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多篇】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多篇】

《七律·長征》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紅軍長征中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理解關鍵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感情。

3、瞭解毛主席詩詞的創作風格:藝術的概括和誇張。

二、教學設想

1、預習要求:

學生對長征的有關知識缺乏瞭解,課前佈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瞭解長征的相關知識,上課時講述你所瞭解的長征。

2、教法、學法:

教師組織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

3、課時安排:一課時

4、教具準備:投影儀、錄音機。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由學生講述自己所瞭解的長征。

2、教師介紹此詩的寫作背景。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播放朗讀錄音。

2、學生聽後自由朗讀,體會詩意。

(合作學習:1、正音。2、藉助工具書以頁下注合作弄懂課文意思。)

3、學生齊讀課文。

4、指導朗讀,從節奏、重音、韻腳、感情幾方面讀出詩中表現出來的紅軍的英雄氣概和樂觀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三)品味詩中畫面

1、創設問題情景:

詩第一句說:“紅軍不怕遠征難”,從全詩看,從哪裏可以看出遠征之“難”?紅軍又是如何看待這些困難的?

(請學生在書上自主圈點勾畫,然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理解詩歌運用藝術誇張手法突出紅軍的樂觀主義精神。)

2、創設問題情景:

《七律長征》爲我們展示了紅軍在長征途中克服困難的雄壯圖畫,請你各用一句話概括每幅畫面的主要內容。選擇你喜歡的一個畫面,說說爲什麼喜歡?

(學生思考,小組合作,教師組織交流評價)

3、紅軍長征途中歷經千難萬險,而詩中爲何只描寫了這幾幅畫面?

(引導學生理解詩歌高度的藝術概括性。)

(四)播放長征歌曲,以唱帶誦。

(五)作業

1、背誦並用規範的正楷鋼筆字抄寫這首詩。

2、課後探究:

“大渡橋橫鐵索寒”一句中的“寒”字寓意深刻,給人多樣化的理解,你對此字有何見解?

板書設計:

七律長征

遠征難:只等閒:

逶迤、磅礴細浪、泥丸(誇張)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水拍雲崖、鐵索寒和樂觀主義精神

千里雪更喜、盡開顏

《七律·長征》知識點

首聯:(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賞析:該聯直接抒情,總寫,高度概括紅軍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和的頑強勇敢的革命精神。“遠征難”總括紅軍長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艱難險阻,“遠征”說明行程之遠,時日之長;“難”說明犧牲之大,經歷之苦。“不怕”“等閒”充分體現紅軍戰士頑強勇敢、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積極、自信的英雄樂觀主義精神,爲全篇定下豪邁、樂觀的基調。

頷聯(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賞析:寫山,以五嶺、烏蒙爲代表。上承“千山”,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途中經過的崇山峻嶺。“逶迤”,彎曲綿延的樣子,形容山嶺綿延不斷,“磅礴”形容山氣勢高大壯觀,“騰”“走”化靜爲動,以動寫靜,突出五嶺氣勢的奔騰和紅軍行軍的急速。該聯採用以動寫靜和反襯的表現手法,運用比喻、誇張、對偶的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富有節奏感和音律美,充分表現紅軍頑強、勇敢、豪邁、樂觀的英雄氣概。

頸聯(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賞析:寫水,以金沙江、大渡河爲代表,上承“萬水”,既寫紅軍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這兩次戰鬥,又虛寫紅軍長征途中的無數激流險灘。“暖”,既寫5月春暖時節金沙江風高浪急、水氣蒸騰的實景,又烘托出紅軍戰士渡江脫險後的激動、喜悅之情和一片沸騰的景象。“寒”烘托瀘定橋環境的險惡,照應上文“暖”字,表現紅軍處境的艱難和危急,反襯紅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氣壯山河的豪邁氣概,寄託對死難烈士的無限哀思。

