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音樂教學論文(共54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54篇《音樂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音樂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音樂教學論文(共54篇)

篇一:音樂教學論文

融合時尚音樂形式進行音樂教學的嘗試

摘要:音樂課堂上如何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善於創設“學”的空間,從學生身邊出發構建知識。

本文筆者結合不同階段時尚或經典的音樂形式進行教學的嘗試,探索兩者合理的整合,讓課堂更有效,更具張力。

關鍵詞:時尚;探索;時代

在音樂的世界裏,每個學生每個時段都有自己追求的最美最時尚的音樂風格和音樂形式。

下面筆者就現階段時尚形式,針對近期國中音樂教材嘗試以下探索。

一、從“大家喜愛的音樂節目”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前一段的音樂節目中屬“中國好聲音”最受歡迎,無論是專業的音樂人士或非專業的業餘愛好者,都對此節目青睞有加。

當然,我們的學生也不例外,對第一季專業演唱者劉歡導師印象深刻,更對庾澄慶大膽改編歌曲的風格很是着迷。

但印象最深刻的要數那一首首動聽的歌曲。

一堂好課務必使學生主體儘可能發揮作用,思維積極。

學生心眼頓開,形成一種歡悅的課堂氣氛,那麼有效的課堂教學已成功了一半,筆者就七年級草原牧歌和八年級補充歌曲《鴻雁》結合進行如下嘗試:

記得中國好聲音裏有位來自蒙古的選手唱着這樣動人的一首歌《鴻雁》,筆者在教授七年級《蒙古牧歌》的時候,以此作爲導入環節,用視頻導入,刺激學生聽覺、視覺感受。

用學生熟悉的知識構建導入,形成了良好的開端,進而讓學生產生想探索蒙古歌曲風格的慾望,學生主動性積極發揮,課堂效果較好。

二、從“經典影視作品”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音樂就在我們身邊,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學”的空間。

記得聽過區裏開課老師上的課《友誼地久天上》,經典的電影《魂斷藍橋》和教學中的歌曲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

教師的教學設計:欣賞加演唱兩條主線清晰並相互聯繫,層層深入,根據音樂在影片中的出現,演唱要求也各不同。

當影片播放男女主人公浪漫、溫馨燭光晚餐,音樂從二拍變到三拍,學生了解三拍有特有的舞蹈節奏,結合影片華爾茲的舞步,演唱《友誼地久天長》:離別的車站,男女主人公還未來得及道別,車已開遠,女主人公望着遠去的火車音樂響起。

表現女主人內心的遺憾和對男主人公一路平安的祝福。

它渲染了人物的情緒,深化了影片情節,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三、從“專業音樂頻道及專業的娛樂節目”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

泰戈爾說過:“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規定好的河道里。”

學生不能僅僅侷限於課堂上,教師要創造性的設計課外作業或者引用課外有力資源,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去收集各種所需知識。

筆者在教學中嘗試把電視上一些音樂專業節目和我們書本上的知識進行整合,讓課堂更具張力。

CCTV有個專業的音樂頻道,分別邀請國內外在音樂領域的弘揚和傳播中頗有建樹的專家,教授,學者,用極具個人魅力的語言特色和講述方式,

來闡釋博大精深的音樂文化,將專業的藝術知識與豐富多彩的授課形式相結合,讓廣大觀衆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享受經典的音樂表演。

節目多樣,形式也各具特色,有記錄方式的,也有大型的音樂會欣賞等等。

節目裏展現了各個時代當時流行的音樂形式及內容。

例: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結合我們的教材,《拉德斯基進行曲》是音樂會每年必演奏的曲目,是與大家互動的環節,那麼我們在課堂上欣賞此曲目時,結合維也納的音樂會,

讓學生從課堂一下延伸到課外,從節目、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一起領域此曲的魅力,原來課本中的音樂在我們平時的電視節目中亦可以聽到。

柏林森林音樂會,是在柏林郊外的一個森林劇場舉行的露天音樂會。

每年夏季,柏林愛樂樂團都會在這裏舉行演出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這座森林劇場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大自然送給音樂愛好者的一件禮物,音樂與大自然的結合,讓在場的觀衆享受清新獨特的音樂。

教學中的諸多交響樂裏面都有演繹,許多重量級指揮家都會在那登臺獻藝,且每次音樂都有相關的一個主題,例“狂想曲與舞蹈”、意大利之夜等。

課堂中既可結合教學內容,亦可讓學生從課堂領域不同形式的欣賞《柏林森林音樂會》裏的交響樂,並延伸相關類型音樂。

節目《音樂告訴你》的人物傳記用時尚且富有簡介的介紹,相信放入課堂可幫助學生用通俗的故事理解記憶作曲家,使其變得簡單,幫助記憶。

《音樂告訴你》的民樂環節,結合我們教材“天上之音”,節目中會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現新疆歌曲,同樣也會運用新民歌,新的音樂方式,結合現代音樂詮釋音樂,

例如《青春舞曲》譚晶演唱的新民歌方式,就融入了現代和西方元素,加人大提琴等樂器,詮釋了新的《新春舞曲》。

同樣,在課堂教學中也可借用此法,發揮學生主動性,對歌曲進行創編:改變音樂要素,融入各種節奏特點等加以創編。

有這樣一個娛樂性脫口秀節目《天天向上》,用輕鬆歡樂的氛圍和搞笑幽默的形式在傳播某個領域的一些專業知識,把專業的知識以一種輕鬆簡單的方式呈現給大家,讓大家在愉快,輕鬆,詼諧的方式中接受專業的知識的過程。

其中一期《音樂天才少年》,節目在介紹學習西方樂器的成就外,同時也用通俗、幽默的方式介紹涉及到的樂器:薩克斯,到底是屬於銅管樂器還是木管樂器,很多資料裏兩者都有提及。

節目中的介紹讓學生好記且概念清晰易懂:“薩克斯既不屬於銅管,也不屬於木管(它沒人管),事實上它是一種黑人樂器,由AOTO(和歐特曼同音)發明。

薩克斯音色很有磁性,常用於結合樂隊單獨演繹某作品。

例《獅子王》主題曲。

七年級有個影視音樂欣賞《眺望你的路途》,教材用意設計此作品,是想讓學生從影片中學會欣賞合唱、鑑賞合唱,並瞭解合唱的相關知識。

同樣的天天向上節目中也涉及此作品,節目有一期請了《放牛班的春天》原班人馬,在節目中不僅展示了當年影片中的歌曲《眺望你的路途》,更讓大家親切的欣賞到法國小朋友用不是很熟練的中文演繹了《橄欖樹》合唱作品。

除此以外,現場還通俗易懂的教觀衆如何挑選、分辨合唱裏的聲部,再現了影片中的挑選片段。

此類節目是資料,更有利於幫助教師順應時代創造性的設計教學思路,使音樂課堂更具魅力。

總之,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從學生身邊構建知識,結合時尚流行元素融入課堂,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又可以融合時代元素,發現其中的聯繫,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享受音樂的魅力。

篇二:音樂教學論文

國小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

[摘要]音樂是一門情感藝術,因此音樂老師在音樂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情感的培育,使國小生的心靈、品格和情感都受到有益的影響,繼而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

[關鍵詞]國小;音樂教學;德育;滲透

德育滲透在國小音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豐富國小生的情感,還會促使國小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國小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方法而展開具體的論述。

一、國小音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音樂是一門表達情感的藝術學科,因此在國小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教學效果明顯,而且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在國小生學習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滲透德育法,很容易讓國小生在音樂的情境中產生與之共鳴的情感,這種情感與作品息息相關,並且隨着作品的不同而不斷髮生變化,

德育的滲透,潛移默化讓學生產生愛國情懷和集體主義精神等情感,這對於國小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國小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

(一)充分挖掘音樂教材,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音樂教材是學生獲取音樂知識的途徑,音樂教材中的音樂作品都是通過層層篩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因此音樂老師要善於利用音樂教材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

例如,在《保衛黃河》這首音樂作品中,音樂老師不僅教會學生音樂的旋律,更要讓學生掌握這部作品的思想和內容。

篇三:音樂教學論文

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教師要深入認識流行音樂並加強對流行音樂教學的重視,將流行音樂作品巧妙融入到音樂課堂理論與實踐教學中,發揮流行音樂多層面作用,引領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音樂課程知識,在發展音樂思維能力中塑造健全人格,科學促進綜合素質發展,提升音樂教學革新成效。

一、結合學生音樂興趣點,利用現代技術引入流行音樂

將學生作爲學科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新課標對高中音樂教學提出的明確要求。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科學轉變傳統教學中師生角色,結合班級學生音樂興趣點,科學選擇並利用現代技術引入流行音樂,爲音樂課堂增添新的元素,有效展開流行音樂教學,藉助流行音樂作品,點燃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增強音樂課堂參與程度,爲實現音樂教學目標埋下伏筆。以“描寫母親的歌曲”爲例,在音樂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利用多樣化路徑,深入瞭解班級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手,準確把握教材中“描寫母親的歌曲”歌曲旋律、節拍、內容、風格、主題等,結合班級學生興趣點,科學選擇適宜的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作品,有機整合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比如《懂你》,詞作者黃小茂,曲作者薛瑞光,演唱者滿文軍,用真摯的語言和旋律,訴說了對母親的熱望。包括《母親》《常回家看看》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現代技術將《懂你》等同主題的流行音樂作品引入課堂,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在圖片、動畫、聲像等相互作用過程中巧設音樂課堂問題,比如教材中“描寫母親的歌曲”和《懂你》現代流行歌曲的區別,包括毛阿敏《燭光裏的媽媽》、宋祖英《最美的女人是媽媽》、周杰倫《聽媽媽的話》等,引導學生有目的性地聆聽、欣賞這些歌曲,在對比賞析過程中把握各自內容、主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進行不同層次探討、交流,巧借引入課堂的流行歌曲,科學探究課堂問題,在分析、解決過程中對課堂內外以“母親”主題的歌曲都有新的認識,準確把握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親自詮釋,在具體化歌唱實踐中,點燃音樂課堂教學興趣的同時學會珍視親情,在完成教材歌曲教學任務中實現有效流行音樂教學。

二、深挖音樂教材歌曲內容,形成良好個性品質

流行音樂有着獨特的魅力,內容與形式多樣化,這意味着,並不是所有的流行音樂都適合引入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新課標爲出發點,深挖音樂教材中歌曲內容,在把握主要內容、主題過程中將“積極、向上、健康”的流行音樂作品引入課堂,促使學生在欣賞課堂內外歌曲過程中獲取音樂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以“描寫愛情的歌曲”爲例,在這類型音樂歌曲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方面入手,深挖音樂教材中愛國思想歌曲具體內容,準確解讀歌曲主題,並將表達愛情的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比如《思念》詞作者喬羽,曲作者谷建芬,演唱者毛阿敏,用優美的語言和深沉的旋律表達了人生離別的思念、惆悵之情。教師要在把握《思念》流行歌曲內容、主題等基礎上,科學整合音樂教材中“描寫愛情的歌曲”教學內容,促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加豐富,促使學生準確理解、掌握教材音樂內容過程中詮釋愛情題材的歌曲,在層次化實踐中形成良好個性品質。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多種可行的教學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深化課堂音樂教學方法與內容,打造高效流行音樂課堂教學,解讀《思念》流行歌曲的同時將同主題的其他流行歌曲引入其中,比如王菲《我願意》、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老狼《同桌的你》,進一步深化以愛情爲主題的音樂課堂教學,引領學生有效聆聽的同時賞析並準確理解歌曲內涵、主題,在分角色詮釋歌曲過程中培養正確的愛情觀,包括音樂感知力、音樂鑑賞力等,讓學生在流行音樂作用下的音樂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完善音樂知識結構體系,發展自身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有機銜接課堂內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新課標背景下,學生全面發展是高中音樂教育教學強調的重要方面。在流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機銜接課堂內外,藉助課外拓展延伸課內,爲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音樂教學實踐平臺,在詮釋教材歌曲、流行歌曲中巧用自身有限的音樂理論知識,在完成音樂實踐任務過程中促進自身全面發展,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同時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以“描寫朋友的歌曲”爲例,教師要樹立“以人爲本”教學理念,科學銜接音樂課堂內外,在把握教材歌曲內容的過程中合理選擇課外流行歌曲,比如《好漢歌》,歌曲粗獷、豪放,生動表現“梁山好漢們”豪爽不羈、講義氣的性格,曲調取自河南民歌素材,可以將其穿插到教材中同樣描寫朋友的歌曲中。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班級學生喜歡的其他以“朋友”爲主題的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比如費玉清《一生朋友》、龐龍《朋友抱一下》、周華健《朋友》,和教材中“描寫朋友的歌曲”內容有機融合,聯繫課堂內外,巧設課堂教學問題。教師要科學引導、啓發學生,在探索、思考、解決音樂課堂問題中準確把握教材中歌曲主題,還能在無形中對學生進行感染教育,讓學生學會真誠對待朋友,學會珍視友誼,正確處理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友情觀。以“教材中青春爲主題的歌曲”爲例,在流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我們的紀念冊》《友誼天場地久》等同主題流行歌曲引入課堂中,還可以把當下電視劇或者電影中以青春爲主題的插曲、片尾曲引入其中,比如電影《芳華》的片尾曲——《絨花》,收錄於專輯《鄉戀》,該歌曲是電影《小花》主題曲,歌曲旋律優美抒情,情深意篤、感人肺腑。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電影精彩片段,在課堂內外多層面結合中引領學生學習教材中以青春爲主題的歌曲,在把握旋律、節奏中學唱歌曲並進行詮釋,對“青春”有全新的認識,珍惜匆匆青春歲月。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後,教師可以在整合教材歌曲與流行歌曲的同時,開展同主題的教學實踐活動,順利拓展延伸課堂教學,引領班級學生進行不同層次音樂實踐,在互動、交流過程中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提升音樂綜合實踐能力的同時擁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等,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使新課標背景下的流行音樂教學更加有效。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站在新課標的角度,準確把握深受高中生喜愛的流行音樂作用,結合音樂課程教學情況,以學生爲切入點,科學選擇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作品,從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等方面入手巧引流行音樂作品,在理論、實踐兩個層次科學銜接中,實現有效的流行音樂教學,科學引領學生感知音樂作品旋律、節奏、內容等,在實踐中科學培養音樂“感知、鑑賞、表現”等方面能力,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同時更好地張揚個性,客觀呈現新課標背景下流行音樂教學亮點。

參考文獻

[1]屈乾偉.淺談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學生版),20xx(07):181.

