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草原》教案精品多篇

《草原》教案精品多篇

《草原》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說說歌曲中描繪的是哪裏的景色。聽着歌曲,你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象?板書課題:《草原》。

2、介紹作者老舍。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

(2)簡要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草原的?

(3)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這次草原之行的?

2、交流初讀情況。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描寫草原風景的段落,畫出相關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

2、課堂交流,隨機點撥。

(1)指明反饋

①理解草原的“綠”。

說說“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

②想象草原上羊羣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讀。

(2)“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麼?

②在這種境界裏,作者爲什麼要驚歎,爲什麼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③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吟一首怎樣的小詩?(《敕勒歌》)

3、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草原人更美的相關句子做上記號,並有感情地朗讀。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車跟着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麼場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詞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爲什麼用“彩虹”來比喻?

③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麼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

①反覆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時候會說些什麼?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②理解“會心”,“會心的微笑”裏包含着什麼?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香醇的奶酒、激躍的賽馬、嘹亮的牧歌、狂歡的舞蹈,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場面呀!可是夕陽西下,主客們不得不分別了。課文中哪句話表達出了他們當時的心情?(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如果這時你也在場,心情將是如何呢?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蒙漢”指五十六個民族。“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着。

②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裏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西落了,仍然談興正濃。

2、小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2、畫一幅展現美麗草原的圖畫,表達出你對草原的愛。

板書設計:

景色美——風景如畫

草原民族團結互助

人更美——熱情好客

《草原》知識點 篇二

一、生字組詞

毯tǎn(地毯、綠毯、毛毯)

陳chén(陳舊、陳列、陳述)

裳shang(雲裳、衣裳、紅裳)

虹hóng(霓虹、彩虹、長虹)

蹄tí(牛蹄、馬蹄、蹄子)

腐fǔ(豆腐、腐敗、腐爛)

稍shāo(稍等、稍微、稍縱即逝)

微wēi(微妙、微笑、輕微)

二、多音字

行 (háng) (一行) (xíng) (行動)

勒 (lè) (勾勒) (lēi) (勒馬)

蒙 (mēng) (矇騙) (méng) (蒙受) (měng) (蒙古族)

三、近義詞

渲染—烘托 熱鬧—喧鬧 明朗—晴朗

奇麗—瑰麗 疾馳—飛馳 回味—體味

境界—境地 拘束—拘謹

四、反義詞

迂迴—徑直 拘束—自然 灑脫—拘謹

舒服—難受 羞澀—大方

五、理解詞語

清鮮:清爽新鮮。

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綠色,形容很大的範圍內都是碧綠的顏色。

柔美:柔和而優美。

境界:事物所到達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

迂迴:迴旋、盤繞。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嶺:高大陡峭的山嶺。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六、詞語拓展

四個字的表示“綠”的詞語來?

綠草如茵、綠意盎然、綠意蔥蘢

青山綠水、披紅掛綠、綠蓋疊翠

七、句子解析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綠。“千里”指草原的範圍遼闊無邊。“一”是“全”和“都”的意思。總起來是說整個草原全是碧綠碧綠望不到邊的青草。這句話寫出草原遼闊、碧綠的特點。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裏都是綠的,但不因空曠而顯得蒼茫。這句話也是這一段的中心句。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渲染”“勾勒”均是繪畫用語,“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塗抹畫面,以取得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勾勒”是指用線條勾畫出輪廓。“翠色慾流”是指青草鮮嫩,顏色青翠,似在流動,富有生機。老舍將草原擬爲一幅揮毫潑灑的寫意畫,突出了草原的遼闊碧綠,小丘線條的柔美,整個草原猶如巨幅中國畫那樣讓人賞心悅目。置身於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會驚歎,併產生舒服之感,因此,既願久立欣賞,又想吟誦詩篇。

3、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回味”,細細地回憶,品味。這裏是駿馬和大牛的天然牧場。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風光如詩如畫,有着無限樂趣,因此連靜立的牛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樣在享受和回味。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4、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這句話是寫蒙古族老鄉身着節日盛裝,策馬疾馳,遠迎來客。鮮豔的服飾,飛馳的駿馬,飄舞的衣襟衣帶,作者將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八、問題歸納

1、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

本文寫了美麗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讀課文,看看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草原的美?

