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最新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

2、會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在建立1米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以及估算物體長度的意識。

4、通過測量、觀察、比較等學習活動,感知1米的實際長度,形成1米的長度觀念,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5、培養學生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感受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教學難點: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和知道1米=100釐米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師: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測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

大家在交流的時候都用到了一個字“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米(板書課題)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親自測量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來自於生活。

二、探究體驗。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師:老師的身高是1米58釐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已有經驗進行估計)。

再估計一下,從地面到你身體的哪個部位大約是1米呢,(並貼上標籤),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還是不到1米?

師: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遊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的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停”(學生活動)。

啓發:指着拉開的綢帶,這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呢?(可以用尺量)那請小朋友用你們的尺量一下。(得出用釐米尺量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確的結果。

這樣測量你感覺怎麼樣?(很麻煩)

師:看來同學們如果用自己的尺子來量很麻煩。那誰有更好的辦法呢?(做一把更長的尺子)大家真聰明,能想出這麼多的好辦法。老師這裏有一個好寶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綢帶的長,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設計意圖]從估測老師的身高入手,學生肯定興趣很高,在此過程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長,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估測意識,也爲建立1米的長度單位打下了基礎。

2、認識米尺。

出示米尺。

(1)談話: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用它來量比較長的物體就容易多了。

(出示米尺圖)這就是米尺的縮小圖,請大家拿出你們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數字不同,刻度線不同)

(2)請一位學生拿自己的尺子來量一量老師的米尺上從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長?(10釐米)

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釐米就是1米。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米=100釐米。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思考學生自主發現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

3、用米尺量。

(1)談話:怎樣用米尺量出剛纔綢帶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誰來試一試?指名量出1米的綢帶。你是怎麼量的。

小結:量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用捲尺或米尺的0刻度對齊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課件演示)

(2)提問:王老師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後,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籤。)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你們剛纔在自己身上估計的1米

對不對?同桌合作量一量,並把標籤帖正確了。並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長?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多還是少?多幾釐米?

(4)談話:同學們現在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小朋友張開雙手,先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還是短。再量一量。

交流。問:你能用雙手比劃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用手比劃1米的實際長度)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裏找一找,你的身邊

哪些物體長約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體的長要用米做單位?

[設計意圖]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長,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並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

三、方法應用。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豎着排大約有5人,橫着牌大約有3人。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爲什麼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小組活動。

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爲什麼走的步數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

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小組活動。組織交流。

3、小朋友現在已經知道1米的大概長度,老師站在這裏,誰能上來找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的身邊,最後成一個半徑是米的圓。

[設計意圖]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並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四、梳理知識,總結昇華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們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二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分蘋果”的具體情境與操作過程,認識平均分的兩種現實原型,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能通過具體操作或畫圖的方法解決一些平均分的簡單問題

3、經歷與同學討論、交流的過程,感受合作與分享的愉快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難點:進一步體驗平均分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淘氣家裏來客人啦,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要淘氣把蘋果分一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幫淘氣分一分蘋果好嗎?

(二)自主探究

出示“分蘋果”情境圖

1、觀察情境圖

從這幅圖當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2、按份數分,每份有幾個

(1)佈置任務活動

任務要求:用五角星代替客人,圓圈代替蘋果,將蘋果公平的分給客人。

(2)學生活動,畫一畫

學生在算術本上畫,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3)反饋交流

方法一:1個1個分,分了4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方法二:2個2個分,分了2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方法三: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分,分了1次,最後每人分4個蘋果。

3、按每份4個分,求份數

(1)問題情境

可是這些客人都吃飽了纔過來,大家又不想浪費,打算把這些蘋果帶到福利院中去送給老爺爺老奶奶。

(2)分析數學關係

蘋果總共有12個,每4個裝一袋,需要幾個袋子?

(3)學生活動,分一分

學生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4)交流反饋

每4個放一堆,一共分了三堆,說明要3個袋子。

3、比較,發現異同點

(1)相同點: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每份4個。

(2)不同點:

①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4個。

②總共12個蘋果,每份4個,可以分3份。

(三)鞏固與練習

1、小兔子搬蘿蔔

2、圈一圈,填一填

(四)總結提升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P2~P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密切聯繫。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餘數一定比除數少。

3、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餘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師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

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分蘋果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學教材“分蘋果”,認識豎式。

2、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3、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有20個蘋果,如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呢?

(1)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2)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3)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a.除法橫式: 20 ÷ 6 =3(個)……2(個)

b.除法豎式

3、體驗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課本第3題試一試中的第(1)題”。

(2)學生討論:淘氣的列式對不對,爲什麼?

(3)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6還可以接着分”,正確的式子應是笑笑做的。

(a)討論:根據剛纔這道習題,你發現什麼?

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b)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餘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麼?

