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最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最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對含有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脫式計算。

2.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引導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規範脫式計算的格式。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

教學難點

運用運算規律進行脫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小括號的知識。

你還記得58-(14+6)它的運算順序嗎?

58-(14+6)

=58-20

=38

學生在進行脫式計算時,提醒學生注意,用橫線標出第一步的計算內容。把不參與運算計算的部分落下來。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與小括號有關。(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

(一)獨立嘗試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7×(7-5)(77-42)÷7

(二)根據學生板演,進行集體講解。

總結運算規律。

這兩道算式有什麼相同之處?

1都有小括號;都是兩級運算;有乘除法,也有減法。

2含有括號的算式,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呢?

算式裏含有小括號的,我們一定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計算括號外面的。

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和運算符號,在第二行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等號要對齊。

三、鞏固練習

1.對比練習,發現小括號的'作用。

課件出示練習題。

7×5-2 7×(5-2)

=35-2 =7×3

=33 =21

(1):左、右兩題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括號在這裏起到什麼作用?

講解:左面的算式沒有括號先算乘法,再算減法;右面的算式有括號,先算小括號裏面的減法,再算括號外面的乘法。

小結算式裏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通過比較發現小括號的作用可以改變計算結果不同,小括號還能改變運算的順序。

2、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

在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練習中不僅凸顯小括號的作用,而且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這樣既鞏固了新知,也爲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有餘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注重結合具體的情境,將有餘數的除法的意義內容置於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強對有餘數的除法的認識。

學情分析:

有餘數的除法是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爲基礎來進行學習的,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過程。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通過自主探究,明確餘數一定比除數小。

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餘數及有餘數除法的含義,探索並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

教學難點:

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約3分鐘)

今天的草莓特別新鮮,我買了一些準備分給大家。你認爲怎樣分纔是最公平的呢?什麼是平均分?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1.6個草莓,每人分2個,可以分給幾人?誰來分一分?

2、怎樣列算式?

3、如果不是6個草莓,而是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誰來分一分?怎樣列式?

4.7個草莓,每人分2個不能正好分完,最多隻能分給3人,這餘下的1個又不夠再分給一人,剩下的這個數在數學上就叫餘數,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後剩餘的數。

5、帶有餘數,我們就叫它有餘數的除法。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就是《有餘數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1、如果每人分4個草莓,8個草莓,9個草莓?10個草莓?11個草莓?12個草莓?分別可以分給幾人?你們會分嗎?有沒有信心?好,現在咱們就拿起手中的學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動手分。

3、以小組爲單位交流、講評。

4、你能將下面5個算式分類嗎?

84=2 (人)

94=2(人)1(個)

104=2(人)2(個)

124=3 (人)

114=2(人)3(個)

5、觀察每道題的餘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麼?

四、精講點撥

(約8分鐘)

1、爲了分清餘數和商,我們要在餘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餘數除法。

2、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完成課後做一做。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瞭解情況,最後組織學生交流彙報。

(2)練習十四第1題。

(3)( )6 = 5 ( )

2、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麼收穫?

3、作業佈置

練習十四第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有餘數的除法

沒有餘數 有餘數

62=3(人) 72=3(人)1(個)

餘數

讀作:7除以2等於3餘1

84=2 (人) 94=2(人)1(個)

124=3 (人) 104=2(人)2(個)

114=2(人)3(個)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步混合式題的計算順序,能夠正確進行計算,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概括能力。

2、獨立完成,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培養學生認真細緻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掌握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三、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我們學習了兩步式題,你能把學過的。兩步式題分成兩類嗎?怎樣分?小組討論。

2、彙報、交流,總結分爲含小括號和不含小括號的兩類,進而歸納兩步式題的計算順序。

(二)課堂練習

1、學生比賽完成練習一第1題,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二第3題。

先說一說,這些是什麼樣的兩步式題?應按什麼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獨立完成計算。

小組訂正。

3、趣味練習:小猴過河。(激發興趣)

分析小猴過河遇到了哪些算式?應按什麼順序進行計算?

計時,集體比賽。

找出獲勝者給予鼓勵。

4、練習二第4、9題。

學生解答問題。

引導學生去掉中間問題變成一道完整的兩步式題,並列式解答。

5、完成練習二第5、6、7題

正確讀出算式。

獨立計算。

集體訂正。

6、(帶x的第8題)

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1、()-8=715-8=75×3=15

2、8+7=155×3=15

7、思維訓練題(對思維比較活躍的學生根據他們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引導)

(三)總結

根據學生練習情況進行總結。

最新人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課本p90、91例1、例2及練習二十三1、2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鐘錶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同時爲以後學習時、分、秒的認識及相關計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面時間,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1. 通過1分1分數的方法,準確讀出某一時間。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錶模型、手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 “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的不停的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麼?鐘錶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時間)你能說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時間嗎?(教師板書)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時半表示時間,還有些同學能用8:10的形式來表示時間。 師: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在是幾時嗎?(出示現在的時間鐘面),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2、認識鐘面。觀察鐘面,通過上學期的學習, 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麼?大家交流交流,說一說。

二、直觀演示,自主探究新知。

1、認識時間:分

(1)、引導學生觀察分針。(演示分針走1小格)

師: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一邊演示,一邊提問:

A、分針指着1是幾分?爲什麼?(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針指着4是幾分?爲什麼?

