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草原》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草原》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 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遵循以學生爲主體,以讀爲本,通過自主讀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抓關鍵詞,結合畫面去體會作者描寫的草原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 蒐集與草原有關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

2 .製作課件:草原分佈圖;中國畫欣賞圖片;草原風光圖;視頻《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學生準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 .蒐集與草原有關的圖片、文字。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你去過草原嗎?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樣的呢?

2 .你知道我國有哪些著名的草原嗎?出示 “ 草原分佈圖 ” ,使學生了解草原主要分佈在內蒙古、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區。

3 . 講述: 很多年前,被譽爲 “ 人民藝術家 ” 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內蒙古大草原去參觀訪問陳巴爾虎旗,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參觀訪問記 —— 《草原》。今天,就讓我們與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賞那兒的美景,結識蒙古族同胞,一起感受草原獨特的風情。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呈現情境,激起學生對草原的嚮往,產生“ 走進 ” 大草原的興趣,形成閱讀期待,達到 “ 未成曲調先有情 ” 的效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讀文,提示: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 .檢查字詞,掃除障礙。

(1) 課件出示第一組詞 ( 讀詞語,拼讀加點字,然後在括號裏寫出拼音 ) :

綠毯( ) 陳 巴爾虎旗 ( )

衣裳( ) 彩 虹 ( )

馬蹄( ) 豆 腐 ( )

羞澀( ) ( ) 微 笑 ( )

(2) 課件出示第二組詞 ( 讀詞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 :

蒙古包 好客 同行 似乎

指導:讀準詞語中加點的多音字,再給多音字擴詞。

重點理解“ 同行 ” 的不同讀音、不同意思並舉例說明。

同行x í n ɡ:一起行路。

同行h á n ɡ:行業相同;同行業的人。

3 .再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理清作者參觀訪問的經過,試着概括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來介紹草原的。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指導歸納。( 板書:景物美、人情美 )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尋作者參觀訪問的“ 行蹤 ”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發展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也使下面的學習過程有物可尋,有章可遵。

三、品讀感悟,共同鑑賞

1 . 過渡: 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麗風光展現出來的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第 1 自然段。

2 . 引導: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 1 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這段話的哪些景物讓你感受到了草原的景美?邊讀邊作批註,想好後可以先和小組同學說一說。

3 .學生交流品味。

(1) 課件出示: “ 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 ” 先抓住 “ 清鮮 ”“ 明朗 ” 感受天空之美,再換詞比較 “ 空氣是那麼清鮮 ( 清新 ) ,天空是那麼明朗 ( 晴朗 ) ”,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

(2) 課件出示: “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

( 板書:一碧千里 ) 先理解 “ 一碧千里 ” 中 “ 碧 ” 的意思,然後猜測 “ 一碧千里 ” 的意思,再引導學生想象大草原 “ 一碧千里 ” 的畫面;聯繫本段第二句話,理解 “ 並不茫茫 ” 的意思,體會並讀出草原無邊無際的綠與美。

(3) 課件出示: “ 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

圖文結合,體會作者把草原比作綠毯,把羊羣比作白色的大花的好處。引導

引導學生體會比喻修辭方法的妙處。

學生展開想象,體會“ 繡 ” 字的妙處,從而感受羊羣給草原帶來的生機,感受草原的動態美。指導學生通過範讀、賽讀等形式體會草原的景色美、作者的語言美。

(4) 課件出示: “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 ”

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感受“ 渲染 ” 與 “ 勾勒 ” 的意思,多媒體呈現 “ 中國畫 ” 和 “ 小丘圖 ” ,兩相對比,體會比喻之妙,小丘之美。抓住 “ 翠色慾流 ”“ 流入雲際 ” 感受草原綠得油亮,彷彿與天融合的美好意境。指導學生通過個別讀、齊讀等方式表達閱讀感受。

4 .以情激情,感受作者對草原的讚美之情。

(1) 過渡: 面對一碧千里的草原,作者不僅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草原的美景,而且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盡情抒發了當時的感受。請找出相關句子,一起來讀一讀。

