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講話致辭 > 慶典致辭

準確把握社會輿情全力做好引導工作

目錄

準確把握社會輿情全力做好引導工作
第一篇:準確把握社會輿情全力做好引導工作第二篇:認真學習 準確把握 精心組織 全力宣傳第三篇:輿情引導工作規範第四篇:把握網絡輿論引導力發展和網絡輿情應對第五篇:準確把握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準確把握社會輿情全力做好引導工作

<?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在實踐“三個代表”過程中,要代表和反映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及時地瞭解羣衆關心的是什麼,議論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滿意和不滿意的是什麼。從而有利於把人民羣衆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凝聚到實現黨和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積極支持黨和國家爲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採取的各項政策措施,正確對待與處理改革過程中的利益關係調整。

當前,各級應當把掌握社會輿論情況作出知民意、曉民情、解民憂的重要途徑,深入探索其變化規律,不斷提高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主動性、有效性。

社會輿情,是一定時期、一定範圍的羣衆對社會現實的主觀反映,是羣體性的思想、心理、情緒、意見和要求的綜合表現,是社會發展狀況的溫度計和晴雨表。它源於社會現實,具有相對獨立性,有自身產生、發展、傳播、變化的規律。社會輿情一旦產生,就具有波狀擴散的傳播特徵,具有同類羣體,社會輿情工作只有把握、遵循、運用好自身規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確把握社會輿情,必須要正視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關係,一是主流和支流的關係。社會輿情的主流始終是面對時代的發展潮流、社會發展狀況、人民的根本願望決定的。當前我國社會輿情的主流是積極健康、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與此同時,在某些時期、局部地區和部分羣衆體中,存在一些社會輿情支流。這些支流有的與流行不悖,有的與主流對抗衝突;有的會逐漸融入主流或轉化爲主流。主流與支流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甚至相互轉化。二是順流和逆流。二者矛盾、對抗,順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逆流回轉反覆、局部陰擋。三是顯流和潛流。已經出現、引人關注的顯流容易應對,面已經存在、尚未暴露的潛流卻是難以防範。在一定條件下,潛流很可能形成氣候,成爲顯流。四是常流和變流。常流易於預料和把握,變流具有盲目性、雜亂性、衝擊性、不可預測性,容易成爲熱點、難點問題。突發事件是變流的主要產生源。

在現實社會中,可以說有形或無形地存在着社會輿情“市場”這個特殊的“市場”,一端是領導者,另一端是人民羣衆。從信息決策的過程看,領導者是信息的需求方,羣衆是信息的供給方。從決策的最終目的看,領導者決策的根本出發點是落腳點是爲人民服務的。領導者和人民羣衆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由於雙方對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的認識不同,對待和處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在利益關係調整的過程中就形成了社會輿情市場的供求矛盾。有的時候,一些羣衆從自身的局部利益和當前利益出發認爲是重要的,而領導者從整體和長遠利益考慮可能認爲並不重要。反之,領導者認爲重要,一些羣衆可能並不關心。因此,如何溝通、協調和解決這個矛盾,是社會輿情的核心任務。

做好社會輿情引導工作,應當用“炒、發、放、凍、化”等策略。“炒”,對於有利於經濟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社會輿情,要竭盡全力炒熱、炒火、炒爆。“發”,對(來源 本站)於有利於黨委和政府中心作、有利於宣傳思想重點工作的社會輿情,要千方百計誘發、引發、生髮。“放”,對於無關大局的,一時還難以看清和把握的社會輿情,可以暫時放在一邊,靜觀其變。“凍”,對於不昨於唱響主旋律、帶有雜間色彩的社會輿情,可採取冷凍措施,逐步消除。“化”,對於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一些幹部羣衆出現的有疑惑、有怨言、有情緒的社會輿情,要多做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

