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師德,師愛,師風”個人體會

目錄

“師德,師愛,師風”個人體會
第一篇:“師德,師愛,師風”個人體會第二篇:師愛無限—師德師風學習體會第三篇:師德師風學習體會:師愛爲魂第四篇:師德師風演講稿《師愛》第五篇:師愛師德師風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師德,師愛,師風”個人體會

“師德”,它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師愛是一種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關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師風,即教師的行爲作風。

“爲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是歷代教育家提出的師德規範。而今,我認爲師德最直接的表現是師愛,即對學生的愛,對學生無私奉獻、不計得失的愛。師德就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師德就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中。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從嚴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樹立良好的師德觀念,讓師愛在學生心中閃光。

教師要慎言、慎行、嚴於律己,應誠信、守信。與學生相處應該坦誠相見,老師會什麼,不會什麼,老師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都應該清清楚楚地讓學生知道。不要爲了維護那麼一點兒師道尊嚴而去欺騙信任你的孩子,否則很可能你會永遠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比如在講授《牧童詞》這首每週一詩時,一個學生突然問“蓬蒿”是什麼意思,在備課時我並沒有準備這個表示植物的學名詞語,一時語塞,但馬上對學生如實相告,下課後馬上查找,第二天一上課,馬上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守信也很重要,學生永遠都佩服說一不二的老師。一次,我說,月考覈作業質量最好的三位同學將得到獎品,後來當我變魔術般地拿出獎品時,學生們都欣喜不已。答應學生的事情就應該盡全力做到,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心,贏得學生的愛。

學生們都喜愛知識淵博、才智過人的教師。在這個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教師如果不及時學習新知識,爲自己的頭腦充電,那就很難與時俱進。教師唯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不致於被時代所拋棄。因此,在教學之餘,我經常關注語文教學方面的雜誌,如《語文學習》《語文教學與參考》等等。此外我目前在讀華師大語文教育方面的碩士研究生,通過更近一步的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理論修養,以便更好地爲教學服務。教師自身的不斷學習,其實本身就是給學生一個示範,能或多或少,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於學習的態度。

師德也是認真對待工作的前提,沒有良好的師德,就不會有對事業的責任心,就不可能對工作兢兢業業。只有視教書育人爲自己的神聖職責,纔能有端正的工作態度,飽滿的工作熱情,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在批改學生古詩文默寫時,有幾次,我讓2班的學生改4班的,4班的學生改2班的,雖然可以讓學生對學生的作業有個直觀的瞭解,並能從中吸取教訓,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但其實私心中有想縮短改作業時間的想法,但這樣做過兩次以後,我發現,我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我失去了對學生最直觀的作業面貌的瞭解,對我下一步的指導工作造成了障礙,後繼的作業和措施變得無的放矢,雖然我節省了時間。後來,尤其在複習階段,對於要默寫的所有古詩文,我每首必是親自批改,雖然很繁瑣且重複性高,但我批改每一首詩就是在和每一個學生親自當面交流,我能非常直觀和直接地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後繼的指導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本次期末考試中,2班和4班關於默寫方面的得分率分別爲96.94 %和97.8%。大大超過教研組給我組每個班級定的90%的目標。因此,對每份作業對認真批改,這樣雖然辛苦些,但可以準確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瞭解整體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教學是否存在什麼問題,再有針對性的改進。學生見老師如此認真,自然也會認真學習,而不會隨意糊弄,從而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此外,教師經常與學生在一起,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對學生的態度、對社會的看法,甚至其舉止等等,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我們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行爲舉止,爲人表率。如上課時要衣冠整潔,精神飽滿,不可將個人絲毫的不良情緒表現在課堂上。否則,不僅會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同時也會影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書更重要,知識的缺乏可以後天彌補,但一個人的道德觀、世界觀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所以,教師的責任絕不是僅僅是講幾節課。

以上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體會。我自己要從以上各方面努力。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更會在道德和作風方面給學生以積極的影響。

第二篇:師愛無限—師德師風學習體會

師愛是一種教師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關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當學生感到這種愛之後,便會激發出積極向上的熱情。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去愛學生呢?

