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多篇)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多篇)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 篇一

在教授此文時,我也是把這樣的理解傳達給學生的,喚起學生的樂趣,呈現出魯迅另一個溫情的形象。本文主要是兩個部分,“百草園”有樂,“三味書屋”有味。我的設計是讓學生找出自己覺得最有意思是的語句進行賞析,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薰陶,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體會童真童趣以他們獨有的眼光去體會魯迅筆下的孩童世界,而不是一一羅列總共寫了哪些景物、事情,把優美的文字用枯燥的講解去分析支解,而忽略了文字裏蘊含的最美好的情。通過品讀學生感興趣的語句,就可以兩者兼顧,既可以把寫得好的妙處落實,又可以喚起學生的興趣。特別是私塾中老師和學生讀書這一段,學生一品一讀,搖頭晃腦的就特別的有意思,學生也讀得很有趣味。

教完此課後,我佈置學生寫週記就是寫有關學了這一課的體會,並且寫出自己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要模仿課文的樣式來寫。從學生的週記中,發現很多學生都從魯迅的文章中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樂趣,並用文字流暢的表達出了自己的童真童趣。

但是此課也有很多遺憾之處。比如沒有能兼顧到對學習不怎麼積極的同學,一味的強調舉手搶答,對那此沒有舉手的學生很少去關注他們。即使有問到,學生沒有心來聽課,往往也只是以“不知道”或者“不懂”、“沒有” 來回答,面對這樣的情景,心裏往往覺得趕時間自己也沒有很好的去引導他們深入的來解讀課文。在做筆記上,往往也很兼顧得到了。有時候覺得自己說的還是太多了,沒有能夠完全放手去讓學生說,沒有讓學生髮揮到淋漓盡致,沒有讓學生髮儘量說出他們自己想說的話!

做爲一名沒有什麼經驗的老師,在備課中還會經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很難抓到重難點,看到教參裏面有什麼就什麼都想講,生怕考試會考到,所以備課的時候備得很全,導致上課講得也很多,學生說的就特別少!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2、注重學生的內心感受與自我體驗

3、培養學生語感,能夠初步領悟作品內涵

重點難點: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爲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2、注重學生的內心感受與自我體驗

3、培養學生語感,能夠初步領悟作品內涵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沒有煩惱,隨着歲月,他的煩惱增加了……”這便是成長,有喜也有憂,有憧憬也有一絲絲擔心。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將邀請一些大作家爲我們講述成長的故事,今天走進我們課堂的是文學大師魯迅,他帶來的故事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二、快速閱讀課文,7分鐘(大約3500字)

三、合上書,快速回想課文內容,6分鐘

提問:

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內容?

2、課文提到了哪些地點?

3、百草園對於作者來講有什麼重要意義?

板書:樂園

四、分組討論:

爲什麼百草園是我的樂園,到底有什麼樂趣?2分鐘

五、用自己的話來總結。3分鐘

在百草園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動物組成了有趣的活動,可以幹有趣的事情,聽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六、提問:所有樂趣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一般學生會回答泥牆跟一帶,捕鳥。

爲什麼作者要把他們寫得如此詳細,又爲什麼能寫得如此詳細?

因爲這些給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當作者充滿感情回憶起童年時,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現在眼前。

小結: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閃爍的星星,雖不十分耀眼,卻透漏着永恆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裏的風箏,整天飛行在嬉笑中。、”……

所以當魯迅一天天的長大,他不得不同他的樂園告別上學去了。我們可以想見一個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願的去上學的情形。他能適應得了學校生活嗎?(3分鐘)

七、快速閱讀“我”在三味書屋中的生活。(2分鐘)

百草園是我用回憶美化了的樂園,三味書屋卻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學堂。板書:學堂

八、小組討論:

1、這時的我與在百草園中的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對於生活的熱愛,大自然的熱愛,對於知識的追求,天真幼稚,歡樂,細緻的觀察生活,好奇心2分鐘

2、這時的“我”與在百草園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麼不同之處?

生活比較枯燥,學習內容引不起興趣,老師不允許問課外的知識,原來的貪玩到現在的用心學習,有趣的故事到聽不懂的文章。對長媽媽的依戀到對老師的尊敬。

3、告別了童年的無憂無慮,魯迅開始有了自己的祕密。自己的煩惱,自己的思想與見解了,他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他能夠逃避,不去上學嗎?

