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童年的發現教案(合集21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1篇《童年的發現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童年的發現教案》相關的範文。

童年的發現教案(合集21篇)

篇1:《童年的發現》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本課7個生字並能熟練拼寫,理解“澄澈、困窘、天賦”三個詞語的意思;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大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二、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發現”的過程,“我”的偉大的“發現”是怎麼來的,從而培養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尋根問底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句子的深刻含義

四、課前準備

上網收集人類生命進化的圖片和資料,製作成便於課堂教學所用的卡片或powerpoint形式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生興趣,導入課題(4分鐘)

教師出示一些關於胚胎髮育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學生的回答各種各樣。師:“這叫做胚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這麼小小的一個胚胎髮育形成的。人胚胎髮展的規律現在對你們來說還比較難懂,但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究竟他真的發現了什麼,又是怎麼發現的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他童年的發現。”(板書“童年的發現”)

(二)、帶問題讀課文,找出相關信息(15分鐘)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學習生字。(8分鐘)

澄(chéng)澈、胚(pēi)胎、天賦(fù)、豈(qǐ)止、絞(jiǎo)盡腦汁(zhī)、困窘(jiǒng)

理解“澄(chéng)澈、天賦(fù)、困窘(jiǒng)”的意思

2、帶問題默讀課文,找出“我”的“發現”是什麼,畫出相關句子。

3、讓同學說出自己找到的答案。反饋信息,“我”的“發現”集中在第十三段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三)循果查因,理解“發現”的過程(20分鐘)

1、師:“作者爲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果呢?是誰告訴他的呢,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2、仔細閱讀第三到十三自然段,畫出“發現”過程的相關信息並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總結出“發現”的流程圖。(10分鐘)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做必要的指導並維持課堂紀律和注意時間的把握)

4、反饋信息。(10分鐘)

讓小組代表自由回答得出的答案,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一個清晰的過程

① 我做夢總迴夢到自己在飛翔,而且發現其他同學也一樣,於是產生強烈的好奇心。

(藉助課文中優美的句子,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是否有過同樣或類似的經歷,大膽想象)

② 我們一起請教老師,請老師回答我們的問題

(“爲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爲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通過這些一連串的句子讓學生感受“我”的求知若渴。)

③ 老師的回答沒有完全揭開“我”心中的謎,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於是通過抓魚等的活動進行探究。

④ 通過自我思考,終於找到的答案。

流程圖:

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老師解答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從圖中的信息得出這樣的結論:“我”的這一偉大的“發現”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引導學生平時要大膽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舉例科學家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

六、作業

1.抄寫課文中的生字詞,和“澄(chéng)澈、天賦(fù)、困窘(jiǒng)”的解釋。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3、預習下文,想想“我”的這一偉大的“發現”符合科學嗎?爲什麼?

七、板書設計

我和同學都夢中飛翔,產生好奇

請教老師,老師解答問題 勇於發現問題

我渴望知道人是怎麼來的 大膽思考問題

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得出“發現”

《童年的發現》教案2

一、課前解析

關注課文:《童年的發現》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是蘇聯作家費奧多羅夫。文章用倒敘手法,通過講述“我”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尋根究底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鼓勵孩子們要大膽求知、勇於探究。文中對九歲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有趣言行的描述,充滿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關注作者:瓦西里·弗奧多羅維奇·費奧多羅夫,蘇聯天文學家。1827年畢業於傑爾普特大學(今塔爾圖大學)。1837年起任基輔大學教授,1843-1847年任校長。曾創建該校天文臺並任第一任臺長。1832-1837年測定了西伯利亞一些地方的地理座標。曾參加1842年和1851年日全食的觀測。

關注主要人物:費奧多羅夫是一個富於幻想,善於思考,積極探索的孩子。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胚、禍”等10個會認字,正確讀寫“胚胎、禍患”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感受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四、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富於想象的精神。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1.教師引導:童年是最無憂無慮的,天真可愛的我們總會有一些奇思妙想。今天我們跟隨蘇聯作家費奧多羅夫一起回到他的童年,探索他童年的奧祕。

(板書課題:童年的發現)

【出示課件1】

2.教師引導: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1:作者在童年的時候有什麼發現呢?

預設2:作者是怎麼發現這個祕密的呢?

預設3:作者的發現是怎麼得到證實的?

……

3.認識作者:

教師引導:瓦西里?弗奧多羅維奇?費奧多羅夫,是蘇聯天文學家,也是生物學家,他一生取得了很多矚目的成就。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跟隨我們的作者,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答案吧。

【出示課件2】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一方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提出自讀課文的要求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音查字典,把課文讀流利。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出示課件3】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字音。

教師引導:現在我們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認真聽,看他們是否能把字音讀準確,把課文讀流利。

學生讀課文,注意重點詞語“情不自禁,一本正經,困窘”的讀音。

3.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教師引導:現在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他是怎樣發現這的祕密,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思考提出的問題。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1.探索發現,體會情感。

教師引導: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

預設:作者發現了胚胎髮育的規律。

教師引導:作者當時的心情怎樣?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預設:作者當時非常自豪。結合“九歲、就發現、完全、獨立”等詞語體會這個發現不同凡響,體會作者的認爲自己太了不起了。

【出示課件4】

2.夢中飛行,引發思考。

教師引導: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的規律?

預設:作者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板書:夢中飛行)

【出示課件5】

教師引導:作者飛行的本領怎麼樣?他飛行時的心情怎樣?

預設1:作者特別熱愛飛行,從“只要……就……”可以看出他對飛行已經駕輕就熟。

預設2:他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樹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他飛過的地方特別多。

預設3:他在夢中飛行很快樂,想飛到哪裏,就飛到哪裏。

教師引導:由夢中飛行這件事,他還發現了什麼?

預設:他發現不僅自己會飛,他的小夥伴們也會飛。

教師引導: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預設:這是一個天真可愛,愛幻想的孩子。

3.師生對話,求解疑問。

教師引導:面對夢中飛行這件事,我們一般人可能只是覺得有趣,但卻引發了作者諸多的思考。對於自己的發現問題,作者又是怎麼做的?結果怎樣?(板書:引發思考)

預設1:他們一起找到老師,請老師給他們解答問題。

“爲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爲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人怎麼會是鳥?”

【出示課件6】

教會引導:這三個問題之間有什麼關係?

預設2:後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

教師引導:從這一連串的問題中,你感受到了這是一羣怎樣的孩子?

預設3:這是一羣想象力豐富,愛觀察,愛思考,求知若渴的孩子。(板書:富於幻想)

4.絞盡腦汁,驚人發現。

教師引導:老師並沒有給孩子們一個滿意的答覆,這更激發了作者的想象力,他有是怎樣尋找答案的?

