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七律長征教案多篇

七律長征教案多篇

篇一:七律長征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2、認識本課4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體會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頸聯中的“暖”“寒”的含義。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現在我們國家主席是誰?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主席是誰?你對他有什麼瞭解? 生自薦回答。

師小結、補充,簡介毛澤東主席。

2、、板書課題,簡介寫作背景。

二、檢查預習:

1、瞭解“七律”

根據學生預習情況,出示課件,適當講解。

2、指名說說對長征的瞭解,出示長征地圖。

3、出示本課要求認讀的四個生字,指名讀,齊讀。

4、指名讀課文,集體評價。

5、這篇課文寫了什麼內容?想一想,說一說;指名說。

三、精讀課文:

1、詩中具體寫了紅軍長征途中遇到的那些困難?

請認真讀書,邊讀邊標畫。

同位交流。

集體交流,師點撥。

四、指導書寫:

1、學生書寫自己最喜歡的詩句。

2、展示、評價。

五、總結評價:

1、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

2、教師評價學習效果,強調重點。

六、佈置作業;

必選:背誦《七律·長征》

篇二:七律長征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詩句意思,背誦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 弄懂詩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從中領會全詩表達的大無畏精神和

英雄豪邁的氣概。

2. 體味語言鏗鏘有力,朗朗上口,音樂性的特點,以及對仗的嚴

謹。

教學準備:

1. 瞭解長征的背景

2. 蒐集毛澤東的詩詞。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需重新設計個有特色的導入語

二、1、作者毛澤東需稍稍介紹(可請學生先說)

2、介紹詩歌的寫作背景

爲了走上抗日第一線,挽救中華民族。解放全國人民,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紅軍從福建西部的長汀、寧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雩(yú)都等地出發,向陝北進行戰略轉移,就這樣開始了震驚全世界的空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篇二:七律長征三

教學目標:

1、認識了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正確理解下列詞語:只等閒、逶迤、騰細浪、磅礴、走泥丸、雲崖暖、鐵索寒。

2、理解詩意,感受毛澤東及其中國工農紅軍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

3、有感情地朗誦全詩,感受詩的節奏和韻律,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含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難點:通過重點詞句體會紅軍戰士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長征的資料並自學生字詞;2、收集有關毛澤東所寫的詩詞。

[課前預習]:

1.課前佈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瞭解長征的相關知識,上課時講述你所瞭解的長征。

2.藉助工具書及註釋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解題。

1、師:回顧那段崢嶸歲月,二萬五千里長徵,譜寫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蹟;二萬五千里長徵,造就了多少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萬五千里長徵,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麼,如此豐富深厚的歷史內涵,在長征即將結束的前夕,一代偉人毛澤東寫下了詩這首的七律《長征》。風雲歷史,濃縮成一首詩。今天我們就順着偉人的筆跡,去觸摸長征的風景。

(教師板書課題:25七律.長征)

2、解釋“七律”。(七言八句,頷聯、頸聯對仗工整)。

二、初讀,整體感知。

出示閱讀提示(請一位學生讀,明確要求):

1、自由朗讀詩歌,注意把詩讀通順,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讀的節奏和感情。

2、指名學生讀,正音並檢查生字: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

3、剛纔在讀詩歌的時候,哪兒些字詞的意思你不太明白,你可以提出來。誰來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預設:等閒、逶迤、騰細浪、磅礴、走泥丸雲崖、三軍、盡開顏。隨着我們深入學習,我想對“暖”“寒”這兩個字的含義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4、再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寫了什麼?(紅軍長征,遇到了各種艱難險阻,最後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哪句話看出來: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理解着句詩。只等閒:平平凡凡的小事。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詩歌描寫紅軍長征歷經的千難萬險,表現了紅軍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三、品“萬水千山”體會“遠征難”。(等閒小事有哪些?讀着讀者,你彷彿都看到了那些畫面了.) 這首詩爲我們具體展示了哪幾幅紅軍長征途中威武雄壯的“徵難圖”?你最欣賞其中的哪幾幅圖?爲什麼?