C、分針指着7是幾分?爲什麼?

D、分針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幾分呢?爲什麼?這裏剛好是經過了幾個時呢?

2、認識時。

鐘面演示:移動時針,讓學生說出走到幾時了,要注意引導。得出結論:時針從一個數字走到下一個數字經過的時間是1時。 認識:1時=60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寫9時25分時,9:25)

(2)看鐘面寫時間。(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9時25分時,要在兩點後面加一個“0”寫作:“3:05”)。

三、動的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拔鍾,學生說時間。

2、兩個同學爲一小組,一個同學拔鍾,另一個同 學說時間。

3、教師說時間,學生拔鍾。

四、教學效果測評

1、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一連

3、完成練習二十三1、2

最新人教版國小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五

第三單元

圖形的運動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三部分內容:認識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剪一剪等。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軸對稱、平移和旋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現象,是兩種基本的圖形變換。二年級學生的能力差別比較大,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也有不同的層次,對空間圖形的理解水平參差不平,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學生課時目標也應有不同的要求。本單元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於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變換,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教學時,可以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體,注重實踐活動的豐富多樣性,幫助學生髮展空間觀念,使學生能在不同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可以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使學生學會辨認軸對稱圖形;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

2、數學思考: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經歷一個簡單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複雜圖形的過程,能有條理地表達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問題解決: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4、情感態度: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點:

從實物對稱抽象出軸對稱圖形,感知旋轉與平移現象。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區別旋轉與平移現象,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第二課時

平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現象,初步體會平移的特點。

2、通過學生討論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4、使學生體會在格子圖中數物體移動距離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感受平移,提出問題

今天這節課,老師跟小朋友們一起來研究平移這種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運動方式。(出課題)

1、交流預習內容

昨天晚上同學們自己預習了平移這個內容,小朋友們通過預習你們知道了什麼?你還有什麼問題嗎?(學生說自己預習時瞭解到的,並提出問題,學生互相幫助解決)

2、舉生活中的例子。

①剛纔小朋友們說了自己預習時瞭解到的有關平移的知識,那現在你們能給大家舉一些生活中你認爲的平移的例子,並用你的身體演示給大家看?

(先在四人小組裏做,讓小組的朋友評價一下你做的是不是平移,在上臺來表演給大家看)

老師在中間插一些平移的畫面,介紹生活中有的平移

②剛纔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條直線的平移,那還有不按照直線運動的平移嗎?(學生上臺表演)

注意:讓學生展示多種不同形式的平移。

(在表演過程中讓臺下的學生評價他做的是不是平移)

3、出判斷題:找出這些運動中全是平移的一組。(在全是平移的一組中,加入一個沿曲線平移的物體)

判斷的時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組,然後重點討論全是平移的一個組。這組平移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通過這組判斷你發現了什麼?

4、小結平移的本質

剛纔你是怎麼樣判斷一種運動是不是平移?平移運動是怎麼樣的運動,你可以說說你的想法嗎?(先在四人小組裏說說你的想法)

5、練習:魚圖(提要求時強調:是要作平移)

二、格子圖中數移動距離

1、課件出示:房子(煙筒上有一隻小鳥,屋檐上有一隻小鳥)

請你觀察房子做了什麼運動?(平移)

(配音)移動後煙筒上的小鳥說:我向上移動了5格(對)

屋檐上的小鳥說:我向上移動了4格(錯)

誰說得正確呢?(學生討論)你覺得它爲什麼出錯呢。

2、移動房子

整座房子移動了多少格?(讓學生髮表意見,說說自己是怎麼數的)讓學生對他的做法進行評價。

3、出示:房子向右移動圖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動()格

4、學生自已動手開書完成其他。

5、練習:動手完成p43第1題。

三、用平移的知識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通過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出示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畫面。

3、人們在生活中運用了平移,你們覺得你能運用平移改進一下我們身邊的東西,來方我們的生活嗎

教學反思:

學生對生活中的平移現象比較熟悉,我重點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抽屜的抽拉是平移現象,汽車運動是平移現象等,力爭表達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