預設1:我想得是那樣癡迷,……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徵。

【出示課件7】

啓發思考:用心朗讀這句話,想象“我“研究一條魚的樣子,會翻來覆去地看些什麼?想些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引導:作者爲了找到答案,真是絞盡腦汁呀!經過考慮、推算,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板書:絞盡腦汁、尋求答案)

預設:作者發現“母親懷胎九個月才生下嬰兒”,由此推算出胚胎髮育的規律。

【出示課件8】

教師引導:此時,你對費奧多羅夫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預設:這是一個執着,愛探究的孩子。(板書:執着探索)

師生共同總結: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教師引導感受:聯繫整段話,反覆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高興的心情。

5.遭遇挫折,證實發現。

教師引導:說說作者的祕密是怎樣被證實的?他當時的心情怎樣?

預設1: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身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他的發現得到證實。

預設2:他“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老師把他轟出了教室。

教師引導:老師爲什麼這麼做?他自己又是怎麼想的?

預設1:老師認爲這件事對於孩子們來說應當是嚴肅的,所以老師誤以爲他是在嘲笑這件在他們看來十分神祕的事。

預設2:站在教室外面,他終於悟出了一個道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候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板書:遭遇挫折、悟出道理)

教師引導: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預設: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和伽利略等人的遭遇,舉例說明對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小結: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很多科學家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自我安慰的理由,充滿着童趣。(板書:幽默風趣)

(設計意圖:學生結合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談感受,通過運用品詞析句的方法,深入課文理解,充分感受人物特點)

(四)再讀課文,感知人物。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預設1:他是一個富於幻想、天真可愛的孩子。

預設2:他是一個執着探究的孩子。

預設3:他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指導朗讀: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自然段,體會人物的特點。

(設計意圖:抓重點段落總結人物的特點,對人物有一個全面整體的認識和了解,有助於引發學生感受主要人物帶給自己的啓發)

(五)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教師引導: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預設:在生活中要養成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等。

教師小結:童年的發現,儘管有時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就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六)板書設計:

夢中飛行,引發思考——富於幻想

童年的發現,絞盡腦汁,驚人發現——執着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風趣

教學反思

《童年的發現》講述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繫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爲什麼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麼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這篇課文充滿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在教學這篇課文中,我把學習的重點放在“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並精心設計了五個環節落實這一教學目標。分別是:探索發現,體會情感——夢中飛行,引發思考——師生對話,求解疑問——絞盡腦汁,驚人發現——遭遇挫折,悟出哲理。在理解課文的同時,感悟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後通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代的求知慾望、探究精神和大膽的想象。

對於課文最後一段的學習,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尤其是對於“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收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讀起來感到有些突兀,在這裏,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並適時給學生補充世界上有關的科學家爲了堅持自己的真理甚至被絞死的事例,學生對於這句話有了充分的理解,也巧妙地突破了文中的難點。

篇2:童年的發現教案

童年的發現最新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

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着,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二.緊扣發現,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3.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並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4.聯繫整段話,反覆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5.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三.圍繞發現,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己的體會。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並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爲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爲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徵。

(4)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四.轉述發現,小結課文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五.佈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激趣朗讀

我的發現有趣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二.再讀課文,體味感受

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爲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裏絲毫沒有惡意。那麼,爲什麼老師會以爲我不懷好意呢?

3.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1)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2)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三.結合課文,賞析作者

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並帶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1.我是一個富於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執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3.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衆受到了懲罰。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四.聯繫生活,總結交流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啓發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五.佈置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篇3:《童年的發現》教案

【設計理念】

課題中的“發現”一詞是本文的文眼,教學中引導同學從課題入手提出疑問,然後進行梳理明確主要學習任務。同學自主學習,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理清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教學建議】

1、本課故事情節充溢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由的同時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學中放手讓同學緊扣“發現”一詞,自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即“發現了什麼?”“怎樣發現的?”“結果怎樣?”通過初讀感知、自讀自悟、重點悟讀、討論交流等形式理解課文,在此基礎上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貴之處。

2、本文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顯得真實可感,又極具情趣。教學中引導同學進行賞析評價,教學後可引導同學借鑑課文寫法,描寫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同學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同學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前準備】

1、回憶自身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鼓勵質疑。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要想學習好該怎麼做?(有疑問向老師請教)

2.是的古語有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節課就讓我們比比誰會提問?誰的進步大?

二.板書課題,質疑學問。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童年的發現》拿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你讀了課題後有何疑問?

2.學生彙報:(重點問題:童年時“我”發現了什麼?)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童年時的“我”發現了什麼?

⑴讀課文第1、2自然段。

⑵體會:①“幾歲的時候”“完全”“獨立”這些詞語無不顯示着“我”這個發現多麼不平常,多麼出色,乃至現在說起來還爲這個發現自豪不已。

②第2自然段中說,“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犬笑”,這是爲什麼呢?(一個九歲的兒童,竟然能獨立思考發現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這簡直是常人無法相信的。)

又說“竟使我當衆受到懲罰”,他又爲什麼當衆受到懲罰?課文這樣開頭有什麼作用?(以這樣的開頭設下懸念,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⑶小結: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他創立了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的規律――進化論。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而“我”小時候就發現了這一規律。

2.“我”是怎樣發現的?

⑴自由讀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後小組內討論。

⑵全班交流。

①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②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互相聯繫的階段。第一個階段(3、4自然段)寫“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第二個階段(5―11自然段)老師給我們解釋了爲什麼會在夢中飛行。第三階段(12、13自然段)寫“我”對“人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的大膽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發現。

⑶小結:夢中飛行引出了“我”對這個現象的好奇,老師的解釋又引出了“我”的疑問:“人究竟是怎麼來的”,從而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樣癡迷”“絞盡腦汁”“想啊想啊”“終於”這些詞語都表現了“我”求知若渴的特點,同時也看出“我”驚人的想象力。

3.“我”的發現可靠嗎?

⑴自由讀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

⑵歸納:“我”的發現在幾年以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⑶理解句子:

①“可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

是因爲“我”爲自己早在三年前就發現了這一規律,而且與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而格外高興。現在知道了當時自己的發現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這種心情使他無法控制,已顧不得是在課堂上,更顧不得這“笑”是否合時宜了。

②“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還不笑塌了房頂!”

這句話是說“我”的發現會令人不可相信,人們絕對不可思議:一個九歲的孩子能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表面看,這句話是“我”慶幸自己沒有解釋,而實質上表現了“我”之所以有人們不可思議的發現,是因爲“我”那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極強的想象力。

③“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含有雙重的意思,一是說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二是說“我”有了這樣重大的發現,跟世界上有重大發現與發明的科學家一樣遭遇驅逐與風險,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作者用幽默的方式爲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當然這句話裏也表達了自己對老師當時處理方法的不滿。

4.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你認爲“我”是怎樣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貴的是什麼?