指名回答:餘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練習

第3頁“練一練”第1、2題。

四、總結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餘數的除法,餘數要比除數小。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目的:

1.能靈活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整百、整千的加減法的口算。

2.通過自己探索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整百、整千的`加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學生彙報課前收集資料的情況。將部分數據板書。

2、觀察這些數據的特點,說說數的組成。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9

(1)剛纔大家收集了許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的數,小強也收集了兩個數據。張爺爺家新買了一臺彩電1000元和一臺電冰箱2000元,請同學們幫他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計算。

(3)學生介紹自己的算法。歸納幾種不同的算法,比較方法的優劣,讓學生挑選適合自己的方法。

2、教學例10

(1)出示學校圖書館書籍的部分數據,讓學生出一個加法或一個減法問題。

文藝書籍:50種

科學書籍:80種

學習參考書籍:130種

(2)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口算回答,並說一說自己是怎麼算的。

(3)比較這組數與例9的數據在口算時的不同

(4)進一步口算:900+600 1500—600

三、聯繫實際應用

1、讓同學選擇課前收集的數據互相提出用加法或減法的口算問題。

2、挑戰賽 “做一做”1

3、捉鼠比賽。練習十七第一題。

4、讓學生談談本節課學習收穫。

四、作業:“做一做”2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五

一、教學思想:

上學期情況分析:本班大部分學生能正確進行計算,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審題能力較差,缺乏檢查習慣,理解能力較差,對乘法、除法意義認識還不夠。

爲解決這些問題,預計採取以下措施:

1、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採取課前速算、聽算、對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同時充分利用學具,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多照顧學困生以及思維偏慢等的學生,給其進行查漏補缺,釋疑解難,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道理,激發學習興趣。

4、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在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學中,結合課後練習的一些帶思考性的題目,引導學生啓動思維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掌握科學、靈活的方法。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與家長進行適時溝通,讓家長用正確、適當的方法指導孩子學習。

6、與語文教師做好時間上的協調,平時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學生情況。特別是偏科生,多想辦法,儘量的做到優的更優,差的努力補上去。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位置、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複習、加與減、認識圖形、時分秒、數學好玩、調查與記錄。

三、教學重點

有餘數的除法、加與減、時分秒。

四、教學難點

加與減、時分秒。

五、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餘數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的實操活動,是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把一些物體平均分後有時會有餘數,進一步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正確掌握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探索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和正確求商,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並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生活中的大數》,感受大數的'實際意義,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會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認識萬以內數的數位順序;會讀、會寫萬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3、《加與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加減的口算,探索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及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估算意識,並能運用估算對計算結果的大致範圍進行確定,形成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方向與位置》,藉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能給定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測量》,通過動手測量操作和實際活動,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長,以及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能根據具體情景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

3、《認識圖形》,通過生活情境認識角,會藉助三角尺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三種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設計圖案。

(三)統計

《調查與記錄》,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統計,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做出簡單的預測。

另外本學期的學習,還安排了一系列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六、教學課時

一、除法 ——10課時

二、方向與位置 ——4課時

三、生活中的大數 ——8課時

四、測量 ——5課時

五、加與減(一) ——16課時

六、認識圖形 ——7課時

七、時分秒 ——8課時

九、調查與記錄 ——5課時

北師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經歷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培養學生遷移和口頭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將下面口訣補充完整。

四()三十六()九六十三八九()

2、計算下面各題,並說說自己是怎樣求商的?

24÷8= 28÷4=

師: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這節課我們學習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預習反饋

點名讓學生彙報預習情況。(重點讓學生說說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麼問題)

三、探索新知

出示課件例2。

1、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有3行氣球,每行9個)

2、引導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並計算出結果:3x9=27或9x3=27。

4、引導學生思考:通過計算我們知道一共有27個氣球,那麼你能看圖列出2個除法算式嗎?

5、學生獨立思考並列出算式。 27÷3=9或27÷9=3

6、小組探究算法,說說你們各自的想法。

總結:我們在計算除法算式時,看除數是幾,就想幾的口訣。

四、鞏固練習

1、以開火車的方式,合作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1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2、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2題,獨立思考後指名回答。

3、完成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3題,看誰先採到蘑菇,並指名回答用到了哪句口訣。

4、完成教材練習八第6題。直接用除法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五、拓展提升

1、(2)x9=(18)(答案不唯一)

2、(27)÷(3)=9(答案不唯一)

六、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知道了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一句乘法口訣一般可以列出兩個除法算式。

七、作業佈置

教材練習八第8、9題。

板書設計:

用9的乘法口訣求商

3x9=27

27÷3=9 27÷9=3想:三九二十七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注重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藉助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經驗幫助學生學習新知。

不足之處:這節課因爲有上節課的基礎,要把充分的探究學習過程交還給學生。

教學建議:多做一些相應的練習,提高孩子們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