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故都的秋教案精品多篇

故都的秋教案精品多篇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一

教學步驟 :

1. 導入   2瞭解感知3理解分析4揣摩體會(5講解全篇)6遷移訓練

教案草稿

教學目標 :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從景物描寫中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以情選景;在景物的細緻描寫中滲透作者的主觀感情。

教學難點 :作者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一課時

一。 導入  :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欣賞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根據大家學過的一篇課文中描寫的景象所畫的:

畫面一

打出《天淨沙 秋思》(一起背誦)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的確,讀一首詩 看一幅畫,總之,欣賞藝術,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 ,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說,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時候,常常象這位同學所說的那樣,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維模式一

這是大家國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閱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閱讀方法。

二。 瞭解感知

1. 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好。現在先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打出學習目標: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閱讀方法。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初讀完此篇課文,彷彿看到一個青布長衫的旅人,在悽風苦雨間彷徨嘆息思索。一箇舊都的秋景,爲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蘊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到課文,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樂朗誦。)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蟬嘶叫 閒話秋涼 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緻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麼樣的景物,會使我們讀者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悽清和孤獨。

思考:1)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緻入微的展開描寫。

2)爲什麼作者要從聲色的角度來刻畫秋景?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寫了那些秋聲和秋色?特別注意那些間接描寫的地方。(分組找,討論)

明確:色: 碧空 藍朵 黃中帶白 青布 淡綠微黃

提問:A:秋色的特點是什麼?(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 ,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B落槐爲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裏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裏會產

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

悽清如許。觀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喲!透人肌骨。

明確:聲:帚聲 衰弱的蟬聲 風雨聲 人聲

A如果說,秋色的描寫是“清”;那麼,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着寂靜與落寞。

B寫了秋聲,爲什麼我們還說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 掃帚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課文《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C舉一個例來說一說: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爲何也讓我們彷彿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彷彿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的揮動着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後,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淒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着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彷彿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四揣摩體味

1秋聲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這樣的清 靜的秋聲秋色裏會品味到一種什麼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麼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着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麼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於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說的“移情作用”。

打出意境的構成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隨着他的聲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聽的時候找一找,用我們在學習《風景談》中的方法,看客觀的景(境)中的構成要素有那些?

客觀的景是什麼樣的呢?畫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綠,馴鴿飛聲 景物透着破敗(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顯得落寞(扣秋)

牽牛化的藍朵

疏疏落落的尖細

且長的秋草(荒草碧連天)

畫面中的人——

早晨起來無事可做 日光能細數嗎?(神態 動作) 清閒

靜對着藍朵幹嘛?(神態) 寂寞

主觀的情是——悲涼

“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裏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裏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板書“以景顯情”)

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麼作者爲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靜 與悲涼”?

主觀上,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鬱苦悶 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那麼,大家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爲何不寫香山的紅葉,爲何不寫頤和園的遊人如織。(板書:“以情馭景”)

大家還可以分析其他的畫面

五講解全篇(非教學重點)

課文的主體部分已經學習完了,學習目標已經達到。最後,問大家兩個問題

1)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爲何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閒筆?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

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 色着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靜 悲涼”,間 接寫通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

2)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慢”“潤”“淡”

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爲什麼呢?

秋景看不飽,秋味嘗不透,秋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溼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羣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一篇讀罷頭飛雪”,我們彷彿一下蒼老了許多。不過這只是學習。好,現在來回憶我們的學習過程。

四:回顧認知過程

怎樣達到的認知過程?

掌握分析這類文章的思維程序:

一:瞭解文章寫的景物對象,感知景物對象的整體。

二:分析文章怎樣寫的這些景物對象?景物的特點是什麼?

三:透過字面,揣摩體會,情景相連,挖掘作者寓於景物對象中的深情。

五:遷移訓練

情景相生。在對景物的描寫中,有時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們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

1. 選詞填空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 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寄 司空曙)

綠 紅 黃 殘

明確:黃。既抓住了景物的特點,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並且符合對偶。

2. 理解《沁園春 長沙》的上半闕,從景物的描寫中,把握景物的特點,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明確:景物,充滿生機,生氣勃勃。人物,寬闊的心胸,昂揚的精神面貌。板書設計

以 情 馭 景

畫面 清晨小院 槐樹落蕊 秋蟬嘶叫 閒話秋涼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帶黃 青布 淡綠微黃 清