[2]李子軍.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xx(11):42-43.

[3]侯高峯.淺析新課標下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教學中[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xx(14):177.

[4]張舟.淺談流行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J].北方文學(中旬刊),20xx(12):172.

[5]彭林君.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xx(02):90-91.

篇四:音樂教學論文

摘 要:音樂舞蹈教學在我國的教育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舞蹈對中學生的素質教育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傳統的音樂舞蹈教學是很難達到當前的素質教育的要求的,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讓學生有效的參與到學習中來,本文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對於音樂舞蹈教學中制約因素,簡單的提出瞭解決方案,並且粗略的例舉了一些在課堂中能夠調動學生對於音樂舞蹈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望能爲今後的音樂舞蹈教學中提供幫助。

關鍵詞:音樂舞蹈;制約因素;教學優化;培養積極性

引言:

隨着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音樂舞蹈在各階段的教育中發展很快,一些較爲新穎新的教學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理念爲音樂舞蹈在當代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中帶來較爲良好的影響。音樂舞蹈教學在陶冶中學生情操的同時,也成爲了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音樂舞蹈教學的方法、模式的優化與創新對學生積極性的培養,是一項極爲賦有現實意義的課題。

一 在音樂舞蹈教學中影響學生積極性的因素

1.教學環境的制約

教學環境的制約,大致上分爲兩個方面,一是指校園的大環境,比如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分爲、管理者對音樂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等;二是說狹義的教學環境,這裏指的是在音樂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涉及的部分硬件設施等等。當前來看,衆多學校的音樂舞蹈教學環境來說,並不是很理想,學生不能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去全身心投入到對於音樂舞蹈的學習當中去,對於所處學習環境的乏味間接影響到學生對學習音樂舞蹈的積極性。

2.課程設置的制約

當前教育中音樂舞蹈教學方面的發展受到課程的設置影響。音樂舞蹈課程的設置較少,教材單一性以及陳舊性也會對學生在音樂舞蹈的學習中造成影響。雖然當前的音樂舞蹈教師也極力的使教學內容避免陳舊過時,但也難以改變教學課時制約的現狀,教學形式上的單一,以及模式的不足,導致在教學的內容上,往往學生們剛調動起積極性,課時就已經臨近尾聲,無法真正融入到音樂舞蹈藝術的樂趣中去。

3.師資力量的制約

在音樂舞蹈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教師個人水平和業務素養的影響。綜合實際情況來說,在目前的教育中,音樂舞蹈的教育問題還沒有受到高度的重視與關懷,因此,師資力量的建設與配置的不足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對於音樂舞蹈的興趣。這樣一來,即使校園中有大量的對音樂舞蹈有愛好以及富有天賦的學生,但是在師資力量以及課時的設置中受到影響,這樣一來就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到了學生在音樂舞蹈學習中的積極性。

二 音樂舞蹈教學模式的優化及運用

教學內容的選取與優化,是音樂舞蹈教學取得預期效果的根本保證。可在教材選取上儘可能多的選取內容新穎的適合當代學生學習的教材。在面對教學對象時,要體現出高度的關心和愛護,從而調動學生對於音樂舞蹈學習的積極性。

三 讓學生體驗音樂舞蹈的樂趣

傳統的音樂舞蹈教學課程是比較枯燥、單調的,只是讓學生欣賞歌曲、學習歌曲、演唱歌曲,教師不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只是一味的爲了完成教學進度,在枯燥的課堂上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是同學們逐漸的失去了對音樂舞蹈課堂的熱情,完全變成了被動的學習。在教學中,我們要使學生最大限度的體會音樂舞蹈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真正的成爲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能夠自主的並且充滿激情的去迎接每一堂音樂舞蹈課,這就需要教師對整個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作出進一步的完善,在思想和觀念上首先進行改變,不能再單純的爲了完成教學進度而教學,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身上,把學生的良好發展作爲音樂舞蹈教學中的唯一目的。

在音樂教學中,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同學們做一些遊戲,例如,可以將學生以抽籤的方式分爲幾組,進行歌曲接龍,接龍的歌曲不限,同學們可以自由發揮,對於接不上的同學進行小小的懲罰,例如表演一個自己拿手的節目,可以是任何方式的小節目,擅長唱歌的可以給大家唱一首歌,擅長跳舞的可以給大家跳一段舞蹈,擅長朗誦的可以給大家朗誦一首詩歌,在遊戲結束以後,可以讓同學們通過投票來選出遊戲中表現較爲突出的同學,在本節課接下來的歌曲學習中擔當領唱,通過留給學生更多自我展現的空間來樹立更多的自信,調動學生在音樂舞蹈課程中的積極性。也可以在學習歌曲之前,先將歌曲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大家,並且給學生們留有豐富的想象空間,讓學生積極表達出自己對將要學習的歌曲的理解,從而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們學習新歌曲的目的。

在舞蹈教學中,可以調查大部分學生都對什麼類型的舞蹈感興趣,進行教授,來提高同學們的樂趣,也可以通過教同學們學習當下比較流行的舞蹈來激發學生們對於舞蹈的興趣,在課堂的空閒時間可以帶領同學們觀看國內外比較流行的音樂劇 或者舞劇,來加深學生們對舞蹈的認知範圍。

總結:

基於音樂舞蹈教學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採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並且讓學生們真正作爲學習的主體參與到音樂舞蹈教學中來,培養學生的音樂舞蹈興趣,間接的增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自信心,同時加大對音樂舞蹈教育的宣傳力度,在實踐中注重對學生表現力以及創造力的培養,爲學生創造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機會,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音樂舞蹈的教學工作,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舞蹈。由於本人能力的有限,對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完善,希望通過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進行音樂舞蹈教學的同時,結合課堂實踐,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馮雅麗.淺析舞蹈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職業時空,20xx(24).

[2]喬佳佳.淺談舞蹈教師應具備的素質[J].魅力中國.20xx(02).

篇五: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國小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小生的成長曆程中承擔着不可推卸的責任,伴隨着國小教育改革的步伐,國小音樂教學也在進行改革。因此,國小音樂課堂承擔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責任,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不斷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更好地對音樂進行感知理解以及創造,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關鍵詞:國小音樂;音樂素養;策略探究

音樂對國小生情操的陶冶以及人格的養成所起到的作用,是怎麼誇張也不爲過的。早在先秦,孔子就將其作爲六藝之一,而荀子則專寫《樂論》,其中說到:“禮別異,樂合同。”禮與樂(le)互補,竟可以實現儒家的王者之道。荀子說的“樂”(le)雖不等同於音樂,但也是以音樂爲核心的。我國的《國小音樂課程標準(20xx)》也提出:“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造,是人類的一種基本素質和能力。”可惜的是,在我國很多地方的國小教學還是受應試教育指揮棒的影響,音樂教學在各學科教學中並沒有受到相應的重視。國小音樂的教學,要實現“課標”要求,還任重道遠。筆者僅就自己的國小音樂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供大家批評。

1根據學情情況,巧妙傳授音樂知識

筆者任教的學校因爲是縣城國小,許多孩子來自農村,在與孩子家長交流的過程中就發現,很多家長會誤以爲音樂學習可以不用什麼專門的歌唱、樂器、五線譜之類的知識,音樂需要的是像農村手把手的教。而我指出手把手的教裏面不也在教知識嗎,他們才恍然大悟。音樂學習中的音樂知識、技能掌握以及審美體驗其實是互相依賴的。在國小音樂教學中也應該根據學齡情況,適當地教授音樂知識。也只有做到這個,國小生才能對音樂有初步的審美享受。如何才能讓學生簡單易學地記住音樂知識呢?筆者的感受就是,在最初上音樂課時要以生活爲例,讓國小生在模仿中去體驗與感受。比如“音符時值”這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初學音樂的國小生是不可能去記住的。首先要告訴他們的是音是有長短的。在教學中我就讓學生模仿自己的家長在不同的情境叫自己吃飯的音長,學生就會開心地記住了。還可以要學生模仿不同動物的叫聲,如貓、狗、牛、雞這些農村中常見動物的叫聲,其聲音長短是很容易區別的。甚至是模仿同一動物不同狀態的聲音,如貓受到驚嚇、慵懶、撒嬌等不同狀態的聲音,其時長也有很大區別。這樣的話,學生對聲音的長短及所表達的情感的不同,就會有直接的感知,再進而解釋簡譜與五線譜爲什麼要加上拍號就容易讓學生記住與運用了。

2與學生做朋友,加強師生交流,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

音樂是一門交流的藝術,而我們作爲國小音樂教師,面對的羣體是需要引導溝通的孩子,所以我們要與學生成爲朋友,應當多與學生交流,才能拉近教師、音樂、學生這三者之間的距離,激發他們潛在的音樂情感,讓他們對音樂有一個更深的認識。農村學生往往比較靦腆,不善於表現自己,覺得老師高高在上,不好接近,不想與老師分享自己內心實際感受。而教師作爲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引導者,就應當創造機會主動找他們進行交流,跟他們談音樂,談家庭背景、生活、性格愛好、未來夢想等等。通過這些方法,學生纔會感受到老師原來是這樣一個跟我們這麼貼心的人,如此,學生就會積極地配合教師進行音樂的教學,在音樂課堂上才能跟隨老師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律動一起編創。同時,在這過程中,教師應當多注重平時音樂的學習,對音樂情節進行細緻而豐富的講解,一邊講解一邊示範,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音樂作品,從而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自然就能隨着教師的情感投入到音樂的學習當中去;通過教師的進一步引導交流,拉近學生與音樂的距離,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

3合理運用多媒體手段,促進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大環境下,多媒體作爲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在教學環節的運用範圍逐步擴大,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教育成效,也成爲學科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和新的趨勢。國小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和音樂素養的培養同樣離不開對多媒體手段的應用,而且需要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進行有效瞭解和調解,最大化地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效果,保障學生音樂思維的形成和拓展,保障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進而優化課堂教學的質量。如我在一年級《買菜》這一課的編創歌詞的課件設計中,我根據低齡兒童的認知水平,下載孩子們認識的水果蔬菜圖片,結合我自己錄製的編創歌詞演唱音頻的插入,就給孩子們做了很好的示範,在這樣的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教學中,孩子們不僅獲得了知識,更多的是獲得了快樂的音樂體驗。又如在三年級的《小駱駝》的課件製作中,我根據自己的“用打擊樂器參與體驗”的教學目標設計了多媒體課件,我把鈴鼓、三角鐵、雙響筒等樂器圖片用各種不同的進入方式進入,在樂譜下方插入相應的樂器,這樣一來,學生在觀賞課件的同時,也能很快地記憶了樂器進入的順序以及使用幾個小節更換,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音樂欣賞課程在國小音樂課堂教學中佔有一定的比重,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音樂鑑賞能力以及音樂素養。在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教師更需要增強對多媒體手段的應用,生動直觀地爲學生呈現音樂欣賞的相關課程,幫助學生系統化和直觀性地瞭解音樂形象,從而深刻地理解音樂內涵,從中增長見識和享受藝術,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自然而然地促進國小音樂課堂質量的提升。如我在教學《京劇》時,爲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京劇的行當和表演手法,我上網搜索了多個京劇小視頻,有動畫版的,有現場版的等等,插入這些超鏈接,結合知識點的文字展示,學生既有興趣,又能直觀感知京劇的魅力。

4提高音樂綜合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音樂是情感體驗的載體,音樂欣賞與學習的過程也是情感體驗和昇華的過程。學生在傾聽音樂的同時,還可以喚起想象與聯想,產生情感共鳴並得到思想陶冶。優秀的音樂可以喚起人的內心深處的記憶,帶領聽衆回顧童年的美好記憶,獲得愉悅的內心感受。筆者所在的湖南江永縣是世界唯一女性文字女書的所在地,當地的很多婦女都會唱很多女書歌。這些女書歌的一部分在電影《雪花祕扇》裏有所呈現。女書歌因爲是用一些學生的“土話”歌唱的,我發現學生們能很輕而易舉地分辨其中的喜怒哀樂的情感。而對一些女書歌中所包含的民俗進行講解,學生們都能初步地聆聽出音樂的節奏變化與高低起伏所蘊含的情感內容。帶有民族性的音樂對國小生的情操陶冶、靈魂塑造、心靈淨化往往更有效。因此教師要注意在音樂課堂中,多帶領學生學習、欣賞既有民族性又富有高雅情趣的音樂,使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貝多芬說過:“音樂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啓示。”國小音樂教師只有着眼於學生未來的全身心的健康發展才能更好地理解音樂教學的意義。但是,每一節的音樂課又都是需要想出易於學生接受與喜愛的方法,踏踏實實上好每一節課纔是有益於學生的。學生真切感受到音樂的快樂,音樂才能不斷地啓示他們未來的人生。

參考文獻

[1]王婷.中國小音樂教育現狀評析[J].中國教育學刊,20xx(S1).

