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目錄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第一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第二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第三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第四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第五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教學幾分之一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來進行初步的認識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此外,本課時內容也是今後認識幾分之幾、比較分數的大小及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的基礎。因此,要讓學生切實掌握這些內容,尤其是要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分數的具體含義,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對教材的處理:

以“動態生成”和“活動學習”的教學理念爲指導思想設計本課教學的。從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出發,讓學生運用平日積累的生活經驗和認知體驗,動手“創造”分數,在討論交流活動中學習新知,目的在於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讓學生一接觸到就能喜歡上,從而萌發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教學方法選擇: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點撥,引導的作用。在本節課中,我力圖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我採用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學生從平常的經歷中去發現跟分數有關的現象或事件,並通過折一折,塗一塗,想一想等課堂教學活動來探究分數的相關知識與意義。

根據課標中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以及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認知規律,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體會分數的重要性,瞭解分數的意義。

2.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通過一系列“折一折,塗一塗,說一說,想一想”等教學活動,學生經歷分數形成,理解的過程,培養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教學幾分之一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來進行初步的認識的,從整數到分數是數概念的一次擴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初次學習分數會感到困難。此外,本課時內容也是今後認識幾分之幾、比較分數的大小及進一步學習分數和小數的基礎。因此,要讓學生切實掌握這些內容,尤其是要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簡單分數的具體含義,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對教材的處理:

以“動態生成”和“活動學習”的教學理念爲指導思想設計本課教學的。從學生的原有認知基礎出發,讓學生運用平日積累的生活經驗和認知體驗,動手“創造”分數,在討論交流活動中學習新知,目的在於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讓學生一接觸到就能喜歡上,從而萌發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體會分數的重要性,瞭解分數的意義。

2.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通過一系列“折一折,塗一塗,說一說,想一想”等教學活動,學生經歷分數形成,理解的過程,培養動手操作,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正確讀寫簡單的分數

教學難點:瞭解具體分數所表達的意義

教具:月餅實物圖,圓形紙,正方形紙,練習紙,長方形紙

學具:直尺,彩筆,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創設,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

師:老師指導同學們都喜歡交朋友,今天啊,老師爲大家帶來了兩位新朋

友。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究竟是誰。

老師通過多媒體展示並提出以下故事情景。

芳芳最近要過生日,明明買來了禮物,四個蘋果,兩個小蛋糕,一個美味的月餅(在ppt中呈現)。兩人一起開開心心的過生日,在分禮物的時候,芳芳迷茫了,剩下的一個月餅要怎麼分才最公平呢?

提問: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幫芳芳公平地將禮物分給他們兩個人呢? 學生:提出一人一半,平均分的這個詞。

老師:強調“平均分”,並在黑板上板書。

2.導入新課

請一個同學將實物月餅圖平均分成兩份。

提問:拿出一般的實物月餅圖紙問學生能不能用以前學的數學知識來表示呢? 學生:不能或0.5 1老師:我們今天啊,要學習另一種知識來表示這一半,那就是用分數2 來表示 。 在黑板上板書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 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1師:通過剛纔分月餅,我們怎樣得出分數2 的? 1生:將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 2 。教師用實物月餅圖演示,1並板書分數 2得來的過程。同時強調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數表示。並講明這就是分數的定義。

師:我們知道了分數的意義,接着我們來看看分數又是怎樣書寫的。其中一份分子

平均分分數線

總分數分母 1讀作:二分之一2112.藉助教具圓形卡紙,進一步認識簡單分數3 4並理解它是如何得來的。 1113.說明像234 這樣的書就叫分數。 12

三. 鞏固拓展,靈活運用

1.折一折。

通過動手讓學生按要求摺紙: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摺,再對摺,打開觀察並 在練習紙上填空。

(1)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份.

(2)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寫作:()

然後讓學生折一折,塗一塗,做出自己喜歡的簡單分數,並讓學生將自己摺好的分數在講臺上展示給大家看,並說說這分數是怎樣折出來的。並讓學生對其作出評價。

2.判一判:

在學生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多媒體展現準備好的試題,看圖判一判。讓學生對分數的初步認識得到鞏固。並充分理解到只有平均分是產生分數中所必須的條件,同時明白是誰被平均分。

3.說一說:

通過說一說的看圖練習題,如把一根繩子平均分成( 3)份,取其中的( 1 )1份是這根繩子的 3。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分數的意義,讓他們不僅會人認識分數,做分數,還能說。從而使學生對分數的初步知識更透徹,對分數的運用更爲靈活,同時爲在生活中使用分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 課堂小結

先讓學生說說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請結合生活用分數說一句話。然後老師總結今天所學知識:我們通過平均分實物,初步認識到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這樣的數就叫分數.

