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精品多篇)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精品多篇)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篇一

教材說明:

本課是一篇看圖學文。講一個人種葫蘆,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蘆,結果葉子上的蚜蟲越長越多,最後葫蘆都落了。本課有四幅圖,分別有四段話與之對應:第一幅圖畫的是葫蘆藤上長滿綠葉,還結了幾個小葫蘆。種葫蘆的人站在葫蘆架前,看着可愛的小葫蘆非常高興。第二幅圖畫的是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蘆。第三幅圖畫的是鄰居勸他治蟲,種葫蘆的人不聽勸告,一副不以爲然的樣子。第四幅圖畫的是小葫蘆變黃了,都落了。

設計意圖:

植物生長一般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着後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這是本文寓意所在。而文章中那個種葫蘆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也不管,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多可惜呀!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落呢?這是學生可能會質疑的問題。因此,教學時,我以此問題爲突破口,採用變序閱讀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語言朗讀體會,可以很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預設目標:

1、會認“葫、蘆”等6個生字,會寫“言、每”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葫蘆的葉子與果實的關係,明白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過程。

4、有熱愛科學的情感,樂於開動腦筋,積極探索大自然的無窮奧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瞭解葫蘆的生長過程,弄清葫蘆與葉子之間的密切聯繫,明白隱含的寓意。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引導看圖,談話揭題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一件禮物,你們看這是什麼?(課件出示葫蘆放大圖和帶拼音的“葫蘆”二字)師提醒學生注意“蘆”在詞語中的變調,讀好輕聲。

2、我們認識了葫蘆,你們看,這又是葫蘆的什麼?(指葫蘆藤,待學生說對後,在課件中出示“葫蘆藤”)提醒讀好“藤”的後鼻音,再指名讀“葫蘆藤”,然後引導學生髮現三個字都是草字頭。

3、揭題質疑。

①揭題:同學們,我們認識了葫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於葫蘆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叫“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讀課題)

②質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4、過渡:是啊,到底是爲什麼呢?我們趕快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①請用序號在文中標出共有幾節。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預習時劃出的生字多讀幾次。

③想想你是用什麼好方法來記的?跟同桌交流交流。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檢查效果。

(1)談話:小朋友學得真起勁。接下來我們就來向生字挑戰,好嗎?(課件出示)

葫(hú)蘆(lu)細長的藤(téng)盯(dīng)着鄰(lín)居哇(wā) 掛着

一棵 每天 自言自語 奇怪 治一治

(2)檢查讀:

①請認爲自己讀得好的同學,站起來,大聲讀一讀。

②認爲自己最能幹的同學,請到講臺桌前噹噹小老師,教大家讀讀。

③認爲自己聰明的同學,請舉手對老師、同學說說你記生字的金點子。

④師:現在,我們讓生字寶寶來到課文中,向課文挑戰,好嗎?

學生開火車讀、同桌互讀。

三、看圖比較,找出不同

(一)、看圖說話。

1、出示課件。(第一節和第四節的插圖)

你們看,兩幅圖上都有葉子、葫蘆和人,但你仔細看,會發現他們很不一樣。

2、引導討論

(1)人的表情

(2)葫蘆葉子

(3)葫蘆

1、過渡:是啊,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2、快速讀讀課文,找出課文哪一段寫第一幅圖,哪一段寫第二幅圖?(學生找到後,在圖下分別出示課文第一段與第四段。

四、學習第一段和第四段

1、學習第一段

①自由讀第一段後,指名讀第一段(評讀哪個句子讀得好)

②出示

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③師:葫蘆真可愛,還有哪個句子也寫葫蘆長得好?指導讀好“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讀好此句中的“細長”、“長滿”“雪白”。

④師引讀: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連起來讀讀這段的一至四句。

⑤引讀:葫蘆長得這麼好,難怪(“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麼?(那個人很喜歡葫蘆。)指導讀好喜歡的語氣。

2、學習第四段

過渡:那個人多麼喜歡自己可愛的葫蘆,可結果呢?

