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教案範本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教案範本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教案模板篇1

教學目標

1. 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學習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抓文中關鍵詞句揣摩人物情感變化,體會父女熱愛自然、關愛動物的美好心靈。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 (出示松鼠圖片或播放相關錄像)孩子們,這是什麼?你喜歡它嗎?關於它,你知道些什麼呢?(激起孩子們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人與松鼠的文章,他們之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揭示課題。)

二、默讀課文,感知大意

1.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通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出生字新詞。

2. 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學生能相互幫助解決的教師不再細講,不理解的隨文學習。

3. 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 學習逮松鼠這一部分(1~3段)。

(1)引導學生朗讀第3段。

(2)勾畫出描寫松鼠的語句,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勾畫出描寫父親逮松鼠的詞句,請學生演示相關動作,談談自己的感受。

(4)出示待我再去抓時,它們又靈巧地逃之夭夭一句,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5)想一想:父親爲什麼心裏異常高興?討論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6)指導朗讀第3段,讀出小松鼠的機敏和父親的吃力。

2. 學習放鬆鼠這一部分(4~7段)。

(1)默讀第4、第5、第6段,標出描寫小松鼠神情、動作的詞句,讀一讀。

(2)組織討論,理解重點句子:但我突然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絕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採用轉換角色的思考方法,大膽猜測小松鼠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3)標出描寫父親動作的詞句,體會父親複雜的心情。

(4)小小辯論會:你認爲父親的做法對嗎?在辯論中理解重點句子最後,我咬咬牙,把它放了,感受父親戰勝自我的高尚情操。

(5)請學生選擇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3. 學習惦記松鼠這一部分(第8、第9段)。

(1)聯繫上下文理解得意忘形、飽含深情的意思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讀女兒飽含深情的問話,在朗讀中感受女兒純潔美好的心靈。

(3)讀課文最後一個段,聯繫上下文說說自己的看法。

(4)你想對文中的父女倆說些什麼呢?

四、課外延伸,主動探究

蒐集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故事、資料、圖片等,在全班展示。

板書設計參考:關愛動物那隻松鼠逮惦熱愛自然放

國小語文教案模板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沒”“轉”“背”,積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描寫月食發生、結束時景象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月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並能根據“月食成因示意圖”口頭介紹月食現象。

4、能瞭解產生月食現象的科學知識,有觀察、瞭解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瞭解月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

教學難點

瞭解月食發生時的景象以及月食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三球儀。

2、預習作業

(1)讀通課文,圈出新詞。

(2)形近字比較。

鉤( ) 鐮( ) 藍( )

釣( ) 廉( ) 籃( )

(3)課後練習1,注意多音字的讀法。

(4)課後練習2。

(5)自由查找一些關於月食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整體感知

師:有一種有趣的自然現象,有時候又大又圓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會兒又慢慢地復原,這種自然現象叫“月食”。你們想知道月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學習《看月食》這課。(板書:看月食)

l 檢查預習效果。指名分節讀課文,糾正字音。注意“眨”、“轉”字是翹舌音,讀準多音字“沒”“轉”“背”。

2 關於月食現象有兩種不同解釋,奶奶說月食是什麼?爸爸說月食是什麼?用“——”圈劃出來。

3 生彙報,師相機板書。

奶奶 爸爸

天狗吃月亮 地球擋住了太陽光

4 分角色朗讀奶奶和爸爸的話。

5 表弟相信誰的話?理解“半信半疑”,與“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詞是什麼?能讀出半信半疑的語氣嗎?板書: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6 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最後一句和最後一節。

7 奶奶和爸爸,誰說得對呢?我們來研究一種科學的說法。

說明:“興趣是求知獲藝的先導。”通過師生談話,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本課多音字較多,因而在檢查預習時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爲後面的閱讀掃清了障礙。整體感知全文後,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出文中的兩種觀點,既幫助學生理清了課文的思路,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同時,以感情朗讀的形式來理解“半信半疑”,在此基礎上再找它的反義詞,這一設計既避免了機械地理解詞語,又爲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和最後一節做了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瞭解月食發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

1 指名讀第2 小節,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麼樣?請用“一”畫出描寫月亮的句子。

2 月食之前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開始、月亮的形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想不想親眼看一看月食的全過程?在看之前,提三個要求,指名讀

(1)月食之前,月亮什麼樣兒?

