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一年級美術教案(新版多篇)

一年級美術教案(新版多篇)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一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採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引導學生認識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意義。

3、引導學生認識馬路、汽車是重要的交通形式,通過想象大膽表現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教學重、難點:

1、學生在表現馬路的繁忙的景象的手法。

2、馬路上的一些常見物體的形狀以及馬路上的一些標誌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學具:繪畫用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講授新課:

1、導入階段:

展示圖片,讓學生了解各種道路,汽車的造型特徵,激發學生的表現興趣和慾望。啓發學生談談他們所處的城市的交通繁忙的情景。

2、發展階段

(1)學生通過自己平時的觀察和想象,試說說馬路的形狀、以及馬路上有什麼?

小結:馬路的形狀有S形、T字形、十字形……

S形的馬路一般來說是用在鄉間小道上或者山上的。馬路的兩旁是一些樹、稻草。

T字形可以說這是一個三岔路口、分道的。路的兩旁一般有些農田、樹木……

十字形的馬路可以說是最繁忙的路口了,人流量、車流量都是相當大的。兩旁邊有些高樓大廈、住宅樓、學校、超市……

一般馬路上有人行道、自行車道、汽車道、花壇。在十字路口還有警察叔叔、紅綠燈、斑馬線……斑馬線的作用就是過馬路的人行走。

我們過馬路是要注意: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在一些比較大的城市、由於交通過於忙,就將人過馬路的斑馬線放到地下去了,成了地下通道。

(2)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並說說自己想象以後的的馬路是什麼樣子、你想有什麼樣的馬路?

(3)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材料,表現出自己對道路、汽車等景物的感受。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甚至可以畫現實中沒有的情景。

(4)講解作畫步驟:

a畫輪廓

b塗色

c勾線、塗背景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通過想象大膽表現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要求:

(1)學生將作業紙畫滿了達到色彩的變化效果與協調。

(2)學生們最好設計自己的獨特造型的汽車、馬路等。

四、收拾與整理:

五、課後拓展:讓學生通過想像自己設計未來的道路和汽車。

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溫暖的南方還是在季節變換明顯的北方,各種各樣有營養又味美的水果永遠是孩子們的最愛。在南方,有披着"魚鱗"的菠蘿、金黃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紅紅的荔枝、毛茸茸的紅毛丹、大大的菠蘿蜜、形狀奇特的榴蓮;北方有誘人的水蜜桃、黃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紅瓤的大西瓜、瑪瑙般的葡萄……提起這些,孩子們準會垂涎欲滴!這些水果不但看着誘人,吃起來還有各種不同的味道。

那麼多種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還有的水果聞起來臭臭的吃起來卻香香的……享受這些水果時,同學們的感覺也是各不相同的。本課設置的目的是訓練學生通過回憶,不但表現不同水果的特點,而且敢於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而獨特的感受。

本課是以“造型·表現”爲主的學習領域,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體驗美術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在感知活動中,啓發學生去體會和表現物體特徵、形狀及帶給個人的不同感受。

應會: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創作出有情趣的畫面。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創造力,體驗生活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師生共同創設的有情趣的感知與回憶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表現能力。

難點: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真實獨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憶的基礎上啓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展開創作。

學習材料

(1)師生各自找來自己最喜愛的水果,作爲感知材料。課件。

(2)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表現工具。

教學活動設計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教學

老師帶來一個百寶箱,誰願意來摸一摸裏面有什麼?也許會咬人呦!

(學生摸,發現各種各樣的水果)

二、看課件,欣賞各地水果。

1、新疆被譽爲瓜果之鄉,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學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

2、介紹火龍果、人生果。瞭解不常見的南方水果,觀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點、色彩。

通過“摸”來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徵。在體驗中,營造一種寬鬆、快樂、自由的氣氛,並且使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並引發回憶、聯想。

(學生談看到果實的感受。)

三、說說你帶來的水果形狀、顏色、特點、味道。

1、學生介紹,表現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們相信水果會變嗎?看能變成什麼?(出示課件)

西瓜變成了西瓜城堡,蘋果變成了蘋果精靈。你的水果能變成什麼?(學生暢想彙報)

看老師變成了蘋果姐姐,我開着椰子火車,帶着香蕉汽車來接你們的水果精靈快快來水果樂園吧!

