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咬文嚼字》教案(精品多篇)

《咬文嚼字》教案(精品多篇)

《咬文嚼字》教案 篇一

咬文嚼字

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爲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這裏,我想搞個小調查:我們班裏大家公認的讀書最多的是誰? 

學生推舉。 

那麼,我想問你,你讀書有什麼祕訣沒有?是不是讀書讀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麼,你讀書就是像陶淵明所倡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的這種境界了。有沒有較起真來,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時候? 

生:也有, 

師:這是讀書,那麼,我還要搞 一個小問卷調查:這次是有關寫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經教師“硃批”之後,下發到你的手裏,大家的習慣當然是首先看教師給的分數,看完分數之後呢?有沒有誰還會認真看一看教師改過的地方,想一想教師爲什麼會在這地方劃出一道線,或者劃出一些圈,有沒有誰會在老師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進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說,自己的文章被老師批閱之後,還有沒有興趣或者習慣進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沒有這樣的同學? 

沒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個比方,建築工人把房子蓋好以後,如果你住進去,你一般要經過一道什麼程序? 

生:裝修。 

師:對,裝修。裝修的目的是什麼? 

生:美觀,實用。 

師:如果原先的設計不太合理,還應該怎麼辦? 

生:改造一下。 

師:對,改造一下,讓房屋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有居住者的個性要求。 

師:明白 我這個比方的意思了嗎? 

生:明白了,寫文章要咬文嚼字。 

師:不單是寫文章要咬文嚼字,讀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讀文章,這裏主要是精讀文章,如果沒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讀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寫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寫的文章就可能流於膚淺,缺乏深意。大家說,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師:以後在學習語文中,是不是應該大大提倡這種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應該。 

師: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紹 

師:我們這一冊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學問家朱光潛先生寫的小文章,就是關於這咬文嚼字內容的。我們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潛情況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學,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致力於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他的美學理論在中國當代美學流派中自成一派,影響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標 

師:好,我們說,這是一篇大學問家寫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讓我們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教益,給我們學習語文有什麼啓發。這就是我們這一課的學習目標。 

打投影: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四、切層概括 

現在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粗讀一遍文章,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文章有幾段?標出標號。 

2、文章觀點性的語段是第幾段?作者主要的觀點什麼?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師:好,粗讀一遍,回答剛纔我提出的兩個問題。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觀點性語段在最後一段,作者主要的觀點是:1、應該有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2、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纔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應該有謹嚴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纔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個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這個道理比較簡單,好了,這節課目的達到了,怎麼?下課吧? 

生:下課? 

師:接受這個觀點容易,知道是什麼比較容易,比較難的是怎麼辦。 

師:對。咱們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語所說的那樣“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哪。對,咱們還要從大學問家那裏學來咬文嚼字的本領。 

師:看一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內容。這些都是具體咬文嚼字的的實例。總共有幾個實例? 

1、演員替郭沫若改臺詞 

2、王若虛改《史記》“李廣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中兩句的剖析 

5、“套板反應” 

五、具體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話:以上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問:作者是不是很“隨便”地舉出這幾個實例? 

生:不是。 

師:那麼,大家給這5個實例歸一下類,看有沒有層次上的分別?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關詞語的聯想意義的。 

師:好。我再問一下,3個修改的例子中,有沒有越改越好,有沒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沒有怎麼改怎麼好的。 

生:有。1是修改後增色不少的,表達效果增強了;2是改壞了的。3是怎麼改怎麼有理的。 

師:你把第1個實例中有關修改後增色的分析給大家找出來,分析一下。 

師: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師:把第2個實例中作者認爲修改後失色的語句讀出來。 

生讀。 

師:再把關於“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讀出來。 

生讀 

師:我問一個問題:爲什麼有的修改會增色,有的修改會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麼改怎麼有理呢?那麼,評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標準是什麼呢?大家能不能從作者的分析中歸納出來呢? 

生:修改字詞,不僅是修改字詞,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時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師:對,這句話非常關鍵。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話,它告訴我們,在語言文字“推敲”時,改好改壞的依據是思想感情,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我們找一個同學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讀一讀,我們認真體會一下。 

師:讀得很好。那麼第6段和第7段講的是什麼內容? 

生:講的是閱讀或者寫作的又一難處:聯想意義的把握和運用。 

師:第6段是從哪個角度講的?第7段又是從哪個角度來講的呢? 

生:第6段是從閱讀中聯想意義的確定之難。第7段從寫作避免套語和“套板反應”之難來寫的。兩段正好正反對照。大家把關鍵的語句劃出來。 

師:這兩段與我們前面的分析出來的咬文嚼字要與思想感情相關聯有沒有關係? 