四、總結全文

你讀了這篇課文有什麼啓發?

五、拓展延伸

談談在你的生活、學習中有過什麼發現?

篇4:童年的發現教案

童年的發現教案

一、抓住“發現”,導入新課 1、板書“發現”,提出問題:老師昨天跟隔壁班的同學聊天,他們告訴我,小時候他們發現過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同學說,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有同學說,我發現下雨過後天空會有彩虹;有同學說,我發現了雲在天上不會掉下來;還有同學說,他發現樹葉在下落的時候總是凹面向上。同學們,你們曾經發現過什麼? 2、板書“童年”,談話: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無比的,你們的童年一定曾經發生過讓你們到現在都難以忘懷的趣事!我們的童年曾有過多少的發現啊! 3、板書“的”,齊讀課題,激勵:生活中的小事情,只要你積極的關注它,就會發現小事情中往往隱藏着大學問,正所謂“處處留心皆學問”。學習《童年的發現》後,你一定會受到啓發。下面,我們一起齊讀一遍課文,仔細的思考,讀完課文以後,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只有用心地讀課文,用心地思考課文,才能夠提出問題。不要怕人笑話,敢於提出不同的意見。問問題,不僅是學習態度問題,也是學習方法問題。板書:大膽提問 二、由疑促讀,感知“發現” 1、置疑:用小黑板出示學生預習課文時提出的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教師將學生的問題整理、歸類,篩選出比較重要的問題作爲教學重點出示在黑板上面)。 2、讀文:帶着小黑板出示的問題,自由選擇默讀或者低聲讀課文的方式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完之後選擇自己還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書上做好記號。(糾正讀音、解釋詞語) 3、交流:讀完課文以後,你發現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是怎樣解決的?引導學生了解“發現”的內容,感知“胚胎的發育規律”這一發現的過程:夢見會飛――請教原因――癡迷研究――發現原理。感知“胚胎的發育規律”究竟是怎樣的?作者的發現正確嗎?(請學生依據課前收集的有關胚胎髮育的資料在小組討論作者的發現是否正確,可以藉助畫圖來幫助你講解這個規律) 4、交流: ①難句理解“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爲我的笑是不懷好意。”(“我”爲什麼會笑?老師爲什麼會覺得“我”不懷好意?作爲學習夥伴的老師,也跟學生交流這件事情的體會。) ②難句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的風險。”引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材料。(爲了證實和傳播N。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獻出了畢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會迫害,並被終身監禁。布魯諾被判處火刑。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尚且如此,而我只是被老師驅逐出教室,這又算得上什麼呢!作者用幽默的方式來發表了對這件童年往事的評價。) ③“我”是怎樣的一個孩子?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呢?(他善於觀察,喜歡問爲什麼,並有着執著的精神。因爲作者敢於提問、留心觀察、反覆思考、大膽想像纔有了這樣的一個發現。)板書:大膽提問、留心觀察、積極思考、大膽想像 三、拓展延伸,引導“發現” 1、置疑:同學們問了那麼多的問題,老師也有一個想問問大家啦。爲什麼作者會有這樣偉大的發現?生物學家、胚胎學家用了很長的時間才研究出的胚胎髮育規律,而作者他只是一個九歲的孩子,爲什麼他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呢?他怎麼會跟生物學家的想法不謀而合呢? ①大膽提問:學問學問,就是在學中問,問中學,才能擁有學問。古人稱學習爲做“學問”,現在,學問一詞已經成了知識的代名詞,可見“問”在學習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開啓知識的鑰匙,增長智慧的階梯。一切知識,一切創造發明,都是從提問開始。牛頓他發現了地球引力,他是這樣發現的,而且還有個故事:牛頓小時候,有一天,他在蘋果樹下看書,突然一隻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他拿起蘋果想了想,又往上拋,結果蘋果立刻落下來了,牛頓發現地球有吸引力。(這種凡事問的習慣,是成就一番事業的必要條件。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因爲好奇而發問得來的。在別人不問或不會問中發問,就會取得別人不可能取得的成就。)只有動了腦子才能夠提出問題。老師還可以從問題當中看出哪些同學對課文的理解比較深入,像??提出的問題說明他對課文的理解已經很深入了,是經過了思考之後提出了很有價值,值得我們一起去探討的問題。我們班今天的`表現都非常好,從你們的提問中,我可以發現每個同學都是動了腦子思考,都用心地讀了課文的。提問,不一定非要問大人、問老師,還可以問自己,向自己提問,自己思考。怎樣才能大膽提問呢?必須要留心觀察生活,才能夠提出問題。 ②留心觀察:(小試驗,嚐嚐杯中的水甜不甜)剛纔同學們留心老師在做的動作了嗎?蘇格蘭有一個科學家叫瓦特。(一天晚上,瓦特和一個小女孩在家裏喝茶。瓦特不停地擺弄茶壺蓋,一會兒打開,一會兒蓋上,當他把茶壺嘴堵住時,蒸汽頂開了茶蓋。在旁的外祖母對瓦特的這種無聊動作極爲不滿,加以訓斥。瓦特並不介意,他一心想着蒸汽的力量,從此萌發製造蒸汽機的念頭。瓦特能夠發明蒸氣機就是因爲做到了留心觀察)。 ③反覆思考:光會觀察還不夠,必須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思考,從觀察到的現象裏面尋找事物的特徵。古代的波斯有一位商人很會做生意,每次顧客來買珠寶的時候,他都要盯着顧客的眼睛,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別人想探究其中的奧妙,他卻守口如瓶。直到他要死去的時候,才向他的獨生子傳授其中的訣竅:盯着對方的眼睛,不,準確的說,是盯着對方的瞳孔,瞳孔是不會撒謊的。如果一顆寶石閃亮的光芒使顧客的瞳孔擴張,你就大膽地把原價提高三層或更高;如果一條項鍊沒有使對方張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換一條。總之,盯着對方的瞳孔。 下面,老師請兩個同學上講臺來走一走,大家要仔細觀察,仔細思考,從同學的動作當中,你發現了他有什麼特點,他的性格怎樣。 ④大膽想像:大膽的想像事物爲什麼會是這樣,再經過小心的求證,我們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想像是創造的源泉,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創造性想像,可不斷地改變舊錶像,賦于思維獨特的形式。 2、總結:生活中並不缺少美麗,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給自己這樣一雙善於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們的生活是那麼的豐富多彩,我們的學習是那麼的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就會有新的發現,能有新的發現!