四、嘗試着自己發揮想象,把自己帶來的水果“變”一個樣畫出來。

(學生作業,教師巡視輔導)

五、展示作品,師生共同評價。

學生品嚐自己帶來的水果。-

執教時間:6月12日——6月14日

札記:

童話是低齡兒童最喜愛的藝術形式,他們樂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個童話中的主要人物,這種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的表達出他們對某種事物的真實感受,也更容易引發他們的相關聯想。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能夠說說曲、直線及物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b)能夠用繪畫、剪貼、綜合等方法表現曲線、直線的畫面。

2、學習策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3、通過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進行創作,培養學生留心生活細節與自主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引導通過反覆欣賞、觀察使認識直、曲線在畫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邊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創作一幅圖。

教具學具:“曲”或“直”的物品和膠水、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師:“這節課我們談論‘曲’與‘直’。”(教師板書“曲曲直直”。)

2、師:“在課前老師先帶你們一起去看看線條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課件《線的認識與表現》,瞭解直線與曲線的類型及它們給人們的感覺。

繪畫中的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線有許多的變化,這些變化使線的美感具有無窮的魅力。線的種類大體有直線和曲線兩類。直線有:垂直線、平行線、斜線、折線等。曲線有:弧線、波浪線、螺旋線等。不同的線給人的感覺不一樣。

欣賞範圖:這是幅山澗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優美曲線會給我們柔和、流動、輕快的感覺;而另一幅岩石圖,挺拔的直線會給我們明快、簡潔、力量的感覺。垂直線給人莊嚴、挺拔、高潔、希望和正直的感覺;霍克納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許多水平線,水平線有平和、安定、靜止的感覺。螺旋線則有變化、運動、緊張和不安的感覺。規則的曲線、使人感到明朗、整齊圓滑有序;自由曲線則顯得活潑、優美、生動、柔和。

3、師:你們也帶來不少曲與直的物品,互相觀察、細心觸摸、再跟同組的同學介紹,一起感受一下,特別要討論一下這樣的直或曲的物品帶給你什麼感覺。

學生小組討論,師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交流討論習慣。

學生分組介紹,討論。

4、直與曲物品展示。

5、圖片欣賞,分析:作品中的曲線、直線或材料用得好嗎?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師:用你們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組成什麼樣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評出有創意的作品。

五、環境收拾

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四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知道泥沙是自然界中可塑性的造型媒材,並初步嘗試、學會一兩種造型方法。通過造型活動,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相互合作意識,瞭解自然、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

教學重點:體驗泥沙造型活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採用一兩種方法塑造出新的形象。

學生準備:根據條件準備泥或沙及相應的活動用具。如鏟子、瓶子、罐子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泥或沙。

設問:你們看這是什麼?看到它你們最想做什麼?自由發言。

二、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它們的想法。根據自己的想法幾個人一組大膽玩。

三、問一問他們都做了什麼,並讓他們舉起來說一說是怎麼做的。

請學生打開書看一看別的小朋友還用了那些方法讓泥沙變了一個樣?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試一試!

四、續玩

五、欣賞評述

1、學生之間互相欣賞作品

2、拓展:欣賞世界沙雕藝術激勵學生繼續探究

課後反思:因受條件的限制,學生只玩了泥。但他們的泥作品製作精緻,有思維有創新。

下課了還憶尤未盡。

泥沙

板書設計: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學習煙花的表現方法。

2、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啓發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學習煙花的表現方法。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春節過得愉快嗎?過春節時你最開心的事是什麼?

2、過春節時哪些同學放煙花了?哪些同學看見別人放煙花了?哪些同學看見電視裏放煙花了?

三、講授新課:

啓發學生回憶煙花的形狀

1、你放(見)的煙花美嗎?它是什麼形狀的?

2、欣賞放煙花場景,激發學生興趣,認識不同形狀的煙花。

3、煙花的表現方法

1)教師示範集中不同形狀的煙花的表現方法。

2)總結煙花的表現方法。(用大小不同的彩點直接點出煙花的形狀,由內而外依次點出。一個煙花可以用同一種顏色表現,也可以用多種顏色表現 。

3)找學生講講打算用什麼工具來表現美麗的煙花。

四、作業要求

1、用彩色筆直接作畫,不必用黑色勾線。

2、可以表現自己見過的煙花形狀,也可以自己設計煙花的形狀。

3、可以多畫幾個煙花使畫面飽滿。

4、構圖時可以以一種煙花爲主,稍加幾個其它形狀的煙花,做到主次分明。

5、適當添畫人物或場景,使畫面充實有情節。

五、作業評析

1、作業展示,學生選優並說一說爲什麼?