(2)月食開始了,月亮的形狀有什麼變化?

(3)月亮復原時,形狀又有什麼變化?

3 帶着這三個問題來觀察,看誰觀察得最仔細最認真?(放媒體)

4 找到課文描寫月食過程中月亮變化的語句,邊讀邊思,完成課後練習

慢慢地,月亮成了_____一般,接着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 ,天色越來越暗。最後,整個月亮被黑影吞沒了,像______。

5 交流中注意:正音:沒

找出這句中部首相同的字:鐮、鉤、鑼

重點指導“鐮”,指導右半部筆順

6 作者通過打比方寫出了月亮的形狀變化過程,像______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月亮是不是變得像這些形狀呢?我們再來仔細看一看。(放媒體)邊看邊師生引讀。

說明:月食之前月亮的樣子很美,這也是學生積累語言極好的例子,此處應引導學生學習比喻句的寫法並有感情地朗讀。學習課文中有關描寫月亮變化的語句時,教師應注意給學生一定的默讀思考、自由朗讀的時間,讓學生靜心閱讀,將課文的文字在頭腦中轉化爲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培養學生依託語言喚醒獲的形象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三年級仍不能忘記字詞教學,在交流時相機指導“沒”的字音和“鐮”的字形。

7 再齊讀第3 節月亮的變化過程,感受一下月食開始的情景。

8 讀第5 節,比較第3 小節和第5 小節都是寫月亮的形狀變化,有什麼不同?(變化過程完全相反)

9 以四人小組爲單位,把月亮的還原過程說說。

過了一會兒,月亮又露出,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也越來越亮。最後,月亮整個兒出來了,像______掛在天空中。

10 放月食全過程的媒體,生看板書並用最簡潔的語言爲媒體配上解說。

說明:比較第3 小節和第5 小節寫月亮形狀變化的不同,教師反覆操作並引導進行觀察,讓學生配上解說,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一個無痕的整合。

三、初步瞭解月食形成的原因

1 爲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指名讀爸爸說的話。

2 師演示三球儀,仔細觀察,當地球轉到太陽和月亮中間時會產生什麼現象?生討論。師補充相關資料。

3 請學生邊小組演示邊用自己的話說說月食發生的原因。你覺得爸爸說的話正確嗎?從哪兒知道的?(讀第5 自然段)

抓住“果然”“仍舊”談理解。

4 指導讀第3 、4 、5 節。要讀好爸爸、表弟的話及月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

5 把月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和月食形成的原因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

說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到底,語文實踐就是引導學生生動地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本課設計巧用了課文的空白點,師適當拓展相關的科學常識,讓學生邊演示邊交流,並抓住“果然”“仍舊”談理解,爲學生搭建了可供展示的平臺,激活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學

生在這個平臺上與文本對話,這樣的平臺是充滿智慧的,教師不再是教材的解讀者,教案的執行者,是一個善於創設情境的人,他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喚醒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四、總結拓展

1 有人說:吃魚子腦子會笨;打噴嚏是因爲有人想你;耳朵熱是有人說你壞話;眼皮跳意味着禍事到……對這些說法你有什麼看法?選一個話題,和小組裏的夥伴們交流你的看法。(小組討論交流)

2 師小結:對,面對一些迷信說法,我們要敢於打破,並用科學知識來解釋。

3 說話訓練

表弟回家後,她會對“奶奶”說些什麼呢?她是怎樣打通奶奶思想的?讓我們開動腦筋想一想,說一說。

(學生做表弟,教師做奶奶,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又根據課文內容再提出若干問題,來檢測學生學習的成效。)

