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班音樂教案夏天的雷雨精品多篇

中班音樂教案夏天的雷雨精品多篇

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感受幫助他人快樂以及體驗比較過程的樂趣。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按物點數的能力。

知識目標: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特徵以及理解4以內數字的意義。(重點)

難點:幼兒能夠仔細觀察、比較以及辨別事物。

【活動準備】

教師製作的圖片(鈕釦、老鼠、絨毛兔、小熊、小貓)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情境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第一張圖片,讓幼兒盡情想象。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個紅紅的小東西它是誰?(幼兒自由想象),大家說的都有道理,聽,誰在哭?原來是這個紅紅的小東西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好朋友,你們願意幫她找一找和小夥伴嗎?好,咱們大家一起去找找看吧!

二、活動展開。

1、比較櫻桃和紅紅的小東西的區別。

(1)出示老鼠吃櫻桃的圖片。

師:我們來到了誰的身邊?小老鼠的身上有沒有和紅紅的小東西一樣的物品呢?(幼兒通過觀察找到櫻桃和紅紅的小東西相似)這裏有幾顆小櫻桃呢?(教師帶領幼兒按物點數那小東西的名字是是叫小櫻桃嗎?我們一起來問一問(播放紅紅的小東西的哭聲),紅紅的小東西的名字不叫小櫻桃,爲什麼呢?

(2)讓幼兒比較紅紅的小東西與櫻桃的特徵。

教師讓幼兒觀察比較兩者,知道紅紅的小東西與櫻桃的不一樣。

教師小結:原來櫻桃有細長條的小尾巴,紅紅的小東西沒有,所以紅紅的小東西沒有找到他的小夥伴們,別灰心,咱們繼續幫他找。

2、比較絨毛兔的眼睛與紅紅的小東西的區別。

(1)出示絨毛兔的圖片。

師:咦?我們來到了誰的家?小兔子什麼地方和紅紅的小東西相似呢?那你們覺得紅紅的小東西應該叫紅眼睛嗎?

(2)讓幼兒比較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眼睛的特徵。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眼睛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小結:絨毛兔的紅眼睛裏有白色的眼球,而紅紅的小東西中間有黑黑色的東西,所以,他的名字不叫紅眼睛。

3、比較小熊的紅燈籠與紅紅的小東西的區別。

(1)出示小熊與紅燈籠的圖片。

師:別灰心,看看小熊的家吧!你們猜,紅紅的小東西叫什麼名字?(紅燈籠)爲什麼有的小朋友沒有猜他的名字呢?哦!原來是你們的火眼金睛發現了紅紅的小東西與紅燈籠不一樣的地方啊!

(2)請幼兒說一說兩者的區別

教師小結:原來紅燈籠上面有好看的花紋裝飾,紅紅的小燈籠身上沒有,所以紅紅的小東西名字不叫紅燈籠。

4、出示小貓的圖片,讓幼兒比較觀察。

師:喵喵喵,誰來了?咦!小貓咪爲什麼這麼焦急呢?誰來說一說?哦,原來小貓咪是來找它的鈕釦的,小貓身上現在有多少鈕釦呢?咱們一起數一數吧!我們問一下紅紅的小東西,它的名字叫不叫鈕釦?(師幼一起大聲說,紅紅的小東西你叫不叫小鈕釦?傳來笑聲音樂)原來它的名字就叫什麼呢?(小鈕釦)

三、活動結束。

小貓咪丟失的鈕釦找回來了,紅紅的小東西也找到了它的好夥伴,你們心裏開不開心呀?原來幫助別人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加快樂,好了,小鈕釦也送回了家,我們也該回家啦!我們學着紅紅的小東西骨碌骨碌滾回家吧!

四、活動延伸

可以開展幼兒比“火眼金睛”的遊戲,看誰先最快、最正確找到兩樣相似的東西。

聽聽聲音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聆聽各種聲音, 學習象聲詞“叮鈴鈴”“轟隆隆”等。

2、願意和老師一起進行探索。

活動準備:課件、小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小貓圖片

T::寶寶看,這是誰? 小貓咪怎麼叫的啊?