(2) 交流出示,引導點撥。

① 假如你就是作者,第一次來到草原,呼吸到那麼新鮮、乾淨的空氣,看到那麼晴朗、明淨的天空會有怎樣的感受呢?又會怎麼做呢?課件出示句子: “ 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 等到學生和作者有了相同的感受以後引導朗讀,表達愉快、讚美之情。

②“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草原的無限樂趣。 ”

引導探究:聯繫上文,這種境界指怎樣的境界?抓住關聯詞語“ 既 …… 又 ……” 體會作者初見草原時的驚喜、激動之情。抓住 “ 回味 ” ,感受草原風光的如詩如畫,讓人沉醉的美景。這種擬人的寫法,構成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增強了草原風光的感染力。

配樂朗讀,以輕緩的語調讀出回味的感覺,讀出對草原的讚美之情。

5 .理清文路,指導背誦。

(1) 回顧第 1 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描寫草原的這些景物的?

(2) 交流小結: 作者是按從上 ( 天空 ) 到下 ( 草地 ) 的順序來描寫的;每寫完一處景物, 即時抒發自己的切身感受,傳達對草原的喜愛、讚美之情。

要關注描寫順序,學習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讀,熟讀成誦。

設計意圖:品讀優美語句,體會表達方法,感受景物之美以及作者對草原的熱愛與讚美之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通過品讀、吟誦、想象等方法,來體會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語言。

四、回顧總結,佈置作業

1 . 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一起欣賞了草原景色之美,感受到作者的語言美、情感美,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去感受草原的人情美。

2 .抄寫生字新詞。要求:字跡工整,力求美觀,有一定速度。

重點指導學生書寫“ 毯”字。注意 “ 毯 ” 是半包圍結構,先寫 “ 毛 ” ,後寫 “ 炎 ” , “ 炎 ” 的末筆改爲點。 “ 毛 ” 的豎彎鉤要長,托住 “ 炎 ” 。

3 .背誦第 1 自然段。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在提到寫字要求時特別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 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本課作爲第一單元第一課的特殊地位,理應考慮到這一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重溫美景

1 .齊讀課題。

2 .朗讀詞語。

一碧千里 翠色慾流勾勒 渲染 迂迴

灑脫 拘束 羣馬疾馳 襟飄帶舞

3 .課件播放草原風光圖,引導學生回憶:初入草原,我們就被草原的迷人風光深深吸引了,回憶一下,作者抓住哪些方面向我們展現了草原的美景?板書:景物美、人情美。

4 .背誦第 1 自然段。

5 . 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跟隨作者走進草原,去見見草原的人民,感受那裏的另一番景象。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圖片激活學生對美的認知,在複習鞏固中積累文中優美的片段。

二、扶放結合,感受人美

1 .默讀第 2 ~ 5 自然段,思考:草原人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學生交流。 ( 板書:遠迎、相見、款待、聯歡、話別 )

2 .導學引路,細品 “ 遠迎 ” 場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1) 默讀課文第 2 自然段,畫出最能體現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語句,圈出重點字詞,簡要寫寫閱讀感受。

(2) 學生交流,相機出示課件,教師適時點拔引導。

①“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

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側面感悟:從“ 男女老少 ” 體會迎賓的人之多;從 “ 各色衣裳 ” 體會蒙古族人民對客人的尊重;從 “ 風吹來似的 ”“ 羣馬疾馳 ”“ 飛 ” 感受蒙古族人民迎客心情的迫切,性格的豪放,待客的熱情,作者的激動情懷。

理解“ 襟飄帶舞 ”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因爲 “ 男女老少 ” “各色衣裳 ” 再加 “ 羣馬疾馳 ” ,纔有 “ 襟飄帶舞 ” ,將此情此景,比作彩虹,不僅形似而且神似,既表達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又表達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②“ 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着,飛馳着,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 ” 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麼感受。在 “ 遠迎 ” 前板書:熱情。

(3) 指導抓住重點詞讀出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3 .扶放結合,合作探究後四個場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和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

(1) 小結學法,佈置自學要求:默讀下面四個場景,先圈畫最能表現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詞句,寫寫自己的感受,然後再選擇其中的一個場景,將你的感受在四人學習小組內交流,最後試着通過朗讀將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2) 學生自學,合作交流。