[2]劉明明.國小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大衆文藝,20xx(16).

[3]劉雄智.中國小音樂教育及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J].音樂時空,20xx(5).

篇六:音樂教學論文

擔任國小音樂老師已有數載,慢慢發現能成爲一名合格的音樂老師並非一句空話。盡職,或者說教學成績的斐然,是要經過反覆錘鍊而成的。抱着一腔育人的精神,通過在教學中的積累和反思,我領悟到一些切合實際的教學理念,想和所有同仁們交流、商榷,從而達到完善自己綜合能力的最終目的。

一、首先談談開設音樂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實我們都明白,國小音樂課的開設絕對不是要把國小生都能培養出一個個音樂家來,而是爲了讓孩子們得到一種音樂素質的基礎培養,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當然,個別有天分的學生從中會得到更大的收穫,長大後能走上音樂之路,或許能成爲一名使衆人側目的音樂家。天之驕子,和從小的培養也是分不開的。話說回來,不能成爲音樂家,我們的孩子就不必學習音樂了嗎?通過學習,也能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獲益程度也不可小覷,甚至會在音樂的基礎上另有建樹。

因此,開設音樂課,對國小生在邏輯思維上,在德育、智育的培養方面都會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感悟音樂是音樂教學的核心

在學術上講,音樂具備顯著的知識性和技術性,能在課本之外給學生另一渠道的知識、文化教育,而這種渠道的知識採擷,不是課本上的東西能望其項背的。比方說,國小課本同步中在學習:大、小、多、少、人、口、手,而音樂課中已經接觸到完整的句式了,並且在影像教學中還接受到一定的故事情節,爲以後作文的情節學習打下了基礎。

音樂的學習中,也能讓國小生得到悟性的鍛鍊。通過學習音樂,和老師的引導,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音樂感受力包括對音樂風格的感受力,音樂要素的感受力,音樂中意境的感受力等。

要使學生達到上述的感受力,相關知識的認知是不可缺少的。對音樂知識的認知,和對音樂歌唱的接受是相輔相成的,也是音樂和文化知識同時收穫的較佳途徑。孔子對音樂的感受力非同一般,他有過聽音樂三日不知肉味的體驗。但他並沒有現在的條件,沒有像所有的學生們一樣坐在寬敞的教室裏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他的音樂感受力,來自音樂的薰陶和自我豐富的人生感悟。因此說,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感悟音樂是教學的核心。

三、歌唱教學和培養音樂欣賞力的甄別

一般人或許會這樣認爲:國小的音樂教學就是學唱歌。這是誤解,也是偏見。音樂教學中學唱是必不可少的,但絕非唯一的方式,培養學生音樂的欣賞力是更重要的環節。音樂欣賞,是通過主體對客體的感受和審視來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唱歌教學,則是按客體符號(音樂樂譜)的要求來實施的一種主體活動,也就是通俗的概念——唱歌。一個是感受,一個則是具體的實施行動,完全不同的感念,而又是完全相通的關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音樂欣賞力的培養是重中之重,緣由音樂的內在魅力,學會欣賞才能學到精髓,領略到的是內在美;學會唱歌只是學會的表面,領略到的只是外在美。其區別,也就可見一斑了。欣賞音樂的韻味,欣賞一種內涵美,是一種意境,就需要用心去體會,能體會到音樂的韻味纔可以說懂得了音樂,就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淨化了心靈,提升了一個人的品格。因此可以說,欣賞音樂也是欣賞生活,欣賞人生。

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一項教學工程,具備一定的難點。音樂教師的責任心、個人能力,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都可能是羈絆學生欣賞力培養的因素。認識到這點,我們纔可以有的放矢地教學,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歌唱的教學也並非說不重要,也重要,但相對要容易一些。歌唱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是教學生們學到字正腔圓,就好比面對一羣牙牙學語的孩子,是要一字字、一句句地摳出來才行。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正確的歌唱方法。

歌唱教學在技能訓練方面是比較繁瑣的,吐字、發聲、音準訓練、口型等訓練都是基礎訓練,非常重要的內容,基礎打不好就會影響到歌唱的效果。就像我平日裏對學生的鋼琴輔導,手形的嚴格要求和糾正是非常的重要,手形不對,或者手練塌了,則彈奏的音樂會失去一些應有的音質美。但音樂課上的歌唱教學,對這些追求的目標並不是太專業的要求,而是普及的性質。只要能自然地運用嗓音來歌唱,使個體的歌唱潛力得到一定的發掘就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篇幅所限,不再做過多地總結。總之,我們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從音樂課的特點出發,從新時期的需求出發,以感悟音樂爲核心,用音樂來培養音樂的耳朵,使音樂教育真正實現其教育功能,在素質教育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篇七:音樂教學論文

人類步入21世紀,一方面,隨世界各國在經濟、社會、文化等交流的逐日擴大,全球性的相互依存關係正在不斷加深。另一方面,各個國家和民族的“自我意識”不斷得到強化。音樂課程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與最佳途徑,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

大哲學家黑格爾曾指出:“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在“美”的境界中,人的本質的確證和人的自由發展居於主導地位。‘美’的本質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最完美的展現。”投身教壇多年來結合實際,下面談一下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觀念轉變實現自我

從單純的知識傳播者轉變爲學生學習身心發展的促進者,教師本身必須是一位積極投身於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因爲教育教學問題具有極大的實踐性和情境性,應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深刻反思,所以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質的最佳途徑。

二、實踐鍛鍊了教師,培養了學生

首先,學校工作的對象是一大羣感情豐富對客觀外界極有好奇心,極敏感的認知碰撞,得到情感交流,產生相互激勵,師生由於教育工作結合認知碰撞,會使“教”與“學”雙方受益。如 音樂課程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親近自然,感受美的事物;讓他們通過頻繁接觸音樂藝術作品,恢復藝術感覺豐富審美體驗,使感性和理性得到和諧發展。音樂藝術綜合表現與創造能力通過參與藝術創作和表演《我快樂》、《小鳥,請到這裏來》、《捉泥鰍》……

《我快樂》

1、樂學,會學,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1)、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從體驗出發,激發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奠定基礎通過品嚐不同味道的飲料產生不同的感受來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

(2)、運用生動的表情臉譜,激勵學生創編動作和有節奏韻律的歌詞。教學中,抓住“快樂、着急、幸福”,展開“拍手、跺腳、拍肩”等律動,有表情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合作,引導;讓教師成爲學習的夥伴

(1)、遊戲 品嚐甜、辣不同味道飲料,大膽地把自身的感受用動作、表情表現出來。

(2)、創編歌詞。我高興,我高興,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我傷心,我傷心,我就抹抹淚,看大家一起抹抹淚。我生氣,我生氣,我就跺跺腳,看大家一起跺跺腳。我害怕,我害怕,我就擺擺手,看大家一起擺擺手

(3)、按節奏讀歌詞

3、煥發音樂課堂教學的`魅力。在歌曲中感受音樂,創造音樂表現音樂能力,他們願意上臺表演,還高興的說悄悄話,唱第一段他們說;“我真快樂”,唱三段邊拍肩膀邊說,我真幸福,另一名學生說:“我也是”,在他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新的音樂教學師生共同體驗、探索發現、創編創新表現,享受美的全過程,師生在音樂美的薰陶下學習掌握技能技巧,感受到音樂美在不斷昇華。形成一種迅速生出創意或意象,並通過特定媒介材料把它們體現出來的能力。爲了提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機會,賦予了他們發揮想象的空間。學生平時關注生活、熱愛生活,具備較豐富審美體驗和創造性體驗

三、提高修養服務教學

教師應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加強多方面修養提高自己的心理素養,愛心與公正;耐心與自制;虛心與創新;童心與合羣等,這是綜合文化素養教育的目的。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教學。教學時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讓他們領略藝術殿堂的魅力。十餘年,我始終堅持利用課餘時間拜訪我市藝術屆名家,先後進修音樂教育,鋼琴演奏技能技巧、健美操專業培訓、聲樂演唱技巧……通過近幾年的充電,我深深的感受到課堂中能夠得心應手,訓練場上鼓鑔齊鳴充分證實了綜合能力得以提高。在實際教學中充滿無限動力,我的課深受學生喜愛,課中調動學生積極性,一個讚許的微笑、驚喜的眼神,足以激盪起學生愉悅的漣漪,給他們一個充滿愛意的目光,便會收穫學生一臉燦爛的陽光,師生互動歡歌笑語充滿課堂。

四、引導學生進行儘可能多的音樂實踐

1、表演進課堂:學生善於聆聽,通過記憶歌詞,用身段、手勢、表情、眼神自我表演,邊唱邊舞。

2、創編進課堂:鼓勵學生創造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新理念,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中,重視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生原有生活經驗和剛學到知識進行大膽遷移。

3、器樂進課堂:器樂教學可以說是通往更好的體驗音樂的橋樑,事實上它本身就是一個廣泛的音樂學習領域。在教學中由簡單到複雜,由簡易打擊樂器到豎笛教學,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是綜合能力的再現,追求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之美是音樂課堂教學的理想境界,更是和諧高效音樂課堂的需要。正確的教學方法,師生互動遊戲、理論與知識、實踐與能力及情感交流會產生一種高尚的師生情誼,教師的知識水平,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在教育培養學生的同時都得到發展。

篇八: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國小的音樂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主動了解音樂的積極性,還能增強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豐富國小生的個體情感體驗。如今,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漸融入到國小音樂的課堂教學之中,並對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及質量產生了許多的積極作用。本文以情境化教學中創設直觀情境、問題情境和情感情境爲例探究了情境化教學模式對國小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情境化教學;直觀情境;問題情境;情感情境

國小階段的音樂課程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力和感知力,也可以豐富基礎教育的課程內容及形式。當前的我國的國小音樂教學工作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個性需求出發,通過教師運用多種情境輔助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並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創設直觀情境,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國小生多以形象思維來感知事物,且對動態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因此把音樂教材中各種抽象晦澀的文字和圖片以更加直觀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在視聽結合的雙重影響下深受啓發與感染,這樣既能保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又能加強學生對音樂教材相關內容的認識和掌握。音樂的課堂教學相比於其它課程來說,更應該保持課堂氛圍的輕鬆和愉快,如此才能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整體質量。音樂課堂良好的學習氛圍需要教師創設直觀化、形象化的情境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歌曲欣賞、歌詞創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傳統民謠《烏蘇裏船歌》時,教師可以通過吹奏琴笛來引領學生深入體會旋律中所蘊藏的意境之美,然後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表演展開想象與聯想,把聽到的各種形象直觀化、具體化,從而提高了學生主動探索音樂奧祕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動機[1]。在講授《森林狂想曲》時,教師可以藉助動物世界中的各種音樂來指導學生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奧妙,並通過對不同動物和植物的觀察來讓學生逐漸融入到大自然的奇妙環境中,提高學生對學習這首歌曲的主觀積極性。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專門的音樂廳或音樂教室進行深入地學習,加強學生對各種樂器的瞭解,鼓勵學生自由搭配組成小型“樂團”,指導學生完成樂團的日常練習和培訓,最後通過舉辦音樂會和彙報演出等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音樂才華和團隊配合的魅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

教師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情境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音樂的內在規律。教師設置具有引導性和指示性的問題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結構,並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用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去深刻理解音樂。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逐漸發現音樂作品別樣的美感,這就可以鍛鍊學生的音樂鑑賞力和審美能力。比如在學習《龜兔賽跑》這一課時,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加深了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教室的幫助與引導下,學生可以更加細緻地觀察烏龜和兔子各自所具備的特點,並對學生的個體思考進行啓發,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可以自己對比音樂的節奏快慢,並分析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意境[2]。兔子相比於烏龜來說速度很快,所以與之對應的音樂節奏也很快,而烏龜慢悠悠的,它的音樂也就應該是節奏舒緩的,如此一來,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和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創設情感情境,提供豐富的音樂情感體驗

音樂作爲人類心靈的一座橋樑,其可以跨越國界、跨越時空,無須過度的言語描述,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品味、去體驗,並能產生各自不同的情感體驗和共鳴。音樂有讓人迴歸自然、還原心靈本真、超脫世俗紛亂的功能。情感教學作爲音樂教學中最顯著的特性,讓學生充分理解曲作家的創作心境和情感表達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和堅韌自強的奮鬥精神。例如,在講解《我的祖國》這一章節時,可以用《義勇軍進行曲》來創設一個愛國情懷的情感基調,用雄渾壯闊的曲調最大程度地點燃學生心中的愛國熱情,然後選讓學生學習《紅旗頌》,引導學生自行展開對比學習[3]。學生通過對比可以知道,這兩首歌在前奏方面雖然有些相似,但是相比而言,《紅旗頌》的緊迫感更加強烈。學生在學習這些愛國主義歌曲時所彰顯的愛國情懷和紅色精神,正是情感情境所激發出來的,這些獨特的情感體驗可以使學生保持昂揚的鬥志和進取的心態,用強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約束自己的行爲和思想,鼓勵和支持他們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和成功。

四、結語

如今,國小的音樂課堂教學需要不斷優化情景教學模式,整合多種情境的優勢和特點,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欣賞音樂能力和審美素養,拓展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音樂的課堂教學質量,不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喬梅.情境教學在國小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普童話,20xx(4):15.

[2]金星星.創設音樂情境,感受音樂之美[J].情感讀本,20xx(29):11.

