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大禹治水精品教學設計(多篇)

大禹治水精品教學設計(多篇)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會本課生字的基礎上,能瞭解一定的解詞方法,並通過品詞析句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3、能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艱辛以及其頑強意志、獻身精神。

教學重難點:

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紹興有個禹陵,還有禹廟,去過嗎?是紀念誰的呢?

2、禹是我國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他世代爲後人所傳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故事。

3、齊讀課題。

“治”是我們要學的生字,

拿出手來跟着老師一塊寫(注意:左邊的三點水瘦一點,讓出位置給右邊的臺,上面的私字頭要寬寬的,像頂帽子蓋住下面的扁口)

(治是本課的生字,雖然筆畫不多,但是在間架結構的認識上,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學生寫字上的難點自然也就成爲了教師教學的重點。)

4、大禹爲什麼要治理洪水,怎麼做的呢?我們就通過學習課文來解決它們。

(整體教學可以使繁文簡教,在本課時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初步接觸課文之始,便拋出兩個主問題,使本課教學的目標更加明確。)

二、初讀課文。

1、打開書,藉助拼音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詞兒連讀)

2、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生字都會讀嗎?

看着生字,心裏默默地讀讀想想,不會的打開書再看一看。

3、滔滔 淹沒 衝倒 害得 老百姓

治理 仔細 地形 挖通

被 制服 感激 偉大英雄

(1)第一行,誰會讀?

這裏面還藏着兩個多音字呢,誰找到了。

知道還可以怎麼讀嗎?“倒”組個詞?出示練習。

課文中怎麼提到這兩個詞語的?(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衝倒了——)

其實判斷多音字讀音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句子中一讀就明白了。

(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了四步教學法:1、聯繫詞語讀準字音。2、提問學生其他讀音並組詞。3、找到課文句子明確讀音。4、總結提煉歸納方法。教師僅僅簡單的一句話:“多音字判斷最好放在具體的句子中一讀就明白了。”卻蘊含着今後指導學生今後判斷多音字的方法。)

我們一塊讀讀這行詞。

(2)下一行不難讀,誰來試試?

(3)最後一行,一起讀讀?

又出現了一個制,剛纔是治水的治,現在是制服的制。有什麼區別呢?

先看治,可以組什麼詞?讀讀!(治病、治家、治河、治國、治蟲)

發現了嗎?治大多指的是—治理的意思,所以治水就是——(治理洪水)。

小結:其實有時組組詞也是挺好的一個解詞辦法!

那制服呢,課文中說誰被制服了?(洪水)

生活中還聽過什麼被制服嗎?(老虎 風沙 壞人)

原來都挺厲害的,但後來都在強大的力量下變得聽話了、服從了,這就是“制服”,能分清嗎?

(第一個“治”,我採用的是“擴詞意會”法,即:給出學生一串相關的詞語,讓學生讀讀悟悟,進而自然體會這些“治”大多都是—治理的意思,也很快理解了治水就是治理洪水的意思。教師順勢點撥道:其實有時組組詞也是一個解詞的好方法。看似無意的一句話實際卻傳遞着一種信息,相信學生今後在遇到此類詞語的時候也一定能嘗試着運用這樣的擴詞解詞法。和“治”不同的“制”的教學,我則採用了“聯繫生活造句”法,首先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聯繫文本來理解,然後問學生:你們在生活中還聽過“什麼被什麼制服嗎”?一位學生馬上聯想到武松打虎的故事,說::武松把老虎制服了。接着又有孩子說道:壞蛋被警察制服了。還有的說:牧民制服了野馬。這些生活中的經驗巧妙地幫助孩子理解了“制服”的意思,同時“被字句”“把字句”“一般陳述句”等多種句式都在學生的發言中獲得了體現,真是一詞多得呀!相信學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後,這兩個治(制)可能很難混淆了。)

(4)齊讀生詞。

3、剛纔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大家自己讀讀課文,能找到答案嗎?

4、大禹爲什麼要治理洪水呢?誰找到了答案?(生讀第一小節)

三、學習第一小節。

1、可怕的洪水到底給老百姓帶來了什麼呢?讓我們一塊看一看。(錄像)

2、回想剛纔情景,猜想洪水中老百姓會怎樣呢?

學生一: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衝倒了房屋,老百姓無家可歸,互相摻扶着四處去流浪。

學生二:聽到了雞飛狗叫的聲音;我看到了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緊緊地抱着一棵大樹,大聲地喊着:“救命啊!救命啊!好心的人快來救救我吧!”