生:有。 

師:把相關語句劃出來。讀一遍。 

師:好。這樣,我們讀完了這篇文章,我們對怎樣去“咬文嚼字”是不是獲得了一個總的原則。 

生: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錘鍊語言文字,其實是在錘鍊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對,這纔是的關鍵。 

六、運用 

師:好,有了這樣一個原則,我們給大家舉幾個煉字煉意的例子,學着朱光潛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來,怎麼樣? 

例1:教材花邊內容中有王安石推敲詩句的例子,找同學學着作者的分析方法,說一說用“綠”字的好處。 

“春風”不是無情物,吹綠萬物萌生機。 

例2:打投影: 

紅杏枝頭春意“濃” 

紅杏枝頭春意“鬧” 

劉公勇在詞話裏稱“一鬧字卓絕千古”。“鬧”字好就好在準確、鮮明、生動,帶有動態地刻畫春天的蓬勃生機,並把作者對春天這樣一個萬物萌發,生機盎然的季節的到來的欣喜用一個“鬧”字表達了出來。作者的感情態度盡含於一個鬧字之中。 

例3:填詞 

女飛人喬伊娜那令人           的速度在人類追求極根的理想中書寫了輝煌的一筆。 

這句話中包含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驕傲,自豪,令人歎服。 

大家填寫詞是什麼? 

知道作者是怎麼寫的嗎? 

“眩暈” 

爲什麼大家道德想到的是歎爲觀止之類的詞呢?說明“套板反應”在起作用。對,對語言的追求不無極限的。 

七、佈置作業  

那麼,大家回去是不是可以拿出自己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讓這一段精練,讓它能與你的豐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詞害意。好不好? 

好。那麼,這次真的下課了,謝謝大家的配合。

[1]

《咬文嚼字》教案 篇二

高中語文《咬文嚼字》說課稿怎麼寫?下面應屆畢業生小編特爲大家推薦一篇優秀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用。

【說課框架】

一、教材分析二、教學方法三、教學程序的設想。意圖四、教學過程五、板書設計

【具體過程】

一、教材分析

(一)本課在全書及單元中的地位

本課是必修五閱讀鑑賞板塊第三單元第一篇課文。第一。二單元內容分別爲小說和散文,第四單元爲自然科學小論文,而本單元則主要是一些文藝評論。本課作爲本單元的第一課,認真學好它,對打開學生的思路,啓發學生去探討問題,加深學生對文藝創作和文藝鑑賞的認識,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理清全文的脈絡結構,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揣摩體味文中所舉例子,體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領會咬文嚼字與思想情感的關係,明確咬文嚼字在文章中的含義

拓展遷移運用:利用所學知識指導學生進行課外詩文鑑賞

培養學生閱讀。寫作的謹嚴精神,養成嚴謹的學習。人生態度。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點理清全文的脈絡結構,揣摩體味文中所舉例子,體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學習文藝評論的興趣,利用所學知識指導學生進行課外詩文鑑賞

二、教學方法(一)故事激趣法(二)討論點撥法

三、教學程序的設想和意圖1.本文教學擬用三課時2.激發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探索的意識

3.培養學生閱讀抽象難懂的文藝評論文的興趣及課外詩文鑑賞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導入課文,瞭解作者2.熟讀課文,理清脈絡

【教學步驟】(一)導入以韓愈爲賈島改詩的故事導入。(先述故事,後展示詩歌,然後引導學生討論:到底用推好,還是用敲好)教師總結導出課題:其實同學們剛纔的討論就代表了古人對文學創作的態度:嚴謹認真,反覆推敲。而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朱光潛將這種反覆推敲的精神稱之爲咬文嚼字。下面請大家看到第八課《咬文嚼字》(二)自學速讀全文積累字詞讀音含義

(三)作家作品介紹及文藝評論隨筆這類文體簡介

(四)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結構

1.學生細讀全文2.先請學生談對本文結構的理解,然後教師歸納總結

(五)小結。佈置作業第二課時【教學要點】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中咬文嚼字的含義

2.揣摩體味文中所舉例子,體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教學步驟】(一)複習導入1.分析第一。二部分內容(1—7段)

(1)明確:本文也可以說是一篇議論文。1—7段作者主要談了兩個問題:是什麼,爲什麼。

(2)思考:①什麼是咬文嚼字?本文的論點在哪段中提出來了?

②爲什麼要有這種咬文嚼字的精神?(3)齊讀1—5段,思考作者是怎樣論證文字與思想感情的關係的?

(4)齊讀6—7段,思考作者是怎樣論證文字的難以確定與控制的?

2.分析第三部分內容(第8段)(1)請一學生讀2)本段論證了一個什麼問題?(怎麼樣)

(學生從文中找到答案)(三)小結,佈置作業。

第三課時【教學要點拓展遷移運用:利用所學知識指導學生進行課外詩文鑑賞

【教學步驟】(一)導入1.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飯。甲說:“吃在中國”。乙說:“在中國吃”。丙則長嘆曰:“在吃中國”。你能體會這三個人所說話的含義嗎?(請學生髮言,然後老師點撥)

2.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的故事通過剛纔兩個故事,我們更加懂得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就利用本課學到的知識來咬一咬,嚼一嚼課外的文字。

(二)課外拓展遷移1.魯迅《秋夜》開篇的句子:“在我家的後園,可以看到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思考:有人說魯迅文章太羅嗦了,直接寫成“在我家的後園,牆外有兩株棗樹”豈不更好?你認爲呢?

