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草原》教案【精品多篇】

《草原》教案【精品多篇】

草原教案 篇一

【教學目的要求】

一、通過對文章中語言文字的講讀分析,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和薰陶,使學生了解蒙漢民族團結的深厚情意,培養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學過的讀寫訓練項目,加深對“展開豐富想象”、“抓人物特點”等訓練重點的認識。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加深對“展開豐富想象”和“抓住人物特點”等訓練重點的認識,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本文所寫的內容離學生生活較遠,有的句子含義也較深,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具準備】幻燈片、錄音磁帶。

第一課時(預習指導課)

一、介紹寫作背景和草原風土人情。

向學生提供有關反映草原風光和草原民俗的圖片和讀物。其目的是:①爲突破難點,理解課文作準備。②培養學生使用參考書的能力。

二、範讀課文。

三、自學字詞,重點理解下面詞語:

回味、灑脫、迂迴、襟飄帶舞、拘束、羞澀、會心

四、出示預習提綱

內容如下(教師巡視指導):

1、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認真讀課文,按“寫景”、“敘事”給課文分兩部分。並按課後揭示,概括第二部分各自然段的段意。

3、結合上下文,試着理解課後2題中的句子,爲下節課突破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五、課上交流。

學生交流預習情況,自由發言。

1、說說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什麼疑難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2、經過努力,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

《草原》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2、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1、草原風光圖。

2、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教法學法:

導讀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說說歌曲中描繪的是哪裏的景色。聽着歌曲,你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象?板書課題:《草原》。

2、介紹作者老舍。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把課文讀通順,同時劃出生字新詞。

(2)簡要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草原的?

(3)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這次草原之行的?

2、交流初讀情況。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描寫草原風景的段落,畫出相關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

2、課堂交流,隨機點撥。

(1)指明反饋

①理解草原的“綠”。

說說“一碧千里”、“翠色慾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

②想象草原上羊羣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讀。

(2)“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麼?

②在這種境界裏,作者爲什麼要驚歎,爲什麼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③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吟一首怎樣的小詩?(《敕勒歌》)

3、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草原人更美的相關句子做上記號,並有感情地朗讀。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車跟着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麼場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詞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爲什麼用“彩虹”來比喻?

③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麼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讀句子,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②通過朗讀把當時的熱情表現出來。

(3)“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

①反覆朗讀這句話,體會其中洋溢的熱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時候會說些什麼?

(4)“這時候,鄂溫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們同行的歌手也趕緊唱起來,歌聲似乎比什麼語言都更響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麼,聽者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②理解“會心”,“會心的微笑”裏包含着什麼?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香醇的奶酒、激躍的賽馬、嘹亮的牧歌、狂歡的舞蹈,這是多麼激動人心的場面呀!可是夕陽西下,主客們不得不分別了。課文中哪句話表達出了他們當時的心情?(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如果這時你也在場,心情將是如何呢?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蒙漢”指五十六個民族。“何忍別”是指不忍別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區,那已經是我國北部的邊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綠色的大草原;“話斜陽”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們互相高興地、親切地交談着。

②連起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蒙族和漢族兩族人民情深似海,哪裏忍心離別呢?所以到了夕陽已經西落了,仍然談興正濃。

2、小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作業

1、背誦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2、畫一幅展現美麗草原的圖畫,表達出你對草原的愛。

板書設計:

景色美——風景如畫

草原民族團結互助

人更美——熱情好客

《草原》優秀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通過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繁榮興旺的新氣象。本堂課的思想是如何滲透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實現語文素養、音樂素養、審美情趣等多種能力的整合,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

二、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歡樂。

三、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涌”“醒來了”“迴盪”等生詞,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突破重難點的措施:

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

五、教學策略:

(1)以讀爲本,創設情境,感悟朗讀,體現語文課上的書聲朗朗。

(2)以鼓勵性評價作爲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體現課堂評價的激勵作用。

(3)體現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七、設計思路:

根據信息時代的特點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本課的設計思路是:

(1)以基於多媒體條件下的學習環境爲依託;

(2)以課內外聯繫,學科間融合的大語文觀爲基本理念;

(3)以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爲主要學習方法;

(4)以提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和語文素養爲歸宿;

(5)以培養學生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歡樂爲情感目標。

八、教學環節設計及意圖:

(一)、欣賞草原風光,初步感知

對多數學生來說,草原是陌生的。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們設計了“欣賞草原風光錄像”,讓學生對草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在此基礎上順勢導入課題:草原的早晨更美,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來讀課題,進入學習情境,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二)、品讀課文,體會感悟

我們在設計這一課時,緊緊圍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這一主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全文以一個大問題“從哪裏體會出草原的美麗和歡樂”貫穿始終。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讀書感悟、交流體會,然後在全班範圍內交流。基於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情感體驗較貧乏,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對抽象的語言文字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所以當學生談到“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時,學生對草原醒來了,難以理解,教師藉助演示:圖上先出現寧靜的、鋪滿新綠的草原,接着出現牧民的鞭子,最後出現馬牛羊人在活動的情景,隨着太陽的升起,畫面由暗到亮,與之相配的是舒緩低沉的音樂,接着是“啪!啪!”的鞭聲,最後是各種動物的叫聲和人的吆喝聲,草原現出一片熱鬧的景象,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配上畫外音,草原的夜靜悄悄的,隨着黎明的臨近,牧民的鞭聲啪啪地響起,寧靜的草原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了。通過這些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感受草原的“寧靜”,體會“草原醒來了”的情景。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用朗讀喚醒同學們的耳朵,讓大家感受到草原醒來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巧妙的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輕而易舉的理解了“草原醒來了”的含義,把觀察、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了詞語與事物表象的聯繫,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突破了教學難點。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着羊羣奔向草原的歡樂場面,在學習這一段時,學生對“涌”的理解可能會很不到位,因爲從沒有到過草原的國小生,頭腦中對羊兒爭先恐後像潮水一般涌出圈門這一景象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教師通過演示,化抽象爲形象,生動的再現了很多羊兒歡快的“涌”出圈門的景象,讓學生感受到一幅鮮活、跳動的畫面。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引導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去讀課文,學生自然就能把羊兒的多、羊兒的歡樂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自然段寫了遠處的羊羣和牧羊人的歌聲。通過欣賞藍天上白雲飄,藍天下羊羣散佈在大草原上,慢慢的移動吃草,牧羊人悠閒的躺在草地上的動畫,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和牧羊人的快樂。申老師講解“迴盪”一詞時,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她沒有照搬詞典裏的解釋,而是通過讀書,通過欣賞音樂,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境,去“意會”。學生在老師創設的音樂情境中,自主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理解了詞語,豐富了情感,拓寬了詞彙。

總之,通過多媒體的運用,我們成功的創設了情境,讓學生理解了一些難懂的詞語,深刻的感受到了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

(三)作業設計:

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內化語言文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設計了比較開放的作業,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出草原的美,喜歡唱歌的同學可以用你的歌聲表達出草原的美,也可以朗誦一首關於草原的古詩,也可以寫一段話,不但拓展延伸了所學知識,同時也體現了學生對知識選擇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