[3]許偉彬.樂在樂中學:國小音樂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師道教研,20xx(3):91.

篇九:音樂教學論文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許多教育者對國小音樂教學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圍繞音樂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環境。因此,在國小音樂課堂上,教師應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不斷地優化教學設計,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使音樂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藝術審美能力,從而實現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一、謎語導入,激活音樂課堂

興趣與音樂是緊密聯繫的,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音樂的強大動力。由於平淡、枯燥的語言使優美的音樂在教師的描述下失去了應有的感染力,導致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產生了被動的情緒。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轉變教學策略,描述的課堂語言應變得生動、形象,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情境。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融入到音樂之中,從而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金孔雀輕輕跳》這一節內容時,首先課堂導入,並問學生們:“在西雙版納的小河邊走,來了一隻動物,猜一猜是什麼動物呢?”,用謎語導入課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回到課堂上來,於是我接着說謎語: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帶,尾巴像把扇,展開人人愛。學生們很快猜出謎底是:“孔雀”,於是,我接着引導:“那你們喜歡孔雀嗎?知道孔雀的家鄉在哪裏嗎?”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紛紛表達對孔雀的喜愛,但不知道孔雀的家鄉是來自雙西版納傣族。在謎語的帶動下,使課堂氛圍逐漸輕鬆起來。接下來,我繼續對學生們引導:“今天,我學生帶來好聽的傣族歌曲,一起聽一聽歌曲是怎樣歌唱美麗的孔雀的吧?”,通過謎語導入,激發了學生對於音樂的濃厚學習興趣。最後,我又利用視頻爲學生播放了傣族舞蹈表演孔雀的片段,讓學生們從傣族舞蹈感受又進一步感受到了孔雀優美的形象。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讓學生通過謎底感受音樂內涵,激活音樂課堂。因此,教師應採取多種多樣充滿趣味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纔會更有熱情的參與到學習中。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還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二、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單純的灌輸音樂理論知識,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採用合理的教學策略,將音樂教學融入到相應的教學情境中,再對學生展開引導、點撥。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音樂內涵,還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慾望。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滴哩滴哩》這一節內容課時,我對學生們說:“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學生們紛紛回答:“春天”,我接着問:“春天美嗎?你們能說說春天有什麼美麗的景色嗎?”,我爲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音樂中感受、體驗春天的美。學生們在音樂課堂上,暢所欲言,自由說出春天的各種景色。在音樂課堂上,我引導學生:“在美麗的春天裏,人們都喜歡踏春,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春天的圖片”,讓學生們看去春遊的照片和一些春天的美景圖,引導春天有那麼多美麗的景色。並說:“讓我們感受一下歌中的小朋友是在哪裏找到春天的吧!”,創設問題情境,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最後,我帶領學生改變速度的學唱歌曲,感受一首歌曲唱出不同味道來,感受歌曲蘊含着的快樂情緒。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我從學生的情感情緒出發,帶領學生體驗教材的情境,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並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師應給學生進行情境教學的創設,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音樂,使課堂更具有表現力,從而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鼓勵學生探究學習,啓迪思維

學生正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對學生們進行誘導性教學。課堂教學的不斷創新,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還使學生強化了對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從而讓學生們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他們的音樂水平。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蘆笛》這一節課時,首先,我打開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蘆笛這首歌曲,讓學生們聽這首歌曲,並設置了問題讓學生們探究,如: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中出現了哪種樂器的名字?,我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爲課堂上的主角。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課堂上自主探究,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紛紛回答:“這首曲子很歡快,樂器是蘆笛”。同時,我鼓勵學生大膽分析曲譜的故事,然後再對學生們指導、點撥,使學生認真的學習這首歌曲。學生們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很大。最後,我帶領學生有節奏地學唱歌曲,同時開展男生女生接龍演唱的活動,使學生更快的學會這首歌曲。這樣一來,不僅啓迪了學生的學習思維,還使學生對探究性的音樂課堂充滿期待。由此可見,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感性出發,在探究問題中鼓勵學生敢於探究、樂於探究。這樣,不僅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還使學生從中感受到了音樂的美。總而言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國小音樂課堂上,應多樣化的設計導入,豐富教學內容,打破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使學生們實現全面的提高,使音樂課堂高效地開展.

篇十: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是幼兒園教學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了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我還將音樂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不僅提高了幼兒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而且對於我們一日生活中的各項工作都有所幫助。在這裏,我就將我所積累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共同討論一下。

一、 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儘管幼兒天性喜歡音樂,但對這種興趣愛好仍要注意培養,並給予發展。這不僅僅是爲了在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兒能對音樂抱積極態度,而且要使這種興趣得以鞏固、保留,併成爲終生的一種需要。 要想更好的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首先要培養他們對於音樂的興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兒對於音樂的興趣呢?

1、 認識到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大家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當我們爲幼兒播放進行曲時,他們馬上會甩起臂膀,雄赳赳氣昂昂的學起解放軍齊步走來;當我們爲他們播放歡快、激烈的樂曲時,他們馬上會手舞足蹈,隨音樂歡快的擺動身體--- ---這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的:“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遊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因此,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善於發現幼兒對於音樂的興趣,時刻觀察,並進行保護。

2、 激發幼兒對於音樂的興趣:認識到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後,就應該及時的激發和培養。首先要讓幼兒更多的接觸音樂,增強音樂對幼兒的感染力。爲此,我將音樂貫穿滲透與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爲幼兒 播放優美、抒情的輕音樂,讓幼兒在安靜、舒適的音樂中等待用餐;在開展角色遊戲時,我們專門創設了一個“音樂臺”,裏邊有各種樂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兒可以隨自己喜歡的音樂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兒午睡時,我爲他們播放催眠曲,讓他們更快的進入夢鄉--- --- 另外,我還經常組織幼兒玩一些有趣的音樂遊戲,充分調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二、 對幼兒進行合理的教學:

幼兒園的音樂教材,無論是歌曲、舞蹈,還是音樂欣賞、律動,都韻含着一定的教育內容。每當我們拿過來一節課,分析教材內容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徹,才能更好的設計教學活動,發揮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目的是爲了抒發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所以,我們在演繹音樂作品時,就應該把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充分的表現 出來。針對這一點,我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注意從情感入手,引導幼兒對音樂作品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對音樂的表現力。例如:大班音樂歌曲《賣花姑娘》,是一首節奏緩慢、悲傷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爲了讓幼兒體驗悲傷的情緒,在課前,我爲幼兒講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在故事講完後,我馬上播放《賣花姑娘》這首歌曲,讓幼兒始終沉浸在悲傷的氣氛中,充分感受悲傷的情感。然後,在學唱這首歌曲時,幼兒自然就能夠用低沉、緩慢的聲音把歌曲完整的表現出來。而且還能夠做到表情和聲音的統一,使幼兒對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2、品德教育:幼兒園音樂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讓幼兒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理解其教育內涵,是達到音樂教育目標的根本問題。例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講述了小烏鴉長大以後不忘媽媽的養育之恩,叼來蟲子爲媽媽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對自己的父母沒有禮貌。稍有不順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鬧。針對這種情況,我在上課時,着重向幼兒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連小烏鴉都知道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恩,愛護媽媽,照顧媽媽,拿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呢?”這個問題在幼兒之間展開了討論,使幼兒充分認識到了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情感體驗中激發了幼兒尊重他人的行爲。

3、音樂技能的培養: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首要一點就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技能的培養。通過啓發引導幼兒積極參加音樂藝術活動,在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美的感受中,培養幼兒對音樂藝術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幼兒主動參與、主動體驗、主動表現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發展幼兒對音樂藝術的審美感知能力。通過教學,教給幼兒歌唱、韻律活動、音樂欣賞、樂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訓練幼兒的音高感、節奏感、音樂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樂素質。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達力及創造力等方面的音樂能力,促進了幼兒音樂素質水平的提高。

篇十一:音樂教學論文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簡要介紹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要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其中一部分是練習節奏與旋律。節奏的練習主要是指練習的規則與姿態以及反應能力的練習,用聲勢進行節奏的訓練,對節奏基石的提取和練習以及對於節奏進行引導、自編和補充練習等內容。而旋律方面則主要是指演奏歌曲或是樂曲、音樂樂器等其他樂器的演奏規則和方法,爲歌曲伴奏,即興演奏以及自編樂曲、欣賞教學、識譜教學等內容。另外一部分就是基本形體動作的訓練,這主要是指動作訓練、反應訓練、舞蹈表演、動作的伴奏以及即興動作和動作遊戲等內容。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幼兒舞蹈創編的影響

(一)對於舞蹈教學中節奏方面的影響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於幼兒舞蹈教學中的節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求舞蹈的節奏清晰明確。由於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不強,幼兒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搶拍或是拖拍的情況,這就直接降低了舞蹈動作的整齊度。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則要求舞蹈教學中,選擇節奏鮮明清晰的音樂,從而在強重音的刺激下,喚醒幼兒的記憶功能。幼兒對於音樂的節奏與旋律記清了,他們在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就輕鬆很多。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求舞蹈教學選擇旋律易記的音樂,這樣也可以緩解幼兒緊張與焦慮的情緒。

(二)影響舞蹈教學中聽力能力的培養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還影響着舞蹈教學中幼兒聽力能力的培養。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將原本性音樂與動作和舞蹈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夠有效調動幼兒的聽覺神經,讓幼兒學會傾聽、辨別甚至是想象各種生活中的不同的聲音,從而能夠幫助幼兒在舞蹈的學習中有效提升他們的聽力能力,使他們更迅速地做出相應的反應。

(三)肢體訓練之於舞蹈創編的意義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強調肢體的訓練。比起傳統的音樂教學重理論知識的特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則主要是注重幼兒的實際訓練。因此,肢體訓練便成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重要特點之一。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肢體訓練,有助於舞蹈創編。舞蹈創編是一種以人體動作爲“語言”的藝術形式,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是充分調動幼兒舞蹈時的各種肢體語言與動作,從而保證他們快速地將教師所教的內容吸收並牢記在心。因此,奧爾夫的音樂教學法對於舞蹈創編是有着積極作用的。

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具體應用

(一)契合舞蹈主題

奧爾夫音樂教學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具體應用,首先表現在教學法要契合舞蹈的主題。在幼兒舞蹈創編中,要與具體的舞蹈主題相契合,這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本質所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彙集了演唱、演奏、舞蹈、朗誦以及表演於一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契合音樂的主題是基礎。這也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具體表現。

(二)節奏訓練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強調節奏的把握,這對於幼兒舞蹈創編是非常關鍵的。奧爾夫認爲音樂是一種迴歸人性、迴歸自然的音樂,它主張幼兒去傾聽以及辨別,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想象。因此,對於節奏的訓練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只有對音樂的節奏把握清晰了,才能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更準確地辨別區分。而舞蹈創編過程中,注重了節奏的訓練,有助於舞蹈創編的順利完成,並且還能確保舞蹈的旋律與節奏不出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節奏的重視,就爲舞蹈的創編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主要是堅持人本主義,教學以幼兒爲中心,讓幼兒正確把握音樂舞蹈的節奏,從而更有效地學習。這就有效解決了舞蹈創編中對於節奏訓練的要求,因而獲得廣泛應用。

(三)增強想象力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要求幼兒學會傾聽,學會想象,能想象出各種不同的聲音,如身邊人的聲音、來自大自然的聲音等。通過幼兒對不同聲音的傾聽,可以增強幼兒的想象力。幼兒在舞蹈學習過程中,會對所聽到的音樂給予一定的肢體反應。這個過程便是幼兒在聽到的聲音之後,然後經過大腦的想象,從而給予了肢體上相應的動作的配合。而想象力對於舞蹈創編是相當關鍵的,只有增強想象力,才能更好地運用在舞蹈創編中。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恰好實現了想象力的加強,因而在舞蹈創編中獲得了廣泛的運用。

(四)感情昇華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應用,除了通過契合舞蹈主題、節奏訓練以及增強想象力等三方面的內容來體現,還需感情的昇華。無論是何種音樂,沒有感情作基石,那麼它就不是好音樂。對於舞蹈也是一樣,若是舞蹈不能打動人心,不放感情在其中的舞蹈是沒有任何生命力的。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注重幼兒感情的激發,讓幼兒用心去跳舞。通過引導幼兒傾聽、辨別以及想象,可以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反應能力。在想象的過程中,幼兒的感情也隨着音樂一同起伏,最終達到感情昇華的效果與目的。在舞蹈創編的過程中,只有將感情注入其中,才能編出更有生命力與活力的舞蹈。因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所發揮的作用纔會越來越大。

四、結論

通過本文關於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應用,我們瞭解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對舞蹈創編中的節奏、聽力能力以及肢體動作等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舞蹈創編中的具體應用則是表現在音樂主題的契合、節奏的訓練、想象力的增強以及感情的昇華等多方面。相信通過本文的分析,有助於幫助我們對於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篇十二:音樂教學論文

1樹立新穎的教學理念,巧妙設計教學情景

學校音樂教育要把提高學生的技能技巧、審美能力以及學生自身思想素質放在首位。音樂教學中的素質教育,體現了美學在育人過程中的特殊功能。美的、健康向上的音樂作品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情感上、興趣上、道德情操上的感化。例如我在指導學生欣賞歌曲《走向大自然》時,首先指導學生欣賞四幅反映四季景色的山水畫,使學生觀察畫家用重彩寫意所渲染出的每個季節的特色,再讓學生通過吟頌領悟歌詞所描寫的一年四季的美麗景色。結合觀察,發揮想象,使一幅幅有動有靜、色彩繽紛的壯麗景觀在學生心中得以復活。然後藉助抒情優美的旋律引導他們去領略那多姿多彩的世界,去揣摩那氣象萬千的大自然,從而激發同學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化,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