說明: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空白,創設情境說話,既訓練了語言,又培養了學生想像力。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明白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關於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的民間傳說,是由於人們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無法解釋這些現象而自己想出的一些緣由,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激發學生從國小科學的熱情,學習從小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板書

看月食

奶奶 爸爸

(不是)天狗吃月亮 (是)地球擋住了太陽光

半信半疑 深信不疑

教學反思

一、以讀爲本,書聲朗朗

語文課堂裏的書聲朗朗是語文課的一個特質。讀書更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傳統。新課程標準自始至終強調“學生的閱讀實踐”,提倡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因此在本堂課中對文中學生能讀懂的部分可以少講甚至不講,如文章第一節和最後一節兩種觀點的梳理,還有第四節爸爸的話,可以採取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鼓勵學生抓住優美動人的語言文字,通過老師的範讀,學生的感情讀、試讀、對比讀、評讀等,來反覆品味,在讀的過程中增強語感體驗。好文章不厭百回讀,每讀一遍讓學生所說自己又知道了什麼,又學到了什麼,把課文內容和詞句訓練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二、觸摸語言,感受母語

語言是民族的根,所以《語文課程標準》把“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作爲目標提了出來。文章的精華在詞句之中,詞句中有情感、有氣韻,而這一切不會自動顯露,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心靈擁抱語言,感受語言,體味語言。

對詞句的理解、記憶應該伴隨着形象。在教“半信半疑”一詞時,我先問學生表弟相信誰的話?理解“半信半疑”,與“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詞是什麼?能讀出半信半疑的語氣嗎?然後結合最後一節板書“半信半疑”和“深信不疑”,再讓學生想象並表演他半信半疑的樣子,以此來形象地理解這個詞。這樣,這個詞語貯存進學生的詞彙倉庫時就不是乾巴巴的,而是十分鮮活的。

我們教學時,還應注意引導學生一步步感受和領悟詞句的內涵,培養語感。如“果然”和“仍舊”兩個詞的理解,分別與第三節和第二節的描寫進行比較閱讀,學生自然而然悟到他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

三、動手操作,深刻體驗

“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頭上”。兒童看別人操作和自己動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學生只有親身實踐,纔能有感受,有體驗,進而深入理解。培養國小生語文實踐能力強調在教學空間裏,創設既帶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實際價值的操作環境,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積極主動的操作實踐中,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特點進行實踐活動。如如何讓學生了解月食產生的原因?教師自己在前面用實物演示學生觀看,或花費人力、物力設計三維動畫製作成多媒體,與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效果有明顯的區別。筆者在教學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小組提供一隻三球儀。讓學生自己一邊動手演示,一邊練習說話:“月食開始了,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鐮刀,像眉毛,像彎彎的細鉤;一會兒只留下個紅彤彤的圓影子。爲什麼會出現月食呢?原來地球轉到了太陽和月亮的中間,地球擋住了太陽光,太陽光照不到月球上,就產生了月食。”課文中抽象的天象成因,不用教師的講解,在學生自己的操作演示中全明白了,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語言實踐,提升能力

關於月食成因這一科學知識,有些學生一時搞不明白,教師不必在這上作太多的糾纏,學生對此只要有所瞭解,知道月食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而不是傳說中的“天狗吃月亮”即可。因爲,對這一科學常識的掌握不是語文學科本身的任務,我們應把引導學生把這一原因說清楚,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作爲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通過創設語言活動的氛圍,讓學生扮演角色文中的父親,把自己讀懂的關於月食的成因告訴大家,在這樣的活動中,記住月食的成因,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教學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讓孩子與語言“親密接觸”,讓語言首先在孩子的嘴上活起來,繼而在他們的腦中活起來,然後在他們的心中活起來,最終嵌入他們的生命歷程。

上好課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紛紛告訴我課文裏講的是日全食,我還知道有日環食,月全食……看到學生這麼興趣足,感覺課成功了一半,但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當學到月亮發生變化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這樣親身體驗才能記得牢,而不應該老師全權代勞。此外,在把握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和理解科學道理這兩者間的關係上,還不是最佳狀態。