五. 板書設計

第二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一分(一)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第53--55頁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和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

必要性。

2.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熟練認讀分數,能夠寫簡單的分數。

3.瞭解分數的含義知道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其中一份表示幾分之一,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探究學習的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1、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瞭解分數的含義。知道把一個圖形平均分

成幾份,其中一份表示幾分之幾,幾份就是幾分之幾。

2、會正確讀、寫分數,知道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瞭解分數的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分數圖片??

學具準備: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紙片??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題是“分一分”。

看到這個“分”,你想到了什麼?(平均分)

對,我們分東西的方法有許多,但是數學上要重點研究“平均分”。我們就來解決幾道平均分的問題。

(1) 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淘氣和笑笑,每人分幾個?

(2) 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淘氣和笑笑,每人分幾個?

(3) 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淘氣和笑笑,每人分幾個? 你能列式嗎?

這半個蘋果,能不能用整數表示嗎?

怎樣表示?還可以怎樣表示?

你會寫二分之一嗎?(生示範寫)

告訴大家,這是一個什麼數?

師示範寫,強調書寫順序。

先寫短橫線,它的名字叫分數線;再寫分數線下面的數,它叫做分母;最後寫分數線上面的數,它叫做分子。這個分數讀作:二分之一。一起來邊讀邊寫。

比較一下分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有什麼不同?

那你知道分數線、分子、分母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嗎?這個分數代表什麼意思嗎?

再回到開始的問題。笑笑得到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淘氣也得到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

二、1、拿出學習紙,你能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它的二分之一嗎?

2、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說一說,你是怎麼做的?(分數的意義)

請同學評價。糾正不準確的地方。

請學生多次敘述。

3、同學們,我們認識了二分之一,你還想認識其它更多的分數嗎?

請看老師出示的這幅圖,塗色的部分應該用哪一個分數來表示?爲什麼? 請學生將圖貼在黑板上,並寫出這個分數。(共4個)

4、一起讀一讀寫出的這些分數。你發現這些分數都有什麼特點?

(塗色部分只佔一份,分子都是一。)

如果塗色的部分不止一份,你能用分數表示嗎?

拿出正方形學習紙,將它平均分成4份,用塗色的方法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並且想一想用哪一個分數來表示。

請學生演示,並說明理由。

5、老師這裏還有幾幅圖,你能用分數來表示塗色部分嗎?

6、看看黑板上,我們寫出了許多分數,像這樣的分數還有許多。

板書:像??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所以我們今天的這節課也可以叫做“分數的初步認識”。

三、你認識分數了嗎?

我就用分數的知識來考考你。送給你們一個闖關遊戲,想不想玩?有沒有信心過關?

1、 第一關:看圖說分數。(注意指導學生表述的完整性: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2、 第二關:看圖寫分數。

3、 第三關:判斷。

4、 第四關:黑板上有8幅圖,你能用分數表示它們沒有塗色的部分嗎? 師:恭喜你們,這麼快就輕輕鬆鬆過關了。老師真是佩服你們的聰明。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分數,比如:一週有7天,1天就是一週的1/7,你能聯繫生活實際,用幾分之幾說一句話嗎?與同桌說一說。

四、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課後評析: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學生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對於國小生來說,數學學習往往是他們自己生活經驗中對數學現象的一種“解讀”.在教學中,如果能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他們喜聞樂見的素材喚起其原有的經驗,那麼學起來必然親切、有趣、易懂了。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讓學生通過折一折、說一說、塗一塗等一系列的活動中認識分數。始終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操作,讓他們在動手分圖形中,感悟分數、理解分數、比較分數。從而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同時通過動手摺,動腦想,動口說等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提高他們自主探究的熱情。

一、在探索中發現

現代教學論認爲,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是兩個轉化過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識結構向學生的認知結構轉化;二是由學生的認知結構向智能轉化。這種轉化過程只有以學生裝爲主體,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才能實現。沒有學習主體的積極參與是沒有辦法學會數學的。因此,數學的教學應力求體現知識發展的階段性,讓學生經歷嘗試、假設、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心向,使學習數學成爲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內在需求和追求。在這個教學案例中,學生有“1/2”這個分數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完善、修正、充實的過程。

第一層次,從自然數引入,以生活中的兩個實際事例使學生感受到分數“1/2”產生的必要。在這個階段,“1/2”這個分數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是模糊的。因此,一學生用剪刀估摸着把圓形紙片剪成大小差不多的兩半的直觀操作,使絕大多數的學生感受到剪下的其中一份就是這個“月餅”的1/2。