3、從大家的發言中,我們都感受到洪水的兇猛、百姓的可憐,你是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呢?(滔滔……淹沒……衝倒……無家可歸……)

(1)反覆讀讀詞語,都讀懂嗎?讀懂哪個說哪個。

(滔滔就是很大的水)

(無家可歸就是沒有家可以回。)

(出示圖片)你們看,洪水來了,老百姓的房子沒了,農田沒了,家裏的一切都沒了,只好四處流浪、無家可歸,真是太可憐了!

(2)連起來讀讀,讓我們感受到洪水下百姓苦難的生活。

4、拿起書,讓我們一起滿懷同情讀讀這一段,感受那滔滔的洪水和人們的苦難!

5、傳說,當時人們爲了避開洪水,把家安在山洞裏,像野獸一樣的生活;爲了避開洪水,把家安在大樹上,像猴子一樣爬上爬下,日子過的很是悲慘。

6、正因爲如此,(出示)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再讀讀,讀出大禹治水的決心。

7、禹爲什麼要治洪水,現在明白了嗎?

(對於“大禹爲什麼要治水?”這一問題,教師首先通過錄像讓學生產生視覺衝擊,再聯繫生活想象洪水中百姓境況,在有了充分的直觀感受後迅速回歸文本展開教學。學生先通過瀏覽課文自然找到書中的答案(第一小節),自己再讀文感悟,體會到“洪水的浩大和百姓的不幸”,又從“滔滔、淹沒、衝倒”這些詞語中具體去想象洪水的兇猛,從“無家可歸”中去咀嚼百姓的苦不堪言,這樣由文到段再到詞句,教師始終放手引導學生自己一步步地讀懂文章,最後我們從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欣喜地看到:我們的孩子真的走近了百姓,走近了洪水,更讀懂了文章。)

8、說起容易做起難,大禹是怎麼做的呢?這個問題誰找到了答案?在第幾小節?

四、學習第二小節。

1、治洪水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禹會怎麼做的呢?

出示:“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1)誰來讀讀?禹是怎麼治水的?畫出表示大禹治水的動作的詞語。

((察看、挖通、劈開……)

(2)那麼你能根據課文把下面的這組詞連一連嗎?

(察看—地形;挖通—大河;劈開—大山)

(3)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大禹是怎麼治水的呢?

小結:是的,你們看大禹他們通過挖河劈山的方式開出一條水道,將四處氾濫的洪水引導入了大海。 板書:引

(4)大家知道禹的父親鯀過去也一直在治水,他採用的是什麼方法呢?(用堵的方法治水)

鯀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花了九年時間洪水沒有治好。就這樣禹接替了父親的工作。

(在重點段的教學中我主要是弄懂文本內容,即:大禹治水的方法。具體的練習環節則由四步展開:1、圈畫大禹治水的動詞。2、通過動賓詞組搭配練習理清治水的步驟。3、運用練習說話弄懂治水方法。4、資料對比禹父—鯀“堵”的方法,真切體會大禹的智慧。)

2、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他具體是怎麼做的呢?再讀讀這段話,從中你感受到什麼?你是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

(1)發現了嗎?其實像千辛萬苦這樣帶有數字的詞句子中還有好幾個,找到了嗎?這些數字詞都表示了什麼呢?(都不是指實在的數字,而是指很多的意思。。)

千辛萬苦就是很多的(辛苦),千山萬水就是很多座山很多條河。

(2)小結拓展: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詞語,讀讀語文角,記住它們:千秋萬代、千言萬語、十全十美、四面八方

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詞語?

(3)“千辛萬苦、千山萬水”的意思我們都懂了,那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又表示什麼呢?

(4)吃盡了千辛萬苦,治水中他們到底吃過哪些苦、遇到哪些困難呢?你們能想象得出來嗎?(同座互相說說)

(禹在挖山劈河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從山上摔下來,摔得遍體鱗傷;可能會被毒蛇給咬了,給大老虎弄傷了;炎熱的夏天,又沒有空調、又沒有電扇,會熱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飛雪,凍得渾身發抖…)

補充故事:傳說大禹和老百姓一起勞動,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由於雙腳常年浸泡在洪水中,大禹的指甲被泡爛,雙腿得了關節炎,常常痠痛不已。。

(5)指導朗讀

(6)同學們,大禹這一切都是爲了誰呢?(老百姓)一塊讀讀,感受大禹治水的艱辛。我們一塊讀讀!

(7)讀到這,你想對大禹說什麼(爲了百姓,寧願自己……我真佩服你!)板書

——一心爲民,令人欽佩!

——不怕困難,勇敢無畏!