將二期課改的精神落實到平時的每一堂課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想,只要方向對了,路再遠,也總會有抵達的一天。

國小語文教案模板篇3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看圖瀆韻文識字,將表示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的詞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圖和詞語。第二部分是要求會寫的8個生字和1個只識不寫的'字。第三部分是練習。藉助圖畫識字學詞認識事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包餃子、賽龍舟、賞月的歡樂場面,以及祭掃革命烈士時莊嚴肅穆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初步瞭解一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

智育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個生字只識不認識“手字旁”;理解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9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中國有一些傳統節日,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識字1。板書課題:識字1(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的是哪些傳統今日的活動,人們在這些節日裏做些什麼。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1.出示第一幅圖,觀察說話。

(1)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的活動?全家人圍在一起在幹什麼?[相機出示詞卡:餃子]

(2)過春節了,親朋好友互相拜訪表示節日的祝賀,這叫什麼呢?[相機出示詞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清明節)

(2)老師介紹清明節:二十四節氣之一,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

(3)清明節這天,少先隊員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到紀念碑前祭掃革命烈士,這就是掃墓。

(4)清明前後到郊外散步遊玩,就叫:踏青。

四、指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

五、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掛圖,想想字義

六、教師檢查自學情況,並加以指導

七、小結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掃、拜、墓、踏”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範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6.教師巡視,糾正姿勢不正確的學生。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按“掃、拜、墓”的筆順書空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幹什麼?這是什麼傳統節日?[相機出示詞卡:龍舟、端午]教師介紹“端午節”。

(2)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麼?機出示詞卡:糉子]

2.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教師介紹“中秋節”。

(2)中秋節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裏幹什麼?[相機出示詞卡: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4)學生藉助拼音讀以上生字詞。

(5)指名認讀、正音。

如:“糉子、月餅”中的後一個字讀輕聲。

3.小結:剛纔我們學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有哪兩個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端午節,民間風俗是什麼?(包糉子、賽龍舟)中秋節呢?(全家人要團圓,吃月餅)

三、指導讀韻文

多種形式練讀,讀出節日的歡樂。

範讀、自由讀、互讀、齊讀。

四、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團、餃、餅、端”

2.教師範寫生字。

3.學生描紅書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5.認讀課後詞語。

6.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詞語。

7.聽寫詞語,檢測效果,及時反饋。

識字

【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形近偏旁的比較識字。課文將兩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詞集中在一起讓學生認讀。第一組詞語介紹了—些樹的名稱和木製品;第二組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的事物;第三組詞語介紹了三種竹製品;第四組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連起來讀,押韻上口,便於記誦。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

【教學要求】

德育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智育目標:1.學會奉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新詞。

2.比較“木禾”、“竹艹”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2.區別形近偏旁。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兩課和這一課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而本課還通過形近偏旁 的比較來識字。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複習“木字旁”、“禾字旁”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瞭解偏旁本義。

(1)“木”的古文字像什麼?(像一棵樹)

(2)複習“木字旁”。

(3)“禾”的古文字像什麼?

(4)複習“禾字旁”。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是什麼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松柏、楊柳]

2.你們知道松樹、柏樹和別的樹有什麼不一樣嗎?(松樹、柏樹的叫子常年都是綠色的)

3.出示詞卡:桌椅

4.春天到了農民伯伯把什麼插在田裏?[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長大成熟結出果實,遠遠望佔,金燦燦的一大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燦燦的一大片是什麼呢,[相機出示詞卡:稻穀]

6.“秧苗”、“稻穀”這些地裏長的農作物叫什麼呢?[出示詞卡:莊稼]

五、教師小結

剛纔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的偏旁是什麼?(木字旁)爲什麼都是木字旁?(因爲這些詞語大都與樹木有關)第二組詞語的偏旁是什麼?(禾字旁)爲什麼都是禾字旁,(大都與莊稼有關)你們覺得漢字有趣嗎?中國的漢字有悠久的歷史,你們要認真學習!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齊讀。

2.用“柳”、“椅”、“秧”擴詞。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柳、秧”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範寫本課6個生字。讓學生注意在田字格書寫時都應該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

3.檢查聽寫情況。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二),複習“竹字頭”、“草字頭”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瞭解偏旁本義。

2.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同。

1.這些都是竹製品,你能洗出它們的名稱嗎?