尾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賞析:總結,想象,突出紅軍翻越岷山後的喜悅之情,充分表現詩人對紅軍指戰員們的殷切希望和無比信任,表達了作者對奪取長征全部勝利的信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喜”字既表現了紅軍戰士在極其艱苦條件下的樂觀主義精神,有表現他們對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典型知識點

1、五幅“徵難圖”:騰躍五嶺圖、疾跨烏蒙圖、巧渡金沙圖、飛奪瀘定圖、喜踏岷山圖。

2、相關常識:“七律”七言律詩的簡稱,交代文章體裁,“長征”是題目。

3、作者簡介: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哲學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和詩人。其重要文章有《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中國的紅色政權爲什麼能夠存在》(1928年)《井岡山的鬥爭》(1928年)《反對本本主義》(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實踐論》(1937年)《矛盾論》(1937年)《戰爭和戰略問題》(1938年)《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1938年)《論持久戰》(1938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紀念白求恩》《反對自由主義》《爲人民服務》《愚公移山》《改造我們的學習》等,詩詞風格雄渾豪邁、氣勢宏偉,代表作有《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卜算子。詠梅》《憶秦娥。婁山關》《清平樂。六盤山》《水調歌頭。游泳》等

《七律·長征》教學反思

《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同志爲紀念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而作。作者以其軍事家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詩人豪放熱情的氣概,回顧了長征的艱難歷程,謳歌了紅軍戰士英雄無畏和樂觀精神,抒發了作者勇往直前,無往而不勝的豪邁情懷。

爲了讓學生更好的瞭解寫作背景

一、精彩回放,走進長征。

首先介紹有關長征的資料,使學生對長征有一定的瞭解,再通過課文中註釋,從字裏行間大致瞭解課文內容。

二、以讀代講,感知長征。

特別引導學生高聲朗讀課文,領會和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詩歌是很講究煉字煉句的具有音樂美的一種語言藝術。因此,讀詩對語言要進行咀嚼,反覆地深入地體會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有所表現的豐富的內涵,還要通過吟誦,體會詩的音韻美和節奏美,逐步培養欣賞和朗誦詩歌的能力。

三、文本對話,深入長征。

詩人展開誇張的手法,創造出新的藝術境界,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烏蒙山的高大險峻,可在紅軍戰士眼中它們不過是細浪和泥丸而已。足見紅軍的頑強和樂觀。在學習課文時,把詩歌反映的具有高度集中性和跳躍性的生活內容,人物形象通過想象加以充實,加以補充,使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很好的理解課文內容。

四、誦讀延伸,昇華長征。

把這一課真正上成讀書課,通過反覆情感朗讀,讀出詩的意境,讀出紅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七律·長征》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全詩。

2、理解詩句,體會中國工農紅軍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認識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理解長征中紅軍遇到的艱難險阻和戰士們對待困難的態度,領會全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精神。

教學用具:長征路線圖;飛奪瀘定橋的情景錄象

一、導入,簡介作者,瞭解七律。

1出示毛澤東圖片:他是誰?有關他你知道些什麼?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寫的一首詩——《七律 長征》。生讀課題。

3 知道什麼叫“七律”嗎?打開書,數一數總共有幾行?每行幾個字?(七律是古詩的一種體裁,每一首詩是8行,每一行字是7個。偶句押韻。“長征”是這一首詩要寫的內容,所以中間有一個間隔號,要注意停頓。)

4 咱們再來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讀準讀通。

1、請同學們先自由地讀一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課文中有哪些生字新詞?先咱們來讀讀。(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

3、個別讀,齊讀。

4、檢查個別讀詩。

5、七律是一首詩,要想讀得更好,咱們得注意讀出韻味,讀出節奏來。(七律的節奏一般是二二三。)

6、自由讀,指名個別讀,齊讀。

三 交流主要內容。

現在你讀懂了詩歌的大概意思了嗎?誰能說說。

四 深入探究,感悟體會

(一)體會“長”

