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優秀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時間

1課時(40分鐘)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有關知識,會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本節課也通過學生拼擺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來觀察與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係,進而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學生總結長方形面積公式也比較容易。因此,本節課應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小組合作共同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2、通過學生親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通過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掌握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

1、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會正確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經歷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會應用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讓學生自主探究,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並理解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方形長所含的釐米數與寬所含的釐米數的乘積。

教學資源

(1)教學課件(2)每人15個邊長1釐米的卡片、每2人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卡片。(3)每4人一張表格。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優秀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公式正確的進行計算。

2、通過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引導學生推導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交給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巧設問題,激發興趣。

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呢?學生可能進行猜測,用面積單位來測量,教師指出:這麼大的地面用面積單位來測量太麻煩,所以,我們就要研究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板書課題)

二、動手操作,研究方法

1、教師準備三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只選擇一種進行研究。

一個長3釐米、寬4釐米的長方形;一個長4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

(1)學生以組爲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2)學生以組爲單位進行彙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現的情況:用1平方釐米來測量或只測量長和寬,相乘即是面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後一種方法比較簡單。)

(3)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獨立思考後交流。

(4)學生思考:求長方形的面積事實上是求什麼呢?

2、那麼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教室地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例題)

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3、學習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我們知道正方形是一個特殊的長方形,有長方形的特點,所以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也可以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相同。

4、出示例題3。學生試做,彙報答案。

三、聯繫生活,解決問題

1、我們用的數學書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先請你估計一下,再算一算。(學生獨立完成,彙報。)

2、生獨立完成P79頁第1、2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2、師總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三年級下冊中的學習內容,國小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展上的一次飛躍。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初步練習運用公式進行面積計算。首先預測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會有不同的計量方法。在這堂課中主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解決“爲什麼長乘寬就是長方形的面積”的問題,讓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並通過實驗驗證、舉例說明其正確性和運用價值,最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面積,並通過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遷移得到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爲以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說學法

學生先猜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再分小組活動:用學具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後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並作好記錄。小組彙報拼擺結果,觀察統計的數據,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麼發現?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發現,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在“猜想、操作、發現、驗證、應用”的學習過程中經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造,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經歷面積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滲透“猜想—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以及相關事物之間都是有內在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3、讓學生通過對數學內在規律的探索,來感受數學的'魅力,體驗成功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比較,探究得出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用具: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尺子、課件等。

教學設想:

圍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這個重點問題,我力圖把教學的着力點放在公式是怎樣被提出來的,又是怎樣加以推導論證的。

1、複習中設置障礙,引出問題。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引發學生對數學

學習的興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之間存在的關係,再通過啓發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慾,爲推導公式作鋪墊。

2、在動手操作中,解決問題。學具操作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數學規律,有利於教給學生探究知識的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沿着具體——表象——抽象的過程發現問題,把握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中讓學生利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紙片拼成一個長方形,在操作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感知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的關係。

3、在思考、討論、分析、驗證中,得到結論。在操作交流之後,讓學生對面

積與長寬進行觀察、比較、思考,組織學生圍繞長方形面積和長寬之間有什麼關係進行討論,歸納分析問題,從而引導概括推導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4、在變化中,推導出正方形面積公式。充分利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懂得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順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積公式。這樣使學生了解了一般與特殊的關係,又形象地溝通了正、長方形之間的聯繫。

5、在練習中,發展學生思維,促進技能形成。本節課練習題的設計,力求緊

扣重點,層次清楚,題型多樣,並體現面向全班學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得出後,均安排一組專項練習題,旨在及時鞏固所學會公式,獲取足夠的反饋信息,以便教師及時調理教學節奏。綜合練習題,有一定的靈活性,旨在強化應用兩個面積計算公式,形成計算技能。最後提高練習是爲學有餘力的學生設計的,意在因材施教,發展智能。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提出問題。

1、提問:上節課,同學們認識了面積和麪積單位。什麼叫做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課件出示面積概念和常用的面積單位)

2、課件出示下圖,並提問: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比較大,大多少?(先估計)你們有什麼辦法比較嗎?(生:用1平方釐米的面積單位進行測

(小結方法)

3、提問: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積有多大,你們怎麼測量呢?(生:用1平方米的面積單位去測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場、知道中國土地的面積有多大,你們怎麼測量呢?使學生悟出: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擺、去測量的方法太麻煩,也不實際。

4、教師在學生產生疑問的同時,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

用面積單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現實了,那麼有沒有一種簡便的計算方法可以求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呢?這節課,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板書課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解決問題。

(一)、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什麼有關?與長和寬有怎樣的關係呢?

(二)、學生操作發現規律。

1、分組活動,出示活動要求。

(1)組長主持活動,活動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個數可以不同),並照表做好記錄。

(3)思考討論: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什麼關係?