2.中國的老年人最喜歡喝什麼?[相機出示詞卡:茶葉]

3.有一種水果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這種水果的名稱足什麼嗎?[相機出示詞卡:菠蘿]

4.有一種春天開的花,葉子呈淡綠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這是什麼花嗎?[相機出示詞卡:蘭花]

五、教師小結

剛纔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偏旁的名稱星什麼?(竹字頭)爲什麼都是竹字頭,(因爲這些製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與竹子有關)第二組偏旁的名稱是什麼?(草字頭)爲什麼都是草字頭?(大都與一些植物有關)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七、指導書寫

1.指名說“籃、筐”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範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第三課時

一、複習檢查

寫詞語,檢測效果,

二、指導讀韻文

1.按要求歸類讀。

(1)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樹的名稱和木製品?

(2)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的事物?

國小語文教案模板篇4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綠線內的3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感受元宵節夜晚鬧花燈的歡樂氣氛,增加學生對我國民間傳統習俗的瞭解。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板書設計:

人多:人流如潮 燈火通明

鬧花燈 燈多:兔子燈 鴿子燈 龍燈

聲音多:融成一片 響徹天空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組詞、口頭造句。

課外:讀背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 啓發談話。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麼節?

你家是怎麼過元宵節的?

老師簡介元宵節。

2. 板書課題。(學習"鬧"字)

齊讀課題。過渡:鬧花燈是怎麼一回事?

二. 初度課文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音,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 再讀課文,要求讀通順句子,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並想一想每一段寫的什麼。

3. 檢查生字讀音。

4. 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並說說段意。

5. "鬧花燈"換個詞會說嗎?

三. 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段

1. 自由讀,說說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2. 交流:時間、地點、人物。

3. 學習"潮"字。說說"人流如潮"的意思。

4. 從哪個詞可以看出燈多?

5. 用"燈火通明"口頭造句。

6. 大街山人流如潮、燈火通明,給你的感覺怎樣?

7. 指導朗讀。

四. 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 複習

1. 認讀詞語:元宵節、人流如潮、燈火通明。

2. 用"鬧"、"潮"組詞。

3. 背誦第一段。

二. 精讀課文

學習第二段

1. 出示投影:

大街上有些什麼燈?說說他們的模樣。

看到這些燈,你想說什麼?

2. 自由讀第二段,想想課文寫了哪些燈。

3. 課文介紹了哪幾種花燈?

哪些花燈寫得簡略,哪些花燈寫得詳細?

4. 你見過兔子燈嗎?它什麼樣?鴿子燈呢?

花燈做了動物的形狀,多可愛呀!書上是怎麼寫的?

5. 寫得最詳細的是龍燈。

(1) 學習"龍"字。

(2) 找出寫龍燈的句子。

(3) 從哪裏看出龍燈最有趣?

(4) 理解"上下翻飛",學習"翻"字。

(5) 出示"擺動",做動作理解。

(6) 看到這神氣活現、搖頭擺尾的龍燈,你想到了什麼?

(7) 課文爲什麼把龍燈當作重點來寫?

(8) 指導朗讀。

6. 看到這歡樂的場面,孩子們有什麼反應?

(1) 出示"情不自禁",理解意思。

(2) 指導讀,讀出童趣。

7. 指名讀第一句話,說說這句話和後幾句有什麼聯繫?

8. 指導朗讀、背誦第二段。

三. 指導寫字

第三課時

一. 複習

1. 讀詞語。

2. 背誦第二段。

二. 精讀練習

學習第三段

1. 指名讀。

,鬧花燈

2. 認識、理解"融"、"鑼"。

3. 指導理解"響徹夜空"的意思。說說什麼聲音響徹夜空?