一、愛學生,要了解學生不瞭解學生,不熟悉自己教育的對象,就像在黑夜裏走路。因此要重視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瞭解他們各自不同的精神世界、愛好和才能、歡樂和憂愁。不僅要觀察他們的表情和行爲上的細微變化,而且要窺探孩子心靈的奧祕。使每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二、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

教師要愛所有的學生,不但要愛聰明、活潑、可愛的學生,更要愛差生、特殊生、頑皮搗蛋生、一般生。特別是對毛病較多的學生,更要親近他們,瞭解他們,熱忱地關懷、幫助他們,控掘他們心靈深處埋藏的良好品質,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班有個學生,常常上課鈴響了還不回教室、聽課走神,作業不想做,甚至要逃學。開始,我經常找他談心,瞭解到他怕困難,不想做作業,喜歡玩遊戲。我就用第二課堂的時間跟他玩21點的撲克遊戲,結果他很有興趣,回家也玩這個遊戲,這樣一來他的口算能力進步很大,也喜歡上數學課。最後向他提出要求:上什麼課都要專心聽講、作業要認真完成,他誠懇地接受了。只要該學生稍微有進步,我就肯定表揚他,課堂上給他創造表現的機會,適當多提問,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回答問題,得到更多的鼓勵和幫助。一段時間下來,該學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進步,再也不想逃學了。

三、愛學生,要尊重和信任學生

學生在教師的尊重下學會了自尊,學會了做人。如果教師對學生不尊重、懷疑、諷刺、挖苦,會極大地傷害學生的心靈,挫傷他們的自信心。相反,師生關係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這也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成爲課堂的真正主人。

 

第三篇:師德師風學習體會:師愛爲魂

教師是世界上最神聖的職業。在中國,沒有那一種職業像教師這樣,人們首先注重的是其道德,所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有沒有合格的師德,是社會判定一個教師是否合格的首要標準。

當前教師的師德問題頗爲社會所詬病:部分教師無心教書,敷衍塞責,誤人子弟;部分教師拜金嚴重,把純潔的師生關係變成赤裸裸的交易關係、金錢關係;部分教師品行不端,方法粗暴,給學生的身體、心理帶來不良影響或造成傷害;部分教師言行粗俗,志趣低下,社會觀感極差……少數教師師德日墮,教風日下,影響了整個教師羣體的形象,毀壞了學校的聲譽,也阻礙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何謂師德?師德就是教師的道德,包括私德(個人品德)和公德(職業道德)。很多人認爲,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這是不準確的。教師不僅給學生“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師肩負“傳道”的責任,教師的個人品德影響學生對其所傳之“道”的態度。《敬畏生命》的阿爾伯特·史懷特不僅在理論上從生命的神聖性出發喚起人們對於所有生命的敬畏之心,而且從30歲開始就“聽從上帝的召喚”,在中部非洲爲最貧窮的人們工作或奉獻了一生。阿爾伯特·史懷特的理論廣爲流傳,其理論正是由於其人格的魅力而充滿力量,爲人們信服。同時,教師還是學生的人生楷模,其個人品德對學生有着深遠的影響。教師的個人品德在教學過程中常常轉化爲教育內容,或與其他教育內容相結合,構成新的教育內容;教師的個人品德也同樣可以促使其教育手段的道德化。已經畢業的學生在回憶某一位老師時,往往並不是因爲他所傳授的知識,更多的是老師言傳身教所體現出的品質,或是老師舉手投足間彰顯的精神與風格。這就說明教師個人品德對學生的重大影響。因此,關注師德就不能不關注教師的私德。

教師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涉及到教師工作的方方面面,其範圍比較寬泛,有人精煉地概括爲:師愛爲魂,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我認爲頗爲恰當。

師愛爲魂。“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人性,對孩子深沉的愛,兼有父母的親暱溫存和睿智的嚴厲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有愛心的教師心中始終裝着學生,他的上下進退皆以學生爲據。胡忠、謝曉君夫婦之所以捨棄優裕的生活環境,來到艱苦的xx,就是因爲那裏的孩子更需要他們:“像我這種老師,成都多得很。不可能因爲我走了,哪個學生就讀不成書。但這裏不一樣,沒有幾個老師願意到這裏來,也沒有幾個老師願意留下來。他們長大的命運,如果因爲我的到來而改變,我想得通。我一個老師,在哪裏不是教書?在哪裏不是育人?”胡忠以平素的語言、純樸的行動向人們詮釋着教育的真諦:學生至上,大愛無疆。

