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

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

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是黨校教師隊伍的一名新兵,我今天來的目的是爲了向大家學習的,所以講的不好的地方還請領導和老師多批評多指點。今天我向大家彙報的題目是: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

時下,在學術界乃至一些黨員幹部中間不乏有這樣的疑惑,如今市場經濟這麼發達,民主法制這麼健全,國際交往這麼頻繁,還有必要繼續搞羣衆工作,繼續堅持黨的羣衆路線嗎?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實際上,同志們可以想一想,十八大對此已經給出了答案,十八大報告貫穿始終的一個靈魂,就是黨和人民羣衆的關係。一部黨史就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奮鬥史。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又決定了黨的羣衆工作蘊含於黨的工作的方方面面,貫穿於黨的權力運作的全過程。黨的羣衆工作的直接目的是實現黨的目標,終極目的是要實現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最終達到人類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我們黨如果能始終如一的得到各階層羣衆的廣泛擁護,將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一、羣衆、羣衆工作的基本含義

我們要做好羣衆工作首先要弄明白兩個概念,一是要搞清楚"羣衆"到底指誰?換言之,你爲誰工作?馬克思主義認爲,人民羣衆是推動歷史發展的社會大多數成員的總和。從詞語的角度分析,羣衆首先泛指人民大衆,比如我們說的人民羣衆,它不特指某一個人,指的是社會上大多數的人;其次指沒有加入共產黨、共青團組織的人,就是非黨、非共青團的羣體,諸如工會和婦聯這樣的羣衆團體,或者叫人民團體;再次指不擔任領導職務的人,比如在民主測評裏面提到的"羣衆公認",這個"羣衆"指的就是在單位裏面相對於領導而言的一般工作人員。

當然,羣衆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概念。土地革命時期,打土豪分田地,那時的羣衆指的是工農羣衆,而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屬於被打倒之列。抗戰時期.無論你是官僚資產階級的一部分,還是地主階級的一部分,只要是反對日本侵略者的,都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這時的土地政策就從打土豪分田地演變爲了“二五減租”。解放戰爭時期,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成了革命的對象,土地制度隨即進行了一場根本性改革,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到了建國之初,提出了“國民”概念,即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在沒有改造成爲新人之前,不是人民,而是國民。這意味着,只要你沒違法,作爲國民的基本責任、義務,還都得承擔,作爲國民的權利,可以享受。這也是革命黨和執政黨的一個重大的區別。時代發展到今天,黨羣關係中更多體現的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由此,有人說,不要再用“羣衆”這個概念了,應該用“公民”。事實上,“公民”一詞更適合執政條件下、法制條件下,基於人民羣衆的基本權利的保障。可是,黨羣關係,說了多年,已經約定成俗了,因此姑且用之。

黨的羣衆工作一般泛指動員羣衆、組織羣衆,爲特定目標而努力的一個過程。狹義的羣衆工作,就是工青婦部門專門去做的羣衆工作,現在有的地方還成立了黨羣工作部,這也是專做黨羣工作的。但是,一般地講,特別是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我們黨的政策的方方面面,工作的方方面面,黨的權力運作的全過程,都可以直接影響到黨羣關係。這意味着,不是哪一個部門,哪一個人,就可以搞好黨羣關係的,要依賴於全黨的工作。因此,黨的羣衆工作用泛指來界定,更貼切一些。

二、關於黨的羣衆路線

歷史上我們黨的羣衆路線怎麼來的。我們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裏能得到哪些啓示?

這個問題有兩個概念,一個是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一個是中國共產黨的羣衆路線,是個固定的搭配。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就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怎麼看待羣衆、對待羣衆。我們中國共產黨的羣衆路線是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的實踐當中,所形成的羣衆路線。這個概念不要搞混了。

當然有的同志會問,爲什麼非得強調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呢?也就是說爲什麼非得強調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待羣衆觀點呢?因爲不光是我們共產黨有黨羣關係,其他別的黨也有黨羣關係。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羣關係是最突出的。