4. 歌聲、笑聲、鑼鼓聲融成一片,響徹夜空。說明人們心情怎樣?

5. 人們唱啊,笑啊,大街上呈現出一派團結、祥和的氣氛,歡樂的元宵節鼓舞人們去創造新的美好生活。

齊讀第二句。

6. 指導朗讀第三段。

三. 指導朗讀、背誦課文。

四. 指導識記生字。

五. 作業。

抄寫字詞。

國小語文教案模板篇5

1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養成閱讀興趣是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的保證。本教案採用以讀代講爲主,教師指導爲輔的學習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朗讀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徵,從朗讀中領略作者對秋天的讚美之情。另外,引導學生學會看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加入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而感受秋天的美,並且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直至熟讀成誦。低年級注重識字與寫字教學,本設計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獨立識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從而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課前準備

1.製作課件、生字詞語卡片。(教師)

2.秋天樹葉的實物。(教師)

3.大雁圖片。(教師)

4.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實、植物等。(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現了美,感受到了美。現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的視頻,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

3.你知道剛纔呈現的畫面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課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視頻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感官,引領學生直觀地感受秋天到來時的景色變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麗,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爲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自然段。

導學: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誌,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的序號)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

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教師配樂範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5.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

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

片:三拼音節,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

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

(2)檢查第2自然段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人”爲翹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

“一會兒”爲兒化音,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分開。

(3)指名讀第3自然段。

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

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演示、教師講解等方法使學生非常直觀地認識自然段。本環節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的能力,通過範讀、自讀、指名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完整的句子,不頓詞、斷句,重視對翹舌音、三拼音節的複習鞏固,從而能使學生準確地拼讀音節。

三、隨文識字,品讀課文

(一)品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生了很多變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邊看課文的插圖,一邊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課文裏寫了哪些變化。

1.天氣涼了。

(1)學習生字“氣”。

這裏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生字(出示字卡“氣”),有一個和它讀音相同的

1233445下一頁字——汽,“氣”與氣體有關係,“汽”與水有關係。

(2)(課件演示)做辨別形近字遊戲,把漢字送回家。

氣汽

天() ()水 空() ()油

(3)指導讀句子,“涼”字讀重音。

2.樹葉黃了。

(1)出示各種“樹葉”的標本。(出示多媒體課件)

導學:這些小寶貝就是樹葉。看,它們的形狀各有不同。

(2)學習生詞“樹葉”。認識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樹葉”?

加一加:“木”加“對”就是“樹”,“口”加“十”就是“葉”。

實物出示:拿出樹葉標本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

(3)課件播放樹葉由綠到黃的變化過程。

導學: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由綠色變成了黃色。看來,只有仔細觀察纔會發現大自然的這些奇妙的變化呀!

(4)你能讀出秋天到來時的這種變化嗎?指導學生朗讀,強調“黃”要讀重音。

3.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1)比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麼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結合課文的插圖說說爲什麼作者要說“一片片”嗎?

(3)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結合課文插圖真是個好方法。

(4)拓展詞語。你能說幾個像“一片片”這樣的詞語嗎?

小結:以後我們說話時如果多用上一些這樣的詞語,表達就更生動了。

(5)瞭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爲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義是平而薄的物體。我們還可以說“一片”什麼?

課件出示:一片() 一片() 一片()

(6)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你能想象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嗎?(輕輕地、慢慢地)那就請你把“落下來”這個詞語的語速放慢,聲音放輕,讓一片片黃黃的小葉子輕輕地、慢慢地落下來。

4.齊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身邊的景物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吧!

(二)品讀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在這麼美的藍天下你還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邊觀察課文插圖,一邊讀這句話。

(2)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麼關係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着季節的變化而遷徙的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3)大雁是怎樣飛行的,你能結合課文插圖來說一說嗎?