社會輿情作爲一種社會意識,是幹部羣衆對一定時期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主觀反映,有的是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緊密相聯的思想問題,有的是與人民羣衆工作、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有的是實際問題引發的思想問題。解決思想問題不能代替解決實際問題,解決了實際問題也不能自然而然地解決思想問題。因而,社會輿情工作必須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方針,兩者兼顧,不可偏廢,以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思想問題的解決,以解決思想問題帶動實際問題的解決。

第二篇:認真學習 準確把握 精心組織 全力宣傳

認真學習 準確把握 精心組織 全力宣傳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意義的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有關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的建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確定了“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對今後五年的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導“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鋼領性文件。近期召開的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討論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該《綱要》全面總結了我縣十一五時期取得的輝煌成就,闡述了我縣2014-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和發展佈局,明確提出了“十二五” 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目標、任務及政策措施,集中體現了縣委、縣政府的施政方針和決策意圖,對於我縣搶抓發展機遇,奮力攻堅破難,實現趕超跨越,加快建設生態環境優美,發展要素聚集,產業特色突出,城鄉統籌和諧的四川丘陵生態經濟強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爲一名副科級領導幹部,既要認真學習中央的建議,還要認真學習縣上的規劃綱要,吃透文件精神,把握科學發展,更好更快發展這個主題,把文件精神體現在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舉措之中。結合本人從事新聞宣傳工作實際,當前應全力抓好文件精神的宣傳。

第三篇:輿情引導工作規範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社會輿論是指針對特定的現實客體,社會的多數人基於一定的需要和利益,通過言語、非言語形式公開表達的態度、意見、要求、情緒。這種態度、意見、要求、情緒藉助一定的傳播媒體,通過交流、碰撞、感染,整合而成,具有強烈實踐意向的表層集合意識,是社會多數人作爲一個整體而具有的知覺和共同意志的外化。在不同的階段,現實生活中會出現不同的熱點、焦點問題,如果社會公衆對這些問題普遍關注並且逐步形成較爲一致的評價或者觀點,就會形成一種社會輿論,從而產生較強的影響力。網絡輿情是指通過互聯網傳播的社會輿論信息,是社會公衆通過互聯網表達的各種傾向性言論、觀點、意見和情緒等的總和。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報告統計,截至2014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4.2億人,突破了4億人大關,使用互聯網已經成爲中國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互聯網由於具有不受時間、地域限制,開放性強的鮮明特點,越來越成爲人民羣衆表達心聲、提出意見和建議的重要渠道。而工商機關肩負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重任,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百姓日常生活有着廣泛而密切的聯繫,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及上網設施的日漸改善,網民數量不斷增多,互聯網中關於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評論、意見及建議也迅速增多。顯然,工商機關加強網絡輿情的收集、分析工作,並積極主動地開展輿論引導工作,是在新形勢下堅持執法爲民、積極履行職責、樹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手段。

網絡輿情既具有一般社會輿論的共同屬性,也具有自身獨有的一些特點

網絡輿情既然屬於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便具有一般社會輿論的共同屬性。比如,它以某個涉及人們共同利益的問題或事件爲討論對象,有大量的公民對這個問題或事件發表意見,並且形成一種具有共同傾向性的意見,這種共同意見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對社會產生重要影響。

同時,基於互聯網的跨時空、開放性特點,網絡輿情在傳播方式及輿論主體等方面與社會輿論有所不同。社會輿論往往通過人們的街談巷議、口傳心授來傳遞信息和表達觀點,並以一定的意見、情緒、態度甚至行動傾向表現出來。而網絡輿情的產生、形成併發揮作用是通過互聯網,社會公衆通過互聯網中的新聞跟帖、論壇跟帖、博客、播客以及qq等即時通信工具、搜索聚合等途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態度和意見等。值得注意的是,作爲網絡輿情主體的網民只是社會人羣的一部分,網絡輿情只是反映了以網民爲主的某些社會羣體的意願。因此在許多情況下,不宜簡單地將網絡輿情直接等同於社會整體的意見與情緒。與傳統的社會輿論相比,網絡輿情還具有直接、突發、互動以及內容豐富等特點。互聯網是完全開放的,它拓展了社會公衆的公共空間,給了所有人發表意見和討論時事的便利,使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爲網絡信息的發佈者,使每個人都有選擇網絡信息的自由。這樣,民衆發表意見的渠道就更加通暢,往往在一個事件發生幾小時甚至幾分鐘之後,就會有相關的意見和情緒等在互聯網中發表和表現出來,從而使網絡輿情能夠直接表達民意併發揮作用。

