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課文《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課文《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端午的鴨蛋》教學設計 篇一

一、欣賞配樂圖片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的典型慶祝方式圖片)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節日和習俗?用輕音樂,爲的是不破壞本課力圖要營造的清新、典雅的意境。放一張圖片讓學生說一張確實比起所有的放完再說要熱鬧的多,但是實在不忍心這樣的課一開始就這麼吵吵嚷嚷!

二、生字詞教學讀讀寫寫用用雙基落實做到實處

三、默讀課文感知

問:課文包括哪三部分內容?端午的風俗家鄉的鴨蛋端午的鴨蛋(把握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爲下面的教學服務。)

選擇你感興趣的那部分內容大聲地朗讀(尊重學生的朗讀喜好,這樣也許效果會好點。)

問:這部分內容讓你感受到了作者什麼情感?

1、對同中存異的端午風俗的喜愛;

2、思鄉愛鄉爲故鄉自豪;

3、對兒時生活的懷想。

課件用超級連接,可以隨着學生的思路走,當學生說到一點的時候再追問一下,帶動所有的學生思考。把學生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都發揮出來。提到1時問學生文章提到的共同的端午風俗是什麼?他家鄉特有的是什麼?用圖片展示。提到2時讓學生找尋具體的句子讀出情感並展示作者以思鄉爲主題的書法作品。提到3的時候讓學生找出作者童年的'痕跡,同時體驗自己的生活。

這個環節過後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定的瞭解。

四、介紹作者的作品特點

他長於江南,定居於北京。他的作品,不乏風和日麗、小橋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衚衕的京城一景,極少見到雷霆怒吼、闊大無比的壯觀場景。憑着對事物的獨到穎悟和審美髮現,從小的視角切入,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即興偶感,娓娓道來,於不經心、不刻意中設傳神妙筆,成就了當代小品文的經典和高峯。

讓學生看一看明白散文的風格是多樣化的,各有特點。

五、引用汪曾祺的話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品味課文的自然家常平淡的特點

自然和家常的特點學生應該很快就可以體會到,文章的構思,筆法都很自然,文章的取材很家常語言也像聊家常,就是平淡這點可能學生很難苟同,那麼就用一段話生活中並不總是驚濤駭浪,也未必處處危襟正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的種種快樂、悲苦、平淡以及詩意,我們纔算是真實體驗到生活的滋味。

引導學生去領會去尋找讓學生在課文尋找平淡生活中的真情趣同時讓學生去找尋自己平淡生活中的真情趣。

這個環節實際上是要告訴學生一種在平淡中尋找真情趣的生活態度。

六、汪老先生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

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從而引導學生品味課文的語言特色找一找例子讀一讀比一比(把它替換成較一般的表達)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特點。學會欣賞作家的語言。

七、配樂快速欣賞汪曾祺的散文片段在明白和領會了一點作者的生活態度,作品語言風格,和構思的方法後,靜靜地欣賞,我覺得這是最快樂的事情。

何況選擇的都是很有意思的作品,最後加以總結:作者的文章傳達出了味外之味大家去讀一讀他的散文品一品這兩個味

教學難點 篇二

如何理解文章的結尾?是妙筆,還是贅筆?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女媧節、龍子節、龍船節、香包節、沐蘭節、白賞節、解棕節、糉包節,時在農曆五月初五,並有“小端陽”(五月初五)與“大端陽”(五月十五)之分。 篇三

2、端午節的起源:

普遍的說法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各族英雄人物的說法也較盛行,這裏麪包括替父報仇雪恥的伍子胥、安貧守節的介子推、爲操練水軍而創設龍舟競渡的越王勾踐、威震西域的伏波將軍馬援、反對朱棣篡位的諫臣劉景、歲暮捉鬼的鐘馗、忠於愛情的蛇仙白娘子等。另有夏商周三代的蘭浴說。道教定農曆五月初五爲“地臘”,是日要香湯沐浴,驅逐瘴氣,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端午的鴨蛋》 教學設計 篇四

學習目標

1、體會文章語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韻味和情致。

2、關注民俗,瞭解民生和民間文化。

學習難點

學習品味富有情致和特色的重要語句,以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情感。

學習方法:自主、研討、探究。

學習時數

二課時

教學設想

中心環節是閱讀和討論。

教學程序

預習、朗讀、質疑、討論、作業。

特別說明:預習是課上預習

第一課時

預習課上預習(自主學習)