(三)小結,佈置作業。

1.作家福樓拜說:“無論你要講的是什麼,真正能夠表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而你必須把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動詞。唯一的形容詞找到“。聆聽大師的教誨,總能讓我們受益非淺。希望我們在今後的閱讀和寫作中,努力發揚咬文嚼字的精神。

2.看看自己以前的作文有需要咬文嚼字的地方嗎?先自己修改,然後和同學交換修改。

3.咬文嚼字---妙趣橫生人反對重男輕女,卻又常常跑到“減肥訓練班”。

臉皮厚的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待你不薄”。

招聘大都是“有經驗者優先”,招婿則相反。

有人請假的理由是“病假”,只因爲病是假的。

五。板書設計(多媒體展示)咬文嚼字是什麼?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精神(3)

句式不同,感情不同(1—2)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相關(1---5)繁簡不同,意味不同(3—4)

爲什麼?字眼不同,意境不同(5)

善用聯想意義,語義豐富蘊藉(6)文字有直指意義和聯想意義(6—7)

濫用聯想意義,導致套板反應(7)怎麼樣?要有謹嚴的態度,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8)

《咬文嚼字》教案 篇三

咬文嚼字

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爲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這裏,我想搞個小調查:我們班裏大家公認的讀書最多的是誰? 

學生推舉。 

那麼,我想問你,你讀書有什麼祕訣沒有?是不是讀書讀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麼,你讀書就是像陶淵明所倡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的這種境界了。有沒有較起真來,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時候? 

生:也有, 

師:這是讀書,那麼,我還要搞 一個小問卷調查:這次是有關寫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經教師“硃批”之後,下發到你的手裏,大家的習慣當然是首先看教師給的分數,看完分數之後呢?有沒有誰還會認真看一看教師改過的地方,想一想教師爲什麼會在這地方劃出一道線,或者劃出一些圈,有沒有誰會在老師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進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說,自己的文章被老師批閱之後,還有沒有興趣或者習慣進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沒有這樣的同學? 

沒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個比方,建築工人把房子蓋好以後,如果你住進去,你一般要經過一道什麼程序? 

生:裝修。 

師:對,裝修。裝修的目的是什麼? 

生:美觀,實用。 

師:如果原先的設計不太合理,還應該怎麼辦? 

生:改造一下。 

師:對,改造一下,讓房屋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有居住者的個性要求。 

師:明白 我這個比方的意思了嗎? 

生:明白了,寫文章要咬文嚼字。 

師:不單是寫文章要咬文嚼字,讀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讀文章,這裏主要是精讀文章,如果沒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讀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寫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寫的文章就可能流於膚淺,缺乏深意。大家說,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師:以後在學習語文中,是不是應該大大提倡這種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應該。 

師: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紹 

師:我們這一冊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學問家朱光潛先生寫的小文章,就是關於這咬文嚼字內容的。我們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潛情況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學,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致力於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他的美學理論在中國當代美學流派中自成一派,影響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標 

師:好,我們說,這是一篇大學問家寫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讓我們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教益,給我們學習語文有什麼啓發。這就是我們這一課的學習目標。 

打投影: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四、切層概括 

現在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粗讀一遍文章,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文章有幾段?標出標號。 

2、文章觀點性的語段是第幾段?作者主要的觀點什麼?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師:好,粗讀一遍,回答剛纔我提出的兩個問題。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觀點性語段在最後一段,作者主要的觀點是:1、應該有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2、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纔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應該有謹嚴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纔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個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這個道理比較簡單,好了,這節課目的達到了,怎麼?下課吧? 

生:下課? 

師:接受這個觀點容易,知道是什麼比較容易,比較難的是怎麼辦。 

師:對。咱們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語所說的那樣“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哪。對,咱們還要從大學問家那裏學來咬文嚼字的本領。 

師:看一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內容。這些都是具體咬文嚼字的的實例。總共有幾個實例? 

1、演員替郭沫若改臺詞 

2、王若虛改《史記》“李廣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中兩句的剖析 

5、“套板反應” 

五、具體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話:以上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問:作者是不是很“隨便”地舉出這幾個實例? 