爲什麼?同志們,政黨現象不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現象。在座的各位都是黨員,都是領導幹部,一說到黨大家覺得很高尚,很光榮。但是我們古話說,君子不黨,結黨營私,這都不是好事。要寫標語,中國共產黨萬歲,千萬不要把黨寫成繁體字。因爲底下是有一個大大的黑字,那是不幹好事的。中國文化對黨的解釋是這樣…尚黑,背後捅刀子,這是尚黑的。“黨”是個外來文化,最早是在英國出現的,1679年在英國就出現政黨了。大家想一想,英國1679年正從封建社會到資本社會的過度階段,清兵入關沒幾年,英國就出現政黨了。那這個政黨是幹什麼的?黨的英文詞是Party。什麼叫Party?講完課我們晚上打算辦個Party。記住.西方的政黨原本就是一個Party,就是少數精英的聚會。這少數精英的聚會幹什麼?分權的。西方政黨就是分權的工具,西方的民主政治就是靠這個黨不斷的分權的過程。但是我們中國政治的發展,卻是一個不斷的集權的過程。

一個分權,一個集權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一個是分權,一個集權,是什麼現象?就是北京的堵車現象。

北京爲什麼堵車?北京有五環、四環、三環、二環,那麼環的中心在哪兒?在天安門廣場,在紫禁城,在中南海啊。那什麼地方?那是權力的制高點。所以你再環你得往制高點奔啊,一往那奔就卡脖子,能不堵嗎?北京堵車最嚴重的不是國慶節那幾天,是國慶節前那幾天,也不是春節那幾天,而是春節前那幾天。因爲外地的車大量涌入北京,幹什麼來了?大家都清楚,送禮來了。爲什麼沒給黨校送?因爲黨校沒權,就這麼簡單。

    有人說國外不這樣吧,美國不典型,他是後發資本主義國家。你去歐洲國家看一看越老的城市他都有一個市中心廣場,市中心廣場路是往外發散的,那就是民主的由來。西方的民主怎麼來的?是老百姓趕集趕來的。有個電影《勇敢的心》講的就是這點事,英國是既封又建,英國土地上的農民耕種地主的土地,他只承擔着養活地主的任務,不用交皇糧國稅。所以時間長了,農民手中有吃不完的糧食,他就從四面八方彙集到這個城市的市場來賣,路就這麼形成了,所以它是發散狀的。賣了糧食就變成錢了,錢多了花不完就用來投資了,一投資他就成了資本家了。資本家一多,就變成資產階級了,當資產階級一多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就結成了一個政黨,就這麼來的。

有人說老師,咱們中國也有農民啊,爲什麼最後沒有發展成政黨呢?那是因爲,我們中國的土地不是地主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們的土地是國有的,是皇帝的。所以我們的農民除了交地主地租之外,還承擔着皇糧國稅。他手中不可能有任何的剩餘產品,沒有任何剩餘產品就不可能拿到市場取交換,不可能去交換就不可能變成一個資本家,不可能變成資本家就不可能形成一個資產階級,沒有階級就無力對封建的皇權提出挑戰。所以中國曆朝歷代是沒有政黨的。

講半天是想說政黨的現象不是中國的獨有現象,最早在英國出現。它是用來分權的,要進入議會,靠選舉。誰選?羣衆。所以我們說西方的政黨也有黨羣關係,但是從來沒聽西方的政黨說,我們一定要密切聯繫羣衆。爲什麼?他用不着。從來沒聽西方哪個政黨說,我們一定要在執政以後,開展一次爲民、務實、清廉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因爲他用不着。如果他們不做這些誰投票給你?西方政黨也有黨羣關係,但是我們再思考思考西方的政黨再聯繫羣衆,再密切羣衆,它所看中的只是羣衆手中的那張選票,這是西方黨羣關係的實質。它做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就是爲了羣衆那張選票。

但是,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羣關係恰恰不是這樣。爲什麼?

