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三年級語文《走馬燈的奧祕》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走馬燈的奧祕》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走馬燈的奧祕》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學習茅以升從小遇事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和勇於探索科學道理的精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字。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茅以升小時候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科學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祕、懸,蠟,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讀描寫茅以生善於觀察,思考,和探索的詞語。

教學準備:

課件,字詞卡片,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一、談話引入:

在我國有一位橋樑專家。他主持設計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建設的近代兩用大橋——錢塘江大橋,50年代,參加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並任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後又主持修撰了《中國古橋技術史》。主要著述有《錢塘江橋》《武漢長江大橋》《茅以升科普創作選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關於茅以升的故事。

二、學習生字:

1、打開書,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合作認字:

2、檢查認字情況:

抽讀卡片,提示易錯字。

祕:左邊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蠟:左邊蟲子旁,不是火字旁。

轉:多音字,表示方向變化讀三聲;表示環繞讀四聲。

懸:上邊是縣,不要寫成三橫。

奧:上邊不封口。

3、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糾正字音。

5、指導書寫:懸

引導觀察結構:上長下斷;上窄下寬,橫間距離要均勻。撇折在中線上。

6、練習寫生字,同桌互相檢查並修改。

三、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題,質疑(什麼是走馬燈?奧祕什麼意思?走馬燈有什麼奧祕?)

2、默讀課文:通過讀課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和詞。

2、結合同學提出的問題收集有關資料。(走馬燈的圖片;茅以升像;茅以升介紹等。)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理解重點語句,感受茅以升善於觀察和思考,勇於探索科學的精神。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資料交流:

1、上節課請大家收集了有關的資料。請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

2、小組交流資料(圖片、文字、影象等。)

3、結合學生資料出示走馬燈圖片課件或實物,略讀第一自然段。

一邊讀一邊看圖瞭解走馬燈的樣子。

4、導入:就是這樣一個別人看起來很平常的走馬燈對茅以升卻產生了不平常的影響。通過他的表現我們認識了一個怎樣的茅以升呢?

二、讀課文,再次整體感受茅以升是一個怎樣的人?

1、指名課文,思考。

2、板書: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勇於探索。

3、導讀: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讀,分別用不同標記畫出相關語句。

三、研讀課文。品味語言,感情朗讀: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樣的孩子?

2、根據你最想交流的內容自願組合小組進行討論、(老師安排不同地點、)

[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需求和興趣,給學生以選擇的空間、]

3、小組選代表進行彙報、全班學生共同討論、朗讀、

(1)感悟描寫茅以升善於觀察的語句:

A、隨學生彙報出示文字課件:

走馬燈像磁石一樣,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頭,目不轉睛地盯着走馬燈、

B、引導學生品味帶點詞語,體會其善於觀察、

“像磁石”什麼感覺?想象此時茅以升心裏、眼裏只有什麼?

“仰”“目不轉睛”“盯”什麼樣?表演體會。

C、朗讀感悟、評議。

D、他看到了什麼?指名讀,思考:他看得如此細緻,說明他觀察得怎樣?

(2)感悟感悟描寫茅以升勤於動腦的語句:

隨學生彙報出示文字課件:茅以升提出了哪些問題?

◎小紙人、小紙馬怎麼會轉?

◎怎麼有時轉得快,有時轉得慢呢?

◎那麼怎樣才能讓小紙人、小紙馬跑得快一些呢?

學生交流看法後引導朗讀。

(3)感悟描寫茅以升勇於探索的語句:

隨學生彙報讓學生板書茅以升勇於提問、勇於實踐的詞語:

問、取、吹、又提問、又拿、點燃。

小結:茅以升不僅觀察,還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能實踐驗證。所以我們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個怎樣的人?(指板書)

四、總結:

正因爲如此,他長大後才能成爲一個的橋樑專家。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五、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收集科學家的故事。

國小三年級語文《走馬燈的奧祕》教學反思 篇二

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茅以升是怎樣發現走馬燈的奧祕的,讓學生說說茅以升小時候是怎樣的孩子。難點是:對走馬燈的構造及走馬燈轉動的原理的認識。生字教學抓住多音字“轉”和“旋”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查字典理解字義並組詞。從課後反饋的信息看主要錯誤有“蠟”字“蟲”字旁寫爲“火”字旁。“形”與“型”在組詞時分辨不清楚。在講解課文內容之前我引導同學們看圖,讓學生說說圖中的孩子在幹什麼,是怎樣的神態,自由說,再讀課文,找出對應的段落,引導學生按“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思路進行分析。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比較好,大家都動起來,分散精力的同學少。在朗讀指導時,重點指導多音字“轉”在不同句子中反覆出現的不同讀音。

因本篇課文淺顯易懂,接近學生的生活和情趣,所以學生也理解得好,課後問答基本能敘述清楚,真正讓我領會到:“興趣是孩子們的老師。”

國小三年級語文《走馬燈的奧祕》原文 篇三

茅(máo)以升七歲那年,過元宵(xiāo)節的時候,家裏買了兩盞(zhǎn)棱(léngɡ)柱形的走馬燈。一盞掛在牆壁上,一盞懸(xuán)在堂屋中央。

走馬燈像磁(cí)石一樣,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頭,目不轉(zhuǎn)睛地盯着走馬燈。只見走馬燈中間有一個軸(zhóu),軸上有一個可以旋(xuán)轉的小輪子,軸心插着紅蠟燭(làzhú),輪子四周插着彩色的小紙人和小紙馬。蠟燭點燃以後,輪子就旋轉起來,輪子四周的小紙人和小紙馬也跟着轉[zhuàn]動。明亮的燭光把小紙人和小紙馬的影子投在燈壁上,十分有趣。

他越看越入迷。一連串(chuàn)的問題,爭着往他腦子裏擠:小紙人、小紙馬怎麼會轉?怎麼有時轉得快,有時轉得慢呢?……

他帶着這些問題去問大人。大人告訴他:“是蠟燭的熱氣薰(xūn)的。”他聽了大人的話,就把掛在牆上的走馬燈取下來,“噗(pū)”的一聲,把蠟燭吹滅了。小紙人、小紙馬越跑越慢,最後停了下來。

“那麼,怎樣才能讓小紙人、小紙馬跑得快一些呢?”他又提出了一個新問題。大人告訴他:“熱氣大,小紙人、小紙馬就跑得快。”於是,他又拿來一支蠟燭,把兩支一齊點燃。果然,小紙人、小紙馬飛快地轉起來……

這天晚上,茅以升特別高興。雖然他沒有完全弄明白走馬燈轉動的科學道理,但科學的種子已經播進他幼(yòu)小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