在突發性方面,傳統的社會輿論往往需要經過一個時期的醞釀和準備才能形成,因爲街談巷議等形式的侷限,從事件信息傳播、公衆關注並參與討論,一直到社會輿論的形成一般需要數天甚至數十天的時間。而網絡輿情的形成則非常迅速,一個熱點事件的出現加上大量情緒化的意見表達,在當事人不經意間,就可能迅速成爲激發網絡人羣共同關注甚至共同譴責的導火索,使當事人在猝不及防的時候成爲衆矢之的。

一般來說,網上輿情的討論主題極爲寬泛,話題的選擇往往是自發、隨意的,任何人都有選擇主題、話題和選擇寫什麼、怎麼寫的自由,而網民又分佈於社會各階層和各個領域,因此,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隨時成爲網絡輿情焦點,而且各種各樣的文化訴求、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準則、道德標準都可以充分體現。在互聯網中,網民普遍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意識,這就使網絡輿情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在互聯網中,只要某一問題或事件被報道或者被發現,就會引發大量網民自覺參與討論、發表意見、進行評論,並且很容易在衆多網民之間形成互動,贊成方的觀點和反對方的觀點同時出現,相互探討、爭論,相互交匯、碰撞。這種網民之間的互動、實時交流,使各種觀點和意見能夠快速地表達出來,使討論更廣泛、更深入。

當然,網絡輿情的侷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許多網民受素質、學識方面的限制,或者受現實生活壓力的影響,在發表意見時,容易缺乏理性,比較感性化和情緒化,甚至有些人把互聯網作爲發泄情緒的場所,很容易出現庸俗、灰色的言論。如果不加以及時引導,可能引發更多情緒化的議論甚至形成有害的社會輿論。

工商機關網絡輿情收集、分析及引導工作的現狀

從工商機關的網絡輿情收集、分析及引導工作看,還存在不足,需要認真研究相關問題。

1.缺乏快速、有效的網絡輿情收集及日常監測機制。

目前,各地工商機關還只是停留在人工收集、篩選階段,難以形成日常性收集能力和持續性跟蹤能力,往往只能依靠個人的感覺、經驗等收集網絡輿情信息,判斷是否出現與工商行政管理相關的網絡輿情熱點問題,使網絡輿情監測面較窄,反應速度較慢。當特定事件發生後,難以從互聯網的海量信息中及時、有效地獲取深層次、高質量的網絡輿情準確信息,給科學決策以及應急處置造成困難。

2.缺乏全面、科學的網絡輿情分析機制。

網絡輿情分析是通過對網絡輿情信息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得出一種趨向判斷和價值判斷的過程。網絡輿情分析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在平時打好基礎。但從實際情況看,各地工商機關在網絡輿情分析方面還存在隨意性強、方法不科學、缺乏系統性等不足,難以及時提交準確、嚴謹的分析報告。

3.缺乏引導網絡輿情的管理機制。

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前提。建立網絡輿情收集及日常監測機制,加強網絡輿情分析工作,都是爲了讓工商機關在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方面掌握主動,讓網民的意見、情緒等朝着有利於維護市場秩序、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利於推動科學發展的方向轉變,及時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從而變被動爲主動。但從目前情況看,各地工商機關還普遍缺乏引導網絡輿情的管理機制。

工商機關應當積極採取措施,深入研究網絡輿情課題,力爭在營造良好執法環境、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方面掌握主動

網絡輿情成爲社會輿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幾年纔出現的新情況。由於網絡輿情課題的理論研究剛剛起步,關於網絡輿情的產生、傳播、處置、引導等,人們還缺乏全面的認識。但着眼於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工商機關應當積極採取措施,加強網絡輿情研究,在營造良好執法環境、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方面爭取主動。