課文從草原風光美和蒙古族人民遠迎款待漢族同胞的人情美兩個方面來寫草原的美。

3、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麼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羣、駿馬、大牛。

這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清鮮,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線條柔美,羊羣多而自由,駿馬、大牛有時靜立不動,像陶醉在這美景中一樣。

4、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爲什麼把迎接的人羣比作彩虹呢?

因爲寫馬羣,突出一個“快”。“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馬疾馳,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些都說明迎接着心情的急迫和愉悅,體現出了蒙漢情深。

5、蒙古族人民是怎樣迎接、款待、送別客人的?

從蒙古族人民跑幾十裏去迎接客人、盛情款待遠客、敬酒聯歡、深情話別等可以看出蒙古族和漢族之間的深情厚誼,體現了一種人情美。

6、說說你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理解:蒙漢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怎麼忍心馬上分別呢,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這遙遠的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互相傾訴着惜別之情。

體會:這句話作爲全篇的結尾,點明瞭蒙漢兩族團結情深的中心。

《草原》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及新詞,掌握1個多音字“蒙(měng)”,認讀1個字。

2.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中描寫野花的句子。

4.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感情。

5.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蒐集到的信息。

教學重點

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繫上下文和結合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的神奇美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在語文的學習中,遊歷過美麗富饒的西沙羣島,欣賞過雲霧繚繞的托木爾峯。今天,老師建議大家去領略一下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風光。誰有興趣?好!我們出發!

2、多媒體課件(剪輯過的配樂錫林郭勒草原風光)

3、啓發:誰願意談談感受?

4、師:看來,大家對錫林郭勒草原很感興趣。讓我們走近一些,來個近距離接觸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各自輕聲朗讀

要求:體會一下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討論:錫林郭勒草原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3、師:雖然,草原留給我們的印象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字能概括出此時大家的感受,那就是草原很——美!讓我們踏上草原,細細地用心欣賞它!

三、細讀感受

(一)第一、二自然段

1、請同學默讀

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可以邊讀邊畫。

2、討論:

(1)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2)教師隨着學生回答相機引導:這是從哪個方面描寫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3、板書(廣闊美麗)(野草)(湖水)(野花)

4、引導學生體會

野草——廣闊、茂盛

湖水——稀少、神奇

野花——鮮豔、清香

5、重點句(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

(1)各自輕聲讀,體會

(2)討論:從哪兒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美麗?

(3)句子對比:

A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着一窪窪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

B草灘上,有一窪窪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光芒,就像鏡子一樣。

師:你感覺哪句好?爲什麼?

結合平時看的影視作品,說說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什麼樣?

什麼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

爲什麼說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裏的寶鏡一樣?

(4)啓發想象:除了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還可能映出什麼?

師:想不想親眼看看這廣闊美麗的草原?

6、多媒體課件(草原近景,配樂騰格爾所唱《天堂》)

7、指導朗讀

(1)各自有感情朗讀喜歡的句、段

(2)指名讀,評讀

師:誰有不同的讀法?

8、指導背誦描寫野花的句子

師:錫林郭勒草原不僅廣闊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我們去感受它的生機與活力。

(二)第三、四自然段

1、默讀

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錫林郭勒草原是歡騰的世界。

2、討論:

(1)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錫林郭勒草原是歡騰的世界?

(2)教師隨着學生回答相機引導:這裏寫了草原上有什麼?發出哪些聲音?有哪些動作?

(3)啓發想象:除了這些,結合蒐集的資料,說說我們還可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3、板書(動物、人)

4、指導朗讀

師:老師深深地被草原的活力感染了,你們呢?我們來師生合作朗讀,再一次感受草原之美。

四、總讀感悟

1、師生有感情朗讀

師讀第一、三自然段,生讀第二、四自然段

2、小結:

草原之旅即將結束,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麼?

師:同學們說得太好了!簡直是未來的作家和詩人!