生:不是。 

師:那麼,大家給這5個實例歸一下類,看有沒有層次上的分別?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關詞語的聯想意義的。 

師:好。我再問一下,3個修改的例子中,有沒有越改越好,有沒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沒有怎麼改怎麼好的。 

生:有。1是修改後增色不少的,表達效果增強了;2是改壞了的。3是怎麼改怎麼有理的。 

師:你把第1個實例中有關修改後增色的分析給大家找出來,分析一下。 

師: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師:把第2個實例中作者認爲修改後失色的語句讀出來。 

生讀。 

師:再把關於“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讀出來。 

生讀 

師:我問一個問題:爲什麼有的修改會增色,有的修改會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麼改怎麼有理呢?那麼,評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標準是什麼呢?大家能不能從作者的分析中歸納出來呢? 

生:修改字詞,不僅是修改字詞,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時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師:對,這句話非常關鍵。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話,它告訴我們,在語言文字“推敲”時,改好改壞的依據是思想感情,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我們找一個同學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讀一讀,我們認真體會一下。 

師:讀得很好。那麼第6段和第7段講的是什麼內容? 

生:講的是閱讀或者寫作的又一難處:聯想意義的把握和運用。 

師:第6段是從哪個角度講的?第7段又是從哪個角度來講的呢? 

生:第6段是從閱讀中聯想意義的確定之難。第7段從寫作避免套語和“套板反應”之難來寫的。兩段正好正反對照。大家把關鍵的語句劃出來。 

師:這兩段與我們前面的分析出來的咬文嚼字要與思想感情相關聯有沒有關係? 

生:有。 

師:把相關語句劃出來。讀一遍。 

師:好。這樣,我們讀完了這篇文章,我們對怎樣去“咬文嚼字”是不是獲得了一個總的原則。 

生: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錘鍊語言文字,其實是在錘鍊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對,這纔是的關鍵。 

六、運用 

師:好,有了這樣一個原則,我們給大家舉幾個煉字煉意的例子,學着朱光潛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來,怎麼樣? 

例1:教材花邊內容中有王安石推敲詩句的例子,找同學學着作者的分析方法,說一說用“綠”字的好處。 

“春風”不是無情物,吹綠萬物萌生機。 

例2:打投影: 

紅杏枝頭春意“濃” 

紅杏枝頭春意“鬧” 

劉公勇在詞話裏稱“一鬧字卓絕千古”。“鬧”字好就好在準確、鮮明、生動,帶有動態地刻畫春天的蓬勃生機,並把作者對春天這樣一個萬物萌發,生機盎然的季節的到來的欣喜用一個“鬧”字表達了出來。作者的感情態度盡含於一個鬧字之中。 

例3:填詞 

女飛人喬伊娜那令人           的速度在人類追求極根的理想中書寫了輝煌的一筆。 

這句話中包含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驕傲,自豪,令人歎服。 

大家填寫詞是什麼? 

知道作者是怎麼寫的嗎? 

“眩暈” 

爲什麼大家道德想到的是歎爲觀止之類的詞呢?說明“套板反應”在起作用。對,對語言的追求不無極限的。 

七、佈置作業  

那麼,大家回去是不是可以拿出自己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讓這一段精練,讓它能與你的豐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詞害意。好不好? 

好。那麼,這次真的下課了,謝謝大家的配合。

[1]

《咬文嚼字》教案 篇四

《咬文嚼字》公佈100個常見別字

自1995

年創刊以來,本刊組織審讀了約3000本圖書、1000種期刊、100種報紙,並請100家新聞出版單位協助調查各自的用字差錯,整理出了一批常見別字。《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便是在此基礎上,依據出錯頻率和專家評議擬訂的。本表以正字的音序排列,括號中的字爲正字。

1、按(安)裝

2、甘敗(拜)下風

3、自抱(暴)自棄

4、針貶(砭)

5、泊(舶)來品

6、脈博(搏)

7、鬆馳(弛)

8、一愁(籌)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疊)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礙

14、幅(輻)射

15、一幅(副)對聯

16、天翻地覆(覆)

17、言簡意駭(賅)

18、氣慨(概)

19、一股(鼓)作氣

20、懸樑刺骨(股)

21、粗曠(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湊和(合)

25、侯(候)車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繼(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嬌(矯)揉造作

31、挖牆角(腳)

32、一諾千斤(金)

33、不徑(脛)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燴(膾)炙人口

37、打臘(蠟)

38、死皮癩(賴)臉

39、蘭(藍)天白雲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勵(厲)

42、老倆(兩)口

43、黃梁(粱)美夢

44、了(瞭)望

45、水籠(龍)頭

46、殺戳(戮)

47、痙孿(攣)

48、美崙(輪)美奐

49、羅唆

50、蛛絲螞(馬)跡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緬(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規

55、大姆(拇)指

56、漚(嘔)心瀝血

57、憑(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親(青)睞

61、磬(罄)竹難書

62、入場卷(券)

63、聲名雀(鵲)起

64、發韌(軔)

65、搔(瘙)癢病

66、欣嘗(賞)

67、談笑風聲(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無恐

70、額首(手)稱慶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題)名

74、走頭(投)無路

75、趨之若騖(鶩)