馬克思、恩格斯1847年建立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爲什麼要建立這個黨反對資產階級?跟他們的經歷有關係,馬克思大學學什麼的?學法律的。他爲什麼學法律?他父親讓他學法律。他父親是一個猶太人,猶太人爲什麼讓兒子學法律?因爲猶太人在歐洲社會一向是不被人看得起的。不是因爲窮,而是因爲貪得無厭。咱們在座的同志肯定看過莎士比亞的一個劇本,叫《威尼斯商人>。這說的就是猶太人,他放高利貸,高利貸到期你要不還的話,我要從你身上割一磅肉來。劇本很形象,活靈活現,馬克思讓自己的兒子也學法律,但是馬克思對法律不感興趣,他上中學有一篇作文,叫《人一生從事什麼樣的職業,才能對人類解放有最大的貢獻》,馬克思感興趣的是人類的解放。

    他第一年學法律,第一年就到另外一個大學聽哲學課,這是馬克思大學學的兩種專業。法律告訴他法是國家制定出來,維護所有人利益的。哲學告訴他,人是生來平等的,人應該公平公正的享受大自然的一切。馬克思學的這兩個專業,大學畢業以後產生衝突了,馬克思大學畢業以後想開個律師事務所沒開成,就到《萊茵報》做了編輯的工作。他接了個案子,冬天到了,地主莊園樹都幹了,附近農莊的農民進到莊園裏把樹枝撿了,並且被地主家告了,法庭還判是地主對的。

從哲學理念來講你這個樹枝沒用,我撿來燒火、做飯有什麼不可以?但是法律不講道德,不管它有用沒用,你是進入到地主莊園裏面撿的,這就叫盜竊。馬克思進一步思考,思考法的本質是什麼。看來法的本質不是自己在大學裏面學的,是國家制定出來維護所有人利益的,看來法它所維護的僅僅是少數人的利益。哪些少數人?有錢人的工具,法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有錢人的工具。馬克思進一步思考,看來國家並不是自己在大學裏學的,啓蒙學者說是工業體現。看來國家的本質它同樣是有錢人的工具。

當這些有錢人維持不了他的統治的時候,就會動用軍隊、法庭、警察都上來了。而有錢人和沒錢的人當時在歐洲社會佔什麼樣的比例?馬克思這時候得不出結論來。他只是感覺這個社會不合理,不能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而應該是倒過來,多數人統治少數人。後來馬克思把這個概括爲無產階級專政,這個概念大家很熟悉。

但當時馬克思卻得不出這個結論來,這時候恩格斯出現了,他是一個大資本家的後代。兩個人第一次見面互相不感興趣,話都沒說。因爲恩格斯是個紳士,戴禮拿個文明棍來看馬克思。馬克思正在二樓看書,頭都沒擡,沒搭理他。恩格斯氣壞了,說我再也不來看你了,把文明棍弄斷了。但是第二次爲什麼感興趣了呢?因爲恩格斯他也直接感受到了社會的不公平。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他說整代整代的人都毀滅了。男人軟弱無力,女人不能生孩子。那怎麼改變現狀,恩格斯也沒有辦法。兩個人第二次一見面,一談,共同得出一個結論。怎麼改變無產者的地位?首先無產者要有階級,組成政黨,用政黨領導廣大無產階級起來革命。所以他們在1847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1848年就發佈了《共產黨宣言》,他們反覆解釋我們這個黨是什麼,我們這個黨不是西方議會體制內的那個Party。Party是少數人的,是少數精英的小集團。

我們無產者的政黨不是Party,在民族鬥爭中共產黨堅持整個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鬥爭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我們建黨的利益不是爲了選舉是爲了革命,無產者的政黨不是少數精英和民衆的關係,它本身就是在一起的關係。說白了,這個政黨不是少數精英組成的小團體,而是廣大無產者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政黨,這是無產者政黨和一般政黨不一樣的地方。它是緊緊的和廣大無產者聯繫在一起的政黨。它不是分開的兩塊,是緊緊的聯繫在一起的整體。

真正把馬克思、恩格斯黨羣關係真正傳承下來的第一個人是誰?毛澤東,而不是列寧。列寧十月革命之前就是要建一個小的Party,有人問列寧說你們黨羣關係是什麼樣的。他說你難道不懂嗎,羣衆是劃分爲階級的,階級通常是政黨領導的,政黨通常是由黨最有威信的人來主持的嗎?最下面是羣衆,羣衆上面是階級,階級上面是政黨,政黨高高在上的是領袖,一個金字塔結構。這也是黨羣關係,但是這種黨羣關係是單向的,互動不起來。所以最終導致了蘇聯的解體,蘇共的垮臺。