自己讀第四段,指名讀第四段,評評哪些詞讀得好。談談那個人的心情(傷心),再用傷心的語氣讀第四段。

3、總結質疑

①再次讀讀第一段和第四段。

②從兩段中找出有關的詞來說一說葉子、葫蘆有什麼不一樣(隨機板書)

③學了這兩段,你們明白了這麼多,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④師:你們帶着這些問題,課外去查查資料、思考思考。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五、鞏固書寫

1、鞏固生字:

(1)學到現在,小朋友一定有點兒累了。咱們到智慧樹下摘摘智慧果,放鬆放鬆,好嗎?

(2)猜字遊戲。

①老師出字謎:

領隊在前。(鄰)

有眼不見燈火(盯)

②鼓勵學生編字謎或做動作,大家猜字。

2、指導書寫:

(1)出示“每、言、掛、哇”讀一讀。說一說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教師範寫

重點指導“言”和“每”。

言:注意第一橫長,第二、三橫短。

每:注意筆順。師範寫,學生書空,再書寫。

(3)學生在書上描一描,寫一寫

(4)評價。讓學生把最滿意的字拿給同桌看,並介紹經驗。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葫蘆

綠可愛

↓?↓

生蟲→黃、落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 、會認“葫、蘆”等6個生字。會寫“言、每”等8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 、懂得吸取種葫蘆的人的教訓,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點】

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感悟道理。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植物生長一般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着後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那個種葫蘆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也不管,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多可惜呀!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落呢?這是學生可能會質疑的問題。因此,教學時,可以以此問題爲突破口,採用變序閱讀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語言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植物夥伴禮,出示葫蘆。我們來學習一篇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叫《我要的葫蘆》

2、課題中藏着兩個生字夥伴(指出偏旁)

它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木植物,所以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

“蘆”是lu ,但在詞中要讀成輕聲。

3、齊讀課題

4、這種草本植物結的果實,也叫葫蘆,你們見過嗎?誰能說說葫蘆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

1、讓我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去讀讀這個有關葫蘆的故事。

2、“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是誰的?什麼意思?

帶圓點的詞要重讀,強調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

小結 :一邊讀一邊想,體會其中的含義,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感情朗讀。

三.教學第一自然

1、跟着老師一起來到園子裏的葫蘆架下,(指名讀第一自然)看看這棵葫蘆開始長得什麼樣?

(畫圖)出示句子、生字“藤、哇”(認讀生字、讀句子)

師:葫蘆先長出又細又長的藤,(這種不能直立,細長的莖幹就是藤)

接着介紹藤上長滿了綠葉(老師畫多一些,還是少一些,從哪裏看出?)

然後開出幾朵雪白的小花

最後,花謝了,掛了幾個可愛的小葫蘆。

2、課文介紹這棵葫蘆時,按照藤、葉、花、果的順序來介紹,這也是植物的生長過程,生長規律,每一個環節影響着下一個環節。

3、他種的葫蘆長得怎麼樣?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板書: 葉子 葫蘆

滿、綠 可愛

4、你喜歡這棵葫蘆嗎?能把這段話讀好嗎?

過渡: 同學們這麼喜歡這棵葫蘆,種葫蘆的人也非常喜歡,從哪看出來?他每天都要去看幾次,你能讀出他對葫蘆的喜愛嗎?那麼結果怎樣呢?

四.教學第四段

1、種葫蘆的人得到葫蘆了嗎?從哪一段可以看出來?

2、齊讀最後一段

指導朗讀(小葫蘆一個一個都落了。)

這麼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真可惜呀!

3、這一段中有本課筆畫最多的一個字,“慢”,怎樣才能寫好呢?

學生讀帖,教師範寫,學生練習,共同評價。

4、出示課件

看看你發現了什麼?這兩幅圖有什麼不一樣?

