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綜合實踐課教案精品多篇

綜合實踐課教案精品多篇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計劃 篇一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我們將始終着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爲宗旨。以活動爲主要形式,以實踐爲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通過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方法,學生真正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使新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1、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背景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內容: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這一課程形態的目標特點及我校實際情況,綜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主要圍繞“愛我祖國,愛我家鄉,愛我社區”這一主題開展綜合活動課程,並恰當處理好新生成的目標和新的主題。

五、具體目標:

1、學生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考察、調查、訪問等認識人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和愛心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爲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學生了解社會上的許多職業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5、認識家鄉,通過對家鄉地理、人文、風情、民俗、土特產、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的調查,學生對家鄉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六、實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根據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研究性學習爲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2、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爲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3、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

4、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動評價:

1.方案卡與評價表展示

2.舉行一次現場展示會,評選“先進小組”

3.項目作業展示

4.手工製作資料收集展示

5.撰寫總結論文反思心得並交流

八、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活動內容課時安排

2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1

4 社區服務1

6節約用水1

8關注水污染1

10身邊的標誌1

12種植蔬菜1

14清潔社區衛生 1

16公益勞動1

18 愛我家鄉,愛我社區 1

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二

一 、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必修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將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爲指導,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培養學生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課程目標

1、使學生們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們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們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瞭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爲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將依據學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教學措施

1、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爲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2、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們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使本課程教學走向家庭、社會,真正走進學生們的實際生活,體現該課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3、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4、重視教學反思,在反思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綜合實踐課教案 篇三

一、教師談話引入,揭示研究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每天都是怎樣來到學校的?你們都會騎自行車嗎?同學們可真厲害,這麼小就都學會騎自行車了,那你對自行車瞭解多少?你想知道最早的自行車是什麼樣子的嗎?同學們請看(課件:自行車發展史)

這是有年代記載的比較早的自行車的照片,那時候自行車還很稀有,擁有一輛自行車就跟現在擁有一輛奔馳差不多。人很聰明,有的能工巧匠買不起自行車,就自己做,你看,(課件)這輛自行車做得很不錯吧?

師:自行車經過多年的發展歷程,現在已經成了許多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它不但實用性強,而且越來越美觀。同學們請看,這些自行車的設計是不是很獨特?(課件:各式各樣設計新穎的自行車)

師:看到這裏,你對自行車是不是更加感興趣了?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祕的自行車王國,去探尋自行車的祕密吧。(板書課題)

二、小組確定研究問題

1、確定本課研究問題:

師:誰能介紹介紹自己的自行車?

師:你們說的可真詳細,那你們知道自行車上的這些部件都有什麼用嗎?爲什麼要如此設計呢?

師:關於自行車,你都有哪些疑問?請各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小組討論,師板畫自行車)

師:誰願意來說一說,你有哪些疑問?

生:爲什麼人騎在自行車上不會倒?自行車爲什麼能動?自行車的座位下爲什麼要安裝彈簧?自行車上的齒輪爲什麼前面的大,後面的小?自行車上有那麼多部件,它們都有什麼用?自行車的車把爲什麼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彎的,什麼樣的更好?自行車反光片裏面爲什麼是凹凸不平的?未來的自行車會是什麼樣子的?我的自行車騎一段時間就覺得很沉,騎起來很費力,怎麼才能讓它輕快一點兒呢?……

師:同學們的問題可真不少,根據這些問題,我們可以歸納一下,從三個方面來研究。(板書:結構原理、安全維護、發展趨勢)

2、小組選擇研究問題

師: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研究問題,自由分組。(學生按研究問題調換座位)

師:請各小組推選一名同學擔任組長。

各小組組長作。

師:你有信心帶領好你的組員完成本次研究任務嗎?老師相信你們一定完成的很出色。

三、小組確定研究途徑

師:要想解決這麼多的問題,我們都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進行研究呢?到校門口修車鋪去問修車的叔叔;到賣自行車的商場去採訪售貨員;到圖書館查資料;問老師、爸爸媽媽……

師:同學們的方法可真多!有的要到上去衝浪;有的要去實地拍照、採訪,掌握第一手資料;有的要請教老師和家長……你們能夠使用多種方法進行調查研究,老師真爲你們感到高興。有了這麼多的好辦法,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夠成功的完成本次活動任務。

