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蜜蜂教案(合集3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36篇《蜜蜂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蜜蜂教案》相關的範文。

蜜蜂教案(合集36篇)

篇1:蜜蜂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阻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資料,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潛力,作者是怎樣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課前準備

(一)多媒體課件

(二)學生預習

1、給加點的字注音

試驗悶了好久推測幾乎阻力盡管陌生

2、在課本相關字詞旁邊標註加點的字意思

推測準確無誤逆風而飛超常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推測激動反:陌生減少

4、朗讀課文,標自然段序號,查資料等(常規預習資料)

【在國小,隨着語文學習的深入,學生逐步具有了必須的自學潛力,可區別不同的年級選取適當的資料安排學生課外自學。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學潛力,又減輕了課堂教學壓力,有利於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充分利用在“刀刃”上。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們圍繞課堂閱讀教學,區別不同年段,在課前安排了預習,課後安排了延伸練習。課前預習資料因年段而異。低年級課前主要進行朗讀課文、標註自然段序號(一年級上學期一般在課內進行),在學會了查字典以後還能夠給不認識的字標註拼音(照字典標註拼音與給漢字注音有區別,平時,安排學生標註拼音,有助於學生掌握拼音)。中高年級還要了解、標註一些字詞意思,有的還可在課前查閱有關作者、課文寫作背景及某方面知識的資料。課文前“預習提示”也應在課前完成。以上所提的是基本的預習要求,課前預習資料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頂。學校可結合本地區和學校教學實際,編印必須分量的預習題,長期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必將加強學生語文基本功。】

預習課(20分鐘)

主要任務:檢查預習,初讀課文,準備精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板題引入

1、引入:學習了《花鐘》,我們對花有了新的瞭解,這天我們來一齊學習《蜜蜂》(板書課題),看對這種小動物又能有什麼新的發現。

2、瞭解作者: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這篇課文是誰寫的?(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出示簡介:

(結合資料,初步瞭解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四年級我們還將學習他寫的《蟋蟀的住宅》)

二、檢查預習狀況

1、引入:請一行的同學讀課文。他們讀錯了,自己有沒有發現,大家隨時說出來幫忙他們糾正。

2、學生依次讀課文,教師在學生讀完相關自然段後隨機叫停,正音,瞭解預習中詞語意思等:學生讀完有關自然段,依次提問、補充介紹或瞭解一些有關資料。

(學生課文讀得如果一般,則鼓勵學生,我們下面還有機會讀課文)

【承接課前預習,課堂閱讀有個以檢查課前預習(含引入)的預習階段,也可稱爲初讀階段。結合課文閱讀教學要求,這個階段一般主要安排:1、隨機指定一列(或一行)學生朗讀課文,每個學生一般讀一個自然段,由指定這些學生讀完全文,也可稱開火車朗讀課文。採用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學生朗讀課文,不同的課文用不同列的“火車”朗讀,全班同學在課文閱讀教學中都有機會展示朗讀狀況,即使輪到一些朗讀水平個性差的同學,也要給他必須的朗讀機會,讀的差時,可讀少一點資料,甚至只讀一、兩句話,隨着他們朗讀水平提高,適當讓他們多讀一些,有了讀的機會,有利於促進他們朗讀水平甚至語文水平的提高。以開火車的方式檢查,也體現了面向全體的要求。在學生開火車讀課文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讀音錯誤,全班學生可即時幫忙糾正。這樣安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真聽讀,便於學生交流。時過境遷,教師結合學生課前預習資料在有關自然段朗讀後引導學生明確一些學生容易讀錯字的讀音,瞭解一些字詞意思等。有些字詞意思相對固定,如“準確無誤”一詞中“誤”的意思、“逆風而飛”中“逆”的意思等,可在預習階段瞭解,有些字詞意思需要結合課文具體資料瞭解,如“推測”等則需要在精讀階段學習。2、瞭解學生預習其他資料狀

況,學習非重點段,爲精讀掃清障礙。在低年級,預習階段還要突出識字訓練。】

2、默讀課文,填空。

課文主要講了法國著名昆蟲學家()爲了證實蜜蜂(),做了個試驗,得出了()的結論。

(板書:試驗�D�D目的過程結論)

三、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瞭解主要寫了什麼。

出示:讀讀找找哪幾句寫了他試驗前的準備,都有哪些準備工作?找相關的語句,並用橫線畫出來。

2、學生彙報後出示:

捉蜜蜂(在家裏、二十隻)�D�D裝紙袋�D�D做記號�D�D叫女兒等�D�D走兩裏多路�D�D放飛蜜蜂

四、作業:練習書寫本課生字

預習課板書

14、蜜蜂

法布爾

試驗�D�D目的過程結論

精讀課(40分鐘)

主要任務

精讀課文,完成本課主要教學任務。

一、引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四課《蜜蜂》,上節課我們用了20分鐘初讀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明白(出示):

課文主要講了法國著名昆蟲學家()爲了證實蜜蜂(),做了個試驗,得出了()的結論。

二、繼續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透過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我們還了解了法布爾做試驗的初步過程(出示):

捉蜜蜂(二十隻)�D�D裝紙袋�D�D做記號�D�D叫女兒等�D�D走兩裏多路�D�D放飛蜜蜂

2、請大家根據提示練習說說這個試驗的過程。指生說說這個試驗的過程。

3、討論:這樣安排對證實蜜蜂辨別方向有什麼好處?

(1)在自己家花園裏捉來蜜蜂放在一個袋子裏�D�D便於觀察

(2)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D�D證實飛回花園的蜜蜂是“我”放飛的

(3)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D�D瞭解蜜蜂飛回來的時間

(4)在兩裏遠的地方放飛�D�D距離足夠證實蜜蜂是否認識回家的路

4、從這些做法中,你感受到法布爾是個怎樣樣的人?

(周到、周密、全面等)

5、讓我們隨法布爾去看看那些被放出來的蜜蜂吧(出示:)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能夠減少阻力。

指讀,指讀去掉“好像”讀,再依次去掉“幾乎”“大概”讀。(作者的用詞十分準確)

三、學習第3、4、5自然段

1、在放飛蜜蜂后,作者想了什麼?在回家路上呢?

(出示:)

在回家路上,我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2、爲什麼我這樣推測呢?默讀課文,結合作者的.試驗過程以及試驗後觀察到的現象找找我推測的依據。(遠,悶在袋子裏,起風)

3、放飛蜜蜂后,作者進行了一連串的想象和推測,你看出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善於思考,善於觀察的人。)

4、蜜蜂到底回來了沒有?(出示)

沒等我進門,小女兒就衝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在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裏,滿身都是花粉呢。”

居然小蜜蜂比法布爾回來得還要快,真厲害。小女兒情緒怎樣?(高興,激動、甚至有點意外的情緒)那麼就請你帶着高興,激動,甚至有點意外的情緒,讀讀有關部分。感情讀,再現當時情景。寫這樣文章,很容易寫枯燥,這部分很生動、具體,吸引讀者,值得借鑑。

5、應對回來的這兩隻蜜蜂,引發了作者那些思考。朗讀了解。

(我放飛蜜蜂的時候是兩點整。也就是說,四十分鐘的時間裏,那兩隻小蜜蜂飛了兩裏多路,這還包括了採花粉的時間。)

四、學習第5自然段

1、蜜蜂僅僅飛回來兩隻嗎?(不是,第二天,我又發現15只飛回來了。)

2、看到歸巢的蜜蜂,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出示:

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朗讀,體會感情。去掉關聯詞,表達效果不如原句。

3、小結:聽說得到了證實。

五、學習第6自然段

1、當20只蜜蜂裏,有17只蜜蜂飛回蜂巢時,作者做出了怎樣結論?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2、透過試驗,作者證實了蜜蜂的確有辨認方向的潛力,蜜蜂爲什麼能辨認方向,作者到最後給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了嗎?作者確實也沒有搞明白原因,體現出作者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態度。

3、蜜蜂有辨別方向的潛力,到底靠的是什麼,請同學們下課收集資料,多多學習,去生活中尋找答案吧。

4、對結論和全文有疑問嗎?

六、總結

1、談學習本文收穫。

2、回讀全文,加深體會

七、作業:結合本單元口語交際提示,留心觀察一些小動物,看有什麼新發現,準備口語交際時與同學交流。聽寫本課的詞語

八、(機動)聽寫後自批自改

精讀課板書:

14、蜜蜂

法布爾

試驗�D�D目的過程結論

副板書準確具體嚴謹求實觀察思考

練習課(20分鐘)

【這個20分鐘的教學安排爲一節短課,從資料看,它與閱讀教學密切聯繫,但也與口語交際、習作教學相關。是對閱讀教學的鞏固,對口語交際、習作教學的準備。閱讀教學中的預習課、練習課一般均按20分鐘安排,這樣便於教學管理。】

主要任務:鞏固練習及交流

教學過程:

一、引入,回讀全文,感受蜜蜂辨別方向本能,感受作者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二、聽寫本課生字(機動,視前兩課完成狀況而定。如果完成,這部分時間分給一、二兩個環節;如果沒有完成,則適當減少第三環節資料)

三、初步交流上課作業1資料,爲本單元口語交際具體說、習作時具體寫打基礎。)

【單元閱讀教學與單元口語交際、習作相結合】

【在精讀階段之後,可安排課堂閱讀練習階段。練習階段的教學相對於精讀階段而言,操作難度不大,以鞏固精讀階段閱讀資料爲主,類似平時練習,因此稱練習階段。這個階段一般主要安排:1、檢查聽寫上一課生字。2、深化讀背練習。3、賞評隨文練筆等。我們很多課大都按這種結構安排,一些篇幅較長的課還進行特殊安排。將練習階段分散安排在精讀階段之後。本課可安排2課時共80分鐘,不超過本課應有教學時間。】

【我們結合年段、教學要求、課文篇幅等因素確定每篇課文的課堂閱讀教學時間,並努力減少每篇課文閱讀教學總課時,不斷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實際上,我們的大多數課文閱讀教學安排已突破了國小課堂40分鐘時間限制,實行長短課結合,長課爲一課時,短課爲10�D20分鐘。課堂教學時間可有多種類型:①預習(20分鐘)→精讀(40分鐘)→練習(20分鐘)②預習(20分鐘)→精讀(一)(40分鐘)→精讀(二)(40分鐘)→練習(20分鐘)③預習、精讀(40分鐘)→練習(20分鐘)④預習(20分鐘)→精讀、練習(40分鐘)⑤完整的1課時⑥完整的2課時⑦完整的3課時等。短課其餘教學時間安排語文單元其他教學資料,充分適應了語文單元教學課型多樣化而課時有限的實際,有利於整合語文單元教學資料。相應地,我們的閱讀課教案也進行了改善,分預習、精讀和練習三個不同階段設計具體教學過程,再根據教學資料安排相應課堂教學時間。教案中一般不再標註“第一課時”、“第二課時”,而是標註“預習”、“精讀”、“練習”環節及時間(分鐘),我們還結合任教班級語文學科課程實際安排透過單元目錄教案進行與語文學科其它教學資料的優化組合,實現整合語文教學過程,優化教學結構,構建教學模式,濃縮教學課時,提高教學效

率。】

篇2:蜜蜂教案

《蜜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並積累“辨認、試驗、證實、推測、本能”。

2、閱讀課文,弄清楚試驗是怎樣做的,關注法布爾是如何將試驗的過程記下來、記清楚、記準確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法布爾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媒體出示法布爾照片)師簡介:法布爾年輕時身爲國中數學老師,卻十分癡迷於昆蟲的世界,立志做一個爲蟲子寫歷史的人。他一生深入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最終成了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寫成了舉世聞名的《昆蟲記》。本文便節選自《昆蟲記》。

2、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說明:以本文的作者法布爾說開去,用簡短的語言並結合媒體的介紹,並告知學生本文是世界名著,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衝動。

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指名分節讀課文,羣衆正音。

3、開火車讀詞語,給“辨認、試驗、證實、推測”找近義詞。

4、交流問題。師小結。過渡:法布爾的試驗是怎樣做的?再讀課文,劃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

設計說明:初讀文本,強調學生的全面參與,從課文的整體性角度出發,讓學生簡單對課文的梗概有一個大致的把握。同時注重在學生基礎閱讀方面的設計,比如學生輪讀,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的評價,以及詞語的初步理解等等,都是爲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做好鋪墊。

三、析讀文本,理解感悟。

(一)、默讀課文,根據試驗的目的、試驗過程、試驗結果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二)、交流。

1、試驗目的。第1小節。

2、試驗過程。第2-4小節。

3、試驗結果。第5小節。

(三)、你對哪部分最感興趣?隨機學習課文。

第一部分:試驗目的。

1、指名第1節。注意聽別人讀得怎樣樣。

2、評一評。

3、用“無論……總”說一句話。

4、師引讀:因爲聽說(),無論(),它總(),所以我()。

第二部分:試驗過程。

1、自由讀2-4節,思考法布爾是怎樣做試驗的,他把哪些關鍵的地方記錄下來了,圈劃出這些重點語句。

2、交流。隨機學習重點語句,理解詞語。

(1)出示句子,自由讀。(提示:讀的時候要講能體現試驗關鍵步驟的詞語強調讀出來。)

我在我家花園的蜂窩裏捉了一些蜜蜂,把它們放在紙裏。爲了證實飛回花園的蜜蜂是我放飛的,我在它們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記號。然後,我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着,自己帶着做了記號的二十隻蜜蜂,走了兩裏多路,打開紙袋,把它們放出來。

(2)指名讀,認真聆聽:他讀的時候強調了哪些關鍵詞?你覺得他(她)把握得對嗎?

(3)交流。

(4)齊讀句子。思考:法布爾把他的試驗記清楚了嗎?從這些詞語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5)交流。師:法布爾不僅僅把他的試驗記下來了,而且還寫得十分準確。這樣我們從文章中就能夠看出他的試驗是經過周密的安排的。師板書:你覺得還有哪些地方也寫得好,爲什麼?

3、交流。學生暢所欲言。

4、齊讀2-4小節。

第三部分:試驗結果。

1、自由讀1小節。想想法布爾的試驗結論是什麼?