——聰明智慧,爲民治水

(8)拿起書,讓我們跟隨着大禹一同去感受治水的艱辛。

(本段教學的重點主要鎖定爲:感受大禹治水的艱辛。主要是抓住一連串的帶有數字的詞語。如:千辛萬苦等,在此環節中的我的設計共分爲以下幾個步驟:1、在讀中去引導學生體會這些帶有數字的詞語都非具體所指,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2、通過語文角主動給出一串相關的數字詞語,再次引導感受數字詞語的妙用。3、讓學生自己說出一些知道的數字詞語,檢查詞語的理解和運用。4、再次迴歸文本,透過“千辛萬苦”“吃盡千辛萬苦”等感悟治水艱辛。5、順勢展開想象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吃過哪些苦?孩子們出色的想象既充實了文本,更豐富了理解。我們高興地發現,朗讀中學生已經完全進入了情境,個個動情,人人投入,相信大禹那充滿智慧、富含勇氣的高大形象早已在孩子心中清晰起來。)

3、小結:如果說大禹治水過程滿含着艱辛,體現了大禹一心爲民和非凡的勇氣和決心,那麼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更讓我們深深感動,那麼1、大禹治水的十三年中爲什麼一次也沒有回家看看呢?2、禹爲什麼能成爲大家心目偉大英雄呢?3、孔子爲什麼說:沒有大禹,我們可能都變成魚蝦了?讓我們把這些問題留到下節課一塊去解決,好嗎?

四、寫字練習。

1、指導寫好“被”和“制”。

(1)被

左邊是我們新學的部首——衣字部,要區別示字部。

(2)制

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左窄右寬)(左邊的橫畫較多,要緊湊一些)

(3)描紅

(在課堂的最後十分鐘的生字寫字教學中,教師重點教了兩個字“被”和“制”,“被”字中涉及到本節課新學的一個偏旁“衣字旁”,教師有的放矢地進行了講解、書空、範寫等都很得法,但是對於“制”教師也沿用了前一字的方法,平均用力。

回顧本案例的教學,應該講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是有所遺憾的,因爲教師忽略和淡化了教材資源(蘇教版的語文教材在生字的筆順自學上是有所顯現),同時也沒有充分發揮二年級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其實這裏完全可以讓孩子們自己打開課本,通過教材的筆順圖自學筆順,然後在調動孩子寫字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去獨立分析生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就是因爲教師還不夠放心、放手,還未能真正做到相信學生,這也成爲我們今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2、佈置補充習題的作業。

聰明智慧

板書:大禹治水 導 一心爲民

勇敢無畏(不怕吃苦)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5個生字,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寫“洪水、經常”等17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爲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教學重點]

1.會認本課15個生字,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寫“洪水、經常”等17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爲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談話:禹是我國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後人稱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大禹治水的故事。

2.相關鏈接:大禹是誰?

大禹,姓姒,亦稱大禹,夏禹,上古治水英雄。遠古時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飽受海浸水淹之苦。舜命禹繼續治水。他從冀州開始,踏遍九州進行實地考察,決定採用因勢疏導洪水的辦法。“三過家門而不入”和吃苦耐勞、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傳爲千古佳話,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讀課文,出示自讀提示: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三、識字寫字

1.出示會認字,引導學生識記、觀察字形、讀一讀,並組詞;

2.引導學生識記多音字:難。

3.檢查識字情況:摘蘋果;

4.理解詞語:試着把詞語和相應的意思連起來(不做重點,瞭解即可);

5.出示會寫字,引導讀一讀,並組詞、造句;

6.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觀察特殊筆順在田字格中的具體位置及書寫的要點,指導學生書寫;教師範寫部分重點字形;

洪:左窄右寬,第二筆點在橫中線上,第五筆豎在豎中線上。

災:第一筆點在豎中線上,第六筆撇從豎中線上起筆。

道:筆順先裏後外,“辶”捺要長,“首”略瘦長。

業:兩個豎在豎中線的左右兩邊。

7.練一練:鞏固多音字識記。

四、指導朗讀

1.引導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師指導重點語句:

(1)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經常氾濫。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

朗讀本段時,語速要緩慢。尤其讀“很久很久以前”時,要放慢速度,給人很久遠的感覺;第二句的幾個動詞要重讀。

(2)禹離開了家鄉,一去就是十三年。這十三年裏,他到處奔走,曾經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可是他認爲治水要緊,一次也沒有走進家門看一看。

朗讀指導:禹爲治洪水不辭勞苦,我們要用讚美的語氣來讀,“十三年”“三次”“一次”要讀得重一些。

五、本課小結

說一說:初讀課文後,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暢所欲言)

示例:我們從讀中感受到了古時候洪水的兇猛,以及大禹治水的艱難。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複習導入:摘蘋果:鞏固生字識記。

2.想一想: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核心問題)

二、品讀釋疑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爲什麼要治水?(串珠問題1)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經常氾濫。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