四、小組制定研究

師:要想成功完成一項活動任務,首先要有一份好的活動。請各小組組長帶領你的組員認真填寫本次活動的。表。

小組合作討論,填寫活動表。師巡視指導。

五、小組彙報研究

師:同學們討論的這麼熱烈,那就趕快把你們小組的活動展示吧!讓我們掌聲有請第一小組進行展示。

各小組分別彙報本組活動。

師:今天在與小組同學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與他人合作學習,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充實完善自己,讓我們的學習過程更加輕鬆愉快。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之一,我國又素有自行車王國的美稱。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可以瞭解更多的關於自行車的知識,做一名優秀的自行車駕駛員!在這裏,老師預祝同學們的活動可以順利實施成功

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通過蒐集、整理有關風箏的故事,資料,使學生學會利用書刊及其他信息獲取信息;通過對風箏的觀察,學會描述所觀察事物的形態特徵。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動手製作能力。

4、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人類對空氣性質的利用,學習風箏的製作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放風箏的錄像、各類風箏圖片相關課件。電風扇。

2、學生準備:有關風箏的資料。紙張、竹條、漿糊、線繩。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師:悄悄地春天來了,你看校園裏的樹木都發芽了,好看的在校門外的小河邊上,柳樹綠了,桃花和李花剛剛開過,白色的丁香花和粉嘟嘟的海棠花又來爭芳鬥豔。春天真美啊!就在上個春光明媚的雙休日,祕老師去了泉城廣場,去做什麼呢?請看大屏幕。

2、播放老師在廣場放風箏的錄像。

3、師:老師去廣場做什麼了?對,是去放風箏,同學們放過風箏嗎?這麼好的春天大家一定要去放風箏!,你不知道啊,春風習習,廣場上終於是又見風箏飛滿天。出示課題:又見風箏飛滿天

4、同學們對風箏瞭解多少呢?小組課前查找到了有關風箏的資料了嗎?分組彙報吧。

5、學生分組彙報本組查找到的資料。

二、欣賞風箏。

1、師:想不到,同學們對風箏瞭解得還真不少,在我們山東省的濰坊有着風箏之都的美譽,那裏的風箏博物館裏收藏着許許多多美麗的風箏,同學們,想不想去參觀?怎麼去呢?你信不信,老師現在就可以滿足你們這個願望,而且老師還請來了大家的老朋友帶領大家一起去參觀,他是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

2、播放Flash課件。

福娃妮妮:嗨!大家好,我是奧運福娃妮妮,歡迎你們來到風箏博物館。想欣賞更多風箏嗎?跟我來吧!(大屏幕播放Flash課件的風箏圖片同時奧運福娃妮妮作風箏的分類介紹)

1、軟翅風箏

2、硬翅風箏

3、板子風箏

4、龍型風箏

5、立體風箏

6、自由類風箏

三、觀察風箏、發現風箏。

妮妮:同學們,參觀了這麼多形形色色、五彩紛呈的風箏,你一定有什麼發現吧,那我就考你們兩道題怎麼樣?一、風箏有哪些特點啊?

二、人們爲什麼在春天放風箏?

三、風箏爲什麼能飛上天呢?

1、妮妮不能白帶領咱們參觀,還一下子提出這麼多問題,這三個問題也正是我們上節課各小組找到的有關風箏的三個問題。咱們先解決簡單的,哪幾個問題比較簡單?(一和二),小組先碰碰頭,哪個小組回答?播放正確答案。(小組長記下本組加星)

2、第三個問題有難度,不要緊,小組先討論研究一下,可以拿起風箏看一看,想一想,老師這裏的電風扇也許還能幫上忙,說到電風扇老師這裏要多說一句,這是我們班的同學自己從家裏拿來的,我們應該感謝他!現在各小組快點討論吧!

學生分組討論。

請學生回答,並播放正確答案:

福娃妮妮:在風和日麗的春天裏,許多人都喜歡到野外去放風箏。當五彩繽紛、造型各異的風箏在藍天上翱翔,人與大自然就融爲一體,這對放風箏和看風箏的人來說,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那麼,風箏爲什麼能飛上藍天呢?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風箏總是迎風而上,而且風箏的“身體”總是斜向下的,這就是風箏能飛上天的關鍵。風箏總是迎着風飛,風吹在風箏上,就會對風箏產生一個壓力,而且這個壓力垂直於風箏的面。因爲風箏的面是斜向下,所以迎面吹來的風對它的壓力是斜向上的。風箏的分量很輕,空氣的這種向上的壓力足以把風箏送上藍天。在風很小的時候,放風箏的人常常牽着風箏線迎風奔跑,或站在原地不斷地拉動風箏線,利用勒線來調整風箏面向下傾斜的角度,這都是爲了增大空氣對風箏的向上壓力,使風箏飛得更高。