76、遷徒(徙)

77、潔白無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膺(贗)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猶)如猛虎下山

85、竭澤而魚(漁)

86、濫芋(竽)充數

87、世外桃園(源)

88、髒(贓)款

89、醮(蘸)水

90、蜇(蟄)伏

91、裝禎(幀)

92、飲鳩(鴆)止渴

93、坐陣(鎮)

94、旁證(徵)博引

95、灸(炙)手可熱

96、九洲(州)

97、牀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爲

99、編篡(纂)

100、做(坐)月子

《咬文嚼字》教案 篇五

江西省廣豐中學 高翔

一、教材分析

1.課文的特點及地位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單元是一個“文化隨筆”單元。《咬文嚼字》是朱光潛先生講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隨筆,行文縝密而不失活潑,很富有“理趣”。

2.課文的重點與難點

本單元教學要求有四個方面:一是“要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風格”,二是“提煉作者的主要觀點”,三是“品味妙語佳句”,四是“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課文重點:提煉朱光潛先生的觀點,品味妙語佳句

課文難點:通過品味妙語佳句,從而體會到朱光潛的觀點;在品味語言時能發表自己的觀點。

二、目標分析

1.知識目標

瞭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觀點

2.能力目標

通過品味佳句,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

通過品味佳句,培養學生髮表獨立見解的能力

三、課時安排:兩課時

四、教法分析

1.理論依據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

2.三步教學法

整體感知——拓展延伸——遷移應用。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突出學生主體,有利於培養學生能力。

3.具體操作

⑴立足課本 整體感知 ⑵跳出課本 拓展延伸

⑶品評鑑賞 培養能力 ⑷舉一反三 遷移應用

五、學法分析

1.學生現狀:高一學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路難。但高一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慾和表現欲,發表個人觀點的人較多。

2.學法指導

⑴通讀全文兩遍,理清思路,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在教師引導下,鑑賞詩句,培養思維能力

⑶在鑑賞詩句,組織語言時,將思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培養寫作能力

六、教學過程 分析

1.課文感知

提問:爲什麼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

2.拓展延伸

品評:①忍(眼)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區別“忍”字與“眼”字的區別?

②(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刪去“借問”與“牧童”兩詞句子更簡潔,是否更好?

③前村深雪裏,昨夜(?)枝開——括號內可以填什麼字?

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可否爲句子增刪文字或調整語序?

3.遷移訓練

課文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試着根據自己寫作的體會舉一兩個例子證明這個論斷。

七、本課板書

《咬文嚼字》 朱光潛

①忍(眼)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文字更改可以改變作者思想感情

②(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文字的好壞要看錶達的效果,不能光看繁簡

③前村深雪裏,昨夜(?)枝開

——錘鍊文字,重在把握當時、當地的心情與情景

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創作要大膽發揮想象

作者郵箱:

[1]

《咬文嚼字》教案 篇六

《咬文嚼字》學案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探究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係,培養“一字不肯放鬆”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分析評價文章的觀點。

學習方法:

1、探究學習法。

2、討論交流法,具體採用誦讀、改寫、比較多種方法。

重點難點:

熟讀文本,發掘教材文本內容,以課文爲例子,通過誦讀、改寫、比較多種方法,探究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係,從內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導學內容:

一、“你是”和“你這”, 哪句表現力更強?

1、閱讀劇本《屈原》,簡述嬋娟罵宋玉的相關情節。

2、反覆誦讀比較下列兩個句子,看看哪句表現力更強些?爲什麼?

a.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b.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二、你支持誰,王若虛還是朱光潛?

1、閱讀理解《史記》太史公曰一段文字:

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2、閱讀《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前後文字: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爲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3、參照《史記》原文細讀王若虛《史記辨惑》中的觀點、改法以及朱光潛先生的評論,對此你支持誰?你對改前與改後文字還有什麼見解嗎?

三、“推”和“敲”,到底哪個好?

1、閱讀詩歌《題李凝幽居》(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2、閱讀課文:朱光潛先生認爲“推”和“敲”,到底哪個好?其觀點是否成立?

3、聯繫全詩分析,你認爲“推”和“敲”到底哪個好新課標第一網?

高二語文《咬文嚼字》教案 篇七

一、教學三維目標

1、分析評價課文的觀點。

2、從課文內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3、瞭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評價課文的觀點。

教學難點:寫作技巧(將簡單的內容表現得搖曳多姿)。

三、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評價討論法。

四、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介紹作者:

朱光潛,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筆名孟石、孟實,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中文系,次年進入香港大學,主攻教育學;1922年畢業後,在上海中國公學和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任教;1925年入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1929年畢業,轉入倫敦大學,以論文《悲劇心理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回國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藝心理學》《詩論》,開華人美學研究的先鋒。

解放後,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迄今無人敢代他的地位,無作品敢代替此書。他早年就讀愛丁堡大學時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國時期出版業的一大景觀。*中,他蹲在牛棚裏翻譯了百萬言的黑格爾的《美學》。

朱光潛腳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紀,與苦難中奮鬥的中國一同走過從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淺近而深奧的大書。我們對他的理解,只限於現在閱讀的《咬文嚼字》,相信通過今天的閱讀,同學們一定回收益匪淺。

二、解題: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這個成語的含義是:

①形容過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書袋或買弄才學。

③謂不重視實質,只在某些字句上糾纏,或強詞奪理。

題目的含義則是:對文學作品的語言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只有這樣,才能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三、分析課文:

(一)分析第一層(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這”和“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啓示?