第二層次,另一學生的質疑並“把圓形紙片對摺,在用剪刀沿摺痕剪成兩半”的演示中,學生對“1/2”這個分數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感受到只有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纔是1/2。

第三層次,通過老師的演示和質疑:“這一份是這個月餅(出示一個更大的圓形紙片)的1/2嗎?”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是這個月餅(特指原先用來平均分的那個月餅)而不能是另外的月餅的1/2。至此,對於一個月餅的1/2,學生有了較清晰的感知。但此時學生對“1/2”的認識僅停留在直觀的一個月餅的1/2,認知結構還不能轉化爲智能。

第四層次,1/2還可以表示什麼呢?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學生茅塞頓開,紛紛舉例。對“1/2”這個分數的認識又向前邁了一大步,爲以後分數意義的學習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學生感悟分數1/2的過程,是思維不斷深入、不斷髮展的過程;是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結構的過程。

歷經四個層次,學生享受到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對分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在發現中體驗

數學教學只有通過學生的探索發現,在發現中體驗,認知、情感、技能、態度才能協同發展,這纔是真正有效的數學學習。這個教學案例中,學生在認識1/2後,教師以一句“認識了1/2後,你有什麼想法或問題嗎?”爲學生創設了自主選擇的空間,並根據學生的需求自然引入認識分數“1/4”。通過學生的操作實踐去體驗分數1/4,3/4,4/4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在這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學生還學到了很多書本上不曾涉及到的知識。如“2/4就是1/2”,“4/4就是整一張紙”等。這裏,教師爲學生創設了選擇的空間,讓學生體味自主選擇的輕鬆和快樂。整個學習過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發現,在發現中加深了對分數的感受、體驗。

三、在體驗中發展

數學教學的目的是多元化的,除了應該掌握的知識、技能外,還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全面

提高自身的素質,發展情感,磨鍊意志品質,培養創新精神,完善個性人格等。案例中,在教學的總結階段,一學生提出了學習中碰到的疑問“怎樣才能在圓形紙上表示出1/3?”至此,學生對“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1/3。”已經建立了清晰的認識結構,對摺出一張圓形紙片的1/2、3/4等有了實踐體驗。但對於一張圓形紙片如何折出它的1/3,即在實際運用中出現了困難。學生通過嘗試操作、探索研究這一環節,順利解決了這一實際問題。這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又通過操作探索解決了問題。師生自發的熱烈鼓掌既是對問題解決的評價,更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有利於自信心的培養。

總之,本案例中,學生對分數的認識,經歷了從探索中發現,從發現中體驗,從體驗中發展的全過程。教師只是起到組織者、點撥者的作用,從而真正做到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感受。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一次又一次的“發現”新分數,認識新分數,他們感到分數就在身邊,並獲得一次次成功的體驗,學得興趣盎然。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是國小階段一堂必不可少的概念課,他爲我們以後學習的小數認識、性質及分數的意義等內容教學奠定基礎。下面我想就這節課當時設計時的一些想法以及教學後的反饋情況,談談自己的體會與思考。以供大家交流,希望在交流中使自己得到提高。

一、找準學生的真實起點,有效組織教學

在教材的編排中,是第一次編排有關分數的內容,第一次正規的學習分數,但在現實的生活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感知過分數。在這節課的導入部分,我並沒有過多的去創設所謂的生活情景,而是直接開門見山,從一句:“你們聽說過分數嗎?”導入課文,從學生的回答中,我們可以大概瞭解學生對分數的認知的情況,從而掌握學生的學習起點,讓學生直接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更有效地組織學生去探究新知。

二、面向全體,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上,教師講得再好,教學環節設計的再恰當,如果沒有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那也只是一廂情願,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實現“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在學生認識了1/2時,先讓學生折一折,讓學生全體參與體會,分數是在平均分的基礎上形成的。然後再認識幾分之幾時,讓學生選擇例舉的分數用圖形折出來或者自己把一個圖形折一折創造出一個分數,並互相說說創造出來的分數表示什麼意思。這些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折一折,塗一塗,寫一寫、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個個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探索,從而初步理解分數所表示的意義。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了,隱性的心理參與和情感投入也加大了。當然在學生全體參與的同時,我們忽視老師的引導者的身

份,在學生反饋的情況和動態生成中我們老師要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予以適當的調整。