1.設立專門崗位和人員,切實加強網絡輿情的日常監測、信息收集及引導工作。

如果條件允許,工商機關應當設立專門崗位,配備有專業素質的人員,負責對網絡輿情的日常監測、信息收集工作。在網絡輿情分析方面,由於涉及範圍較廣,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成立領導小組,由相關內設機構分別派代表參加監測組、調查組、信息反饋組,具體開展網絡輿情的監測、評估、預警工作,並及時向本機關領導提交網絡輿情分析報告。當出現某種特殊情況,需要針對某一階段的網絡輿情實施引導時,應當由本機關領導進行集體研究決策,確定引導原則及實施方案。

2.實行分層管理,建立網絡輿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監測機制。

如今,互聯網中已經按地域或者行業的不同細化出了不同的網民羣體,形成大量的城市論壇、社區論壇、行業論壇等。網民根據自己所處的行政區域或者愛好等,選擇不同的論壇登載信息、發表意見。這樣,各級工商機關應當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網絡輿情的信息收集和日常監測方面實行分層管理,分別針對本機關轄區情況開展工作。應當根據網絡論壇或者網站的活躍程度、網民參與程度等,將網絡論壇或者網站劃分爲不同的日常監測等級,確保對重點網絡論壇或者網站實施重點監測。

工商機關應努力建立和完善網絡輿情收集一體化平臺,加強網絡輿情分析及預警工作,切實做到反應迅速,方法科學

工商機關應努力建立和完善網絡輿情收集一體化平臺,充分運用網絡技術及信息技術手段,建立網絡輿情信息自動收集系統,對重點網絡論壇和重點網站進行實時監測,對海量信息自動篩選、過濾,縮短網絡輿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時間,切實做到反應迅速,方法科學。在加強網絡輿情分析方面,設立網絡輿情評論員是一個好辦法。應對評論員進行專門培訓,使其熟悉網絡知識,掌握統計學、心理學、新聞學以及危機公關方面的知識。評論員主要負責對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網絡輿情進行日常分析,預判其中的發展走向、輿論熱點、媒體關注焦點,確定網絡輿情級別和重要程度,對網絡輿情走向作出正確判斷。對一些影響面

大、可能導致事件升級的網絡輿情信息,應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證第一時間獲知事態信息。相關分析報告應當做到及時、準確、全面,對重要的網絡輿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在建立網絡輿情應急預警系統方面,應當將網絡輿情管理納入工商機關的應急處置方案。可以根據網絡輿情的性質、影響程度、影響範圍等方面的不同,將應急響應等級劃分爲特大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實行紅、黃、橙、藍的“四色預警”,並建立相應的應急處置機制。

應當加強與上級機關以及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聯繫,建立穩定、順暢、高效的聯動機制,適時規範發佈權威信息,掌握權威信息發佈的主導權。當網上出現重大輿論動向時,應及時向上級機關以及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報送和反饋有關信息。當然,爲了從根本上使社會公衆更加了解工商、理解工商、支持工商,工商機關應當在平時練好基本功,包括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工作力度,暢通消費者申訴舉報渠道,突出抓好紅盾網站建設,努力把紅盾網站建設成徵求意見、網上受理、在線交流、諮詢問答、網上展示工商機關工作成績的統一平臺,引導羣衆正確認識當前社會矛盾,客觀表達訴求,理性消費維權

第四篇:把握網絡輿論引導力發展和網絡輿情應對

把握網絡輿論引導力發展和網絡輿情應對

黨的十八大立足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和社會信息化的時代背景,提出了“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 唱響網上主旋律”等戰略任務。

《現代漢語詞典》對“引導”的解釋有兩層意思:一爲帶領;二爲指引,誘導。“引導力”:既指正面帶領力,又指負面指引與誘導力。

“網絡輿論引導力”是輿論引導者按照預期引導方向,傳播一定的觀點與信息,並對輿論運行過程進行協調與平衡,影響被引導者意見、態度、傾向的能力。主要包括引導力的方向、大小與着力點三個構成要素。