我們來聽聽看,是不是這樣叫的。 (播放貓叫聲)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邊用動作學小貓邊又節奏地念兒歌“小貓小貓喵喵”。

二、聽動物聲音,幼兒進行模仿

1、播放小狗叫

T:聽,誰也來了? 小狗怎麼叫的?(讓幼兒自由學)

看看你們猜的對不對。(出示小狗圖片)呀,真棒,你們的小耳朵真靈。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師邊用動作學小狗邊念兒歌“小狗小狗汪汪”。

2、播放小鴨叫

T:聽,還有誰來了? 小鴨怎麼叫的?看看是不是小鴨(出示小鴨圖片)

你們又猜對了,真厲害,趕快爲自己鼓鼓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邊用動作學小鴨邊念兒歌“小鴨小鴨嘎嘎”。

3、播放小羊叫

T:聽,又有誰來了? 小羊怎麼叫的?看看是不是小羊(出示小羊圖片)哇,寶寶的小耳朵真靈。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邊用動作學小羊邊念兒歌“小羊小羊咩咩”。

4、小結(出示動物類綜合圖片)

T:寶寶的耳朵真正靈,聽,小貓小貓喵喵,小狗小狗汪汪,

小鴨小鴨嘎嘎,小羊小羊咩咩。

三、聽生活中的聲音。

T:剛剛寶寶的小耳朵真靈,聽出了許多聲音。現在我們再來聽聽生活中還有什麼聲音。

1、播放電話聲

T:這是什麼聲音?你打過電話嗎?電話鈴響起時會發出什麼聲音?

豐富“叮鈴鈴”。我們一起來打打電話吧!

師作打電話狀,帶幼兒念兒歌“電話聲,叮鈴鈴”(反覆兩三次)。

2、播放打雷聲

T:聽,這又是什麼聲音?天空怎麼了?打雷時發出什麼聲音?(豐富“轟隆隆”)我們一起來學學?

師帶幼兒念兒歌“打雷聲,轟隆隆”

3、播放下雨聲

T:呀,打雷了,天空中馬上下起什麼了啊?下大雨時會發出聲音啊?(豐富“嘩嘩譁”) 我們一起來學學?

師作下雨狀帶幼兒念兒歌“下雨聲,嘩嘩譁”

4、拍手聲

T:雷聲過了,雨也停了,太陽公公又出來了,寶寶開心嗎?恩,寶寶開心時會怎麼樣?(播放拍手聲)這是什麼聲音呀?哦,又能出去玩了,大家都在開心地拍手呢。拍手時發出什麼聲音?(豐富“啪啪啪”)

師拍手帶幼兒念兒歌“拍手聲,啪啪啪”

5、小結(出示生活類綜合圖片)

T:寶寶的耳朵真正靈,聽,電話聲,叮鈴鈴;打雷聲,轟隆隆;下雨聲,嘩嘩譁;

拍手聲,啪啪啪。

四、幼兒玩樂器,聽聲音

1、出示小樂器

T: 聽到這麼多有趣的聲音,樂器寶寶也忍不住想來玩了。你們想和它一起玩嗎?

告訴你,小樂器也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呢!

2、幼兒每人選一個樂器,自由玩

3、師抱緊鈴鼓,讓幼兒安靜,告訴幼兒噪音的壞處

T:呀,吵死了吵死了,我的鈴鼓寶寶耳朵受不了。我們趕緊把樂器抱好,讓它休息一下。

剛剛這麼吵的聲音你覺得好聽嗎?我們的耳朵受得了嗎?對,吵吵的噪音會讓不不舒服。那我們來讓小樂器發出輕輕的好聽的聲音好嗎?

五、離場活動,師敲鈴鼓帶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拍樂器

T:“小貓小貓喵喵。.。.。.”寶寶起立,我們帶上小樂器去念給外面的寶寶聽吧!

大雨和小雨音樂教案 篇三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熟悉歌曲旋律,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2、引導幼兒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3、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二、活動準備

1、歌曲《大雨和小雨》

2、大雨和小雨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朗誦兒歌《太陽喜歡》,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併爲雨的出現做鋪墊。

太陽喜歡蘋果,給它紅色。

太陽喜歡橘子、給它黃色。

太陽喜歡田野,給它金色。

太陽喜歡彩虹,給它七色。

2、教師出示教學課件,進入芝麻開門環節,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引出活動內容。

太陽公公的這支兒歌真好聽,可是有位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玩耍,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吧!