1詩歌的大概意思你們明白了,現在同學們再到詩中找找,紅軍在這條漫漫的長征路上走過哪些地方?用筆把這些地名劃出來。

2 出示“五嶺 烏蒙 金沙 大渡 岷山”,有這麼多的地方,咱們一起來讀讀。

(五嶺 烏蒙 岷山是山名,金沙 大渡是水名 )

3 紅軍長征途中,僅僅只走過這三座山,兩道水嗎?你從那句詩看出他們走過許許多多的山山水水?(出示第一句詩,生讀,板書:千山萬水)

4 你們看這就是當年紅軍走過的那條長征路。出示線路圖。(師述:紅軍長征的原因、時間、出發點、沿途經過的地方、結束時間。)

5 是啊,紅軍戰士從江西瑞金出發,一直走,走過了這麼多地方。這裏有段文字簡要介紹了紅軍長征的歷程。(出示長征簡介。學生讀。)

6 咱們特別來留意一下這段話中的這幾個數據:在短短一年時間裏,紅軍穿過了——11個省,翻過了——12座大山,跨過了——24條長河,行程——二萬五千裏。

7 這條行程兩萬五千裏的長征路途,如果把它拉直了,那就是跨了半個地球啊。現在再來讀一讀課題,你會怎麼讀?

(二)、體會“徵”

1 看着地圖,讀着毛澤東的詩,我們感受了這條長征路的“漫長”。但是,作爲紅軍的領路人,作爲人民的領袖,毛澤東僅僅是在向我們介紹長征路的“漫長”嗎?請同學們再讀讀這首詩,想想你還有什麼新的體會和發現?

2 生自由讀全詩。讀後討論。(體會到了紅軍的不怕難)

3 感受紅軍一路的艱辛。

紅軍先後遇到了那些困難?

1)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這一句你從哪個詞體會到了紅軍翻山越嶺的艱辛?他們遇到了怎樣的艱辛?(簡介五嶺、烏蒙)在紅軍眼裏,在詩人眼裏,那逶迤640公里的五嶺只不過是什麼?那氣勢磅礴的烏蒙在紅軍眼裏不過是什麼?你再讀讀這句你還能從中體會到什麼?(體會紅軍的大無畏精神)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這種精神嗎?

個別讀,齊讀。

作者是通過什麼表達方式讓我們感受到紅軍的這種大無畏精神的?(誇張)

山再高,路再險也無法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然而困難卻接踵而至……

2)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你從哪個詞體會到了紅軍渡江過河的艱辛?(出示金沙江圖)

誰知道紅軍過金沙江的故事?“暖”讓你體會到了什麼?

關於大渡河你又知道些什麼?(補充圖片資料、)

想看看當年那場令人驚心動魄的戰爭嗎?(播放影片)

你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這場戰爭打得異常艱辛,紅軍傷亡慘重。)

你體會到“寒”的意思了嗎?

這一寒一暖讓我們感受了紅軍巧度金沙江的大快人心,體會到了飛奪瀘定橋的心驚膽寒。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裏去讀一讀。

3)更喜岷山千里雪,千軍過後盡開顏。

“千里雪”讓你想到了什麼?(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關於雪山你知道些什麼?

連鳥兒都飛不過去的茫茫雪山,紅軍卻——,他們的心情——,你從哪裏體會到了?

是啊,翻過了這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大雪山,紅軍勝利在望,戰士們怎能不歡欣鼓舞呢?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分享這種喜悅,這種勝利吧!生讀。

4)紅軍在歷時一年的行軍路上發生了許多故事,你還知道哪些?

(老師補充:回想1934年10月,毛澤東率領八萬六千紅軍,踏上了漫漫的長征路。滔滔湘江見證了他們血戰湘江的血雨腥風,悠悠赤水演繹了他們四度赤水的壯烈神奇,冷冷鐵索感受了他們飛奪瀘定橋的驚心動魄,皚皚雪山鐫刻着他們頑強攀登的斑斑足跡,莽莽草地目睹了他們彈盡糧絕時的艱辛生活……終於,在1935年10月紅軍走完了二萬五千裏行軍路,勝利到達了目的地——陝北!)