三、設計層次性的練習,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在練習設計時,先利用看到法國國旗你想到了那些分數,拓展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判斷能否直接用分數表示,進一步鞏固分數產生的基礎是必須平均分。利用色塊圖,培養學生的轉化思想、利用驗證1/8 ,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在猜想以後要驗證,並讓學生明白,雖然只分成了兩份,但平均分後照樣可以用分數表示,進一步完善分數的意義,體現極限思想。

我想通過一系列的練習的設計和安排,既可以鞏固所學的新知,又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

四、注重完善知識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學性

在教學1/2時,從三個問題入手:(1)塗色部分能用什麼分數表示、(2)所有空白部分能用什麼分數表示、(3)觀察這些圖形的塗色部分,都由1/2表示,他們所表示的面積都一樣大嗎?通過這些問題爲我們今後學習分率和找對應的量打下伏筆。從而不斷地完善數學知識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學性,

第三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第一課時“認識幾分之一”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第一次出現分數,由於分數與整數差異很大,學生會感到很困難,對分數的意義理解透了很不容易,本節課運用了直觀積累的教學方法,通過分實物、折線、分線段等多種活動,使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從而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初步知道了幾分之一的寫法及各部分名稱。

課上,同學們用眼看、動口說、動手摺、動手畫,激發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又通過了多種形式的練習,理解了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學會讀寫幾分之一。

2.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培養學生對分數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探究、交流親身的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具與學具

教具:月餅實物圖、圓紙片、長方形紙片。

學具:長方形紙片5張、圓形紙片2張、梯形紙片2張、準備練習的圖形作業、直尺、彩筆。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導入

提問:我們學過了“平均分”,如果把14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塊?

把9塊月餅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幾塊?

把2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塊?

老師現在要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應是幾塊呢???結果不能用整數表示,那麼,就產生了一種新的數,我們管它叫分數。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分數。

(板書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學習新課

1.老師出示一個月餅實物圖,把它對摺一下,從中間剪開。提問:老師把這個月餅怎麼樣了?(分成了2份)這兩份的大小怎樣?(一樣大)說明老師是平均分的。(板書:平均分)

提問:爲什麼說是平均分的?

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我們就說每份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用分數表示爲1/2(填在月餅實物圖上)。

指導書寫: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把月餅平均分成2份,橫線下面就寫“2”,表示這樣的1份,在橫線上面寫“1”.讀作:二分之一(要求學生一邊空書1/2,一邊說說什麼是1/2)。

提問:這一份是整個餅的1/2,那麼,另一份呢?爲什麼也是它的1/2呢?

2.老師出示一個圓形紙片,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提問:我把這個圓形片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請一名同學到前面,分別指出那一部分是圓的1/3),誰會寫1/3?一位同學上前來板書,其餘同學寫在自己的小黑板上,老師巡視。

3.把一個圓形片分成了3份,每份是它的的1/3。這句話對嗎?爲什麼?(強調: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數表示)

4.讓學生用三等分的長方形紙動手摺出三分之一,並塗上顏色表示出它的三分之一。提問:我們把這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了幾份?

提問:能說這個(指長方形紙片的1/3)是那個圓形紙片的1/3嗎?

小結:把誰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誰的幾分之一。(要求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幅圖中1/3表示的意思)(板書:是誰的)

5.讓學生按要求摺紙:把一張長方形紙對摺,再對摺,打開觀察並填空:

(1)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份。

(2)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寫作:( )/( )

6.讓學生用直尺在練習本上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再對着直尺上的刻度1,2,3??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0份,寫出每份是這條線段的( )/( )

7.口答:(老師板書:1/2, 1/3, 1/4, 1/5, 1/10??)

這樣的數,都是分數,它們是怎樣得到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互相說) 每個分數中間的橫線叫做分數線,表示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分數線下面的數叫做分母,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分母就是2,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分母就是3??(使學生明確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了幾份,分母就是幾)分數線上面的數叫做分子.

提問:這幾個分數的分子有什麼共同的特點?表示這樣的一份,分子就是1.

(三)鞏固練習

1.那三張同樣的長方形紙片,分別摺疊出它的1/2, 1/4, 1/8,並塗上顏色。 提問:折出它的1/2,分母是幾?應把長方形紙片平均分成幾份?

折出它的1/4,應把它平均分成幾份?根據什麼?

2.在每個圖裏選適當部分塗上顏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數。(將準備好的圖形片練習)

提問:每圖中平均分成的份數與分數的哪一部分有關?分數的哪一部分決定塗顏色的份數?

