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六年級《匆匆》語文教案(多篇)

國小六年級《匆匆》語文教案(多篇)

文章很長,內容很多,找到一個關鍵點切入,突出學習重點。 篇一

三、研讀文章,感悟情感,體會表達。(28分鐘)

(一)自主合作,感知“頭涔涔而淚潸潸” (8分鐘)

1、讀文章1——3自然段,把你認爲能令作者“頭涔涔”“淚潸潸”的句子,圈一圈,劃一劃,填寫好自主學習記錄單。匆匆優質課教案設計

自主學習記錄表

令作者感到“頭涔涔”“淚潸潸”的句子 談體會,感情讀

2、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穫。每小組找準一個點進行合作學習,確定最佳展示方案,爲集體展示做好準備。

【通過自主學習及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有序地完成重點內容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達成學習目標2。】

(二)精讀引領,體會“頭涔涔而淚潸潸”。(根據學生彙報,順學而導)(15分鐘)

預設一:課件4出示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1、引導學生談體會。

(1)運用了排比句。(評價:你能注意到作者的語言表達,這是學習語文很重要的方法。)

(2)指導朗讀:燕子,楊柳,桃花,它們走了,沒關係,在來年的春天都會回來,那將是一幅多麼美的圖畫,該怎麼讀呢?

(3)生練習讀句子。(教師指導讀出“去——來”“枯——青”“謝——開”的充滿希望。)

(4)迴應頭涔涔而淚潸潸

過渡:作者主要是要說這個意思嗎? (寫這個排比句是爲了更加鮮明的

對比出作者因時間一去不復返而頭涔涔,淚潸潸。)把這種鮮明的對比讀出來吧!

(生讀句子“但是,聰明的……不復返呢?”男女同學分別讀出這兩個層次)。

預設二:課件5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談談讀了這段話,你又有了什麼樣的感受?(感覺到時間過得太快了;

覺得時間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悄悄的溜走了……)

2、引導想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的情景。輕輕地閉上眼睛,邊聽邊展開你豐

富的想象——

師聲情並茂旁白:“遼闊的大海一望無垠,海水一浪趕着一浪奔涌向前,這時,針尖上的一滴水滴進了的這浩翰的大海里。”同學們,你看得到那一滴水嗎?你聽得到那一滴水的聲音嗎?(看不見,聽不到)

3、你又聯想到了什麼呢?(一滴清透的小水珠落進了一望無際的大海里,我們根本就來不及看到,根本聽不見它的聲音;時間就好像這一滴水,一去不復返了。)

4、是啊,作者的八千多個日子就這樣無聲無息,稍縱即逝啊!把作者的嘆

息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吧。(生有感情地朗讀。)

5、體會用詞的準確:

算一算,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呢?(約23年)爲什麼作者不用23年,卻要用八千呢?(更顯得數字多,逝去的年月多,更讓人惋惜。)

6、體會作者的心情:

當作者突然間想到了自己的23個青春年華已一去不復返,他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嗎?(焦急、難受、猛醒、後悔、緊張、痛惜,害怕、……)

7、引導感情朗讀:

把你體會到的作者的這種情感,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吧!(生再感情朗讀。)

8、二次迴應“頭涔涔而淚潸潸”:

一想到這些,作者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我們再來讀這一句。

(生多種形式練習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師相機評價)

預設三:

課件6出示句子: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1、生朗讀。(音樂配讀)

2、感悟內容:

通過生活小事來寫,寫了哪些小事?(洗手、吃飯、默默時、遮挽時、天黑時、睜開眼、嘆息)

指導朗讀:分排按不同內容接龍讀、男女合作讀(男同學讀什麼時候,女同學讀怎樣過去)

3、感悟表達:

時間是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它的流逝更是難以描寫,可作者是運用什麼樣的語言把它描寫得如此生動,活潑呢?(作者用了排比的方法寫出了時間匆匆而過;作者用了擬人的方法寫出了時間在我們沒有察覺的時候就溜走了)

引領三讀:

一讀體會擬人的生動:作者不是直接說:我們要愛惜時間呀!而是把時間當人來寫,它能-----(生:能“跨”能“飛”,能“閃”能“溜”)!簡直是個淘氣的小精靈,這樣當然更生動、形象了,讀——

二讀體會作者的無奈:是啊,你再怎麼遮挽也是沒有用的,時間就是這樣,

怎麼也留不住它匆匆流去的光陰,讀——

三讀體會疊詞的婉轉:“斜斜”“默默”“匆匆”“茫茫然”“輕輕悄悄”

“玲玲俐俐”,這樣的詞語應該怎樣讀?(輕巧婉轉)我們再合作讀(師讀到“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生接讀“於是——……)

【通過讀培養語感;通過讀體味語言文字之美;通過讀用心靈和作者直接對話,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5、仿寫:

(1)作家的這份迷茫,這份留戀,這份無奈已引起了我們的共鳴,那麼,

你們那四千多個日子又是怎麼溜去的呢?學着朱自清先生的寫法,抓住生活中的小事寫一寫。(課件7)

(2)生動筆進行片段練習。

(3)交流:生1、2、3讀自己的作品。師相機評價

【練筆既讓學生學了寫作,又拉近了與作者的感情。】

(5)再次迴應“頭涔涔而淚潸潸”

作者的八千多個日子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溜走了,你們的四千多個日子,老師的一萬六千多個日子,也這樣無聲無息地逝去了,一想到這些,我們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作者又怎能不頭涔涔而淚潸潸呢?讀——(生讀:“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引導學生在對語言的品味和欣賞中走進作者的內心,深讀文章,沉浸其中,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突出朗讀的目的性、層次性、指導性】

(三)反思拓展,不再“頭涔涔而淚潸潸”(5分鐘)

1、時光就是這樣稍縱即逝,在我們的嘆息中閃過去了。讀到這裏,我真有一種坐不住了的感覺,你又想到了什麼呢?(以前浪費時間,慚愧!原來時間就是這樣過去的……)

2、作者又想到了什麼呢?我們合作讀一讀第四自然段。你又能悟出些什麼來呢?(作者不甘心就這樣。)從哪裏讀出他的不甘心呢?

3、課件8出示句子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爲

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4、引導體會兩個“赤裸裸”的意思

兩個“赤裸裸”,意思一樣麼?(不一樣。前一個是光着身子從孃胎裏來到這個世界,而後一個是指自己對別人,對社會毫無貢獻的離去。)

所以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生齊讀:“但不能平的,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麼一遭呢?”

5、引導感悟:作者白白走這一遭了嗎?留下了什麼“痕跡”?

請看大屏幕上的這份朱自清的資料(課件9),大家瀏覽一遍,看看對你是否有所啓迪?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1912年入高等國小,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還寫過《漿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

6、激情朗讀:

正是朱自清先生感悟人生苦短,時間匆匆,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辛勤勞作的結果呀!讀出你對作者的敬佩之情吧。(師生對答:生問: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門萬戶的世界裏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師答:不能,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7、追問引發深思:同學們,讀到這裏,談到這裏,大家一定想到了,朱自清先生寫這篇散文,僅僅是讓我們珍惜時間嗎?(生齊答:珍惜生命!)

【通過追問,補充朱自清的創作成就資料,加深對作者情感的理解,;進一步達成學習目標2】

8、我們已去的四千多日子留下些什麼痕跡?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痕跡”:兒時照片、榮譽、試卷、發表的文章等)

9、同學們,面對一去不復返的時光,面對作者一次次的提問,作爲21世紀的主人,我們應該交出怎樣的答卷呢?。

【反省自己三千多日子留下什麼痕跡,及回答“我們該怎樣走這一遭?”就是讓學生再次深切地體會時光匆匆、要有所作爲。進一步達成學習目標2】

《匆匆》教學設計 篇二

《匆匆》是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講讀課文。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爲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一、教材簡析:

《匆匆》這篇散文朱自清寫於1922年3月,當時作者已經24歲。“五四”運動時,朱自清爲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五四”高潮過後,由於舊的東西沒有摧跨,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爲國家作出貢獻,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於是陷入了思想苦悶中,徘徊於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流逝,於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以此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充滿着詩意的語言,將自己的感慨依託於燕子、楊柳、桃花等多種可觀的大自然景觀中,讀起來像一首流淌的小詩。教學時我着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語言的美,進而感受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更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二、教學對象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並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而本文語言優美、文辭雋永,優美的語言中包含着作者濃郁的情感。這對於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的六年級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飯碗、伶伶俐俐、徘徊”等生詞。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二)能力目標:

1、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2、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目標:

在閱讀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靈,認識時光的短暫和一去不復返,從而更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四、教學重、難點:

(一)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二)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策略:

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六、教學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課前準備:蒐集關於朱自清的資料。

七、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主要目標要求】: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正確讀寫生詞。

2、通過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預設】

一、談話導入,引出“時光匆匆”

(一) 揭示課題,理解“匆匆”。

複習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導入課題,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學生彙報收集資料,教師介紹作家。

【設計意圖: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圍繞中心,以惜時的古詩導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再而創設機會讓學生彙報關於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爲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劃出中心句。

(二)反饋檢查:

1、學習生詞,指導書寫。

飯碗 伶伶俐俐 徘徊 頭涔涔淚潸潸

2、找出中心句,瞭解前後呼應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古語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的說法。多讀已成爲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件“法寶”。根據本文語言優美,而優美的語言中蘊涵着濃郁的情感的特點,在初讀中讀準讀通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爲感悟、品評做準備。】

三、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一)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二)根據學生彙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重點品讀以下內容: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1)引導學生彙報感受。

(2)學生個性化朗讀。

(3)改成小詩,感受課文語言的美。

改成的小詩:燕子去了,

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

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4)誦讀積累語言。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中應重點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積累和發展語言,體會情感。因此我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摸文本,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本、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美,在讀中培養了語感。】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品讀“八千多日子”的無聲無息,體會作者比喻運用的巧妙。

(2)教師介紹創作背景。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邊讀邊想,感觸深的地方,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1)學生彙報。

相關句子: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2)學習表達方法。

引導從“伶伶俐俐”、“過去”、“跨過”、“飛去”、“溜走”、“閃過”等詞語中體會時光來去輕悄匆忙,在稍縱即逝間就過去了,速度越來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

引導從“洗手”、“吃飯”、“凝然”、“躺在牀上”、“嘆息”體會朱自清

日子的流逝,來去匆匆。

(4)仿說。

引導學生聯想時光還會怎麼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方法仿說。 課件:

的時候,

日子從;

的時候,

日子從;

的時候,

日子從。

(5)體會情感,指導朗讀。

用導讀引導學生反覆體會,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 ,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這部分教學活動主要圍繞指導學生感受“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背景介紹幫助學生孕育情感,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運用自主品味,感情朗讀,自主發現,發揮想象,讀寫結合等方法學習和體會。這樣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文本,與文本,與作者對話,而對話的中心是每個學生。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真切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還能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四、小結,佈置作業

(一)教師以詩意語言總結延伸。

(二)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蒐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五、板書設計

16、匆匆

時光匆匆

(無奈??)

一去不復返

《匆匆》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會寫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涔涔、潸潸、蒸融、遊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體驗,感知主題

1、引發回憶:六年的國小生活,爲我們的童年記錄了一段段難忘、快樂的時光,哪一段日子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爲深刻?哪一段日子,讓你感受到國小生活是那麼美好?

2、學生自由彙報交流,教師適當採訪學生此時的心情,相機點撥,引發出學生對逝去時光的不捨、難忘之情。

3、引發思考:如此美妙、如此令人難忘的國小生活,成爲我們記憶寶庫中最難以忘卻的記憶。可是,記憶中的那一段日子還能重現嗎?(時光流逝,無法倒流)

4、引讀課題

(1)是啊,時光匆匆流逝(板書課題“匆匆”),齊讀課題:匆匆。

(2)是啊,那美妙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那是一種來自心靈的惋惜,再讀課題——

(3)是啊,我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沒有做,還有很多快樂的國小生活沒有體驗完,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無奈,再讀課題——

5、過渡:面對匆匆逝去的時光,朱自清先生髮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二、閱讀課文,再悟主題

1、作者簡介

(1)課件出示朱自清的照片,引發交流:你心目中的朱自清是一個怎樣的作家?