3、教師帶領幼兒進入音樂坊環節,引導幼兒欣賞歌曲,初步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請小朋友們仔細聽哦,你聽到了什麼?大雨和小雨分別是怎樣唱歌的?

4、教師啓發有而用手部動作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1)你們見過下雨嗎?大雨是什麼樣子的?誰願意用動作把下大雨的樣子表現出來?

(2)下小雨時,又是怎樣的?它和大雨的聲音是一樣的嗎?

5、教師出示大雨和小雨的圖卡,引導幼兒觀察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1)教師任意舉起一張圖卡,請幼兒根據圖卡內容,做出表現大雨和小雨的手部動作。

(2)那一張圖卡中表現的是大雨?哪一張圖片表現的是小雨?

6、教師帶領幼兒練習演唱歌曲,並請幼兒用聲音的大小表現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7、師幼共同利用強弱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手部動作表演歌曲。

四、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收集一些自然現象,引導幼兒瞭解下雨時的其他聲音。

五、活動總結

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幼兒利用鈴鼓和沙錘分別表現大雨的嘩啦啦和小雨淅瀝瀝的樣子,更添活動的趣味性。

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四

【活動由來】

一天,我帶幼兒戶外活動後回班時,看到有大班孩子正在沙坑旁玩,一下子吸引了我們班孩子的興趣。於是,有關沙子系列活動就此展開。活動過程中,許多幼兒拿着玩沙子的玩具扣各種各樣的模型,有的小朋友用溼沙子,有的用幹沙子,所以有的成功了,有的沒能成功,我想借此活動幫助幼兒明白乾沙子和溼沙子的不同,於是便組織了本次“扣饅頭”的活動。

【活動目標】

1、喜歡探索,發現、感知扣饅頭與沙子乾溼的關係,體驗玩沙子的樂趣。

2、喜歡玩沙子,學習扣饅頭的技能。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水、扣饅頭的碗、杯子、毛巾和玩沙子的工具。

2、經驗準備:幼兒積累了豐富的玩沙子經驗後,攥在手裏容易漏下來等特性,和孩子們一起製作了沙漏的玩具。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釦饅頭用沙的溼度要適宜,加水過度扣不出饅頭。

難點:扣饅頭的方法——沙子盛到容器裏要滿、平,扣下時速度要z快,拿起時動作要輕,輕輕拍打一下碗,“饅頭”落下來。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話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幼兒觀察老師先用溼沙子扣好的大小不同的饅頭。

教師:“這是老師用沙子做出的饅頭,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呀?”鼓勵幼兒動手嘗試。

2、請幼兒選擇材料親自動手操作,到沙坑用沙子進行嘗試。

教師交代注意事項:用沙子時不要灑到沙坑外邊。老師以間接指導方式端着盆(盆裏盛着溼度適中的溼沙子)在一旁動手操作扣饅頭。

(1)幼兒分別選擇了碗、盆,並往裏裝着沙子進行嘗試。

幼兒:“老師,你看,不行。”“老師,看,我的也不行。”孩子們嘗試失敗後紛紛叫喊起來。

(2)失敗之後,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探尋失敗的原因。

一名幼兒站了起來:“老師我想用你盆裏的沙子試一試。”

教師:“爲什麼用我的沙子呢?我盆裏的沙子和沙地裏的沙子有什麼不一樣啊?”

幼兒:“老師,也許我用你盆裏的沙子就能夠成功,因爲我發現你的沙子是溼的。”其他幼兒也跟着響應起來。

3、幼兒自己探索、嘗試給幹沙子加水,再次扣饅頭。

孩子們用瓶取來水往沙子裏倒水再次進行嘗試。過了一會兒,一名幼兒就喊起來:“老師,我這個還是不行。”只見沙子不但淤出了水,而且灘倒了下來。“我的水太多了。”他自言自語反思自己的失誤。

教師:“要幫忙嗎?”