因爲洪水經常氾濫。大水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毒蛇猛獸到處傷害百姓和牲畜,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所以必須治水。

2.默讀2—4自然段,從課文原文中用下劃線畫出誰治過水,分別採用什麼方法治水?(串珠問題2)

洪水給百姓帶來了無數的災難,必須治好它。當時,一個名叫鯀的人領着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築壩擋水,九年過去了,洪水仍然沒有消退。他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這個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啓下的作用,前半句總結了上文,後半句引出下文——要治水。

3.閱讀方法解密:過渡句。

4.品味一下描寫大禹治水的句子,說一說大禹是個怎樣的人?(串珠問題3)

禹離開了家鄉,一去就是十三年。這十三年裏,他到處奔走,曾經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口。可是他認爲治水要緊,一次也沒有走進家門看一看。

“十三年”說明禹離開家鄉很久很久,說明他治水決心大。

從“到處奔走”一詞可以看出禹爲了治水到處實地考察地形,一心尋求最佳治水方案,很務實的工作態度。

“三次路過”而“一次也沒有進門”可以看出禹爲百姓做事專心致志、不辭勞苦、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

5.禹吸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他和大家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讓洪水通過河道,最後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終於退了,毒蛇猛獸被驅趕走了,人們把家搬了回來。大家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耕種,農業生產漸漸恢復了,百姓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禹採用開通河道、疏導的辦法治水。

可以看出大禹治水非常成功,使得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6.練一練: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動詞:鞏固動賓搭配。

()田地()房屋()教訓()生產

()猛獸()河道()百姓()洪水

7.想一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學了本文你有哪些收穫?(串珠問題4)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示例:學了本文我知道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我要向他學習,長大了爲國家、人民做貢獻。

三、本課小結

1.本課主旨: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課文先講述了大禹治水的原因,接着講大禹怎樣想出治水方法,並且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制伏了洪水,讓人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讚美了大禹爲百姓做事專心致志、不辭勞苦、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

2.小結: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像大禹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下課找一找有關的資料讀一讀。

四、結構圖示

出示結構圖示,再次梳理文意,引導學生複述故事。

五、拓展延伸

推薦閱讀:《三過家門而不入》

六、作業佈置

1.完成課後第一題。

2.根據課後第二題的提示,給爸爸媽媽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懂得大禹爲什麼成爲人們是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爲主體,同桌合作學習

2.抓關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品讀,感受大禹的無私奉獻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樹立奉獻的意識。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大禹治水過程中的辛勞,從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感人事蹟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語段的重點詞句體會大禹是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回顧來訓練孩子們歸納全文主要內容的能力,並教會孩子們在遇到“誰,幹什麼”這類課題時歸納全文大意的小竅門)

2.勾畫課文如何評價大禹的句子。

3.發現課文分總的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課後思考題及觀察勾畫句子的位置,來初步掌握文章結構)

二、精讀指導: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爲什麼治水?

2.抓“淹沒”、“倒塌”、“沖走”、“沖毀”、“四處逃荒”來理解洪水的兇猛、無情。

3.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通過讓孩子抓感受洪水兇猛的詞語,教師渲染,學生再讀從而深刻體會洪水無情而兇猛)

(二)學習二自然段

1.面對無情的洪水,禹在想什麼?

2.除了大禹心繫百姓之外,還有什麼原因讓他更堅定地投入治水之中?

理解:父親鯀臨死時叮囑兒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人物心理活動,初步樹立人物形象,從理解鯀的心繫百姓轉爲大禹的心想百姓;重點理解“叮囑”,引讀“一定要把洪水治好”,把父親的遺願轉爲大禹的志向。)

(三)學習三自然段

1.勾畫大禹用什麼方法治水的句子,並與父親鯀的治水方法進行比較,體會大禹科學治水。

2.抓“常常”、“天矇矇亮”、“長年”、“腳跟都爛了”、“只好”等詞來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辛。

(設計意圖:着重由學生自讀自悟,圈出重點詞語,自己說說體會這樣的方式來理解課文,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辛,讓人物形象逐漸高大、豐滿)

(四)學習四自然段

1.兩個句子對比,自己體會“才”、“僅僅”、“就”、“卻顧不得”的意思。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彙報,練讀

(設計意圖:力圖通過兩個句子的對比,體會副詞的作用,從中感受禹爲了治水,舍小家爲大家的奉獻精神,並學會一些簡單的朗讀批註。)

(四)學習五自然段

1.通過和第一自然段洪水來時的場景對照,想象洪水退去的景象。

2.理解“欣欣向榮”。

三、歸納小結:

1.爲什麼大禹是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板書回答問題)

2.全文都是稱呼“禹”,爲什麼題目是“大禹”?

(設計意圖:力圖成功塑造大禹這一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