板書:成長。

4、什麼纔是真正的成長,是年齡的增大?是體重的增加,結合課文,說說你的見解。(3分鐘)

活動延伸:

1、下面我們再一次認真看課文,請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0分鐘)

2、下面我們再回到課文中去,文章寫得非常美,我們大家找一個值得你學習的句子,模仿它寫一段話。(3分鐘)

3、學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魯迅的童年與少年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活潑、天真、好奇、求知慾強等)

在我們學過的《風箏》一課中,在我們看到的魯迅的照片中,他卻是一個很嚴肅的,甚至有點不近人情的感覺。那麼魯迅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的作業就是蒐集關於魯迅的文章、作品與資料,然後寫一篇《我眼中的魯迅》,時間是兩週。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 篇三

〖教學重點〗

百草園的景物描寫,諸多樂趣,戀戀不會百草園的感情。重點講解第二段寫景的精彩之處。

一、複習上節課的教學內容,導入新課

提問:作者對百草園的生活與三味書屋中的生活有什麼不同的感受?並講述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討論並歸納:作者認爲在百草園中有無窮的樂趣;三昧書屋的生活也是充滿新奇新鮮的讀書樂趣的。文章雖先後寫了兩種不同生活,但它們在敘述格調上是渾然一體,前後一致的,第一部分(1至9段)寫的是“我”在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第二部分(10至24段)寫的是“我”在三味書屋中讀書成長生活。這就是本文的大體結構。

作者先從百草園生活寫起,點出那裏曾經是“我的樂園”。爲什麼說是“我的樂園”呢?“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一句式將兒童眼中百草園的無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還有何首烏,等等,這些看似毫無趣味的小東西,在作者的眼裏卻充滿了勃勃生機,更不用說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無限情趣的東西了。雖然這麼有意思,但是有一處誰都不敢去,是什麼地方呢?這就是長着很長的草的地方。爲什麼呢?“因爲相傳這園裏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於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雖然讓人有點害怕,有點擔心,卻強烈地吸引着孩子們,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也給百草園增添了幾許神祕色彩。百草園的冬天又是怎樣的呢?“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於是作者又想到雪地裏捕鳥,那快樂、那情趣,自在其中了。這是百草園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樂園”來寫,滿溢着生機和活力。慢慢地,“我”長大了,家裏人要送“我”去讀書,“我”不得不離開“我的樂園”了。這裏,作者用一個過渡段,巧妙地將自己的百草園生活過渡到了隨先生讀書的學習生涯。

文章接着寫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魯迅曾經在三味書屋生活了7年,他對當年三味書屋的陳設記憶猶新,對老師的“和藹”、自己的“恭敬”歷歷在目,從中不難體會到他對這段生活的深情。這一部分,作者選取了幾個片段,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私塾教育的若干側面。從先生來說,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從學生來說,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願意瞭解新知;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遊戲、畫畫兒等。從這幾個片段不難看出,當時的私塾教育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

二、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1、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文第1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提問: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麼?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這兩句話有沒有矛盾呢?

討論並歸納:第一段是總說百草園是我的樂園。說百草園“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沒有矛盾。前一句話是用大人的眼光來看的。“確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麼動人之處;“似乎”又是對這斷定內容的猶豫與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說。後一句是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的,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麼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

課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層,寫出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引起下文回憶描寫百草園。

2、請學生朗讀第2段,引導學生迸行分析:

⑴提問:作者寫了百草園中的多少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了十四種動植物,它們分別是:皂莢樹、桑椹、菜花、何首烏、木蓮、覆盆子、草叢、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⑵提問:作者寫了百草園中什麼景物呢?

討論並歸納:萊畦,石井欄。

⑶提問:作者在寫這些景物、動物、植物的時候,用了哪些詞語把它們寫得更加生動、美好呢?作者爲什麼把這些景物寫得那麼具體、生動、真切?百草園爲什麼是“我那時的樂園”?(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描寫景物。)

討論並歸納:1、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板書)。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爲井經過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爲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過它。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了兒童特別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至於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園,卻有那麼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觀賞、玩耍並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這當然是“我”的樂園了。這裏的草木蟲鳥曾吸引着兒時的魯迅先生去觀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至今,這些景物還歷歷如在魯迅先生的眼前,魯迅先生就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把它們描寫出來,表現兒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⑷提問:作者怎樣描寫出百草園的可愛?