幼兒:“我再多弄些沙子吧。”他擺擺手,把沙坑裏其他地方的幹沙子摻進一些,又將沙子重新裝在大碗裏,然後將碗翻過來,一邊喊着“一、二、三”,一下子扣下,輕輕一拍碗底,再輕輕地把碗拿了起來。

“噢,我成功了,老師你看,我的大饅頭做好了。”我豎起大拇指及時表揚了他。

然後我請成功的幼兒談談自己成功的經驗,並與旁邊的小朋友交流經驗和分享成功的喜悅,鼓勵其他幼兒進行再次嘗試。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指導那些始終沒能成功的幼兒如何用溼沙扣饅頭的方法。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儘量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將相應的紙船貼到集體記錄表中。

教師:請小朋友們觀察我們的集體記錄表,你們發現了什麼?

幼兒:用宣紙做的小船第一個就沉下去了。

幼兒:畫畫紙在水面上堅持的時間最長。

教師:通過今天的實驗我們發現哪種紙最適合做小船?爲什麼?

幼兒:畫畫紙比較適合做小船,因爲它堅持的時間長。

幼兒:畫畫紙適合做小船,因爲畫畫紙吸水慢。

5、經驗遷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教師:今天我們通過小船的實驗發現有的紙吸水快,有的紙吸水慢。

我給你們出一道難題:地板上灑了好多水,旁邊沒有抹布,只有報紙、宣紙和畫畫紙這三團廢紙,我們用哪種紙能把水最快吸乾淨?爲什麼?

幾乎所有的幼兒都能夠回答出:“宣紙能把水最快吸乾淨,因爲宣紙吸水快。”

【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同樣的實驗方法在活動區裏尋找比宣紙吸水快的紙,比畫畫紙吸水慢的紙。

中班音樂教案:《夏天的雷雨》 篇五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嘗試用問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2、初步瞭解夏天的氣候特徵和一些避雷的方法,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雷雨、閃電的圖片、聲音。

活動過程:

一、聽——感知夏天天氣的多變,雷電交加的季節特徵。

1、播放有雷、閃電、雨聲的聲音,讓幼兒說說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2、幼兒觀察圖片:夏天的天氣經常突然變化,看怎麼啦?(烏雲、要下了,閃電,打雷)

3、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閃電和打雷時的情景。可豐富相關詞彙,如傾盆大。

雨、電閃雷鳴、烏雲密佈等。

二、唱——熟悉旋律、理解歌詞,嘗試對唱

1、教師用歌詞與幼兒進行問答遊戲,幫助幼兒熟悉、理解歌詞:

一閃閃一閃閃,什麼光發亮?

轟隆隆轟隆隆,什麼聲音響?

2、幼兒欣賞歌曲

嘗試跟着音樂唱唱。

3、練習對唱,積累感受對唱的樂趣。

三、說——交流經驗,積累避雷的相關生活經驗

打雷、閃電會有危險,打雷閃電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六

活動目的: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使幼兒對聲音產生探究的慾望。

2、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發展觀察力、注意力以及對科學活動的喜愛。

活動重點:

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

活動難點:

將相同聲音的響罐配對。

活動準備:

1、裝飾成各種卡通娃娃的空八寶粥罐子、盤裝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等若干。

2、按人數將幼兒分成3—4組。

3、錄音機、舞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直觀教具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罐寶寶──介紹給幼兒的新朋友。

2、出示並認識罐寶寶的“食物”──沙子、黃豆、小石子、小鐵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動引發幼兒探究。

1、喂一喂──指導幼兒隨意給每個罐寶寶喂一樣食物並提醒幼兒蓋嚴蓋子。

2、跳一跳──引導幼兒上下左右搖一搖罐寶寶,讓他們自由地跳起來。

3、找一找──啓發幼兒相互猜測罐寶寶吃的是什麼,並將相同聲音的罐寶寶配對成舞伴,在舞曲中快樂地舞蹈。(幼兒亦可共同跳舞)

三、結束部分:

幫罐寶寶到戶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將幼兒製作的罐寶寶擺放到“科學操作區”,讓幼兒自由擺弄、玩耍。

大雨和小雨音樂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 、通過嘗試活動感受音樂的強弱。

2 、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大雨和小雨》,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3 、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 、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實錄:

一、帶入聲音,使幼兒產生興趣

1、教師播放“大雨和小雨”錄音,引導幼兒自由傾聽。

2、剛纔你聽到了什麼聲音?(打雷和小雨的聲音)打雷後要幹什麼呢?

