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 篇一

(一)內容:

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儀器洗滌。

(二)分析:

本節課要學的內容是國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識別、藥品取用規則、物質的加熱和儀器洗滌的方法。指的是認識儀器名稱、用途和注意事項;瞭解藥品的取用規則;學會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和儀器的洗滌方法,其核心是藥品的取用和物質的加熱,理解它關鍵就是要了解實驗室規則、識別國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和了解藥品取用規則。本課題教學的重點是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和儀器洗滌等基本操作訓練,解決重點的關鍵是做好規範操作的示範、分析操作不當可能造成的後果。

二、目標及分析

(一)目標:

1、能識別國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

2、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實驗成功的關鍵;

3、學會遵守實驗室規則,初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4、學會藥品的取用、加熱、儀器洗滌等基本實驗操作。

(二)分析:

1、“識別國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是指看到儀器圖形能寫出儀器名稱,同時能說出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

2、“知道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就是能記住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3、“學會藥品的取用、加熱、儀器洗滌等基本實驗操作”就是指習慣的形成及獨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獨立進行物質的取用、藥品的加熱及儀器的洗滌等操作。

三、問題診斷分析

學習本課題時,同學可能會出現兩種態度:一是對實驗基本操作無所謂——動手做,不如用腦記;二是有恐懼心理——不敢動手,怕危險。以上兩種態度均不利於學習,教學時要注意糾正。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在講到藥品的取用時,爲了給學生做好示範,藉助信息技術播放“粉末固體取用”、“塊狀固體取用”和“液體取用”三個視頻。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基本流程

化學實驗室簡介→儀器識別→藥品取用規則→托盤天平的使用→連接儀器裝置→固體藥品取用→液體藥品取用→酒精燈的使用方法→給物質加熱→儀器洗滌。

(二)教學情景

問題1:化學實驗室有哪些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設計意圖:一是增強對實驗室的直觀印象;二是提高對實驗室功能的認識。

師生活動:實驗室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⑴實驗桌——做實驗(或探究)的平臺;

⑵水電設施——提供實驗用水電;

⑶儀器櫃——存放實驗儀器;

⑷藥品櫃——存放藥品。

問題2:實驗室常用的儀器有哪些?這些儀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對國中常見儀器的識別能力。

師生活動:說(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用途及注意事項:

問題3:實驗室藥品取用有哪些規則?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遵循規則、養成良好的習慣。

師生活動:

⑴記住以下常用危險化學品標誌:

⑵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簡記爲“三不原則”。)

⑶如果沒有說明藥品用量,液體取1~2mL;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

⑷使用剩餘的藥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得拿出實驗室。(簡記爲“一要三不”。)

⑸試驗中要特別注意保護眼睛。萬一眼睛裏濺進了藥液,要立即用水沖洗,沖洗時要不斷眨眼睛,必要時請醫生治療。

問題4:怎樣使用托盤天平?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基本技能。

師生活動:

⑴說出天平的構造。

⑵天平使用要點:調零→平衡→左物右砝→放回砝碼→調零。

⑶說出使用天平的其它注意事項。

問題5:怎樣連接儀器裝置?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師生活動:

⑴看下圖回答連接儀器的方法。

⑵仿照上圖進行操作。

問題6:怎樣往試管裏送固體物質?

設計意圖:爲規範操作作鋪墊。

師生活動:

⑴插播“塊狀固體取用”和“粉末狀固體取用”視頻。

總結要點:“一平、二放、三慢豎”。

⑵學生操作。

問題7:怎樣取用液體?

設計意圖:爲規範操作作鋪墊。

師生活動:

⑴插播“量取液體”視頻。

⑵教師示範“液體的傾倒”。

要點:倒、傾、接、上。(試劑瓶塞倒放;容器傾斜;容器瓶口與試劑瓶口接觸;試劑瓶的標籤向上。)

⑶教師示範“液體的量取”。

要點:平放、面向、視線平。(量筒平放,面向量筒刻度,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麪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注意:仰視量筒讀數偏小,俯視量筒讀數偏大。)

⑷教師示範“滴管的使用”。

要點:上、直、衝。(滴管要在容器瓶口的上方,且要垂直。滴管用過後要用水沖洗乾淨。)

⑸學生操作。

問題8:怎樣使用酒精燈?

設計意圖:爲規範操作作鋪墊。

師生活動:酒精燈的使用:

拿下燈冒→添加酒精(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火柴點燃→外焰加熱→燈冒蓋滅。

問題9:怎樣給物質加熱?

設計意圖:爲規範操作作鋪墊。

師生活動:

⑴教師演示。

⑵學生歸納給物質加熱的方法。

⑶要點:裝藥品(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夾持試管(距試管口約1∕3處)→預熱→外焰加熱。

問題10:怎樣洗滌儀器?儀器洗滌乾淨的標準是什麼?

