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微課國中語文教案範本(精品多篇)

微課國中語文教案範本(精品多篇)

國中語文課文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主要內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親情。

2、能夠通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3、學會賞析語言,體會語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能夠通過細節描寫,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

2、。學會賞析語言,體會語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深情導入(1min)

家,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親情和關愛的空間。而和親人一起散步,更是一個幸福的時刻。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莫懷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裏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散步)

(二)、整體感知、把握情節(12min)

問題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先由老師提問,學生回答。

第一、散步的時間?——初春

第二、散步的地點?——田野

第三、散步的人物——我、母親、妻子、兒子

第四、散步中發生了什麼?(課文中)——分歧

第五、什麼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六、誰來解決分歧?——我

第七、爲什麼我來解決?——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邊,她總是聽我的。

第八、我要如何解決呢?——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爲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伴同母親的時日以短。我說:“走大路。”

第九、最後是如何選擇的呢?——最後,我們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揹着母親,妻子揹着兒子,穩穩地走了過去。

第十、爲什麼選擇了小路?——母親改變了主意。

好,下面根據上面的回答,讓一位同學概括一下,迅速組織語言,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師明確:這是一篇敘事性的散文,我們在概括的時候要注意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

(師明確:時間是初春,地點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兒子和母親,我們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爲我們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問題二:課文的題目是《散步》,他們爲什麼去散步呢?

師引導:文中說,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應該讓母親在家多休息纔好呢。

生1:老人更需要關愛,如果把母親一個人留在家裏,母親會覺得很孤單。一家人一起散步,會讓母親感受到家的溫暖。

生2:文中說,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說明母親的心裏是期盼春天的到來,希望出去走走。

師引導:春天總算來了,“總算”說明了什麼。母親熬過了一個嚴冬,“熬”反映了什麼。

(朗讀指導:“太遲、太遲了”、“挺不住”、“總算”、“熬”)

師明確: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親也熬過了一個嚴冬,出去走走還可以喚醒母親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那作者爲什麼要寫散步這件這麼簡單的事呢,它究竟表達了人間的什麼情感?下面讓我們先來看看作者與他的創作背景,思考以上問題。

(三)作者與創作背景。(2min)

莫懷威: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現任重慶師範大學新聞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園落日》等。本文創作於1985年,創作的契機在於作者與來西南政法學院進修中國民事訴訟法的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相熟後,常就中西文化的異同進行淺層次交談。出乎意料的是他對中國文化中的“孝“大加讚賞,說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文化的精髓”。而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在追求對外開放、大力提高經濟水平時代所丟掉的,發達國度的人卻拾起來,如獲至寶,這使作者感慨不已,開始重新正視這份看起來很陳舊已無什麼油水的民族遺產。寫作的念頭就產生了。作者想通過此文呼籲人們撿回失落的親情,多關心自己的親人。那麼下面讓我們細讀文章,體味文章的親情。

(四)、品讀課文、分析人物、體味親情(14min)

教師:剛纔大家說到文中有四個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們是怎麼樣呢?首先,看看“我”,同學們說說文中的“我”這個人怎麼樣?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引導。

關於“我”:[5分鐘]

你認爲“我”是怎樣一個人?

(孝順,善良的人)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我”孝順的段落或語句。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爲母親的身體着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裏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說:‘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很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這樣,我們在陽光下背起了兒子。”)

(板書:“我”:孝順善良)

關於我的母親:[4分鐘]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請同學在文中找出有關奶奶善解人意,愛護小輩的段落或語句。

(五)。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頌揚了我國人民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板書:小事情表現大主題)。所以同學們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纔能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其實,在我們經過的平寫出凡日子裏,都蘊涵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轉瞬即逝一幕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久久回味,從而使我們更愛自己的家人,更珍惜親情,珍愛生命。

國中語文課文教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能通過對課文有層次地朗讀,進入角色,體會濃濃的親情。

2、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學習課文巧妙的構思以及寓真摯的感情於質樸的語言之中的寫法。

3、在閱讀中理解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並懂得珍愛親情。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進入角色朗讀課文,品味揣摩語句。

教學難點:感悟文章蘊涵的親情、責任感和象徵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老師問同學們一個小問題:咱們班的同學有經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嗎?請舉手。(學生舉手)

老師請學生談談和父母一起散步時有什麼感受。

老師相機點評,並引出課題:散步是一種溫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敘事散文——《散步》。

二、整體感知

1、作家莫懷戚一家三代人也去田野散步,看似一次平常的散步卻有它的特別之處。請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然後回答: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和睦幸福、尊老愛幼