討論並歸納:魯迅先生用色彩絢爛的語言,生動的文筆描繪了百草園的可愛。2、多角度寫景,色形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板書)。(找出色、形、聲、味及春、夏、秋景的詞語)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這裏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爲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

⑸提問:作者用什麼方法來把這百草園的可愛之景描繪得生動活潑而不顯得雜亂無章呢?

討論並歸納:3、寫景有序,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板書)。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牆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第一個“不必說”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說”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⑹提問:作者爲什麼能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

討論並歸納:4、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現兒童好奇好知熱愛大自然的性格特點(板書)。作者曾對百草園的景物進行過細緻地觀察,並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還在描寫之中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兒童樂園的熱愛之情。因而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

⑺提問:本段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描寫百草園的事物?表現出了事物的什麼持點?

討論並歸納:這段文字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比喻句:“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表現出木蓮果實的形態特點;“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表現了覆盆子形狀顏色的美麗。

擬人句:“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蟋們在這裏彈琴”,表現出這兩種昆蟲鳴聲的悅耳。

小結: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層,是寫景的精彩之處。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這段文字中處處表現了兒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徵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那麼我要強調一點就是請同學們注意學習作者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讓學生輕聲齊讀第2段,加深體會,加強記憶。

3、指定學生朗讀課文第3至8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⑴提問: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起過渡(或承上啓下)的作用。從對百草園的景物的描寫,過渡到關於百草園中有關傳說的敘述上去。

⑵提問:這裏寫了一件什麼事?

討論並歸納:這裏寫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帶有神怪色彩,結局是邪不壓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⑶合作探究,蛇的故事:(突出這節的難點問題)

①爲什麼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來與文中提到的百草園中的赤練蛇毫無關係,但作者卻由此生髮聯想。對於爲什麼要寫這一內容,歷來看法不一。有的說是表現長媽媽的迷信思想,有的說是寄託善良制服邪惡的願望,有的說表現百草園裏存在着惡毒的事物。

②寫百草園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麼作用?

(增加了百草園的神祕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其他方面不必涉及。)

教學時可以撇開這些不同的觀點,重點讓學生想一想:童年魯迅對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感興趣?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這一聯想對作者闡述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是否有幫助?最後讓學生明白:不管別人的爭論如何,有一點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祕色彩。

4、讓學生齊讀課文第7、8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⑴提問:這兩段寫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了雪天捕鳥,是百草園冬天的樂趣。

⑵提問:默讀課文第7段,同時找出寫捕鳥方法的動詞,分析使用這些動詞的表現力量。

討論並歸納:作者用“掃、支、撒、系、牽、看、拉”等一連串的動詞,清晰、準確地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表現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對捕鳥的喜好。

⑶提問:第8段寫出了一位什麼樣的人物?這和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麼關係?

討論並歸納:第8段寫出了一位善良、沉靜、有豐富捕鳥經驗的農民——閏土的父親。字裏行間洋溢着對勞動人民智慧、經驗的欽佩之情。這層中,沒有明寫“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但樂在其中了,捕鳥時的新奇、興奮,對閏土父親的欽佩,這些都是百草園生活中的組成部分,這樣就把“樂園”寫得實在、具體。

小結:百草園是“我”兒時的樂園,這裏能夠自由地觀賞自然景物;這裏能夠聽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這種獵奇的心理驅使,想在百草園中尋得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這裏還可以學到捕鳥這種本領;這裏還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決不能做的把戲——毀牆根、投磚頭、跳欄杆……這裏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潑的、帶有探險意味的,這怎能不是兒童的樂園呢?離開它又怎能不戀戀不捨呢?

這就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表現了作者兒時在百草園中的種種樂趣。

三、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課文第2自然段。

2、完成課後練習題二、三。

3、預習後文,準備下節課進行分析。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 篇四

一、設計理念

1.本課反映的是兒童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宜從聯繫學生的自身生活經歷與體驗入手,去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正確的認識生活,體味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

2.緊扣教材,運用聯繫比較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意旨;運用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領悟學習和生活的真諦。

3.自主探究與討論交流相結合,聽說讀寫與實踐模仿相結合,以增強全員參與的興趣,促進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學習目標

1.熟記魯迅的有關知識。

2.理解並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

3.學習並運用聯繫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4.培養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度。

三、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描述百草園的部分,寫景抓特點、按順序、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2.難點:主題的理解及對學習、對生活的正確認識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材料:(1)範讀錄音;(2)有關圖片。

2.佈置學生蒐集有關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

五、科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百草園生活是兒童熱愛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生動體現。

2.學習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後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

啓發: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麼特點?