2、指名答。理解詞語“本能”。

3、齊讀。

設計說明:這是教學的重點部分,也是難點部分。如何處理教材既要做到整體性,又要兼顧到靈活性十分關鍵。於是,我對教材進行大膽的處理,旨在引導學生更簡單地進入文本。同時,在教學的設計中有目的有限度地設計了不同難度的聽、說、讀、寫訓練,力求能做到自然。對文章三個部分的處理也有必須的主次安排,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認識到法布爾對試驗的安排之周密,記敘的又很準確,從而感受到法布爾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四、回顧總結,拓展訓練。

1、讀完了課文,你覺得法布爾的試驗怎樣樣?是否還有改善的推薦?或者你對他的試驗結論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2、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3、指名答。師拓展資料。

4、寫話訓練:以“法布爾,我想對你說:。”寫一、二句話。提示:把小組討論的結果結合進去。

設計說明:這一部分受楊老師啓發,旨在透過一系列的引導和訓練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的水平以及質疑的膽量和潛力。

篇3:蜜蜂教案

教學目標:見教參116頁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麼瞭解呢?

2、學生彙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裏,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現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麼?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學生彙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2)你從哪裏發現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麼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裏你得到什麼啓發?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啓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爲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五、作業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板書設計

26、蜜蜂

驗證內容

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驗證過程

①選40只蜜蜂,做上白色記號。其中20只受傷了。

②把蜜蜂帶到兩裏外放。

驗證結果

20只沒受傷的蜜蜂中有17只飛回來。

教學反思

《蜜蜂》一課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既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明確了默讀要求,即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在此基礎上,我又用了採用了分層次默讀的方法進行訓練,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初次默讀,,整體感知全文,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再次默讀時,就已深入到詞句中或帶問題思考了。如: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麼得出的`?等等。默讀時,還可以畫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較多和比較深的句子,多讀幾遍,在讀中細緻深入地加以體會。在這樣的課堂上,我看到了學生讀書時的專注,聽見了他們在深入思考後的侃侃面談,感受到了他們收穫成功的喜悅,因爲,這樣的“收穫”是從自己的 “讀”中得到的!我喜歡這樣的課堂!

篇4:蜜蜂教案

一、學習目標

1、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課文資料,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潛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

4、透過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二、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課文資料,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潛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師生共同蒐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四、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祕嗎?

2、板書課題。這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於蜜蜂,你明白些什麼嗎?除了採蜜外,還有什麼本領?(做嚮導、辨認方向)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這天我們跟隨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一塊來探索蜜蜂到底有無辨認方向的潛力的祕密。你們願意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注意有生字的地方,把字音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

2、學生讀課文。

3、學習生字詞。

(1)出示本課生字,指生當小老師讀。

(2)去掉拼音帶詞讀。

(3)分析生字結構,說說識記方法。

(4)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共同討論解決。

(5)提醒學生注意多音字(悶幾盡)

4、說說課文講了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

三、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瞭解試驗過程。

1、讀課文,說說是什麼原因讓作者想到做這樣的試驗呢?

2、聯繫實際說說當你聽到一些話或事時,你是很快就相信,還是會表示懷疑,會像作者一樣去尋找真相嗎?

3、作者是怎樣做這個試驗的?請默讀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實驗能夠分哪幾步。

4、學生畫,回答,(用“先……之後……然後……最後……”)

教師板書: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里路放飛蜜蜂

5、請男同學齊讀第二自然段他做實驗的步驟,你能從試驗過程中感受到法布爾是個怎樣的人?(做事認真,十分嚴謹)

6、其實,法布爾寫到“打開紙袋,把它們放出來”,就已經說清了試驗的過程,爲什麼還要後面的資料呢?自由讀讀,跟同桌討論一下。(出示該段文字)

(說明法布爾邊試驗邊觀察蜜蜂的活動狀況,還動腦筋思考)

我們再一齊讀讀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爾的實驗過程和他所表現出來的態度。

7、此刻你有什麼話想對作者說?或你有什麼想說的話?

三、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測、括、確、誤、途、超”,組詞朗讀。

2、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4、學生書寫。

四、總結。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了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寫了《昆蟲記》這一本書,我們還學習了這一課的生字和新詞。此刻,我們再複習一次生字和新詞吧。

2、出示生字詞,學生齊讀。

3、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明白了這篇課文講的是(生答)法布爾爲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潛力,做了一個試驗,證實蜜蜂確實有辨別方向的潛力。

法布爾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證明:蜜蜂飛回來了。

二、精講課文

(一)試驗結果

1、默讀第3、4、5自然段試驗結果部分,蜜蜂是什麼時候飛回來的?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2、學生彙報,教師隨即點撥,出示句子。

(1)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衝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裏,滿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兒很激動,爲什麼?(沒想到,而且,我也推測它們可能會不了家了)

指導用激動的語氣讀。

(2)第二天我檢查蜂窩時,又發現十五隻背上有白色記號的蜜蜂。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的回了家。

“準確無誤”指什麼?(是的,逆風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環境沒有讓他們偏離方向,他們準確無誤的回家。)

指導朗讀,讀出重點詞。

蜜蜂不僅僅有辨認方向的潛力,而且這種潛力還很強。請同學們看第五自然段。從哪句話能夠看出來呢?(出示句子:)哪個詞語最能體現蜜蜂辨認方向潛力強?(準確無誤、確確實實、儘管……但……)

請同學們看看這個詞,這是一組關聯詞,儘管他們逆風而飛,儘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的飛回來了。

指導讀出重點詞。

課文中第一自然段還有一組關聯詞也強調了蜜蜂辨認方向的潛力很強?請你找出來。(“無論……總是……”)

這兩組關聯詞都說明了蜜蜂辨認方向的潛力很強,所以,試驗的結果是:(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潛力)

3、蜜蜂辨認方向的潛力這麼強,但是還有三隻蜜蜂怎樣沒有回來?(學生髮揮想象,自由討論、彙報)

(三)研究結論,激發探究

1、法布爾透過試驗,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出示、齊讀最後一段)爲什麼說蜜蜂靠的不是超強的記憶力?你從課文那些地方能夠看出來?

(1)蜜蜂被裝在紙袋裏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覺得蜜蜂辨認方向不是靠記憶力。

(2)在放飛時颳起了大風,蜜蜂逆風飛行,又飛得很低,它們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遙遠的家園。所以我認爲蜜蜂認路靠得不是記憶力而是一種本能。

2、什麼是本能?當時法布爾爲什麼無法解釋?

“本能”指人和動物不學就會的本領。

3、由於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此刻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

蜜蜂是利用視覺、嗅覺的功能,依靠地形、地物與太陽位置、偏振光來定位的;面在近處則主要靠顏色和氣味來尋找巢門位置的。在沒有明顯標誌物時蜜蜂也會迷巢的。

偏振光導航是蜜蜂特殊的本領,蜜蜂複眼頂部的一少部分小眼能夠利用天空中紫外偏振光進行定向和導航,並透過在巢脾的豎直平面或水平面上的舞蹈,將蜂箱、食物和太陽三者聯繫起來加上視覺、嗅覺建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

4、在我們課本57頁的資料袋也給我們介紹了蜜蜂的一些資料,讓我們一齊讀一讀。

四、總結

法布爾出生於法國南部山區一個貧苦家庭。是對動物,植物的興趣把它帶入了科學研究的殿堂。他沒有上過正規大學,主要靠自學成才。法布爾的成功來源於他科學嚴謹的態度和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期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像法布爾那樣做事抱着嚴謹的態度,像蜜蜂一樣勤勉一生。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釀出屬於自己的甜蜜!

五、作業

1、摘抄好詞句。

2、閱讀講述關於其它動物搞笑的故事的書籍。

板書設計:

14、蜜蜂

聽說�D�D做實驗�D�D飛回來

無法解釋本能

篇5:《蜜蜂》教案

活動目標:

1.會用活潑,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歌詞的韻律美。

2.學習密封勤勞做工的精神。

活動準備:

1.蜜蜂頭飾,塑料雪花積木插好的花朵。

2.歌曲磁帶。

活動流程:

1.猜謎語引出蜜蜂,黃衣服,金翅膀,飛來飛去做工忙,它的本領可真大,還會自己造小房,做出甜甜好吃的,留給大家來品嚐,誰若敢來欺負它,請你留神它的槍《蜜蜂》

2.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教師示範演唱歌曲,幼兒欣賞並回答問題:歌曲裏的小蜜蜂做了哪些事情?

(2.)幼兒跟教師學打節奏,邊念歌詞,感受歌詞的韻律美。

(3.)聽着歌曲旋律,嘗試回憶歌詞並演唱。

(4.)看着教師的動作提示,會用輕快,活潑的歌聲演唱歌曲。

3.創編動作,自由表現歌曲。

用塑料積木插好的花朵佈置倩景,幼兒戴上蜜蜂頭飾,邊唱歌邊跳舞。

4.總結評價幼兒的表現,引導幼兒學習蜜蜂勤勞做工的精神。

課後小結:

通過學習,幼兒會演唱歌曲,並會用簡單的動作表現歌詞大意。

篇6:《蜜蜂》教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輕快的蜜蜂和笨重的小熊形象的對比,引導幼兒感受兩段音樂的不同形象,並能用相應的形體動作表示出來。

2、根據音樂能有規則的進行遊戲,體驗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磁帶、錄音機

2、蜜蜂和小熊的胸飾、字卡

3、蜂箱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聽聽,它是誰?

(放蜜蜂音樂)

(二)、認識、瞭解、表現樂曲。

1、熟悉樂曲:

1)、你能聽出它是誰?

2)、你是從哪裏聽出來的?

3)、你聽了這段曲子你想做什麼動作?

4)、你覺得這段音樂怎麼樣?

2、瞭解表現樂曲:

由蜜蜂的翅膀聯想到曲子的輕快,並用形體動作表現出來。

3、用相同的方法認識小熊音樂。

4、區分兩段音樂的不同形象。

(三)、音樂遊戲:蜜蜂與小熊

1、由故事導入,幫助幼兒掌握遊戲角色。

2、幼兒佩帶胸飾,分角色進行遊戲。

3、交換角色遊戲。

(四)、鞏固對蜜蜂和小熊形象的認識。

篇7:《蜜蜂》教案

活動目標

手腳協調地動作和學習聽指令遊戲。

活動準備

一些小蜜蜂頭飾,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朵,兒歌錄音《小蜜蜂找花兒》

活動過程

一、出示蜜蜂頭飾,教師示範遊戲(邊念兒歌邊找到紅花)1�D2遍,引發幼兒參與遊戲的願望:

――“這是誰?小蜜蜂最喜歡和誰做遊戲呀?”(交代遊戲名稱)

――“小蜜蜂找到誰做好朋友?”

――“小蜜蜂和花兒在幹什麼?”

二、教師幫助幼兒戴頭飾,扮演小蜜蜂,並帶領幼兒一起邊“飛”邊念兒歌數遍。

三、在遊戲中,教師通過動作示範和語言鼓勵幼兒用腳踮起來走,兩隻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較大幅度地)擺動。

四、進行“小蜜蜂找花”遊戲,讓“小蜜蜂”在反覆遊戲中逐漸地做到根據指令找花兒:

――“現在,小蜜蜂要找哪一朵花做朋友呢?小朋友可要聽清楚。”

提示:

1、由於託班幼兒自我中心傾向明顯的這一年齡特點,遊戲中,仍然會出現不根據指令找花兒的情況,教師只需反覆提醒或者示範,而不必責怪和強制幼兒。

2、此遊戲亦可作爲親子活動的內容。

附兒歌:小蜜蜂找花兒

小蜜蜂,嗡嗡嗡,

飛到東,飛到西,

飛來飛去找花兒,

找到紅花親親嘴,

你是我的好朋友。

(花瓣的顏色可靈活替換)。

篇8:《蜜蜂》教案

【活動設計】

大班的孩子探索欲X較強,蜜蜂幼兒都知道,但是蜜蜂的相關知識卻不知道。這是幼兒所好奇的,所以,幼兒繪畫的同時熟知了相應的自然知識這豈不是兩全其美。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簡筆畫的技巧。

2、完整的畫出蜜蜂的身體結構,體驗繪畫的樂趣。

3、培養幼兒懂得勞動是最美的。

4、感受兒歌與繪畫相結合。

【活動準備】

蜜蜂的圖片彩筆記號筆畫紙等。

【活動過程】

1、打開圖片給小朋友講解蜜蜂喜歡什麼樣的花朵?含苞未放的和剛剛開放的蜜蜂不會鑽進去,蜜蜂喜歡的是怒放的花朵。因爲這樣的花朵裏花蜜和花粉比較豐富;蜜蜂是靠觸角來判斷花的氣味;蜜蜂的後腿上有一個凹槽,周圍長滿了絨毛,想一個花籃。蜜蜂把收集來的花粉花蜜都放進這個花籃裏去,等盛滿了再回家。

2、瞭解完了關於蜜蜂的知識現在開始學畫蜜蜂,老師在黑板上按照順序畫,先畫一個圓圈這是蜜蜂的頭,接着畫眼睛,嘴巴,觸角,然後再畫身體,斑紋,翅膀。最後畫上蜜蜂的腿這樣一張簡筆畫就完成了。

3、提問幼兒蜜蜂是什麼顏色的?再給蜜蜂塗上正確的顏色。

4、活動結束:

作品完成後教給幼兒一首自編的兒歌《小蜜蜂》

小蜜蜂 嗡嗡嗡

飛到西 飛到東

採花粉 把蜜釀

愛勞動 做榜樣

小朋友 要學它

好好學習本領大

篇9:《蜜蜂》教案

活動目標

明白不可以輕易的就讓人幫忙看家。

不能隨便的就相信別人所說的話。

活動準備

《狐狸和蜜蜂》

《小蜜蜂》兒歌

活動過程

一、講《狐狸和蜜蜂》

1、狐狸想吃蜜蜂家的蜂蜜,就在蜜蜂家門口等着,看着蜜蜂要出門……

2、狐狸和蜜蜂聊天,蜜蜂工作沒人看家和照顧孩子,狐狸聽見就要幫蜜蜂看家……

3、蜜蜂不知道狐狸的想法,高興的同意了讓狐狸棒的看家,蜜蜂飛去工作了,狐狸進了蜜蜂的家,開始吃蜂蜜……

4、等蜜蜂回來以後發現蜂蜜都沒了,就去找狐狸理論去,蜜蜂理論不過狐狸,只能回家了……

二、故事大義

1、狐狸想吃蜜蜂加的蜂蜜,纔會主動幫蜜蜂看家的那。

2、蜜蜂答應後飛去採蜜了,狐狸的陰謀得逞了,就進了蜜蜂家了。

3、狐狸進蜜蜂家就是爲了吃蜂蜜,吃完了就走了。

4、蜜蜂發現蜂蜜被狐狸吃光了,就找狐狸算賬去了,蜜蜂講論不過狐狸,就回家了。

三、小結

1、小朋友故事聽懂了嗎?