篇5:童年的發現教案

《童年的發現》教案

教材淺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反映了兒童渴望求知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瞭解作者童年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以及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妨、礙”2個會認字,讀讀記記“妨礙、情不自禁、隨心所欲、天賦、癡迷、一本正經”等詞語。

教學重點:明白“我”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

教學難點:理解“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領悟作者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慾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有關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科學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童年是完美的,也是充滿着強烈的求知慾,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着無數個“爲什麼”,充滿着神奇的幻想與想象。我們這天要學習的課文的作者,他的童年時代不僅僅如此,還具備着比平常人更可貴的東西(善於探究、找到“爲什麼”的答案),那是什麼呢?讓我們一齊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標註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自學生字詞語。

2.從課文中你瞭解到了哪些資料?

3.檢查自學狀況。

4.理解詞語。

隨心所欲:指隨着自己的心願,想怎樣就怎樣。

天賦:自然具備,生來就有。

進化:生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演變。

絞盡腦汁:形容費盡心思。

眉目:事情的頭緒。

困窘:形容爲難;感到難辦。本課指“我”應對老師的誤解和同學的嘲笑,不明白怎樣辦好。

5.說說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反映了兒童渴望求知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6.理解課文脈絡。

課文是以倒敘的形式寫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

第二部分(第3�D13自然段)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14�D19自然段)寫“我”的發此刻幾年以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童年時的“我”發現了什麼?

⑴讀課文第1、2自然段。

⑵體會:①“幾歲的時候”“完全”“獨立”這些詞語無不顯示着“我”這個發現多麼不平常,多麼出色,乃至此刻說起來還爲這個發現自豪不已。

②第2自然段中說,“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犬笑”,這是爲什麼呢?(一個九歲的兒童,竟然能獨立思考發現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這簡直是常人無法相信的。)

又說“竟使我當衆受到懲罰”,他又爲什麼當衆受到懲罰?課文這樣開頭有什麼作用?(以這樣的開頭設下懸念,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⑶小結: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他創立了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的規律�D�D進化論。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而“我”小時候就發現了這一規律。

2.“我”是怎樣發現的?

⑴自由讀第二部分(第3�D13自然段),然後小組內討論。

⑵全班交流。

①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②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互相聯繫的階段。第一個階段(3、4自然段)寫“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第二個階段(5�D11自然段)老師給我們解釋了爲什麼會在夢中飛行。第三階段(12、13自然段)寫“我”對“人究竟是怎樣來的”這個問題的大膽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發現。

⑶小結:夢中飛行引出了“我”對這個現象的好奇,老師的解釋又引出了“我”的疑問:“人究竟是怎樣來的”,從而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樣癡迷”“絞盡腦汁”“想啊想啊”“最後”這些詞語都表現了“我”求知若渴的特點,同時也看出“我”驚人的想象力。

3.“我”的發現可靠嗎?

⑴自由讀第三部分(第14�D19自然段),

⑵歸納:“我”的發此刻幾年以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⑶理解句子:

①“但是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就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

是因爲“我”爲自己早在三年前就發現了這一規律,而且與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而格外高興。此刻明白了當時自己的發現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這種情緒使他無法控制,已顧不得是在課堂上,更顧不得這“笑”是否合時宜了。

②“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不然的話,同學們聽見我說自己三年前就發現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還不笑塌了房頂!”

這句話是說“我”的發現會令人不可相信,人們絕對不可思議:一個九歲的孩子能發現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表面看,這句話是“我”慶幸自己沒有解釋,而實質上表現了“我”之所以有人們不可思議的發現,是因爲“我”那強烈的求知慾望和極強的想象力。

③“我明白了�D�D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句話內含雙重的意思,一是說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像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二是說“我”有了這樣重大的發現,跟世界上有重大發現與發明的科學家一樣遭遇驅逐與風險,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作者用幽默的方式爲自己找到了自我安慰的理由。當然這句話裏也表達了自己對老師當時處理方法的不滿。

4.結合課文資料說說:“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你認爲“我”是怎樣的孩子?孩子身上最可貴的是什麼?

四、總結全文

你讀了這篇課文有什麼啓發?

五、拓展延伸

談談在你的生活、學習中有過什麼發現?

篇6:童年的發現教案

《童年的發現》優秀教案設計

一、激情導入:

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爛漫的時節,在玩樂的時候常常有一些搞笑的發現。這天,讓我們走進童年去尋找童年的發現吧!(板書:8.童年的發現)

2、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大家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讓我們帶着這個疑問走進課文,去尋求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

1、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同學們讀的都十分認真,文中的生字詞你們都認識了嗎?誰來當小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些生字詞?你們都會了嗎?讓我們開火車來讀好不好?看來大家預習的十分好,老師爲你們感到自豪!

2、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他又是怎樣發現的呢?一齊走進課文去看一看吧!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的句段。劃出集中描述“我”童年發現的句子。

三、理解發現:

1、讀完了嗎?誰來向大家彙報一下你找到的句子?你很會讀書!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正好是九個月。請大家仔細的讀一讀這幾句話,並試着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請你,不錯!你來說,說得真好,看來大家已經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2、請同學們再次讀課文,找一找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對,你找的完全正確,就是這一句: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請大家把這兩段話分別朗讀一下,看看這兩句話在表達上有什麼不同?對,我們在平時寫作時,就就應注意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四、瞭解過程:

1、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呢?看老師擬定了學習計劃,請大家按要求分小組合作學習。

2、(屏幕出示):(1)找出有關的句段。(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個四字詞語。(3)在白紙上畫出四字流程圖。

3、小組彙報,課堂交流:剛纔大家的合作學習真是熱火朝天呀。此刻請每一組用一個詞來概括髮現的過程。一組,夢見會飛(板書:夢見會飛)二組,請教原因(板書:請教原因)三組,癡迷研究(板書:癡迷研究)四組,發現原理(板書:發現原理)大家真會學習!

4、從“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充滿幻想,(板書)讀一讀相關的句子!誰還有不同的觀點?請你,執着探索,(板書)讀一讀有關這方面的句子。

5、孩子們,透過學習,你受到了啓發?有沒有什麼想對作者說的呢?

五、總結,佈置作業:

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給自己一雙善於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生活是這麼豐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你就必須會有新的發現。說不定,你還會成爲未來的發明家,科學家呢!

這節課上到那裏,課下請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發現,並把它寫出來。下課!

篇7:童年的發現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癡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資料,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潛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資料,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繫實際、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搞笑的發現。

2.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麼事,瞭解課文主要資料。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作者圍繞着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此刻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2.激趣朗讀,作者的發現搞笑嗎?選取最感興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四、閱讀理解“‘我’發現了什麼?”