另外,風箏有大有小,形狀也是各種各樣的,它的下邊往往還加了一些紙條或穗做成的尾巴。從物理學角度來說,這是爲了使風箏的重心向下移,可以提高風箏的平衡性能,使它飛得更加平穩。

3、小組長給自己組加星。

四、扎風箏。

1、師:哦,原來是空氣形成的風在使風箏飛起來。同學們你明白了嗎?看來想把風箏放上天並不難,那同學們想不想親手扎制一隻風箏放一放呢?

2、扎風箏之前我們複習下扎風箏的步驟:扎、糊、繪、放(板書)

3、爲了提高效率,扎之前,小組長還有一項工作要完成,是什麼?(分工)

4、扎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記錄下來,找到答案也記下來,找不到答案的問題咱們一起來解決。

5另外老師還要提醒大家制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總結:大家扎制的風箏究竟能不能飛上天呢,還要進行一次次的修改和試飛,同學們,就讓我們把美麗的風箏放飛,把美好的理想放飛,把五彩斑斕的希望放飛吧!

教師體會:

運用精美的風箏畫面,活潑的卡通形象,逼真的模擬配音在聽覺、視覺等各種感官上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慾望。事實證明,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學生喜歡這種學習方式,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指導下的學生們象一個個小精靈,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求知、靈動的目光不斷地從老師,從多媒體、從同學們那裏探尋着未知的世界,他們是積極的,投入的。新課程下的多種靈活的手段讓他們參與的多了,活動多了,每一位學生都不可以做旁觀者,都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上既動手動腦也要動口,積極的思維,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體。

新課標下的綜合實踐課教學,提倡以學生爲中心,學生爲主體,教師不再是主導地位,不再是知識的權威,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師生在同一起跑線上,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每個人都有多方面的需要,只有滿足其合理的需要,纔會產生學習的熱情,發揮非凡的才智。因此,只有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以新的理念指導教學,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思想。

綜合實踐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引導兒童從自己身邊的自然、社會、人文環境中,通過細緻的觀察發現、認識春天的特徵。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及審美能力。

3、通過觀察春天,培養兒童熱愛春天、愛大自然、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及認真、細緻的科學態度。

活動過程:

本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感受階段。組織學生開展尋找春天的活動,在校園裏尋找春天的足跡。利用假期讓家長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氣息。去學校附近的公園體驗、感受春天的美麗,請公園的管理員講解植物知識。從植物生長、動物活動來找春天。孩子們通過觀察、體驗和感受發現了許多動植物在春天時發生的細微變化。孩子們一邊觀察,一邊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徵的花、草、已發芽的枝條,收集動植物的圖片、資料,拍照片、去野外錄像。同時還根據個人興趣、喜好做和春天有關的各種活動,如種植活動、飼養活動、製作活動(製作鳥窩、風箏、風車等簡單利用風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變化。

第二階段:展示階段。

在學生獲取大量信息的基礎上,選擇適當時機,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發現。

在“春天在哪裏”的歡快樂曲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有節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春天的情境。

師:這麼多同學都會唱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幹什麼呢?

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

師:是的,春天已經悄悄地走近你、我,走近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想不想知道同學們是怎樣找春天的?

生:想。

師:我們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學生自己錄的去公園、農村、野外“尋找春天”活動的錄像片。同學們很快在片中發現自己熟悉的身影,高興地呼着同學的名字,專心致志地看同學找春天的一舉一動。)

師:片中是哪位同學在找春天?

生:是邢雲、夏彬彬、曾慶楷三位同學在找春天。

師:他們是怎樣找春天的?下面我們請錄象片中的幾位同學分別介紹他們找春天的經過及他們的發現。大家說好不好?

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媽媽陪我到水上公園去找春天。我看見紅的花、綠的草。

生:我和爸爸到郊外的田野去尋找春天,我發現小麥苗都長高了。

生:星期天我到遊樂園去放風箏了。春天到了,放風箏的人多了。

(教師隨着學生介紹將他們發現的春天特徵板書在黑板上)

師:這幾位同學發現了這麼多春天的信息。那你們又是怎麼找春天的?發現了哪些春天的信息?想不想和同學說一說?下面我們就繼續找春天,研究春天的特點好嗎?