互敬互愛、尊老愛幼、融洽和睦的祖孫三代。

教法解讀: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初步瞭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明確這是一個關於家庭的故事。

2、明確學習任務:我們將通過這樣三個環節來學習(投影):

我們的閱讀活動:理解文意、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三、理解文意

師出示投影:

建議你這樣理解文意:試着給文章再擬一個標題,並說明你的標題能夠表示你讀出了課文的味道。

學生思考,完成活動。然後師生交流。

教師的標題預設(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如:幸福的家庭親情無邊

分歧大路小路

責任背起整個世界生命,生命小事情深

選擇溫馨瞬間

師小結:要說本文的標題,還是“散步”好:它簡明,準確,含蓄,有情致,有畫面感,有故事味。

教法解讀:本設計在標題上做文章,意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也是揣摩標題藝術,鼓勵創意,學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朗讀課文

1、師:(出示投影)

建議你這樣朗讀課文:(1)中速、深情地朗讀課文,好像作者寫完文章後欣賞自己的作品一樣。(注意要面帶笑容)

學生按要求進行朗讀。

2、師:(投影)

(2)讀好文中的波瀾,好像你一個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幾個角色一樣。

師解釋一下“波瀾”,學生按要求進行第二次朗讀。

3、師:(投影)

(3)朗讀課文最後一段,好像你是帶着深深的體會給人家作示範朗讀一樣。學生按要求進行第三次朗讀。

4、師:現在請哪位同學來示範朗讀,做一下小老師。(朗讀交流)

5、師小結:要說這篇文章的朗讀,主要要注意這樣一些朗讀的感覺:速度感,情節感,重音感,意味感。

教法解讀:散文的語言不同於一般的文體的語言,語句優美,意境深邃。要想領會散文優美的意境,就要靠朗讀。朗讀是對文字的觸摸,是對作品中生活氣息的直接感受。本着這樣一個宗旨,我設計了反覆朗讀這一環節。

五、品味語言

1、師:(出示投影)

建議大家這樣來品味語言:自由讀課文,採用圈點法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大聲朗讀出來,可動筆寫寫這些句子好在哪裏?(學生活動)

2、師:把你的見解講給你的同桌聽一下。同桌交流。

3、師:把你的講解講給大家聽。

可能有的句子:

(1)內容方面:

第一、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通過初春秀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這句話描繪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內涵,點明瞭走小路的原因,展現了母親充分理解孫兒願望的內心世界。)

第二、傳情的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便去拿外套”

《散步》教學設計由教案吧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爲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這句話寫母子關係,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

第三、哲理性的句子

——兒子突然叫起來:“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2)句式方面:

第四、對稱的句式

(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____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散步》教學設計

標籤: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散步》教學設計,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師小結:說到這篇文章語言的欣賞,我們可重點關注“句子”。要品味它們的造型美、用詞美、情趣美、蘊意美。要感受到它們對我們心靈的薰陶。

教法解讀: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這是理解散文的重要一環。通過這一設計,讓同學揣摩作者怎樣遣詞造句,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並從中悟出一點道理來,今後自己作文,就會靈活運用。

六、結束語

在我們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時候,讓我們一起深情地吟誦文中最後一段。

七、作業

父母和子女是親情的最大擁有者,讓我們拿起筆來,書寫我們的家,書寫我們的親情。寫出溫馨,寫出溫暖,寫出溫情。

題目《的愛》

教法解讀:課內外結合,以外促內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所以在這個環節教師要儘可能啓發學生把發生在身邊的親情故事講出來,要敢於披露真情實感。儘可能引導學生領會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儘可能讓學生明白要珍惜親情,懂得關愛家庭。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着愛,永遠洋溢着濃濃的親情!

國中語文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文中重點詞語、文學常識。

2、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以讀帶思,以思促讀的方法分析課文。

(2)逐步引導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解決問題。

3、情感目標:

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本文蘊含的濃濃親情。

二、教學重點:

誘發學生反覆朗讀課文,逐步培養學生以讀帶思,以思促讀的閱讀分析能力。

三、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本文蘊含的濃濃親情。

四、教學設想:

運用誘思導讀法,啓發學生集思廣益,合作探究問題的興趣,以“點”帶“面”層層深入地分析本文主旨,體會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過程:

鷹隼試翼篇

同學們,童年的時光裏都有許多美好的回憶:難忘的朋友,難忘的遊戲,難忘的玩具。打開你記憶的窗口,給大家講述一個你小時候做過的遊戲或是玩過的玩具。

導入課題,並板書。

初露鋒芒篇

(1)知識積累

誰願意毛逐自薦給大家讀一遍21頁註釋①,讓我們一起了解本文作者魯迅先生,在今後我們將學到他更多的文章,將逐步認識這位作家個性化的語言、崇高的品質和偉大的人格,下面我們比一比,看誰記住這個註釋最快、最準確。努力吧,相信自己,你就是最優秀的!