3.下面哪些圖裏的塗色部分能用分數表示請寫出來(見書本)

提問:第4個圖中的塗色部分爲什麼不能用分數表示?(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4.寫出下面各分數(要求: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分數線不要畫太長,分子、分母上下對齊)

(師讀生寫,一人板演,其他同學寫在本上)

六分之一九分之一十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七分之一二十分之一

5.出示梯形紙片

每一份是這張紙的1/4嗎?爲什麼?

誰能在這個梯形的基礎上再折一下,使每份大小相等.

提問:這樣每份可以用什麼分數表示?爲什麼?

(四) 比較大小,深化認識

1、以學生“作品”爲材料,比較“數形結合”的兩個分數的大小。

2、直接給出兩個分數,比較大小。

由此,讓學生得到體驗:分子是1的分數,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則越大。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平均分實物,摺紙分線段,初步認識到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這樣的數就叫分數.

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一)

認識幾分之一

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小塊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 寫作:1/2。 象1/2, 1/3, 1/4, 1/5, 1/10都這樣的數,是分數。

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這個圓的三分之一,寫作:1/3。

1/3在寫作時注意:

分 分 分1.先寫分數線,在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子 數 母2.注意書寫的規範性、順序性。

線3.分母與分子要在一條直線上。

歸結:分數中要注意:平均分是誰的

教學反思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基於生活,數學的知識本來就來源於生活。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剛上課,我創設了一個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中秋節分月餅。從整數可以分開始,到不能用整數來分就會出現一個新的數的需要,在分月餅的過程中,特別強調“平均分”這個概念。

做數學,體會幾分之一的意義。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和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資助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節課,我注重爲學生創造探究條件, 讓學生動手摺一折,塗一塗, 進一步探究分數的意義, 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官認識。本節課我安排了三次的操作活動,在認識1/2時,學

生通過分月餅初步感知了1/2的意義後,我安排了一個找圓形1/2的活動,讓學生從實物上升到抽象圖形的認識。認識1/4時,同樣一張正方形紙,學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現出的這張紙的1/4也不同。通過畫線段從中認識1/2, 1/3, 1/4, 1/5, 1/10這些分數的表示,這種方式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拓展學生的思路,進行思維訓練。

雖然本堂課有以上幾個優點,但是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主要可歸納如下: 1、課堂紀律性不夠。由於本班的學生比較活躍,部分學生回答問題時,直接將答案說出,導致課堂出現了一點混亂。這就告訴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會舉手發言,以免部分學生矇混過關; 2、教育機智有待加強。在問到“一半”如何表示時,一個學生回答“0.5”,這個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爲了使本堂課順利進行,我忽視了對她的誇獎,僅是說了她的答案是正確的,想想此事我認爲是這堂課的一個遺憾;3、課堂環節有待加強。本節課的難點是使學生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但是在推導這個知識點時,我讓學生看圖說出分數,再進行比較。這樣來得太快,學生一時不能夠接受,假如這時我能讓學生說說這兩副圖的區別,他們就會發現份數變大,但是每份的大小就變小,這樣就避免學生用整數的方法比較分數的大小。

總之,這堂課整個學習過程, 學生在操作中發現, 在發現中體驗,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發現, 每個分數都由學生自己去創造, 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使我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我會從中吸取教訓,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有更大的進步。

第四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玉太學校侯小林

一 、創設情景,設疑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下面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鼠媽媽分餅子的故事好嗎?鼠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毛,一個叫二毛,哥倆長得挺機靈的,又非常喜歡吃鼠媽媽做的餅。有一天,鼠媽媽做了4個餅,想要分給兩隻小老鼠吃,要使兩隻小老鼠得到的餅子同樣多,應該怎樣分呢?誰來幫幫鼠媽媽?第二天,鼠媽媽做了2個餅子,想要分給兩隻小老鼠一樣多,又應該怎樣分呢?誰也來幫幫鼠媽媽?第三天,鼠媽媽有點累了,這天她只做了1個餅子,還想要分給兩隻小老鼠一樣多,應該怎樣分呢?誰再來幫幫她?(半個餅子用數字怎樣來表示呢?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數學王國的新朋友它就是——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一)認識二分之一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

老師用一個圓代表一個餅。誰來幫鼠媽媽分一下?

展示對摺的方法:對齊,保證是平均分。剪開拿出其中的一份是一半,進行展示。“一半”可以用二分之一來表示。

師板書:1/2讀作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怎麼寫呢?

師:剛纔老師是怎麼寫這個1/2的?先寫短短的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兩份,就在這條橫線下面寫上2,表示這樣的一份就在橫線上寫1。 大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1/2。

②這一份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那一份呢?

