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項脊軒志教案設計(通用多篇)

項脊軒志教案設計(通用多篇)

項脊軒志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歸”“稍”“置”等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習本文善於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細節和場面,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3.學習本文語言清新、凝練的特點。

【導入新課】

1、出示教學目的

2、以歸有光《寒花葬志》引入

新授課階段

一、作者簡介:

歸有光(1506-1571)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視其爲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間的一座橋樑。字熙甫,號項脊生,人稱震川先生,崑山(江蘇崑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出生於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學,一生仕途坎坷,前後歷8次會試。嘉靖21年遷居於嘉定安亭,讀書講學,遠近從學者常達數百人。60歲時中進士,初任浙江長興縣令,後被大學士高拱推薦,任南京太僕寺丞,留在北京掌內閣制敕房,參與撰修《世宗實錄》,66歲卒於任上。

二、朗讀課文

三、譯文參考

項脊軒,是過去的南閣子。室內僅一丈見方,只可容一人居住。它是一間上百年的老房子,(屋頂牆上的)泥土常漏下來,雨水也往下直灌;每次移動書桌時,看來看去沒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門)朝北,不能直接受到陽光的照射,一過中午,(屋裏)就昏暗下來。我稍微給它修補,使它不從上面漏雨、落灰。室前新開四扇窗戶,院子四周砌上矮牆,用來擋住南邊射來的陽光,日光反照,屋子裏才明亮起來。

在庭前我又錯雜地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往日的欄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圖書擺滿了書架,我安居在室內,有時長嘯吟唱,有時安靜獨坐,聽到自然界各種聲響;庭前、階下異常寂靜,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離開。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照亮半截牆壁。庭中桂樹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風吹來,花影搖動,美麗可愛。

我在這裏居住,有許多可喜的事,但也有許多可悲的事。在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個整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以後,室外設置了許多小門,隔牆到處都是。東西各家的狗相互對叫,客人得越過鄰居的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內棲宿。庭中開始用籬笆隔開,後來又用牆隔離,總共變動了兩次。

家裏有一個老婆婆,曾經在這閣中居住過。這位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僕女,在我家曾做過兩代人的乳母,母親在世時待她很好。軒的西邊和內室相連,母親曾到軒中來過。老婆婆時常對我說:“這地方,你母親曾經站在這兒。”老婆婆還說:“你姐姐小時候,我抱在懷中,她呱呱地哭;你母親聽見了用手指輕敲着房門說:‘孩子冷呢?還是想吃東西呢?’我在門外一一回答。”老婆婆的話沒有說完,我哭起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淚。

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中讀書。一天,祖母來看我,她說:“我的孩子,好長時間沒看到你的身影。爲什麼整天默默地呆在這裏,真像個女孩子呀?”臨走時,她用手輕輕地掩上軒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家的人長期以來讀書沒有得到功名,這孩子成立,就可以等待了呀!”不一會兒,又拿了一個象笏到軒裏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着去朝見皇帝用的,日後你會用到它!”回憶舊日這些事,就像昨天剛發生,真叫人忍不住放聲悲號啊!

項脊軒的東邊以前曾經是廚房,人們到廚房去,必須從軒前經過。我關着窗子在裏面讀書,時間長了,能根據人們走路的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脊軒共遭過四次火災,竟然沒有焚燬,大概是有神靈保護的緣故吧……

我已經作了這篇志,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到軒中,向我問及一些歷史故事,有時伏着桌子學寫字。妻子回孃家去省親,回來轉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裏有閣子,那麼什麼叫閣子呢?”這以後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逐漸破敗,也無心修理。此後又過了兩年,我很長時近生病臥牀,閒極無聊之際,派人再次修繕南閣子。那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後我長期羈留在外,不常回到軒中居住。

庭前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親手種下的,今天已高高矗立,枝葉繁盛,像傘蓋一樣了。

四、整體感知

《項軒志》是一篇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散文名作,爲兩截文字。前半段悼念母親、祖母,補記及於髮妻魏氏。正文至於“殆有神護者”,悼念母親、祖母,作於18歲;35歲左右寫補記,內容及於髮妻魏氏。文章借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的家庭瑣事和三世變遷,表達了人亡物在的感慨以及對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深切懷念。

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條是項脊軒的遷變興廢,一條是歸有光的悲喜感情。所用素材看似碎而不相連綴,可它們都發生在項脊軒。作者借一小軒把所見所聞所感的物事、人情穿連起來,再用自己悲喜的情懷加以統攝,使過濾而成絕響。全文兩個部分。