(此環節設計對凝聚兒童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師:下面我們先在小組進行交流,然後全班彙報比一比誰發現的春天特徵多。

1小組交流(約5分鐘)

當錄象片中的同學向全班展示了他們找春天的活動後,其他同學也希望將自己的活動情況介紹給同學,這時教師必須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爲每個學生創造儘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討論中,學生紛紛拿出收集的動植物圖片、照片;小玻璃瓶內裝的螞蟻、蝌蚪、烏龜;種植的各種花、蒜苗等。大家邊看邊議,熱烈發言,逐步認清差異,去粗取精,去僞存真使認識得以提高。教師在班裏巡視,觀察學生收集的東西,傾聽學生的發言,發現典型材料,爲全班彙報做好準備。

2全班彙報(約10分鐘)

生:這是迎春花(出示照片)。冬天時迎春花的樹枝是光禿禿的,春天來了開滿了小黃花。迎春花是春天最早開的花,一看到迎春花開了就知道春天來了。

生:這是小螞蟻(實物)冬天它藏在地裏,天氣暖和了,它們就開始活動了。所以我知道春天來了。

生:我帶來的是小草(實物)。春天天氣暖和,小草長出來了,看到綠絨絨的小草說明春天來了。

生:現在白天漸漸長了黑夜漸漸短了,說明春天來了。

生:天氣暖和了,人們穿的衣服越來越少,說明春天來了。

――――略

(教師隨學生彙報,把春天的特徵板書在黑板上)

彙報中教師可以提一些建議性問題讓學生回答,如你帶來的什麼?冬天時是什麼樣的?現在和原來有什麼變化?說明了什麼?還可適時進行諮詢,如這些植物的標本是從哪兒收集的?並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愛護動植物、保護環境的教育,引導學生活動向正確發向發展。

3歸納春天特徵

歸納環節是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通過分類方法,概括春天的特徵,完成對春天儘可能多的認識。

師:(指黑板)看,黑板上同學們貼的小草、樹枝、花,我們能不能用一個圓圈把他們圈起來歸爲一類?你們知道歸爲哪一類嗎?

生:……這些都是植物。

生:那這些小烏龜、螞蟻、蝌蚪……我們也可以歸爲一類

(依此方法,引導學生按動物變化、天氣變化、人的變化進行分類,歸納春天的一般特徵。)

師:同學們發現這麼多春天變化,真不簡單!老師也收集到一盤表現春天的錄像帶,想不想看?

生:想。

(藉助電教媒體,播放教學錄象片“春”既可以幫助兒童開闊視野,進一步感受春天,欣賞春天,瞭解兒童難以看到的動植物,瞭解各地春天的不同景色,又可以幫助兒童學會科學的觀察方法。)

第三階段:體驗階段。

組織學生將本節課還未做完的事或還想做的事落實,使活動能繼續下去。

師:課上我們研究、認識了春天的特點,那麼課後還能圍繞春天這個主題做些什麼呢?

(大家討論)。

通過討論,學生一致同意繼續開展以下活動:

1、繼續開展種植活動,做好觀察記錄(或寫觀察日記)。

2、把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春天用各種方式(繪畫、手工製作、照片等)展示出來。佈置以“春天”爲主題的園地,美化環境。

3、課後師生共同把鳥窩放在樹上,給小鳥安家。

4、用製作的風力小玩具遊戲,充分體現春天的美好和生活樂趣。

課後每個同學選一個項目去做,下節課繼續進行交流。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總結 篇六

通過本次課程培訓學習活動,本人感悟到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現就上過的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教學活動談談自己的看法。

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爲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也有個別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大,對周圍事物不夠關注,學習、行爲習慣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過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活動設計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班級特色,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

5、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

6、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特別要開展好“紅色永新”實踐活動,體現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

7、有效激勵機制,優化評價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能力。

實踐活動的總目標和作用總目標:以各種活動的開展爲載體,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自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活動中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作用:

1、通過主題活動轉變學習方式,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和加深理解已經學到的知識,發現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繫,並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

3、培養生活能力:自主意識,團隊精神,以及對資料的收集、分析的外理,掌握人際交往的方法和現代教育信息工具應用等。

4、通過活動了解了實踐活動的一般過程和方法,知道了紅色故土的偉大,體驗到實踐活動的艱辛和快樂。

5、開闊學生的活動視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於創新、勇於探索的毅力和精神。

綜合實踐課教學設計 篇七

一、活動概要:

在美妙的大自然中,生長着各種各樣的草,五顏六色的花,是它們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五彩繽紛,多姿多彩。正因爲有了它們,我們才擁有了這生機勃勃的世界。

在語文課本中,孩子們從《植物媽媽有辦法》中對奇妙的植物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蘋果落地》的故事中孩子們學會了觀察與思考,學會了動腦筋探究問題的答案。植物世界中美麗的花、綠綠的草,它們也有生命嗎?它們吃什麼?喝什麼?它們也要睡覺嗎?讓我們到大然中去揭示植物世界的奧祕吧!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開拓視野,開拓思維,融入充滿生機的大自然中,找尋植物的奧祕。

2、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探究意識,讓他們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三、活動對象:二年級六班的全體學生

四、主題選擇: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要基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直接體驗,設計和實施相關活動,因此,根據全班同學的興趣,經過討論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奇妙的植物世界》。

五、活動安排。

1、通過上網、查閱書籍、交談等方式,瞭解關於奇妙植物的資料。

2、到郊區苗圃實地觀察一些植物,通過和園丁的交談進一步深入瞭解植物。

3、整理資料,開展一次總結會,談談並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4、在校園內舉辦植物圖片展,讓全校同學都來感受大自然的美,並在全校發出倡議,讓大家用實際行動愛護植物,保護大自然。

六、活動過程:

活動一: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瞭解植物世界中的奇妙現象

植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也屬於生物的一種,植物世界裏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我們一塊兒來看看吧:

(1)有一種全身長滿奶苞的樹可以像媽媽給寶寶餵奶一樣專門給周圍的小樹餵奶,可有意思了,它的名字叫“蓬尹迪卡薩里尼特”,它的奶汁實際上就是樹根中的水分。

(2)你們見過夏天盛開的臘梅嗎?在我國浙江的臨安就有,它們還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呢!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看。

(3)“含羞草”大家都玩過吧!它垂下頭去並不是怕羞,是因爲受到了震動葉枕下部細胞裏的水分流走了呀!

(4)“夜來香”晚上放出香氣可是有意圖的呦!它是爲了引誘長翅膀的“客人們”前來拜訪,爲它傳送花粉。

(5)我國西南地區有美麗的鴿子樹,在我國廣東還有一種會吃動物的豬籠草,在我國湖南,浙江有一種很香的鬧羊花,它的花香可不能多聞,會使人中毒。

活動小結:我們的收穫還真不小,植物世界中的趣事可真不少,植物世界真是豐富多彩。

活動二:大自然中的暢想

孩子們來到郊區苗圃,在園丁的帶領下,欣賞了多姿多彩的花兒,瞭解了它們各自不同的特徵,在山坡上,孩子們吹起一朵朵小薄公項,融入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大自然的芬芳與美麗。

活動小結:當我們踏在青草地上,呼吸着來大自然的鮮美空氣,會感受到全身佈滿了美麗而健康的生命色素,正因爲這些綠色植物拉近了人類與大自然的距離,讓我們深入大自然去了解它們,從而更好地保護它們。

活動三:校園中的倡議。

在我們周圍,有些同學不瞭解植物,不懂得愛護它們,常常見到地下有被摘落的花兒,草坪、花壇總有被踐踏的痕跡,爲此,我們在校園中佈置了一次植物圖片展,讓全體同學都能從中感受到植物帶給我們的樂趣,從而在全校同學中出發倡議,讓大家都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愛護植物,保護大自然的決心。

七、收穫與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給了我們很多的啓示,發展了孩子們的多種能力,平時鮮見的創造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活動中迸發,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孩子們積極投入的精神讓老師爲之感動。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總結 篇八

星期三國小四年級的同學們在學校綜合實踐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了“我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彙報。

此次活動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共準備了兩週,通過市場調查瞭解了物價上漲和蔬菜的運輸渠道;通過家庭記錄瞭解了一日生活成本和家人的辛勤勞動;通過文學作品的蒐集整理感受到了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最後,學生齊聚一堂,自己買菜、洗菜、炒菜、品嚐。雖然在烹製的過程中同學操作的不太熟練,但學生們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一改往日在家狼吞虎嚥,吃完飯桌子一片狼藉的景象,大家細細品嚐,珍惜着每一粒糧,深深感受到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內涵。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在學生互相品嚐親手烹製的美食中結束了,但是他們心中已經深深埋下了“節約糧食,人人有責”的種子。學校也會繼續通過各種活動將學生的這種節約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感受低碳生活帶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