5)此時此刻,你想說什麼?

4、現在讓我們再來讀讀課題,此刻你讀懂了這個“徵”字嗎?帶着你的理解再讀課題。

五、情感朗讀,昇華感情

如此艱辛的旅途,如此重重的困難,是什麼讓他們的腳步如此堅定?是什麼讓他們擁有與天鬥,與地鬥,與敵人斗的決心?(板書:英勇頑強樂觀主義)是啊,就是這種英勇頑強的樂觀主義精神讓戰士們征服了逶迤的五嶺,征服了磅礴的烏蒙,征服了驚濤拍岸的金沙江,征服了驚心動魄的大渡河,征服了茫茫白雪的岷山,譜寫了一曲氣貫長虹的英雄凱歌!學生再讀全詩。

六 拓展

讀者這首詩,咱們從“不怕”體會到了毛澤東豪邁的偉人風度,從“騰細浪”“走泥丸”感受到了他浪漫的詩人氣質,從“一暖一寒”領會到了偉人也有喜悅,也有痛心,這就是毛澤東的凡人情懷。在漫漫的長征路上,毛澤東就是帶着他的這份偉人風采、詩人氣質和凡人情懷,寫下一首又一首詩篇。接下來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首毛澤東寫的詞《清平樂六盤山》,這是紅軍登上了岷山之後的最後一座山峯時毛澤東寫的。大家試着讀讀。

《清平樂·六盤山》

1935年10月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峯,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你從哪裏感受到了詩人的風格?

課後大家還可以再去欣賞欣賞毛澤東的其他詩詞。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 篇三

董亞君,2015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國小語文青年教師,先後任職於濟南市高新區鳳凰路學校,濟南市北坦國小。曾獲得濟南市高新區鳳凰路學校教師演講比賽一等獎,校優秀班主任等榮譽。愛語文,愛閱讀,堅信教育的本質是一場自我的修行。

學爲主體 細讀品味

------《七律˙長征》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難歷程,讚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這是一首七律詩,全詩共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爲一句,共四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首聯以直白的詞彙、豪邁的語勢,高屋建瓴,總領全詩,高度概括出紅軍在長征中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它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革命浪漫主義風格,成爲全篇的綱領。"不怕"兩字,回答響亮,下筆千鈞,以堅定的語氣表現出紅軍面對長征過程中的千難萬險,全無懼色,頂天立地。"等閒"兩字則將困難輕輕一瞥,加深了對"不怕"的表述,表現出紅軍藐視困難、從容不迫的自豪感。"萬水千山"以靜寫動,以艱難險阻爲主體,展現了一幅濃縮紅軍長征壯闊歷程的總覽圖。

【學習目標】

1、正確拼讀本課詞語,會寫"崖、岷、丸"三個生字,藉助相關的資料理解詩句意思,背誦全詩。

2、通過反覆誦讀,理解詩意,體會詩中表達的情感。領會對比、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對錶達情感的作用和效果。

3、通過對詩句的理解,感受中國工農紅軍在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戰勝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英勇豪邁的氣概和勝利後無比喜悅的心情,領略毛澤東作爲詩人的豪情和作爲一代偉人的的高昂氣概。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理解本文中生字、詞的含義及關鍵詞飽含的感情。

2、體會偉人的胸懷,領會全詩表達的大無畏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理解課題

1、同學們,課前我們閱讀了單元導語,本單元的主題是走進毛澤東。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25課《七律-長征》,去感受毛澤東偉人的風采和情懷。

請大家齊讀課題。中間的這個小點叫做間隔號,讀的時候也要稍作停頓,來,請大家再讀一遍!

