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認識正方體》教案【精品多篇】

《認識正方體》教案【精品多篇】

《認識正方體》教案 篇一

活動設計

幼兒在中班的時候已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並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但在生活中仍會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相混淆。首先認識正方體這符合幼兒對立體圖形的認知發展規律。在我們幼教教材分析以及從幼兒思維發展看:幼兒認識立體圖形的順序是: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在本節活動中,設計多個讓幼兒通過自己觸摸操作來感知、探索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環節,這是爲了保持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與探索欲。這是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科學教育目標的積極貫徹。設計此次活動的最終目的是讓幼兒能正確的認識正方體及其特徵,並能與生活中的形及其他幾何形體相區分,發展他們初步的空間想象力,並在對正方體的探索過程中得到樂趣。

教材分析

《認識正方體》的活動是大班幼兒上學期的課程,本節活動設計、組織符合幼兒的知識體系框架也符合他們認知發展的年齡特點。《認識正方體》教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認知什麼是正方體以及它的基本特徵。各環節上依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裝飾正方體——比較正方形與正方體→通過拆盒子鞏固正方體的特徵。

由於這是幼兒第一次形體感知活動,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幼兒通過操作與反覆的觀察比較,感受形與體的不同和某形體的特徵。教師爲幼兒製作正方體的材料紙質應有多種多樣的規格,其目的就是讓幼兒對正方體六個面的認識積累更多感性經驗。

重點:讓幼兒認識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難點:體與形的差異。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生活中常見正方體與其特徵

2、能在活動中感受形與體的不同,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比較能力;

3、使在探索活動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廢舊紙盒和積木,正方形紙與正方體積木每一面大小相同,白紙。

活動過程

一、話題導入:

教師拿一張正方形紙,說:“小朋友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誰?”讓幼兒說出名稱,讓他們在老師的示範下折一折、比一比,發現正方形的特點: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對邊或對角折都能對齊。教師可以邊折邊問幼兒:“你們發現正方形四條邊有什麼特點啊?”“那我們再看看它的四個角有什麼特點呢?”在提問中幼兒可能無法說明“對邊與對角”,教師可以摺紙演示告訴他們,讓他們說出對邊與對角能對齊的特徵。

你們想給爸爸媽媽禮物嗎?想送什麼禮物?今天徐老師也準備了一份禮物,我們看看是什麼禮物?出示正方體的魔方。詢問幼兒禮物的形狀。引導幼兒初步比較正方形與正方體有什麼相同與不同?教師要用一些形象的兒童語言描述面與體的不同,如:“小朋友看正方形是扁扁的,而正方體是鼓鼓的。”“禮物的每一面都是正方形。”

二、認識正方體:

展開正方體禮物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麼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徵。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然後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麼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上來?”(提示記錄方法)。

幼兒表達活動情況,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圖形?你是怎麼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三、裝扮禮物

讓幼兒利用手邊的紙給正方體的禮物包裝漂亮,一個面只能貼一張正方形的紙,等幼兒完成後問他們“小朋友們,你們裝扮用了幾張紙?你是怎麼裝扮的?發現了正方體和正方形之間有什麼祕密呀?”教師積極引導幼兒發現正方體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合而成。

四、活動延伸:

幼兒操作用書:製作正方體與長方體。(幼兒教育)

《認識正方體》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瞭解正方體的基本特徵,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2、學習觀察、比較與合作,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毛線、紙、水彩筆、正方體若干、立方體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

用禮物的形式引出認識的對象——正方體,初步認識正方體。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兒進行第一次探索。

幼兒觀察正方體的特徵,自由拼搭。

教師總結:正方體是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正方體有6個面。請幼兒進行驗證。

(2)搭一搭:幼兒進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礎上進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組合作搭出正方體。

總結:幼兒在拼搭的時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個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個正方體。少一個正方形和六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個正方體。

(3)量一量:找出正方體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體。

總結:突出個別的,把不正確的進行講解。

3、結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們幼兒園中也有好多的正方體,我們出去找找吧。

《認識正方體》教案 篇三

設計意圖:

幾何體的數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並且很難聯繫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們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遊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通過讓孩子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瞭解正方體的特徵,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的異同,發展孩子們的多方面的學習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並能說出名稱及其特徵。

2、仔細觀察、樂意探索。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事先收集一個正方體的盒子。

2、黑板,記錄表一張;吸管、剪刀、筆、A4紙;磁力棒若干,3個大筐、3張桌子。

3、長方體盒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鞏固正方形特點。

1、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的紙。提問:你們看這張是什麼形狀的紙。

2、幼兒進行觀察,說說是什麼形狀的紙。如:正方形的紙。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提問:你怎麼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紙呢?