(二)板書課題,作者。回顧有關魯迅的知識,口答明確: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三)釋題: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明確本文有兩部分內容:1.百草園生活。2.三味書屋生活。)

(四)聽範讀錄音(或默讀)。要求:聽後分別概括兩種生活的特點。

(五)整體感知。

1.概括特點(參考:百草園生活:自由快樂、豐富多彩、有無限趣味;三味書屋生活:單調枯燥、乏味、受束縛)

2.找出兩部分的起止句及過渡段。

3.體味:最喜歡哪部分,簡述理由。

(六)細讀百草園部分,劃出中心句。

1.小組討論:樂園中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包括哪幾方面?(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等)

2.延伸:利用多媒體展示:

(1)有關百草園圖片;

(2)爲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

3.齊讀第二節,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麼句式來體現?

運用: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4.拓展:

(1)劃出表現哺鳥動作的動詞,推薦兩小組分別上臺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魯迅,兩人演小鳥;要求模擬出以下動作,魯迅:掃開、支起、撒、系、牽、看、拉、捉拿;小鳥:飛翔、落下、啄食、飛走、罩住。)

(2)觀察表演者動作,要求用上系列動詞描述。

(七)作業:

1.抄錄課後所列字詞並用兩個成語造句;

2.比較所蒐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 篇五

一、設計理念

1.本課反映的是兒童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宜從聯繫學生的自身生活經歷與體驗入手,去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正確的認識生活,體味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

2.緊扣教材,運用聯繫比較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意旨;運用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領悟學習和生活的真諦。

3.自主探究與討論交流相結合,聽說讀寫與實踐模仿相結合,以增強全員參與的興趣,促進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學習目標

1.熟記魯迅的有關知識。

2.理解並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

3.學習並運用聯繫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4.培養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度。

三、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描述百草園的部分,寫景抓特點、按順序、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2.難點:主題的理解及對學習、對生活的正確認識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材料:(1)範讀錄音;(2)有關圖片。

2.佈置學生蒐集有關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

五、科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百草園生活是兒童熱愛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生動體現。

2.學習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手法。

3.掌握“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式。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後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

啓發: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麼特點?

(二)板書課題,作者。回顧有關魯迅的知識,口答明確: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三)釋題: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明確本文有兩部分內容:1.百草園生活。2.三味書屋生活。)

(四)聽範讀錄音(或默讀)。要求:聽後分別概括兩種生活的特點。

(五)整體感知。

1.概括特點(參考:百草園生活:自由快樂、豐富多彩、有無限趣味;三味書屋生活:單調枯燥、乏味、受束縛)

2.找出兩部分的起止句及過渡段。

3.體味:最喜歡哪部分,簡述理由。

(六)細讀百草園部分,劃出中心句。

1.小組討論:樂園中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包括哪幾方面?(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等)

2.延伸:利用多媒體展示:

(1)有關百草園圖片;

(2)爲下列描述對象加上能突出其特點的詞語:

3.齊讀第二節,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麼句式來體現?

運用: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仿寫一段話。

4.拓展:

(1)劃出表現哺鳥動作的動詞,推薦兩小組分別上臺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魯迅,兩人演小鳥;要求模擬出以下動作,魯迅:掃開、支起、撒、系、牽、看、拉、捉拿;小鳥:飛翔、落下、啄食、飛走、罩住。)

(2)觀察表演者動作,要求用上系列動詞描述。

(七)作業:

1.抄錄課後所列字詞並用兩個成語造句;

2.比較所蒐集的童年生活材料。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理解主題

2.運用聯繫比較法,加深對生活對學習的認識

3.比較對照手法的仿寫

二、教學步驟

(一)檢查:

1.聽寫並用畫線詞造句:菜畦 鑑賞 確鑿 臃腫 輕捷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2.爲多音字注音並組詞:

3.口答有關魯迅知識

(二)指名讀過渡段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達的是什麼感情。

2.思考:練習二(2)推測原因之多,說明了什麼?(明確:襯托對百草園的難捨之情。)

(三)細讀寫三味書屋生活的部分

1.討論:哪些內容形成了對比,說明了什麼?如:(1)玩耍時與讀書時不同氣氛;(2)師生讀書時不同態度。

2.質疑問難:爲何寫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先生讀的加了標點?(明確:學生沒讀懂,說明所學內容脫離學生實際。)

3.延伸:有無獨到發現或新的感悟?