明確:

①“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語氣堅決。

②六個“你這……”。——感情強烈。

③“你是個好小子。”——表假定語氣。

④“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爲“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2、作者列舉改字不當之例,常常用怎樣的寫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確:對比;正誤比較分析,使之更有說服力。

3、所句舉例子的共同點是什麼?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明確:例子來源於名家名篇。啓示:要注意資料的積累、梳理。本文的材料豐富,無論是記憶中的,還是資料中的,都得有資料。如文中的《紅樓夢》、《水滸》、《屈原》、《史記》等。積累知識的方式:筆記、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層(3、4段):說明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

1、爲什麼我們在咬文嚼字時,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

明確: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2、修改後的句子爲什麼不好?給你怎樣的啓示?

明確:

①原文“草中石,以爲虎”並非“見草中有虎”。

②原文“視之,石也”有發現錯誤而驚訝之意。

③原文“終不能復入石矣”有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之意。總之,說明文字一增一減,這表面形式的變化,就引起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啓示:我們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裏,或由此及彼,這樣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樣的啓示?

明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當地表情達意。

(三)分析第三層(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麼?

明確:推——步月歸寺——冷寂場合

敲——月夜訪友——熱鬧場合

2、世人與錢鍾書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啓示?

明確:A、世人認爲“敲”字好,有動作、形象,有聲音。

B、錢鍾書不迷信,不盲從,獨抒新見。他認爲哪一種境界是詩人當時所要說的而且與全詩調和的就用哪一個字。

啓示:品味語言要獨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與前面例比較,此事例從什麼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確:從文字表達的意境。總之反覆強調: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強調語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總結:第一部分舉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

第二課時

一、複習第一部分的寫作特點:

即舉事例,講道理。不舉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說不好,道理也講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闢,令人心悅誠服。

例子是具體的,具體的例子可以給人以豐富的啓發。

二、分析第二部分:講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正負兩面。

1、文字聯想意義的運用有兩種情況,請各用一個成語概括。

A、正面:點石成金。B、負面:陳詞濫調。

2、什麼叫直指的意義?什麼叫聯想的意義?各有什麼特點?各用什麼修辭格?(略)

3、科學的文字與文學的文字的區別是什麼?(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兩句詩,回答問題:

①詩中人物所處的環境是(夜晚,月影朦朧,山間泉水旁)

②詩中人物所進行的活動是(品茶,賞月)

③詩中表達的是詩人(獨處清淨,安享自然,怡然自樂)的情趣。

④這兩句詩運用了(比喻,對偶)的修辭。

5、“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一句可否變換分句順序?爲什麼?

不行。前句與“聯想”銜接,後句與“熟路”銜接。換後,就不銜接連貫了。

6、作者舉從前做詩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圖何在?

表明他們的套語濫調根本與文藝無緣。

7、產生“套板反應”的弊端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無創作動機。②讀者無新鮮真切的情趣。

8、作者認爲人們爲什麼容易產生“套板反應”?怎樣才能克服“套板反應”?

①套板較省力(人生來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層想。

9、最後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東西?

A、運用文字應有謹嚴的精神。B、必須勤奮。C、推陳出新,時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相吻合,你纔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三、歸納總結:

1、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係。

2、寫作目的:

讓讀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標(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謹嚴的態度,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

四、造句:活用詞語,推陳出新的句子。

初來乍到→初學乍練。

五、作業:課後練習。

《咬文嚼字》教學設計 篇八

咬文嚼字

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打一謎語讓同學們猜:小老鼠看書--咬文嚼字 

小老鼠學習的精神應該推廣:把書吃掉,消化掉,成爲一個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這裏,我想搞個小調查:我們班裏大家公認的讀書最多的是誰? 

學生推舉。 

那麼,我想問你,你讀書有什麼祕訣沒有?是不是讀書讀到“咬文嚼字”的程度? 

生:不是。 

那麼,你讀書就是像陶淵明所倡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的這種境界了。有沒有較起真來,求得“咬文嚼字”程度的時候? 