五、拓展

1、多媒體課件(課文中的歌詞)

2、欣賞歌曲第一段

3、自主創作第二段

4、展示

《草原》優秀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字詞,會認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並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2、能正確讀寫“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飄帶舞、拘束、羞澀”等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3、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理解蒙漢人民的深情厚意,激發學生對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之情。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蒐集草原的圖片和文字資料,瞭解內蒙古草原的風土人情。

2、歌曲《天堂》,描寫草原生活的樂曲一首。

【教學重點】

體會蒙漢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之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說話,激情導入

1、齊讀課題。你去過(見過)草原嗎?你是通過什麼途徑瞭解草原的?

(生可以通過唱歌、講述等形式來交流和表達。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可以就自己在電視、電影、網絡上看到的草原進行描述。)

2、“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羣”這是西部歌王騰格爾用歌聲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聽一聽?播放歌曲《天堂》。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語言大師老舍先生去領略一下內蒙古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透過文字去體會那裏獨特的民族風情。

二、初讀感知,瞭解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字新詞。

指名認讀生詞。

2、交流自學生字詞的情況,讓學生當老師,提示易錯之處。

3、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究竟寫了哪些內容?

指名交流,教師適時點撥:這些內容大致可以分爲幾個部分?(兩個)

4、每一個部分分別寫的是什麼?結合學生回答適時板書:風光美人情美

5、請你找出這兩個部分的內容,自己大聲地讀一讀。

三、領略草原風光美

1、誰能把描寫草原風光美的這一部分讀出來?其他同學邊聽邊把不是直接描寫草原風光的句子勾畫下來。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師生適當點評。

3、自由朗讀文中直接描寫草原風光的句子。邊讀邊想象,邊讀邊體會。

4、指名朗讀,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

5、讀一讀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喜歡它的原因。

建議:學生談到自己喜歡的句子是,課件及時呈現該句。同樣喜歡這一句的學生也參與朗讀。同時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6、請你把剛纔勾畫的不是直接描寫草原風光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師:你們發現勾畫的句子都寫的什麼內容呢?

點撥:其實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風光以後,抒發自己感情的句子。

7、配樂引讀課文。教師讀直接描寫草原風光的句子,學生讀作者抒發感情的句子。

8、引導思考:作者前後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板書:高歌──低吟

9、討論交流:作者的感情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從整體上看到草原美麗開闊,所以滿懷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既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詩。)

10、背誦第一自然段。

(1)多麼美麗的風光,多麼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拿起書來,再讀一遍課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無限美麗的景色!讓我們把它們永遠記在腦海中!(齊讀)

(2)課文學到這兒,誰把這美景記在腦海中了,誰能把這段課文背下來?請會背的同學站起來試一試。(配樂)

四、總結

我們雖然只學習了課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給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節課我們再隨老舍先生到蒙古包裏,去蒙古人家裏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指名朗讀生字、詞語。

2、背誦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草原風光無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熱情奔放。作者一行人進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接待,表現了蒙古族風情。課文25自然段給我們作了詳細介紹。

2、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部分都講述了哪些內容?

3、全班交流。

教師適時引導,並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迎客──相見──款待──聯歡

4、課文四個自然段就講了四個內容,請你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來自學,然後在小組中交流學習成果。

5、組內交流。

6、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①提出交流要求:一邊說,一邊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讀出來,最後還要加上自己的評論。

②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許久,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迴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感悟作者的興奮與驚喜)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感受草原人民穿着豔麗的民族服裝,揮動馬鞭,從很遠的地方來迎接客人的情景,體會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對漢族兄弟的情深意長的情誼。)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感受熱鬧的場面打破草原寂靜的場景。)

③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④練習背誦本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相見。

①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②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的?

③重點體會句子: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從“總是”和兩個“再”字中,都能體會到主客雙方的感情熱烈、深厚。)

④把你的體會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學生自由讀、分組讀或者齊讀。

(3)第四自然段──款待。

①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你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麼?請你用一邊說、一邊讀、一邊評價的方式交流。

(如:進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擺上了奶豆腐,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他們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風味食品來款待我們。這充分表現了蒙漢兩族人民親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齊聲歌唱,體現了兩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②指名學生朗讀本段,其餘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4)第五自然段──聯歡。

①繼續運用前邊的方法學習。

②聯繫上下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7、是啊,蒙漢情深,怎忍別離,雖然已是夕陽西下,但大家談興正濃。面對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們對整個草原都產生了怎樣的感情?