2、這是我們在國小階段第一次接觸七律這種格律詩,誰來介紹一下你對七律的瞭解?(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共八行,每行七個字,每兩行爲一句,共四句,分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毛澤東寫的這首長征就是按照七律的格式來寫的,全詩共8行4句,分爲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這是一個知識點,請大家在書上做上標註。

二、預習展示  初學交流

1、七律的格式大家都瞭解了,那本課的生詞你會讀嗎?

①誰來領讀

②讀的真準確,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解釋重點詞義:逶迤、磅礴、雲崖

三、初讀全詩  整體感知

1、好,生詞大家掌握了。接下來,讓我們到詩中去感受詩歌的魅力,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好節奏。

2、誰來給大家展示一下,請你來!

你讀的很通順,節奏掌握的也很準確,讀詩呀,講究平長仄短,停而不斷,聽我來讀首聯(師範讀),誰來像老師這樣讀讀全詩。

3、這樣一讀,我們就體會到了七律詩的韻味,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4、那接下來,請同學們思考,在這首詩中,哪一句概括了全詩的主要內容?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等閒"什麼意思?那這句詩的意思是?(生說)

請大家再看首聯,詩中有兩個字寫出了長征的真實情況,是什麼(遠、難),讀讀首聯,有多遠?(萬水千山)這是一個虛詞,他指的是紅軍長征中翻過一座座山,跨過一條條河,我們再看看137頁的資料袋,它詳細地介紹了"萬水千山"(出示路線圖)

5、二萬五千裏,如果把這條路線拉直,那就相當於跨越了半個地球呀!所以長征,我們用詩中的三個字概括真是"遠征難"(板書:遠征難)。

6、那紅軍是如何看待這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呢?"只等閒"(板書:只等閒)。

把跨越萬水千山的艱難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等閒小事,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呀?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不怕困難)

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種不怕困難的勇氣,(齊讀首聯)

四、小組交流  精讀文本

縱觀全詩,你還從哪些詩句中看出紅軍把艱難險阻當做平平常常的事?

1、學生交流頷聯,並說說詩意

點撥:這個同學很會學習,通過結合註釋的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

(出示五嶺的圖片)大家看這就是五嶺羣山,它縱橫四省,綿延千里,用詩中的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逶迤)。如果讓你跨越這樣的五嶺,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預設:可能會肚子餓、路不好走、有敵人的圍追堵截……)

師:可在紅軍眼裏這連綿起伏的五嶺卻是細小的波浪。

師:(出示烏蒙山的圖片)這是烏蒙山,它海拔3000米以上,比兩個泰山加起來還要高,而且懸崖峭壁,山勢險峻,用詩中的一個詞說那就是(磅礴),可在紅軍眼裏這高大磅礴的烏蒙山卻是(腳下的小泥球)。

那頷聯這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呢?(預設:比喻、對比)

師:還有一種修辭手法,那就是誇張。誇張可誇大,比如燕山雪花大如席。也可誇小,把五嶺誇小成細浪……這一句巧妙運用了比喻、誇張的修辭來抒發自己的豪情壯志,這也正是毛澤東詩詞的藝術魅力。

讓我們男女生合作讀一下這一句,(男藍女紅)。

通過讀,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不怕困難)讓我們一起再來讀(齊讀頷聯)

2、學生交流頸聯,並說說詩義

①師:剛纔這個同學的表述中有一個地方不太準確,誰聽出來了?(靈活處理)暖不僅僅是天氣暖,寒也不僅僅是鐵索寒冷,那這一暖一寒究竟意指的'是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巧渡金沙江"這一段資料,(出示課件:1935年5月,金沙江沿岸懸崖峭壁,敵人重兵把守並揚言:一隻鳥也休想飛過!我軍巧施妙計,利用7只小船和37名船工,神不知鬼不覺地活捉敵兵,不費一槍一彈,不損一兵一卒,就奪取了敵軍陣地。)

②如果你是其中一員,回想我軍不費一槍一炮巧渡金沙江時,你心情如何?(激動 喜悅)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暖。讓我們一起讀出內心的感受來。(齊讀:金沙水拍雲崖暖)