方向:唱響網上主旋律

方向決定未來,導向影響人心。網絡信息和傳播技術的進步擴充了個體的話語張力、輿論場域的空間半徑和輿論影響的時間長度,打破了原有輿論場域的動態平衡,激活了社會輿論的風險表達。

一、必須擴大網上傳播的正能量。要改進網絡正面宣傳方式,提升網絡議程設置能力和網絡正面宣傳的實力。

二、必須有序推進網絡化的“協商民主”。要真正發揮網絡的輿論監督作用,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也要發揮黨報、黨刊、黨臺、黨網的吸引力與影響力,提升主流輿論的主導力。

大小:提高傳播能力

大小決定勢能,傳播決定影響。沒有傳播的影響與沒有影響的傳播,都不是有效的傳播。網絡輿論引導力,不僅要讓更多的人能看到,關鍵還要讓看到的人能正確地看待並能正確地引導其他人的看法。

一、必須構築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適應雲時代互聯網移動化、終端智能化、交互社交化和大數據化發展等趨勢,推進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的數字化、社交化轉型升級,搶佔網上的先導權與第一入口權。

二、必須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遵循互聯網商用爲先、娛樂爲王、交流爲用、學習爲優的傳播規律,在發揮互聯網作爲信息傳播平臺的應有作用的同時,要適時引導,放大網絡多元運用與服務能力。

着力點:推進網絡依法規範有序運行

管理必須規範,運行方能有序。信息革命正在改變權力版圖。如果只是簡單地按照以前的操作模式去劃延長線的話,將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形勢。必須“加強對關係資源新版圖的認識和研究,迎接新的管理革命,以便構造與新的形勢相適應的新的社會管理模式”。從而真正落實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

一、提高全黨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管網水平。

二、提高執政骨幹隊伍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用網能力。

三、提高網民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網絡素養。

只有提高引導力,唱響網上主旋律,才能凸顯網絡既作爲公權力的延伸和補充,又作爲公衆代言者的雙重角色。主動在“世道”與“人心”之間搭建起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腳手架。

第五篇:準確把握

準確把握“三轉”中的幾個問題

近期,委局機關利用半個月的時間開展了“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學習討論活動,機關領導班子成員認真領學黨的政策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機關廣大黨員幹部積極踊躍參加學習討論和自我剖析,切實增強了“三轉”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本次“三轉”學習討論活動中,本人認真進行了學習思考和自我深刻剖析,有幾點心得體會。概括起來,就是準確把握“三轉”中的“四個問題”。 首先是“爲什麼轉”的問題。在機關“三轉”學習討論活動動員會上,崔書記明確提出,開展“三轉”是黨的十八大之後,中央紀委、監察部根據當前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形勢和任務,對紀檢監察工作提出的明確、具體的要求,也是紀檢監察機關適應新時期反腐倡廉建設,不斷提高反腐敗鬥爭實效的必然要求。一言以蔽之,開展“三轉”是形勢使然。這個“形勢”即當前我們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出現的“三對矛盾”。一是新形勢與舊思維的矛盾。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面臨許多新形勢新問題,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問題花樣繁多、防不勝防,但少數紀檢監察幹部的思維仍然停留在以前,不能與時俱進,與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要求格格不入。二是新要求與舊觀念的矛盾。紀檢監察機關和幹部應嚴格落實“打鐵還需自身硬”和“監督者更要接受監督”的新要求,但極少數紀檢監察幹部深受傳統思想和觀念的影響,形式主義、官僚主

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問題嚴重,執法犯法、執紀違紀,影響極壞,亟需解決。三是先進性和落後性的矛盾。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所在,紀檢監察機關和幹部更應是先進性的表率和先鋒官,但當前極少數紀檢監察機關存在的“燈下黑”問題、少數紀檢監察幹部存在特權思想、特權觀念、特權作風問題等,這些落後與腐朽的問題嚴重侵蝕着紀檢監察機關和幹部的先進性。開展“三轉”,就是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自身建設釋放的一種積極信號。