2、誰能給老師表演一下,狐狸和蜜蜂的情感?

3、我們千萬不要學蜜蜂輕易的就讓狐狸幫看家,也不要太相信別人。

4、唱《小蜜蜂》兒歌。

活動結束

篇10:《蜜蜂》教案

目標:

手腳協調地動作和學習聽指令遊戲

材料:

一些小蜜蜂頭飾,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朵,兒歌錄音《小蜜蜂找花兒》

過程:

1.出示蜜蜂頭飾,教師示範遊戲(邊念兒歌邊找到紅花)1�D2遍,引發幼兒參與遊戲的願望:

�D�D“這是誰?小蜜蜂最喜歡和誰做遊戲呀?”(交代遊戲名稱)

“小蜜蜂找到誰做好朋友?”

“小蜜蜂和花兒在幹什麼?”

2.教師幫助幼兒戴頭飾,扮演小蜜蜂,並帶領幼兒一起邊“飛”邊念兒歌數遍。

3.在遊戲中,教師通過動作示範和語言鼓勵幼兒用腳踮起來走,兩隻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較大幅度地)擺動。

4.進行“小蜜蜂找花”遊戲,讓“小蜜蜂”在反覆遊戲中逐漸地做到根據指令找花兒:

�D�D“現在,小蜜蜂要找哪一朵花做朋友呢?小朋友可要聽清楚。”

提示:

1.由於託班幼兒自我中心傾向明顯的這一年齡特點,遊戲中,仍然會出現不根據指令找花兒的情況,教師只需反覆提醒或者示範,而不必責怪和強制幼兒。

2.此遊戲亦可作爲親子活動的內容。

附兒歌:小蜜蜂找花兒(小小)

小蜜蜂,嗡嗡嗡,

飛到東,飛到西,

飛來飛去找花兒,

找到紅花親親嘴,

你是我的好朋友。

(花瓣的顏色可靈活替換)。

篇11:《蜜蜂》教案

教學活動

音樂活動:愛勞動的小蜜蜂

目標:1、能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喜歡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對歌詞的理解。

3、發展愛勞動的意識。

準備:1、熟悉並能彈奏樂曲《愛勞動的小蜜蜂》

2、活動前,引導幼兒觀察蜜蜂採蜜的情景,簡單介紹蜜蜂的生活習性。

3、蜜蜂和蝴蝶的胸飾各一;黑板上畫有蜜蜂採蜜的情景;小花每人一朵。

過程:

1、聽音樂拍手、走步進活動室。《春天在哪裏》

2、複習歌曲《蝴蝶》

教師扮做蝴蝶吸以遊戲的口吻引幼兒的興趣,並回憶歌曲蝴蝶。

3、幼兒學唱歌曲《愛勞動的小蜜蜂》。

(1)教師啓發幼兒議論:(出示蜜蜂圖)小蜜蜂飛的時候發出什麼聲音?蜜蜂爲什麼要去採花蜜?引起幼兒歌唱小蜜蜂的興趣。

(2)教師邊彈琴邊示範唱(可錄音)提醒幼兒注意聽歌詞。

(3)引導幼兒說出歌詞並共同議論歌詞的含義。

(4)教師再次演唱歌曲。然後與幼兒一起重複歌詞。

(5)幼兒跟隨教師學習歌曲並練習幾遍。

(6)請幼兒說一說是否喜歡這首歌,自己怎麼學習愛勞動的小蜜蜂。

4、聽音樂離開教室(開火車)

篇12:《蜜蜂》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旋律高低變化。

2.積極參與跳地墊遊戲。

活動準備:

1.“音樂”:《小蜜蜂》。

2.錄音帶、錄音機、5種顏色的地墊。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小蜜蜂》,並請幼兒回答:

--小蜜蜂是怎麼飛行的?

--它會發出什麼聲音?

--爲什麼小蜜蜂喜歡在花間穿梭?

2.請幼兒模仿小蜜蜂的飛舞動作及鳴叫聲

也可一配合歌曲自由表演。

3.學唱新歌《小蜂蜜》。

--教師先唱歌曲2到3遍。

--教師邊唱譜子邊按譜上的音符高低在白板上畫出黑點,再將黑點連起來,畫出旋律線。

--請幼兒看幼兒用書《小蜜蜂》,邊看圖中花的高低位置變化邊唱歌。

--請幼兒邊唱邊照着白板上的線條在空中畫出旋律線條,也可一讓幼兒輪唱。

4.跳地墊遊戲。

--在地板上連接5個不同顏色的地墊當作do re mi fa so,再帶領幼兒隨着歌曲的惡意界玩跳地墊的遊戲 。

篇13:《蜜蜂》教案

設計說明 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對片段的學習是閱讀的重點。所以本課在設計上,重點抓住作者的實驗準備階段,以及實驗結論的表述幾個部分,通過“作者是怎麼做的?他爲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等問題的提出帶動全文,深入品味,通過聯繫上下文、找近義詞等方法理解詞語,通過抓住重點詞語品析句子等方法深入研讀體會,進行文本細讀,從而達到體會人物品質的目的。

學前準備

1.根據法布爾實驗的過程,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瞭解關於蜜蜂更多的知識;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現象。(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第1、2自然段。

學習重點

掌握生字、詞語,弄清“我”做實驗的原因。

學前準備

1.收集有關蜜蜂的圖片、資料。(學生)

2.製作教學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 導案 學案 達標檢測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用時:5分鐘) 1.課件出示蜜蜂圖片。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蜜蜂的資料。

2.課件出示法布爾的圖像及簡介,引出新課。 1.小組內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蜜蜂的資料,如蜜蜂的生活習性、讚美蜜蜂的詩句等。

2.瞭解法布爾。

1、請你摘抄一些描寫蜜蜂的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用時:12分鐘)

1.引導學生讀課文。

2.出示詞語:蜜蜂、辨認、阻力、包括、檢查、準確無誤、沿途、陌生。

3.組織學生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4.檢查學生讀文情況。

5.引導學生說出課文大意。

1.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小組內讀詞語,互相正音。

3.在小組內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4.小組內活動:組員逐段讀文,讀後互相評價。

5.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細讀感悟,經歷探究。(用時:13分鐘)

1.指導學生讀第1自然段。

2.引導學生思考:“我”爲什麼要做這個實驗?

3.引導學生讀第2自然段。

4.指導學生畫出能說明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5.引導學生質疑:你怎樣看待“我”的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6.引導學生再讀第2自然段。

1.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認真聽,學生評價。

2.小組討論“我”做這個實驗的原因。

3.學生齊讀第2自然段,畫出描寫實驗做法的詞句。

4.小組內交流:“我”這樣做有沒有必要。交流時要從“讓小女兒在蜂窩旁等着”和“做記號”兩個方面入手,體會“我”爲什麼要這樣做。

5.接力讀第2自然段。

3、把第1自然段中的“聽說”去掉行不行?爲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我”爲了證實飛回來的蜜蜂是自己放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練習,落實基礎。(用時:10分鐘)

1.教師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讓學生觀察。

2.教師示範寫“蜜、蜂”。

3.教師檢查書寫情況。 1.學生先觀察這些生字,然後交流寫字時要注意些什麼。如結構、寫法、佈局等。

2.學生先認真觀察教師書寫,然後練習書寫,注意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協調。

3.互相評議書寫,接納合理的建議,重新書寫。 5.讀拼音,寫詞語。

mìfēnɡbiànrèn

()()

jiǎnchábāokuò

()()

yántúzǔlì

()()

教學反思 本節課出現的問題有:

1.學生預習不充分,大部分學生只是停留在生字詞的預習上,只有少數學生能夠按老師的要求讀通課文並收集相關的資料。

2.小組合作學習只能停留在文章表面,不能細緻深入地加以體會。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問題。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實驗的過程和方法,學習法布爾善於觀察、勇於探索的精神,激起學生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

2.體會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工作作風。

學習重點 弄清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學前準備 準備生字詞卡片,製作教學課件。(教師)

教學環節 導案 學案 達標檢測

一、複習導入,新舊銜接。(用時:5分鐘)

1.識字小遊戲:我說你猜。

2.法布爾的實驗非常有趣,請你講一講實驗的做法。

1.一名同學說出詞語其中的一個字,其他同學猜一猜這是什麼詞。

2.同桌之間交流,看誰說得最有條理,其他同學評議。

6、請你說一說法布爾的實驗是怎麼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果。(用時:17分鐘) 1.引導學生學習第3、4自然段。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找一找描寫小女兒神態、語言的句子,並做上記號。

(3)引導學生思考: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描寫小女兒神態和語言的句子呢?

2.引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自學第5-7自然段。

(1)引導學生理解第7自然段最後一句話。

(2)引導學生想象:後飛回來的蜜蜂可能會遭遇什麼?

3.引導學生讀第8自然段。

引導學生質疑:你同意法布爾這麼說嗎?談談你的看法。 1.學生自由學習第3、4自然段。

(1)學生大聲朗讀第3、4自然段。

(2)找出“推測”一詞,體會“我”此時的心情。交流這個詞的作用。

(3)找出描寫小女兒神態、語言的句子,用“____”畫出來。

(4)學生自告奮勇,用激動的心情來讀這部分。

2.以小組爲單位自學第5-7自然段。用接力讀的方式讀。思考第7自然段最後一句話的含義。

3.每組選一個學生交流,其餘學生做補充。

4.全班齊讀第8自然段。交流中自由表達合理看法。

7、從小女兒的話中你體會到她做了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認真讀第8自然段,你同意法布爾的看法嗎?說一說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實踐,拓展積累。(用時:18分鐘)

1.引導學生思考:十五隻蜜蜂飛回來了,作者得出了什麼結論?

2.組織討論:什麼是本能?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現象是本能。

3.引導學生交流: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麼?

1.默讀課文,在文中找一找。

2.同桌交流。

3.全班歸納總結:

(1)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2)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4.全班交流討論:如鴨子天生就會游泳;蜘蛛不用教就會織網;人生下來就會哭……

5.學生交流,總結。

9、作者從實驗中得出了什麼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的教學,意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課文的描寫處處體現着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作者嚴謹的作風體現在:課文的開頭,作者用了“聽說”一詞。是聽說的就不一定真實可靠,因此這既成了“我”做實驗的原因,也體現了“我”不輕信盲從的求實的科學態度。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真理解“聽說”一詞在文中的作用。捉自家草料棚裏的蜜蜂,爲的是便於觀察;給蜜蜂做上記號,是爲了與其他蜜蜂進行區分;走了四公里路後再放飛蜜蜂,路程遠了,更能測試出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叫小女兒等在蜂窩旁,是爲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等。這一系列實驗過程,充分體現了作者做事嚴謹的品質。

《蜜蜂》教學片段

◆感受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教學難點)

師: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瞭解了本文的內容以及作者實驗的過程,請同學們再回顧課文,仔細閱讀實驗的部分,針對作者的實驗做法,你還有什麼發現?從哪兒發現的?

(學生細讀作者做實驗的部分)

生:我發現作者很細心。他爲了確定飛回來的蜜蜂是自己放飛的,給它們做了記號。

師:的確很細心,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你也很細心,所以纔有這樣的發現。

生:我覺得作者很嚴謹,爲了使實驗更有說服力,他選擇在四公里外放飛,路遠而且颳着狂風,避免了偶然的發生。要是放飛蜜蜂的路程太近的話,可能就說明不了問題了。

師:周密的考慮確實說明了他的嚴謹。你能想到這一點,說明你的思考也很周密。

生:老師,作者叫小女兒等在蜂窩旁,說明他想掌握準確的數據,我從這一做法中感受到了他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他是不是想知道蜜蜂最快要多長時間能飛回去,也許他想到了有蜜蜂最快要比他回來得快,說明他對聽說的蜜蜂能識別方向還是有點相信的,再一驗證,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師:你真了不起,分析得有理有據,聽了同學們的彙報,看得出同學們真會學習。從作者的實驗中我們能更進一步瞭解這位偉大的生物學家。

生:老師,我還有個發現,也能說明這一點,但不是實驗過程。

師:說說看。

生:第一自然段中因爲“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所以作者想要做實驗,說明他很嚴謹。

師:嗯,那麼從“聽說”一詞中,你能體會到作者是什麼心理?

生:我能體會到作者不是很相信蜜蜂能辨別方向的說法,想驗證一下。

師:理解得真好,你能將作者的這種將信將疑讀出來嗎?

生:我可以試一下。(生朗讀)

師:讀得很不錯。

生:老師,結尾也有,作者說靠的是“無法解釋的本能”,他沒有實驗去驗證這種本能,所以他說是“我無法解釋的”,可見作者的實事求是。

師:掌聲送給這幾位同學。你們做得很好,能舉一反三,不僅從實驗中發現了法布爾的嚴謹和求實,在行文中也發現了這一點。我們要學習法布爾這種善於觀察的精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篇14:《蜜蜂》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飛散、幾乎、減少、阻力、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弄清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來的。

課時分配 這篇課文安排兩課時的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教師指導學生在疏通生字詞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試驗的步驟,體會試驗的嚴謹性。

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把這些試驗步驟有條理地介紹清楚,感受科學家勤動手、細觀察、善思考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猜圖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語]: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認識一位科學家。知道這位科學家是誰嗎?