當然蘇聯解體,蘇共垮臺原因有很多種,但是這肯定是他理論上的原因。蘇共長期追求的就是少數精英,所以我們在這兒講,真正把馬克思、恩格斯理論傳承下來的第一個人就是毛澤東。毛澤東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中把黨的優良作風概括爲三大作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羣衆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同志們以後在講課寫文章的時候,講三大作風的時候進來說主席的原話。爲什麼?它更經典。

我們現在概括爲理論聯繫實際,對嗎?也對。但是理論聯繫實際說的是結論,而主席說的是過程。我們黨建起來的時候,理論水平不高不夠,這個理論對我們黨相當重要,但是再重要必須要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過去要相結合,現在要相結合,將來還要相結合,他說的是個過程。哪個經典,當然是主席說的更經典。

說句題外話,我們現在經常用一個概念,但是這個概念毛主席是不用的。這個概念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概念已經上了我們黨的文件了,但是毛澤東是不用的。你可以翻他的手稿,他把中國勾了兩筆,改成馬克思主義要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他爲什麼勾掉?有些同志發文章,說是因爲當時蘇聯人反對。但這不符合毛的性格,毛什麼性格?你越反對我越用這個東西。後來我就揣摩,他爲什麼勾掉這個?有一定的道理,我們說的中國化是個化學反應,化來化去,有可能就成了一個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東西。但是相結合的是個物理反應,兩個東西一結合形成我們黨自己的東西,是毛澤東思想。哪個經典?當然是相結合的更經典。

更經典的是第二個作風,我們現在說密切聯繫羣衆是這樣的黨羣關係。你想再密切,還是把黨和羣衆看成是不同的兩塊了,要求不同的兩塊來纔要密切聯繫。但是毛澤東從來沒有把咱們黨和羣衆分開,他從來都強調我們黨和羣衆就是緊緊的聯繫在一起的整體。1941年他在陝甘寧山區參議會中怎麼說?當時那些參議員擔心我們跟國民黨一樣,追求黨派的利益。毛說我們的黨不是一個黨派,我們的黨員只存在於羣衆之中,而絕不應該站在羣衆之上,我們黨員和羣衆是在一起的,不是分開的。

周恩來同志生前就有意見,你是黨員你要填個中共黨員,不是黨員的填個羣衆。周恩來就說,難道黨員就不是羣衆嗎?怎麼給分開了。有些同志說長期以來放鬆了自己的要求,把自己視同了一般羣衆,這是他們做的自我批評。明年我們的羣衆路線教育活動就要鋪開了,你下鄉了做個自我批評,說我不對,長期把自己當成你們了,那怎麼行啊。

後來咱們對黨羣關係的形容和概括,都沒有達到主席的這個高度。後來形容黨羣關係是說魚水關係,現在不用了。爲什麼?自己覺得不合適,魚不可以沒水,水可以沒魚,讓老百姓知道該不高興了。那就改成了血肉聯繫,血淋淋的,那到底是血還是肉?所以一定要回到主席這個經典的描述,我們的黨和人民羣衆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整體,不是一個小Party,不是少數精英和民衆的關係,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整體,離開了人民羣衆共產黨就不叫共產黨了,就失敗了。蘇共脫離羣衆最後不垮臺了嘛,這就是我們的黨羣關係,一定要把握好主席的這個理論點,就是三個字,叫"在一起"

有的同志說,老師爲什麼強調這個?,我認爲第一個傳承下來的是毛澤東而不是列寧。那第二個人是誰?第二個人是習近平。有的人說老師真會拍,不愧是黨校老師,中間躍過了這麼多的人。它是我們全黨的領袖,都是要拍的。但是我們要實事求是,該什麼樣就什麼樣。