(2)誘思導讀

第一步: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將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運用工具書掌握它們的讀音和含義。

A組學生練習題: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禿 蟹 憔悴 訣別 嫌惡

B組學生練習題:掌握下列詞語的含義

驚惶 傲然 虐殺 寬恕 苦心孤旨

留給大家5分鐘,同桌之間看誰掌握的最準確,最牢固。

設計目的:讓學生運用工具書,注重掌握和積累詞語,爲朗讀、分析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第二步:請同學們細細研讀課文,開啓你智慧的大門,集思廣益,合作探討下列幾個問題。教師在學生討論間適當點拔,參與學生討論。

(1)從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魯迅先生內心感情的詞語。

(2)從文中找出作者描寫風箏的語句。

(3)第一段中作者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這是爲什麼?

(4)請用一句話概括本文記敘的內容。

設計目的:抓住本文中幾個“點”,進而輻射整個“面”,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小組合作探究,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參與學生討論的教學機制。

第三步:重點段落研讀,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記敘了我折斷、踏扁破壞小兄弟風箏這件事,表達了作者內疚、懊悔的複雜心情,請找出詳細記敘這件事的片段,朗讀兩遍。朗讀可以高聲,也可以低聲、不出聲;可以讀快,也可以讀慢,讀完後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⑴當他發現我時,爲何“便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着。”

⑵“我在破獲祕密的滿足中”這句話,“祕密”是指什麼?“滿足”與後文哪個詞相呼應?

⑶本段中的“傲然”和“絕望”形象地表達出人物怎樣的心情?

⑷聯繫上下文,指出作者現在如何評價當初的做法,同時表達出作者一種怎樣的願望?

設計目的:通過分析探討重點語句,深入剖析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更清晰地把握文章主旨。

才藝展示篇

⑴說話訓練:

在溫馨與和美中有親情,在誤解和衝突中也有親情,請同學們任意選擇一個角度,講述你與祖輩、父輩、同輩的兄弟姐妹之間感人的一幕,並談談你的感受。

⑵拓展訓練:

親情是人間最溫暖、最真摯、最美好的感情,在古詩文中有許多描寫親情的語句,你能寫出一、二句嗎?

國中語文課文教案 篇四

一、教學目的

1、瞭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學習古人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3、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詞語和句子的含義

四、預習指導: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慍罔殆謂哉焉誨

2、看課文註釋或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3、熟讀。

五、教學過程:

A、三分鐘演講

B、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自由發言,說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關學習的格言或諺語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緒。由此導入孔子關於學習的論述。

C、文言文入門:

教師講解:

1、文言文的翻譯方法:直譯和意譯

2、文言文的古今義和一詞多義

3、通假字

4、朗讀與背誦

5、四種特殊句式:

D、朗讀指導

1、教師範讀課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一次,教師糾正學生朗讀過程中語音和停頓方面的錯誤,學生齊讀課文。

3、抽二個學生朗讀,衆評。

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文言文朗讀的停頓和重音。

E、指導文言句子翻譯。

因爲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要與學生講清以下幾點:

(l)弄懂每個字的含義。

(2)把古代的單音字換成現代雙音詞。

(3)弄清虛詞的用法。

(4)補充適當的詞語。

(5)調整句子的語序。

(6)揣摩句子的語氣。

(7)注意古今義的不同。

(8)注意一詞多義的現象。

(9)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

F、指導翻譯第1—5則:

處理方法:

1、第一則由老師示範性翻譯:

由個別的詞義,到句意的直譯和意譯。

2、每一則由教師講解幾個普遍性難字詞,然後學生自己試譯,不明白的舉手發問,由會的同學或老師答疑。

3、分別請四位同學展示翻譯的結果。

4、師生共同評價,糾正。

G、指導背誦

H、小結

由學生談談學習了這五則明白了什麼是學習方面的道理。

國中語文課文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瞭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3、學習抓住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時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

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學生觀察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直奔重點

1、通過上一節的學習,大作家豐子愷筆下的白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同學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白鵝的特點,真的不錯。其實,文中有一句話就告訴了我們白鵝是一個怎樣的動物,你知道詩哪句話嗎?