3、下的是什麼雨呢?(大雨)

評析:在傾聽中分辨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初步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1、下大雨的聲音怎麼樣的呀?(嘩啦嘩啦……)我們用能幹的小手來表示一下,誰來做一做?(儘量用誇張的動作來表示)我們再來用能幹的小手邊念邊做吧!

2、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變小了!我們來聽一聽……播放小雨錄音。

3、小雨下的聲音是怎麼樣的呀?(淅瀝淅瀝……)小手也來表示一下吧!我們也來一起來念一念。

評析:直觀的教具容易引起小班幼兒的注意,用圖片來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更好地爲下一環節作好鋪墊。

三、熟悉歌曲、大膽地表現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強弱力度

1、大雨、小雨高高興興地從天上落下來,聽,它們還在唱着好聽的歌呢!

2、它們唱的好聽嗎?大雨落下來時是怎麼唱的啊?小雨又是怎麼唱的啊?來,我們來唱一唱吧!讓幼兒嘗試唱歌。

3、讓我們再來聽一聽,聽聽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聲音一樣嗎?欣賞歌曲第二遍,感受大雨聲和小雨聲的不同。

4大雨唱的時候是響響的,小雨唱的時候是輕輕的。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5、現在讓我們來學一學大雨和小雨,一邊唱一邊從天上落下來吧!

評析:在學唱中感受大小、強弱的力度,鼓勵幼兒在想唱,敢唱的基礎上,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歌曲。

四、大雨和小雨

1現在老師來做大雨,請小朋友來做小雨,我們一起來做遊戲吧!但是有一個規則:唱大雨的時候用小絲巾用力揮,唱小雨的時候輕輕地揮。明白嗎?

2、教師先示範完整唱一遍。

3、全體幼兒一起邊舞邊唱。

4、大雨小雨們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評析:在遊戲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歌曲和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課後反思: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詞模仿了大雨嘩啦啦和小雨淅瀝瀝的聲音。歌曲旋律流暢、節奏簡單,音樂形象鮮明,富有兒童特點。聲音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種自然現象。幼兒對聲音大小的感覺有許多生活經歷,其中下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雨聲有大有小,不同的變化形成了強弱的節奏。於是,我在電腦上下載了大雨“嘩啦嘩啦”的聲音和小雨“淅瀝淅瀝”的聲音,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的聽覺有一個明顯的分辨。特別在第四個遊戲板塊中,當唱到大雨時,我讓幼兒用力揮絲巾,唱到小雨時,讓幼兒輕輕地揮絲巾。這種邊唱邊表演的形式,會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這節課幼兒的積極參與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了歌曲,並從中感受到了大雨和小雨的區別。所以,只要給孩子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我想他們一定會學的更好!

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找找的過程中發現圖形的不同(大小、形狀、顏色),提高觀察、分類的能力。

2、能用簡單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四種圖形、房子背景圖、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找一個朋友碰一碰:跟着音樂找朋友,碰一碰。

2、選選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寶寶。

剛剛我們玩了什麼遊戲?跟誰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有四個圖形寶寶看了也想玩這個遊戲,可是它們都不能動,能不能請小朋友幫幫它們?(能)那好,圖形寶寶已經在桌子上等着你們了,等會兒請小朋友們都去看一看,選一選,記住每個小朋友只能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寶寶,音樂停止的時候就要回到座位上來。(教案:)記住,選幾個?(一個)好了,請去吧!(幼兒自主選取圖形,老師幫忙。)

二、感知圖形的特徵--找朋友。

1、引導幼兒介紹自己選的圖形。

師:回到座位的小朋友可以和邊上小朋友說說你選了什麼樣的圖形寶寶?我們來介紹一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誰來說?