2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挖掘他們對音樂的創造想象,所以要注意以下五點:一是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獨唱、小型的齊唱、重唱都是很好的互動環節。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互相協調的團隊精神,創造充滿美感的音樂課堂環境。二是要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在教學中發現人才,吹、拉、彈、唱形式不限,讓他們發揮個人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把自己最真、最純、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大家,這有利於調節學生的心理,創造以興趣愛好爲動力的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三是創立多元化的課堂評價機制,如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內互評。教師可根據每名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的參與態度、程度、合作願望、協調能力對音樂的體驗、模仿能力、創編能力等方面給予鼓勵性的公正評價,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信心。而讓學生自評,可以使學生對相應技能與音樂要素更準確地掌握與理解。小組內互評能使學生探討着去評價,培養他們與人合作的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組內同學的努力,把那些在課堂上不太積極的同學有效地組織起來,使學習氛圍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四是要使音樂課堂上使用的樂器多元化,如口琴、豎笛、手風琴等。這些樂器都有固定的音高,演奏起來不跑調,有利於培養良好的樂感。歌曲學會後可以再配上打擊樂,如沙錘、三角鐵、碰鐘、鈴鼓、響板等進行即興表演,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既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又發揮了創造性潛能和表演潛能,把厭學變成樂學。

3音樂教學中師生關係互動的具體實施措施與方法

首先,要注重動態的信息交流,交往論強調師生間、學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通過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其次,要合理地轉換教師角色定位,現代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再永遠是教學中的主角,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向現代的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合理地進行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也是互動的具體實施方法之一。再次,交往不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機械相加,交往昭示着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機械相加,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在音樂教學中互動的實施是很重要的一點。事實證明,音樂藝術能夠培養人們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美好事物,奮發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貝多芬所說:“音樂能使人們的道德高尚起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音樂的情感作用,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審美趣味,使他們健康成長。

4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

一個完整的人,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豐富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各種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而音樂教育對青少年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特別是審美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獨特的功能和其他學科無法代替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中的音樂形象、音樂作品的思想情感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精神。通過觀看優秀的音樂光盤、聽音樂作品來引導學生進入音樂天地。通過教師生動的教學語言、演唱和演奏去打動學生的心扉,與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幫助他們分析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和思想情感,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情感體驗,並積極地參與課外藝術實踐,使學生的美學觀念和審美能力都有展示的平臺,從而使其創造能力和自身素質都得到提高。如,我校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和體育節,就是給學生施展藝術才華提供的平臺。藝術節和體育節的組織和編排,大型的文藝節目和藝術體操的編排導演均由學生自己組織進行。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豐富了校園文藝活動,又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展示和檢驗了藝術教育的成果。近年來,我校學生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在省、市、縣級文藝調演中多次獲獎,有近百名學生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中學生藝術等級考試,均獲得了合格證。最後,還應重視提高自身的社會協調能力。音樂教師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能否成功組織好大型文藝活動,能否在各類比賽中取得成績。而組織活動和編排節目是一個系統工程,離不開學校領導、班主任和其他教師的支持,因此,要成爲一個好的音樂教師,還必須擁有一定的公關意識和社會協調能力。

參考文獻:

[1]嚴肖虹.注重對音樂精神世界的理解與感悟.中國音樂教育,2003,(8):11-12.

[2]任知.藝術教育提升學生認知能力.中國音樂教育,2003,(8):42-43.

[3]章彩萍.先秦儒家的音樂審美教育.中國音樂教育,2004,(9):8-10.

篇十三: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音樂教學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於少年一代心靈的美化、情操的陶冶,智力的開發以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探索農村國小音樂教學之路需要我們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育人爲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將爲農家孩子們一生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爲藝術教育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素質教育 音樂教學 基礎課程 創新

農村自全面推廣素質教育工作以來,以德育教育工作爲中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以認真搞好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評價爲關鍵教育。近年來,農村國小音樂教學有所欠缺,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面臨着種種問題。音樂教學是整個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學生一個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音樂教育既是一種藝術創造活動,又是一種藝術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爲農村音樂課教學的出路如下。

1重視音樂課教學,使學生有全面發展的機會

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少年兒童的智力、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在當前農村國小,由於經費設備不足,師資匱乏,音樂教育一直處於一種被無視的地位。柳斌同志在闡述什麼是素質教育時曾指出,一是面向學生:二是德、智、音、體、美全面發展;三是讓學生主動發展。然而,在調研中發現,在地域遼闊的廣大農村地區,絕大多數地方的學校音樂教育未到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我們農村國小有很大一部分學校只有三門學科,即語文、數學、外語,課表上一些所謂的“音樂課”,我們稱之爲“副課”,實際上是給他人看的。有些學校甚至連“副課”課本都不訂,即使訂了但只發書不上課的也爲數不少。主要原因是能真正勝任這些學科教學的教師很少,課表形同虛設也就不足爲怪了。因此,在農村實施音樂課教育應從重視音樂課着手,對城鎮國小來說,也許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農村國小來說,卻非易事。在農村,可以說是,一缺師資,二無設備,三缺精力。再是農村國小基礎設施陳舊,生源稀少,專業教師少,師資不能配套。如一個學校學生二百多人,十多個教學班,教師十多位。其結構大多數是民師轉正的爲主,正規師範生留不住。即使有一、二個一專多能的教師,也獨木不成林。農村國小師生數量少,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人包一個班的教學多佔六七成,按現行課程計劃,語文學科每週8-12節,數學學科每週5-7節,這樣一來,一個包班的教師平均每天要上兩節語文課和一節數學課,還要備課,批改作業,能認真把這兩門工具課上好就很不容易了。至於其他學科,可以說是課程表上有,課堂上無。有不少學校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根本就沒有上過所謂的“音樂課”。即使有些學生會唱上幾句,也只是從電視上學到幾句罷了。更有甚者一些音樂、美術特長的教師,因所在學校的教師少,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多,不得不棄音、棄美而從語從數。再加上缺少器材,所以,一些在音樂上有天賦的學生也不能被發現、被培養。因此在農村國小實施音樂課教育,首先要強調的是開設好音樂課,任教音樂課的教師應認真上好每一節音樂課,只有這樣才能落實“兩全方針”之全面發展的原則,使學生主動發展。

2加強國小音樂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教育的實施需要一批思想先進,業務精良的高素質專職教師隊伍,但現在農村國小教師只注重語、數、外三門基礎工具課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特長教育,那就是音、體、美課。筆者從事農村教學生涯:十多年來,一直兼任着國小音樂課的教學。雖然其中一些同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感到遺憾,遺憾的是發現了一大批熱愛音樂的優秀學生,卻沒有給予他們很好的培養和發展。原因一是家庭條件比較差,二是沒有專職特長的幫助引導,加之缺少教學器材,使那些有着聰穎天資的學生“無用武之地”。筆者認爲,基礎教學是關鍵,教學活動是認知、情趣、行爲三種心理活動的有機統一,而“情感”是掌握知識以及由知識向智力轉化的動力。聞一多先生說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當我們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無論採用何種形式進行表演時,都要用心傾注,用內心的情感去演繹。

總而言之,農村國小音樂教學、教育現狀的改觀,音樂發展水平的提高,音樂教師任重道遠,要堅持不懈;當然也需要音樂教師、教研人員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共同配合,相信只要我們一起與時俱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育人爲本,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必將爲農家孩子們的一生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爲藝術教育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舊1鈴木鎮一.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h大煒,譯.人民音樂出版杜,20xx.11.

【2】謝嘉幸,鬱文武.音樂教育與教學法(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0.

篇十四:職業高中音樂教學論文

職業高中音樂教學論文

摘 要:音樂教學應該傳授給學生體驗音樂的方法,讓學生通過音樂感知生活,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更好地熱愛生活,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道德情感。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中應該採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音樂,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音樂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培養美感;健全人格;角色轉換;多媒體教學;創新教育

音樂中包含着美感,包含着對人生的熱愛,所以學校應該重視對音樂的教學,在音樂課堂中豐富學生的情感,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國家的思想情感。並且當學生的情感達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所以在我們職業高中的音樂教學中更應該看重音樂的獨特功能,讓學生更好地成長,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從教學目標的設立、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運用等都應該進行仔細的研究,並且運用具有啓發式的語言教學,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教育自己的學生,讓音樂課堂發揮最大的功效。

一、改變音樂教師的觀念

職業高中的學生更多看重的是對技能的掌握,而忽視對文化課的學習,對音體美這樣的課程更是不重視,所以,我們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改變自己的觀念,以自己飽滿的教學熱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知道音樂在我們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教師也應該知道學生在課餘時間非常喜歡聽歌曲,我們也可以從這個地方作爲教學的切入點,和學生共同欣賞音樂歌曲,並且和學生探討歌曲的內涵。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欣賞高尚、具有特色的歌曲,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讓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職業道德。我們音樂教師在工作中也應該注意自身職業道德的提高,在教學工作中,我們的舉止、儀表等應該充分展示我們的審美修養,讓學生從我們的身上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美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再就是我們教師在課堂內外應該用激勵性、啓發性的語言,運用幽默、真誠的語調,用我們熱愛生活、充滿愛心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產生對音樂審美的提升。我們的音樂課程應該在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實現新的突破。

二、音樂教師的課堂導入要進行改革

音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導入點要進行改革。教師是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應該按照教學目標的設立、學生接受能力的情況合理安排教學,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向學生講解知識信息,音樂教師也要改變以往簡單的課堂教學,不能簡單地向學生進行技能教學,單調地講解音樂基礎知識,這樣會極大地損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應該採取靈活的導入模式,吸引學生的眼球,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安排教學活動,嘗試着音樂課堂角色的轉化,比如,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採取多種遊戲,以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來進行講課,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走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進行遊戲,和學生一起歡歌笑語,真正和學生融爲一體,讓我們的音樂課堂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能夠從音樂課堂中學到知識,能夠從音樂中感受對生活的熱愛。

三、音樂課堂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音樂課堂也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這樣可以更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更好地體會音樂的美感,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現歷史音樂名人,讓學生從這些名人中感受對人生的啓迪。如我們可以讓學生了解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的成長經歷,特別是貝多芬兩耳失聰,但貝多芬並沒有屈服,依然創作出聞名於世的作品。讓學生從他的著名作品《英雄交響曲》中體會貝多芬的精神,感受這首交響曲的革新精神,體會其感情奔放、篇幅宏達的特點,充分體驗他的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內涵。

四、音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特別是音樂專業的學生更應該培養學生在音樂創作過程中的創新意識。由於受我國的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的創新意識往往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往往是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的限制影響,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的創作,根據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對知識的理解,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音樂創作,可以允許學生的“胡作非爲”,學生從自己的創作中獲取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

五、音樂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合唱的教學模式

因爲合唱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表達出對音樂的思想內涵,教師應該更好地培養學生各種基本能力的訓練,堅持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訓練模式,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歌曲表現出音樂的思想內涵,培養學生的協調感和均衡感覺,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在集體的環境中感受美妙的音樂,體驗音樂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總之,音樂應該發揮在人生成長中的作用,更好地爲學生的成長服務。音樂教師應該讓學生熱愛音樂,善於從情感的視角,創設音樂審美情境,融情感化與審美化爲一體,讓音樂成爲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篇十五: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國小生的身心發育還不完全,有些觀念需要教師的灌輸和引導。不同的音樂表達不同的情感,學生可以通過音樂來傳遞自己的情感,用音樂改變自己的心情,使自己始終處於興奮、快樂的環境中,對於學生的成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幸福的童年給學生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誠懇的交友態度。對於學生日後的發展起着積極作用。因此,在國小音樂教學中實施德育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用音樂感受生活的美好

優美的音樂能夠給學生帶來幸福的感覺,能夠愉悅學生的心情,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不再變得枯燥。在音樂教學中,積極向上的音樂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生活處處有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播放讚美生活的歌曲,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二、通過音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

很多音樂都有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意義,教師可以在播放音樂的時候,先讓學生了解音樂的來源和意義。例如國歌,通過國歌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瞭解祖國的歷史,對祖國和民族英雄產生敬愛之情。學生在這樣的薰陶下,會樹立自己的目標和產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音樂學習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質和合作意識

作爲一名國小音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滲透持之以恆的思想,讓學生通過不斷的努力去收穫音樂的進步,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質。與此同時,應該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音樂可以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不斷配合和共同探究激發自己的音樂靈感,對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也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都能夠在音樂教學中得到很好的滲透和培養,可謂事半功倍。

音樂無處不在,好的音樂可以說是心靈的雞湯,滋養着我們的身心,爲我們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要通過對音樂的理解,給學生聽適合的音樂,以達到教學的`目標和任務,育人爲本。

篇十六: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中國小音樂課本所選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當代優秀兒童歌曲的創作量不大,適合學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現有音樂課本的理論等內容過於專業化,使學生不易接受。我們的教育應從單純的唱走向多元化,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帶給我們新的啓發。21世紀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爲現代音樂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務實求真爲基礎,我們的音樂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前言:21世紀已經不再允許我們使用過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了,爲了適應世界的變化,爲了適應當代學生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音樂教學是否也應該發生某些變化呢?當代中國小音樂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們針對弊病作如何改進?音樂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樂。課堂是傳授音樂的最佳的地方,我們戰鬥在第一線上的老師們讓孩子們乘着歌聲的翅膀飛翔、飛翔……

