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案 篇一

第十一課“伐無道 誅暴秦”教案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現,有關陳勝、吳廣起義以及秦朝滅亡的基本歷史知識,並瞭解楚漢之爭情況。

2、能力目標:探究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培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認識到秦的暴政是激發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從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主題是秦朝的覆亡,課文完全緊扣此問題展開。

秦末農民戰爭是本課的重點,教材首先從導致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談起,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萬的農民脫離生產,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沉重的賦稅、嚴酷的刑法導致民怨載道。其次,介紹了陳勝、吳廣斬木爲兵、揭竿爲旗,殺秦軍,佔縣城,建政權,天下應,說明秦朝統治已失去了民心,-秦朝是人心所向。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秦朝的統治,是我國曆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最後,在秦末農民戰爭的沉重打擊下,秦朝二世而亡。

秦亡前後,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是本課難點。同樣是劉邦、項羽,他們在秦朝滅亡前的活動屬於農民戰爭的範疇,而秦亡後的活動就屬於統治階級爭奪帝位的鬥爭。對此問題會有一些疑惑,從戰爭的目的,劉邦、項羽身份的變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難點。

時間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滅六國,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澤鄉起義

公元前207年 鉅鹿之戰

公元前207年 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年 楚漢戰爭開始

公元前202年 楚漢戰爭結束,漢朝建立

學法指導

1、閱讀課本插圖和史料,學會從圖片和史料中感知獲取歷史知識的方法。

2、農民戰爭是第一次學習的課題,要在學習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時間、地點、領導人、事件、影響或意義)和三步曲(原因、經過、結果),訓練系統、有序地掌握知識,逐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其次,要學會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方法:從特點、歷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績等幾個方面入手,掌握歷史表象下的深層次內容。

3、分析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應從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入手,進行較全面的分析。

4、要比較劉邦、項羽在秦亡前後所領導的戰爭的目的,從而認識楚漢戰爭與此前進行的農民戰爭的本質區別,初步懂得判斷戰爭性質的方法。

正確認識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等九百多貧苦農民被徵發到漁陽去戍守邊境,在前往漁陽戍邊業的途中,遇到大雨而誤期,導致起義戰爭爆發。但這只是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從當時社會現狀來看,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的暴政既指秦始皇在位期間的殘酷統治,也包括秦二世時的黑暗統治,這種暴政的主要表現是:(1)秦始皇廣建宮殿陵墓;(2)繁重的賦稅、徭役(農民要將收穫的2/3上交國家)和兵役;(3)嚴酷的刑法(“族誅”和“連坐”);(4)秦二世的統治更加黑暗。陳勝、吳廣在前往漁陽的途中,遇雨誤期是偶然的,這只是戰爭爆發的表面因素,即使沒有陳勝、吳廣在漁陽遇雨誤期,秦末農民戰爭也會爆發,只是時間遲早問題。所以,秦末農民戰爭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

複習鞏固

一、選擇題

1、秦朝的暴政對社會造成的最根本的影響是( )

A.階級矛盾尖銳 B.政局動盪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產力嚴重破壞

2、秦朝的嚴刑酷法有( )

①人祭②人殉③炮烙④族誅③連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秦末農民戰爭中,對-秦朝統治起決定作用的戰役是( )

A.長平之戰 B.鉅鹿之戰 C.城濮之戰 D.馬陵之戰

4、劉邦和項羽爭奪帝位的戰爭是( )

A.鉅鹿之戰 B.長平之戰 C.楚漢之爭 D.城濮之戰

5、秦朝滅亡的時間是(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二、材料分析題

6、秦始皇時,有900多貧苦農民,被徵發到漁陽戍守邊境。他們走到蘄縣時,遇上大雨,道路被沖毀,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誤期都要處死。他們中的兩個小隊長,殺死了兩個押送軍官,領導大家舉行起義。

閱讀材料回答:

①此事發生在哪一年?具體地點在哪裏?