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熱愛──依戀

8、放聲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句子通過有感情朗讀推薦給大家。

三、品味語言,揣摩寫法特點

1、作者從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風情兩個方面介紹了草原,你認爲貫穿全文始終的是一種什麼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動具體地表達自己的這種情感的呢?

2、一幅美麗的草原風情畫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展開。我們通過讀文,感受着蒙漢人民的親密無間,咀嚼着優美生動的語言文字,你發現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3、把你最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再好好讀一讀。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學完課文後的感受。

《草原》教案 篇五

一、播放關於草原的課件,教師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美)

2、你認爲《草原》中什麼美?引導學生歸納出“景色美,人情美”

三、教學“景色美”

1、自由

朗讀課文,你最喜歡哪些景色?爲什麼?

2、學生自由回答,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當安排朗讀指導與訓練。

四、教學“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讓我們流連忘返,還有什麼也讓我們不願離去的嗎?(人)

1、小組討論:從什麼地方可以體會到“人情美”

2、彙報交流,隨機朗讀

3、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4、你還知道關於蒙古這個民族的風俗嗎?

五、小導遊

如果你是一名導遊,怎樣向遊客們介紹蒙古草原呢?

草原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品讀優美句段,感受蒙族兄弟姐妹的熱情好客。

2、。結合插圖體會“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感受蒙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課時的內容

師: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生:課文主要寫了草原的美麗和蒙古人的熱情。

師:草原有多美呢?誰來讀讀書上有關的句子好客。

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師:草原的景色是如此之美,那兒的蒙族人民又是怎樣對待遠道而來的漢族同胞呢?請用兩個詞概括出來。

生:熱情好客

師:這節課讓我們走入草原感受感受蒙古人的熱情好客。齊讀課題。

生讀題目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師:默讀課文第二部分,找找哪些句子寫出了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用筆勾畫出來,再讀讀,要讀出你的理解。

生默讀、思考、勾畫、朗讀。

師:哪些句子寫出了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誰來說一說?

生讀課文中的句子: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師:你怎麼理解的?

生:因爲蒙古人民來到幾十裏外的地方歡迎遠客。

師:誰能把蒙古人民的熱情讀出來?

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師:你讀出了蒙古人民的熱情。還有嗎?

生讀句子:靜寂的草原熱鬧起來……響成一片。這句話寫出了來歡迎我們的人很多,很興奮。

師:真會讀書。你還找到了什麼句子?

生讀句子: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蒙族人民見到我們,就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似的,熱情地和我們握手,說呀,笑呀,就像一家人。

師:真是蒙漢一家人啊!你能再讀讀這句話嗎?

生有感情地朗讀該句。

……

師:請大家看課文中的插圖,看圖畫展現的是哪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看圖、讀文、思考。

師:誰來說說你的發現?

生:圖上畫的是最後一個自然段的內容。

師: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太陽落山了,夕陽斜照着草地,草地變成金黃的了。最後一句話說到了斜陽。

師:觀察真仔細。

生:我們要走了,想留個紀念,正和蒙古人民一起照相了。

生:蒙古人民捨不得我們走,拉着我們的手說着分別的話。

師:我們也不想離開他們呀!

生:他們捨不得分開,正一起擁抱呢。

師:課文中的哪句話集中表現了這幅圖畫的內容?

生(有感情地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師:曾瑞說這句話像詩一樣。誰來說說詩一樣美的句子是什麼意思?

生:蒙古人民和漢族人民情誼很深,他們不忍心分別,太陽落山了,他們的話都還沒有說完。

師:說得太好了,一起讀讀這句話。

全班學生充滿感情地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草原的教案 篇七

設計意圖:

在平時的數學活動中我發現班級幼兒對序數的認識並不是非常的清晰,所以將設計此節活動,幫助幼兒鞏固對序數的複習。活動是以去青青草原找禮物爲主線,選擇的都是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事情,將序數的概念貫穿於找書包,看火車,找座位,答密碼,送禮物等環節,設計的時候也考慮到難度了的遞增性,從簡單的從左往右,到上下,再到找車廂座位,最後按指針轉動方向找貼密碼。