(2)師生交流朱自清的生平資料和主要作品,例如《荷塘月色》《背影》《春》等。

2、過渡:我們將走進課文,感受朱自清先生筆下的匆匆歲月。

3、課件出示自讀小貼士,學生自由讀課文。

(1)將字詞讀正確,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

(2)將句子讀通順,遇到長句子反覆多讀幾次,掌握好斷句。

(3)將自然段讀清楚,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描寫了哪些事物?

(4)將課文讀明白,邊讀邊想朱自清在課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並畫出相關語句。

4、彙報交流。

(1)課件出示本課難讀詞語,指名朗讀,糾正字音後齊讀。

伶伶俐俐 徘徊 涔涔 潸潸 蒸融 赤裸裸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針對長句、難句進行集體訂正,再次朗讀。

(3)集體交流:朱自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4)感知寫法:指名朗讀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是在課文的哪裏提出的?有什麼作用?

(5)感知主題:作者分別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提出同一個問題,這只是寫法上的一種呼應嗎?想一想,作者是想告訴我們什麼?

(6)理清層次:作者圍繞這個問題寫了什麼?同桌合作朗讀每個自然段,然後聯繫每個自然段描寫的事物,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

5、朗讀全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三、精讀課文,體驗主題

1、引發思考:作者在開頭提出了“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給出答案了嗎?

2、利用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自由朗讀,然後彙報自己的想法。

3、創編小詩

(1)自我創編:你能把這個自然段改成一首小詩嗎?

(2)互動修改:把你創編的小詩讀給你的小組同伴,根據他們的意見改一改。

(3)朗讀體驗:再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的小詩,想一想,從自己的小詩中,你讀出了怎樣的心情?

(4)教師引領: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師配樂範讀。

(5)共同賞析:學生交流自己聽教師範讀的感悟,齊聲誦讀。(開頭採用排比句式,描繪了顯示季節更替的景象,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而“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然後一連串的發問,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戀之情。)

4、教師小結:朱自清是個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捕捉形象,以抒發自己的主觀情愫的作家。燕子去了復來,楊柳枯了又青,桃花謝了再開,這本是人所常見的自然現象,但朱自清卻觸景生情,從中聯想到自己的生命,默算着八千多個日子,思索着生命的價值,發出惋惜的感嘆,這是爲什麼呢?其中的原因讓我們下節課繼續探究。

四、佈置作業,拓展閱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2、蒐集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第二課時

一、誦讀全文,感知主題

1、教師引言:《匆匆》是一篇能觸動我們心絃的文章。每每品讀,都讓我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文本,在齊聲誦讀中抒發我們心中的情愫。

2、學生齊聲誦讀文章。

3、引發思考:這篇文章沒有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沒有描摹美麗的風景,也沒有刻畫一個人物的品質,那麼,它是在表達什麼呢?(抒發內心的情感)

4、教師小結:要想透徹地表達內心的情感,作者通常會以散文爲主要表達形式。所以,一篇好的`散文,你能從中讀出作者的情感,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但是朱自清這篇題爲《匆匆》的散文,又和一般的散文不一樣,“匆匆”這兩個字到底蘊含着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二、深入品讀,體會情感

1、教師引言:一篇好文章不僅要用心靈誦讀,還要用心靈“傾聽”。聽什麼?聽作者的言外之意。在剛纔讀的過程中,你對哪一段感觸比較深,就去讀哪一段,一邊讀一邊想,你能從作者的表達中“聽”出什麼?