後來改革開放,咱們中央領導提了一個改革的口號。黨政分開,趙紫陽十三大做了個報告,5頁報告寫這個分開有多好。當時我看了之後就笑了,什麼意思?我們這個黨是個黨,但是它絕對不是西方的那個Party。西方的Party它選舉上了是執政黨,他的權力是有邊界的。西方的執政黨權力是有邊界的,有邊界是可以黨政分開的。但是我們能分開嗎?不能!爲什麼?我們這個黨不單是個執政黨,更是一個領導黨,它要領導着方方面面。

你做一個執政黨,權力有邊界,能分開。但是你領導黨能分開嗎?咱們工會大會閉幕以後,七個常委都出來接見,西方哪個工會有這樣的情況。七個常委馬上出來座談,國務院各部委都有黨組,西方有嗎?爲什麼我們有?就是這個道理。我們這個黨是個黨,但是它不是單一的Party,它既是一個執政黨,更是一個領導黨,它要領導着方方面面。你能分開嗎?所以後來一想分不開,那就打住了。把球就扔給後來的中央領導了,後來的中央領導提了一個口號,就是大家今天都很關心的,叫社會管理的創新。

當時中央領導做報告,對城市社區的羣衆怎麼管,對農村的羣衆怎麼管,對非公企業怎麼管。當時我看了之後就想,但是沒敢說,我說一看中央領導就是學公安的,就會管,這個也管,那個也管。但是我們的黨羣關係是管和被管的關係嗎?你要這樣的話,你會越管事越多。接着我們另外一箇中央領導,中央常委做報告,就不是管的問題了。做了一個報告,網格化管理,政法系統不是有個網格化經驗嘛。當時我更笑了,我說這更不合適了,爲什麼?我們這個黨羣關係它管和被管也就罷了,你說這個網格化管理,你把黨羣當成什麼?當做你政法的對象,不是看管了嘛。你把它當做朋友化,它就會走向朋友,當成敵人就會走向敵人。

三中全會沒用社會管理,改了一個詞,叫治理。這就明白過來了,什麼道理?你看習近平怎麼說的?習近平說羣衆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原來有的同志老問我,說什麼叫生命線。你這樣一想就明白了,你和羣衆聯繫在一起,沒有羣衆你就沒有生命了。接着第二段第一句話,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恪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一定要記住我們黨羣關係的特點,是在一起的關係。

由此有人說老師你強調這麼長時間"在一起"了,到底想說什麼?我們可以得出兩個基本結論。

l、共產黨人做羣衆工作,不是爲了做羣衆工作而做羣衆工作,而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

這回明白了吧,西方的政黨也做羣衆工作,但是它只是爲了羣衆手中的選票。但是我們共產黨人做羣衆工作,不是爲了什麼,本身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做羣衆工作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天職、本職。共產黨就是跟羣衆在一起的,你不做羣衆工作誰做羣衆工作?這是第一個基本結論。

2、黨員領導幹部做羣衆工作,首先是黨性和立場問題,其次纔是方式方法問題。

方式方法重要嗎?重要。但是是次要的東西,對我們領導幹部來講,首先解決一個感情,就是從黨性出發,從立場出發,從感情出發來做羣衆工作。習近平同志在武漢也是這麼說的,他說我們領導幹部是不是真心實意做羣衆工作,羣衆是會感覺得到的。

最近跟一個搞物理學的同志吃飯,他說老師人和人的感情從物理學能測出來。雖然咱們之前沒見面,但是這個感情能測出來,把儀器放這兒能測出來。包括人和人之間有沒有含情脈脈的也能測出來,脈脈就是脈衝的脈啊,說有脈衝,儀器能測出來。我說你趕緊研究這個東西,拿這個儀器組織部肯定要用的。爲什麼?就測你對羣衆是不是有真正的感情,O不合格,100就有感情。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也是,有的領導幹部穿着幾萬塊錢的皮鞋你訪貧問苦,至於嗎?你把這個鞋,這個表賣了給老百姓更好。你打扮身上幾十萬去看人家,只能感覺你是在作秀。所以首先要解決感情問題,其次纔是方式方法的問題。

我們有了這兩個基本結論,再回過頭來倒推。那到底什麼是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羣關係?什麼是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看待羣衆的,就是在七大報告裏的話,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這就是我們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待羣衆的觀點。我們這個黨建黨也好,革命也好,改革也好都不是爲了自己的,而是爲了羣衆的,叫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