第1部分:圍繞項脊軒的遷變,敘述或可悲喜的小軒苦讀及親情。涉及人物,祖母、母親。

第2部分:圍繞項脊軒的興廢,補記或可悲喜的寒門婚姻及愛情。涉及人物,妻子。

項脊軒志教案設計2

知識目標

1.學習作者選取生活瑣事、平常景物表現人的音容笑貌,以樸素簡潔的語言寄託自己深情的寫作風格。

2.準確理解“當、洞、勝、凡、茲、過、竟、比、殆”9個實詞,並歸納積累“顧、稍、置、歸、去”5個實詞的義項。

能力目標

1.在熟讀的基礎上理清思路,把握脈絡,體味作者思路清晰、語言流暢的特點。

2.根據上下文辨析實詞和活用詞的義項,做到熟練翻譯課文,提高文言閱讀能力。

德育目標

體會作者在日常瑣事的記敘中所蘊含的濃濃深情,感受親情。

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對家道衰落的傷感和對故居親人的眷戀深情。

2.研習三、五、六段,體味“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內涵。

教學難點

1.通過細節描寫感悟作者在敘事中營造出來的抒情氛圍。

2.在誦讀的基礎上熟練背誦全文。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覆誦讀,提高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鞏固文言知識。

2.討論法。通過廣泛討論,培養學生的解析能力。

3.延伸法。通過延伸練習,提高學生鑑賞文言的能力。

項脊軒志教案設計3

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

2、體味作者平淡的文字中的深情,學習作者捕捉生活細節、運用白描寫人的手法。

重點:體味平淡文字中的深情。

兩課時

一、介紹歸有光:幼年喪母,仁途坎坷。

歸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號項脊生。江蘇崑山人。九歲能屬文,以同邑人魏校爲師,通經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中舉人。其後二十餘年,八次會試不第。後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講學,生徒常達數十百人,被稱爲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進士,授長興知縣。在文學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順之合稱唐宋派。他的散文的特點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細節,刻畫生動。③篇幅短小,言簡意賅。④結構精巧,波折多變。代表作品有《項脊軒志》、《先批事略》、《思子亭記》、《寒花葬志》。

二、解題

1、“志”着重於記人,“記”着重於記事。本文着重於記事還是懷人?(存疑)

2、項脊軒:歸有光的書齋名。命名的幾種解釋。一說其遠祖歸道隆曾居住在太倉項脊烴,作者以項脊軒來命名自己的書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說,言其窄小,如頸背之間,故名。軒,這裏指小屋,即書齋。

三、感知全文。

1、聽讀全文,注音,糾音,標出疑難點。

項脊(jǐ)塵泥滲漉(shènlù)

修葺(qì)垣牆(yuán)

舊時欄楯(shǔn)偃(yǎn)仰嘯歌

冥然兀(wù)坐萬籟(lài)無聲

迨(dài)諸父異爨(cuàn)逾(yú)庖而宴

家有老嫗(yù)先大母婢也(bì)

先妣(bǐ)呱呱而泣(gū)

以手闔(hé)門象笏(hù)

令人長號(háo)不自禁(jīn)餘扃牖而居(jiōngyǒu)

2、本文着重於記事還是懷人?寫了有關項脊軒的什麼事、什麼人?爲什麼寫?怎麼寫?

主要篇幅是懷人。寫了已逝世的母親、祖母、妻子。爲什麼寫這些人物?

一間書房與上述人有什麼聯繫?文章是怎樣把書房與這些人建立聯繫的?

四、學習第一段。

1、某生讀第一段。其餘同學疏解字詞意義。

2、對於字詞的理解,學生質疑。教師補充。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判斷句)

室僅方丈

又北向(倒裝句)

使不上漏

前闢四窗

垣牆

舊時欄楯,亦遂增勝

珊珊可愛

3、概括這一段的內容。

A、項脊軒的修葺經過。B、項脊軒環境幽雅。C、項脊軒修葺前後的不同景象。D、項脊軒之喜。

怎樣的概括更能表達作者原意?

綜合:項脊軒經過修葺幽雅怡人。

4、爲什麼寫這個?由文字表層探討作者的寫作意圖。由物到“我”。物皆着“我”色。要看到物內之“我”。

物:項脊軒經過修葺幽雅怡人。

我:高尚的志趣,恬淡的心境。

五、接下來,讀下面的文段,梳解字詞。(略)

初步感知:作者寫了什麼事或物?表現了一個什麼“我”?