2、活動反饋。

操作完畢,反饋活動情況。結合反饋結果師板書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你發現了什麼?歸納得出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正好等於長和寬所含釐米數的乘積。師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驗證與拓展

1、驗證: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面積都可以用長×寬來計算?出示簡單的圖形面積計算。讓學生快速說出答案。

2、觀察討論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師:這是什麼圖形?正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計算呢?學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積與什麼有關係?

反饋:對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長方形嘛!只是長和寬相等的長方形,我們習慣上把正方形的長和寬叫邊長,所以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邊長 (板書)

三、鞏固應用。

1、計算78頁“做一做”

2、我們探究學習了計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長方形存在着,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都是可以運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來計算的,想不想試一試啊?計算數學書本封面和學生卡、黑板的面積。先估計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釐米數)問:你首先做了什麼?

3、告訴茶几面積,猜長和寬(出示課件)

4、已知正方形的邊長,對摺一次後是什麼圖形,面積是多少?(備用)

四、課堂小結

收穫是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問題?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啓發學生認識到探求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必要性,激發其學習動機。

2、讓學生通過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全過程,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準備:每位學生1平方釐米正方形紙片15片。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1、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大家認識他們嗎?想對他說什麼?

師: 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是一張什麼形狀的照片?

生:是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馬老師很喜歡這張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點,老闆向我建議:可以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貼上一層薄膜。要知道這張薄膜有多大?

2、我們要求它的什麼?

生:求面積。

3、師:對,我們必須知道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的面積(板書:長方形的面積)。現在請你估計一下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師: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與什麼有關係呢?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就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動手操作,實踐探究

1、驗證長方形的面積。

要求:

(1)用15個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任選幾個拼成長方形,看哪小組的擺法最多。

(2)請把結果填入表格。

(3)聰明的你會發現什麼?

(4)(小組操作、交流並彙報)整理如下

長所含的釐米數 寬所含的釐米數 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你發現了什麼?

生1:我發現了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的釐米數乘以寬的釐米數。

師:還有誰發現了?你來說說看!

生2: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

師:通過實驗大家證實了長方形的面積等於長乘以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 × 寬)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剛纔我們得到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如果用字母來怎樣表示呢?

師: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那長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爲

生:s=a×b (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有什麼問題嗎?

生說:“老師,剛纔那個表格上的第四個擺的不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師:是嗎?同學們發現了嗎?剛纔那個同學擺的好象有點特殊。

師:我們剛纔研究的可是長方形啊,怎麼會出現正方形呢?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正方形的面 積也可以這樣算嗎?(討論)

師:你來說說看。 同學們,你們對正方形的面積是怎麼想的?正方形爲什麼可以這樣算呢?我們應該怎樣證明它呢?

生2:我是這樣想的:剛纔我在排的時候橫過來排3個,豎下來也排3個,這樣就成爲一個邊長3釐米的正方形了。(教師指着原來的表格)它的面積有9個小正方形的面積,3×3就是9平方釐米,也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等於邊長×邊長。

生3:老師,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師:你說說看)我們以前學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邊長就相當於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麼正方形的面積就可以等於邊長×邊長。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說法嗎?那正方形的面積怎麼求?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 s=a×a )

3、小結

師:我們通過實驗驗證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而且還有意外的收穫,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那麼同學們,如果我們想求一個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幾個條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麼?

(三)運用與擴展

1、練習

師:你能運用這個面積公式求下面幾個圖形的面積嗎?

師;在算這個照片的面積時,我們要先做什麼?

生:測量。有兩個小朋友幫測量,一個測的結果是長15釐米,寬10釐米;

生彙報:15×10=150平方釐米

師:可是老闆爲什麼給我180平方釐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錢呢?

師:既然大家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應用。

例1 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商業步行街長300米,寬36米。它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300×36=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積有10800平方米。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的內容,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學好本節課的內容,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爲以後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一)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遷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發現過程。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已經具備了觀察、比較的意識,並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初步認識了面積及面積單位,會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面積,這些都爲本節課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三、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小組協作法、觀察法和發現法三種方法。

由於三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儘量運用直觀教具、學具、多媒體等手段,爲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儘量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歸納,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啓發者、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四、教學流程設計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下午學校安排咱們班的同學給教學樓前的兩塊草坪澆水,(課件出示兩塊草坪)老師準備分成男女兩組,請你們自己選擇。教師鼓勵男生承擔較大塊的草坪,究竟哪塊草坪大呢?(男女生爭執不休)怎樣比較草坪的大小呢?從而得出要比較草坪的面積。(適時提問什麼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進一步引導如何比較面積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疊、數面積單位)對於面積較大的草坪這兩種方法又太麻煩。從而引出本課主題: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通過真實情景的創設,自然地引出了本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主題的思考,引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慾望,爲學習新知豐富了情趣,爲下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二)觀察發現,猜一猜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背後畫有一平方釐米的小方格),大小關係爲①長相同,寬不同;②寬相同,長不同;③長寬都不同。請學生根據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圖的面積,並結合課件演示引導學生觀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當學生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有關係之後,引導學生進一步求證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數量關係。