2、合作“聽”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自由朗讀,將自己從文字中“聽”出來的情感簡單批註在自然段空白處。

(2)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小組同伴聽,再請同伴談一談從你朗讀的片段中體會到了什麼。

(3)根據同伴的體會補充自己批註的感受。

3、互動“聽文”

(1)把你批註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傳遞給大家。

(2)其他同學拿出一支筆來,一邊傾聽,一邊在同學誦讀的片段中圈畫出感情最強烈的句子,然後針對這個句子批註感受。

4、初步彙報:在剛纔的讀文過程中,你從文字中“聽”出了什麼?(時間匆匆,一去不返)

5、細緻彙報:燕子去了能再來,楊柳枯了又再青,桃花謝了會再開,唯獨時間不會再來,所以在文章的開頭作者就提出了“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樣引人深思的問題,那麼,你是從哪些語句中“聽”到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的呢?

6、學生集中彙報,教師相機出示課文中的重點句子,針對學生理解不到位之處加以點撥,並指導朗讀。

(1)“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點撥:

①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具體指什麼?在朱自清先生看來,他的這“八千多日子”是怎樣度過的呢?從一個“溜”字,你讀出了什麼?

②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從這一修辭方法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心緒?(這裏作者運用了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如此渺小,消逝得如此之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③爲什麼作者會有這樣的心緒呢?請同學們看一段資料。(課件出示)這篇散文寫於1922年3月,當時朱自清先生24歲。“五四”運動時,他爲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五四”高潮過後,由於舊的東西沒有被摧垮,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爲國家作出貢獻,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於是陷入了苦悶之中,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流逝,心中無限惆悵,於是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

(2)“於是——洗手的時候……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

點撥:

①讀了這段文字,你從哪裏感受到了日子來去匆匆?

②這裏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描寫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洗手、吃飯、默思,“日子從水盆裏過去”“日子從飯碗裏過去”“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③日子還會在什麼時候悄悄地溜走?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生活細節,模仿本段的語言形式,也來說一說。

④小結:“手邊過去”“身上跨過”“腳邊飛去”“嘆息裏閃過”,真是挽不住,也留不得啊!日出日落,來去匆匆,光陰本是無影無蹤的,但“太陽他有腳”,詩人將時光這一空靈對象寫得如此的新鮮活潑,使無情之物充滿了人情味。透過作者的靈動之筆,我們感受到了那被人格化的太陽形象。讓我們把心放進課文中,隨着作者一同感受這時光飛逝的愁緒和無奈。

⑤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3)“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點撥:

①導語: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筆下匆匆流逝的時光,感受到了作者的聲聲嘆息和無奈的愁緒。那麼,作者是不是真的讓日子從自己的身邊任意溜走,無所事事?是不是真的像文中所說的那樣“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呢?

②課件出示:朱自清,他一生勤奮寫作,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等著作。主要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1948年,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因病在北平逝世。

③讀了這段話,你認爲朱自清是一個怎樣的人?

④討論:朱自清先生在他短短的生命旅程中,成果卓著,那他爲什麼還要說“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他真的是赤裸裸地來,又赤裸裸地去嗎?透過這些問題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⑤指導朗讀:在這一連串的問題中,有作者的追問,有作者的反問,更有觸景生情,對自己的深深責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深深地不滿於自己盡在“徘徊”的思想狀態,不甘虛度光陰,力求向上的一種精神。是呀,“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你能讀出作者的這種“悔”和“恨”嗎?

三、朗讀全文,熟讀成誦

1、播放課文朗讀動漫,欣賞全文。

2、你最喜歡哪一段,請你帶着作者的情緒或者自己的體會朗讀這一段。

3、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主題拓展,提升認識

1、迴應文題:學了這篇散文,你有怎樣的感受?請你聯繫生活實際,再談一談對於“匆匆”的理解。

2、知識拓展:時光逝去,永不再返,讓我們齊聲朗讀這首《明日歌》,做一個珍惜時間、跑在時間前面的人。(課件出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五、佈置作業,豐富積累

1、課內作業:背誦課文。

2、課外作業:積累和“珍惜時間”有關的名言。

板書設計

匆匆——珍惜時間

洗手時

吃飯時 只有徘徊 匆匆(無奈、追尋)

默默時

……

教學反思

1、初讀環節,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朗讀,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

2、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針對感情表達方法進行有效交流,重視有效交流,增強學生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