③大家看,結合背景資料能幫助我們把詩讀懂、讀透。下面,我們看一段視頻,插入微視頻:(紅軍過瀘定橋的時候年,當時的敵人爲了阻止紅軍前進,抽去了橋上所有的木板,只剩下13根鐵索,這些鐵索長103米,高30多米,更爲驚險的是,紅軍的頭頂上有敵人的槍林彈雨,腳下還有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所以過大渡河這一段路程,我們經常用"飛奪瀘定橋"來形容當時驚心動魄的場景。)

你能從中理解"寒"字所蘊含的情感了嗎?

④是呀!這是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寫成的一句詩呀(生讀這半句)這也是毛主席緬懷戰友的一句詩呀(生②讀這半句)

兩場戰役、兩種心情,一暖一寒,兩種感嘆,讓我們再來齊讀頸聯。

3、交流尾聯。抓關鍵詞、談體會。

補充:過雪山的故事:長征苦,最苦是雪山草地。提到雪山,幾乎每一位經歷過長征的人,都用了一個"苦"字。92歲的張紹全至今記得很清楚,"來自南方的紅軍戰士身着破爛的單衣,佈滿血泡的腳上纏着幹樹皮……""實在冷得不行,大家就人靠人擠在一起。繼續行軍時,總有一些戰友凍得再也不能起來。

師: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戰士們傷的傷,死的死,翻越這樣的雪山喜從何來呀!(提問)

師:翻越了岷山,長征的勝利就近在眼前,指日可待了。紅軍戰士們歷經無數艱難坎坷,槍林彈雨,終於看到成功的曙光了。此時此刻,他們的心情如何?

②此處"更喜"這個詞更讓我們體會到紅軍什麼樣的精神?積極樂觀(板書)

③是啊,看見了雪山,就如同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就如同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於是堅強的信念,堅定的決心全都化爲一句話:齊讀尾聯。

五、學以致用 感悟精神

1、面對千難萬險,紅軍的回答是"只等閒",他們的表情是"盡開顏"。由此同學們想想,當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又該怎麼辦?(請2-3位學生回答)

2、一首詩、一段歷史,負載着長征路上的千難萬險,包含着中國共產黨的萬般豪情。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學習長征,不僅僅是在回顧一段歷史,更要銘記長征精神給予我們的力量和啓迪!今天就讓我們懷着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再次感受一下毛澤東詩歌的魅力吧。齊讀全詩。

3、作爲詩人,毛澤東一生寫過100多首詩,在詩中看不到"小橋流水"、"鶯歌燕舞";看不到愁思哀緒,看到的是"氣壯山河"、"豪邁情懷",看到的是浩然磅礴之氣。(出示:《清平樂。六盤山》)這是在長征翻過最後一座山寫下的《清平樂。六盤山》,請大家齊讀一下。課後請大家積極搜索毛澤東的詩詞。口語交際課中,我們將進行毛澤東詩詞朗誦活動。

板書:        25 七律  長征

25 七律  長征

長征難  五嶺 細浪     不怕困難

烏蒙 泥丸

金沙 暖

大渡 寒

只等閒               積極樂觀

律長征微課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要求:

1、學會“礴、崖、丸、岷”四個生字,理解“遠征、等閒、逶迤、磅礴、騰細浪、走泥丸、雲崖暖、鐵索寒、盡開顏、萬水千山”等詞語的意思。

2、瞭解詩歌大意,感受紅軍長征過程中的經歷的艱難險阻,體會紅軍戰士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詩歌大意,感受紅軍長征過程中的經歷的艱難險阻,體會紅軍戰士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準備:

紅軍長征路線圖。《長征》朗誦錄音。長征行軍圖片。電影《飛奪瀘定橋》片段。電視劇《長征》片段。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瞭解歷史,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距今75年前的1933年,國民黨_50萬大軍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出示長征路線示意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爲粉碎敵人的進攻,於1934年10月,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的長征。他們一路上跋山涉水,衝過四道封鎖線,翻過逶迤的五嶺、突破烏江天險、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最後翻越岷山,完成了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毛澤東在回首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時,不禁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出示幻燈片,播放詩歌朗誦錄音)

二、初讀詩歌,感知詩意。

1、指名讀詩歌,糾正字音。

師:但是詩歌有其自身的特點,只有讀出了詩歌的節奏,才能把詩讀的更好

2、齊讀詩歌,讀出詩歌的味道。

生齊讀

3、質疑問難,感知詩歌的大意。

師:課前大家都預習了課文,那麼通過自學,你還有哪些詞語不能理解?

(1)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出“騰細浪”、“走泥丸”、“雲崖暖”、“鐵索寒”等詞語。

(2)教師質疑:“三軍”。

(3)學生試說詩歌大意。

4、總結詩歌的學習方法:

師:你是用什麼方法理解詩意的?

生:查字詞典

生:先查字詞典,再參考相關的資料。

師:如果還不能理解,我們還可以向別人請教。這些都是理解詩意的好方法,綜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

三、品詞析句,感悟詩情:

1、學生暢談初讀感受,體會長征的艱難:

師:那麼讀了這首詩之後,如果讓你用一個字來概括對長征的感受,你覺得是什麼?

生:難 、長、險 ……

師:不錯,在那二萬五千裏的漫漫征途上,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其實詩中也有一句話概括的寫出了紅軍對待長征的態度,誰找到了?

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2、細讀詩句,品味紅軍的不怕與等閒

A“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1)體會長征的遙遠:抓“遠征”一詞,學生體會,教師補充

2)體會長征的艱難:抓“萬水千山”一詞

3)情境引讀,感受紅軍的精神

師:那麼紅軍知不知道長征途中會遇到艱難險阻,(知道)明知困難重重,仍然義無反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何等的胸襟和勇氣呀!來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讀

師:縱然是千山萬水,哪怕是千難萬險,紅軍戰士仍然是等閒視之,勇往直前,這是何等的樂觀呀!讓我們一起讀。

生讀

師:從中你感受到了紅軍身上的一種什麼精神?

生:不怕困難、無所畏懼、無比樂觀……(教師板書)

師:其實這種精神我們從下面這句也能感受到。

B“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1)通過“逶迤”和“磅礴”體會“千山”的險峻

2)補充資料體會體會“千山”的險峻,學生補充資料,教師補充資料。

3)師:假如你就是紅軍隊伍中的一員,請你想象一下,要想翻越這樣的山嶺,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生:山路崎嶇、非常難走。

生:荊棘叢生,野獸出沒。

生:飢渴難耐,體力不支。

……

4)通過“騰細浪”和“走泥丸”體會紅軍的不怕與等閒。

師:長征難,難於上青天呀!可是在紅軍戰士的眼裏,逶迤的五嶺就像——(生:騰起的細小波浪),氣勢磅礴的烏蒙山就像——(生:腳下滾過的泥丸),多麼強烈的對比呀,讓我們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讀

師: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對困難的藐視

生:紅軍戰士很樂觀

……

5)情境引讀,深化感受:

a(出示長征圖片)翻越了一座有一座高山,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疲憊的身軀被劃出了帶血的傷痕,可是紅軍戰士一直這樣認爲——

生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b面對着飢餓和死亡的威脅,承受着心理和生理地折磨,紅軍戰士仍然沒有放慢自己前進的腳步,他們總是這樣認爲——

生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c面對着敵人的圍追堵截,眼看着自己的戰友紛紛倒下,紅軍戰士擦乾血淚、繼續前行,因爲他們自始至終都是這樣認爲——

生讀: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師:這正是“巍巍青山何所懼,崇山峻嶺任我遊”呀,巍峨的高山已然翻過,這白浪滔天的大河又豈在話下,誰來讀這一句

C:“金沙水拍雲崖暖”

1)教師引發學生質疑“暖”,理解“暖”。

師:這句話的哪一個字引起了你的注意,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生:紅軍渡過金沙江爲什麼會感到“暖”?