我們黨不是少數精英的小Party,而是和廣大人民羣衆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那什麼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羣衆路線?就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在貫徹羣衆觀點,所形成的羣衆路線是什麼?就是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過去有人老問我,爲什麼咱們從羣衆中來?你跟羣衆在一起嘛。爲什麼我還要回到羣衆中去?因爲你不是一個精英集體的小Party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羣衆路線。

三、我黨羣衆工作的傳統優勢。

做羣衆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傳統優勢。黨執政前不掌握國家公共權力,最大的資源就是千百萬羣衆的支持。中國共產黨召開"一大"時,全國只有50多名黨員,歷經幾次大的挫折,最後成爲執掌全國政權的黨,其原因固然多樣,但是羣衆的支持是決定性力量。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黨形成了做羣衆工作的一系列傳統優勢。

(一)黨的政策符合中國發展方向和社會需求,反映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訴求,這是做羣衆工作的基點,奠定羣衆工作的大格局。

(二)我們黨在做羣衆工作中,形成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羣衆路線,這是我們黨克服困難,取得革命和建設勝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證。

(三)正確認識和處理利益關係,這是共產黨人在執政前做羣衆工作,達到爐火純青的一項領導藝術。

(四)以優良作風凝聚羣衆,黨的作風、黨的形象是黨凝聚羣衆的軟實力。

四、黨的羣衆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一)羣衆工作的困境

在做羣衆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現在確確實實面臨一些困惑、困難和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危險

1、脫離羣衆的危險。脫離羣衆是我們黨最大的危險。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與羣衆在利益上是共同的、感情上是融洽的,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在黨執政的條件下,出現了官與民兩個方面,二者之間難免會發生衝突和矛盾。如果作爲執政的共產黨用簡單的管理與被管理、領導與被領導、管制與被管制的思維,來看待我們黨和羣衆關係的話,那麼,我們就會犯羣衆工具論的錯誤。在羣衆工具論的思維下,難免會脫離羣衆,就會感情上與羣衆不能相融,利益上與羣衆出現對立。"這些年,沙發座的多了、板凳座的少了,一言堂搞得多了、羣言堂搞得少了,高腳杯端的多了、大碗茶喝的少了,作風上的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了"。

2、思維陳舊的危險。就是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簡直是無所適從。這很形象地說明了一些地方、地區、部門,在做工作特別是在做羣衆工作的時候,所處的兩難境地。其問題就在於思維陳舊。我們的知識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我們的思維達不到那種境界。

3、與民爭利的危險。這是鄧小平同志曾經講過的話,也是我們黨經常引用的一句話。人民羣衆是最講民主、最講實惠、最注重自身權利的保障、最注重自身利益實現的。中國夢有兩個緯度:一個是人民幸福夢;一個是國家富強夢。缺少哪個都不行。國強民貧的典型,像蘇聯,其市場經濟不發展,社會基礎很不牢固,一旦發生事變,上層塌了,整個社會結構就瓦解了。2012年9月中央黨校有一個團去意大利,他們那裏的教授說,不要以爲我們這些西方國家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真的陷入滅頂之災了。雖然我們的國家負債累累,但是我們的老百姓過得很好,我們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並沒有下降。這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黨,不要與民爭利。我國稅收增速一直超過我國的GDP。這一現象對我國社會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值得我們警惕。

4、能力不足的危險。我們面對一個高度信息化、全球化、市場化的社會。這對我們提出了很高的執政要求。1939年,毛澤東同志在一次延安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講話時指出:"我們隊伍裏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好像一個鋪子,本來東西不多,一賣就完,空空如也,再開下去就不成了,再開就一定要進貨。"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後,毛澤東同志也多次表達過這個意思。改革開放條件下,鄧小平同志也多次強調說,我們領導幹部要學習,沒有的要學,有的要繼續學,甚至要重新學。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講到,要建立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要善於學習,要做學習榜樣。我們黨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學習勁頭和學習能力,那麼我們黨不可能持續這麼久。因爲一個黨,它有生命週期,要延長自己生命週期,就要靠不斷地學習和充電。