PPT:多媒體呈現法布爾的照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還記不記得我們在二年級的時候學過一篇和蜜蜂有關的課文《蜜蜂引路》?那篇課文告訴我們蜜蜂是一種怎樣的昆蟲呢?

[生]:認路本領很高。

[師]:那法布爾的這篇《蜜蜂》又會告訴我們什麼呢?請同學自由朗讀,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師]:剛纔我們讀了課文,誰能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如果覺得有點困難,老師給你們一點小提示(填空幫助)

PPT:法國著名昆蟲學家( )爲了證實蜜蜂有( )的能力,做了個試驗。他得出了蜜蜂這種辨認方向的能力靠的不是( ),而是( )的結論。

[師]:老師還根據這個主要內容,做了一份試驗報告,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張報告單填寫完整。

PPT:試驗目的: 試驗過程: 試驗結果:

三、披文入情、深入感受

(一)試驗目的

[師]:下面誰能來說說這個試驗的目的是什麼?法布爾爲什麼要做這個試驗呢?

[生]:他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PPT: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我想做個試驗。

[師]:一起把第一自然段讀一讀。

(生齊讀)

[師]:爲什麼法布爾一定要寫上“聽說”這個詞呢?

[生]:因爲這是他聽別人說的,並不是確定的。

[師]:是啊,聽說就表示不一定真實可靠。假如現在老師告訴你們校園裏有一朵花,它的花瓣與衆不同,它的花瓣是五顏六色的,聽到這件事後,你是怎麼想的?你會怎麼做?

[生]:我會想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會去努力找到那朵花。

[師]:是啊,你肯定會質疑,會思考。法布爾在聽說了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後,他是怎麼做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他做了個試驗驗證,我覺得他是一個講究事實的人。

[師]:是的,這就是法布爾做試驗的原因,他一定要親自試驗來驗證所聽說的,他並沒有聽風就是雨,而是堅持眼見爲實耳聽爲虛,這說明他做科學研究講究事實,非常的嚴謹。

一、複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蜜蜂》這篇課文,誰來說說這個試驗的目的是爲了什麼?

[生]:驗證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二、試驗過程

[師]:那他究竟是如何驗證這個試驗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用橫線劃出這個試驗的過程。

(生默讀)

[師]:誰能用“先……,接着……,然後……,最後……”來說一說這個試驗的步驟。

(同桌互說)(請兩位學生說)

[生]:我先在花園裏捉了一些蜜蜂,接着在它們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記號,然後讓小女兒在蜂窩旁等着,最後,自己帶着蜜蜂走了兩里路,把蜜蜂放了出來。

[師]:其實我們可以把這個過程用簡單的幾個字概括出來(板書)

PPT:捉蜜蜂—做記號—等蜜蜂—放蜜蜂

(一)自家花園

[師]:這裏你有沒有注意到,法布爾是從自家花園裏捉了一些蜜蜂,他爲什麼不隨便從外面捉幾隻呢?

[生]:因爲只有從自家花園裏捉的蜜蜂才能回自己家,從別的地方捉來的蜜蜂就不一定回到花園了。

[師]:是啊,如果捉了其他地方的蜜蜂還得找到它們的蜂窩,不方便觀察。所以,捉自家的蜜蜂是爲了便於觀察。

(二)做記號

[師]:那爲什麼還要給蜜蜂做上白色的記號?

[生]:爲了證實這些蜜蜂是我放飛的。

[師]:這樣就能和其他的蜜蜂區分開來。

(三)等蜜蜂

[師]:讓小女兒在蜂窩旁等着又是爲什麼呢?

[生]:能計算蜜蜂飛回來的時間。

[師]:我們從課文後面就能知道女兒一直在看着時間,掌握着蜜蜂飛回來的時間。

(四)兩里路

[師]:法布爾爲什麼要走兩里路纔打開紙袋呢?

[生]:走兩里路蜜蜂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那近的距離就更別說了。

[師]:是啊,路程遠一點,更加能說明問題,驗證這個試驗。

(五)整體感知

[師]:你覺得這幾個試驗的步驟去掉一個行不行?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個環節?

PPT:

1、給蜜蜂做記號,爲了與其他蜜蜂區分。

2、捉自家的蜜蜂,便於觀察。

3、女兒等在蜂窩旁,是爲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

4、在兩裏外放飛,路稍遠一點,更能說明問題。

[生]:不能。少掉一個環節試驗就不準確了。

[師]:每一個試驗過程都是必要的,因爲試驗是嚴謹的。你從中體會到作者是怎樣一個人?

展開全文閱讀

[生]:做事認真,很嚴謹。

(六)作者觀察

[師]:那作者放掉了蜜蜂后,他看到了什麼呢?

[生]:他看到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師]: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

PPT: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三、試驗結果

(一)兩隻蜜蜂

[師]:這些蜜蜂有沒有回家呢?

[生]:回家了。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三、四兩個自然段,找一找有幾隻蜜蜂回到家?用了多少時間?

[生]:兩隻蜜蜂回到了家,用了四十分鐘的時間。

[生]:激動,開心。

[師]:是啊,難怪……(一起讀)

PPT: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衝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裏,滿身都是花粉呢。”

[師]:既然是激動的心情,那讀的時候也要帶着這種心情。我請同學來讀。

(指名讀,齊讀)

(二)其它蜜蜂

[師]:既然已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是否就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呢?爲什麼?

[生]:不能,因爲還不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

[師]:僅僅只有兩隻蜜蜂飛回來,是不能夠得出結論的。其他的蜜蜂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五自然段

[生]: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PPT:這樣,二十隻蜜蜂中有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師]:這裏的“無誤”是指什麼?

[生]:沒有一點錯誤

[師]:逆風有沒有使它們迷失方向?

[生]:沒有

[師]:沿途陌生的景物有沒有使它們偏離一點點方向?

[生]:沒有

[師]:小蜜蜂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當作者介紹到這二十隻蜜蜂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會是怎樣的一種語氣?

[生]:自豪的,肯定的。

[師]:課文說它們是確確實實飛回來了,讓我們帶着這種確確實實的語氣讀好這一段。

(齊讀)

四、結論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裏,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只是聽說的嗎?此時,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

PPT: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師]:大家想不想弄清楚蜜蜂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能力?我們看看法布爾是怎麼說的?他得出了什麼試驗結論?

PPT: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師]:在這個結論中,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什麼?

[生]:蜜蜂辨認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

[師]:無法解釋的是?

[生]:辨認方向的本能。

[師]:那到底什麼是本能呢?

[生]:生來就有的本領。

[師]:比如下雨前螞蟻會搬家,這是螞蟻的本能。再比如人生下來就會哭,這是人的本能。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課後的資料袋,思考蜜蜂還有什麼本能?

[生]:蜜蜂還會跳舞

[師]:這也許就是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對於法布爾的這個結論,你還有什麼疑惑嗎?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能解開這些疑問?

[生]:認真思考,善於觀察,實事求是。

[師]:看來,自然界的確有無數解不開的奧祕。由於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現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在幾十年後,有一種研究結論,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

PPT:課外小知識

[師]:如果同學們對蜜蜂的知識感興趣,可以課外再去查查資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作業超市

1、抄寫本課詞語兩遍

2、完成《課堂作業本》和《全程同步訓練》相應練習

3、摘錄課文中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14、蜜蜂

捉蜜蜂—做記號—等蜜蜂—放蜜蜂

認真觀察

善於思考

篇15:《蜜蜂》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

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知道實驗的原因、經過、結果。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4.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界,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難點:

弄清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課前準備:

1.生字卡

2.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3.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

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

3.積累語言。

4.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界,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流程: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做分類練習,把不同類的劃掉。

①.課件出示:燕子蝴蝶、蜜蜂、蜘蛛、螞蟻、蒼蠅……

②.追問學生,爲什麼這麼分?你還知道有哪些昆蟲?

你對這些昆蟲有哪些方面的瞭解?跟大家介紹介紹?

2.課件:播放有關昆蟲的圖片,請同學們感受昆蟲世界的神奇。蝴蝶、蜜蜂、蜘蛛、螞蟻、蒼蠅……

3.板書課題。剛纔有很多同學提到了蜜蜂,有的說蜜蜂會採蜜,有的說蜜蜂會蟄人,還有的說蜜蜂會跳舞跟同伴傳達信息,那麼今天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呢?讓我們把書翻到14課《蜜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③.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④.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過渡:那麼作者爲什麼要做實驗呢?他是怎樣做的呢?實驗的結果有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一起去學習課文?

三.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學習第一段

誰能告訴我實驗的原因是什麼?你從哪裏知道的?

讀給老師聽聽

學習第二段

過渡:聽說?俗話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作者沒有迷信盲從人家的結論,而是自己要動手實際做一下試驗,你們有興趣跟着作者一起去做這個試驗嗎?

1.文中找找相關的語句,並用橫線畫出來。

2.看看試驗共分了幾個步驟,標上序號。

3.誰來噹噹小解說員,把試驗步驟說給同位聽聽。

課件出示:

①.在自己家花園裏捉來蜜蜂放在一個袋子裏

②.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

③.在兩裏遠的地方放飛

④.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

4.討論:作者爲什麼這樣做?這些做法是不是必要的呢?

彙報後總結,課件出示:

①.在自己家花園裏捉來蜜蜂放在一個袋子裏。(在自己家花園裏捉來蜜蜂放在一個袋子裏——便於觀察)

②.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在捉來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記號——證實飛回花園的蜜蜂是“我”拋棄的)

③.在兩裏遠的地方放飛。(在兩裏遠的地方放飛——證實蜜蜂是否認識回家的路)

④.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叫小女兒在蜂窩旁等——瞭解蜜蜂飛回來的時間)

5.從這些做法你,你感受到作者是個怎麼樣的人? (考慮周到、思想周密、思考全面)

6.蜜蜂被放出來後,你看到了什麼?真的觸到地面了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抓住“幾乎“一詞。)

7.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課件出示:蜜蜂四面飛散,好象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

②.作者的用詞非常嚴謹啊,一個幾乎,就把蜜蜂將觸未觸的在風中飛行的艱難情況描繪出來拉。那麼這裏,你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 (擔心的,着急的,憐愛的。)

8.不僅僅我們觀察到了蜜蜂飛行的困難,作者也看到了,並且進行了怎樣的思考?

那麼蜜蜂到底能不能找到遙遠的家呢?我們下一節課再學。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積累語言。

4.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界,對科學知識的熱愛,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①.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②.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③.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學習三、四自然段:

1.作者放完風箏,在回家的路上,他的推測是什麼?

他爲什麼有這樣的推測呢?(結合作者的試驗過程以及試驗後觀察到的現象找找我推測的依據。)

過渡:僅僅會觀察生活的人,如果不肯動腦筋,那麼他永遠不會進步,而只會思考的人,不去從實際出發,那麼就只能閉門造車,而我們的作者就是一個懂得把觀察和思考相結合的人。

2.讀課文的3到4自然段,找找還有哪些段落,寫了作者面對蜜蜂,還進行了什麼推測?他爲什麼有這樣的推呢?

3.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課件出示:沒等我進門,小女兒就衝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她高聲喊道:“有兩隻蜜蜂飛回來了!它們在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裏,滿身都是花粉呢。

②.哇,居然小蜜蜂比他回來的還要快,真厲害,聽到這個消息時,你是什麼心情? (高興,激動、甚至有點意外的心情)

③.朗讀擂臺賽。

學習五自然段

過渡:蜜蜂僅僅飛回來兩隻嗎?

1.看到歸巢的蜜蜂,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嘆?通過這樣的讚歎,更萌發了作者對蜜蜂怎樣的情感?

2.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課件出示: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的回到了家,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②.你認爲這一段應該怎樣讀?(語氣、重音等)

③.按要求讀片段。

學習第六段

過渡:當20只蜜蜂裏,有17只蜜蜂飛回蜂巢時,作者做出了結論,你找到揭示試驗結果的段落了嗎?

1.結論是怎樣的?作者爲什麼下這樣的結論呢?(因爲前面寫着‘我’把蜜蜂裝在紙袋裏,走了兩裏多路才放出來的。就是說蜜蜂根本沒有看到我走過的路,可它還是回來了,說明它回來不是靠記憶力。而是它本身就具有的一種辨別方向的能力吧。)

2.師總結:非常好,作者確實也沒有搞明白原因,體現出作者實事求是的科學研究態度。

3.拓展:可還有三隻沒有飛回來,它們去了哪裏呢,真的是迷路了嗎?請大家靜靜地思考,也可以和同學探討一下。(安了新家;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它們回來了;出了意外)

4.那能因爲3只沒有回來,而否定試驗結果,說蜜蜂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嗎?