板書: 蚜蟲 黃、落

5、看了這兩幅圖,同學們心中一定有一個大大的問號,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過渡 :讓我們再讀課文,從二、三自然段中去尋找答案。

五.教學二、三自然段

1、可愛的小葫蘆爲什麼會落呢?找出課文裏的句子讀一讀。(葉子上有蟲,他也不治)他是怎麼想的?

心裏想,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他認爲 ,他想的是

比較: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感嘆句與陳述句語氣有什麼不同。)

2、指導朗讀,讀出不在乎的語氣

3、他只在乎什麼?從哪看出來的?

“盯”是什麼旁?和眼睛有關,怎樣的看?(動作演示)

自言自語,自己對自己說

4、你能想象那個人說話時的神態和語氣嗎?

(自由練習,展示讀)

過渡: 第三自然段又告訴我們一個什麼原因? (鄰居勸他,他不聽)

5、鄰居是怎麼勸他的,他又是怎麼回答的?(指名讀)

6、他對鄰居的話感到怎樣?(奇怪)他奇怪什麼?

葉子上的'蚜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葫蘆上的蟲子治不治?)強調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課件出示: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比較哪個語氣更強烈。)

小結: 反問句的語氣更強烈。

7、再讀種葫蘆人說的話,讀出奇怪的語氣。

8、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

9、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

過渡 :從種葫蘆的人的表現和對話中,我們看出種葫蘆的人認爲葉子和果實之間沒有關係,所以葉子長了蚜蟲,他認爲沒必要治,也不聽鄰居的勸告。

10、你認爲中葫蘆的人這種想法對嗎?

板書: 注意事物間聯繫

總結: 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有規律的,種葫蘆的人錯就錯在不懂葉子和果實的關係,只要葫蘆,不管葉子,最後什麼也沒得到,多可惜呀!

11、瞧,這個種葫蘆的人看見小葫蘆都落了,滿臉驚訝,還不知是怎麼回事呢?此時它會想什麼?

六.拓展

1、請同學們課外查找資料,給這個種葫蘆的人講講道理,讓他明白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2、聽了同學們的勸告,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會怎樣呢?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葉子 葫蘆

綠、滿 可愛

蚜蟲 黃、落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篇三

學習目標:

1.會認葫、蘆、藤、哇、盯、鄰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學習重點:

有感情朗讀,領悟寓意。

課前準備:

製作課文插圖課件。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看過動畫片《葫蘆兄弟》嗎?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關葫蘆娃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就叫: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齊讀)

(二)指導看圖,觀察,比較:

首先請同學們看兩張葫蘆娃的圖片,找一找,這兩張圖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課件出示兩幅圖,比較、說話師相機板書)

(三)設疑、朗讀感悟:

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整個故事讀一讀,並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寫第一幅圖的,哪一段是寫第二幅圖的。(讀讀、找找)

1.找到了嗎?朗讀學習第1段

(1)。

請同學們認真地把第一段讀兩遍,看看誰能把這三個詞組補充完整。

出示:

細長的

雪白的

可愛的

(2)。

填得多好啊!來,一起讀讀。(指導讀詞組,並結合識字葫、蘆、藤)除了葫蘆藤,你還知道哪些藤?(指名說)

(3)。

這麼可愛的小葫蘆,誰願意來讀一讀?(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段,句中結合學習哇)]

2.可愛的小葫蘆最後怎樣了呢?指導有感情朗讀第四段

設疑:讀了這兩段話,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鼓勵學生自由提問)

3.學們問得真好!現在就請大家帶着問題讀讀故事的第二、三段。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領悟寓意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讀第二、三段。

(2)。指名說說爲什麼可愛的小葫蘆最後會掉下來呢?

提示:同學們說得真不錯!想聽聽葫蘆兄弟是怎麼說的嗎?(課件出示:葫蘆兄弟的話)

(3)。討論:聽了葫蘆兄弟的話,誰能把剛纔的問題回答得更好呢?指名說

(4)。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結合學習盯、鄰)

師範讀生模仿讀多種形式練讀

你們喜歡這個種葫蘆的人嗎?爲什麼?