小結:把一個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餅的二分之一。

請學生和同桌互相說一說二分之一表示的意義。

(2)動手操作,深化認識。

學生動手摺自己的紙片,並給其中的二分之一塗上顏色。學生交流各種不同的折法。

(3)聯繫生活,加深理解

在用紙創造二分之一後提問: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二分之一?

請生說一說。如: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等。

(4)觀察判斷,拓展認識。

下列圖形中(圖略),哪些圖形的塗色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 ①學生交流,並說明判斷理由。

②出示1/3圖,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嗎?

不能,你覺得可以怎樣表示?生說一說。

交流三分之一的形成,分別說一說。教師板書。

(二) 認識四分之一

⑴出示1/4,大家認識這個分數嗎?

1/4的意義:把一個圖形或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 )份,其中一份就( )的( )分幾一。

生說,師板書。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樣的數就是分數。分數的大家庭有好多成員,今天我們認識的是幾分之一。 (補充板書課題:幾分之一) ⑵動手操作:請大家用手中的正方形折一折四分之一。

學生自主動手摺紙、塗色,表示出圖形的四分之一。

⑶展示交流::小組成員交流各自不同的折法,並互相說一說各自四分之一的意義。 ⑷擴展延伸:想一想:怎樣才能得到一個圓的五分之一呢?那六分之一,八分之一呢?請生分別來說一說。

小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判斷塗色部分能用分數表示嗎?如果能,是幾分之一?圖略。

(2) 看課本主題圖,你能從中找到幾分之一

(3)說一說生活中的幾分之一。

(4) 折一根繩子,反覆折,從而產生不同的分數。

四、知識梳理,總結評價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分數,你覺得你有什麼收穫?

五、趣味探究,拓展留疑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一個餅平均分給大毛和二毛,它們各得到二分之一,可是大毛不幹了,他說,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多吃點,我要吃這個餅的四分之一。同學們:你們覺得大毛真的能吃到更多的餅嗎?請用你們自己的方法去驗證一下吧! 板書設計

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

大毛二毛1/2讀作:二分之一

第一天22把一個( )平均分成( )份,( )就是( )的( )分之一 第二天111/3讀作:三分之一

第三天1/21/21/4讀作:四分之一

像1/2、1/3、1/4、1/6這樣的數叫分數。

第五篇: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直觀操作認識幾分之一,瞭解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關於幾分之一的表象,會讀寫幾分之一。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

(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讓學生經歷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的全過程,能運用生活經驗,通過一系列的數學學習活動,經歷由生活經驗到認識分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與人交流的意識。培養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在平均分的基礎上認識幾分之一。會用幾分之一表示簡單圖形的一部分。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這節課就由我和大家來共同學習。今天老師真高興,又認識了你們這麼多新同學,那你們高興嗎?(高興)老師相信這節課同學們一定會表現得非常出色!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師:現在我(請勿抄襲好範文 網:)們先來欣賞幾張照片(課件顯示)

師:這是一個小朋友分別在一歲和九歲時拍的兩張照片,你們認識他嗎? 生:不認識

師:我保證你們看了下面一張照片就會一定會知道是誰了。來,一起看。誰?(課件)

生驚訝的說:哇!是劉翔。

師:對,是劉翔。前面我們看到的那兩張就是劉翔小時候的照片,你們覺得劉翔從小到大的變化大嗎?

生:大

師:是的,一個人從小到大的變化很大很大,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奇妙變化中的數學問題。

二、學習新課,探究新知。

1、引出“一半”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一張圖片看。(課件顯示胎兒圖)

師:這是一個胎兒圖片。你們知道胎兒是指多大的小寶寶嗎?(還沒出生)你們以前見過嗎?(沒有)

師:同學們再仔細觀察一下,看有什麼發現?(課件顯示)

生1:眼睛是閉着的。

生2:頭特別大。

師:同學們真會觀察。胎兒的頭真是特別大。那你們知道胎兒的頭長佔整個身長的多少嗎?(課件顯示)

生:一半

師:爲什麼是一半呢?現在我們來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一下。老師這裏有一個蘋果,同學們想一下應該怎樣來找到它的一半?(出示蘋果)

生答:把蘋果從中間切開,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課件顯示) 師:把蘋果從中間切開,得到的兩份大小是完全一樣的,上面這一份是一半,那下面這一份呢?(也是一半)在數學上這叫做怎麼分?