4、幼兒說說。能用什麼方法來證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來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結:四條邊一樣長的圖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點。

1、教師出示正方體的盒子,提問:它們一樣嗎?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

2.A、幼:一樣的,都是正方形。

師:你怎麼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誰有方法證明盒子的這個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紙貼在盒子上,與其中的一個面進行比較驗證。

師:那另外的面呢,誰有辦法能驗證?

3.B、不一樣,盒子好像有幾個正方形。一個是立體圖形,一個是平面圖形。

4、剛纔有小朋友說盒子上有幾個正方形?到底有幾個正方形呢,我們一起來數數?

5、集體交流。

A.你是用什麼方法來數的?

B.教師事先準備若干正方體圖形貼在黑板上,根據幼兒的回答方法進行小結,並用圖示表示。如:按顏色、做記號、方位等。

6、教師小結:原來每個盒子都是由6個正方形組成。

7、那麼盒子上的6個正方形大小一樣嗎?

8、出示驗證工具。這裏有一些工具,請你們用這些工具來驗證剛纔的猜測,你們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師講解要求:每位幼兒拿1個正方體選擇位置坐下,3張桌子上分別放一個筐,裏面有5只筆、5根吸管、5張A4紙、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兒可以運用這些工具進行驗證,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個小朋友能幹,能用各種方法進行驗證。

10、集體交流,說說驗證方法。

A.你們有結果了嗎》盒子上的6個正方形大小一樣嗎?

B.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各自的結果。如:用重疊的方法、吸管、磁力棒平鋪等方法進行驗證。

11、出示記錄表,總結盒子的特徵。

12、總結:原來由6個一樣大小的正方形組成的立體圖形是正方體。你們手裏拿的盒子都是正方體。

三、活動延伸。

1、我這裏還有一個盒子,它是正方體的嗎?

2、拿現在我們回教師用今天學過的新本領來驗證吧!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繫,從而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認識正方體》教案 篇四

【教學內容】

教材第20頁的內容及教材第21~22頁練習五的第4、5、8、9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特徵。

2、通過觀察比較弄清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聯繫與區別。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空間概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正方體的特徵。

難點: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回憶長方體的特徵,請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別說出長方體的棱在哪兒?幾條棱可以分別分成幾組?相交於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叫做什麼?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種特殊的立體圖形。

(板書課題:正方體)

二、新課講授

探索正方體的特徵。

1、想一想。正方體具有什麼特徵呢?我們在研究時應該從哪方面去思考?(也應該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去考慮)

2、合作學習。

學生根據手中的正方體學具,小組合作探究。

3、集體交流。

1組: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大小都相等,6個面都是正方形。

2組:正方體有12條棱,正方體的12條棱的長度相等。

3組:正方體有8個頂點。請學生到講臺前,手指正方體模型,按“面、棱、頂點”的特徵有序地數一數,摸一摸,其他同學觀察思考。

教師問: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正方體?

4、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繫與區別:

老師出示一個正方體教具。請學生討論:它是不是一個長方體?

學生充分討論,集體交換意見。

學生甲組:這個物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長方體。

學生乙組:長方體6個面是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而這個物體是6個面都完全相同,所以我們也認爲它不是長方體。

學生丙組:我們組有不同意見,因爲我們認爲它的6個面雖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長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的12條棱也包括每組4條棱長度相等;6個面面積相等,也包括了相對的面面積相等這些條件,所以我們認爲它是長方體。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長方體中包含着正方體,用集合圈表示爲:

教師:我們把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或者叫立方體。

三、課堂作業

1、教材第20頁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練習五的第4、5、8、9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大家有什麼收穫?(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穫,教師將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

【板書設計】

正方體

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每個面都完全相同。

有12條棱,每條棱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

【教學反思】

1、在複習長方體的特徵後,讓學生學會把學習長方體的特徵的方法遷移到學習正方體的特徵上來,使學生又快又好地掌握了正方體的特徵。

2、把猜想和探索實踐緊密結合,既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又讓他們享受猜想的成功體驗,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同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繫與區別”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只是學生需對體驗中獲得的有關知識進行搜索、歸納、整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