設計意圖:爲規範操作作鋪墊。

師生活動:教師示範→學生歸納→學生操作。

六、課堂小結(略)

附:目標檢測

A.燒杯B.燒瓶C.試管D.量筒

A.帶回家中B.隨意傾倒到水槽中

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試劑瓶裏

A.用鑷子B.用玻璃棒C.用鑰匙或紙槽送人D.直接倒入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 篇二

化學鍵與晶體結構

一。理解離子鍵、共價鍵的涵義,瞭解化學鍵、金屬鍵和鍵的極性。

1.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在稀有氣體的單原子分子中不存在化學鍵。

2.陰、陽離子間通過靜電作用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離子鍵。活潑金屬跟活潑非金屬化合時,都形成離子鍵。通過離子鍵形成的化合物均是離子化合物,包括強鹼、多數鹽和典型的金屬氧化物。離子化合物在熔融狀態時都易導電。

3.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電子雲重疊)所形成的化學鍵叫做共價鍵。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化學鍵都是共價鍵。其中:同種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是非極性共價鍵;不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是極性鍵。原子間通過共價鍵形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包括酸(無水)、氣態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多數有機物和少數鹽(如AlCl3)。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時都不(或很難)導電。

4.在銨鹽、強鹼、多數含氧酸鹽和金屬過氧化物中既存在離子鍵,又存在共價鍵。

5.金屬晶體中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叫做金屬鍵。

二。理解電子式與結構式的表達方法。

1.可用電子式來表示:① 原子,如:Na;② 離子,如:[:O:]2;③ 原子團,如:[:O:H];④ 分子或化合物的結構;⑤ 分子或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2.結構式是用一根短線表示一對共用電子對的化學式。

三。瞭解分子構型,理解分子的極性和穩定性。

1.常見分子構型:雙原子分子、CO2、C2H2(鍵角180)都是直線形分子;H2O(鍵角104.5)是角形分子;NH3(鍵角10718')是三角錐形分子;CH4(鍵角10928')是正四面體分子;苯分子(鍵角120)是平面正六邊形分子。

2.非極性分子:電荷分佈對稱的分子。包括:A型單原子分子(如He、Ne);A2型雙原子分子,(如H2、N2);A-By型多原子分子中鍵的極性相互抵消的分子(如CO2、CS2、BF3、CH4、CCl4、C2H4、C2H2、C6H6)。對於ABn型多原子分子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都已成鍵的分子(如SO3、PCl5、SF6、IF7)。

3.極性分子:電荷分佈不對稱的分子。包括:AB型雙原子分子(如HCl、CO);A-By型多原子分子中鍵的極性不能互相抵消的分子(如H2O、NH3、SO2、CH3F)。

4.分子的穩定性:與鍵長、鍵能有關,一般鍵長越長、鍵能越大,鍵越牢固,含有該鍵的分子越穩定。

四。瞭解分子間作用力,理解氫鍵。

1.分子間作用力隨分子極性、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

2.對於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的熔點、沸點也越高;但分子間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反常偏高。水分子間、乙醇分子間、乙醇與水分子間都存在氫鍵。

3.非極性分子的溶質一般能溶於非極性溶劑;極性溶質一般能溶於極性溶劑(即“相似相溶”規律)。若溶質分子與溶劑分子間能形成氫鍵,則會增大溶質的溶解度。

五。理解四種晶體類型的結構特點及物理性質特點。

1.離子晶體是陰、陽離子間通過離子鍵結合而成的晶體(即所有的離子化合物)。硬度較大,熔、沸點較高,固態時不導電,受熱熔化或溶於水時易導電。注意:在離子晶體中不存在單個的小分子。NaCl晶體是簡單立方結構;CsCl晶體是體心立方結構。

2.分子晶體是分子間以分子間作用力結合而成的晶體〔即非金屬的單質(除原子晶體外)、氧化物(除原子晶體外)、氫化物、含氧酸、多數有機物〕。硬度較小,熔、沸點較低,固態和熔融狀態時都不導電。注意:乾冰是面心立方結構。

3.原子晶體是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而成的空間網狀結構晶體〔即金剛石、晶體硅、石英或水晶(SiO2)、金剛砂(SiC)〕。硬度很大,熔、沸點高,一般不導電,難溶於常見的溶劑。注意:金剛石和SiO2晶體都是正四面體結構。

4.金屬晶體是通過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較強作用(即金屬鍵)形成的晶體(即金屬單質和合金)。硬度一般較大,熔、沸點一般較高,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注意:在金屬晶體中不存在陰離子。