生:平均分(板書)

2、“一半”的表示方法

師:那“一半”應該怎樣表示呢?同學們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你喜歡的方法在練習本上表示出來,畫圖也可以,寫字也可以,用數學符號也可以。。(學生創造,師巡視,請幾名同學到黑板上畫出來)

學生彙報想法。

師:現在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表示方法。

3、引出分數

師小結: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看來表示“一半”的符號有很多。在數學上我們統一用1/2來表示“一半”(課件顯示1/2),它讀作:二分之一(課件)。下面我們再一起來看一下它的寫法:(師邊說邊板書)因爲是平均分,所以先寫短橫線“—”,平均分成2份,就在下面寫“2”,其中的一份就在上面寫“1”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寫一下。(生寫)

師:它讀作?(二分之一)生答師板書。

師:現在誰能再說一說我們是怎樣得到這個蘋果的1/2的?

生答課件顯示。

師:現在同桌交流一下。(生交流師巡視)

師:像1/2這樣的數在數學上我們叫分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初步認識分數。(板書課題:分數的初步認識)

4、多種形式,認識1/2。

師:剛纔我們已經認識了1/2,現在我們自己再來找一找1/2,請同學們拿出一張長方形紙,動手摺一折,找到它的1/2,並塗上顏色。(課件顯示要求)學生動手活動,師巡視。

學生展示:

生1:橫着對摺,塗色的就是這張紙的1/2。

師:和他折法一樣的舉手。誰還有不同的折法?

生2:豎着對摺,塗色的就是這張紙的1/2。

師:和他折法一樣的舉手。誰還有不同的折法?

生3:斜着對摺,塗色的就是這張紙的1/2。

師:誰還有不同的折法?

生:沒有了。

師: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樣找到1/2的。(生交流)

師:同學們看,把一張長方形紙平均分成2份,大家找到了三種折法。一種是橫着折(課件顯示),一種是豎着折(課件顯示)還有一種是斜着折(課件顯示)儘管折法不同,塗色部分爲什麼都是這張紙的1/2呢?

生1:都是一半。

生2:都是把長方形紙平均分成2份,塗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師小結:折法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是把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兩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課件顯示)

(2)、判斷。

師:老師這裏還帶來了一些圖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顯示)讀“判斷。塗色部分能用1/2表示嗎?”

生答:1、3能(課件顯示)

師:第二個爲什麼不能?他也是分成了兩份?

生:不是平均分的。

師:最後一個是平均分的,怎麼也不能?

生答:因爲它分成了三份。

師:那應該怎樣表示?

生答:應該用1/3表示。

師:你們能自己寫出1/3嗎?

生寫,師巡視,找一名學生到黑板上寫。

師:那它怎麼讀?

生:三分之一(板書)

5、認識1/4

師:其實,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長到8個星期大時頭長大約就是身長的1/2了。寶寶出生後慢慢成長,到了嬰兒期,寶寶的頭長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課件)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看嬰兒的頭長大約佔身長的幾分之一?(課件顯示問題)

生:1/4

師:1/4表示什麼意思?

生:表示把嬰兒身高平均分成4份,頭長佔了其中的一份。(課件顯示) 師:你們自己在練習本上寫出1/4.

指名學生到黑板上寫。

學生齊讀:四分之一(師板書)

6、利用材料,探究其他分數。

(1)師:現在我們已經認識1/2、1/3、1/4,除了這些,你們還想認識幾分之一?

生1:1/5、1/6(師板書)

生2:1/7、1/8(師板書)

(學生繼續說)

師:如果這樣說下去,能說完嗎?

生:不能

師:也就是說分數是無窮無盡的,永遠也說不完。(師在1/8後面加上??) 師:像1/2、1/3、1/4、1/5、1/6、1/7、1/8這樣的數都是分數。(板書 )

(2)、介紹分數發展史

師:其實,我們認識的分數,在它漫長的發展中也經歷過很多變化。大約兩千多年前古代中國人用算籌表示分數,1/2寫成這樣(課件)上面擺一根小棒,下面擺兩根小棒;過了很長時間,在公元8世紀時,古印度人發明了數字,1/2寫成這樣(課件);又過了四百多年,到了公元12世紀,古阿拉伯人用一根橫線將分

子和分母隔開(課件),分數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3)師:現在我們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認識,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你的另一張紙片折一折,並塗出它的幾分之一。(課件顯示)

學生動手摺,師巡視。

師:誰起來說一下,你把這個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塗色部分是它的幾分之一? 生1:我把它平均分成8份,塗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我把它平均分成4份,塗了一份,是它的1/4。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都折出了自己的分數,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折法。 學生交流,師巡視找三個不同的1/4。

師:老師還發現,有幾個同學的圖形雖然不一樣,但是卻有相同之處。老師把他們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有什麼相同之處?(課件顯示) 生: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都可以用1/4來表示。

師:同學們真是善於觀察,也就是說,不同的圖形,能不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數? 生:能

師:你們還有新的發現嗎?