關鍵詞:當代中國小音樂教育思考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網絡歌曲《老鼠愛大米》讓處在音樂乾涸期的流行樂壇爲之一震,成爲此次春晚的一個亮點。《老鼠愛大米》以其詼諧、風趣的歌詞和簡單明朗的旋律走進了萬戶千家。而我們的音樂課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現在的學生所喜歡的呢?這也並不是說我們的課本過時了,也不是說讓我們的課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譜。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流行歌曲因其大衆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樂專業的聽衆所接受。因此,選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國小音樂課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對於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應予以保留,雖然這些歌曲離我們的生活漸漸變得遙遠。但是,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是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之一,我們有必要並且很有必要將傳成下去,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下面再來談談關於音樂創作的問題。衆所周知,兒童歌曲的創作後的利潤是非常的低,而創作一首流行音樂,再經過包裝,它的利潤將成倍增長。因此,當今樂壇總趨勢是創作兒童歌曲的作家越來越少,而創作流行音樂的作家卻是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爲了孩子們”的專家作何感想,連讓孩子們唱的音樂都沒有,還談什麼素質教育?現在的中國小音樂教材中所選歌曲竟然還是那些70-90年代的兒童歌曲,而近年的雖爲數不多卻也不乏優秀的兒童歌曲卻沒有或幾乎沒有選入現在的教材,更別提音樂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 示。一方面是優秀歌曲的數量無法保證,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我們的教材更新時間根本無法保證,造成了我國中國小音樂教育外部設施的缺乏,使我國的廣大地區的音樂教育形同虛設。這是我國的各級官員們特別是打着“孩子至高”應旗號的人們應該認真檢討反思的。我們中國小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當今我國的中國小音樂教材總體數量較多,而幾乎每本教材都會談到音樂基本理論、視唱、練耳等音樂專業課程,不是中國小音樂課就不該介紹這些內容,是在是因爲其難度以靠近音樂專業本科教學難度。這一點似乎是受大浪潮(應試教育)的影響。

學生們被填塞滿了諸如音符、休止符、音階、音程、和絃、調、調式、曲式以及數十種音樂記號,並視唱帶有一個、二個、甚至三個升降號的曲調,聽辨音程、和絃、調式,聽寫旋律,分析曲式等等。這種狀況,使得我們的基礎音樂教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由於無法逾越“雙基”高牆而面對音樂產生自卑與冷漠心態的失敗者。我們進行中國小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難回答卻也很好回答的問題。爲了孩子,爲了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但是,通過這種填鴨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們愛音樂卻不愛音樂課,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卻又最傷悲的事了。那種先練打節奏,接着唱音符,然後讀歌詞,最後填歌詞的老套教學法以不能再適應如今的音樂教學,老師一本正經的嚴肅認真的教學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機械、呆板的訓練方式使如今的漸漸適應快餐文化的孩子們感到厭倦。因此,音樂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國的音樂教育是從學堂樂歌發展起來的,而當時的學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傳心授,這是由當時的教學環境所決定的,而如今,處於21世紀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樂教師還用這種老式的教學法那纔是貽笑大方。首先,我們的瞭解音樂是一種怎樣的藝術?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把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使人聽之產生美感的藝術。既然它是聽覺藝術,聽也就是欣賞纔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們的課程教學方向應該逐漸轉向以欣賞爲主的教學模式,我們開設音樂課的目的也就是培養廣大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風同志在其《音樂教育改革芻議》中提到的那樣“當務之急首先要改變幼兒園、國小、中學、師範學校的音樂教育的結構。改革‘以歌唱爲中心,識譜爲輔’,而代以欣賞、器樂、歌唱三者並重的音樂教育結構。尊重音樂教育藝術是以感受爲特徵的規律,讓學生在課內課外多聽民族的樂曲,……從小培養他們對民族音樂的感情和愛好。特別要注意‘聽比唱更重要的規律’。”

認識到了現在所存在的問題後,我們的老師們應如何改良我們的音樂教學法呢?當代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1895-1982)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種用音樂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爲聽衆,而是作爲演奏者參與其間;它是先於智力的,它不用什麼大型的形式,不用結構;它帶來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迴旋曲形式。原本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爲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適合於兒童的。

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幾點:

1、綜合性;

2、即興性;

3、親自參與、訴諸感性、迴歸人本;

4、從本土文化出發;

5、適於開端;

6、爲所有人。

其中即興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構成部分。

在現代化的今天,錄音、錄像、廣播、電視、電影、幻燈、電腦多媒體等硬件,以及音像製品,載有各種教學資料的音像帶、視聽盤和各種電腦多媒體光盤、課件等軟件,已成爲教學媒體的主流,成爲極具特色的現代音樂教學設施與手段。在現代音樂教學活動中,這些手段與設施對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育與社會的融會貫通,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其特點爲:普及性強,信息量大,形象直觀,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體的普及帶給老師們的應該是教學上的多元化。在信息量猛增的21世紀,老師們的知識和教學法的更新或許纔是培養下一代的至關重要的內在的條件。

改良當代中國小音樂教育之路任重道遠,希望我國全體國民都真真切切的關心我們的下一代,務實或許纔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的途徑和方法。

篇十七: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一、基本情況

錄像課來自北京市參加義務教育教學質量分析評價學業水平測試的區縣和學校。每個區縣隨機抽取一所學校的測試班,每個測試班攝錄一節常態課。全市共錄製10節。見表1。

二、研究結果

本項目的評價是針對10節音樂課,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從分析的整體結果看,各項評價指標的平均值相差不大,其中教學內容的平均值最高,爲8.4分;其餘均爲8.2分。

(一)教學目標

對教學目標的評價分別從3個二級指標進行。總體來看,10節課的教學目標平均值爲8.2分,這表明課堂教學目標比較恰當。3個二級指標的平均值均在8.0以上,且差異不大,表明教學目標在符合課程標準的程度、符合學生實際的程度、可操作的程度三個方面均有良好的體現。其中,在可操作程度上得分最高,平均值爲8.4分,表明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比較強。例如,“多數學生能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正確完整演唱墨西哥民歌《拉庫卡拉查》,能夠準確演唱歌曲中一音多字和弱起節奏的部分”。這樣的表述既有學生應達到程度的具體標準,又有可觀察的行爲動詞,可以在課時結束時進行檢測,可操作性強。但有的課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表述上,存在標準不明確的問題,例如,“豐富學生對國外音樂的認知,培養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體驗並喜愛美洲音樂”。這樣的表述標準不明確,一節課無法承載這樣的責任,既無法達成也無法檢測。

(二)教學內容

對教學內容的評價分別從6個二級指標進行。總體來看,10節課教學內容的平均值爲8.4分,這表明10節課教學內容選擇與確定比較妥當。通過對6個指標的比較,我們發現,沒有科學性錯誤這一指標得分最高,平均值爲9.7分,說明教師對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掌握較好。教學內容能夠圍繞教學目標這一指標得分最低,平均值爲7.7分,說明教師對教學目標對於其他子系統的指導作用認識不夠充分,致使教學內容不能很好地爲教學目標服務、不能明確地體現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例如,唱歌課《紅河谷》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設計爲:學習歌曲《紅河谷》,表現歌曲舒展、寬廣的意境,初步瞭解北美洲音樂的風格,從而產生了解世界各地音樂文化的願望。教學內容設計爲:演唱、識讀樂譜、音樂表現要素、音樂情緒與情感。目標中“初步瞭解北美洲音樂的風格,從而產生了解世界各地音樂文化的願望”的達成,必然要涉及音樂風格和音樂與社會生活兩方面內容,但在教學內容設計中這兩方面並未涉及,說明該課教師圍繞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的意識不夠強。

(三)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過程的評價分別從4個二級指標進行。總體來看,10節課教學過程平均值爲8.2分,這表明10節課的教學過程安排比較合理。教師行爲和學生行爲比例合適、教學方式方法與教學目標和內容相適應這兩個指標得分最高,均爲8.4分,說明教師在教學中對這兩方面的處理比較妥當。1.教師行爲和學生行爲分析項目組採用S-T評價方法對教師行爲和學生行爲進行了分析。10節課學生行爲佔有率平均值爲56.1%,教師行爲佔有率平均值爲43.9%,這表明教師能夠做到以學生爲主體進行教學,見表4。從課堂教學模式來看,10節課中除1節器樂教學課爲練習型外,其餘9節課均爲混合型,體現了音樂學科實踐性、體驗性的學科特點,見表5。2.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分析在教學過程的二級指標中,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評價最低,平均值爲7.6分,說明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方面的思考還有待加強。例如,唱歌課《茉莉花》(B)的教學時間安排:第一環節聆聽導入(5分鐘);第二環節學唱歌曲(包括豎笛演奏5分鐘)(21分鐘);第三環節拓展欣賞(11分鐘)這是一節唱歌課,核心內容應爲演唱,相關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應該較爲充分。但課堂實錄中第二環節學唱歌曲的實際時間僅爲16分鐘,占課時的40%;第一環節聆聽導入和第三環節拓展欣賞的時間卻用了16分鐘,占課時的40%。學唱歌曲時間不充足,致使唱歌學習中的基本目標“唱會”都未能達成,課時結束時學生演唱不但存有音準的問題,而且不能較熟練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夠比較熟練準確演唱歌曲”的教學目標未能達成。(四)教學效果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從4個二級指標進行。總體來看,10節課教學效果平均值爲8.2分,整體教學效果良好。見圖3。通過對4個二級指標的比較,我們發現教師對全體學生的關注程度平均值最高,爲8.7分,說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生羣體的學習情況,較好地面向全體施教。例如,在唱歌課《茉莉花》(C)教學實錄中,教師不但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歌曲的教學,而且分別對男、女生進行了演唱聲音的關注與指導,並適時進行了個體演唱評價反饋與指導。這表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全體學生的關注程度較高。但教學目標達成度平均值相對較低,爲7.9分。結合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在符合學生實際的程度上得分較低,這說明部分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缺乏對學生情況的全面、有針對性的瞭解和分析,致使教學目標脫離學生實際,不易達成,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對教學目標達成度關注不夠,動態調整教學行爲的能力有待加強。

三、結論

10節課從4個一級指標評價值來看,差異不大。其中,教學內容平均值爲8.4分,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平均值爲8.2分。這表明10節課整體教學質量多處於良好水平。從4個一級指標下的所有二級指標來看,差異較大。其中,教學內容下的二級指標“沒有科學性錯誤”的平均值最高,爲9.7分,教學過程下的二級指標“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合適”的平均值最低,爲7.6分。從單一一級指標下的二級指標來看,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教學效果的二級指標差異性相對較小,教學內容下的二級指標差異性相對較大,其中,“沒有科學性錯誤”的平均值最高,爲9.7分,“圍繞教學目標”的平均值最低,爲7.7分。

(一)優點

1.教學目標確定準確,可操作性強10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較爲準確,基本符合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文字描述標準、有層次,加之可觀察行爲動詞的運用,使得教學目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2.教學內容核心突出,知識傳授準確無誤教師多能根據不同課型確定核心內容,並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學生認知能力和學科知識技能的認知規律呈現教學內容,同時確保所授知識準確無誤。3.教學方法得當,凸顯學生主體10節課在教師行爲與學生行爲比例方面較爲恰當,突出了學生主體;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能夠較好地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適應;教師注重發揮示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實效。4.信息技術使用恰當,有效輔助教學不論是哪一種課型,授課教師在教學中都較爲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適時運用,從而有效輔助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

(二)問題

1.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教學目標方面有待加強個別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對學生情況的分析與瞭解不夠深入、全面,致使教學目標針對性不強,符合學生實際的程度指標的評價值相對較低。2.教學內容設計不全面、表述不確切個別教師在圍繞教學目標全面、準確地設計教學內容的能力和文本寫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強,表現爲教學內容設計不全面、表述不確切。3.教學環節時間安排欠妥當由於缺乏圍繞教學目標、圍繞核心內容進行設計的思考,教學中表現出核心內容的環節時間設計較短,相關輔助內容的環節時間設計較長的問題。4.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關注不夠,動態調整教學行爲能力缺乏,致使教學目標達成度有待提高。5.授課類型選擇過於集中採樣的10節課中,從授課類型看,器樂課1節、欣賞課1節,唱歌課8節,表現爲授課類型過於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學中教學內容較爲單一,對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培養有待提高。

四、建議

(一)拓展音樂教學領域,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教學領域包括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每個領域又包含三至四項內容。演唱不是音樂教學中的唯一內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內容,各區縣國小音樂教研員及教師應認真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和北京市國小音樂學科教學設計系列研究成果,進一步拓展音樂教學領域,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如欣賞教學、器樂教學、創造領域的相關教學等,提高教師對不同領域內容教學的認識及教學設計、實施能力。

(二)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關注目標達成

教學目標設計中,個別教師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原有能力,同時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動態調整教學行爲,致使教學目標達成度相對較低。建議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前,對學生情況進行客觀、全面、細緻、準確、有針對性地分析,瞭解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瞭解他們針對每課教學的原有知識技能儲備,使教學目標的確定更趨於合理與實際;同時,提高動態調整教學活動的能力,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

個別教師存在教學內容設計不全面、表述不確切的問題。建議教師認真學習音樂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明確學科教學內容;加強作品分析,明確音樂話題和教學話題;同時認真學習北京市國小音樂學科不同教學內容的設計方法與表述形式,進一步明確每課的核心內容,從而圍繞教學目標更加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

(四)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目標達成

個別教師的教學環節時間設計欠妥當,致使教學目標達成度相對不高。建議教師進一步關注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過程中的時間安排。一方面要確保核心內容的教學時間,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學過程中對時間的掌控能力,通過確實有效的教法、學法,提高時間效益、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