1.自讀課文一、二自然段,說說明白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引導學生從課文資料發散開去,以課文資料爲切入點展開討論。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衆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五、開放拓展

收集同學間童年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好處。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以作者是怎樣發現這童年的祕密的導入新課教學。

二、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齊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樣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最後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資料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三、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透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引導透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資料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透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明白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五、總結交流

透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麼啓發?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啓發。在生活中要養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爲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篇8:《童年的發現》教案

教學準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胚、胎、盈、憫、賦、蠻、殖、豈、履、絞、汁、塌”12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之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通過理解課文、朗讀課文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了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3.教學用具

課件

4.標籤

鄂教版

教學過程

釋題激趣創設語境

1.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着,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

2.出示課題。

3.師質疑: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檢查預習的情況。

(1)聽寫字詞。

胚胎、輕盈、憐憫、天賦、繁殖、草履蟲、絞盡腦汁、塌了

(2)組內批改,交流反饋,師指導書寫。

B生組織批改,A生指導觀察,C、D生練習發言。

①“胚”讀第一聲,“豈”讀第三聲。

②“草履蟲”的“履”和“覆蓋”的“覆”區分開。

③“盈”字中間的“又”不要忘記寫,“賦”字的鉤上面不要多寫一撇。

(3)生練字本上練習書寫“盈”“履”。

(4)齊讀詞語。

2.默讀課文,想一想“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勾畫下來。

CAI: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相機板書:胚胎髮育的規律

3.你知道什麼是胚胎嗎?

在母體內初期發育的動物體,由卵受精後發育而成。人的胚胎借臍帶與胎盤相連,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營養。簡單點說就是我們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是從一個小小的胚胎髮育成胎兒的。胎兒在媽媽肚子裏的成長過程就是胚胎髮育的過程。

4.關於我發現的胚胎髮育的規律,其實英國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專門進行過研究,還得出了一個觀點,你能在文中找到這句話嗎?

CAI: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5.“我”的發現和科學家的發現竟是如此的相似,真了不起!再讀第一段,你體會到了什麼?

抓住九歲 完全獨立體會我的這個發現不同凡響,我高興,自豪的心情。

6.帶着這份高興和自豪一起讀讀我的發現。齊讀第一自然段。

順學指導直奔重點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己的體會。

2.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反饋。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借這些優美的詞句,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體會“我”在夢中飛行的無比快樂和愜意。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進行大膽的想象和擴充,並帶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爲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爲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

[找出這些問題之間的關係,明白後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對人物的印象。]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徵。”

[用心朗讀這句話,想象“我“研究一條魚的樣子,會翻來覆去地看些什麼?想些什麼?初步感受“我”執着探究的精神。]

(4)“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隨機板書:夢中飛行老師 想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看着板書把這個過程連起來說成一句話。

課後習題

1、形近字組詞。(考察對生字的掌握)

2、寫出下列句子中省略號的用法。(體會省略號的用法)

(1)我??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 ()

(2)費奧多羅夫??你立刻從教室裏出去! ()

(3)人還曾經是草履蟲,是魚,是青蛙,是兔子??還曾經是猴子?? ()

3、讀課文,完成填空。(理解課文內容。)

“我”童年時的發現是 。這個發現是基於(1)夜裏睡覺時 ;(2)老師解釋 ;(3)

“我”渴望弄明白。在我的大膽猜想,尋根就底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板書

12 童年的發現

胚胎髮育的規律

夢中飛行請教老師大膽猜想

充滿幻想刨根問底善於觀察 思考

篇9:《童年的發現》教案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一位俄國作家,他的名字叫:費奧多羅夫。板書:費奧多羅夫。指讀。

費奧多羅夫的童年天真爛漫、多姿多彩。在他童年的時候,發生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童年的發現》。

板書:童年的發現。齊讀。

2、看着課題,你最想了解什麼?(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小結板書:發現了什麼?怎樣發現的?)

二、初讀課文,弄清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文中注音的字詞。

2、檢查生詞。指導易讀錯、寫錯的字。

三、學習“我發現了什麼”

童年中我究竟發現了什麼?快速朗讀課文,用“——”畫出來。

(1)交流。(板書:胚胎髮育的規律。)讀詞:胚胎。你知道什麼是胚胎嗎?(指讀註釋,其實我們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是從一個小小的胚胎髮育成胎兒的。胎兒在媽媽肚子裏的成長過程就是胚胎髮育的過程。)

A、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我發現的過程?3——13。B、請反覆朗讀十三自然段,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發現胚胎髮育過程的句子。C、齊讀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這就是我的發現。那年我才九歲,所以我爲此感到——格外高興。帶着這份高興讀讀。

(3)關於我發現的胚胎髮育的規律,其實有位叫達爾文的科學家專門進行過研究,還得出了一個觀點,請看到14自然段,指名讀、齊讀——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4)我的發現和科學家的發現竟是如此的相似,怪不得我爲自己的發現感到高興自豪呢!請高興自豪的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我是怎樣發現的”

1.我有胚胎髮育過程這樣的發現,源於什麼?默讀3-13自然段。

(1)指名說。隨機板書:夢中飛行

(2)有了這奇妙的問題我們是怎麼做的?板書:請教老師

(3)老師給了他們明確的答案嗎?是啊,高年級,離我那麼遙遠,而飛行確仍在繼續…..板書:大膽猜想

(4)結果如何?板書:得到證實

(5)看着板書,將它們連起來說一說。這就是我“發現的過程”。

五、佈置作業

篇10:《童年的發現》教案

一、複習導入

1、認讀生詞

2、聽寫,訂正。

3、複習發現過程。

二、精讀“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學到這兒,你覺得費奧多羅夫是一個怎樣的孩子?請你再次讀課文,找到相關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1、交流讀句子。

2、輕聲地讀讀第三自然段,把表示“飛行”意思的詞語畫出來。

3、交流畫了哪些詞語?

4、讀着這些詞語,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5、老師也來讀讀這段文字,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感受那夢中飛行的無拘無束和興奮驚奇)範讀——指名讀——配樂齊讀。

6、不僅“我”會在夢中飛行,我的小夥伴也都會在夢中——飛騰。多麼快樂的一羣孩子!讀到這兒,一個怎樣的孩子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充滿幻想)

●“我”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孩子。

1、同桌讀讀我和老師之間的對話,你感受到了什麼?(追問,急切,打破沙鍋問到底)

2、師生分角色朗讀這段對話。(指名板書: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是一個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1、是呀,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在田野裏抓到一隻青蛙,我就會——;以至於看到猴子,我就會——;我就這樣絞盡腦汁地想,想啊想啊,嘿!終於想出了眉目:哈!