生:也有, 

師:這是讀書,那麼,我還要搞 一個小問卷調查:這次是有關寫作方面的。每次作文經教師“硃批”之後,下發到你的手裏,大家的習慣當然是首先看教師給的分數,看完分數之後呢?有沒有誰還會認真看一看教師改過的地方,想一想教師爲什麼會在這地方劃出一道線,或者劃出一些圈,有沒有誰會在老師指出的有毛病的地方進行一番修改呢?也就是說,自己的文章被老師批閱之後,還有沒有興趣或者習慣進行一番咬文嚼字呢?有沒有這樣的同學? 

沒有啊,那太不好了。打一個比方,建築工人把房子蓋好以後,如果你住進去,你一般要經過一道什麼程序? 

生:裝修。 

師:對,裝修。裝修的目的是什麼? 

生:美觀,實用。 

師:如果原先的設計不太合理,還應該怎麼辦? 

生:改造一下。 

師:對,改造一下,讓房屋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有居住者的個性要求。 

師:明白 我這個比方的意思了嗎? 

生:明白了,寫文章要咬文嚼字。 

師:不單是寫文章要咬文嚼字,讀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讀文章,這裏主要是精讀文章,如果沒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讀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寫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寫的文章就可能流於膚淺,缺乏深意。大家說,咬文嚼字重不重要? 

生:重要。 

師:以後在學習語文中,是不是應該大大提倡這種咬文嚼字的精神呢? 

生:應該。 

師:好,孺子可教也! 

二、作者介紹 

師:我們這一冊教材中正好有一篇大學問家朱光潛先生寫的小文章,就是關於這咬文嚼字內容的。我們先熟悉一下作者。 

看投影:朱光潛情況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學,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致力於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他的美學理論在中國當代美學流派中自成一派,影響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談美書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投影目標 

師:好,我們說,這是一篇大學問家寫的一篇小文章,但是仍然有必要讓我們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教益,給我們學習語文有什麼啓發。這就是我們這一課的學習目標。 

打投影:學習目標: 

一、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二、從課文內容、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四、切層概括 

現在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粗讀一遍文章,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文章有幾段?標出標號。 

2、文章觀點性的語段是第幾段?作者主要的觀點什麼?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師:好,粗讀一遍,回答剛纔我提出的兩個問題。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觀點性語段在最後一段,作者主要的觀點是:1、應該有運用文字所應有的謹嚴精神;2、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纔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應該有謹嚴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斷推陳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纔可能達到藝術的完美。 

這個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同意。接受這個道理比較簡單,好了,這節課目的達到了,怎麼?下課吧? 

生:下課? 

師:接受這個觀點容易,知道是什麼比較容易,比較難的是怎麼辦。 

師:對。咱們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語所說的那樣“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哪。對,咱們還要從大學問家那裏學來咬文嚼字的本領。 

師:看一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再看1-7段的內容。這些都是具體咬文嚼字的的實例。總共有幾個實例? 

1、演員替郭沫若改臺詞 

2、王若虛改《史記》“李廣射虎” 

3、“推敲”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龍團》中兩句的剖析 

5、“套板反應” 

五、具體分析 

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話:以上是隨便舉幾個實例,說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我問:作者是不是很“隨便”地舉出這幾個實例? 

生:不是。 

師:那麼,大家給這5個實例歸一下類,看有沒有層次上的分別? 

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關詞語的聯想意義的。 

師:好。我再問一下,3個修改的例子中,有沒有越改越好,有沒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沒有怎麼改怎麼好的。 

生:有。1是修改後增色不少的,表達效果增強了;2是改壞了的。3是怎麼改怎麼有理的。 

師:你把第1個實例中有關修改後增色的分析給大家找出來,分析一下。 

師: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 

生:在理。 

師:把第2個實例中作者認爲修改後失色的語句讀出來。 

生讀。 

師:再把關於“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讀出來。 

生讀 

師:我問一個問題:爲什麼有的修改會增色,有的修改會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麼改怎麼有理呢?那麼,評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標準是什麼呢?大家能不能從作者的分析中歸納出來呢? 

生:修改字詞,不僅是修改字詞,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時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師:對,這句話非常關鍵。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話,它告訴我們,在語言文字“推敲”時,改好改壞的依據是思想感情,這是問題的根本所在。我們找一個同學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讀一讀,我們認真體會一下。 

師:讀得很好。那麼第6段和第7段講的是什麼內容? 

生:講的是閱讀或者寫作的又一難處:聯想意義的把握和運用。 

師:第6段是從哪個角度講的?第7段又是從哪個角度來講的呢? 

生:第6段是從閱讀中聯想意義的確定之難。第7段從寫作避免套語和“套板反應”之難來寫的。兩段正好正反對照。大家把關鍵的語句劃出來。 

師:這兩段與我們前面的分析出來的咬文嚼字要與思想感情相關聯有沒有關係? 