(3) 全班彙報,教師相機點撥。

① 相見。 “ 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 ” 交流從哪些詞句感受到主人的熱情好客以後引導學生即興表演,教師隨機採訪 “ 客人 ” 和 “ 主人 ” :“剛纔你說了些什麼?你聽得懂對方在說什麼嗎?爲什麼握住手不放呢?爲什麼笑個不停 呢?”在 “ 相見 ” 前板書:激情。

② 款待。 “ 也不知怎的,就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客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麼親熱,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幹部向我們敬酒,七十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我們回敬,主人再舉杯,我們再回敬。 ” 師生先共同介紹,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的相關知識,瞭解民族特色,再交流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和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結合句子理解“拘束”的意思。在 “ 款待 ” 前板書:盛情。

③ 聯歡。課件出示,欣賞歌舞、套馬、摔跤等民族風情,如臨其境,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奔放、多才多藝的特點。在 “ 聯歡 ” 前板書:盡情。

④ 話別。 “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 先從字面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聯繫上文,說說 “ 蒙漢情深 ” 體現在哪些方面, “ 天涯碧草 ” 又是指什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着怎樣的作用。指導學生深情朗讀。 在 “ 話別 ” 前板書:深情。板書: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可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詩句意思。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是課文的主體,作者分別從五個場景來表現人情之美。如果逐一解讀,學生無新鮮感,所以在教學中,以其中一個場面爲例,引導學生圍繞重點詞句,進行品讀賞析,然後讓學生自主讀文、合作探究,以交流、朗讀、表演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個性化解讀,使語文教學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學生的發展。

三、回顧全文,感受情感

1 .讓學生選擇其中自己最想讀的一個場面朗讀,讀出各自的感悟。

2 . 討論: 作者先寫草原的風光,再寫蒙古族人民。在寫作過程中,作者不僅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還寫了什麼? ( 再讀抒情的句子 )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 對草原美景的熱愛,對蒙古族人民的熱愛。 )

3 . 小結: 是的,草原的景是美的,蒙古族人民更是可愛的,他們熱情好客,性格豪放,能歌善舞。作者短短的一次訪問,增進了兩族人民的情誼,也讓作者深深地愛上了這美麗的大草原。

設計意圖:第三學段的語文教學不但要重視段的教學,而且要體現一定的篇的意識。通過兩部分內容的有機整合,學生對文本有了更加完整的認識,也更好地與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

四、再現美景,激發深情

1 .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 .小練筆: 再次步入美麗的草原,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 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 “ 蒙漢情深 ” ?生活中你有過與人“惜別”的經歷嗎?仿照課文寫一寫。

要展開想象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再寫一寫自己的“ 惜別 ” 經歷。

設計意圖:在學生理解風光美、人情美、語言美的基礎上,藉助視頻,讓學生一吐爲快。這樣的設計,既給學生提供了一次積累運用文中語言的實踐機會,又昇華了學生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 .巧用媒體,引導學生走進美的意境。利用多媒體化理性爲感性,化靜止抽象爲生動形象。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多次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使音樂、圖片、文字融爲一體,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受到衝擊,自然而然地陶醉於草原美的意境之中,從而不僅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昇華了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2 .立足文本,在誦讀中 “ 言 ”“ 意 ” 兼得。閱讀教學不能僅僅把着力點放在 “ 寫什麼 ” 和 “ 爲什麼寫 ” 上,還應關注 “ 怎麼寫 ” 和 “ 用什麼寫 ” ;不能只在理解內容、體會感情上用力,還應擔當起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任務。尤其像這類文質兼美的文章,更應引導學生在反覆的讀悟中積累文中的優美語段,學習作者獨特的表達方式。如在學習草原風光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體會關鍵字詞的獨到之處,揣摩比喻句的用法之妙,感受作者情景交融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在內容與表達之間走幾個來回,真正做到 “ 言 ”“ 意 ” 兼得。

不足之處:第一課時內容含量較足,以致教學中時間比較倉促,最後有些“ 草草收兵 ” 的感覺,對一些重點語句的引導感悟,稍顯粗糙,對一些可模仿學習的小練筆也未能適 時安排。

標籤:教學 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