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小班古詩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小班古詩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小班古詩教案設計方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活動準備:

掛圖、VCD教材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纔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情呀?請幼兒討論。

2、

現在老師要請大家再看一幅圖片,你們看到了什麼?(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幹什麼呢?(在問路、在說話),天上怎麼了?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

對!春天到了,小鳥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春天裏有一天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都要幹什麼呀?(幼兒自由回答

)

2、教師總結:清明節時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有一位叫杜牧的詩人,在清明節這天寫了一首詩歌,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這個老人就是行人,這個小孩是牧童,這幅圖描繪的就是行人在清明節向牧童問路的情節,這首古詩說的也就是這個情節。

(三)教師朗誦並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請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朗誦,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麼?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慢慢地跟讀。

4、教師請幾個小朋友出來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邊進行指導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次朗誦詩歌1-2遍。

(四)結束部分。

請幼兒把這首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也可以跟同伴們互相交流。

幼兒園小班古詩教案設計方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在初步瞭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繼續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這首古詩名字叫什麼?(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並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幹什麼?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麼呀?那

你們知道什麼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着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裏鋤草鬆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麼?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裏?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着,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裏,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jy135幼兒教育 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麼?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並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麼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纔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纔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老師示範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後,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爲什麼?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後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幼兒小班古詩教案 篇三

《江雪》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

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麼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像什麼?(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出示多媒體)

(1)你看見了什麼?這幅畫上是什麼季節?冬天會怎麼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2)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3)江面上有什麼?船上有誰呢?他穿着什麼?帶着什麼呢?(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幹什麼?(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1)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2)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3)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看節奏一邊拍手一邊朗誦古詩。

(4)我們聽着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總結: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2、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小班古詩教案 篇四

《絕句》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瞭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

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羣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於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採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並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_@我是分割線@_@2.後兩句採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裏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裏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裏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裏有幾萬里路,

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裏;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着將要駛向幾萬裏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範朗誦並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採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裏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 你是

從哪裏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爲什麼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幼兒園小班古詩教案設計方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能理解圖片的內容,學會念古詩:靜夜詩。

2、體驗詩中離開家鄉的人的思鄉之情。

3、鼓勵幼兒大膽地念古詩,培養他們專心學習的習慣。

活動準備 課件:《靜夜思》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

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中的詩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

2、幫助幼兒初步體驗古詩的意境。

教師:這是一個離開家鄉的人,當天黑下來的時候,

他就特別的想自己的家,想家裏的親人。

二、展開

1、教師朗誦古詩,講解古詩含義。

牀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從窗戶外照進來。

疑是地上霜:把牀前的地映得一片銀白,以爲是一層白白的霜。

舉頭望明月:擡頭仰望天空,一輪又圓又亮的明月高高懸掛着。

低頭思故鄉: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了心中懷念的故鄉!

2、理解字詞。

疑:懷疑,誤認爲的意思。

舉頭:擡起頭,舉是擡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3、幼兒學習古詩,教師指導。

4、利用多種形式反覆練習誦讀。

5、爲古詩創編動作,幫助幼兒進一步的掌握。

教師:誰能給古詩編上動作呢?我們加上動作來念古詩。

三、結束

“我是小詩人”誦讀比賽,鼓勵幼兒積極上臺表現。

教師講評,爲幼兒頒發獎品。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古詩教案設計方案 篇六

活動目的:

1、學習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2、理解古詩內容,感受古詩意境,學會朗誦古詩。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我們猜個謎語,看誰猜得又快又對:青竹竿,頂蜂窩,吃了肉,還有窩。(蓮蓬)

二、理解古詩《池上》

看看,圖上還有什麼呀?(有白蓮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這兩個小娃娃在幹什麼?(撐着小船採白蓮)

教師小結:小娃娃撐着小船,悄悄地去採白蓮玩,可是在回來的路上,不懂得怎樣掩藏自己的形跡,河面上。綠綠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盪開了。這件事被白居易爺爺看見了,他就寫了一首詩,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聽老師來讀一遍(出示古詩)。

三、欣賞古詩

介紹古詩《池上》,指導幼兒理解重點詞句,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⑴小娃撐小艇:小娃娃撐着小船。

⑵偷採白蓮回:偷偷地去採白蓮回來。

⑶不解藏蹤跡:不懂得怎樣掩藏自己的形跡。

⑷浮萍一道開: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盪開了。

四、學習古詩。

集體念,師生對念,男女生輪念。

五、啓發幼兒邊念邊用動作表達詩句含義。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活動反思:

由於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比較多地和孩子們一起進行古詩,繞口令等一系列中國特有的民間活動,所以孩子們對於這樣形式的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同時爲了便於他們的理解,我利用了自己畫的圖片,這樣便於他們的觀察和記憶。

古詩《池上》內容簡單,易懂,比較能夠激起孩子們學習的慾望。同時我利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層層遞進的幫助孩子們進行鞏固和記憶,讓孩子們從小就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這是我們民俗教育的內容,也是我們現在的每一個教師應該做的事情!

幼兒小班古詩教案 篇七

《蜂》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蜂》,理解詩的意思。

2、想象詩的意境,體會詩中所表達的蜜蜂把辛苦歸自己,甜蜜送別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蜂》的課件、兩隻蜜蜂教具、漢字蜂、四幅圖。

【活動過程】

一、複習鞏固古詩。

古詩接龍遊戲。

二、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過渡語:小朋友講得太棒了!嗡嗡嗡,誰也被我們吸引來了?(出示兩隻蜜蜂)

2、玩兩隻小蜜蜂的遊戲。

三、看圖講述,理解圖意。

1、欣賞一組圖:

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觀看課件:蜜蜂採蜜的圖片,觀察蜜蜂是靠什麼來採蜜的?

分角色表演蜜蜂採蜜。

2、蜜蜂這麼辛苦是爲了誰呢?

教育幼兒要保護小蜜蜂,不能傷害它。

3、看圖連貫講述圖意。

四、學習古詩《蜂》

1、過渡語:其實這四幅畫裏還藏了一首古詩,有個詩人名字叫羅隱也非常喜歡小蜜蜂,看了小蜜蜂辛辛苦苦採花釀蜜,就寫下了一首詩來讚揚小蜜蜂,題目就叫《蜂》。

2、看課件欣賞古詩兩遍。

3、看圖分析古詩,瞭解古詩內容。

4、注意語氣,完整學說古詩。

5、配上身體動作學說古詩。

4、結束:今天我們學了一首羅隱的古詩《蜂》,也瞭解了小蜜蜂是怎樣採蜜的,那我們小朋友喜歡小蜜蜂嗎?爲什麼?

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小蜜蜂,仔細觀察一下它是怎樣採蜜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