(四)。遷移運用聽故事,說道理

從前,有一隻勤勞的啄木鳥常常去給森林裏的大樹治病、捉蟲。有一棵大樹卻總是懷疑啄木鳥沒安好心,以爲啄木鳥看起來是捉蟲,其實是存心想要破壞自己美麗的皮膚。啄木鳥一次又一次耐心地給它講蟲子的危害,可是都沒有用。後來,啄木鳥真的不再來捉蟲了。最後,大樹的樹心被蟲子蛀爛了,成了一棵枯樹。

《我要的是葫蘆》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識記,自主交流,正確認讀“葫、蘆、藤、哇、盯、鄰”6個生字。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利用看圖比較,朗讀體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植物葉子與果實的關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繫。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體會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知道葉子與葫蘆的關係。懂得事物之間有聯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師:今天,老師先給同學們來一個現場的簡筆畫表演。板畫葫蘆。

2、板書:葫蘆。引導學生注意字形。指名學生讀,提醒學生“蘆”在“葫蘆”一詞中讀輕聲。

3、瞭解葫蘆。幻燈出示插圖一,在圖旁邊依次出示相關詞語:葫蘆葉、葫蘆藤、葫蘆花、小葫蘆。引導學生讀準上列詞語。

穿插學習“藤”。你還知道什麼藤?

4、補充課題。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聽看課文音像,說說課文講了什麼故事。

2、自讀課文,自學字詞,要求:一邊讀,一邊做好讀書記號。

①標上自然段序號;

②圈出難讀的字詞;

③不懂的詞句用“——?”標出來。

3、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名逐段讀課文;

②注意:鄰居 盯着 自言自語

③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三、品讀感悟第一、四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感悟葫蘆的可愛。

①出示第一幅插圖:圖上畫了什麼?

②課文哪一自然段寫這幅圖?

③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這裏的葫蘆怎麼樣?試着填一填:

( )的葫蘆葉

( )的葫蘆藤

( )的葫蘆花

( )的小葫蘆

指導讀好第二、三兩句話。

④看圖,種葫蘆的人喜歡小葫蘆嗎?你怎麼看出來的?我們還可以從課文中的句子當中看出,找出這樣的句子,用“——”劃出來。

⑤學生找出後,幻燈出示第四、五句。你喜歡嗎?讀好這兩句。

⑥他多愛自己的小葫蘆啊!可是最後的結果呢?

2、學習第四自然段,瞭解葫蘆的結果

①出示插圖二,說說與第一幅圖有什麼不一樣?

②看看課文的最後結果是怎麼寫的?指名學生讀。

③看到這個情景,你心裏有什麼想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④本來綠綠的葫蘆葉變黃了,連原本可愛的小葫蘆也變黃落下來了,究竟是爲什麼呢?

四、品讀感悟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從故事中找答案。

2、學生自由談話

3、分角色朗讀練習

①找出種葫蘆的人想的說的話,用“ ”劃出;鄰居的話用“——”劃出來。

②逐句指導讀好

③指名分角色朗讀(多種形式)

④採訪種葫蘆的人:當葉子長了一些蚜蟲時,你爲什麼不治一治呢?鄰居勸你治一治蚜蟲的時候,你爲什麼不聽勸告呢?

4、讀讀下面兩句話,猜猜這個種葫蘆的人的想法。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他認爲: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他想的是:

5、他想得對不對?大家討論一下葉子上的蟲到底要不要治?

6、教師在學生談論的基礎上補充有關知識:葉子是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植物通過葉子吸收太陽光和二氧化碳,再與根部吸收水分和無機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有機物,成爲植物的營養,葉子死了葫蘆也活不了。

7、教師和學生合作讀。

五、課堂擴展

1、想象:那個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

2、續編故事: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他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爬着一些蚜蟲,心裏想:————————。他盯着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

沒過幾天,葉子上的蚜蟲——————————————。小葫蘆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