生:有。 

師:把相關語句劃出來。讀一遍。 

師:好。這樣,我們讀完了這篇文章,我們對怎樣去“咬文嚼字”是不是獲得了一個總的原則。 

生: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錘鍊語言文字,其實是在錘鍊作者的思想感情。 

師:對,這纔是的關鍵。 

六、運用 

師:好,有了這樣一個原則,我們給大家舉幾個煉字煉意的例子,學着朱光潛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來,怎麼樣? 

例1:教材花邊內容中有王安石推敲詩句的例子,找同學學着作者的分析方法,說一說用“綠”字的好處。 

“春風”不是無情物,吹綠萬物萌生機。 

例2:打投影: 

紅杏枝頭春意“濃” 

紅杏枝頭春意“鬧” 

劉公勇在詞話裏稱“一鬧字卓絕千古”。“鬧”字好就好在準確、鮮明、生動,帶有動態地刻畫春天的蓬勃生機,並把作者對春天這樣一個萬物萌發,生機盎然的季節的到來的欣喜用一個“鬧”字表達了出來。作者的感情態度盡含於一個鬧字之中。 

例3:填詞 

女飛人喬伊娜那令人           的速度在人類追求極根的理想中書寫了輝煌的一筆。 

這句話中包含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驕傲,自豪,令人歎服。 

大家填寫詞是什麼? 

知道作者是怎麼寫的嗎? 

“眩暈” 

爲什麼大家道德想到的是歎爲觀止之類的詞呢?說明“套板反應”在起作用。對,對語言的追求不無極限的。 

七、佈置作業  

那麼,大家回去是不是可以拿出自己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讓這一段精練,讓它能與你的豐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詞害意。好不好? 

好。那麼,這次真的下課了,謝謝大家的配合。

[1]

《咬文嚼字》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養、纖細的文字敏感,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擇用若干精當的語言實例深入淺出地將運用文字應有謹嚴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創作和閱讀中養成隨處留心玩索的好習慣等觀點令人折服地表達出來。作者認爲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爲“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似乎改得並不很妥。他還認爲韓愈之“敲”是否優於賈島之“推”也值得商榷。對此,作者說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這種獨立思考、求真求實的創新精神正是我們當今推行的素質教育的精義所在,非常值得學生借鑑學習。作者對“套板反應”很反感,認爲“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而“套板反應”正是許多學生的通病,因此應該作爲教學重點。

據此,本文教學目標可確立爲以下幾個層面:

1、通過對文中有關幾個實例的嘗試品味,體會斟酌文字與精微準確地傳情達意之間的重要關係,從而自覺養成“一字不肯放鬆”的正確謹嚴的語文學習習慣。

2、不妨引導學生注意對本文語言的質疑分析,培養求實創新精神。

【教學方法】

閱讀是一項極具個性化的活動,因此必須放手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動手動腦活動來完成各項教學目標。本文的教學擬採用學生活動的方式進行,活動分爲課前準備和課內討論兩大板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元代無名氏雜劇《勸夫殺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成語“咬文嚼字”既來源此。對這個成語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中雲:……;《漢語大詞典》中雲:……(見教師用書)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咬文嚼字》,則提倡我們要咬文嚼字,那麼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麼樣新的意義呢?作者爲什麼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簡介(見教師用書)

三、提名閱讀

四、分析課文

1、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麼新的含義?(第3段)

2、作者爲什麼提倡咬文嚼字?並填表

明確:

例 子 分 析 道 理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關係密切

《史記》李廣射虎一段的改寫 增減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門”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龍團》三、四句的剖析 用聯想義,意蘊豐富

“柳腰桃面”等套語的評述 濫詞舊語,毫無新意

3、在上述討論基礎上列舉課外尋找的實例並加以評說。

明確:本問題有一定難度,教師可適當先援引一些學生熟悉的實例先行進行解說,如:

原文:眼看朋輩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輩成新鬼

解說:“眼看”沒有“忍着”的悲憤意味。

原文:春風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風又綠江南岸

解說:“綠”較之“到”寫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機,又流露出喜悅興奮的心情。

原文:紅杏枝頭春意濃

改文:紅杏枝頭春意鬧

解說:非一“鬧”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紅,其紅之濃。“鬧”將無“聲”的景象隨着上有“聲”的意味。日常經驗裏的視覺、聽覺等感覺被彼此打通,多層次地將審美的精微感受傳達出來。

最後在總結課內外諸多實例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語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纔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五、對本文“咬文嚼字”

本文在語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師一一指出。(見另文)

【教後感】

本課的教學設計試圖將“活動式”教學思想體現在常規閱讀教學中,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常常不自覺地落入常規教學的窠臼,不過由此獲得的幾點感受當可作爲進一步“活動式”教學實驗的經驗。

一、閱讀課的“活動式”教學必須充分重視課前的準備活動,否則僅僅依靠課堂的當下閱讀將使討論活動流於膚淺化和形式化。

二、每節課的活動項目應儘可能單一集中,不宜寬泛分散。應使學生思維興奮點集中於一、二點,精心安排好活動程序,活動討論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