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過秦論》複習教案

——文言文意譯

《過秦論》複習教案

[複習目標]

1.理解並翻譯重點句子。

2.掌握文言句子翻譯意譯的方法。

[課文回眸]

1. 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

2.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3.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4.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

5. 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小結]

文言文的哪些情況應該意譯?

文言文翻譯最常見的是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直譯的方法,嚴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譯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力求風格也和原文一致。這種方法大家比較熟悉。

下面我們來談談意譯這種方法。

意譯,是按原文表達的大意來翻譯,不拘泥於原文的字句,可採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達方法。直譯力求逐字翻譯,字字落實;意譯則注重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直譯準確而簡潔,意譯靈活而流暢。翻譯時應該以直譯爲主,意譯爲輔。那麼什麼時候需要意譯而不用直譯呢?

試比較一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前句中的“其”,應譯爲“難道”,表反問語氣,後句中的“其”要譯爲“恐怕”,表推測語氣。這是直譯。

在翻譯時,某些詞句直譯以後語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譯來輔助。如“居廟堂之高……”(《岳陽樓記》),直譯爲“處在宗廟、殿堂的高處”,含義仍嫌不明確,可採用“在朝廷做官”這種意譯,則使人容易理解了。類似這種語言現象,諸如:藩籬(邊防)、布衣(平民)、三尺(法律)、會獵(會戰)、更衣(上廁所)、山陵崩(死)、填溝壑(消滅)、金城千里(鋼鐵般城防),如果照直譯出,反而不順,甚至與原意不符。這時就要根據上下文的意思靈活翻譯,以使譯文前後銜接,上下貫通。

古文中用修辭的地方往往需要意譯。

① 互文不可直譯。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錯省卻而又相互補足,交互見義併合而完整達意。這種方法叫合譯。例如:

“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要譯爲“秦漢 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

“ 主人下馬客在船”譯文:主人和客人下馬來到船上。文言文中的互文句,翻譯時多將上下句合爲一句。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翻譯:將軍和壯士在十年中身經百戰,有的戰死了,有的得勝歸來。

②文言文中的“並提”,翻譯時多應分別表達。兩句話的意思交錯在一句中表述的方法,在古文中叫“並提”。韓愈《師說》中有“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的句子。它的意思是說:詞語不知,文句不懂,倒要從師學習;而思想混沌,道理不明,卻不從師學習。

例:風霜高潔……(歐陽修《醉翁亭記》)

翻譯:天氣高爽,霜色潔白……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出師表》譯爲:將軍向寵,性情善良,品行端正。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岳陽樓記》) 此句應理解爲“岸芷青青,汀蘭鬱郁”,因爲“岸芷”是草,謂語應是“青青”,“汀蘭”是花,謂語應是“鬱郁”。

③比喻有時也不能直譯。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譯爲“金子修築的城”或“金屬修築的城”,因現代漢語中沒有這樣的說法。如保留比喻,可譯爲“鋼鐵般的城防”;不保留比喻,可譯爲“堅固的城防”。

例: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同上)句中的“藩籬”,原意爲籬笆牆,譯起來就難保留比喻了,可譯爲“邊防”之類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翻譯:目光短淺的人怎麼會知道抱負遠大的人的志向呢!

④借代大多不能直譯。

處廟堂之下,不知有戰陣之急。(2006年湖北卷)

翻譯:在朝廷當官,不知道有戰場上的危急。

“廟堂”在這裏代指朝廷。《岳陽樓記》中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如“布衣”代未做官之人,“縉紳”代官員,“三尺”代法律,“萬鍾”代高官厚祿等。

大閹(代魏忠賢)之亂,縉紳(代官宦士大夫)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代天下)之大,有幾人歟?

況草野(代百姓)之無聞者歟?

借書滿架,偃仰(代悠然自得)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振長策(代武力)而御宇內。

東曦(代太陽)既駕,僵臥長愁。(蒲松齡《促織》)

譯文:太陽已經升起來了,(他仍然)直挺挺地躺着,長時間地愁苦不堪。

⑤委婉說法,古人行文,或因有所顧忌,或由於謙恭,或爲了求雅,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把要表達的意思,拐着彎說出來,即所謂委婉的說法。凡遇到這種情況,按現代漢語表達習慣來譯就可以了。

例如:

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說趙太后》)其中,山陵崩,古代用來比喻國王或王后死,是一種委婉的說法。

“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託之。”(同上)“填溝壑”指死後沒有埋葬,屍體扔在山溝裏。這裏謙稱自己的死。

“權起更衣”(《赤壁之戰》)“更衣”不能譯成“換衣服”,應譯成上廁所。

⑥用典故的地方需要注意。古人寫文章,常用典故。

例如:譚嗣同曾對梁啓超說:“今南海(康有爲)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譚嗣同》)其中程嬰、杵臼都是春秋時代晉國大夫趙朔的門客。趙朔爲仇人屠岸賈所殺害,程嬰和杵臼設法保全趙朔的孤兒。月照是日本德川幕府末期的一個和尚。西鄉隆盛是他的好友。當時幕府專橫,天皇無權。他們爲推翻幕府,到處進行宣傳。後來被迫投水自殺。西鄉隆盛遇救而活,終於完成了志願。這四個人名,如果解釋,必須說出有關故事和文中的用意,但翻譯無法把有關故事寫進譯文,然而又要譯出用意,所以是比較困難的。這就要適當譯出典故的含義。可譯爲:“現在康先生是生是死還不知道。我要像杵臼、月照那樣,爲維新變法這個理想報答皇上,你要像程嬰、西鄉那樣,爲維新變法這個理想而出走,以圖謀將來。

⑦文言文有些句子,爲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將其意思凝縮。如:(秦)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現代漢語中很難找到四種不同說法來譯“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四個短句,在翻譯時可凝縮爲“秦有併吞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⑧各類專名詞如人名、地名、官名、爵名、諡號、廟號、年號、書名等可不譯。但是各個領域中有一系列的習慣用語,翻譯時應該注意。

例如:

“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爲政理。”(《張衡傳》)其中“下車”不能譯爲“下了車子”,而是指官吏初到任。

“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同上)其中“視事”不能譯爲“視查事情”而是指到任工作。

總之,在閱讀文言文時,翻譯理解文章,遇有比喻、借代、委婉說法、用典、習慣用語等時不能直譯,要注意用意譯的辦法來翻譯。意譯靈活性大,僅譯大意,不及直譯更忠實於原文,正在培養古文閱讀能力的中學生應該謹慎運用。

[課外拓展]

(2020全國卷3)閱讀下列文段,翻譯劃線句子。

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須鬢皓白,時人謂之王白鬚。……永和末,多疾疫。舊制,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病,百日不得入宮。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無不染。若以之不復入宮,則直侍頓闕,王者宮省空矣。”朝廷從之。……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衝幼,令溫依周公居攝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異常大事,大司馬必當固讓,使萬機停滯,稽廢山陵,未敢奉令。謹具封還內,請停。”事遂不行。加光祿大夫、儀同三司,未拜。疾篤,帝遣黃門侍郎問所苦,賜錢三十萬以營醫藥。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祿爲贈,諡曰簡。

(節選自《晉書·王彪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