師:是呀,金沙江波濤洶涌,水流湍急;兩岸懸崖峭壁,直插雲霄。渡過這樣的一條江,紅軍戰士怎麼還會感到溫暖呢?

生:因爲當時正值夏天,氣溫較高。

生:因爲紅軍戰士……渡江得到了當地農民的幫助,所以心裏感到溫暖。

生:(介紹橋渡金沙江的故事)沒有浪費一顆子彈,沒有一個士兵受傷,心裏非常高興,所以感到溫暖。

2)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暖”,讀出“暖”。

師:是呀,不費一槍一炮,不損一兵一卒,沒有想到困難重重的長征路上,也會遇到如此大快人心之事。所以紅軍戰士感到——

生:金沙水拍雲崖暖

師:從這個暖字當中你讀懂了什麼?

生:紅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師:讓我們一起讀,讀出這種樂觀。

生齊讀。

D:“大渡橋橫鐵索寒”

1)觀看視頻片段,體會“寒”:

師:很快紅軍戰士來到了天險大渡河,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惡戰。(播放《飛奪瀘定橋》片段)

師:(出示帶有畫面的詩句:大渡橋橫鐵索寒)現在,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詩,我想此刻你對“寒”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生:大渡河地勢險要,河面寬300多米,瀘定橋的13根鐵鏈寒光閃閃,看了讓人心寒。

生讀

生:這場戰鬥非常激烈,在戰鬥中死傷了很多紅軍戰士,使紅軍戰士心裏非常難受,所以感到心寒。

生讀

生:這場戰鬥是紅軍和國民黨_打仗,而國民黨也是中國人,卻對紅軍戰士趕盡殺絕,令人心裏感到非常寒冷。

師: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種感受。

生齊讀

師:這可是沾滿紅軍戰士鮮血的一句詩呀!再讀

生讀

師:這可是融入紅軍戰士生命的一句詩呀!再讀。

生讀

師: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惡戰,兩場戰鬥、兩種心情,讓我們一起讀出這兩種不同的感受。

生齊讀:金沙水拍雲崖暖(高興地),大渡橋橫鐵索寒(沉重地)

E:“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1)體會“喜”的內涵

師:雄關慢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經歷了無數的艱險,只要再翻過岷山,長征就要勝利結束了,戰士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個個笑逐顏開,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欣喜。

生齊讀

師:紅軍戰士“喜”的是什麼呢?

生:……

2)讀出紅軍的欣喜

師: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喜悅

生齊讀

四、拓展延伸,寫出感受:

師:五嶺、烏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難到紅軍僅僅是翻越了這樣幾座山,這樣幾條河嗎?誰能用查閱到的資料回答這個問題?

生:不是。紅軍在長征的過程中共翻越了18座高山,24條大河……

師:這麼多的高山和大河,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萬水千山)18座高山留下了紅軍的足跡,24條大河記載了英雄的歷史。除了詩中所說的自然界的困難之外,紅軍在長征的途中還遇到了哪些困難呢?讓我們看看毛澤東對長征的評價(播放電視劇《長征》片段)

師:在毛主席的心中,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那麼在你的心中,長征是什麼?請拿出你的紙和筆,寫下你自己的感受。

學生書寫,教師指導,然後交流:

生:長征是一首詩……

生:長征是一幅畫……

生:長征是一段歷史……

生:長征是一種精神……

……《七律•長征》公開課教案設計

五、總結全詩,昇華主題:

70多年過去了,遠征者的足跡早已被歲月的流水磨平,但長征的精神卻在世代相傳。氣壯山河的長征,永遠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功垂千秋的紅軍,永遠是我們心中最可愛的人,最後讓我們齊背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