師總結:最終我們有了個肯定的答案,就是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到底靠的是什麼,請同學們下課收集資料,多多學習,去生活種尋找答案吧。

三課堂練習

1.指導寫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組詞朗讀。

②.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③.同桌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④.學生書寫。

2.積累語言: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篇16:《蜜蜂》教案

一、教材簡說

無數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羣,在列寧的眼中卻有清晰的規律:那些蜜蜂採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裏,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蜂人的所在。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嚮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

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啓迪。列寧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學習目標

1.會認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一)識字寫字

1.認識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寫字指導。莫、派、敲、斯、談、導、養、引、附

(1)寫正確。

派字右邊不是瓜。敲字右邊不是支,應當提醒學生注意。

(2)寫美觀。

派字右邊比較抽象,學生很難寫好看,在範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字中四個撇的變化:兩個平撇不宜太長,豎撇勿忘先豎後撇,右邊的小撇宜短。

談字右邊是個炎字,書寫時應注意:上邊一個火字的捺變成了點,由此可以給學生總結規律:一般情況下(衆等例外),一個字中不能存在兩個捺,如果出現了兩個捺,要將其中的一個捺變成點。在總結的基礎上,可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生字,如淡、迷、食、雙、林、這等。引的書寫關鍵是最後一豎不要靠左邊太近,又不能太遠,建議在田字格中示範書寫,讓學生觀察後再臨寫。

(3)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詞義是:(出示幻燈片)

引路:領路,帶路。

莫斯科:前蘇聯首都。

附近:離得很近的意思。

養蜂:飼養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談天:很隨便地談話。

嚮導:帶路的人。

(二)朗讀感悟

1.聽讀一遍全文。

2、學生自己讀課文,在讀準生字、詞語的基礎上要引領學生把一些長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讀流利。

3.細讀課文時,運用多種方法感悟文中的詞語。

(1)附近、談天等詞語,可讓學生聯繫實際生活經驗感悟。如,附近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可以在以下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進行:①學生以自己的座位爲中心,看看哪些同學坐在自己的附近,哪些同學坐在自己的旁邊,哪些同學坐在離自己較遠的地方;②以自己家爲中心,看看學校是否在你家的附近。讓學生作出判斷後表達出來,在相互交流中感悟理解。

(2)常常等詞語,可在學生熟悉的語言環境中通過換詞比較來感悟。常常可以換成經常。經常是二年級學生已熟悉的.詞語,通過互換能感悟常常的意思。

(3)往常、果然、嚮導等詞語,可在朗讀上下文中感悟。如,感悟果然一詞可這樣設計:

①在自讀課文後,教師提問,誰讀第三自然段?在讀的過程中教師適當指導學生輕聲地讀列寧觀察的句子,讀出列寧一邊觀察一邊思考的情境。

②教師啓發,誰能試着用不同的讀法讀果然後的句子嗎?可重讀果然後的句子,讀後再想一想它的意思。列寧根據自己的觀察想到那所小房子很可能就是養蜂人住的地方,他便去敲門,結果開門的就是那個養蜂人。果然一詞表明結果和預料的完全一樣。

(4)理解驚訝,可在朗讀第四自然段中,通過模擬養蜂人突然在自家門口見到列寧時感到驚奇的語氣和表情來感悟。

4.深讀課文時,建議以第三自然段爲重點,進行探究性教學。

讀完第四自然段最後一句,由學生或老師提出問題:蜜蜂真的會給人引路嗎?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作嚮導找到養蜂人的?

引導學生回到課文中仔細研讀第三自然段。把同學們的各種思考巧妙地利用下面歸納性的板書予以展示。

注意發現:花叢中的蜜蜂

仔細觀察:蜜蜂──園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養蜂人之間的相互聯繫

作出判斷:養蜂人就住在這小房子裏。

馬上驗證:果然就是要找的養蜂人。

列寧在解決問題中注意發現、仔細觀察、善於思考、敏銳判斷、立即驗證的這一過程體現了科學發現與研究的過程。通過這一探究性學習,可以從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善於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

5.擴展想象,並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想象養蜂人聽了列寧的話後,會說些什麼,會怎樣邀請列寧進屋,怎樣進行交談,續編故事後,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三)積累運用

1.詞語積累。

附近、常常、談天、往常、親自、果然、驚訝、嚮導

2.課後讀讀想想兩個句子中加點的常常與往常兩個詞,要引導學生區分詞義,學會運用,在運用中積累詞語。可設計一個遊戲情境:把詞語往常、常常、經常、時常、平常,放在下面句中,再讀一讀(注意答案的靈活性)。

(1)放學後,他()到操場打球。

(2)班長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他()得到老師的表揚。

(3)我們學校的校車()都是一個男司機開的,但最近卻()由一個女司機開。

(4)他()就很愛運動,所以在運動會上取得了好成績。

(四)鞏固:看圖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自願介紹圖意0、1、2、3、4、。

2.同桌練習人物對話。

篇17:《蜜蜂》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昆蟲並知道它們的運動方式。

2.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能大膽創編兒歌。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言遊戲中體驗互動的快樂。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重點:能將找到的“朋友”與動詞相匹配。

活動難點:能根據自己找到的昆蟲朋友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1.花叢場地,各種“昆蟲”。

2.幼兒對部分常見昆蟲有所瞭解。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1.師幼扮演蜜蜂入場。

師:蜜蜂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蜜蜂媽媽帶你們一起到花叢中去玩!準備好了嗎?(聽音樂《蜜蜂做工》入場)師:蜜蜂寶寶們都到了嗎?你們猜猜看,花叢裏除了我們蜜蜂寶寶,還有哪些朋友?(蜻蜓、蝴蝶……)師:還有嗎?

師:蜜蜂媽媽現在就來找一個好朋友出來,仔細看看,我找到了誰。“(聽音樂《找朋友》)師:我找到的朋友是誰啊?(蚱蜢)師:和小蚱蜢打個招呼。(小蚱蜢,你好)蜜蜂寶寶你們好!

師:小蚱蜢要念一首很好聽的兒歌,仔細聽哦。

兒歌:一隻小蜜蜂呀,飛進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隻蚱蜢,跳呀,跳呀。

師:小蚱蜢是怎樣運動的呀?(跳)是跳呀,跳呀。來我們一起說說看,跳呀,跳呀。

師:想跟小蚱蜢一起念這首兒歌嗎?

2.學習兒歌。

師:蜜蜂寶寶們,請你們趕快找個空地方站站好,我們一起念兒歌。(幼兒跟隨教師念兒歌2遍)師:你們念得真好,老師真喜歡你們,爲自己的表現鼓鼓掌!請蜜蜂寶寶們趕快坐下來。

二、到花叢中找朋友,嘗試創編兒歌1.在音樂中去找朋友。

師:剛纔蜜蜂媽媽從花叢裏找到了好朋友蚱蜢,花叢中還藏了很多朋友呢,你們想不想去找一找?

師:那請你們一邊唱着《找朋友》的歌曲,一邊去花叢裏找朋友吧。

2.說說找到的朋友。

師:蜜蜂寶寶們,你們找到了哪些朋友呀?(蜻蜓)師:蜻蜒是怎樣運動的啊?(飛的)是飛呀,飛呀。

幼:我找到了蝸牛。

師: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呀?(爬呀,爬呀)師:還有誰找到了不一樣的好朋友?(蟋蟀)師:蟋蟀是怎樣運動的啊?(跳呀,跳呀)3.創編兒歌。

師:蜜蜂媽媽找到了螞蟻,我要把找到的朋友編到兒歌裏。

師:一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隻螞蟻,爬呀,爬呀。(教師示範)師:誰來試一試把你的朋友編到我們的兒歌裏?

4.請幼兒編兒歌。

先請一名幼兒表演(如蝴蝶飛)。

師:還有哪些寶寶找到蝴蝶的?一起來試試看。

師:那剛纔是一隻小蜜蜂,現在有這麼多的小蜜蜂,應該怎麼說?(一羣小蜜蜂呀)師:你們念得真好,現在請找到螞蟻的寶寶來把你的朋友遍進兒歌裏。

師:還有誰找到不一樣的朋友?

幼:我找到了蟋蟀。

師:那我們請找到蟋蟀的寶寶來把蟋蟀編到兒歌裏。

5.在遊戲中複習兒歌。

師:蜜蜂寶寶們真能幹,把找到的朋友都編進兒歌了,想來玩一個好玩的遊戲嗎?

師:那我們趕快走到圓圈上來!

師:我們先請找到螞蟻朋友的蜜蜂寶寶到中間來,現在我們先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然後把螞蟻朋友編進兒歌裏,呆會我們再交換,好嗎?

師:蜜蜂寶寶們,我們一邊唱找朋友的歌曲,一邊繞着這個方向走哦!(再次遊戲複習兒歌。)師:蜜蜂寶寶們,你們還想找到哪個好朋友呀?(蟋蟀)師:那請小蟋蟀到中間來。

師:你們念得真好!還有哪些寶寶沒到中間來呀?

師:我們請找到螞蟻朋友的寶寶到中間來。

5、結束部分,送”朋友“回家師:蜜蜂寶寶們,遊戲好玩嗎?我們先坐下來休息一會。

師:玩了這麼久了,我們的朋友都累了,要把它們送回家休息,這裏是會飛的朋友的家,這裏是會爬的朋友的家,這裏是會跳的朋友的家,你們願意把它們送回家嗎?

師:送的時候不要忘記說”好朋友,我把你送回家“。

師:送完的寶寶到媽媽身邊來吧,我們也要回家休息了。(”蜜蜂媽媽“帶”蜜蜂寶寶“回家)

活動反思:

首先在課的內容上我並沒有實行“拿來”主義,而是對原有內容進行了提煉。音樂方面的取捨。我捨棄了原來的音樂,重新剪輯了一首新的節奏顯明的音樂,更有利於孩子掌握小碎步的練習。

課的具體環節是:圖片小蜜蜂的導入——知道小蜜蜂長什麼樣,初步體會小蜜蜂的.勤勞精神——學習蜜蜂採蜜的動作——創編採蜜動作——花園採蜜——品嚐蜂蜜。

在課的導入時由於我的問題問的不是很規範,導致幼兒一直重複回答一個問題,是語言的引導不到位而引起的混亂。我沒有明確提出小蜜蜂長什麼樣子?而是他們來看。而只是說了你在圖片上看見了什麼。所以我覺得在調整後的教案裏我應該在圖片出示時,直接提出:“小蜜蜂長什麼樣子?”這個問題。能通過幼兒看到圖片表達出蜜蜂的形態及主要特點。

在模仿蜜蜂採蜜環節時,在這一環節,孩子們結合着以往的生活經驗,瞭解蜜蜂的基本形態和活動規律,引發對自然界的熱愛和探索的同時,幼兒通過演一演,個個躍躍欲試,熱情高漲。並且在最後一個環節品嚐蜂蜜時,老師指導語是“請你們常常你們自己採的蜂蜜”,帶動了課堂的氣氛,幼兒的情緒更加高漲。

篇18:《蜜蜂》教案

《蜜蜂》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作風。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二、課前準備: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第一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麼故事嗎?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爲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藉助後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藉助課後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 .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爲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現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麼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麼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細讀課文

默讀課文,明確默讀要求。

a.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b.再次默讀,帶着問題思考: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結果怎樣?。

c.同桌複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三、精讀課文,感悟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探索精神

1.細細品讀,畫出體現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a.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爲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b.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節?

捉自家蜜蜂,便於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爲了與其他蜜蜂區別在兩裏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爲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考慮周密,體現作者做事嚴謹。

c.實驗的結論爲什麼沒有明確的答案?

有明確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2.思考推測:另外三隻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麼?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收集到的相關知識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篇19:《蜜蜂》教案

在動物世界中,完美的僞裝,可以讓猛獸避免浪費過多能力,更容易狩獵到獵物,對於弱者動物,則能更好躲避天敵,所以僞裝在動物中是一種很強的技能。都知道蜘蛛大多數是靠織網狩獵昆蟲的,也有很多種類蜘蛛是不織網的,例如這種蜘蛛就善於僞裝——秋麒麟蟹蛛,躲在花朵上,靜候來採蜜的昆蟲。

花蜜和花粉是蜜蜂的食物,這也是蜜蜂每天的工作,所以蜜蜂每天都是飛在美麗的花朵上,不停地採蜜,只是有時美麗的花朵上也藏着殺機,也會一些獵食者僞裝在花朵上,等待蜜蜂自動送上門。

這隻白色的秋麒麟蟹蛛就非常聰明,採用完美的僞裝,和白色花朵融爲一體,當蜜蜂在採蜜放鬆警惕時,被蜘蛛輕易獵殺蜜蜂,蜘蛛可是一種捕殺能力很強的節肢動物,蜜蜂最終難逃食物鏈的弱肉強食法則。

白色蜘蛛選擇在白色花朵上,就像是白色花朵的一部分,這就是大自然中一種擬態僞裝行爲,通過與周圍環境色彩相一致,可以躲避天敵,避免被吞食,也有利於捕食,其它動物難於發現白色蜘蛛的`蹤跡,最終落入它的伏擊圈,成爲白色蜘蛛的食物!

白色並不是秋麒麟蟹蛛的唯一顏色,因爲這種蜘蛛還具有變色能力,會根據周圍的環境,切換僞裝色,主要切換爲金黃色和白色,且只能切換爲這兩種顏色,其中金黃色的秋麒麟蟹蛛最多,因爲這些蜘蛛棲息地主要爲雛菊、秋麒麟等花卉上,這些植物花朵是金黃色的,秋麒麟蟹蛛要與這些花朵融爲一體,皮膚顏色就金黃色的偏多。

秋麒麟蟹蛛的變色功能,就是根據選擇顏色花朵而改變,便會相應地改變體色,這種變色通過液態色素從下層“皮膚”流入上層“皮膚”加以實現,讓秋麒麟蟹蛛能夠融入環境之中,讓它們能適應大自然生存的法則。

關注六維自然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篇20:蜜蜂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模仿小蜜蜂小腳尖點地,後跟離地起飛的樣子。

2.能手腳協調地動作和學習聽指令遊戲。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合作能力,發展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活動準備】

音樂《小蜜蜂》,黃、紅、白各色的花朵。

【活動建議】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圖片,引出小蜜蜂。

你們喜不喜歡小蜜蜂呀?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小蜜蜂有什麼本領?

(2)幼兒自由想像各種小蜜蜂飛的樣子,

(3)教師總結:飛的時候高高的,小腳尖點地,後跟離地,手臂平舉形成飛的樣子。

飛起來的時候輕輕的,小腳輕輕點地踏步。

2.請能幹的小朋友上來示範表演,全班小朋友配上音樂跟隨老師一起來表演小蜜蜂飛。

3.學習兒歌《小蜜蜂》。

4.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及規則。

(1)學小蜜蜂飛,學蜜蜂採蜜。

小朋友排好隊,兩臂側平舉,學習蜜蜂飛,學蜜蜂做蜜動作,屈膝微蹲,彎腰,頭向下低,手臂向後伸直,輕輕搖晃小腦,邊飛邊唱兒歌。

(2)小蜜蜂一起去採蜜。

小朋友排着隊兩臂側平舉,學習蜜蜂飛,飛到黃色的花朵邊,做蜜動作,屈膝微蹲,彎腰,頭向下低,手臂向後伸直,輕輕搖晃小腦。然後在飛回來。

到黃色的花朵上採蜜。到紅色的花朵上採蜜。到白色的花朵採蜜。

(3)遊戲規則:要飛到花朵的邊上做動作才能返回。

5.遊戲結束,放鬆活動

師:小蜜蜂們!我們採了那麼長時間的蜜,都累了吧,讓我們停下來休息一下吧!