2、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出現在了你的眼前?(指名板書: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我”是一個幽默的孩子。

1、交流,讀句——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2、你能談談“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嗎?(教參: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

3、小結: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麼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麼事情,都要冒着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一切。

三、拓展延伸,嚮往“發現”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啓發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四、總結。

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爲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希望我們的同學都能成爲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發現規律——尋找答案——大膽猜想——得到證實

仔細觀察 大膽創新 堅持不懈 勤奮鑽研

篇11:童年的發現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瞭解作者的發現和發現過程,感悟作者的求知若渴、勇於探索和豐富的想象。

教學重點

理解感悟作者求知若渴、勇於探索和豐富的想象,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探索科學奧祕的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發明與發現,總伴隨着驅逐和迫害”這個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人類進化方面的資料和一些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課前要同學們蒐集有關人類進化的資料或者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2、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引出課題,並簡單介紹作者。

二、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喜歡的詞語。

2、檢查生字讀音。

3、快速瀏覽課文,思考:

文章可以劃分爲哪幾部分?依據是什麼?各部分主要講了什麼意思?哪部分是課文主要內容?

4、學生交流。

5、教師小結:全文可以分爲三部分,依據是先概括敘述,然後具體敘述,最後總結。第一部分概括敘述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第二部分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第三部分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三、理解感悟

1、自由讀課文重點部分(第二部分),思考:

(1)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畫出相關語句,仔細讀一讀,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些句子的意思。

(2)作者的發現分爲幾個階段?(分爲三個階段:夢中飛行——爲什麼會飛行——人究竟是怎麼來的和作者大膽的猜想。)

2、再默讀這部分課文,思考:

(1)作者在這個發現過程中,產生過哪些問題?最想弄明白的問題是什麼?畫出有關語句,仔細讀一讀,看看這些問題之間有着怎樣的關聯。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2)爲了弄明白這些問題,作者有怎樣的表現和內心活動?畫出有關語句,仔細讀讀,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3、學生交流。

4、教師重點引導感悟作者的求知若渴、勇於探索的精神以及豐富大膽的想象。

5、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並畫出有關語句:

你覺得作者是個怎樣的人?你從作者的身上學到了什麼?

6、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教師主要從以下方面指導:

(1)作者是個充滿幻想的孩子,如: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飛……似乎想去哪兒就能飛到哪兒。”

“哈!我總算弄明白了!……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十個月。”

(2)作者是個愛尋根究底、勇於探索的人,如:

“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老師……等你們升入高年級,老師課上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嘿!終於想出了眉目。”

(3)作者是個幽默豁達的人,如: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這使我當衆受到了懲罰。”

“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發明與發現,總伴隨着驅逐和迫害。”(這是個重點、難點,要指導學生舉例來理解:比如哥白尼、阿基米德等爲科學事業遭受迫害的故事。)

以上這些句子,要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聯繫生活,激發熱情

1、你在生活實踐中有過什麼發現嗎?說一說。

2、學了這篇課文後,你今後在學習、生活中會有所改變嗎?會怎樣做呢?

五、拓展練習

蒐集科學家童年有趣的故事讀一讀。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文中的成語。

《童年的發現》作者簡介

費奧多羅夫(1828—1903),曾寫過很多有關俄羅斯國家歷史、宗教、自然界、圖書館事業等方面的文章。在他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有關人的思想、人的生命價值、人類與周圍世界與無窮宇宙相互關係的科普文章和論述。

他是一位極富創見的思想家,一個獨特的哲學體系和人類思想發展史上最大膽的烏托邦的創始人,也是俄國最早提出飛向宇宙的宇航學奠基人。他學問淵博。據說他知道魯緬採夫圖書館(列寧圖書館前身)幾乎所有藏書的內容。他不僅精通歐洲各主要語言,而且對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東方語言也頗有研究。他對哲學、自然科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被人稱爲“百科全書”。

篇12:童年的發現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 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提出問題:老師昨天跟隔壁班的同學聊天,他們告訴我,小時候他們發現過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同學說,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有同學說,我發現下雨過後天空會有彩虹;有同學說,我發現了雲在天上不會掉下來。同學們,你們曾經發現過什麼?

2、是呀!我們的童年曾有過多少的發現啊!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他是怎樣發現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

二、析賞課文

1下面,我們一起齊讀一遍課文,仔細的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出示課件)

2作者圍繞着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麼?再講了什麼?最後講了什麼?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第一段(1—2):講“我”九歲的時候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第二段(3-13)介紹“我”發現這一規律的具體經過。

第三段(14-19)講述“我”因此受到的懲罰,以及“我”由此產生的感受。

3讀了課文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並帶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A“我”是一個富於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B“我”是一個執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C“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衆受到了懲罰。”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4你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麼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麼事情,都要冒着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三聯繫生活,總結交流

1、總結:生活中並不缺少美麗,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給自己這樣一雙善於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們的生活是那麼的豐富多彩,我們的學習是那麼的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就會有新的發現,能有新的發現!

2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啓發或體會?

[鼓勵學生多角度地理解、體會,如:“發現童年的胡思亂想,異想天開也是一種發現、創造”“童年很美好,可以漫無邊際的幻想”“我們也要培養大膽創新、堅持不懈的鑽研精神”……]

四佈置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篇13:《童年的發現》教案

《童年的發現》最新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讀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我”

發現了什麼,重點了解“我”是怎麼發現的。

2.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着,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二.緊扣“發現”,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3.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並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4.聯繫整段話,反覆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5.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三.圍繞“發現”,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己的體會。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並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爲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爲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從河裏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徵。”

(4)“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四.轉述發現,小結課文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五.佈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

第二課時

一.回憶導入,激趣朗讀

“我”的發現有趣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二.再讀課文,體味感受

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爲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裏絲毫沒有惡意。那麼,爲什麼老師會以爲“我”不懷好意呢?

3.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1)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2)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三.結合課文,賞析作者

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並帶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1.“我”是一個富於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執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3.“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衆受到了懲罰。”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四.聯繫生活,總結交流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啓發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五.佈置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篇14:童年的發現教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是否有過童年的發現,將你的發現說給你的同桌聽。

學生甲:我發現蝸牛爬行後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延線。

學生乙: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

學生丙:我發現了彩虹。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文作者的發現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全文。思考:童年時“我”發現了什麼?