我們的黨羣關係面對嚴峻的挑戰,這個挑戰來自很多方面,一個最基本的,就是我們共產黨是一個長期執政的黨,那共產黨最後很多問題,犯錯誤了不好糾正了,有點腐敗不好糾正了,自己給自己治病,自己給自己割肉不好割的。所以,一黨長期執政帶來一些負作用,就是所有的問題,共產黨最後做決定,正確的也是你錯誤的也是你,是吧?時間長了錯誤積累比較多了,老百姓對你不感冒了,有意見了。

(二)羣衆工作的新環境

在長期執政條件下,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條件下,黨的羣衆工作的社會條件與黨自身情況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其主要特徵:

一是代際更迭,羣衆對黨的認同已經從過去的感情認同,轉變爲法理認同和利益認同。

二是市場經濟導致社會利益多元化、格局複雜化,羣衆劃分爲多個不同利益羣體。

    三是羣衆的人權意識、法制意識、監督意識較之改革開放前大爲提高。

    四是羣衆對幹部隊伍的社會評價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五、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羣衆工作(所要解決的是“怎麼辦”的問題,也就是說,作爲基層幹部我們該怎麼辦?)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我們根據羣衆基礎與黨的隊伍變化的特點,與時俱進,健全制度,改進羣衆工作方式。

(一)解決好"示範性"問題,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

對於我們這樣一個黨起領導核心作用的國家,任何制度規範和法律規定,沒有中央的率先垂範都難以確定其權威,也不可能實現制度設計的預期,特別是對於黨的作風建設方面的要求,如果針對的都是地方和下級而把自己量身事外,就很難取信於全黨。多次,中央率先垂範的直接效果就是讓全黨相信你是動真格的,是要解決問題,從而堅定跟進的決心和信心,道理很簡單,中央領導都做到了,地方各級領導沒有理由不做到,也不敢不做到,這對於在座的同志們來說也一樣!

(二)解決好"距離感"問題,讓幹部融入羣衆中間

變"車下去"爲"心下去"。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要做羣衆工作,就要接近羣衆,面向羣衆",但當年部分黨員幹部不敢,不去甚至不願,不想與羣衆打交道,黨羣之間,幹羣之間的時空距離越接越長,與羣衆的心理距離也越來越遠,有羣衆講:"五六十年代同吃同住,摸得到腳;七八十年代上廣播,聽得到聲;九十年代座小車,看得到煙;現在只能在電視上瞧得到影",這種距離不是羣衆拉開的,而是部分黨員幹部坐在"機關衙門",疲於"文山會海",忙於"迎來送往"造成的,在羣衆心裏,幹部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羣衆"這一概念也成爲部分幹部僅僅是在窗看到,講話是念到,彙報是提到的概念。黨員幹部與羣衆要接近距離,消除"隔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沉下去,走進基層,走進社區,與羣衆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

要經常深入羣衆,深入基層,與羣衆打成一片,融爲一體,在同吃同住中體驗百姓酸甜苦辣,在促膝交流中掌握工作利弊得失,在朝夕相處中增進與羣衆的感情。只要我們心裏裝着羣衆,羣衆就會把我們舉過頭頂,若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

(三)解決好"人情味"問題,把真情送到羣衆心間

羣衆工作本質上是做人的工作,應當把"情"字放在重要位置,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必須重視社會感情,讓其成爲調和社會關係的"潤滑劑",避免演變成激化社會矛盾的"催化劑"。重慶渝中區創新實施"人生關懷系統工程",每一個羣衆在出生、入學、婚育、養老節日、生活困難、重病、離世等8個人生重要節點,黨委政府都會送上"禮包",上門慰問。一方面在羣衆大喜時送上祝福,悲傷時給予安慰,困境時扶助激勵,能讓羣衆感受到"一個區域就是一個大家庭"的溫情;另一方面,關懷對象由困難羣等特殊人羣擴大至全體羣衆,由特惠變普惠,讓人人都感受到黨委政府全方位、全過程關心。同時,關懷內容由扶貧拓展到人情關懷,由物質幫扶擴展到情感交融,多一份真心真情的感動,少一份程序化、公式化的冷漠。