教師之愛的特點一是“兼愛”:既愛自己孩子,也愛別人孩子,只愛自己孩子,謂之“偏私”;既愛優秀學生,又愛問題學生,古人云“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只愛優秀學生,謂之“偏狹”;既愛有錢學生,也愛貧困學生,只愛有錢學生,謂之“勢利”……二是寬容:以平和的心境、智慧的胸襟對生命個體給予尊重和喚醒。胡忠、謝曉君夫婦支教時把三歲的女兒也帶到xx,並且與其他學生同樣看待,體現了教師的“博愛”胸懷。用謝曉君的話說:“必須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發自內心地把孩子放在自己心裏面。一個稱職的家長,是不會只對孩子中的某一個好的,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得到關愛。”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是相互的,老師真心愛學生,然後才能贏得學生對老師的愛戴,如孟子所言:“愛人者,人恆愛之”。當年孔子“有教無類”“誨人不倦”,深得弟子的敬佩和景仰。孔子死後,弟子築廬而居,守墓三年。其中,子貢守墓六年,並且竭力維護老師的聲譽和學說:“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今天,我們的學生畢業後,還有多少人記得我們、感念我們?我們在責備學生薄情寡義的時候,有沒有反思過我們當初對學生可曾真心相待、真情付出? 也許學生記得的是某些教師曾經的橫眉冷對、冷嘲熱諷,甚或寡廉鮮恥。

學高爲師。學識是教師的奠基石。《學記》有云:“記問之學,不足以爲人師,必也其聽語乎?” 就是說,只憑記憶力掌握書本上的各種知識,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這種人不夠資格當教師。因此,教師一定要有淵博的知識,否則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自己都不懂的東西,怎能幫助他人解除疑惑?並且教師的知識是不斷髮展的,“爲有源頭活水來”,教師要終身學習,與時俱進,使自己的思想具有時代的氣息,具有新鮮旺盛的生命力。同時教師要懂得教育規律,知道“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教師要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教師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到“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

在現代信息社會,由於學生接受知識途徑的多樣化,從知識總量上講,教師不一定比學生多,“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在今天應該是正常的現象。因此,學高爲師,在今天更多地表現爲教師以自己的好學精神、求真意識影響學生。

好學是教師的本分,孔子曾經自豪地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一生“學而不厭”,年近半百時,他還感嘆地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史記·孔子世家》也記載,孔子晚而喜《易》,讀《易》至韋編三絕,可見其好學不倦的精神。他的好學曾達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地步。

現在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好學之於教師已成“奢侈品”,教師不讀書已成常態。一些教師自嘲地說,只讀三本書:教材、教參、教輔。隨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一些教師的專業素養不進反退。人言中醫往往是“老來俏”,而教師一般是“老啦,不中用了”,其原因就是因爲教師不同於其它職業,不能靠經驗生存,而要靠智慧的活力、思想的魅力來吸引學生,而教師的智慧、思想不是憑空產生的,要靠不斷學習來積累。陶行知先生在半個世紀前就說過:“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教師不讀書、不學習的直接後果,就是教師不能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著名特級教師吳非說:“以目前教師的專業狀態,連迎合‘提升升學率’這樣一個低標準也有困難。大批教師只能用加大作業量來對付考試,並不具備教學智慧。”教師不是讀書人,校園沒有書香,只聞銅臭,這讓社會、家長、學生情何以堪?這樣的教師何以贏得學生的尊敬?

身正爲範。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爲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這讓我想起了一代大家梁啓超。梁啓超在清華當教師時,極富責任心,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爲代價。1927年5月底,北京城局勢危急,梁啓超擬到天津避難,但臨走之前還不忘完成自己的教學職責:“好在校閱成績恰已完功,本年學課總算全始全終,良心上十分過得去。……整夜不睡,點着蠟結束校中功課及其他雜事,明日早車往津。” 另一國學大師錢穆自幼吸菸,後來在國小任教,課本有勸戒菸一節,他自忖:自己嗜煙,何以教學生,遂決然戒之,後數十年不吸。對比大師,我們當下的教師,講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有些教師要求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可他本分的閱卷任務都不能完成;有些教師要求學生不抽菸,可自己在辦公室甚至在教室吞雲吐霧;有些教師要求學生不用手機,可他自己在上課時自然而然掏出手機接電話……