(4)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理解句子。

(5)導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雁飛行時的樣子吧!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的。

(6)誰願意讀出大雁飛行時的畫面?指名讀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話嗎?

(8)學習生字“大、飛、會、個”。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大”是漢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

飛:(課件出示鳥兒展翅飛翔的動作,出示“飛”字的古文字)“飛”就像鳥兒張開翅膀在空中飛翔的樣子。同學們模仿鳥兒做一做展翅飛翔的動作吧。組詞:飛機、飛鳥。

會:認識“人字頭”。運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人+雲=會。組詞:開會、學會。

個:運用數筆畫或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個”。“個”一般用做量詞,引導學生試着說一說:一個()。

3.初步感受“一”字的變調。

(1)細心的同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同樣是“一”,爲什麼有時候讀yī,有時候讀yí,有時候讀yì呢?你在課文中找到了嗎?讀一讀。

(2)課件出示詞語:一(yí)片片 一(yì)羣 一(yí)會兒 “一(yī)”字

指名讀,請小老師領大家讀,齊讀。

(3)小結:這是“一”字變調的不同讀法。漢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導學: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我們一邊欣賞畫面,一邊有感情地朗讀吧。(配樂朗讀課文)

(三)品讀第3自然段。

過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來了!)

1.指導讀好感嘆句。

這是兩個感嘆句,我們朗讀時語氣要強烈些,誰願意來試一試?

2.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畫面,教師渲染情境進行引讀:

秋天,天氣是那麼涼爽,金黃的樹葉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從樹上翩翩落下,我們高興地說道——啊!秋天來了!

秋天,天高雲淡,大雁變換隊形飛向南方,傳來陣陣悅耳的歌聲,我們不禁感嘆道——啊!秋天來了!

上一頁123445下一頁(2)此時此刻,看到這樣的秋天,你是怎樣的心情?

(3)帶着這樣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學習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秋”字。)秋天是禾穀成熟、收穫的季節。古代莊稼收割後,人們往往在田間就地焚燒禾草。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燒殺害蟲。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組成的。組詞:秋天、秋季。

了:運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識記“了”,也可和“子”對比來識記。強調“了”由兩筆組成,注意“了”的筆順。

4.齊讀第3自然段。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本環節設計,在隨文識字中,將識字教學置於一定的課文情境中,通過字理識字、加一加、聯繫生活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學過程中落實了“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的要求,引導學生學會看課文的插圖,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藉助圖畫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詞語的含義。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積累豐富的`詞語,爲學生提供了語言訓練的機會。

四、引導觀察,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節課要書寫的四個字“了、子、人、大”。

2.學習“了”字的書寫。

(1)出示課件,學生跟隨課件演示書空“了”的筆順。

(2)啓發學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準每一筆的位置。

(3)教師範寫。

(4)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自己練習寫兩遍“了”字。

(5)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師生評議,教師根據學生的書寫情況相機指導。

3.運用遷移法學習“子”的書寫。

(1)教師先示範“子”的書寫,教師示範並口述橫的書寫要領: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再示範橫的寫法,強調最後一筆橫從橫中線寫起,略微向上傾斜。

(2)學生描紅,練習書寫。

(3)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字教學要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紮紮實實落實本課新認識的筆畫書寫,讓學生在寫好筆畫的基礎上進行生字的整體書寫。學生通過觀察生字的結構,加深生字書寫的整體印象,從而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五、作業佈置,拓展延伸

1.熟讀課文。

2.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現在正值秋季,請同學們投入到秋的懷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變化,尋找秋天的足跡。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思考、去感受,從而豐富學生的體驗,爲下一節課的“畫秋天”“說秋天”做鋪墊。

第二課時

一、複習詞語

1.開火車讀詞語卡片。

秋天 天氣 一片片 樹葉 葉子 飛來 一會兒 一個

2.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爭取把課文背誦下來。同學們,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複習鞏固詞語,快速過渡到第二課時的教學,並且在導入時提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爲完成學習目標做好準備。