篇21:蜜蜂的教案

【教材簡析】

無數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羣,卻讓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當作嚮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許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辦成。

【學習目標】

1、會認六個生字,會寫九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經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讀文體會列寧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課件(蜜蜂在花叢中飛舞)。

2、導語:

小蜜蜂不僅勤快,還會給人領路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蜜蜂引路》(板書課題)吧!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藉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

2、遊戲“蜜蜂採蜜”玩中識字。

3、交流識字方法。

三、細讀課文,理解字詞

1、聯繫生活理解“附近、談天”。

2、換一換掌握“常常”的用法。

3、朗讀中體會“果然、驚訝”。

四、深讀課文,體會感悟

蜜蜂真的會給人領路嗎?列寧是怎樣利用蜜蜂作嚮導找到養蜂人的?

1、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2、畫一畫列寧找養蜂人的路線圖。

3、再讀第二段,談談你的感悟。

五、朗讀全文

六、我們該向列寧學習什麼呢?

學生交流。

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這是前蘇聯人民的偉大領袖,課件出示列寧圖及資料

八、聯繫實際,擴展延伸

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解決呢?學習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有收穫的。

篇22:蜜蜂的教案

活動的生成:

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發現花叢中有許多小蜜蜂在飛舞、並自發地進行了它們在幹什麼的討論,由此引發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對蜜蜂展開積極的探索,喜歡蜜蜂的勤勞和團隊精神。

2、能積極講述關於蜜蜂的經驗,運用多種方式大膽表現。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叢中的蜜蜂,圍繞主題展開討論。

流程:

觀察——圍繞觀察到的現象展開討論——整理出瞭解的問題——制訂解決方案。

分析:

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討論是關鍵,教師要善於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引導幼兒和教師共同商定下面的活動。

二、用圖片瞭解蜜蜂的外形特徵。

流程:

查找圖片——觀察圖片——集體討論——繪畫表現。

分析:這一階段的認知活動與過去的集中教育活動在形式上相象,但是,由於活動是幼兒自己制定的,而且解決的是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幼兒查找資料和觀察的積極性較高,討論和繪畫的主動性也很高。

三、查找相關資料,展開深入探索。

流程: 蒐集資料——講解、交流——觀察、驗證——模仿表現

分析:幼兒查找到的資料有的來自幼兒園的資料室,有的來自於互聯網,還有的來自於家長。他們必須有一個對知識的理解過程,而相互交流不僅可以使教師瞭解幼兒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而且,還提高了幼兒

的表達能力,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再次的觀察驗證可以使幼兒將從書上了解的知識感性化;模仿表現則可以滿足幼兒的表現欲,提高活動的積極性。

四、美工表現、製作主題板。

流程:

確定內容——選擇材料——分組操作——集體組畫。

分析:隨着對蜜蜂瞭解的深入,幼兒的表現慾望不斷增強,但表現能力卻沒有太大的提高。在這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設計了不單純是繪畫表現的綜合表現手法,在摺紙、繪畫、小製作、拼圖等多種手段的操作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欲,又提高了幼兒的操作能力。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滿足了幼兒發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但是,在活動中也有個別環節由於知識性強而導致部分幼兒難於理解。如何把幼兒掌握知識的環節遊戲化,更好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是下一個主題中應探索的課題。

篇23:蜜蜂的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新詞。能認讀“試驗、證、阻、測、括”等10個生字,正確書寫“論、試驗、袋、證、概、減、阻、”等14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試驗、阻力、推測、包括、逆風、超常、本能”。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學習法布爾留心生活、認真觀察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揭題:蜜蜂

2、板書題目:指導“蜂”的寫法。

生齊讀課題。

3.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有哪些疑問呢?想知道些什麼?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來揭開問題的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投影這個要求)

2.檢查字詞。(出示課件)

師:我看有些同學已經讀完了,老師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讀書情況。先讀詞語,看準字形再讀。(出示詞語)

生齊讀:

蜜蜂 試驗 紙袋 證實

飛散 幾乎 大概 阻力

遙遠 推測 包括 檢查

迷失準確無誤 逆風而飛

沿途 陌生 超常 解釋

師:“散”這個字,在這兒讀四聲。“括”要讀清楚。

個別讀。

3.檢查課文朗讀。

師:我們把這些有生字的詞語放回到句子裏,看看能不能把句子讀正確。請同學起來讀句子,其他同學注意聽,請你來評價一下。(課件出示)

生1:聽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裏,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我想做個試驗。

生2: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生3: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生4:在四十分鐘的時間裏,那兩隻小蜜蜂飛了兩裏多路,這還包括了採花粉的時間。

生5:這樣,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生6: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師引導聯繫上下文或找近義詞理解詞語。 試驗 阻力 包括 推測 逆風而飛 陌生 超常 本能

(二)整體感知

1.師:下面請你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文中的法布爾做了一個什麼試驗。你能從文中找到關鍵句子來說一說嗎?快速瀏覽是一種語文學習能力,你要找出準確的句子啊。

師生交流,明確。(作者做的試驗是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板書: 聽說 做試驗

2.默讀課文,討論作者從試驗中得出了什麼結論?

三、精讀課文,學習方法。

(一)方法導學

1.學習課文的第2自然段,體會法布爾做試驗考慮周全、觀察仔細。

師:既然做試驗,就要準備充分,生讀,瞭解試驗過程。

投影:填空

2、讀第五段

師:因爲試驗考慮全面,最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哪一句是結果呢?(要看他爲什麼做試驗)。一起找,讀一讀。

板書:確確實實

師:試驗結束了,作者得出了什麼結論?齊讀,你現在知道“超常、本能”的意思了嗎?

課文開頭你提的問題還有沒解決的嗎?

(二)學法總結

師:剛纔我們用找關鍵句子、邊讀邊概括的方法讀了課文,接下來寫寫生字吧。

四、寫字練習

師:同學們,看一看本課的14個生字哪幾個比較難寫,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提醒一下同學們。

預設:“概”,注意中間部分要寫小點,要避讓。“超”的下邊一捺要足夠長。要能托起上邊的“召”。

篇24:蜜蜂的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概、減、阻”等9個生字。會寫“辨、試、檢”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 紙袋、大概、減少、阻力、包括、檢查、準確無誤、沿途”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實驗的過程。

3.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實驗步驟,品味語言表達的準確。

4.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實驗步驟,品味語言表達的準確。

教學難點: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準備:課件、蒐集蜜蜂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祕嗎?

2.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於蜜蜂,你知道些什麼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爾的資料,師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初讀,處理生字。

對於昆蟲的瞭解,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麼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自己的“攔路虎”圈出來。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同位幫忙消滅“攔路虎”。

2.檢查生字

試驗、證實、阻力、、推測、沿途 、儘管、盡力、陌生、準確無誤、悶熱、納悶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3.檢查句子,

課文中出現了好幾個多音字,我們在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把字音讀準,你注意到了麼?先出示三個帶有多音字的句子,還需要看看書的同學,馬上在課文中找出句子練一練吧,一會兒請自信的孩子來試着讀一讀。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儘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3、書寫漢字 相機指導

1.形近字辨析

“蜜”和“蜜”:無論蜜蜂還是蜂蜜都和昆蟲有關,不要寫成“密”。

“辨”和“辯”:用手分辨就是“辨”,言語辯論就是“辯”。

“檢”和“撿”:用木尺比着檢查就是“檢”,動手撿起就是“撿”。

筆順講解

“試”的第四筆是橫;“阻”和“陌”的雙耳旁是兩筆寫成的。

3.小組合作 給字組詞

4.練習書寫,師相機指導。

篇25:蜜蜂的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跟隨音樂較合拍地小碎步行進,並做蜜蜂飛舞的動作。

2.初步學跳單圈舞,嘗試在圓圈上逆時針換位置。

3.體驗集體舞帶來的樂趣。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小蜜蜂頭飾,與人數相同的椅子圍成圈(椅子上面插上花),左手戴上皮筋,音樂”小蜜蜂“、剪切好的音樂A、B兩段。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樂,學習蜜蜂飛舞的動作

(老師和幼兒戴上頭飾)

”春天到了,小蜜蜂你們看,花園裏的花兒都開了,真美啊!媽媽一會兒帶你們去花園玩兒,好嗎?“

”現在先跟媽媽學學本領:踮起腳尖走一走,打開翅膀飛一飛。“

”排好隊跟着媽媽飛到花園去吧。“放整段音樂。

(評:活動開始,我就創設了遊戲情境”小蜜蜂去花園採蜜“,將一朵朵盛開的花兒粘貼在椅背上,再將貼花的椅子圍成圓圈,變成了美麗的大花園。老師和孩子頭戴小蜜蜂的頭飾,就變成了蜜蜂媽媽帶着一羣可愛的小蜜蜂去花園採蜜了。

在去花園時,我帶着小蜜蜂們在音樂的背景下飛舞,將動作重點提前練習,並讓孩子們在飛飛玩玩的過程中感知了音樂的旋律。)

二、分段學習動作

1.學習A段動作

”飛呀飛,找到一朵花站站好,站到點上。“

”我們一起來動動翅膀吧:先打開戴皮筋的這隻翅膀,再打開另外一隻翅膀,兩隻翅膀一起打開,飛呀飛,飛呀飛,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跟着媽媽的口令一起來做動作:有一個小蜜蜂,飛到西又飛到東,嗡嗡嗡嗡,嗡嗡嗡嗡,不怕雨也不怕風。“

放A段音樂,做一遍動作。

(評:爲了減輕孩子們的記憶負擔和動作負擔,我儘量壓低動作難度,在動作的設計上主要是讓孩子學習小碎步行進,學做蜜蜂飛舞的動作,並且飛舞的動作由單臂輪流打開到雙臂同時打開。在學做動作時,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又採用了與音樂節奏匹配的兒歌來幫助孩子把握節奏學習動作。孩子們在語言節奏的引導下,很輕鬆地就學會動作了。)

2.重點學習B段逆時針交換位置

”小蜜蜂們,先在花園裏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一下。“

”我們已經學會了飛的本領,現在要去採蜜了。先看看媽媽是怎麼採蜜的。“

放B段音樂,老師示範採蜜。

”剛纔媽媽是怎麼採蜜的?“(飛到前面的一朵花站好,採蜜的時候翅膀往後伸直,搖搖小腦袋。)

(評:爲了增強趣味性,我引導孩子們換一朵花采採蜜。空間位置的更換是活動的難點,所以採蜜的動作設計也相對比較簡單,就引導他們兩隻”翅膀“往後伸直,小腦袋靠近花兒搖一搖。可愛、有趣的動作,孩子們做起來特別有興致!)

”跟媽媽一起來採蜜吧!找一朵花站站好,有皮筋的翅膀靠着花。“

”跟着媽媽一起往前飛,飛到前面的一朵花就站好了,一起采采蜜。再往前飛,采采蜜。“

”現在跟着媽媽的口令一起去採蜜:飛呀飛呀飛呀飛,采采采采采采蜜,飛呀飛呀飛呀飛,采采采采采采蜜。“

放B段音樂,帶幼兒一起逆時針交換位置採蜜。

(評:小班孩子年齡小,空間意識弱,方位感差。因此,活動中我用了舞蹈器具”手腕花“來幫助孩子區分左右,學會逆時針交換位置。這一器具的運用,很容易就解決了難點,只要通過語言提示”有皮筋的翅膀靠着花“,孩子馬上就能區分左右,跟着老師一起逆時針飛了。 )

三、隨音樂,完整地表演

”今天小蜜蜂真能幹,學會了飛的動作,還學會了採蜜,現在我們要把剛纔的本領一起來表演表演,好嗎?"

帶幼兒完整表演兩遍,最後結束時讓幼兒做花的造型。

(評:在固定動作的基礎上,我還設計了讓孩子採蜜後自由創編花的造型。這樣,整個活動既有相對穩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動作,又給了孩子們即興發揮、創造的空間,儘量使孩子們能在集體舞活動中學得輕鬆愉快,感受到樂趣。)

篇26:蜜蜂的教案

活動的生成:

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發現花叢中有許多小蜜蜂在飛舞、並自發地進行了它們在幹什麼的討論,由此引發此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對蜜蜂展開積極的探索,喜歡蜜蜂的勤勞和團隊精神;

2、能積極講述關於蜜蜂的經驗,運用多種方式大膽表現;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叢中的蜜蜂,圍繞主題展開討論。

流程:

觀察――圍繞觀察到的現象展開討論――整理出瞭解的問題――制訂解決方案。

分析:

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討論是關鍵,教師要善於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引導幼兒和教師共同商定下面的活動。

二、用圖片瞭解蜜蜂的外形特徵。

流程:

查找圖片――觀察圖片――集體討論――繪畫表現

分析:這一階段的認知活動與過去的集中教育活動在形式上相象,但是,由於活動是幼兒自己制定的,而且解決的是幼兒感興趣的問題,所以,幼兒查找資料和觀察的積極性較高,討論和繪畫的主動性也很高。

三、查找相關資料,展開深入探索。

流程:

蒐集資料――講解、交流――觀察、驗證――模仿表現

分析:幼兒查找到的資料有的來自幼兒園的資料室,有的來自於互聯網,還有的來自於家長。他們必須有一個對知識的理解過程,而相互交流不僅可以使教師瞭解幼兒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而且,還提高了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再次的觀察驗證可以使幼兒將從書上了解的知識感性化;模仿表現則可以滿足幼兒的表現欲,提高活動的積極性。

四、美工表現、製作主題板

流程:

確定內容――選擇材料――分組操作――集體組畫

分析:隨着對蜜蜂瞭解的深入,幼兒的表現慾望不斷增強,但表現能力卻沒有太大的'提高。在這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設計了不單純是繪畫表現的綜合表現手法,在摺紙、繪畫、小製作、拼圖等多種手段的操作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欲,又提高了幼兒的操作能力。

小結:本次活動從幼兒興趣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逐步深入,既滿足了幼兒發展的需要又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但是,在活動中也有個別環節由於知識性強而導致部分幼兒難於理解。如何把幼兒掌握知識的環節遊戲化,更好激發幼兒的興趣,將是下一個主題中應探索的課題

篇27:蜜蜂的教案

目標:用印章的方法進行添畫

材料:刻有蜜蜂圖案的大、小印章若干,一幅花園的背景圖

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花園背景圖:

――這是什麼地方?花園裏有誰呀?