人(事、物):分家、母、大母、妻

我:感懷(悲)

怎樣由書房之景轉入寫人?寫這些人物由一個什麼字來統領?爲什麼這些人物給作者一種“悲”感?

六、作者是筆下的人物是怎樣的?作者的情感又是怎樣的?請讀出你認爲能寫出人物形象、或飽含作者情感的句子。學生自主思考,然後與旁邊的同學交換意見,再派代表發言

項脊軒志教案設計4

教學要點

1.作者簡介及作品簡介。

2.細節描寫進行探究性學習。

一、引入課題

投影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父親艱難地爬上月臺的那一段細節描寫,教師飽含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朱自清——《背影》

教師表明自己非常喜愛這一段細節描寫,因爲它寫得真實感人,“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今天,這節課的學習課題就是對《項脊軒志》的細節描寫進行探究性學習。

二、梳理課文

1、出示文中的重點字詞,全班朗讀解決。

2、全班齊讀課文。

3、介紹背景:從書齋的命名看作者的人生理想。

“項脊軒”是作者在崑山時的書齋名,以此爲名,有兩重含義。其一:書齋很小,如人的脊樑之間,從文中“室僅方丈,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歸有光的遠祖歸道隆曾在太倉涇居住,作者自號“項脊生”.把自己書齋命名爲“項脊軒”,含有懷遠追宗之意。史書記載,作者於嘉靖十九年(154)考取舉人,60歲才中進士,授縣令職,以後參加八次會試,均沒有考中.事實上,讀完全文,讓我們感受到:歸有光別號“項脊生”,從小就志向遠大,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項脊”二字,也可理解爲歸有光要成爲家族頂天立地的脊樑的人生理想。

三、佈置學習任務

四人小組找出一個最感人的細節描寫,教師明確要求:

1、找出一段細節描寫並翻譯。

2、評點這一段話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給評點內容取個題目

四、四人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後,學生代表彙報小組討論成果

1、《恰似無意卻有意》(教師提示:先翻譯再評點後題目,規範步驟要求)

2、《大母持笏望子成龍》(教師要求緊扣文本分析感情)

3、《喃喃自語,殷殷期望》

4、《睹“樹”思人》(教師提示:“吾妻所手植也”,“手植”與“今已亭亭如蓋矣”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5、《意蘊無窮,無處話淒涼》(教師引導分析:大家庭的客廳成爲雞棲息之地,表明了家道的衰落。)

6、《殷殷關切情》(學生分析了“闔門”與“關門”的區別。)

7、《情深深,雨濛濛》(學生把作者說錯了,教師及時糾正。)

8、《項脊軒,百年滄桑》(寫出破敗之景象,無奈之悲傷。)

9、《偃仰嘯歌》(側重分析環境的幽靜舒適,心情是喜愛愉悅的,性格是安貧樂道的。)

10、《扃牖而居,閉門苦讀》(層層分析:扃牖—苦讀—改變家境—實現大母期待—改變家族命運—自我勉勵。)

五、師生共同分析

1、教師示範分析:

在分析細節描寫時應聯繫上下文分析,一個個看似孤立的細節拼湊成了一副副美麗的圖畫。比如:“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小鳥啄食、人至不去、明月半牆、桂影斑駁”組成了一副優美恬靜的月夜桂影圖。

2、四人小組各找出一副優美的.圖景,小組彙報如下:

頹敗凌亂的家道衰落圖:

東犬西吠,客逾皰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爲籬,已爲牆,凡再變矣。

真摯深沉的至親關愛圖:

先妣: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大母:持一象笏至,“他日汝當用之。

勤勉發奮的書生苦讀圖:

借書滿架,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一往情深的夫妻相伴圖:

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或憑几學書……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蓋矣。

3、教師陳述:

我們同學分析了這麼多感人的細節描寫,並把它串聯成了一副副美麗的圖景。那麼,什麼是細節描寫?細節描寫就是作品中對具有典型意義和藝術魅力的細小情節(多爲人物的生活細節)的描寫。它是作品反映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衡量作品藝術性的重要因素。

六、教師總結

1、作者居於項脊軒,有不少的快樂,但又有太多的悲哀,原文有“然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提問:文章這麼感人,在選擇細節描寫上有何獨到之處?