秋 藍朵 悲

味 秋聲 鴿聲 帚聲 蟬聲衰弱 風雨聲人聲 靜

以 景 顯 情

故都的秋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 設計

(一)速讀測試。

1.本文的題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出處是______,寫於______年。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______。

3.本文開頭分別寫出了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北國之秋______;江南之秋______。通過這不同感受,表達作者______的感情。

4.“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秋雨聲,同樣給人以幽靜感覺,其原因是______。

5.如果說4題是用微弱的音響反襯幽靜,則更幽靜的話,那麼“在牽牛花底,叫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就是用疏落的形象反襯悲涼,則更悲涼。二者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其妙處就在______。

6.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①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②在領略秋的過程中,是不合適的。

①“名花”和“美酒”是針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而言的。

②“半開半醉”是說(人半醒半醉、花半開酒半醒)。

③這全句是對秋的領略的(比喻、誇張)的說法。

7.“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覺得有點兒落寞”,與“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共同點是______。“潛意識”就是______,“落寞”的意思是______。

8.“……一層秋雨一層涼……”。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如果把“一陣秋雨一陣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不合詩句的平仄要“二四六分明”的要求;而“一層秋雨一層涼”用平仄寫出來是______,它符合“二四六分明”的要求,所以說:“來得正好”。

9.本文倒數第3段的議論,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10.結尾兩段(用①②表示)和開頭兩段(用①②表示)呼應關係是:______。

(A.①①  ②②  B.①②  ②①  C.②②  ①①  D.②①  ①②)

測試記錄:

閱讀速度:______字/分鐘

理解率:______%

閱讀效率:______字/分鐘

(二)激疑質疑。

1.北平的風景點很多,足以表現故都的秋,而作者卻去描寫院落、街巷的景象,這是爲什麼?

2.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提示”中所謂“以情馭景”正是如此,這也正是本文的一個重要特點。請結合課文中的景物描寫,說說這個特點。

(三)精讀導引。

1.精讀全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情緒和所要表現的秋的特點,因爲作者的思想感情決定着選材和對材料的認識等。

2.其實任何作品中的自然景象都是作者頭腦中反映出來的景象,都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正因爲如此,只要細讀景物描寫處,便會發覺“以情取景”的特點。

(四)疑難討論。

1.作者放棄北平的風景區不寫,單寫院落街巷的景象,是與作者的心緒、思想以及對北國之秋的認識緊密相關的。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遊人雲集的風景還是難以表現的;其次,要真正表現故都之秋,離開了普遍存在的景象,專門描寫風景區,也失去了“故都之秋”的代表性;再次,把人們司空見慣的景象中的味、色、意境與姿態挖掘出來,往往更能深切感人,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2.那“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古槐下的“落蕊”、破壁腰中的牽牛花、牽牛花旁的疏落的秋草、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秋蟬的殘聲、息利索落的秋雨、人聲、果樹,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篩選”出來的景物。這些景物是北平到處可見的景物,它們的“客觀色彩”是真實的;但這些真實的景物又正好能反映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的認識和感受,也正好能表現作者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和憂思、孤寂的冷落之感,因此,這些景物又帶上了作者的“主觀色彩”。所謂“以情馭景,情景交融”,不過如此而已,並不神祕。

速讀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故都的秋》,郁達夫,《郁達夫文集》,1934年。(共8分,各2分)

2.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之秋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寂的冷落之感。(10分)

3.“清、靜、悲涼”;“秋的味、色、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對北平之秋的嚮往、眷戀。(共12分,各4分)

4.只有靜,才能聽到這些微弱的聲音,所以給人以幽靜的感覺。(10分)

5.使所要表現的對象更鮮明、更突出。(10分)

6.江南之秋。花半開酒半醉。比喻。(共9分,各3分)

7.以小見大的聯想和感覺。下意識,冷落寂寞。(共9分,各3分)

8.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共12分,各6分)

9.從道理上進一步讚美秋,當然也就讚美了故都之秋。(10分)

10.B.(10分)

[1]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板書設計 篇三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晚上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四個部分來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課文特點及地位:《故都的秋》所處的單元是中國現當代散文單元。現代散文不僅由白話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聖人立言”變爲“表現自己”,由“文章”上升爲“文學”,極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審美品位。本課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着領啓、示範作用。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鑑賞的方法,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閱讀名家名篇,從而步入散文鑑賞的規律之門。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來學習本文,將對散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本次比賽要求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及新課標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2、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第二、能力目標:

1、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3、嘗試網絡環境,結合多媒體,解讀經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標:

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衝突,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聽讀朗讀,品味語言。教學難點: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

二、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所以,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爲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鑑賞能力。我主要採用了朗讀法和設疑討論法兩種方法。

1、朗讀法。在前兩個詩歌單元養成的誦讀習慣在本單元要加強鞏固和發展,訓練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設疑、討論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敘事中實現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三、學習方法

這是一堂利用網絡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體現學習主體的朗讀鑑賞課,因此我安排以下四個步驟的學法引導:

第一、課前組織要利用網絡或參考書,瞭解作者、作品等相關知識和背景。

第二、通過多媒體聽讀朗讀,感受作品語言。

第三、深入研讀文本,適時討論,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藝術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四、教學過程

課前佈置預習題:利用網絡或參考書瞭解作者的思想和創作風格、作品的寫作背景,尋找有關描寫秋景的詩文。

我先用多媒體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同時展示京城秋景圖片,以濃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圍,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音樂結束,我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歷代文人_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暢談感受,回憶或朗誦收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文。

【名句參考】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劉禹錫)

【名篇參考】杜甫《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賦》

學生通過上述圖文的欣賞,自然會沉靜在秋意之中,對本文會產生濃厚的求知慾。這時候,我就說: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淒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鮮明的個性,選擇了獨特視角,運用與衆不同的手法,創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屏幕顯示課題和作者。

以上課文導入,儘量控制在5分鐘之內。

接着,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及有關課文意境畫面。進入教學第二步驟。

聽完朗讀之後,下面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整體感知作品。

本文是現代文學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於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結合作者思想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在領讀、試讀、自由讀之後,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點讀。時間分配爲18分鐘。

讀完以後,抓住“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提問:“秋味”是什麼?“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說明?自然就把學生引入學法指導的第二個環節,即教學過程的第三個步驟:深入研讀文本,適時討論,走近大師,走進作品。

學生找出相應的詞語後,屏幕顯示“清、靜、悲涼”,並進一步說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屏幕顯示:“客觀實景、主觀情感”。

接着繼續提問:爲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讓學生帶着這一問題速讀課文,讀後,自由發言。最後,多媒體展示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棗日勝果。

以上爲整體把握,4分鐘時間。

然後,我設計三個問題,屏幕顯示,讓學生分組討論。

1、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爲什麼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遊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作者對故都的秋,態度如何呢?結合具體語言,體察作者的內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也會因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呢?爲什麼?

這一過程着重解讀其人文內涵,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是教學難點。我基本上安排15分鐘的時間。

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分工與合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互相交流課前收集了解到的資料,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深切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分組討論之後,由組長概括髮言,而後我作簡要點評。

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於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鬱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得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臺樓閣,而是寫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見之景,寫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表明其審美眼光是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足見其平民意識。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會到許多悲苦和憂愁但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着一顆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態度和眼光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美好的一面。明確其人文精神。

因爲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因爲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

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但字裏行間卻流露着對生命的追問。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爲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爲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爲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爲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

對於【點評】在這裏我就不作一一解說。

討論完以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悶不甘沉淪”。

完成了以上三個步驟,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下面再用3分鐘佈置拓展學習內容和安排結束語。

下面進入教教學的第四個環節: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這個環節也就是在課堂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研究範圍,拓展課外研究性學習內容。我先示範性地提出有關《故都的秋》拓展課外的研究性命題,比如:《故都的秋》的詩化表現。文人眼中的秋。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命題或自己另外命題研究學習。

在完成上面第四個步驟之後,就完成了整堂課。我的結束語是這樣的:同學們,今天在郁達夫先生展現的一個秋天的背景裏,我們以朗讀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進故都的秋,現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網絡環境中,老師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讀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後我簡要說說板書設計:首先導入課文之後,打出題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體感知之後,顯示五幅圖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種情感的字幕。進一步明確後,打出“客觀實景”和“主觀情感”字幕,分別放在五幅圖景和三種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對比。在深入研讀討論作者人文精神之後,打出“思想苦悶,不甘沉淪”字幕,放置“郁達夫”字幕的下方,凸現人文精神,以強調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