5.晶體熔、沸點高低規律是:① 不同類型的晶體:多數是原子晶體 >多數離子晶體(或多數金屬晶體)>分子晶體。② 原子晶體:成鍵原子半徑之和小的鍵長短,鍵能大,熔、沸點高。③ 離子晶體:一般來說,離子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離子鍵越強,熔、沸點越高。④ 金屬晶體:金屬離子電荷數越多、半徑越小,金屬鍵越強,熔、沸點越高;但合金的熔、沸點低於其組成的金屬。⑤ 分子晶體: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式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熔、沸點越高;但分子間形成氫鍵時,分子間作用力增大,熔、沸點反常偏高;在烷烴的同分異構體中,一般來說,支鏈數越少,熔、沸點越高;在含苯環的同分異構體中,沸點“鄰位 >間位 >對位”。此外,還可由常溫下的狀態進行比較。

六。注意培養對原子、分子、化學鍵、晶體結構的三維空間想像及信息處理能力。

七。典型試題。

1.關於化學鍵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離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價鍵 B.共價化合物可能含有離子鍵

C.離子化合物中只含有離子鍵 D.共價化合物中不含離子鍵

2.下列電子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H

A.:N:::N: B.H+[:O:]2H+ +[:Cl:] D.H:N:H

3.下列分子的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不能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2 3 4 2

4.已知SO3、BF3、CCl4、PCl5、SF6都是非極性分子,而H2S、NH3、NO2、SF4、BrF5都是極性分子,由此可推出ABn型分子屬於非極性分子的經驗規律是

型分子中A、B均不含氫原子

B.A的相對原子質量必小於B的相對原子質量

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中A原子最外層電子都已成鍵

5.下列各組物質的晶體中,化學鍵類型相同、晶體類型也相同的是

2和SiO2 2和H2S 和HCl 4和KI

6.下列各組物質中,按熔點由低到高排列正確的是

2、KCl、SiO2 B.O2、I2、Hg

、K、Rb 、NaCl、SO2

八。拓展練習。

1.下列各組物質中,都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是

、NaClO 3H2O、NH4Cl 、K2O2 D.H2SO4、KHSO4

2.下列各組指定原子序數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共價化合物的是

A.6、8 B.16、8 C.12,9 D.7,8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離子鍵

B.只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C.雙原子單質分子中的共價鍵一定是非極性鍵

D.非金屬原子間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4.下列各組分子中,都屬於含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的是

2、H2S B.C2H2、CH4 3、C2H4 3、HCl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主族金屬的原子半徑越大熔點越高 B.稀有氣體原子序數越大沸點越高

C.分子間作用力越弱的物質熔點越低 D.同週期元素的原子半徑越小越易失電子

6.下列有關晶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金剛石中,有共價鍵形成的最小的碳原子環上有6個碳原子

B.在氯化鈉晶體中,每個Na+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Na+共有6個

C.在乾冰晶體中,每個CO2分子與12個CO2分子緊鄰

D.在石墨晶體中,每一層內碳原子數與碳碳鍵數之比爲2:3

7.下列電子式中錯誤的是 H H

+ B.[:O:H] C.H:N:H D.H:C::O:

2和MgC2都是能跟水反應的離子化合物,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的電子式是 [:CC:]2

2和MgC2中各元素都達到稀有氣體的穩定結構

2在水中以Ca2+和 形式存在

2的熔點很低,可能在100℃以下

9.根據“相似相溶”的溶解規律,NH4Cl可溶解在下列哪一種溶劑中

A.苯 B.乙醚 C.液氨 D.四氯化碳

10.下列分子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能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4 5 3 2

1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滿足最外層8電子結構的是

2 6 C.-eF2 3

12.能說明BF3分子中4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的理由是

3是非極性分子 B.B-F鍵是非極性鍵

C.3個B-F鍵長度相等 D.3個B-F鍵的夾角爲120

13.下列每組物質發生狀態變化所克服微粒間的相互作用屬同種類型的是

A.實驗和蔗糖熔化 B.鈉和硫的熔化

C.碘和乾冰的昇華 D.二氧化硅和氯化鈉熔化

14.有關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定 B.原子晶體中共價鍵越強,熔點越高

C.冰熔化時水分子中共價鍵發生斷裂 D.氯化鈉熔化時離子鍵未被破壞

15.據報道,近來發現了一種新的星際分子氰基辛炔,其結構式爲:

H-C≡C-C≡C-C≡C-C≡C-C≡N。對該物質判斷正確的是

A.晶體的硬度與金剛石相當 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得到

16.下列過程中,共價鍵被破壞的是

A.碘昇華 B.溴蒸氣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於水 氣體溶於水

17.下列物質的沸點高低順序正確的是

A.金剛石 >晶體硅 >水晶 >金剛砂 4 >CBr4 >CCl4 >CH4

C.正丙苯 >鄰二甲苯 >間二甲苯 >對二甲苯 D.金剛石 >生鐵 >純鐵 >鈉

18.關於晶體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晶體中只要有陰離子就一定有陽離子 B.晶體中只要有陽離子就一定有陰離子

