在固原、休閒旅遊在固原的消費品牌。宣傳、廣電等部門要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先進典型經驗,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城鎮化工作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是市委、政府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全市上下一定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務實苦幹,努力開創我市城鎮化工作新局面,爲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幸福新固原和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全市推進城鎮化工作大會上的講話2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是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統一思想、動員部署,在全市迅速掀起新型城鎮化建設高潮。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會前,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深入調研,先後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黨政聯席會,認真學習省委領導同志有關講話精神,對推進我市新型城鎮化戰略部署、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等進行專題研究,形成了《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意見(討論稿)》。此稿已在會上印發,待徵求意見後正式下發執行。稍後,段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統一意志,勇於擔當,迅速掀起新型城鎮化建設新高潮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站位中原經濟區建設全局,準確研判形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順應發展規律,滿足羣衆熱望,是一場重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我們必須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充分認識其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的戰略意義。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爲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於,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爲代價,着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新型城鎮化是相對傳統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過程,是經濟持續增長的內在需求,是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傳統城市化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加劇、交通擁堵等諸多“城市病”。推進新型城鎮化,就是要克服傳統城市化的弊端,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持續發展,這也是由我們人口衆多、人均資源不足的省情、市情決定的。新型城鎮化“新”在四個方面:一是發展理念新。新型城鎮化,是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爲代價,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宜居、協調發展的新路子。二是城鎮體系新。新型城鎮化所構建的是四級城鎮體系,增加了新型農村社區這一層次,強調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發揮縣域中心城市的綜合承載作用,發揮小城鎮的關鍵支撐作用,發揮新型農村社區的戰略基點作用,構建各層級城市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現代城鎮體系。三是實現途徑新。新型城鎮化堅持中心城市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並重,強調農民進城和就地轉化並行,是包含了農村的城鎮化,是包含着工業和農業發展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着眼於農民、涵蓋了農村,實現農民“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四是產業支撐新。新型城鎮化四級城鎮體系的產業支撐各有側重、互爲補充。強調產業集聚與加快城鎮化進程的緊密結合,強調現代農業對新型農村社區的支撐作用,將現代農業納入了支撐新型城鎮化的產業體系之中,實現了各層次的產城融合,產城互動。新型城鎮化不等於新型農村社區。新型農村社區是新型城鎮化的戰略基點和重要組成部分,推進新型城鎮化不僅僅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也注重大中小城市的協調發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等於新農村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是新村建設,不是簡單的遷村並居,是按城市標準規劃建設的社區,實現了農民就地“市民”化。

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對於促進持續求進、奮力趕超具有戰略意義。

首先,加快新型城鎮化是推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市人均gdp已超過4000美元,進入了國際公認的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具備了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客觀基礎和條件。但從總體上看,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市城鎮化發展相對滯後,服務業比重偏低,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不強,已成爲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市未來發展的最大空間在新型城鎮化,經濟增長的最大潛力也在新型城鎮化。我們必須順應趨勢,遵循規律,把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作爲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事要事來抓。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複雜嚴峻的大背景下,在趕超發展的關鍵時期,迅速啓動新型城鎮化,不僅能夠產生大規模的生產性投資需求,而且能夠釋放巨大的的生活性消費需求。據測算,每增加1個城鎮人口,可以帶動1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帶動3倍於農民的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具有強勁的拉動作用。抓住了新型城鎮化就抓住了經濟快速增長和趕超發展的“牛鼻子”。

第二,加快新型城鎮化是實現“三化”協調發展的必然選擇。新型城鎮化一肩挑兩頭,一頭連着新型工業化,一頭連着新型農業現代化,在“三化”協調發展中具有重要的雙向帶動作用,居於引領地位。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能夠加速各類生產要素集聚,實現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爲新型工業化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能夠促進農村土地流轉,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爲新型農業現代化發展創造條件。市委作出了“兩輪”驅動、“三化”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新型工業化這一“輪”,我們通過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狠抓產業集聚區建設,正在逐步做大做強;新型城鎮化這一“輪”驅動力還不夠強,尤其是縣域中心、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抓得還不夠,還不能真正發揮對“三化”協調發展的引領作用。我們必須把新型城鎮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新型城鎮化的加快推進,實現資源要素的集約利用和優化配置,拓展持續發展空間,引領新型工業化,帶動新型農業現代化,促進“三化”協調科學發展。

第三,加快新型城鎮化是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區域間的競爭主要是中心城市實力的競爭,比的是中心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我市地處豫魯冀三省交界,是中原經濟區對接京津、融通沿海的前沿,在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分工中正在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與功能作用。目前,我市與周邊相比,中心城市規模偏小,首位度不高,輻射帶動作用和綜合承載能力不強,與我市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戰略定位和承擔的發展責任不相適應。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我們必須強力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做大做強市、縣、鎮三級中心城市,培育整體競爭優勢,把我市打造成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三化”融合鏈接示範區、中原經濟區重要的出海通道、中原經濟區與環渤海經濟圈銜接融合的前沿、省際交會區域性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