七項任務:

1、讀課文,查字典處理生字生詞。(工具書:《新華字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成語詞典》等)

2、查找相關資料:作者、背景等。

3、詳看課下注釋,瞭解相關信息,進一步理解課文。

4、再讀課文,同時標註自然段的序號並概括各段段意(一爲說話方便;二爲理清文章思路。)。

5、圈點勾畫重要語句並作賞析,做旁批(一段)、眉批(一頁)。

6、思考課後“研討與練習”題。

7、寫出自己的疑惑。

說明:

1、預習的閱讀方式——主要是默讀。(默讀最有利於思考,多用默讀,)

2、預習在課上預習。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介紹作者,讓同學們互相展示收集的有關汪曾祺的資料。

二、整體感知。

1、接力朗讀課文。要求:讀的同學力求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

聽的思考:本文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說明設計目的:(1)檢查預習概況,包括字詞。(2)進行朗讀訓練:通篇朗讀,加強朗讀。(3)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思路:端午節的風俗→家鄉的鴨蛋→端午的鴨蛋

(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5、6自然段)

2、。快速瀏覽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家鄉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設計目的:鍛鍊快速整理信息的能力)

3、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爲什麼對家鄉的鹹鴨蛋久久不能忘懷?(設計目的:訓練概括能力。)

明確:

三、品味語言。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講究語言藝術的作家,他曾經談到自己在語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適當的方言表現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這三點在課文中能看出來嗎?請你朗讀課文,畫出你喜歡的句子,仔細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設計目的:(1)“用”課後題,由原來的二、三段擴展到全文,意在引導學生品味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2)繼續訓練朗讀)

四、討論:。如何理解文章最後一段的爭議?

課文結尾,作者寫到了東晉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有人認爲,這段話與課文主要內容無關,是贅筆;也有人認爲,由螢火蟲在鴨蛋殼裏閃閃發亮的樣子聯想到車胤苦讀用的囊螢,很自然,很隨意,正體現了汪曾祺散文閒適自由的風格。你看呢?

(明確:本題是一道發散性的問題。只要學生自圓其說就可以。認爲是贅筆者,主要是爲保證結構嚴謹,這對於中學生而言,依然大有必要。而認爲“自然、隨意”者,實際上已經到對作者風格的品評了。)

五、作業佈置:(任選一題)

1、假如你向大家推薦《端午的鴨蛋》,請寫一篇課文簡介;

2、請你介紹你記憶中的美好端午或其他傳統節日。

教學反思

一篇課文學下來了,靜坐反思,幾多得失。有幾點比較滿意:

一、學生學得很愉快。雖然是初次見面,但課前的有效溝通,以及一些方法的交流,師生減少了許多陌生,多了許多默契,有效的溝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整個課堂學生參與面很廣,回答積極,課堂氣氛輕鬆愉悅。

二、學生能掌握一些學習記敘類文章的一般的學習方法,因爲預習課的七項任務,不但適合本課的學習,也適和其他課文的學習,能以此教給學生學習語文課文的基本方法。

三、學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其中有一個問題:“作者爲什麼對家鄉的鹹鴨蛋久久難以忘懷?”我設計了讓學生用給定的句式:這是---------的鴨蛋,因爲“----------”。前一問需要學生的概括能力,後一問則進一步鍛鍊學生對課文的朗讀。因爲難易適度以及恰當的引導,學生做的非常好。

人常說: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確乎如此。儘管在這之前我非常認真的研究了教材,設計了教學,研究了學情,但依然也有很多遺憾。比如:在備課時我就將“學習品味富有情致和特色的重要語句,以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情感。”作爲學習難點重點了,在自主學習時,也作了必要的引導,但在課堂上學生對本文的語言品析的依然有些遺憾,汪先生的語言風格確實獨具風味,恰當的使用方言及淡淡的幽默學商再反覆讀文後,能有較好地把握,但對其‘平淡而有味’的語言風格,確實知其然卻不能準確地說出其所以然來,雖然能說個大概,但總感覺未盡如意。課堂上很是糾結,遇到這種時候,教師該怎麼辦呢?2011版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因爲我不想過多的將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所以也就沒有做太多的講述,也因爲引導不多,所以感覺這一語言風格品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