2、教師評析。評析標準:構圖飽滿,色彩鮮豔,煙花的形狀優美多姿。

六、課後拓展:

用多種形式、材料表現煙花

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六

一、學情分析:

新入學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一定有着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和自己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對待這些剛進入課堂的小朋友,我們在情感態度上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國小生在思維的想象力、創造力方面發展的空間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機會,激發孩子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能發現美,有創造美的想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22課教學內容,教材內容豐富多彩,非常適合一年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成長需要;形式多樣有趣,爲學生設置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嘗試和體驗,有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開闊視野啓迪思維,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創作學習,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爲使教學更方便有效,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適當補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資源充實教學容。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認識色彩,瞭解美術學習用具,掌握塗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並能使用工具進行簡單的美術活動。

通過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

四、教法學法

認真備課,精心準備教具和材料,常和班主任溝通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聯繫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遊戲教學形式並滲透英語美術術語,在學生不知不覺遊戲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運用講故事、猜謎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多示範、多鼓勵、採用多元化評價手段。

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用發現的眼睛觀察雨的變化,用長短、粗細、疏密等不同的點和線,表達雨中的情景,還有色彩的表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雨中的情景,體驗角色在雨中的不同心情,表現學生在《下雨啦》中的獨特心情和情景。體驗不同的觀察方法(從局部感知到整體感受),提高觀察細節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畫筆對線條、色彩表現《下雨啦》的愉悅心情,通過觀察感受雨中的獨特美感,享受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審美狀態。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學習觀察的方法,發現不同的雨,用長短、粗細、疏密等不同的點和線,表達雨中的情景,還有色彩的表達。

教學難點:表現角色動態、雨具在雨中的聯繫及不同情景故事。

解決措施:通過觀看視頻,觀察雨的多種形態,利用圖片定格下雨的瞬間,引導學生對比、欣賞,找到雨與點、線之間的聯繫,體驗用有方向感的點、線畫雨景,帶來的不同美感。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水彩筆或油畫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猜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河裏都不見。”(謎底:雨)

(板書)下雨啦

(二)探索新知

看視頻,觀察下雨的自然現象。邊看邊想用怎樣的線條畫看到的雨,老師也可在黑板上示範。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下雨時的情景,局部定格,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提問:你們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有些動物找地方躲雨,有些動物喜歡雨天。湖面上蕩起一圈圈漣漪……

1、雨的模樣

你眼中的雨是什麼樣子的呢?(請三位學生到黑板上畫雨)

師生共同點評:

濛濛細雨——稀疏的線、軟柔的線

磅礴大雨——粗重的線、密密的線

雨的方向——隨風而動的斜線

2、雨的色彩

想一想,女孩子眼裏的雨是什麼色彩呢?

你能用什麼色彩的雨表達什麼樣的心情?

出示繪本插圖《七彩下雨天》帶着不同的心情和美麗的想象,我們心中的雨也變成七彩的了。

3、雨的故事

雨中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人們穿雨衣、打雨傘,馬路上的傘就像一朵朵色彩豔麗的小花。

媽媽們打着傘來接孩子,同學們已經互相照顧撐着傘走在路上。

小動物們會找個地方躲雨、有的還會把荷葉當傘呢……

4、動畫示範

動畫示範畫傘和穿雨衣的人。

歸納:我們畫雨,可以根據季節或是心情選擇雨的顏色,表現出雨中的故事。

5、創作引導

(1)出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作品。

(2)說說自己的創意,想畫怎樣的雨中故事。

(三)能力反饋(學生動手實踐)

作業要求:

用點或線表現出下雨的情景,畫一畫雨中的故事。

作業步驟:

1、先用記號筆勾線畫出主體的人物或動物;

2、畫雨,要注意雨和風的方向;

3、凃主體色,注意露出主體顏色,

4、添加環境,注意雨景的色彩。教師巡視、幫助學生。

(四)作業講評

組織學生的作品,展開自評、互評。

1、介紹“我”用了怎樣的線條畫了怎樣的雨,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2、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幅作品?爲什麼?

本課總結:在今天的課堂中,我們觀察了雨的模樣、畫出了雨的色彩、講述了雨的故事,表達了獨特的心情,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美髮生在《下雨了》……

(五)拓展

觀察家鄉的雨季,體會家鄉雨景的獨特美感,畫畫《下雨了》的連續劇。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八

一、教材分析

“踢踢腿 彎彎腰”是藉助國小生喜聞樂見的運動題材,以學生已知的做操、跑步、踢球等經驗和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爲基礎,主要完成撕紙條貼人形的學習任務。踢踢腿彎彎腰以“做做運動身體好”的活動來營造美術學習的情境,踢踢腿彎彎腰通過做做運動、視覺感受、對話、嘗試紙條造型、發現與審美、動手實踐與創作等活動來展開折、撕、拼、擺、貼人形的探討與學習。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充分參與,動手操作,並對操作程序作巧妙而明確的設計安排,掌握折、撕、拼、擺、貼的操作方法與要領。而人形動態和畫面完整性的表現,既與充分動手操作有聯繫,又與自主調動記憶、想象、思維等智力因素,以及體驗的熱情、耐心細緻的學習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有關。當教學活動做到多者兼顧的程度時。將會得到更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設計