有人說:你希望你的學生成爲一個怎樣的人,自己也要努力成爲那樣的人。比如,當我們要求學生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的時候,我們自己就應該首先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學校的工作之中,而不會抱怨,不會索要報酬,不會斤斤計較。教師的身教比其言傳是對學生更有說服力的教育。在西康福利學校,胡忠以自己的經歷感染着這些孩子。在已畢業考上大學的44個學生中,有10多個孩子已經跟胡忠約好,畢業後回到藏區工作。

總之,教師應該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我們不能奢望教師成爲道德完人,但起碼應該是道德常人。問題是如今教師的師德江河日下,這是爲什麼?每一個有良知的教師都會這麼問。

從哲學上講,事物的變化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很多教師將教師師德墮落的原因歸結於社會,歸結於市場經濟,這當然不是沒有道理,但問題是內因纔是根本。同是教師,甚至是同一所學校的教師,師德迥然不同,就是因爲個人的修養不同。有些教師“憂道不憂貧”,在不斷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在教書育人中感受生活的快樂。胡忠、謝曉君夫婦在xx支教,由於是志願者的身份,每人每月只有300多元生活補助,但是他們內心充實:“作爲教師來說,到今天爲止,我覺得是非常非常有意義的。這種意義超越了內心對所有物質條件的追求。當自己內心有了一種工作的快樂,對孩子付出,自己感受到了真實的滿足。” 相反有些教師“憂貧不憂道”,受不住清貧,耐不住寂寞,沒有將心思放在怎樣教書育人、提高教育質量上,而是一門心思投入在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金錢上。今天我們確實看到一些教師發財了,或是因爲辦有償家教班,或是因爲做生意,……甚至變相要求家長饋贈。這些教師其實只有教師之名而無教師之實,他們之所以仍處於教育的崗位,得益於現在仍然沒有建立教師退出機制。不過,有口皆碑,我們難道沒有看到家長、學生看他們的眼神?何曾有青眼?

一些教師爲自己的失德辯護:我是一個普通教師,從事普通的職業,社會憑什麼對我們的道德指三道四?我們爲什麼不能追求名利?我們爲什麼必須做出奉獻?是的,在今天,教師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但教育是一個神聖的事業,教育的意義在於它對於人本身的關懷和人的主體塑造,並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由於教育本身的道德性,人們必然對從事教育的教師寄予較高的道德期待和要求,因爲教師的道德身份與教學身份是不能分離的,教師的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教化、感動、鼓舞、引導的積極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在今天這擇業自主化的時代,我們可以不選擇教師職業。如果我們選擇了教師職業,就意味着同時選擇了社會對於教師職業的認識和道德要求,選擇了必須在平凡中追求神聖。

【本站範文網】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之“憂”是我之憂,是我們教育之憂,是我們這個社會之憂。然而,“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我們有何求?我們只求教師加強自我修養,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堅守師德的底線,重塑教師的形象。

第四篇:師德師風演講稿《師愛》

師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師愛》。

曾幾何時,人們把所有讚美的形容都獻給了老師:是春蠶、是園丁、是蠟燭、是塑造未來的雕塑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其中提到最多的,那就是“媽媽”人們爲什麼會這樣形容呢?那是因爲老師將她那無私的愛全都給了自己的學生,那幫可愛的孩子,就像媽媽一樣。

是啊!師愛無疆,是那麼的偉大那麼的崇高。而師愛正是構建師德最重要的靈魂。

什麼是師愛?

師愛是我們將滿腔的激情,滿腹的熱愛化爲“潤物細無聲”的瀟瀟細雨。聽不着風聲雷聲,看不見電光閃閃,細雨悄至,如絲如縷;滋面潤心,不察不覺。細雨瀟瀟,盼的是苗兒的茁壯,瀟瀟細雨,爲的是小樹的成長。

記得那是學校組織的一次長繩比賽。當我把比賽的消息在班上宣佈的時候,孩子們怯怯的看着我,對於自己的能力表示出極度的懷疑!因爲他們有一半人不會跳。

“孩子們,重在參與!不試下,怎麼知道我們不行?”

在我的鼓勵下,孩子們利用課餘的時間進行訓練。想出各種辦法學會跳繩,會的跳的更好了,不會的也漸漸的會了,合作時也能跳得有板有眼。在訓練中,有孩子想要退縮,我告訴他,“少了你,這個集體就不完整了!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在我的眼裏,你永遠都是最棒的!”這樣鼓舞的話時時掛在我的嘴邊,我用我的行動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

他們不再退縮,也不再害怕!