(四)、解決好"信任度"問題,把承諾兌現在羣衆眼前

從近年來發生的貴州甕安、湖北石骨、河北定州、雲南夢連等頗具影響力的羣體性事件中,我們發現一個現象,羣衆寧願相信網絡傳言、短信甚至謠言,也聽不進黨委政府的真實解釋說明,使小問題變成大矛盾,個體事件放大爲公共事件,明顯表現出羣衆對當地黨委政府的不信任,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在一些地方黨委政府爲民辦實事的政策常常成爲"空頭文件",爲民解難事的承諾往往只是"空頭支票",爲人民服務僅僅停留在"會議上",久而久之就使老百姓對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幹部失去了信任。毛主席說: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看得到到的物質福利,我們第一位的工作不是向人民羣衆要什麼東西,而是給人民的東西。現在的民生工作就如同"分發燒餅",解決好信任度問題,就是不讓黨政失信,幹部失職,羣衆失望。

(五)、解決好公共服務"均衡化"問題,把服務送到羣衆身邊

有羣衆講:"現在少數富人致富了,少數窮人政府關懷了,大多數人被遺忘了。"對於政府的公共服務,很多羣衆認爲沒落在自己身上,感覺不具體,很縹緲。爲此,應該設身處地,從百姓生活的細微之處來觀察,關心,把服務送到百姓身邊,送出羣衆家門口,讓羣衆感受到、享受到無處不在、觸手可及的公共服務。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在致力於打造社區"10分鐘便民服務圈",讓老百姓步行10分鐘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務。變"送溫暖"爲"送公平"。對生活困難的羣衆,送溫暖解燃眉之急,非常必要,但從總體上看,羣衆更需要公平的發展機會,發展環境和保障條件,社會管理者既要送溫暖,更要送公平,以公平爲主線的社會管理必然會得到羣衆擁護。

(六)解決好羣衆"參與性"問題,讓發展富集羣衆智慧

有羣衆反映,"高樓大廈越蓋越多,但我住不上;高速公路越修越多,但就用不上,明天的事說的越來越好,但就靠不上。"一方面,幹部希望爲羣衆做更多的事情,謀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黨委政府抓工作、上項目又存在"剃頭挑子,一頭熱"問題,工作很努力,但羣衆不買帳。毛澤東講:"要聯繫羣衆,就要按照羣衆的需要和自願"。如何讓黨和政府的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廣大老百姓的認可?實踐證明,必須依靠羣衆,發動羣衆,讓羣衆感受到發展有我參與,實現黨羣關係"雙向互動"。要變"灌輸"爲"協商"。"通不通三分鐘",這樣灌輸式的羣衆思想工作在特定時期管用,但是今天的羣衆工作已不再是單純的思想工作,還包涵利益分配、權益保障等內容。因此,與羣衆坐下來一起協商,一起討論,形成體現多數人意願的決策,是羣衆工作的新內涵。

同時,變"爲民作主"爲"由民作主"。在解決社會矛盾,研究發展問題上,尊重羣衆心願,發揮羣衆的主體作用非常重要,領導者要改變"爲民作主"的傳統思維,創造"由民作主"的條件和氛圍。

(七)解決好"沒法辦"問題,提高做好羣衆工作的能力

提高與羣衆溝通和協商對活動能力。把握平等交流、互相妥協的溝通實質;

提高聯繫服務羣衆的能力。保持黨與羣衆的血肉聯繫,必須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繫羣衆制度;

提高維護羣衆合法權益的能力。"官不與民爭利"。惠民政策要落實,涉及羣衆利益的重大決策要評估,不搞擾民、傷民、害民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提高引導非正式小羣體的能力。積極型給與支持,消極型進行引導和改造;

提高應對羣體性事件的能力。要親臨現場,信息及時公開,態度誠懇、誠信,合理處置;

提高開展互聯網上羣衆工作的能力。要佔領陣地,提高技能;

提高以非權力因素影響羣衆的能力。要以言談服衆、以能力服衆、以品格服衆。

標籤:新形勢下 羣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