2、教師演示用印章添畫,邊畫邊念《小蜜蜂找花兒》的兒歌。

3、在遊戲中,教師與個別幼兒交談,瞭解並指導幼兒對顏色的辨認:

――小蜜蜂和誰親親嘴?

4、幼兒欣賞印章畫,愉快地念兒歌。

提示:

1、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對個別幼兒的觀察與指導,鼓勵幼兒用力蓋印章,使圖案顏色更加清晰、明瞭。

2、印章的圖案可以1-2種,如:小蜜蜂、小蝴蝶。

3.如果幼兒對這一活動內容感興趣,教師可以繼續提供其他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撕紙、塗色、粘貼等多種方式進行春天的添畫遊戲。

篇28:蜜蜂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能結合重點的詞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給列寧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插圖或課件。

2、瞭解列寧的生平,閱讀列寧的故事。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激疑:同學們,當我們想去一個地方,卻不知道路怎樣走,你通常會想什麼辦法呢?(學生交流),那你們聽過蜜蜂也能當嚮導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讀一個故事---------《蜜蜂引路》(板題)

2、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瞭解蜜蜂嗎?可是你們知道蜜蜂能給人帶路嗎?教師相機板題。

(國小生大多喜歡小動物,從對蜜蜂的瞭解引入課文,激發學生讀文熱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內容。)

對話平臺

感知

1、自由讀課文,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不太熟練的地方多讀幾遍。

2、邊讀邊想:課文裏寫了一件什麼事?

3、組內合作識字:互讀、互聽、正音。

4、教師引導:鼓勵學生小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重點交流識字記字方法。

5、遊戲鞏固識字:讓學生說出一種識字遊戲方法,並讓該生當小老師主持遊戲,鞏固識字。

6、指讀課文,檢查識字和朗讀情況,師生評議,正音。

(抓住低年級教學的重點,突出識字教學,引發學生自主識字的熱情,充分尊重學生識字的個性經驗,轉換師生角色,培養學生能力。)

研讀

1、引導學生尋找故事發生的起因。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節。

2、組織學生讀書,引導閱讀交流。

(1)邊讀邊畫,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相機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語言敘述,可以畫畫表示。)

(2)體會列寧爲什麼要去找養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導學生換詞或造句理解。)結合課文內容,用“因爲……所以……”或者“……是因爲……”說說列寧去找養蜂人的的原因。

3、聯繫事情結果,引發學生讀書興趣。

思考:列寧能找到養蜂的人嗎?從列寧的話裏,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養蜂人的?

結合閱讀課文最後一自然節,體會故事情節的生動性。通過朗讀理解養蜂人的“驚訝”。

教師適時啓發思考: 蜜蜂是怎樣引路的呢?(爲下堂課教學做準備。)

(抓住故事情節上的特點,從因、果入手,適時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語感,訓練學生思維。同時引導學生尋找列寧如何找到養蜂人的答案,激發學生研讀故事經過的熱情。爲下文的學習做了鋪墊。)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附近、談、派、引、列、蜂”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特徵,想辦法記住這些字,找出難點字和書寫上應該注意的問題。

3、教師範寫難點字,強調重點筆畫。如: 談:右邊上面的“火”字一捺變成“點”; 派:右邊不要寫成“瓜”字。

4、學生練寫,共同評議。優秀作業展示。

(重點指導本節課中出現的生字,教學中應該在識字的環節加強識記字的交流。指導寫字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複習

1、讀寫詞語,利用生字詞語卡片,組織學生讀寫。同桌互相檢查評議。

2、指讀課文。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討論

1、提出問題,引導讀書: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

2、合作學習:結合插圖,想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麼地方。想辦法弄清楚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讀書,啓發學生可以用語言敘述過程、畫路線圖、表演等方法。

3、彙報交流:鼓勵學生採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讀書收穫,教師相機引導。

如:學生用畫畫加輔助語言的形式,畫出“列寧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後按課文內容進行敘述。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邊說邊指,理解課文。

學生用語言敘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上適當的關聯詞語,如“因爲……所以……”“先……然後……最後……”等,把話說清楚。

4、抓住重點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以問題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讀書。鼓勵學生有創意的理解、表達,在讀書和彙報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想像、分析和解決總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體現整合的思想。)

感悟

1、啓發學生思考:你認爲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強調抓住課文的相關內容,把自己的理由說得有理有據。

(通過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讓學生在理解與分析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時強調抓住內容進行說明,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訝、敲”,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2、學生嘗 試書寫,教師巡視,注意重點筆畫的指導。如:“敲”字應左寬右窄。注意右邊“攴”不能寫成“支”。

3、同桌互相評議。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時常

往常:過去的一般的日子。

驚訝:驚異

觀察:仔細察看客觀事物或現象。

篇29:蜜蜂的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列寧由於仔細觀察,善於聯想分析而找到了養蜂人;懂得要細心觀察周圍事物,培養自己分析、判斷事物的能力。

2、繼續練習一邊默讀一邊想。

3、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逐漸掌握一邊默讀一邊想的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教學具:

8號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字詞。

蜜蜂、引路、哪裏、談天、驚訝、觀察、果然

二、揭示課題。

齊讀課題。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三、學習課文。

1、默讀全文,邊讀邊看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一邊默讀一邊想:

①列寧爲什麼要找養蜂的人?

②列寧找到養蜂的人了嗎?

③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

④各在第幾自然段寫着呢?

(2)默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列寧爲什麼要找養蜂的人?

(3)默讀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想:

①列寧在路上發現了什麼?

②他爲什麼要仔細觀察?

再默讀課文。想一想:列寧爲什麼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門?

四人一組討論:列寧爲什麼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門?

自讀這一段的最後一句,邊讀邊想:“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蜂的人。”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麼?

(4)朗讀第三自然段。

讀後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

(5)小結:列寧利用蜜蜂作嚮導,找到了養蜂的人。

(6)默讀第四自然段。

讀後回答:養蜂人爲什麼驚訝地說?

“驚訝”是什麼意思?

提問:

①列寧爲什麼說:“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②課題爲什麼是“蜜蜂引路”?

3、通讀全文。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閱讀的方法就是:一邊默讀一邊想。

四、鞏固練習。

1、按課文內容填空,再讀一讀。

(1)列寧想找養蜂人()怎樣養蜂,可是別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裏,列寧就()去找。

(2)養蜂的人看見列寧,()地說:“您好,列寧同志。是誰把您領到這兒來的?”

(3)列寧笑着說:“我有(),是您的()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2、用“觀察”寫一句話。

①說說觀察的意思。

觀察:仔細察看(事物或現象)。

②練習用觀察說一句話。

例:小明仔細觀察螞蟻是怎樣覓食的。

夜晚,我仔細觀察天空中的星星,終於找到了北極星。

春天來了,我仔細觀察柳樹是怎樣發芽的。

③把說的句子寫下來。

五、作業。

1、讀一讀,寫一寫。

蜜蜂、引路、哪裏、談天、驚訝、一所、派

當地、觀察、往常、嚮導、果然、敲

2、、背誦第三自然段。

六、板書設計。

8、蜜蜂引路

花叢

列寧、親自找、邊走邊看、觀察

蜜蜂

養蜂的人、房子

七、課後小記。

語文教案-蜜蜂引

篇30:蜜蜂的教案

一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看圖譜並根據圖譜進行節奏練習。

2.樂意與同伴進行節奏活動,並能根據指揮靈活變換節奏。

二 活動準備:

1.節奏圖譜一張

2.指揮棒一根

3.錄音機

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春天來了,好多花都開了,小蜜蜂正忙着採蜜呢,我們快點去幫幫它吧!(放〈〈蜜蜂做工〉〉的音樂做律動進場)

(二)出示圖譜

1.教師:“你們看花園的花多美啊,我們快坐下來欣賞一下。”(出示節奏圖譜)

2.教師:“他們有什麼不一樣”(有的是一朵,有的兩朵連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現在小蜜蜂要來教我們採蜜啦!看好。(教師進行完整地示範一

遍嗡嗡 嗡嗡嗡 嗡

(1)提問:“剛纔小蜜蜂是怎樣採蜜的呢?”(引導幼兒說一朵就採一下,兩朵就採兩下)“誰願意用你的小手來學一學(老師用口令幫助)

4.教師:“小朋友學的真好!小蜜蜂告訴我們每一朵花都要採到,兩朵連在一起時要採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時可以採慢些(模仿嗡)“我們一起來試試”

(三) 完整練習拍節奏

(1)教師:“我們一起聽着好聽的音樂在來學一學,好嗎?(放音樂注意前奏讓幼兒準備好)

(2)教師:“小蜜蜂說你們學的太棒了,它還想看一次呢,你們願意嗎?

(3)教師:“今天,我們向小蜜蜂學會了採蜜,真開心,大家一起來和小蜜蜂跳個舞吧!(小蜜蜂頭飾)

(四)結束部分

教師:“謝謝你們我又要採蜜了,你們去嗎?(出室)

篇31:蜜蜂的教案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充分運用音樂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爲核心,以興趣愛好爲動力,面向全體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設計中,針對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我採取了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利用這個年齡段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進行表演。

“節奏音節讀法”相對應的動作,是我運用奧爾夫的教學方法,並結合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改良出來的,這一套誇張的表情,詼諧幽默的動作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

音符 節奏音節讀法及動作

“XX”(八分音符) Ti Ti 雙手拍擊兩下

“X”(四分音符) Ta 手拍腿一次

“X—”(二分音符) Ta-2 雙手拍腿兩次

“ 0” (休止符) a?攤雙手,做驚訝表情不發出聲音

XXXX(十六分音符) Tiri Tiri 雙手握拳頭,扭動身體

教學中採用 “科爾文手勢”,將學生覺得難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視覺化,形象化。可以幫助低年級孩子對音準的把握,還能讓孩子們在學習新歌時,跟着老師的琴聲引導下邊做手勢邊識譜,避免了低年級孩子對識譜的畏懼情緒,大大提高了孩子們邊唱邊動的興趣。

這兩套教學法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適用於平日的發聲練習與學唱歌曲環節,可以引導孩子們把無目的的“動”變成音樂中有規律的“動”,使他們在愛學,樂意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年級:國小二年級

教學內容:1.表演歌曲《小蜜蜂》 2.聆聽《蜜蜂》

教學目標:

1、領會音樂要素(節奏、音色、速度、旋律)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不斷提高音樂素養以及音樂感受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2、運用輕巧、愉快的聲音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蜜蜂》。

3、通過聆聽、演唱和表演歌,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飛”的形象,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教育。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國兒童歌曲,4/2拍,F大調。這首歌僅用了5個音寫成。旋律多爲級進和三度音程的小跳,節奏簡單、有規律。全麴生動地刻畫出小蜜蜂爲採蜜而繁忙飛舞的形象。 “蜜蜂” 是學生比較熟悉和喜歡小動物,他們在生活中已通過實物、電視、畫片等不同渠道貯存了有關的“蜜蜂” 。但對於用音樂來表現“蜜蜂” 的學習還是首次。

教學重、難點:1、歌唱時能做到在速度統一的前提下,演唱第二樂句時尤其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 2、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表現作用。 3、有感情地完整表現歌曲《小蜜蜂》,並引導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嘗試探究、創作表現“飛”的音響效果。 教學用具: 鋼琴、沙錘、碰鈴、木魚多媒體課件、圖掛道具等。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情景導入。

1、播放《野蜂飛舞》,律動表演,讓學生模仿各種飛行動物“飛”進教室。

師:我們剛纔聽到的音樂有什麼特點?

生:速度比較快。

師:你們覺得,這段音樂描寫的是什麼小動物呢?

生:蜜蜂、蚊子、蒼蠅……

2、播放《小蜜蜂》

師:讓我們聽聽這首歌,仔細聽聽歌詞,到底是那種小動物呢?

生:小蜜蜂。 師:你們知道小蜜蜂能做什麼嗎?它是益蟲還是害蟲?你喜歡小蜜蜂嗎?願意和它做朋友麼? 生:說說對小蜜蜂的認識。

創設輕鬆活潑的學習氛圍,說出自己感受到的音樂形象,進一步激發學習的`興趣。 引導學生表達對小蜜蜂的喜愛之情,滲透保護益蟲的教育。

二、導入欣賞,歌曲《小蜜蜂》

1、播放歌曲《小蜜蜂》 師:有一首歌曲《小蜜蜂》正好表達了同學們的心聲,帶着大屏幕上的兩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引導學生初聽) 屏幕出示: ① 我們聽到了三段歌詞,其中唱到了小蜜蜂在做些什麼?(生:飛向大樹林、採花蜜、飛回蜂房) ② 歌曲中有一句歌詞反覆出現。你知道是哪一句嗎?(生:嗡嗡嗡,飛吧小蜜蜂)。

2、利用聽唱法,給學生以完整、準確的音樂形象。 給予學生更多想象與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學唱歌曲《小 蜜 蜂》

第一步:學唱第一段

1、複習音符、節奏型,出示多媒體節奏版《小蜜蜂》。 師:誰來試試用我們學過的“節奏音節法”來把《小蜜蜂》讀一讀?(分句讀節奏) 2/4 Ta Ta |Ta A?| TiTi TiTi|Ta A?|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iTi| Ta Ta |Ta A?||

2、生當“小老師”自學、鞏固歌詞。 師:同學們的節奏唸的真好,現在咱們換一換,請你當小老師,教教曾老師怎麼連貫的、完整的把歌詞有節奏朗讀?你們讀一句,曾老師讀一句。

3、教師指導學生視唱歌曲旋律,聽琴分句學唱。(同樣可以轉換角色,老師當學生,學生做“小老師”) 師:每當我們唱到“嗡嗡嗡”時,請同學們邊唱邊做柯爾文手勢。(請學生跟琴演唱,並提醒學生正確的發音姿勢,聲音的位置)

4、聽要求,按要求師生共同完成歌曲第一段的演唱。 師:中間一句留給我,你們來唱前後相同的兩句,行嗎?請你聽聽老師唱到了什麼? 生:我們決不傷害益蟲,快快飛到大樹林中。 師:這裏的歌詞比較緊密,所以要求大家儘可能地把歌詞唱清楚。 生,清晰演唱這部分歌詞。

5、生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師:你能連貫演唱第一段了嗎? 生進行展示。

第二步:學唱後兩段

1、用聽唱法,學唱後兩段歌詞。 師:現在你們已經能夠熟練地演唱第一段,那麼剩下的兩段就不難了。試着唱一唱,我請唱好的同學來幫幫曾老師,做曾老師的小助手,帶領全班一起學習下剩下的兩段。

2、學會歌曲後,藉助柯爾文手勢,用唱名唱一唱旋律。

第三步:歌曲處理

師:我們知道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愉快、輕鬆的。我們要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這種輕鬆與愉快呢?

