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談談傳統文化與學校管理

談談傳統文化與學校管理

談談傳統文化與學校管理

現代意義上的管理(manage)是指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以人爲中心,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有效的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以便達到既定組織目標的過程。很顯然,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外來詞彙。但作爲一箇中國人,我更願意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闡述一下學校管理的問題。因爲文化是民族的DNA,它蘊含着民族的歷史與成就,永遠無法替代。

《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管”,竹製樂器,類笛,六孔。所以管的含義是要想奏出美妙音樂,必須錯落有致地按好六個孔,還要求嘴和手的配合,“管”就引申出了合作協調的涵義。“理”,治玉也,把玉石雕琢成玉器。治玉的過程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可重複性。做之前要想好怎麼充分利用材料,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否則就糟蹋了珍貴的玉材。“理”就引申出了事先精心部署的意思。那麼,怎樣在學校管理中做到精心部署,合作協調呢?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三種基本的治國思想,即儒家、法家和道家。一個高明的政治家總是善於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加以綜合使用。學校是微縮的社會,完全可以借鑑。

一、儒家思想與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隊伍的管理。有着不同的成長背景和不同思想的人聚集在一起,如何管理?如何形成具有統一的價值認同感的有凝聚力的團隊?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強調人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人與人的和諧關係是最重要的。這就是我們今天努力追求的和諧社會。儒家管理思想之一就是重人,管理就是解決人的問題。如何做領導?靠領導的人格和智慧造成羣體的歸附感。領導權威的樹立不是靠強迫,壓制,而是靠感化,通過人格感化促成下屬對領導的信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其令不行”,管理要重德,以德治校。“舉直措諸枉,能使枉者直”,通過用一種人形成良好的羣體導向,這就是儒家教給我們的用人之道。這又何嘗不是我們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所倡導的模範引領作用。而儒家管理中所強調的激發人的自覺,又讓我們想到了教師的自主發展的問題。治本,是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在生活中人的道德自覺最重要,很多問題不是靠強迫,而是靠個人自覺正確的行動。總之,儒家文化倡導的是一種倫理型的管理。考慮感情、道德關係的實現,親情關係的實現。它注重人的因素,突出人的地位,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情感的聯繫。隨着“以人爲本”的思想滲透到了教育領域,校長的角色定位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作爲一校之長,必須與師生之間建立起長期的和諧關係,這是管理好學校的基礎,也是學校管理的效益和目標之一。

二、法家思想與學校管理

法家主張法治,強調他律,利用人們趨利避害的天性,主張制度管人,照章辦事。貫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行事講究效率,不拖拉積壓,崇尚“無宿治”;強調製度的穩定性,反對朝令夕改,主張“國貴少變”。校規校紀是治理學校的最高準則,參照現代通行的管理模式,校長可以民主地制定出完整、科學、高效的學校管理制度,大力推行。並加強監督執行與考評,對於那些觸犯制度的人,無論是誰,都要做到“法必明,令必行”。需要強調的是,管理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離開了個人的自我教育,良好的校風是很難形成的。由此可見,對於一所好學校來說,集體的權威與個體的自我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二者不應該互相分離,而必須有機融合於一個統一體,這個統一體便是“校規校紀”。因此,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也就顯得異常重要。要讓大家自覺遵規守紀,則必須讓大家認可校規校紀。爲達到此目的,任何制度的出臺必須科學民主。要讓大家意識到:規矩是我們自己定的,不是誰強加給我們的。校規一旦正式生效,便成了學校的“法律”。在它面前,任何人既是守“法”者,又是執“法”者。不管是校長書記,或是普通教職員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道家思想與學校管理

依法治校是必要的,但必須要有一個度。如果校長事無鉅細一直奉行法家思想,校園風氣就會變得專制、獨裁,可能會挫傷師生的自尊。此時,道家“無爲而治”的思想也就可以派上用場了。道家提倡無爲,但並不是排斥有爲。而是告誡人們有所爲,有所不爲,不能妄爲。道家的無爲,提倡的是順勢而爲。即順應自然,不刻意去改變,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這一點在學校管理中有着極強的借鑑性。每一個集體大致都會有兩類人,性情隨和的按部就班﹑工作認真﹑踏實,但可能缺乏主動性、創造性。而個性鮮明的則剛好相反。爲什麼大多數領導不喜歡後者呢?道理很簡單,因爲他們有主見,從不人云亦云,不好管理。筆者認爲,既然這兩類人各有優劣,就不必厚此薄彼,更無須根據自己的好惡去強行改造他們。不妨多一點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度,本着“兼容幷包”的原則,抱着無爲的態度,順勢而爲,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引導他們自己去相互取長補短,不是很好嗎?美國開國元老傑佛遜有句名言:“管得最少的政府,纔是管得最好的政府。”從這裏引申,我們也可以說:管得最少的學校,纔是管得最好的學校,也是管理得最有效的學校。這就是說作爲一所學校的管理者不可事事關心時時關心,必須建立在尊重師生、相信師生的基礎上,爲師生提供一個寬鬆、和諧、愉悅的環境,發揮其潛能而減少干預,才能發揮管理的最大效益。

總之,我認爲學校管理是有層級的,一是無意識管理,想起一出是一出,毫無章法:二是量化管理,條分縷析,一板一拍;三是無爲而治,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三者有高下之分,無爲而治應是我們畢生追求的目標。怎樣實現這個目標呢?從我們民族文化之根上去尋找答案吧。

標籤:學校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