②這次起義中提出了什麼口號?

③兩位小隊長是誰?這一事件標誌着什麼?

三、問答題

7、秦末農民戰爭什麼時候爆發?領導人物是誰?有何影響?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篇二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瞭解,我國古典小說的創作到明清時期進入成熟階段,四大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的思想藝術特色,明清時期書法繪畫的代表人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得出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積極內容,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點;瞭解它們不僅是中國文學的瑰寶,在世界文學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從思想主題和藝術表現手法兩個方面鑑賞文藝作品的方法,培養學生鑑賞文藝作品的素質,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原作的慾望。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紅樓夢》四大古典文學名著的文學成就和時代特點。

本課的難點是:《牡丹亭》主題思想的理解。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新課。(3分鐘)

上節課我們領略了明朝的建築科技成就,請一位介紹一下。今天我們共同來了解明清在文學、戲劇、書畫方面的藝術成就。

(二)講授新課

一、古典小說的高峯(20分鐘)

1、老師播放四大名著音像片斷,學生指出裏面塑造的主要人物。並加以介紹。

2、引導學生簡單概括出這四部小說的主要內容。並講一個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裏面的小故事。

3、以《三國演義》爲例,引導學生討論歷史和歷史小說的區別。

4、指導學生列表(包括書名、作者、創作時間、小說題材等)比較歸納出四部小說的共同特點。

“明代三大奇書”:羅貫中《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爲題材的長篇小說)

吳承恩《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話小說)

5、列舉明末三大奇書及作者?

(1)<<三國演義>>羅貫中 (2)<<水滸傳>>施耐庵 (3)<<西遊記>>吳承恩

二、戲劇的繁榮(6分鐘)

1、戲劇:湯顯祖《牡丹亭》

2、《永樂大典》----一部大型綜合性類書,是我國古代的一部類書。

3、小組學習,找出明清時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及代表作,討論作品反映的思想感情。

4、播放京劇片斷,學習瞭解京劇的產生。

課後習題

列舉明末三大奇書及作者?

課後習題

板書

一、小說:“明代三大奇書”:

羅貫中《三國演義》施耐庵《水滸傳》 吳承恩《西遊記》

二、戲劇:湯顯祖《牡丹亭》

國中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瞭解學習社會課的重要性;

2、瞭解社會課的內容;

3、瞭解社會課的學習目的;

4、瞭解社會課的學習方法 。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教學重點和難點:重要性、內容、方法。

三、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地圖冊、投影片、地理光盤。

四、教學過程

(一)學習社會課的重要性

1、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裏,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社會中進行的,一旦離開社會,任何人將無法生存。

2、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社會生活越來越豐富;

3、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4、學好社會課,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建設家鄉,完成歷史責任,具有重要意義。

(二)社會課的內容(人與社會的關係)

1、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位置、疆域、人口、民俗、氣候、資源、經濟、文化、交往。

2、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 ;

3、當今社會狀況:

(1) 路線、方針、政策;

(2) 當今世界上五大問題:

1) 和平問題;

2) 人口問題;

3) 糧食問題;

4) 資源問題;

5) 環境問題。

4.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三)要求:P.2(4點)

1.瞭解周圍的社會情況,瞭解中國的國情,理解社會科學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參與社會生活所必須的知識。

2、提高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和參與政治活動、經濟活動、文化活動以及進行社會交往的能力。

3、知道中國在歷史上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提高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確立艱苦奮鬥、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4、初步學會進行簡單的社會調查。

(四)方法: P.3(3 點)

1、認真讀書。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學做社會調查。

社會課課堂規範:

1、課前準備好《社會》課本、地圖冊、作業本、填圖冊與筆記本。(講述用途)

2、認真記好筆記。

3、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中測驗。

4、作業要求,(作業本、填圖冊爲必做)作業本評分每錯一題扣除10分,最低分爲20分。交作業要及時。填圖冊填圖要求。評優、良、及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