篇十八: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一、悅納音樂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體驗音樂

“悅納教學”的策略表現在採用“建構式六模塊教學法,即:優化情境;自主質疑;指導合作;交流展示;適時引導;悅納提升。結合該策略,對於國小音樂教學,筆者聯繫自己的學習與實踐,提出以下兩個觀點:

(一)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悅納知識,啓迪學生的思維

“悅納教學”追求的是課堂教學的境界,讓學生主動、快樂地去學習,自由愉悅地成長,在學習中不斷去吸納,悅納自我、悅納他人、悅納社會。作家秦文君說“:學習應是帶領人走向豐富、體面、明朗、幸福的,那是美麗燦爛的進程。”課堂體驗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是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學生學習知識是必要的,也是後期學習的基礎和前提,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學生不能只學習知識,而是要通過知識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得自身對於外部世界的看法逐步走向成熟。具體到音樂學習來說,就是要通過音樂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讓音樂融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通過學習音樂培養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熱愛生活,啓迪思維。如,二年級《十二生肖歌》,我通過讓學生猜謎語,講、聽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生肖開火車遊戲,學唱、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瞭解了我國特有的生肖文化,感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引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進而激發學生求知的興趣和慾望,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二)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悅納自己和他人並加以悅納提升

音樂本身充滿着人文的魅力與價值,而這也是驅使學生學習音樂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對於音樂教學來說,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滿足學生對於人文魅力與價值的渴望,只有滿足了學生的這種好奇心,用音樂的魅力感染學生,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不斷改善,從而更好地學習。其次,我們的音樂教學滿足了學生“好動”的渴望,國小生處於青少年時期,好動是他們的特點,對此,我們不應該壓抑,而是應該積極調整,主動適應,通過音樂課程的改進,使得課堂活潑、生動,符合學生好動的特點,從而促使他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吸收知識。此外,學生“好勝”的心理需求也不容忽視,要通過對學生的正面評價、表揚、鼓勵,滿足他們的好勝心,鼓勵他們繼續努力。我在教學二年級音樂《請你唱個歌吧》這一課時,在歌詞創編環節,我問學生們,在春天裏,除了歌曲中唱到的小杜鵑,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來一起唱歌呢?於是,各種答案出現了,小布谷、小蜜蜂、小黃鸝、小麻雀等。我讓大家分別模仿小動物的叫聲,這時候有的小朋友不能很好的處理好聲音,於是我加以引導:“小蜜蜂的嗡嗡聲是不是應該小一點呢?”接下來當有些同學的叫聲模仿的不準確的時候,就有其他小朋友糾正我們,小黃鸝的滴哩哩應該再清脆一點……在我的引導下,分組演唱、分角色演唱,有的小組表演小黃鸝;有的小組表演小布谷;有的小組表演小蜜蜂……在學生們愉快的模仿聲、笑聲中,很快地就把歌曲學會了,每一個學生臉上的表情也是極富童趣,可愛至極,甚至平時不怎麼開口的同學也開心的唱了起來,每一次模仿演唱都惟妙惟肖。他們唱歌的熱情被激發了出來,在合作中悅納提升,吸納他人的觀點,將學習所得運用到實踐中,從而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二、悅納音樂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一)悅納學生的個性,同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發展的機會

從新課程標準中我們不難看出,音樂教學要面向每個學生,考慮整體,使得全體學生都能得到音樂的薰陶,從而使他們受益。此外,考慮整體並不意味着忽視學生的個性,我們還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以自己的方法學習,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要將整體與個體相結合,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平臺。有些家長在這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好的,例如培養學生鋼琴、電子琴等方面的技能。而對於學生的這些技能,我們要好好把握,比如在表演上、課堂上,可以安排這些學生爲大家表演。使得他們的個性、特長得到發揮,既滿足了整體學習的慾望,又滿足了國小生的好勝心理。當然,對於一些唱歌方面沒有天賦的學生,我們不應該放棄,要通過個別、細心的輔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二)悅納音樂課本以外的相關資源

課本是一個宏觀性的內容,具有結構性、整體性等特徵,是教學的基礎。而對於具體的教學活動來說,在重視課程的同時,也要重視課本以外的相關資源,課本的內容是有限的,但課本以外的資源是無限的。比如,在三年級的`西南少數民族歌曲教學中,教材歌曲離學生的生活體驗較遠,如《金孔雀輕輕跳》(傣族)、《鈴鐺舞》(苗族)等,學生較難理解。因此,在進行這個單元教學時,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現代化工具尋找一些少數民族的特色風俗,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再如,蒐集同民族的其他歌曲加深印象,如《月光下的鳳尾竹》《苗嶺的早晨》等等。學生都不由得被那種來自大自然的天籟之音所陶醉,彷彿看到了活靈活現的孔雀、大象,清澈的河流,好客的少數民族小朋友,還有潑水節等情景,情不自禁地跟唱起來、跳起來。

(三)悅納多種教學方式方法

音樂教學的目的是使得學生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審美的意識與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不應該拘泥於某種特定的方法、某種特定的教學模式,而是應該靈活、多變,多方式、多方法的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鼓勵大家追求個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逐步培養起他們正確的審美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根據國小生的特點,尤其是低年級的兒童,他們都具有愛唱、愛跳、愛玩的天性,唱唱跳跳就是孩子們的一項生活內容,作爲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些特點,在教學實踐中,適當地採取啓發提問法、體態律動法、自由參與法、分組比較法、現場錄放法、課件激趣法等方法,使他們在感到有趣味的過程中學到音樂知識,得到審美教育。

(四)悅納、引導課堂生成

不可否認,音樂本身具有一種自由性,而正是這種自由性使得人們對於音樂能夠具有豐富的想象空間。具體到我們的音樂課堂來說,對於學生的回答,在正確答案範圍內的,我們應該表揚。對於學生大膽、個性的回答,我們更應該鼓勵,而不是否定,要通過這些個性、大膽的回答,積極引導學生思維,捕捉這些回答中的閃光點,利用這些回答突破固定答案的限制,從而使得音樂課程充滿活力。在教學二年級《請你唱個歌》一課時,在學會歌曲後,我讓學生將樂曲中的歌詞進行創編,再一起隨着音樂唱歌,開一個森林音樂會。同學們開心熱情地表演了起來,正當我爲學生們的表現高興時,只聽見一位男同學大聲“呱呱”的青蛙叫聲,擾亂了大家的歌聲,十分頑皮,同學們都生氣了,紛紛指責他。我看他小青蛙學得還挺像,於是靈機一動,笑着對同學說:“小鳥們,原來我們的森林音樂會把小青蛙都吸引來了,小青蛙的呱呱叫聲要是輕一點就可以爲我們伴奏啦。你們還請了哪些小動物一起來呢?”同學們一愣,似乎有些不相信,“還有小白兔”,有位膽子大點的同學冒出一句“。說得不錯,小白兔的舞姿很美,肯定能爲音樂會添彩的!”我馬上鼓勵道“。還有小鴨子,它的歌聲最美!”又有學生接道,“有小樹葉,它會伴奏!”……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進來,學生的興致上來了,有的爲我們伴奏,還有的爲我們伴舞,結合進原來的樂曲當中。望着興致勃勃的學生們,我覺得教師千萬不能喪失點撥引領的作用,讓錯誤資源的價值發揮得恰到好處,也能把節外生枝變成最佳的教育時機,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有味,我由衷地感謝那位調皮的男同學。在當今教育的新形勢下,作爲教師,我們應不斷完善教育觀念,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大膽創新,努力爲我們的學生塑造一個全新而更具吸引力的課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促進學生悅納的體驗。

篇十九:高中音樂教學論文

高中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論爲指導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意義就在於爲學生和教師展現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尊重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高中音樂教學

隨着我國音樂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音樂課程的改革正在進行之中,廣大音樂教師對音樂新課程展開了積極的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時也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就這四個方面進行現狀分析。

一、現狀分析

1、對教學目標的現狀分析我國高中課堂教學對學生情感世界的薰陶不夠,缺乏對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音樂作品脫離實際,教學目標不明確;而且,音樂教學沒有升學考試的外界動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便成爲他們學習音樂的主要動力。沒有興趣的音樂課,則形同虛設。

2、對教學內容的現狀分析。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繁、難、多、舊,有些教學內容出現過雜、太亂、知識無序的情況,沒有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科之間缺乏綜合性。

3、對教學方法的現狀分析。在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單純的灌輸音樂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方法與形式過於外在和花哨,與教學內容相脫節。而音樂的學習過程則是一種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探究和創造的過程,這些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人們往往採用沒有突出音樂藝術特點、與其他學科相同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音樂教學,教學過分知識化、理性化,重視教師的.講授,輕視學生的參與體驗;重視教學的結果,輕視教學的愉悅過程;重視知識技能的教學,輕視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好。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喜歡音樂,可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

4、對教學評價的現狀分析。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評價與其他學科教學的評價相一致,都是由於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重分數,輕素質,不僅教學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課業負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妨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學評價單一,基本以書本知識爲核心,忽視對過程的評價,多“以智商式思維”爲理論依據,以紙筆測驗爲唯一方法的學校評價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爲指導的高中音樂教學對策

教學是學校永恆的旋律,新的時代呼喚新的教育形態,對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也將進入新的階段。由於我國傳統的課堂教學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的迅猛發展,面對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借鑑多元智能理論指導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踐,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這幾個方面進行研究高中音樂課堂教學。

1、在教學目標方面。高中音樂課程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目前我國素質教育的本質意義也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高中音樂課程的性質是:促進學生全面地、有個性的發展。

2、在教學內容方面。普通高中音樂課的內容應該體現多樣化及可能性的特點,應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課堂教學突出音樂的藝術特點。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爲理解而教。因爲,教學內容可以促進多種智能的發展;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可以發展某種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強的求知慾,和較廣的知識面,(論文範文 )學校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自覺地選擇相關的學習內容,參與各項音樂活動。爲學生提供基礎性的、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藝術視野,使音樂學習更有趣、更容易。充分體現課堂教學多元化。培養人們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爲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師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的“學”的方法。隨着教學理論的發展和新的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還將不斷出現。多元智能課程的方法就是一種努力發展每個學生的智力強項的方法。“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使學生獲得審美愉悅,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論進行的“藝術推進項目”認爲:“當我們把音樂當作一種智能來看的時候,我們所進行的音樂教育就和音樂教育課或音樂技能訓練有所不同了。我們應該本着全面發展的原則,通過表演、欣賞、創作及思考等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態度,並理解音樂和學習的關係,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多元智能教學是通過儘可能豐富的教學方法、以學生開啓學生的多種智能,已達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學目的。

4、在教學評價方面。課堂教學評價是指依據教育方針、一定的教學目標,利用可能的評價技術,對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等做出價值上的判斷,以期改進教學工作。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一環,它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起着日益顯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評價中非常重視真實測驗。加德納指出,我們測試學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觀察學生如何運用每項智能的符號系統。

三、結束語

多元智能理論是我國近年來關注的國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納把智能定位爲我

們今天素質教育所強調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爲我國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別是課程改革提供了一個理論上的新支點;同時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我們的教育觀應該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呼喚我們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跟上時代的步伐 ,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區域而隨之變化。

總之,借鑑多元智能理論指導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應該立足於我國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與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融合,創造出適合我國國情、符合我們學生的教學實際,突出音樂學科特點,而服務於我們的音樂教育改革

篇二十: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一、國小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在進行國小音樂的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能全面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愛好和興趣,促進學生從審美的角度入手,全面提高學生的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真正的樹立美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自身的進步和發展。

二、國小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育思想的束縛

由於傳統的教育思想的束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對一些重點科目較爲重視,不重視音樂的教學,只單單認爲音樂就是教音樂知識和音樂本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育的觀念較爲陳舊,忽略了對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音樂審美的進步和發展。

(二)過於重視對技能的培養

目前的國小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於重視對學生音樂技能的培養,不能全面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造成了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就抑制了學生對音樂技能的掌握和學習,不能真正的瞭解和感受音樂。

(三)教育內容的乏味

在國小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無法真正瞭解音樂審美的重要性,使得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只重視抽象的一些理論,不讓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去感受音樂,不能全面接觸和感受音樂,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約了學生進行音樂的審美。

(四)教師的教學手段的問題

在對國小進行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一些教師不能全面深入地瞭解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手段過於機械和落後,不能真正的使學生參與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學生不能很好的進行音樂的審美。

三、全面實施國小音樂審美教育的策略

(一)要積極創設好的審美的教學情境

在進行國小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音樂審美的教學規定,依據國小生的個性特點,在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創設能適合國小生的音樂審美情境,使學生在情境學習中,全面的瞭解音樂,激發學生進行音樂審美的積極性。

在一個良好的音樂情境下,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能更好地感受、接觸音樂,能夠全面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加強音樂情境的創設會在很大程度上豐富課堂內容,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音樂的審美,能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和創新,能通過美的音樂審美情境的創設,使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相連接,能更好地推動學生進行審美的鍛鍊,全面激發聲樂審美的積極性。

(二)教師要加強對課堂教學的設計

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對音樂課堂教學的設計,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使音樂課堂更加的生動形象,緊緊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審美的感受。

在課程的設計上,加強引導,不斷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對音樂的美的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動參與到音樂課程的學習和音樂的審美中,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師要全面的瞭解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的特點,課堂上的語言和表情一定要切實的吸引學生,逐步將學生引入音樂審美的意境中去,提高學生的能力。