2、引導幼兒感知圖形特徵,根據圖形特徵分類。

(1)根據形狀分類。

師:小朋友看得真仔細,把圖形上上好多祕密都發現了,有的圖形是方形的,有的圖形是圓形的,那哪些寶寶找的圖形是方形的,把你們的圖形寶寶舉起來給我們看看,(教案:)旁邊的小朋友看看,他們的圖形寶寶是不是方形的啊?方形寶寶和方形寶寶是好朋友呢,好朋友來碰一碰,我們都是方形的好朋友。

師:哎呀,我的圖形寶寶不高興了,我是圓形的,那我有沒有好朋友呢?誰跟我的圓形是好朋友?來!我們圓形的朋友也來碰一碰!我們都是好朋友。

(2)根據大小分類。

師:咦?剛纔圖形寶寶說了,它們不只形狀一樣的是好朋友,還有其它一樣的好朋友呢?有嗎?我都沒發現,你們有發現嗎?

幼:有的圖形大,有的圖形小。

幼:哎呀,我怎麼不懂呢?能不能請你們的圖形寶寶找到一樣的朋友碰一碰,讓我看看,也許我就懂了。(能)好的,請站起來!準備,開始。

師:老師還是不太明白,你們能說一說你給圖形寶寶找的是哪個朋友?它們哪裏一樣?

那我的圖形是大是小,(大的)還有誰是大的圖形寶寶,舉起手來看一下。哇,這麼多啊,大圖形跟大圖形是好朋友,那除了大的圖形還有什麼圖形寶寶呢?

(3)根據顏色分類師:我們剛剛找了形狀一樣的圖形朋友和大小一樣的圖形朋友,小朋友們,你們還能發現圖形寶寶其它的朋友嗎?

幼:我的圖形是藍色(黃)顏色的師:哇,他真厲害,他發現藍顏色的圖形和藍顏色的圖形也可以做好朋友,那藍顏色的圖形碰一碰,做好朋友。哪還有什麼顏色的圖形寶寶?

教師:我們剛纔幫圖形寶寶找了好多好朋友,顏色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形狀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大小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哇!圖形有這麼多的好朋友啊!

三、根據特徵分類--圖形寶寶去做客。

1、觀看圖形家,認識標識圖形寶寶想邀請它的朋友們去做客,來看看寶寶們的家這是誰的家啊?你怎麼知道的?

2、提出要求每個圖形寶寶都有自己的家,圖形寶寶說啦:我只邀請身上有跟我一樣特徵的朋友,進來的時候要說清楚你哪裏跟我一樣,我才能放你進來!

啊?這麼難的,讓我試試!我的圖形寶寶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是大的還是小的?那我可以去哪個圖形寶寶家裏?

四、結束活動:

圖形寶寶已經在家裏等你們了,你想帶它到哪裏做客呢?它們哪裏是一樣的?請小朋友們帶上你的圖形寶寶去朋友家做客吧!

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 篇九

一、目標

1、能大膽的探索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2、探索蛋的祕密。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4、對xx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於探索。

二、過程:

1、出示雞蛋

這是什麼?

誰生的?(幼兒自由想象)

小結:這是顆雞蛋

蛋寶寶的身體是怎麼樣的?(動手摸一摸)

2、探索雞蛋內部結構:

蛋寶寶裏面會有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我們打開它看看裏面是不是一樣的?

(幼兒人手一個、有生有熟、自己嘗試剝)

3、討論:

你們剝出的蛋寶寶裏有什麼呀(生的叫蛋清、蛋黃,熟的叫蛋白、蛋黃)?

爲什麼會這樣?(機動問題)

哪種蛋會生寶寶?

發散性提問:。除了雞蛋,你還見過哪些蛋,他們是誰生的?

4、遊戲:小雞出殼

雞蛋寶寶是怎麼變成小雞的?

那你願不願意做蛋寶寶呢?

教師邊口令領着幼兒做動作

雞媽媽生了好多寶寶,一個個都躺在蛋殼房子裏,他們睡了很久很久,蛋殼房子有動靜了,小雞要出殼(身體動作)

我們出去運動運動好嗎?

中班音樂教案:《夏天的雷雨》 篇十

活動目標:

1.知道切分音,學習切分音的唱法,並掌握節奏。

2.能記憶歌詞內容,基本掌握歌曲。

3.喜歡歌唱活動,能用動作大膽表現歌曲內容。

活動準備:

1.音樂《夏天的雷雨》;

2.歌曲內容圖譜一份;

3.有關雷雨視頻一段。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打雷時的場景,吸引注意力,導入活動

師:發生什麼事了?