其次是“轉什麼”的問題。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從工作職責、方法和主體進行了總體部署。但落實到個人具體實際上,就是要轉思想、轉行動、轉要求。一是轉思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 “三轉”的根本要求還是要轉變紀檢監察機關和幹部的“思維”,這種思維主要包括“工作思維”和“身份思維”。“工作思維”重點強調職能定位和工作方法,“身份思維”重點解決工作理念和身份定位的問題。紀檢監察幹部要妥善解決好這種思維轉換問題,就要放平心態,主動接受監督。二是轉行動。這種轉變更多地體現在作風方面。作風方面的事不是小事,它體現並決定着一個人的方方面面。作爲紀檢監察機關和幹部要緊緊扭住這個關鍵,注重小事小節,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抓起,一個一個地糾正和改進自身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持之以恆地自我“糾風”。三是轉要求。“政治堅強、公正廉潔、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

優良”和“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是對檢監察幹部和隊伍的一貫要求。新時期下,重點要做好紀律嚴明工作,特別是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學習紀律。學習紀律是基礎,組織紀律是保障,政治紀律是根本,要學會抓住重點,統籌兼顧,切實增強紀律性。

第三是“怎麼轉”的問題。這是“三轉”的關鍵環節,決定工作成敗。本人認爲應突出做好以下三點:一是堅持力學力行。學習是一種能力,好學才能上進。本次學習討論活動中,我們利用一週的時間,用力用心學習黨的政策方針精神,在思想上領會中央精神實質,啓迪思維,在行動上落實中央要求,把握大局,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來。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本次活動的切入點和落腳點。在學習討論活動中,委局機關各室組重點對轉職能、轉方式進行了剖析,發現自身方面的問題,機關幹部重點對自身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剖析,制定整治措施。問題導向始終貫徹活動始終,有效提高了活動的實效性。三是堅持結合實際。這是確保活動順利有效開展的重要抓手和保障。堅持活動、工作兩手抓、兩不誤,以活動促工作提升,以工作成效檢驗活動成果。在本次“三轉”活動中,機關注重結合貫徹落實中央精神、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機關集中學習制度等,保障了活動紮實有序開展。

第四是“轉得怎麼樣”的問題。本次活動已經收尾,但收尾並不是收場。“轉得怎麼樣”的問題始終是衡量本次“三

轉”活動成效的最重要標準,也是今後我們工作開展需要思考的問題。怎麼衡量本次活動成果?個人認爲:一是與標準比。轉職能重在突出主業,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轉方式重在強化“再監督”,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檢查,抓問責問效;轉作風重在沉下去、出實招、求實效,切實維護紀檢監察鐵軍形象。標準和要求已經明確出來了,這就需要我們一項一項對照檢查,查缺補缺,心中有數。二是與先進比。要堅持“開門搞活動”的理念,不能閉門造車。紀檢監察機關要與周邊紀檢監察機關比,紀檢監察幹部要與優秀紀檢監察幹部比。俗話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明瞭。只有與先進比,才能看到我們存在的差距,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爲下一步提升工作水平注入新的能量和動力。三是與要求比。羣衆滿意與否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價值的衡量標準。接受羣衆評判,贏得羣衆認可是我們紀檢監察機關和幹部“三轉”活動的根本歸宿。因此,要主動接受人民羣衆和新聞輿論媒體的監督評判,抱有開放心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絕不能藏着掖着、護短手軟,堅持用羣衆要求這把尺子衡量我們的工作,以羣衆滿意的形象履職盡責,這纔是“三轉”的真諦。

向你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輿情引導工作的實施意見

準確把握司法行政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定位

怎樣全面、準確地把握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

準確把握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的新要求

把握校園輿論形態 加強校園輿論引導——民科院輿情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