(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禍患:災難。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絞盡腦汁:費思慮,費腦筋。

眉目:事情的頭緒。

隨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妨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阻礙。

困窘:爲難。

驅逐:趕走。

3、按照課文的不同內容給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在九歲時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了懲罰。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問過老師後仍沒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觀察,思考發現了人類進化的規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後,在生物課上當老師講到人的起源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發現便笑出了聲。老師認爲“我”的笑不懷好意,便把“我”轟出了教室。

三、細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內容。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他善於觀察,喜歡問爲什麼,並有着執著的精神。)

3、課文最後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試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師簡介有關史料:

布魯諾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爲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後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布魯諾爲了他的發現,爲堅持真理而獻出了生命。

(2)學生簡介他們收集的資料。

4、通過學習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緦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爲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

篇15:童年的發現教案

一、多音字

禁jīn(情不自禁)jìn(禁區禁令)

朝cháo(朝着)zhāo(朝陽)

旋xuán(盤旋旋律)xuàn(旋風旋子)

二、理解詞語

胚胎:本課指在母體內初期發育的動物體。

滑翔:某些物體不依靠動力,而利用空氣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飄行。

澄澈清澈透明。本課指湖水清澈見底。

豈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止”。本課指遠古時代的人不止是鳥。

困窘:爲難。本課指“我”面對老師的誤解和同學的嘲笑,不知道怎麼辦好。

絞盡腦汁:費盡腦筋。本課形容“我”費盡心思思考問題。

三、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寫“我”九歲時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懲罰。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具體寫“我”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講“我”在課堂上得知自己幾年前的發現竟然與進化論一致時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罰。但“我”從中也深有感悟。

四、理解句子

1.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願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

此句是過渡句,起承上啓下的作用。後半句引起下文,是作者要說的真正意思,體現了作者是個幽默的人。作者之所以說“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是因爲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裏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2.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

這句話表現了“我”求知若渴、追根究底的.特點。

3.“夢裏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呀。”老師解釋說。

老師的這個解釋很容易讓人產生疑問。圍繞老師的解釋引出下文,“我們”提出了很多問題。

4.“豈止是鳥!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後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省略號表示列舉的省略,說明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生物。文中一連串的提問說明“我們”有強烈的求知慾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我們”的提問邏輯性非常強,說明“我們”愛思考、會思考。

五、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鼓勵求知、鼓勵大膽想象、鼓勵探究發現的課文,通過作者回憶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件趣事,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歲時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卻在後來因此受到懲罰。第二部分具體敘述“我”發現有關胚胎髮育規律的前後經過。最後,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結果被老師誤解受到處罰,但“我”從中獲得感悟。本文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語言風趣幽默,並有多處內心活動的描寫,真實展現了孩子內心世界。

篇16:《童年的發現》教學教案

《童年的發現》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天賦、妨礙、豈止、癡迷、釐米、羞愧、幸虧、驅逐、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讀讀記記“澄澈、困窘”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4.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二課時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

你是否有過童年的發現,將你的發現說給你的同桌聽。

學生甲:我發現蝸牛爬行後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延線。

學生乙: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

學生丙:我發現了彩虹。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文作者的發現吧!

二、初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全文。思考:童年時“我”發現了什麼?

(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禍患:災難。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絞盡腦汁:費思慮,費腦筋。

眉目:事情的頭緒。

隨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妨礙:使事情不能順利進行。阻礙。

困窘:爲難。

驅逐:趕走。

3.按照課文的不同內容給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講了“我”在九歲時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然而這一發現卻給“我”帶來了懲罰。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問過老師後仍沒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觀察,思考發現了人類進化的規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後,在生物課上當老師講到人的起源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發現便笑出了聲。老師認爲“我”的笑不懷好意,便把“我”轟出了教室。

三、細讀課文,體會課文的內容。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他善於觀察,喜歡問爲什麼,並有着執著的精神。)

3.課文最後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試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師簡介有關史料:

布魯諾熱情地宣傳新天文學說,被教會視爲異端,教會將他押到了羅馬的宗教法庭,在監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殘酷的毒刑,最後被押至羅馬百花廣場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燒死。布魯諾爲了他的發現,爲堅持真理而獻出了生命。

(2)學生簡介他們收集的資料。

4.通過學習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爲重要的是要有堅持不懈、勤奮鑽研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本課是略讀課文,教學過程主要是指導學生自讀自悟。以人和生物發育及進化的圖片、視頻導入新課後,先讓學生讀讀閱讀提示,再按閱讀提示多讀幾遍課文。然後圍繞重難點讀一讀,議一議。課文的重點是童年的發現,教師引導的着眼點放在了發現的過程上。這樣,通過讀議,學生就知道了“我”童年時爲什麼會有這個發現:

1.敢於提問;

2.反覆思考;

3.大膽想象。

對課文中兩個比較難以理解的句子,通過組織學生交流、討論,教師相機點撥,加以理解。課後讓學生收集一些科學家發明、發現的故事進行交流。

篇17:《童年的發現》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瞭解作者童年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以及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妨、礙”兩個會認的字,讀讀記記“妨礙、情不自禁、隨心所欲、天賦、癡迷、一本正經”等詞語。

3.通過閱讀課文,幫助學生感受作者童年的求知慾望、探究精神和大膽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我”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

教學難點:

理解“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領悟作者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慾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並加以積累。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我”的發現及其過程。

3、體會文中最後的一句話的含義,從中獲得啓示。

4、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瞭解“我”的發現及發現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我”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領悟“我”童年時強烈的求

知欲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篇18:《童年的發現》語文教案

一、回憶導入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童年的發現是什麼。以作者是怎樣發現這童年的祕密的導入新課教學。

二、細讀體會童年祕密的發現過程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並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並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於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徵。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2.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髮育規律這個祕密的,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三、體味作者祕密被證實後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祕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學生的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於探究和想象,並有着執著精神的孩子。

五、總結交流

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麼啓發?

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後受到了怎樣的啓發。在生活中要養善於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於動腦思考,最爲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鑽研的精神。

教學反思:

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是癥結所在。像這樣的課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該如何理解“學生能悟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我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挑起矛盾”。這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老師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課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於“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揮才能既促進學生髮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呢?這個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篇19:《童年的發現》語文教案

二 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2. 情感態度價值觀: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3.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教學方法

導學法。質疑探究法、體驗法。

教學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7個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

2.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髮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方法

導學法。質疑探究法、體驗法。

教學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1.教師介紹有關胚胎髮育的科學知識。

2.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孩子?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

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音。

2.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3.反覆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4.仔細地讀讀着幾句話,並用自己的話轉述。

5.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6.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瞭解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計劃:

(1)找出有關的句段。

(2)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3)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流程圖。

3.小組彙報,課堂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

(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四、作業

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1)“我”發現了什麼?

(2)是怎麼發現的?