對做運動和製作活動有興趣,並能體驗創作人形動態作品的愉悅。

認知通過各種紙質材料來折、撕、拼、擺、貼人形的方法。

能用自己喜歡的材料,表現出熟練的折、撕、拼、擺、貼的能力和記憶、想象的能力。

三、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爲綜合學習活動,突出參與

嘗試、發現與重構、動手製作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學習中傳達健康教育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教學實施以“做做運動身體好”的活動參與爲激趣引導。教師可提出運動(具體以做操爲例)與健康的話題,提示對運動人物動態形象的關注,學生即興參與運動的活動,體驗與直觀感受人物的運動與造型,開展健康話題、運動項目的討論,回憶運動人物的形象。可用踢足球圖爲例來展開主要學習任務的探討,教師通過提示找一找材料、讀一讀教材折撕示意圖、試一試折撕出不同紙條,引導學生認知怎樣運用材料,理解折、撕的方法。針對現有的紙條,師生互動探討拼、擺的方法,通過師生共同的參與嘗試、發現與重構的探究學習活動,且運用示範突出“拼”與人物形象、“擺”與畫面構圖美觀的關係,引起對美感的關注。以運動人物視覺媒材的觀賞和優秀作業的欣賞引導學生提高審美,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學生自由製作或合作拼擺組合創作作業。以大家共同分享快樂,快來參加“班級運動會”爲激活點,進行作業展示與學習評價。

教學評價要點一在於人物運動動態明顯,人形姿態合理、美觀。二是注意到材料運用巧妙,畫面構成有童趣。

作業要求:

折一折、撕一撕,將撕出的紙條拼一拼、擺一擺,貼出各種動作的人形,構成一幅有趣的畫或讓你貼出的人物來參加“班級運動會”。

四、教學建議

貼的方法已不是新知,可通過溫習來鞏固舊知和發揮已有的學習能力。

應注意幫助和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動手製作、相互交流,促進學生養成耐心、細緻的學習習慣。

(彭海鰲)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動手製作的能力。

2、根據學習任務收集準備相應的工具材料。

3、將收集、加工後的什物串起來,製作1-2串掛飾。

教學重點:

1、是否找到與衆不同的材質來製作掛飾。

2、是否能說出自己的設計思路。

3、是否發揮合作精神

4、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課前準備

1、收集一些彩色紙、吸管、麥杆、果核、落葉、野花、鈕釦、貝殼、小石子及針、線、透明膠等工具材料。

2、老師準備舊掛曆的圖片、準備膠水、針線等材料。

教時數:1教時

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欣賞圖片《生活美勞》

揭題:掛飾

什麼是掛飾?哪些物品可以稱爲掛飾,你準備做一些什麼掛飾?

三、新授

掛飾可以包括以下品種:項鍊、手鍊、腳鏈、腰帶、耳墜、包飾、手機飾品、鑰匙墜、風鈴、信插……

你看到過的掛件是用什麼材料來製作的?我們可以用我們生活中的哪些材料來製作呢?

吸管,紙片、鈕釦、易拉罐,各種顏色的繩,或者用一些大自然的饋贈——繽紛的野花、柔韌的枝條、五彩的漿果、玲瓏的石子、美麗的貝殼……

把這些東西都串起來美不美呢?並不是所有的東西串在一起都會好看的,可以將有聯繫的什物串在一起,一般情況下,組成一串掛飾的什物種類越少越討巧。

利用紙片來設計,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製作呢?

摺疊、卷、裁剪、繪畫

同樣其他的材料也可以用各種方法來製作。

四、佈置作業

利用你準備的材料,動手設計一個掛飾

1、較硬的尼龍繩、金屬絲、細藤來串什物可以避免穿針引線。

2、較硬的物品,可以先用透明膠粘貼或用線捆綁,再串聯。

五、學生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六、懸掛作品進行展示,並講評

七、小結

八、課後拓展

在節日裏,製作一串精美的掛飾,送給朋友和師長

教後隨感:

小朋友很感興趣,能用各種彩珠,線,掛曆紙做出各種造型,作業很有新意,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啓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2、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

教具學具: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展階段

人人蔘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瞭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後,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四、課後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後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