3、學生交流。引出中心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指名讀,齊讀。(板書:高傲)

4、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1)白鵝的高傲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用課文中的話說一說。“白鵝的高傲,要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

(板書:叫聲,步態,吃相)

(2)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情大家聯繫上下文體會一下。

(3)小結:這是個過渡句,不經承接了上文“好一個高傲的動物”,還引出了下文“鵝的叫聲……”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使文章表達自然,條理清楚。

二、自主閱讀,感受高傲

課文就是從白鵝的叫聲、步態和吃相幾方面寫出了鵝高傲的特點,請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特點的,在你感受深的詞句上畫記號。

三、互動交流,品讀高傲。

根據學生彙報情況,隨機調整教學流程,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找到的重點語句。

1、品讀叫聲的高傲,

(1)指名讀句子,談理解。(板書:嚴肅鄭重,厲聲呵斥)

(2)交流想想,如果鵝也會說話,你們猜猜他會說什麼?

(3)練習朗讀句子,讀出鵝叫聲的高傲。

(4)小結:正因爲鵝的勇敢盡職,它的高傲才顯得可敬,怪不得作者說:“好一個高傲的動物”(齊讀)

2、品讀步態的高傲

(1)指名讀句子,交流:白鵝走路有什麼特點?

(板書:傲慢從容,大模大樣)

(2)你認爲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白鵝走路的特點的?

(3)指導朗讀

①見過淨角出場沒有,淨角就是京劇裏的花臉(教師表演淨角走路)

②想象鵝就在你的眼前踏着這樣的步,讀出它的高傲(指名讀,評價)

(4)小結:你們看,這鵝連走路的樣子都那麼高傲,難怪豐老先生要感慨它是(齊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3、品讀吃相的高傲

(1)作者說:“鵝吃飯,常常使我發笑。”鵝的吃相怎麼會高傲得使人發笑呢?請大家默讀5—7自然段,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畫出來,想想爲什麼喜歡,然後再續讀。

(2)說說你喜歡哪些描寫?爲什麼?

四、體會情感,總結寫法

1、學了這篇課文,你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2、作者這麼喜歡這隻白鵝,爲什麼還要說它鵝老爺,架子十足,高傲,厲聲呵斥,傲慢從容,三眼一板?,

3、小結:作者用這些似乎有貶義的詞語寫白鵝的個性,更讓我們感覺到作者對鵝的喜愛,這種運用反語的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4、文中除了用這種寫法來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外,還用了什麼方法呢?

(引導學習發現擬人,對比的寫法)

五、拓展延伸

這篇課文又很多有趣,生動的語段,同學們可以積累在你的摘抄本上,可以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同時,也可以觀察椅子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採用本文的寫法,寫一篇觀察日記。等學完這組課文之後,我們要比一比,看誰寫的小動物能靈活靈現地展示在我們面前。

板書設計:

姿態:伸長頸子,左顧右盼

步態:從容傲然

白鵝——高傲可愛

叫聲:厲聲呵斥

吃相:三板一眼

《白楊禮讚》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正確說出全文結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通過朗讀、閱讀和品味關鍵字等方法,結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感受象徵手法的表達效果。

◎學生通過學習本文,北方農民、哨兵所具有的團結、向上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學生通過朗讀、閱讀和品味關鍵字等方法,結合教師解釋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在理解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感受象徵手法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植物,以及自己喜歡它的哪一種品格,互動兩輪,順勢引題。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談談讀完課文有什麼感受。

2.請學生簡述文章中主要寫了那些對象。

(楊樹;人)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讀

1.朗讀課文1-6自然段,請用一個詞概括楊樹的特點。

(不平凡)

2.同桌合作,文中描寫了楊樹哪些不平凡?

(生長的環境:單調;形態:力爭上游)

3.朗讀課文7-9自然段,說說北方的農民、哨兵等人具有哪些特點?

(生命力強;質樸、堅強、力求上進)

4.小組討論,作者是如何從樹過渡到人的?

(象徵的手法)

(四)小組討論,拓展延伸

白楊樹和北方的農民、哨兵等人具有相似性,爲什麼此處不是比喻而是象徵?比喻和象徵有何區別?