(四)總結:歸納中心,完成練習一,交流有哪些收穫。

(五)拓展:

1.比較所掌握的不同人的童年生活,說說有何感觸。

2.對照自身的學習、生活,有何新的認識?

提示:

(1)與百草園比照: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2)與三味書屋比照: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尋找並體驗學習中的樂趣。

(3)結合自身經歷與體驗,仿照本文結構,用“從……到……”作題,寫兩個生活片段。

提示:

可從空間或時間的變化上選材,以場景描述爲主,體現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 篇六

身着長衫,瘦得教人擔心,頭髮一根根精神抖擻地直豎着,濃墨寫的隸體“一”字鬍鬚。這是人們描繪中的魯迅先生。在衆多資料中,他是我國現當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神色凝重、言辭犀利的偉人。於是,魯迅先生給我的最初印象是不苟言笑、正襟危坐、令人敬而遠之的,包括他的文章。即使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樣的散文,自我從教以來,只敢淺談而不敢親近。

最初的轉變來自於2019年許鞍華導演拍攝的電影《黃金時代》。電影反映的是作家蕭紅的一生。衆所周知,魯迅先生是一位憎惡黑暗猶如魔鬼,站在最前列的頑強戰士,而蕭紅在那個旗幟鮮明、戰火紛飛的時代實在是個另類的作家。她不願爲了亂世中國家救亡而寫作,只專注於自己的個人創作。但那樣一個在當時以至很長一段時間不被重視,埋沒在歷史塵埃中的作家,卻是魯迅家中的常客,得到魯迅的青睞。這讓我十分疑惑,這不是我印象中的大義凜然的戰鬥者的形象。再看電影中一個場景:魯迅先生半躺在躺椅上,蕭紅穿一件紅衣服,詢問先生的意見。這個片段安排在魯迅逝世、蕭紅即將啓程去香港、前途未卜之時。明明是悲傷的回憶,明明是孤苦流離的人生,畫面卻偏偏斑斕明媚,魯迅先生話語親切而溫暖,那一刻我突然哽咽,爲蕭紅,爲魯迅先生。也許真的是我不夠了解,是我無知淺薄了吧。

而開學後的第一課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面對似乎確實是熟悉的作家、作品,我知道我應該重新再來。

於是重拾課本,重新備課,重新認識。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錢理羣教授的《如何讀與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受益匪淺!在此我主要談一談我平時教學中容易忽略的兩點內容。

當頭一棒便是錢理羣教授口中的那句“神來之筆”。錢教授所說的“神來之筆”指的是突然而至的情感的噴發,情之所至,就會出現了不合常規的句法或表現手法。那句“神來之筆”出現在文章中間的過渡段:

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在我以前的教學過程中都只是把它做爲一個過渡句,從來一筆帶過,卻不知真金在此!真正是“有眼不識金鑲玉”!該打!

我從不知那“我的蟋蟀們”,“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還有那個“Ade”有這麼些奧妙在其中。我認爲那句只是個過渡,從百草園轉到三味書屋而已,那個“Ade”只是魯迅先生的一個類似耍酷的一筆,猶如現在年輕人的告別:“我走了,Good-bye”一般。

錢理羣教授的分析如醍醐灌頂般令我豁然開朗。童年魯迅對大自然的親密親近,失去樂園的沮喪,對未來的恐懼,以及成年後的魯迅對這一“災變”的憤激與無奈,盡在其中。這樣的“神來之筆”必須抓住!抓住這一句,就抓住了全篇文章的“神”之所在!以這句爲突破口,拎住它,就拎起了全篇文章。我們完全可以打破從文章開頭開始分析文章的慣性思維,以這一句作爲教學的起點,帶領學生走進魯迅先生童年的“樂園”。

百草園是“我的樂園”,那麼三味書屋呢?文章中顯在與潛在的對照中,三味書屋無疑都處於劣勢,那麼在本課教學中的第二個難點就出現了:我們該如何理解魯迅先生對三味書屋的感情呢?