歸納:細節的選材——瑣細、真實、豐富;

細節的描寫——自然、簡潔、清淡;

細節的抒情——細膩、深摯、委婉;

結論:由此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對祖母、母親、妻子及自我的深情。

2、投影后人評價:

借一閣以寄三世之遺蹟。

震川之述老嫗語,至瑣細,至無關緊要,然自少失母之兒讀之,匪不流涕矣。

所爲抒寫懷抱之文無意於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於言語之外。”

歸有光善於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人事。

七、教師佈置課外學習課題

研究明清散文中的細節描寫:以清淡之筆寫平常之事,以至情寫出至文。

可參閱《讀本》中的文章。如張溥的《五人墓碑記》、林覺民的《與妻書》、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袁枚的《祭妹文》等。

項脊軒志教案設計5

教學目標:

1、落實文言知識:迨、逾、凡、乳、所、類、比、效、殆、歸、制……

2、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家庭變遷的感慨。

3、學習作者融真情於生活細節的寫作手法,領悟作者平淡質樸卻動人心扉的語言藝術。

4、教學重點:

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作者

2、誦讀課文

3、疏通字詞,理解文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解題:

1、關於歸有光(投影)

明代散文家、字號、經歷、成就

2、題目:

志:記,文體,記敘事物、抒發感情。如:《三國志》、《寒花葬志》。

項脊軒:作者書齋名,一說“項脊”乃方寸之地,言其小;一說作者之祖嘗居蘇州項脊涇,以此爲書齋名,有追宗懷遠之意。

三、誦讀全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投影)

四、讀懂文意

1、結合註釋,逐節疏通字詞(自主梳理,疑問處勾畫、討論)

2、學生質疑,集體解決疑難

3、老師落實重點字詞句(投影)

五、佈置作業

《創新方案》P35第一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梳理文章結構,理清文章思路

2、解讀文章內容、理解作者情感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重點字詞句抽查

二、梳理結構,理清思路

1、問:不知大家在預習時有沒有發現本文結構上的獨特之處,這篇文章是否是同一個時期寫的?哪裏可以發現?

明確:第四段“餘既爲此志”,可知文章分兩部分,正文和補記

2、問:文章兩部分之間相隔多少年?文中哪裏告訴了我們答案?

明確:13年,“後五年”“其後六年”“其後二年”

3、問:文章是如何把跨越十三年之久的人和事貫穿在一起的呢?也就是說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明確:項脊軒

4、問:這兩部分與項脊軒各有怎樣的關係?

明確:正文寫了項脊軒的修葺以及與項脊軒相關的人事,借物憶人;補記寫亡妻與我在項脊軒的生活及亡妻所植枇杷樹,睹物思人。

5、板書文章結構:

借物——項脊軒

正文借物憶人諸父

13項憶人先妣

年脊先大母

軒睹物——枇杷樹

補記睹物思人

思人——亡妻

三、品讀內容,理解情感

(一)研讀第一節,品味“喜”

1、問:作者筆下的項脊軒是什麼樣子呢?

明確:小——“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漏——“塵泥滲漉,雨澤下注”

暗——“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

2、問:經過一番修葺,項脊軒有了怎樣的新面貌?

明確:亮——“前闢四窗,垣牆。”

雅——“蘭桂竹木”“借書滿架”

靜——“萬籟有聲”“庭階寂寂”

3、問:作者爲我們細心雕琢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在這樣的環境裏讀書,你覺得作者的心情如何?

明確:“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集體朗讀)

雖然物質上簡陋,但作者的心情可以用一個字概括:喜。

(二)研讀第二、三節,品味“悲”

過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項脊軒雖小,但作者在此讀書,精神生活充實,自得其樂,是否項脊軒內只有喜樂的回憶?文中哪句話提示情感的過渡?(“然予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1、問:第一件可悲之事是什麼?作者用哪幾個富於特徵性的細節,寫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狀的?

明確:諸父異爨。寫了“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於廳”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總共不過13個字,寥寥幾筆,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後所產生的那頹敗、衰落、混亂不堪的情狀和盤托出了。

2、問:大家庭四分五裂,人情淡漠,讓作者嘆息,而回想陰陽兩隔的至親更是悲痛,作者

想起了他的母親。先妣是怎樣的一個人?請根據具體語句加以分析。

明確:①慈母。“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叩”字輕柔,話語關切。

②仁厚的主子。“嫗,先大母婢……先妣撫之甚厚”“某所,而母立於茲”,家中老嫗對母親念念不忘,母親待人仁厚可見一斑。

總結:歸有光八歲喪母,對母親的記憶也只能憑藉家中老嫗的轉述,一個“泣”字傳達出一個幼年喪母之人內心的創痛。

3、問:先妣是一位慈愛的母親,那麼先大母呢,又是怎樣的一個人?找出最感動你的地方,用現代漢語轉述一遍,說說你爲何深受感動?