C.原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高 D.分子晶體的熔點一定比金屬晶體的低

19.已知食鹽的密度爲2.2 g/cm3。在食鹽晶體中,兩個距離最近的鈉離子中心間的距離最接近下面4個數值中的

A.3.0×108 cm B.3.5×108 cm C.4.0×108 cm D.4.5×108 cm

20.第28屆國際地質大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海底有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可滿足人類1000年的能源需要。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晶體,晶體中平均每46個水分子構建成8個籠,每個籠可容納1個CH4分子或1個遊離H2O分子。根據上述信息,回答:

(1)下列關於天然氣水合物中兩種分子極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兩種都是極性分子 4是極性分子,H2O是非極性分子

C.兩種都是非極性分子 D.H2O是極性分子,CH4是非極性分子

(2)若晶體中每8個籠只有6個容納了CH4分子,另外2個籠被遊離的H2O分子填充,則天然氣水合物的平均組成可表示爲

414H2O 48H2O 4(23/3)H2O 46H2O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此次課選自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學》上冊第一章。氧化—還原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研究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和規律,對學好化學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許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識時,凡涉及元素價態變化的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只有讓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們理解這些反應的實質,所以本節內容在本章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2.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參照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確定一下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初步掌握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加深對氧化、還原、氧化劑、還原劑,氧化—還原反應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學會用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學會用箭頭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理解氧化還原的實質。

能力培養: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分析,使學生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學思想: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科學品質:激發創造意識,培養勇於探索認識新事物的優良品質。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認識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難點:從電子轉移的觀點來分析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過程。

二、教學方法:

以講解、分析、體溫、概括爲主體,抓住化合價變化跟電子得失的關係着一關鍵,通過氫氣與氧化銅反應,鈉在氯氣中燃燒等例子,從得失氧、化合價升降、電子的轉移等一一揭示反應的實質,這樣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又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講練提問 討論 歸納 總結的程序將問題逐步引向深入,使學生在瞭解程序下一步步完成學習化學的思維活動,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使學生對知識有清晰的認識,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讓學生明白氧化—還原反應是矛盾對立的,同時又是統一的,以此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三、學法指導:

複習國中學過的知識,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採用講練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的。鼓勵學生做筆記並思考,分析歸納總結,讓學生參與“學中練,練中學”。在練習中,可讓學生依老師的思維模式,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理解後再按適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記憶,最後將知識轉化爲能力。

四、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

複習國中學生的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自然過渡到新知識,使學生的思維很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導語是這樣設計的:首先讓學生寫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同學思考回答:“氧化銅失去銅,發生還原反應,氫氣得到氧發生氧化反應,像這樣一種物質被氧化,另一種物質被還原叫氧化—還原反應。”同學們在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已經掌握了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基礎知識,現在我們就進一步學習有關知識。

2.講授新知識

以Na在Cl2中燃燒和H2與CuO反應爲例,通過得失氧情況和價態分析,總結如何判斷氧化—還原反應,即:

(一)氧化—還原反應的外部特徵:化合價升降。啓發學生通過現象看本質,分析元素化合價變化原因,認識反應前後元素化合價的改變是氧化還原反應的主要特徵。

(二)氧化—還原反應的內部本質:電子轉移。電子得失、電子對偏移,氧化反應,失e、價升;還原反應,得e、價降。從而解除疑難,進行下一環學習。

(三)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氧化劑,得電子的物質(化合價降低),具有氧化性;還原劑,失電子的物質(化合價升高),具有還原性。就這樣邊講課邊板書,在化學方程式上畫線,標明化合價及電子得失,啓發學生分析討論,並總結歸納。教會學生用箭頭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即:化合價降低,得2e,被還原

化合價降低,得2e,被還原

氧化劑 還原劑

爲了理解,加深記憶,讓學生先看幾分鐘書,然後讓一位學生上臺寫出H2在Cl2中燃燒這個化學反應,並分析,即:

價升,(電子對偏離)發生氧化反應;價降,(電子對偏向)發生還原反應。

爲了使知識更清晰,可以給出小節,並給出類似題型的練習題,達到鞏固加強。最後一起總結出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即:

接受電子 失去電子

化合價降低 化合價升高

被還原 被氧化

具有氧化性 具有還原性

四、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和記憶方法:

1.總結:元素化合價升高則原子失去電子,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該物質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元素化合價降低,則原子得到電子,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該物質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2.分析四種類型的化學反應,總結出複分解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分解反應和化合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得看元素化合價在反應前後有無變化。

3.聯繫反饋:

寫出Zn與HCl反應,Cu在Cl2中燃燒的反應式,並標出化合價、氧化劑、還原劑並同時佈置課後作業,以達到鞏固新知識,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發生學生的理解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透徹講解,使其完全理解。

4.小結

5.佈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