在比賽那天,我微笑着告訴孩子:“同學們,不管結果怎麼樣,我們都享受到了快樂!”比賽結束了,我們班只拿了個第二!但是我看到的是孩子們那一張張自信、快樂的笑臉。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懂得,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我們要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這種“愛”源於高尚的師德,這種“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

師愛無須展現得轟轟烈烈,它只是要你能經常低下頭看看孩子,和孩子們一起遊戲、一起唱歌、一起舞蹈??和他們同唱、同跳、同悲、同樂;師愛是在和孩子說話時,將祈使(本站向您推薦)句改爲疑問句:“你能幫老師的忙嗎?”“你能把教室打掃乾淨嗎?”:師愛是能記住每個孩子的生日,在孩子生日的時候,真誠的爲他唱首生日歌,獻上誠摯的祝福。孩子是敏感的,單純的。他所需要的僅僅是老師的一份關愛!他們的心靈是那麼容易被裝滿。

師愛之舉蘊藏在平日裏的一言一行中。如涓涓細流,輕輕的滋潤着孩子幼小的心靈;師愛之舉,在於那包含深情的諄諄善誘,一句及時的表揚,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電話的叮嚀;師愛之舉在於那生活中的細心呵護,關懷體貼,在於那心靈上的理解與尊重,寬容與友愛。雖然這些只是小小的細節,那麼微不足道,但對於孩子卻是極大的安慰,足以讓他們幸福好多時光。

我不是偉人,也不是學者,但我是教師,是孩子人生的啓蒙師,我願在這片熱土上播撒愛心!不管漫長的路上如何艱難,我將一如既往。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澆灌的樹苗,必將在明天成爲國家的棟樑!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第五篇:師愛師德師風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每當聽到這首歌——《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便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敬業的老師們,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

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柺支撐着。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着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學生看着他忍着劇痛、冒着冷汗在那裏講課,都感動得落淚。從中我看到了這位教師的信念,那就是:爲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奉獻一切!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懼怕困難,只有努力克服,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在校園裏,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老師在上課時,學生卻在下面說話或玩手機;保潔員在滿頭大汗地掃地時,有個別學生“嘭”的一聲把喝完飲料的空杯子隨手丟在你的面前或後面。無數事例證明,育人不僅要有熱情和幹勁,還需要。作爲一名合格的教師,你要將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爲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施加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爲有道德的人。

我們學校就有很多這樣的老師。在學生沒錢交學費,面臨退學時,班主任拿出自己的工資替學生交學費;沒有錢吃飯時,借錢給學生等等,從一件件事中讓學生明白這個世界充滿愛。還有的老師組織學生把過期的報紙、書本及瓶子等收集起來,每週由值日生拿去賣,所得的錢拿到班級幫助貧困學生或者買烹飪課所需的材料等,教會學生互相幫助,教會學生勤儉節約。這樣的事例讓我們明白“師範無小事”,日常行爲中教師的表現學生看在眼裏,影響在心中。要讓學生做到遵守學校紀律、待人接物文明禮貌、勇於承擔責任、敢於知錯就改、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等,那麼教師應該首當其衝,率先垂範。

因此當有些同學會到醫務室詐病騙假條時,我們沒有當面說穿,而是像對待病人一樣認真檢查詢問病情。這麼做的目的是想讓他們知道醫生的責任感,然後再嚴肅的指出他們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對自己不負責任,對他人也不負責任,沒有病吃錯藥了怎麼辦?經過友好善意嚴勵的批評,學生會承認錯誤,不再要求開假條,而去上課了。

有人說,師愛是一場春雨,滋潤了孩子的心田,有人說,師愛是一束陽光,溫暖了孩子的心房。但我要說,師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也正是這種強大的力量推動着我們的教育事業、我們的社會不斷和諧發展。當你用心去愛你的學生,你收穫的將不僅僅是辦公桌上的一束鮮花,上課前那清脆的“老師您好”,那將是一種身爲人師的幸福和自豪!

zad小編推薦相關範文:

師德師風個人體會

師愛是陽光師德師風演講稿

師德與師愛體會

師德師愛學習體會

學習《師德師愛》體會

標籤:師風 師德 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