明確:①“大母過餘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祖母的話既有對孫子的疼愛,又帶着對孫子的表揚,語氣親切自然,表現了慈愛的長者對小輩的憐愛。

②“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老奶奶對孫子的功成名就充滿着希望。

(提問:請問能否把“闔”字改成“關”字?還有這話爲什麼不當着孫子的面講?明確:不能把“闔”字改成“關”字,“闔”有輕輕關上的意思,說明祖母怕打擾孫子用功。這話不當着孫子的面講是因爲怕給孫子太大的壓力,孫子已經很用功了;寫老祖母喃喃自語,更表現她的話發自內心,更見其期望殷切,情真意誠。)

③“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這一句話進一步表露了祖母對孫兒的期望和鼓勵。

總結:平平常常的幾個場面,平平常常的幾句說話,平平常常的幾個個動作,就把一個對孫兒極其疼愛、關懷,又充滿期待的老祖母形象寫得淋漓盡致。

4、問:祖母的音容笑貌,彷彿就在眼前,作者這時“長號不自禁”,這又是爲什麼呢?

(教師補充:實際上,原來的歸家在當地非常出名,是個大富戶,到了歸有光一代,家族已經敗落得不成樣子了。歸有光自幼飽讀詩書,天資聰穎,9歲能文,但屢試不第,直到35歲才中舉人,其後二十餘年,八次會試不第,會試是三年一次的,直到六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湖州長興縣縣令。歸有光寫《項脊軒志》時只有18歲,大家清楚了嗎?歸有光爲何長號不自禁?)

明確:功名未成,有負祖母,愧對先人。

6、板書總結:

借物——項脊軒小漏暗亮雅靜喜

正文借物憶人諸父分家悲

13項憶人先妣養育泣

年脊先大母教誨號

軒睹物——枇杷樹

補記睹物思人

思人——亡妻

四、佈置作業

《創新方案》P36第二部分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補記部分,品味情感

2、總結寫作手法,領略語言藝術

3、總結全文文言知識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正文內容回顧:項脊軒中的喜與悲

二、研習補記分,體味夫妻情深

1、欣賞電視散文《情歸項脊軒》片斷。

2、指名學生讀4、5節

3、問:作者回憶了妻子的哪兩件事?他與妻子一起生活了六年,爲何單挑這兩件小事回憶?

兩件事:妻子時至軒中,從餘問古事、憑几學書;妻子轉述諸小妹語

原因:①這兩件事都與項脊軒有關;

②這兩件事足見夫妻恩愛,難以忘懷——作者在軒中偃仰嘯歌,妻子在軒中憑几學書,夫唱婦隨,溫馨和睦;諸小妹之問可見妻子時常提起閣子及閣中之人,足見夫妻情深

4、問:如此恩愛的一對夫妻,如此美滿幸福的生活,卻轉瞬即逝,作者是怎樣的心境?文中哪裏可以體會出他的心境?

明確:沉痛

①:室壞不修——妻子去世,再無心情去修繕小軒,含蓄地寫出了內心的憂傷。

②:亭有枇杷樹——作者沒有寫如何懷念她,只說妻子手植之樹已亭亭如蓋矣,不說人在思念,只說樹在生長,睹物思人,痛何以堪!

7、問:補記部分與前文相比,在表達感情的方式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①以樂寫悲,以婚後歡樂的生活細節反襯現在的傷感。

②今昔對比,亡妻手植枇杷樹現已“亭亭如蓋”,物在人亡,今不如昔;以景語作結,含蓄內斂。

⑥教師補充、深化:樹長!人亡!物是!人非!這裏沒有一個字言及思念,但卻“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歸有光以一棵枇杷樹作結,卻寫出了足以令人動容的悲哀,成爲了一個經典的結尾。

三、討論總結寫作手法、藝術特色。

師總結:

1、生動感人的細節描寫

2、哀婉含蓄的情感表達

生舉例分析:

如:從“東犬西吠”這個詞來看家庭狀況。在第二段中寫道“多可喜,亦多可悲”,多可悲之事就是通過描寫家庭的破敗來描寫的,而“東犬西吠”包含了作者淒涼破碎的心情。暗示了前面提到的“諸父異爨”以此不和睦的情景。先前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已經被緊張的隔閡所代替了。這樣就表現出作者的一種非常悲傷的心情。

四、熟讀全文,歸納文言知識

五、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