語言是和人的心靈、人的精神境界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的。在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蕭紅寫出了她對魯迅先生的直觀感受:“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裏的歡喜”。這是蕭紅的直覺把握:對親人,對朋友,他是一個卸下了盔甲,毫無機心,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的真誠的人。這樣的魯迅先生又怎會對他的啓蒙老師嚴苛呢?我想任何人對於童年的回憶,無論快樂與否,往往都會成爲“親切的懷念”。魯迅先生也不例外。這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是有跡可循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們找到這些“蹤跡”。

既然去三味書屋是去讀書,我們就從讀書談起。

“讀書”在“三味書屋”這一板塊中貫穿始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找出這些:“只要讀書”,“我就只讀書”,“放開喉嚨讀一陣書”,“只有他還大聲朗讀着”……在這“讀”的過程中,作者的情感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最初的“就只讀書”時的怨憤、不滿,到“放開喉嚨讀一陣書”,作者的描述中多了些調侃,少了些抱怨;多了些溫馨,少了些不平。乃至到描寫老師讀書入神的時候,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童年魯迅正在用他充滿好奇的眼睛觀察着老師,“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這是童年魯迅記憶中終身難忘的瞬間,也許正是這懵懂間他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老師教書方法也許令孩子厭惡,學習的內容的確枯燥無味,但從魯迅筆下我們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幽默。

從他詢問“怪哉”開始,從他觀察老師讀書的一刻,從他漸漸溫厚親切地描繪中,我們領悟到了魯迅先生對知識的追求,對私塾先生的最終認可,對童年生活的懷想。至此,對於魯迅先生的童年以及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應有了一個較準確的理解和認識。

一篇我們讀“熟”了,教“熟”了的文章,其中仍有許多我們思考和探究的地方。對於自己的淺薄無知我實在汗顏。拜讀了錢理羣教授研究魯迅先生的系列文章之後,我恍若覺得自己是花果山中的一隻猴子,自覺在此山中生活多年,一山一水早已瞭然於胸,一草一木都不過是熟悉的風景。誰知這一天,來了位美猴王,帶領羣猴,“呯”一聲,穿過了那道水簾,石破天驚,才發現那“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纔是真正的美景啊!

看來,作爲語文老師,我任重而道遠啊!

國中七年級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優質教案 篇七

【學習目標】

1.認識作者,瞭解其筆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品味學習文章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豐富自己的語彙,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2.把握本文敘事寫景井然有序的特點。

3.反覆朗讀文章精彩描寫的段落,通過自己的朗讀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發現文中的童真童趣,並能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進而理解和掌握作者觀察和描寫事物的方法以及用準確的詞語來表現景物的特徵。

4、理解課文運用對比的寫法,表達了對兩種不同生活的熱愛留戀與厭惡。

【學習重點】:學習寫景狀物的寫作方法

【學習難點】:文章表現的主題思想,插敘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自主預習案】

1 瞭解魯迅及其作品。

魯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紹興市人,偉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收在《魯迅全集》裏。他的第一部白話小說是__________。在上學期,我們曾經學過魯迅的課文是 _________。《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寫於1920xx年,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裏。《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爲《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 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舊事重提》)。

2.速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⑴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讀不準的多讀幾

菜畦( ) 桑葚( ) 油蛉( ) 斑蝥( ) 錫箔 ( )

臃腫( ) 確鑿 ( ) 攢成( ) 收斂( ) 蟬蛻( )

腦髓( ) 覓食( ) 罕至( ) 拗 ( ) 秕穀( )

⑵ 解釋詞語:

①確鑿: ② 輕捷:

③人跡罕至: ④覓食:

⑤淵博: ⑥宿儒:

⑦鼎沸:混亂,向誰在鍋裏沸騰一樣 ⑧高枕而臥:

3、本文題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中可以看出這篇文章寫了______個部分內容,先寫 ____________________ ,後寫 ________________ 。還可以看出本文的寫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探究案】

一、創設情境,激情投入,明確目標。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寬闊的原野,在這上面,你可以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飛所有的希望,可以撒播一生的幸福,可以盪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顆敏銳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記憶都會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們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瞭解魯迅先生童年的記憶。思考作者⑴是怎樣把童年時的自己對美麗的自然景物的愛,對動人的民間傳說的愛,對繪畫的愛,對讀書學習的愛,對學識淵博的人的愛,對一切新鮮活潑的生活的愛,真切動人地表現出來

※朗讀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檢查預習效果。

二、學案引導,自主探究,指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