篇20:《童年的發現》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能自學生字新詞,理解並積累“迷戀、隨心所欲、運轉自如、絞盡腦汁、一本正經、不懷好意”等詞語。能用比較的方法,體會“幾乎”、“似乎”在句子中的作用,並能運用。

2、學習抓住文章主線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作者的探索精神。

3、引導學生交流生活中的發現,在訓練表達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身邊事物發現與探索的興趣,並懂得只有在不斷的探索中才會有新的發現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文章主線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老師

多媒體課件。

學生

1、讀課文,並理解下列詞語:迷戀、隨心所欲、運轉自如、絞盡腦汁、不懷好意。

2、查找資料(任選其一):a有關人類起源的資料b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激發興趣

美好的童年生活中,我們在不知不覺地成長着,我們的小腦袋中會有奇思妙想,會有層出不窮的問題,我們也會不懈地探索那些有趣的疑問……前蘇聯有一位叫費奧多羅夫的天文學家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寫了一篇文章——《童年的發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麼?

說明

從課題入手,學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問題,然後確定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如:“我”的發現是什麼?是怎麼發現的?即明確了本課學習的重點。

二、初讀課文 理清脈絡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

提出問題——請教問題——發現規律——得到證實

2、聯繫課文第1、2節,理解“幾乎”,並說說“我”探究了一個什麼問題?

說明

藉助全文的線索整體進入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明確“我”所提出的疑問,爲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三、再讀課文,瞭解探究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我”是怎麼一步步探究的?我對人體起源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怎麼變化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集體探討交流。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並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於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第1節)

“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隨機理解 “似乎”)

說明

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優美的語句,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體會“我”在夢中飛行的快樂。同時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啓發他們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補充。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第2—9節)

“爲什麼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麼爲什麼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麼道理?”“人怎麼會是鳥呢?”

說明

讓學生想一想,這些問題之間有什麼關係,明白後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想象當時的情景,師生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一次次提問的語氣,加深對人物的認識。

(3)“我”經過思考、推算,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第10-11節)

我絞盡腦汁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終於想出了眉目:“這就跟……正好九個月。”(隨機理解“絞盡腦汁”)

說明

理解“絞盡腦汁”使學生能夠感知到“我”求知若渴的心情、執着探索的精神。

四、抓住“發現”, 精讀深究

1、學習第11節,明白“發現”的具體內容

(1)指名讀第11節,理解“眉目”,劃出“眉目”的具體內容。

(2)交流所劃的句子,想想童年的發現究竟是什麼?

(3)引讀相關句子,瞭解“我”是如何進行推算的。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摺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摺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①理解句子意思,並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從生物最簡單的單細胞開始,我將每一百萬年摺合成一個月,從細胞變成小魚,大概經過一百萬年,這是胚胎在母體中的第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經過一萬年,這是胚胎在母體中的第二個月,以此類推,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這就是我的發現。)

②聯繫整段話,反覆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說明

引導學生將前後幾句連起來理解,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啊”、“嘿”等詞語體會這發現的來之不易,從而更能體會到發現後的興奮之情,纔會發出“竟如此簡單明瞭”的感慨。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學習第12節,明白“我”的發現哪些得到了證實。

(1)聽了生物老師的講課,我爲什麼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裏絲毫沒有惡意。)

(2)“我”的發現與達爾文的理論有哪些異同之處?(可結合課文和課前蒐集到的有關人的起源的資料談一談)

說明

關於人的起源進化論的知識,“我”作爲一個兒童只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有限的知識去推論、去思索,得出的結論難免幼稚、簡單化、絕對化,那位低年級的老師爲了讓9歲的學生聽懂,對這個問題作了通俗化的解釋,有些話就不十分精確了。而這位生物老師引用的達爾文的話是比較縝密的、科學的,學生通過比較應該可以感受到。

3、學習13節,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1)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祕密的小事。

(2)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

說明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一語雙關,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經歷和科學家的故事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世界上的大科學家尚且如此,我爲我的發現被轟出教室又算得了什麼呢?這句話也是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與紀念。

五、聯繫課文內容,感悟人物形象

從“我”探究“人究竟是怎麼來的”過程中,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並帶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1、“我”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富有好奇心、求知慾強、執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

六、概括主要內容 總結課文

1、根據板書,把課文的內容說給大家聽一聽。

說明

要求學生思維縝密,條理清晰地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定難度,在表達時讓學生藉助板書進行概括,可以使他們在邏輯上更有條理,表達更準確。

2、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麼啓發或體會?

說明

鼓勵學生多角度地理解、體會,如:“童年很美好,可以漫無邊際的幻想”、“發現童年的胡思亂想,異想天開也是一種發現、創造”、“我們也要對身邊的事物有探索和發現的興趣”“因爲作者敢於提問、留心觀察、反覆思考、大膽想像纔有了這樣的一個發現”……

3、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板書設計:

提出問題 夢裏飛行

童年的發現 請教問題 追問探究

胚胎髮育的規律 發現規律 摺合推算

得到證實 達爾文的觀點

篇21:《童年的發現》語文教案

一、導入新課

這首《童年》以樸實的歌詞、輕鬆歡快的旋律唱出了我們每個人心扉,正如歌詞裏所唱“爲什麼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山裏面有沒在住着神仙”之類充滿幻想、充滿好奇的問題是不是也在我們腦海裏出現過?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幸福無比的,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前蘇聯作家費奧多羅夫的童年,看看他的童年有着怎樣有趣的故事。 ——板書:14*童年的發現(齊讀課題)

二、預習反饋

認讀生字詞。

三、概說課文

默讀課文,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麼?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規律的過程,反映了兒童渴望求知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四、精段品讀

1、說說“我”的發現是什麼?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正好是十個月。”

2、用上“夢中飛行”、“老師解答”、“認真思考”等關鍵詞來說“我”的發現。

3、說一說對這個句子的理解。

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候還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1)向學生講述哥白尼受到迫害的故事。

(2)我們無論想做一件什麼事情,還是要做一件什麼事情,都要冒着危險,都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五、賞識作者

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並帶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1.“我”是一個富於幻想的孩子

“每天夜裏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裏就能飛到哪裏。”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執着探索的孩子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麼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3.“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衆受到了懲罰。”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着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六、寫法指導

1、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後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後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2、介紹什麼是倒敘懸念法。

倒敘懸念法:寫人記事的文章,開頭寫出事情的結局、結果,或事情的高潮,或事情的某個精彩的片斷等,給讀者造成懸念,吸引讀者繼續讀下文,瞭解事情的全過程。

文章採用倒敘懸念的開頭方法: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達爾文有關胚胎髮育的規律,點出因得意於自己的發現笑出了聲音,卻受到了責罰。這樣的開頭巧妙地利用了讀者的閱讀期待,製造了懸念,激發了讀者的讀書慾望。

3、模仿課文的寫法,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七、總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