觀察課件上的三幅圖片的長、寬、面積各是多少,教師板書:

長(釐米) 寬(釐米) 小方格個數 面積(平方釐米)

8 54040

8 64848

7 64242

10 33030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每排的個數(長所包含的個數)×排數(寬所包含的個數)=總個數(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發現:長與寬的乘積正好等於長方形的面積。

(三)自主探究,驗一驗

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測已知長、寬的長方形的面積。

學生先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測量長方形的面積,並將結果填入表中。

根據學生的討論交流情況教師擇機板書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並介紹字母公式S=a×b

【在驗證歸納過程中,做到了學生人人蔘與教學,每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際驗證並歸納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裏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四)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在推導正方形面積公式時,沒有把它作爲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時,把一個長8分米、寬6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6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即長和寬相等時,就變成了邊長×邊長,從而總結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五)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有了明確認識以後,讓學生自己解決課前提出的選草坪的問題。安排相應的練習題,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採用闖關遊戲的方式進行,最後出示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拓展題目作爲作業,讓學生帶着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期待下一課的到來。

在這節課上,我主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實驗—發現—驗證-歸納總結等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觀察、測量、猜測、驗證、想像等過程,在合作探究中歸納總結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通過學具操作和課件演示,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從而形成豐富的數學體驗,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內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六冊66-67頁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本課遵循這一理念,力圖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提出問題—尋找計算方法並推導面積公式—實際應用”三個環節組織學生實驗操作、觀察、比較、公式推導、驗證結果等,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教學,爲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間,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使數學課堂成爲生活與數學和橋樑。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自己動手擺、動腦想和動口說等過程,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發現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繫的,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小正方形、操作表、長方形卡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複習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我想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你能說一說什麼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2)請你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2、激趣引入:

(出示一個15平方釐米的長方形紙片)師:同學們能估計一下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嗎?

3、出示例2:師:這個長方形長5釐米、寬3釐米。怎樣才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面積的概念,複習面積單位,爲學生導入新課及學習新課作鋪墊。]

二、情境導入

1、出示例2:一個長方形長5釐米、寬3釐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

讓學生利用擺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2、師:是不是每一個圖形的面積都可以用小正方形擺出來呢?

出示學校足球場和籃球場的圖片,問:足球場和籃球場的面積能擺出來嗎?爲什麼?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方法用來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設計實踐應用阻力,讓學生體驗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必要性。]

三、自主探究

1、(1)每個小組任取幾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長方形。邊操作,邊填表。

長(釐米)寬(釐米)面積(平方釐米)

(2)學生動手操作,並計算所擺的長方形面積的大小。

2、讓學生思考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

3、歸納總結。學生得出結論: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教師追問:求長方形面積必須知道長方形的哪個條件?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擺一擺你最喜歡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激發學生的興趣。邊記錄邊思考長方形的面積與什麼有關係,有怎樣的關係?爲學生交流做鋪墊。同時,培養學生觀察、質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反饋練習。

做一做:先量一量,再計算它們的面積。

長=長=

寬=寬=

面積=面積=

5、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6、歸納小結: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7、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單位:釐米)

8、自學例3:一張長方形的餐桌,桌面長14分米、寬9分米。要配上同樣大小的玻璃,這塊玻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平方分米?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學例3,使學生能更熟練的運用公式。]

四、實踐應用

1、競賽能手

(1)門面長2米,寬1米,它的面積是()。

(2)黑板長3米,寬1米,它的面積是()。

(3)一塊正方形手帕的邊長是20釐米,它的面積是()。

2、智慧衝浪

足球場的長是80米,寬是8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勤學巧用

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半場是多少平方米?

4、估一估

請同學們任意選擇身邊的一樣物體,先估計物體一個面的面積,並測量長長、寬計算面積,看看哪位同學估計得最準確。

5、鞏固練習

1、黑板長34分米,寬12分米,花邊至少長多少分米?

2、一個長方形花壇,長30米寬15米。

(1)求這個花壇的佔地面積。

(2)在花壇的四周圍一圈欄杆,求圍欄的長度。 [設計意圖: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造意識。]

五、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把收穫講給大家聽。

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教學反思:這節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數學學習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學生自己體驗探索實踐的過程”這一理念,課堂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合作探究,發現規律,提出猜想,驗證概括。練習部分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理念,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建議在提出猜想之前,利用課件演示長方形的變化,如:一個長方形寬不變,長變長,觀察面積的變化;另一個長方形長不變,寬加長,面積的變化,讓學生猜想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