二、指導書寫

1.學習撇、捺的寫法。

我們首先來練習兩個筆畫的書寫,教師示範講解書寫要點。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後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後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後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

2.指導書寫“人”。

(1)教師示範,講解要領。強調書寫規則:先撇後捺,呈三角形,撇從豎中線上起筆,兩個筆畫收筆處在一條直線上。

(2)學生練習。

3.運用遷移法學習書寫“大”。

(1)觀察比較“人”與“大”中“人”的區別,引導學生注意這兩個字在書寫時佔格位置的不同。

引導學生明確“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腳。要先寫長橫,再寫“人”。長橫在橫中線偏上位置,“人”從上半格的中間處起筆,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從豎中線上起筆。

(2)教師一筆一筆做示範,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教師強調書寫姿勢。

(4)師生評議,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4.小結:我們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觀察筆畫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通過不斷練習來寫好漢字。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的寫字指導,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天天練。本環節繼續指導書寫,完成本節課中要求會寫的字的書寫訓練,同時注重對寫字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用遷移法來書寫生字,爲書寫更多的生字做好準備。教師總結了“一看,二寫,三對照”的寫字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使其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三、詞語遊戲

1.摘果實遊戲。

課件出示蘋果樹豐收的圖片。

師:同學們,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還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讓我們到豐收的蘋果園裏看一看吧!

引導學生做摘蘋果生字卡片的遊戲。

2.找部首遊戲。

上一頁123345下一頁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新的部首朋友,它們就藏在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於發現的眼睛找到它們嗎?

(課件出示:秋 樹 葉 會)

學生找到新學的部首後,部首相應地變紅。

設計意圖:創設了豐富的情境,通過多種形式的識記詞語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生字。這對學習生字的讀音、生字的組詞、新學部首都起到了鞏固、複習作用。

四、指導背誦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畫面。

2.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過渡:這篇課文把秋天描寫得非常美,對於這樣優美的語言我們要想辦法背誦下來。背誦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這樣纔會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變化,提煉出關鍵詞語:天氣涼,樹葉黃。

(2)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背誦。

(3)小結:我們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美麗的畫面就會很快把課文背誦下來了。

3.指導背誦第2自然段。

(1)抓住關鍵詞語說一說:第2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飛)

(2)課件出示句式:一會兒……一會兒……。

有時,我們還要記住特殊的句式,它會幫助我們更快地積累好詞佳句。

同學們將關鍵詞語加入到這樣的句子中,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很快背誦下來的。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指名背誦,男生女生競賽背誦。

4.齊聲背誦第3自然段。

5.小結方法:背誦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畫面,都是不錯的背誦方法。

6.出示課文畫面,齊聲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重視背誦積累,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增強體驗,培養語感。教學中注重對背誦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關鍵詞語提示、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熟讀成誦等方法來提高背誦質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

想一想你見過的秋天景色,用幾句話描繪出來,也可以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給畫起個名字。

2.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並寫上一句話。

3.小組內交流。

4.全班內展示。

5.說話練習。

秋天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爲什麼?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畫一畫,畫出學生心中的秋天,再通過說一說“你喜歡秋天嗎?爲什麼?”說出學生心中的感受。激發並拓展了學生對秋天的熱愛之情,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六、總結全課

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天風兒輕,夏天百花開,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讓我們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尋找,去發現,好嗎?

設計意圖:由對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對大自然的觀察、體驗和感受,鼓勵學生留心觀察,善於積累,從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板書設計:

秋天

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儘量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秋天的景物特徵,通過看拼音讀、拼音漢字結合讀、看漢字讀、利用分段讀、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讀書熱情,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秋天的美麗,激發學生髮現美、尋找美的情趣,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

2.教師在教學中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學生們興趣盎然,紛紛說出了自己識記生字的好辦法。教師通過字理識字,展現了豐富的字理圖,例如對“片”“大”的教學,增強了對生字的直觀性、整體性認識,“秋”字的字理故事激發了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充分發揮了字理教學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