萬水千山:泛指,形容山無數,水無數,困難多,艱險多。

A那麼紅軍戰士們渡過了哪些河呢?請你在詩中找出來。

金沙(金沙江),大渡(大渡河)。

誰來讀一讀寫水的詩句。

B、紅軍渡過了金沙江、大渡河,又越過哪些山呢?

找出:五嶺、烏蒙、岷山。

誰再來讀一讀寫山的詩句。

2.這一路長征,紅軍可謂是跋山涉水,長征從江西瑞金出發,一直到達陝北延安,這就是長征的整個路線圖。(出示長征路線圖)。

1、“騰細浪”、“走泥丸”

1)、說感受

預:綿延不絕的五嶺只不過是翻騰着的細小的波浪;氣勢磅礴的烏蒙山只不過是滾動着的小泥丸。

引導:說得真好,能讀出你的感受嗎?

(2)、看圖。師板畫引導學生比較:逶迤——細浪,磅礴——泥丸。

引導:五嶺山脈縱橫四省、綿延千里,烏蒙山海拔2300多米,氣勢磅礴。拖着病殘之軀,忍飢挨餓翻越這樣的大山,他們走了一天又一天,山是翻了一座又一座,戰士們的草鞋走破了一雙又一雙,有的戰士累倒了,有的戰士病倒了,有的戰士永遠留在了山上。但這樣的困難紅軍怕不怕?(不怕)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師生合作讀)

(3)、學生練讀

引導:多麼強烈的對比呀,誰能讀出山的雄偉,細浪、泥丸的輕巧?爲什麼毛主席和他所領導的紅軍會這樣看待?(革命樂觀主義)(生自己練讀之後,老師引領學生分組讀。)這樣的事情在紅軍的眼裏都是小事。只因爲——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4)、男女合作讀,再齊讀。

2、“暖”與“寒”說感受→讀。

過渡:還能從詩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紅軍的勇敢?

(1) 請生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引導學生理解“暖”。引導:金沙江之戰,乾淨利落,快刀斬亂麻,高興呀!再讀——

(2) 預答:害怕 (這就是寒)讀

心驚肉跳 (這就是寒 )讀

毛骨聳然(這就是寒)讀

看了這場戰鬥,你有什麼感受?

預設: 慘烈、激烈(這就是寒)——你讀!

驚心動魄 (這就是寒 )——你讀

(3)生感情讀,讀出紅軍的“不怕”

引導: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惡戰,這一“暖”一“寒”是紅軍戰士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兩場戰鬥,兩種場面,心情一樣嗎?你能讀出這兩種不一樣的感受嗎?自己練一練。(分男女組朗讀)

指點:天險逾越了,但現在回想起那場面,還叫人膽戰心驚。“暖”,寫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寫出了強渡的驚心動魄,又進一步突出了“難”。這一暖一寒再現了紅軍戰士面對敵人的英勇無畏——讀;

這一寒一暖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紅軍把困難視爲“等閒”的樂觀精神——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3、悟“更喜”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1)、質疑:更喜?讀讀前面的詩句,細細琢磨。(有過哪些喜?)

2)、他們翻越了五嶺和烏蒙,他們渡過了金沙江,奪下瀘定橋,這一切他們都曾樂觀的面對,雖然如今面對的大雪山終年積雪,綿延千里,但是你可以想象到什麼?(他們依然樂觀;不放在眼裏)翻越了岷山,意味着長征即將勝利。誰不高興呢?所以,毛澤東看到的是“三軍過後——”(生接)“盡開顏”

3)師:是啊,紅軍是英勇的,紅軍是樂觀的,難怪毛澤東會那樣豪情萬丈地讚道——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四、總結全詩,拓展延伸。

1、讓我們用毛主席的一段話對長征做個總結。

2、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同學們得到什麼啓示?

師:同學們得到的啓示很大。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以後同學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妨想想紅軍長征,一定會得到一股新的力量,讓你勇敢地戰勝它。我想,這就是我們學習這一課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