生:塗色部分大小不一樣。

師:看來,即使是同一個分數,表示的大小也可能不一樣。

7、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師:現在我們再看一下這些分數,他們是有幾部分組成的?(三部分)每部分是不是應該都有一個名字?(是)那這三部分分別叫什麼?又分別代表什麼意義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74頁,老師給你們2分鐘的時間自己看一下。 學生看書

師:現在同學們合起課本。誰起來說一下?

中間短橫叫什麼名字?表示什麼意思?(分數線 板書)表示平均分

2叫什麼名字?表示什麼意思?(分母)表示平均分成2份。

1叫什麼名字?表示什麼意思?(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指着黑板上其他的分數:看誰能很快地說出這些分數的分母和分子各是多少? 生:??

三、鞏固練習

1、讀分數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分數,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課件)你們見過這些分數嗎?請讀一讀。

指名讀

2、填空

師:剛纔的同學讀的都很好,老師還想考考你們。(出示課件)

3、用分數表示下列各圖的陰影部分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圖形,請看大屏幕(課件顯示)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下面的畫面讓你想到了幾分之一?

師:下面老師再帶同學們去生活中看一看。(課件顯示)讀題目要求

圖1:法國國旗

生:1/3師:哪一部分表示1/3?

生答師小結:每一部分都是這個圖的1/3。

圖2:奧運五環(1/5)

圖3:巧克力師:同學們喜歡吃巧克力嗎?現在我們來看一塊大巧克力。(課件顯示巧克力)

生:1/6

師:誰都能想到巧克力,那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生答:6個

師:這不是老師想問的問題,老師想問的是,還是這塊巧克力,還能聯想到幾分之一,同學們可以換個角度看一下。生答: 1/4師: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生答:4個

師:還能聯想到幾分之一?生答: 1/2師:每人吃一份,可以給幾個人吃?生答:2個

師:同樣是一塊巧克力,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數也不同。

5、師: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胎兒的頭長大約佔身長的1/2,嬰兒的頭長大約佔身長的1/4,那長大成人後頭長又佔整個身高的幾分之幾呢?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

生:1/8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把成人身高平均分成8份,頭長佔了其中的一份。

師:同學們看,胎兒時期頭長約佔身長的1/2,嬰兒時期頭長約佔身長的1/4,成人頭長約佔身長的1/8,一個人的成長有着多麼奇妙的變化呀!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下劉翔的照片(課件)你們覺得還有哪一張照片的頭部所佔分數我們還不知道?

生答課件顯示

師:對,還有這張9歲時頭部佔的分數不知道。你們現在幾歲?

生答

師:和這張照片上的劉翔差不多大。現在我找一個同學到講臺上當一下模特,大家估計一下他的頭長站身高的幾分之一,好不好?

學生估計,同桌交流,彙報。

師小結:十歲左右的兒童頭占身高的六分之一。

師:每個人的身高各不相同,如果同學們對自己的身高頭所佔的分數感興趣的話,課後回家可以找媽媽量一量,比一比,好不好?

四、拓展延伸

1、師:看來,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就會發現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分數,現在請同學們聯繫生活實際,用分數說一句話。(課件顯示)

生1:我家有3口人,我佔全家人口的1/3。

生2:我班有50人,我佔全班人數的1/50。

生3:媽媽買了10個蘋果,我吃了1個,我吃的佔蘋果總數的1/10。 ??

2、猜一猜

師:剛纔同學們都說得很好。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課件顯示)這裏有兩條被遮擋了一部分的線段,只露出了其中相等的一部分,請大家猜一猜哪條線段比較長?

生答並說理由

師:到底是哪根長呢?請看這裏(課件)

四、小結

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想一下,這節課我們都學了哪些知識?

生答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發現同學都非常善於動手動腦,真高興認識你們。最後老師再送你們一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課件顯示)成功源自勤奮、努力與汗水。老師相信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只要認真勤奮,就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

板書設計:分數的初步認識

平均分

1/2讀作:二分之一

1/4讀作:四分之一

1/8讀作:八分之一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和學生的動手操作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了幾分之一的含義,認識分數的作用,從而使學生獲得了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數學知識。

向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三上)

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三年級數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設3

人教版三年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

標籤:教案 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