(比喻:喻體通常爲具象的,兩者是特徵上的相似;象徵通常是用具象象徵抽象的特點,兩者所體現的品格品質相似。)

(五)回顧全文,小結作業

結合板書請學生集體簡述本文說明的內容,結束課文。

作業:請學生再次回想下自己喜歡的植物,使用象徵手法寫一段200-300字的短文,下次課分享。

五、教學反思

本文寫自1940年,茅盾曾經的文字多以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爲主角,此篇熱情地歌頌了抗戰中的士兵百姓。《白楊禮讚》寫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1940年5月,茅盾離開新疆返回內地,受朱德同志邀請前往延安。在延安參觀講學期間,看到了抗日軍民團結戰鬥的精神風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變後,作者借禮讚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來表達對北方抗日軍民熱愛和讚美之情,便寫下了此文。結合這段創作背景,學生會更加深刻地理解茅盾寫作對象及寫作風格的改變。

國中語文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二、過程與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談話法,討論法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課文中出現的重要詞彙。

2、抓住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重要語句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裏行間的人間至情。

2、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父親》,營造氣氛,感悟父親的艱辛。“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險峯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2、解題及作者簡介

1、解題:《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於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於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

2、作者簡介

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於樸素中見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氣息。

3、朗讀訓練

1、看散文《背影》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給加點的字注音(出示課件)

奔喪狼藉簌簌妥貼躊躇迂蹣跚箸拭瑣屑晶瑩

3、朗讀

可以分爲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4、賞析課文

1、文中四次出現“背影”,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一個動詞,以便理解四處“背影”的不同含義。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

①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舊事,思念父親。

惦記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

親子之愛,情真意切。(爲了兒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買着老邁的步子去兒子買橘子)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離情別緒,摧人淚下。(“黯然銷魂者,惟別離也”,可以舉兩個古人的例子:古人荊克刺王前,燕子丹給他送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這是送英雄的別離;再有“桃花潭水深千盡,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摯之這間的別離。而我們這些課文則是親人之別離,更是感人)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④第七段“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別後懷念,追思往事,寄託思念。

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2、四次出現“背影”,作者重點刻畫的是哪一次?

重點賞讀第六段。圈點勾畫出對父親進行描寫的語句。分析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摯感情。

注意父親穿着、動作、語言以及背後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讓學生品讀,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與學生展開對話,

a、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b、走路的姿勢蹣跚年齡大,腿腳不便

c、爬月臺時的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艱難

3、文中共寫了幾次流淚?分析其感情!

①課文第二段,”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這是”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②第六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

這是”感動之淚“,望父買橘。

③第六段,”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這是”不捨之淚“,父子即將離別。

④第七段,”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

讀到父親的來信,觸目傷懷,又想起了往昔父親的背影,這是”傷心之淚“。

總結主旨及佈置作業

1、總結主旨

2、佈置作業

青春年少,我們也曾對摯愛我們的父親任性過,誤解過。請以“爸爸,我想對您說…”爲開頭給你的父親寫一篇短文,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國中語文課文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是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讓學生查找資料,要是現在要打撈這八隻鐵牛,你有什麼辦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聰明、勤勞、勇敢的民族,爲世界人民所稱頌。我們已經知道的張衡、李時珍、茅以升等人對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一個發生在宋朝的歷史故事,大概瞭解了當時出色的工程家懷丙的事蹟。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0課《撈鐵牛》,看看懷丙是怎樣把鐵牛打撈上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指名說。

2、小結:這篇課文主要講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陷在河底淤泥裏的鐵牛的事。先講撈鐵牛的原因;再講準備工作;最後講怎樣撈鐵牛。

三、指導學習,點撥解疑。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讓學生邊聽邊思考:爲什麼要撈鐵牛?

板書:大水衝牛

2、點撥:要撈起這八隻鐵牛容易嗎?從哪裏可以看出?指名說。

據文件記載每隻鐵牛重四、五萬斤,帶上感情讀出來。

3、引導學生理解“人們正在議論紛紛。”“議論紛紛”是什麼意思?想象他們在議論些什麼?

4、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和尚出現了,他說了一句什麼話?你能從課文裏把這句話找出來嗎?用“—”劃出來。

5、從這句能看出什麼?(和尚有了撈鐵牛的辦法,而且這辦法跟水有關係)

板書:叫水送牛

6、指導朗讀: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看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衆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3自然段。

過渡語:每隻鐵牛都重達萬斤,要把八隻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懷丙爲此做了四項準備工作。

1、請默讀第二段,找一找哪4項準備工作?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後等)

2、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讀一讀,把表示這4項準備工作,先後順序的詞用”△“標出(檢查落實,指名說。)

3、討論:

和尚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

第一項準備工作是什麼?(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然後引導學生用四個字把這項準備工作概括出來。)

板書:潛水摸牛

其他三項準備工作是怎樣的?能不能分別用四個字概括出來?(先讓學生按四個小組共同研究,然後在全班交流)

3、懷丙做四項準備工作,他爲什麼要這麼做?

4、男、女生輪讀讀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結:回顧四項準備工作,我們感受到四項準備工作做得認真和周密,準備工作出色。

(三)、學習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思考:懷丙和尚是怎樣撈起第一隻鐵牛?

2、先請同學講,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3、課件演示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拔出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