(引導幼兒觀察閃電、下雨、烏雲等等)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曲,看看能不能從歌曲裏找到答案。認真聽,等等請你們告訴我都聽到了什麼?(導入下一個環節)

二、師示範唱,引導幼兒記憶歌詞。

師有感情地唱一遍歌曲,並提問。 師:“你們剛纔聽到了什麼?”(引導幼兒回答)

三、出示圖譜,幫助理解記憶歌詞內容

1.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此句歌詞的圖譜,並解釋圖標代表含義。

師:“你們還聽到了什麼?”

2.播放音樂,再次記憶歌詞 師:“有沒有什麼新發現?聽到不一樣的歌詞了嗎?”

3.幼兒再次聽音樂,重組圖譜順序,幫助記憶歌詞順序。

師: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祕密?(引導幼兒發現歌曲特點:問答式,第一段是提問,第二段是回答) “我們用‘?’來表示提問,‘小嘴巴’表示回答,一起聽聽,提了幾個問題,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最後問什麼?都是怎麼回答的?”

4.看圖譜演唱歌曲,鞏固記憶歌詞順序。

四、分析討論 ,演唱歌曲

1.出示節奏型圖譜,認識切分音。

師:“是什麼樣的節奏?”(師範唱,引導幼兒發現節奏規律) “什麼樣的節奏呀?我們一起邊唱邊用手拍出來。”(引導幼兒學習切分 音的唱法,掌握正確的節奏)

2.分組演唱,一問一答,表現歌曲特點。 師:“我們請男生來問,女生來答。”

五、創編動作,表演歌曲

1.分析閃電、打雷、落雨的特點,通過不同的動作加以表現。

師:“閃電要一閃閃,可以怎麼做?打雷轟隆隆地響呢?大雨落下來可以怎麼表示落呢?”(引導幼兒創編,發現好的請其上前示範,沒有的時候師示範動作,並引導幼兒跟着練習) “老師發現某某小朋友做得很棒,我們跟他一起來一遍。” “你們看,老師的這個動作怎麼樣?像不像閃電在發光?”

2.幼兒表演,體驗愉快 師:“我們一起跟着音樂動起來!”

教後反思:

今天我開展了一節音樂活動——《夏天的雷雨》。在前一天,我便仔細的看了教案,並進行了修改。我將目標重點定位在演唱歌曲上,讓幼兒體會歌曲一問一答的形式。

活動開始了,我先情境導入,播放了雷聲和雨聲讓幼兒傾聽,提出問題:你們剛纔聽到了什麼聲音?由於很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告訴了我答案:是打雷和下雨的聲音。緊接着我便立刻讓幼兒學一學打雷和下雨的聲音:轟隆隆、嘩啦啦,爲了引出閃電,我問孩子們:“一般打雷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什麼呢?”“閃電。”有幾個機靈的孩子立刻說道。有了這些導入,下一步我便清唱了歌曲的第一段,緊接着我便讓孩子根據我第一段中提出的問題來創編第二段的歌詞,可是孩子們並不能很好的進行創編。

整個活動結束後,我拿出目標想:我有沒有達成預設目標呢?第一個是欣賞目標,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夠體會到歌曲的情感,應該說我的第一個目標已經達成了。那第二個演唱目標,也就是重點目標呢?大部分孩子都沒有能熟練地掌握歌詞,於是,我在想,這是什麼原因。回想整個教學過程,感覺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思維不是很活躍,甚至有的孩子出現浮躁的現象,興趣不是很濃厚。反思後,我發現在課堂上我缺少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圖譜,我忽視了圖譜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其實,在此之前,我一直是準備圖譜或圖片來進行音樂活動,而此次音樂活動我想嘗試不用圖譜開展音樂教學,想換一種形式開展,在活動中原本讓孩子在解答第一段的問題時嘗試創編第二段歌詞,可是我卻高估了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們還是樂於在圖譜的提示下學習歌曲,在歌曲演唱有趣形象的圖譜對中班孩子的吸引力比較大,並且圖譜能夠有效地讓孩子們掌握歌曲的內容。他們喜歡看着生動的圖譜進行音樂活動,所以圖譜在中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體會到了圖譜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並且更進一步地認識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雖然這是一次失敗的音樂活動,可我也在這次失敗中獲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