生:用輕巧、柔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

師:我們知道音有強有弱,歌曲中的“嗡”字,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力度來演唱呢?

生:小蜜蜂震動翅膀的聲音比較弱,所以我們應該用弱一點的聲音來演唱。

師:讓我們完整地把這首好聽的歌曲演唱一遍,你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節奏音節 法貫穿於平時的教學中,簡單的四分音符、八音符、四分休止符,孩子們已經熟練的掌握並準確的表達。 調換老師與學生的角色,讓孩子們體驗成功的喜悅,老師還可以特意讀錯,讓學生在糾正的過程中,更加鞏固熟悉歌曲的節奏及歌詞。 老師用自身範唱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用聽唱法學習歌曲的演唱。 在唱好歌曲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用唱名唱譜。避免學生枯燥的識譜方式,這樣既降低了唱譜的難度,又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提問啓示法 提問上,注重啓發性,給予學生更多想象與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四、分組合作,表演《小蜜蜂》

1、引導學生創編動作。 2、利用樂器爲歌曲伴奏,分組表演《小蜜蜂》 3、全班互動表演歌曲 通過演唱,表演及打擊樂器伴奏,全面體會歌曲所表達的內容,更使學生在合作中得到快樂。

五、延伸主題,德育滲透。

師:你品嚐過蜂蜜嗎?它是什麼味兒?

師:小蜜蜂真好!給大家帶來了這麼好吃的東西,真是我們的好朋友,那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它們呢!

師:那我們唱着歌曲飛到教室外面去和可愛小蜜蜂打個招呼吧! 邊唱歌邊飛舞的離開音樂教室。(播放《小蜜蜂》音樂 注重學科的融合,拓寬學生的文化視角,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進一步滲透熱愛大自然和保護動物的教育,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篇32:蜜蜂的教案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表現與創造的樂趣。

2、學習畫小蜜蜂的基本特徵,並能大膽地表現蜜蜂踩蜜的情境。

3、發展各種線條的組合能力。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生活中瞭解過蜜蜂及其知道它是什麼樣子。

物質準備:繪畫範例、小蜜蜂大圖多媒體課件、幼兒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

指導語:小朋友們好!我有個問題想要問你們。

問題: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四個季節嗎?那現在是四季中的哪一個?

指導語:春天來了,美麗的花兒都開放了,嗡嗡嗡,誰飛來了?

2、引導幼兒整體欣賞圖片及觀察蜜蜂的外形特徵,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

指導語:大家一起欣賞同時觀察蜜蜂長得怎麼樣?請你說出自己觀察後看到的什麼?覺得蜜蜂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的?

指導語:誰知道蜜蜂有什麼本領?

二、講解示範。

邊示範邊介紹畫法及其步驟,認識蜜蜂的外形並學習其繪畫技巧。

指導語:我們都知道了蜜蜂長得是什麼樣子的,還知道它有什麼的本領,那你們想不想把蜜蜂的樣子畫下來?

指導語:先畫蜜蜂的頭(圓圓的),頭上有兩隻眼睛,還有兩隻觸角,再畫橢圓形的身體,身體上有花紋,身體下面有四隻腳,身體上有一對美麗的翅膀。

指導語:蜜蜂是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它最喜歡什麼?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指導語:老師畫的怎麼樣,你們也能不能畫一畫?那想想你要畫怎樣的蜜蜂?誰想出來了說說看?

指導語:請小朋友搬小椅子安靜地畫出你要畫的蜜蜂,在畫小蜜蜂的基礎上,進行添畫有關的背景圖,如春天美麗的花、草等。你要需要幫助話請舉手不做聲。

四、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

(教師對於好的作品加以表揚,並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

指導語:很多小朋友都畫的不錯,這是誰畫的呢?請你說說你畫的蜜蜂是怎麼樣的?在幹什麼?

五、將幼兒作品佈置成展板,供幼兒繼續欣賞。

活動反思:

樂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表現與創造的樂趣; 學習畫小蜜蜂的基本特徵,並能大膽地表現蜜蜂踩蜜的情境;發展各種線條的組合能力作爲活動目標,這次我在這次實習期間的第一次組織教學活動,我組織的是中班美術活動"小蜜蜂"利用繪畫的形式來組織的.雖然之前已經在小班給孩子們上過幾次課了,但是中班,還是非常緊張,尤其是當看到後面坐着幾位老師、見習生的時候,越緊張,就越怕出錯,越怕,就越容易忘記自己接下來要說什麼等。

篇33:蜜蜂的教案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白紙兩張。

教學目標

1.會認“莫、斯”等6個生字,會寫“訝、談”等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遇到問題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激趣

1.小朋友們,我們在學習第15課的時候,展示了畫風的水平。今天,我們要學習《蜜蜂引路》,老師還想和大家一起畫畫,願意嗎?

2.不過,今天的畫畫,不光要動手,更要動腦,用我們的智慧來畫。覺得自己聰明有智慧的同學舉手。

3.好啊!個個聰明,人人有智慧!現在請大家聽清楚畫畫的內容和要求。內容:畫出列寧找到養蜂人的線路圖。要求:(1)必須使用最簡短的文字和最簡單的線條;(2)三人或四人一小組合作畫;(3)畫正確。

4.對聰明又有智慧的孩子來說,這些要求還高啊?

1.願意。

2.全部舉手。

3.啊,要求這麼高呀!

4.不高──!

自主合作學習

1.現在請大家分成兩個小組。

2.等各小組畫好以後,我們將進行比賽。比賽優勝組的同學將獲得智慧之星的光榮稱號。內容包括三項:(1)看哪個小組課文讀的熟。(2)看那個小組的線路圖簡單明白。(3)根據課文內容介紹畫圖的依據。怎麼樣,可以開始了嗎?(每組發一張8開的紙)

1.分組

2.可以了!

3.小組合作讀書、討論、畫圖。

讀書感悟

1.可以開始比賽了嗎?

2.第一項,讀書比賽。請第一小組。要求先每人讀一段,考察個人能力;再齊讀最後一段,考察合作能力。開始。

3.現在請第二小組朗讀。要求和第一組一樣。

4.第一項比賽,兩組戰成平手。

5.第二項比賽開始,請展示你們的線路圖。第一組展示。(教師作適當評價)

6.第二組展示。(適當評價)

7.第二項比賽結果:平局!

8.最關鍵的時刻到了,第三項比賽開始。要求是:先說出畫圖的課文依據,再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讓人聽得清楚明白。否則,就算失敗!要不要再練練。

9.請第一小組。

10.請第二組。

11.現在,我宣佈比賽結果……(清清嗓子)經過激烈的比賽,被評爲智慧之星的是——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全體同學!

1.可以了。

2.朗讀課文。

3.朗讀課文

5.(張貼線路圖並開始介紹)

6.(張貼線路圖並介紹)

篇34:蜜蜂的教案

《蜜蜂引路》優質課教案

讀是理解的基礎,同時,理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讀課文。多讀課文還能幫助學生記憶,積累語言。所以,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始終緊緊圍繞“讀”,通過初讀、細讀、回讀,讓學生在反覆的,多種形式的讀中理解課文。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蜜蜂引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這一環節中,要求學生在默讀課文的基礎上,說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由於這個問題難度不大,所以我請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回答,並在放大課文中標出,以提起這類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環節用大約2分鐘的時間。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第一、二自然段是本課時的非重點,但交代了列寧與養蜂人的關係,因此,在點名讓一兩個學生讀課文後,學生一起理清人稱,然後由學生自己討論出:平時他們在什麼地方談天,理解列寧從沒去過養蜂人家,不認識養蜂人家。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己概括段意,段意可以多人說,最後落實在放大課文旁邊,這樣,多個學生的口頭語言都得到了發展,書面語也得到了補償。這一環節用大約8分鐘的時間。

“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呢?”由這句話引導學生進入第三自然段的學習。第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我將用20’左右的時間指導學生學習。

1.熟悉語句,理解文字表意:學生自由地默讀後,分別回答“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這個問題按“較好—差—好”的順序進行回答:較好的學生要求可以看課文文字進行回答;差的學生模仿較好的學生的答案進行回答;好的學生要求儘量不看書,憑着記憶回答。這樣,體現了分類教學的原則,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中接受新知識。通過讀課文回答問題,學生一遍遍地運用課文語句,熟悉了課文的內容,爲接着的深入理解課文作好了準備。

2、質疑問難,發展邏輯思維。

在學生十分熟悉課文語句的前提下,提出問題:你們都懂了嗎?促使學生進一步思考。學生針對該段提問,組織大家一起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一般都只是一些字面理解方面的,比如,學生會提“果然”是什麼意思等。如果學生提出“果然”這個詞語時,我就讓學生動手查一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想的與事實相一致。從這一詞語引導學生思考:列寧看到什麼,想什麼,事實是什麼。並由學生自己進行分析老師在學生尋找答案的基礎上板書:

列寧

看到 想到

做的 蜜蜂 養蜂人

園子(房子)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查字典,自己思考、尋找答案,教師輔助點撥,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第四自然段的教學以“哪句話與第三自然段有聯繫”這一問題一筆帶過。

四、回讀課文,領會中心。

學生在讀課文後,教師問:你最愛讀哪一自然段,爲什麼?學生通過討論這一問題發展個性。教育學生向列寧學習動腦思考的好習慣,這學期學生已在思品課上學習了《刻苦學習》、《多動腦》等課文,學生已經會運用思品課上學到的道理進行回答,再次強調“認真觀察,認真思考”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思品課學習的要求,也將思想教育貫穿到語文教學中。這一環節用大約5分鐘。

五、聯繫實際,現學現用。

最後,老師提出我們要向列寧學習獨立動腦思考課本後面的問題,在書上尋找答案,下一課時討論。這個練習量不多,但足以促使學生動腦思考。這一環節用大約5分鐘。

這一課剛上過,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掌握了課文中的語言,理解了課文意思,思維得到了鍛鍊,也受到了思想教育,教學效果較好。

篇35:蜜蜂的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的內容。

2.默讀課文,說說受傷的蜜蜂是怎樣修補翅膀重新起飛的。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蜜蜂鍥而不捨精神的讚美。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理解蜜蜂是怎樣修補翅膀重新起飛的。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這是什麼?

2.說到蜜蜂,你想到了什麼?

3.說實話,其實我不太喜歡蜜蜂,因爲我小時候曾經被它蜇過一回,但是後來聽老人說蜜蜂輕易不蜇人,準是誤以爲你要傷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盡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就原諒它了。可是從此看到它,總覺得心裏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這篇文章,(板題)才知道自己對它瞭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讀完課文後,必定會對它有新的認識。

二、初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課文。

1.在整個故事的發展中,我的思想感情發生了哪些變化?

2.學習2-5自然段

(1)你是從哪看出作者的厭煩?

重點:理解詞語鍥而不捨

指導讀出我的不耐煩、厭惡之情

你看到一個怎樣的作者,一隻怎樣的蜜蜂?

(2)小結:爲了發泄自己的不滿,我先是趕它,然後拍它,接着踏它,最後還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於死地。可這隻蜜蜂卻沒有絲毫的膽怯和退縮,它兩次從土裏鑽出來。

3.學習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傷害它,我心中充滿疑問,我開始靜靜地觀察它,我看到了什麼?蜜蜂做了什麼令我感動?

默讀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補充板書。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樣修補自己的翅膀的?

劃記修補過程中的動詞,完成填一填。

(3)被修補的翅膀傷得怎樣?從哪看出很嚴重?

(4)儘管傷得這麼嚴重,但它仍然(引讀填一填)

(5)師引讀9-11自然段。

(6)讀完了蜜蜂振翅起飛的經過,你想對蜜蜂說什麼?

(7)這可愛的小生靈折服了我們,同時也折服了作者,從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引入原名《翅與禱》

三、總結

學完本課,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兩次鑽出來

不怕困難

蜜蜂 一次又一次 修補翅膀

堅持不懈

三次試飛

篇36:蜜蜂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準備

生字卡、蒐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弄清實驗過程。

教學流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麼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爲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藉助後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藉助課後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爲清晰的認識。

三、細讀課文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3)再次默讀,帶着問題思考:爲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試驗?

(4)複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麼記住這些生字,並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書寫,然後,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五、作業設計

練習默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3.通過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

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3.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3.4.5自然段。

(2)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3)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2.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隻,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1)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麼不同?

(2)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可能會遭遇到什麼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學點評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角色換位,使學生入情入境,啓發想象,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三、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1.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心情又是怎樣的?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1.誘導生疑:讀了第3.4.5自然段以後,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2.學生髮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3.教師引導。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麼說的,好嗎?

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最後一段,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5.教師再引導。

(1)對於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交流嗎?

(2)小結;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五、回顧課文,感悟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讀,畫出體現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1)實驗的目的是什麼?

爲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2)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節?

捉自家蜜蜂,便於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爲了與其他蜜蜂區別;在兩裏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爲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考慮周密,體現作者做事嚴謹。

(3)實驗的結論爲什麼沒有明確的答案?

有明確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2.思考推測:另外三隻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2、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麼?

【情感目標的落實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

六、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蟲的相關知識製成一張手抄報,與同學們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