活動目標:

1、善於觀察,願意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2、根據標誌提示,能從不同方向確定物體的排列次序。

活動準備:

PPT、幼兒操作卡片、轉盤1個、自制車票15張、火車頭道具1個、禮物15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幼兒進場。

師:今天,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羊羊們爲客人老師準備了很多禮物,就放在青青草原,現在我們要去把禮物拿過來,可是青青草原很遠,我們必須要坐火車才能去。

二、坐火車,找座位,根據不同方向的標誌,感知物體的排列次序。

1、找車票。

(1)師:車票在第2個書包裏,請小朋友找一找。

幼兒根據“←”的提示,找出從右往左數的第2個書包裏的車票。

2、找火車。

課件展示5列火車,提問:“第幾列火車是去草原的?你是怎麼數的?”

小結:從不同的方向數,同一列火車的序數不一樣。

3、根據火車票上的數字,找到自己的座位。

(1)師:紅色的大數字表示坐第幾節車廂,藍色的小數字表示坐車廂裏的第幾個座位。

(2)幼兒根據車頭的方向,找到自己相應的座位。

三、貼密碼卡,進草原。

1、出示教具密碼轉盤,提問:“轉盤上的指針是往哪個方向轉的?”

(幼兒根據指針提示,明確轉盤旋轉方向)

2、教師撥動指針,請幼兒依次說出彩色圓片的序數。

3、出示密碼卡,教師示範操作。提問:密碼卡上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表示什麼含義?(強調序數)

4、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視。

5、操作完成,師幼共同檢查操作結果。

幼兒將操作完成的密碼卡貼在黑板上,教師用“儀器”依次檢查,出現錯誤儀器發出提示音。

6、到達草原,拿到禮物。

四、坐回程火車,送禮物。

1、請幼兒根據回程火車的車頭方向,按照車票上的數字找到座位。(與來時的火車方向相反)

2、請幼兒根據禮物上的數字標籤,將禮物送給相應的老師。(請收到禮物的老師提問:你是從哪邊開始數的?)

五、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草原的教案 篇八

教學重點:

1、領略草原的魅力;

2、理解作者對草原的深情;

3、掌握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獨特體驗與感受及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吉祥三寶》)草原上不僅有“吉祥三寶”,還有“草原三劍客”:作家鮑爾吉原野,歌手騰格爾和畫家朝戈三人被稱爲當今中國文藝界的“草原三劍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作家鮑爾吉原野的哲理性散文《靜默草原》,感受大草原的無窮魅力。

二、領略草原獨特的魅力。

1、檢測預習效果。

2、點名讀課文,師生評議。

3、學生自由默讀課文,交流描寫草原的語句有哪些。思考體會這些語句體現了草原的哪些特點?

4、從上面來看,本文的重點不在於對景物的描繪,那麼本文重點寫的是什麼呢?

明確:重點不是對景物的描寫,而是對草原的感受。

三、體會作者獨特的感受。

1、學生分組討論,抒發作者感受的句子有哪些?應該如何理解作者的感受?

⑴、遼遠而蒼茫。人難免爲這種遼遠而驚慌。

⑵、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⑶、在草原上,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也可以說是侷促。

⑷、具備了看不到與看不盡這兩種特點。

⑸、覺得所有的'柺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

⑹、草原與我一樣,也是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

2、重點探究以下句子:

⑴“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這是否矛盾?爲什麼?

⑵“草原與我一樣,也是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如何理解?

⑶“覺得所有的柺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如何理解?

⑷本文題目是“靜默草原”,“靜默”在文中體現在哪些方面?爲什麼說草原是“靜默”的?

四、品味作者獨特的情感。

1、如何理解作者將自己比作“母牛”和“烈馬”?

2、本文表達了作者對草原怎樣的情感?

3、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語段進行朗讀展示。(配樂:蒙古長調)

五、小結。

草原之美,不在可見的美色,不在可聽的美聲,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觀,美不在美麗的語言,美在無言,美在靜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靜默中對於水草自由的想象和感受。讓我們在悠揚的蒙古長調音樂聲中深情誦讀文中第十三自然段,體會蒙古人對家鄉細膩、溫柔、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