(三)要讓學生參與和體驗

教師在進行音樂審美能力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參與和體驗的能力,不斷地使學生對音樂進行感知和把握,能夠在參與的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會因爲枯燥和單調的教學方式,而產生厭倦的情緒。

真正地促進音樂能力提高,增強音樂審美能力。

四、結語

音樂課程作爲不斷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學科,必須不斷地加強課程的改革。

音樂課不再是傳統的技能的教學,而更加增強審美能力的教學,音樂是美的藝術,國小是音樂學習的入門階段,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才能切實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和掌握,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全面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

篇二十一: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試談國小音樂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衆所周知,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今,新課程改革已經深入人心,加強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國小音樂教育是國小生必須接受的基礎課程,可以讓國小生在音樂世界中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在國小音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國小音樂教學;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爲了更好地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響應“科教興國”基本戰略的號召,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爲了學生的一切,爲了一切學生”是新課改的重要理念,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從學生的身心特徵出發開展教育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的道德素質發展和心理健康發展。如今,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國小生承受着越來越大的學習壓力,心理髮展方面需要得到教師和家長的高度關注。國小音樂教學是美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美育以塑造健全人格爲終極目標。通過國小音樂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廣泛而現實的意義。筆者根據已有的工作經驗,略談幾點在國小音樂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國小音樂教師要用愛呵護自己的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和尊重,從而願意投入音樂教學,接受音樂旋律的感染。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堂中積極創設理解、寬容、關愛、輕鬆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沉浸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特徵出發開展教學。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天生表現慾望強,性格比較外向;而有的學生顯得比較內向和拘謹。

針對能力強的學生,筆者經常對他們豎起大拇指,以欣賞的方式促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就感,激勵他們爭取獲得更出色的表現;對於能力弱的學生,筆者用和藹的態度和溫和的語言引導他們大膽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即使說錯了也沒有關係,告訴他們音樂世界中沒有正確與錯誤,只要敢大膽表現自己就是最棒的,以此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感和親近感,感悟音樂的魅力。事實證明,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和肯定。教師要用足夠的愛心與耐心引導學生,並針對國小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實現因材施教,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實現音樂教學生活化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明確指出:“我們的教育要實現活教育,即把大自然作爲出發點,讓學生直接從自然界中學習知識,培養情感。”國小生對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親近感,藍天、白雲、鮮花、綠樹……這些都是國小生喜聞樂見的。國小音樂教師應該從身邊的自然條件出發,讓國小生走進大自然,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爲大自然盡情歌唱。比如筆者在教學“春天”這一主題時,沒有按部就班地讓學生坐在課堂中,對着教材唱歌,而是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校園,爲他們佈置了“盡情玩”的任務。在筆者的帶領下,學生們盡情追着蝴蝶,嗅着花香,嬉笑打鬧,當他們的心情達到高潮時,筆者帶領他們一起歌唱《小燕子》《春天在哪裏》《讓我們蕩起雙槳》等歌曲。在美好的心境中,孩子們唱出的歌曲和沾了蜜糖一樣甜,情感得到了昇華,並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僅能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滿足,還能逐漸培養他們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三、營造團結合作情境

從目前來看,大多數國小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集完全寵愛於一身,很容易缺乏團結合作意識,部分學生還表現得比較孤僻、任性,並以自我爲中心,這種情況極不利於國小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國小音樂教師爲國小生提供團結合作的機會至關重要,引導國小生多設身處地地爲他人着想,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意識。

在教學中,筆者經常組織舞蹈、合唱等教學活動。在合唱中,要求學生的聲音強弱、氣息、口型以及表演姿態都要儘量保持一致,要學會互相協調。在合作過程中,每個國小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不管是高聲部還是低聲部,不管是領唱還是伴唱,國小生都要恪盡職守,不斷努力,以此實現和諧統一的合唱效果,給人帶來一種美的享受。同時,在羣舞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要保持隊形整齊、動作一致,以達到整體美感效果。通過這些訓練,國小生會逐步領會到團結合作的真諦,養成主動關心他人、注意集體合作的良好習慣。總之,國小音樂教學有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天條件,教師要努力挖掘音樂課程的有利因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理髮展,培養他們的健全人格,爲國小生的日後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篇二十二: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作爲國中教學中較爲重要的輔助性學科, 對學生全面發展及綜合素養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動作用, 因此越來越得到國中音樂教師們的重視。將音樂教育體系實踐於國中音樂教學, 不僅能夠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還能夠擴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從而提高國中音樂教學質量。

音樂教育體系; 國中音樂教學; 實踐;

音樂一直是人們情感的寄託載體, 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者, 音樂教育體系在國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 是提高國中音樂教學質量的關鍵, 理應得到重視。

一、國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教育體系的重要性

(一) 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國中音樂教學與其他國中教學科目一樣難逃“過分重視分數”的命運, 使很多教師盲目性地通過死記硬背來提高學生音樂考試成績, 但這樣與“以學生爲主”教學原則是不相符的, 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而音樂教育體系的應用則能夠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進而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1]。例如, 音樂教育體系中包括配合舞蹈系列的音樂, 教師可以利用舞蹈和搖擺動作等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二) 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水平

國中音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提高學生音樂考試成績, 還需要加強對學音樂鑑賞能力、創造能力等的培養, 爲學生以後的音樂學習奠定良好基礎。這就需要在國中音樂課堂上進行多方面知識教育, 如舞蹈知識、配樂知識和節奏知識等, 以提高學生音樂應用能力及綜合能力, 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及技能水平。而音樂教育體系的實踐恰好能夠實現對學生的綜合性音樂教學[2]。

(三) 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音樂教育體系不僅含有音樂知識內容, 還含有舞蹈知識內容、樂譜知識內容、樂器使用知識內容等, 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 所以在國中音樂教學實踐音樂教育體系, 無疑是對國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綜合能力及知識文化素養的培養, 不僅能夠鍛鍊學生的視覺及聽力, 還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感性思維、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們的音樂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音樂教育體系在國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很多國中生都是剛接觸音樂課, 尤其是農村地區很多上國中的學生在之前都沒有真正接觸過音樂課, 所以對音樂課的認知還不高, 也沒有對音樂學習重要性進行正確認識, 導致部分國中生難以提起對國中音樂課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國中音樂教學時除了要做好國中三年的音樂教學規劃以外, 還需要在實際音樂教學中實踐音樂教育體系, 因爲音樂教育體系的實踐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及技能水平, 使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及興趣得到提高。音樂教育體系在國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如下:

(一) 將“歌唱教學”實踐到國中音樂教學中

歌唱教學是音樂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最爲基礎的音樂教學方式之一, 對整個音樂教育事業發展都起着重要性作用, 故需要實踐到國中音樂教學中, 以豐富國中音樂教學內容、完善其教學方式, 進而培養學生的人文音樂素養、歌唱技巧, 使學生帶着情感進行歌唱, 以增加歌唱的感染力, 最終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3]。

例如, 七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音樂作品賞析及模仿活動, 鼓勵學生去學習優秀的音樂作品, 並使用自己的方式展現出來。賞析時教師要多應用鼓勵性語言, 讓學生不斷去提高自己的歌唱能力, 同時還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正確的發音和情感表達等方式具體化和形象化地展示給學生, 讓學生不斷練習自己的歌唱氣息, 使他們發音越來越準確、情感表達越來越流暢、聽力越來越好等。

對此, 教師可以選擇《十送紅軍》作爲學生練習氣息、發音和聽力的訓練曲, 即教師先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將該歌曲的歷史來源及風格等講解給學生, 讓學生整體上了解該歌曲, 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該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所使用到的旋律等, 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能力。通過對《十送紅軍》賞析後, 很多學生都會了解到《十送紅軍》富含江南音樂特色, 整個音樂旋律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

(二) 音樂教育體系教學整個過程在國中音樂教學的實踐

音樂教育體系包括組織、演繹和新課教學三環節, 三個環節都必須在國中音樂教學中得到實踐, 具體實踐過程如下:第一, 組織環節, 教師可以先將《黃河大合唱》播放給學生聽, 讓學生感受到黃河的宏偉壯觀, 以吸引學生注意力, 從而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第二, 演繹環節, 還是以《黃河大合唱》爲例, 設置對應的問題, 如這首歌是哪個地區的?黃河在我國人民的心目中是什麼樣的地位?等等, 待學生們解答完問題後, 不僅學會了新的音樂曲目, 還深刻了解到黃河對我國的重要性及黃河的發展歷史, 培養了學生的音樂情感;第三, 新課教學環節, 教師可以先講解曲譜, 然後通過範唱來學習歌曲旋律, 幫助學生掌握歌曲的唱法, 通過PPT播放相關的音樂素材, 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首歌曲[4]。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 音樂教育體系對國中音樂教學質量提高有着重大意義和作用, 可以通過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增強音樂教育體系在國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來提高國中音樂教學質量及效率。國中音樂教學中實踐音樂教育體系, 不但能夠培養和提高學生們的感性思維能力, 還能夠培養學生們的音樂鑑賞能力、創作能力、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 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篇二十三: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隨着我國經濟制度的不斷髮展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導致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斷提升。所以在國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校和教師都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的發展進步,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滲透審美教育,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加強學生對“美”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情操修養,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保證更好地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

國中音樂;課堂教學;審美教育

音樂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因素,是人們追求生活享受、放鬆心情、愉悅身心的重要手段,所以音樂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麼在國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進步,在國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音樂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有效地感受音樂的美妙,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生活品質的提升。那麼怎樣才能在國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呢?

一、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只有對音樂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才能夠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滲透審美教育,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對音樂中的美進行具體的感知。對於國中生來說,所要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學習壓力也比較大,所以學生都是比較渴望學習音樂課堂知識的,但是學生所喜歡的音樂大都停留在流行音樂的層次上,加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能力,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例如,教師在對《春曉》這首歌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會對學生進行曲譜的教學,讓學生對曲譜進行跟唱,在此基礎上直接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並讓學生進行音樂歌曲的反覆練習,學生不僅不能有效地體驗音樂中的美,還會因爲被迫地進行音樂知識學習而降低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阻礙了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採取學生喜歡的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教學,例如,教師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爲學生播放中國人民通過不斷鬥爭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視頻,加深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對歌曲內容學習的興趣,從而再讓學生對歌曲進行欣賞,讓學生體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於鬥爭的精神,從而發現歌曲中的美,有效地滲透審美教育,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的提升。

二、創設合理的音樂教學情境

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爲學生創設合理的音樂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對音樂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體驗,讓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與意境,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所以,這就要求教師深入瞭解音樂教材的內容,具備專業的音樂素養,能夠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爲教學的出發點,創設學生喜歡的教學情境,提升音樂教學的效率,有效地滲透審美教育,提升學生對音樂中美的感受。例如,在學習《豐收之歌》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爲學生創設秋日田間、果園的具體情境,讓學生感受豐收之時農民的喜悅和田間作物的飽滿,感受農民的不易和食物的可貴,進而讓學生對歌曲進行賞析,加深學生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合理對音樂內容進行分類

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大都是按照課本教材的思路對學生進行音樂課程的講解,國中音樂教材內容中已經對音樂的內容進行了有效的劃分,所以教師還需要對音樂的音律和歌詞內容進行有效的分類,讓學生在接受同種類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對音樂的內涵和表現形式進行體驗和欣賞,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喜好,要準確把握音樂的內容,要對音樂進行整合歸納,從而在音樂教學中合理滲透審美教育。例如,在學習《走進西藏》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讓學生學習歌曲之後,爲學生播放相關的藏族歌曲,加深學生對西藏文化內涵的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到關於西藏歌曲的表現形式,比如《回到拉薩》《青藏高原》《天路》等,讓學生在具體的音樂環境下體驗關於西藏的歌曲中所表現出的豪邁奔放、熱情灑脫的感情,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國中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更好地滲透審美教育,就需要提升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不斷改變教學方法,確立學生爲主體的學習地位,爲學生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並且將音樂歌曲進行有效的整合歸納,對學生進行課外歌曲的賞析,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音樂中獨特的“美”的感受,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篇二十四: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中學民族音樂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民族音樂在新課程形式下,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族音樂是民族傳承的一個很重要載體,孔夫子就非常重視“樂”的教化作用。民族音樂承載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時間是檢驗事物價值的標尺,幾千年的文化傳承,足以證明民族音樂的價值。

雖然,新課程教材比起舊教材有了很大的進步,但也不可避免的存有其侷限性。同時,由於社會和歷史的種種原因,中學民族音樂教育教學又存在着諸多不利的因素:

(一)教材導向與學生審美需求之間存在矛盾。

大多數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音樂課,主要原因是現行的.中學音樂教材,選擇的樂曲大部分以中外經典樂曲爲選編對象,幾乎很難找到較通俗的音樂作品。改革的深入不僅促進了經濟的不斷交流,也加速了各種形態的文化之間的交流和滲透,林林總總的各種形態的流行音樂大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導致學生對一些民族音樂不理解也就不願接受,因而他們也就更願意欣賞那些通俗易懂的流行音樂。這也就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民族音樂的興趣。

(二)對音樂功能的認識缺乏科學性、全面性。

雖然,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音樂的功能認識比以前有了較大的進步,但仍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大多數學生和家長甚至部分老師對音樂的美育、德育、智育以及許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並沒有形成比較全面客觀的認識。其實,音樂教學首先表現爲一種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美育教育手段無法比擬的。同時,它還會起到輔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對於青少年培養敏銳的審美感知能力、豐富而高尚的情感、想象力、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其它學科不可取代的。柏拉圖曾說:“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以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爲自己的目的來探究,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但是,許多學生和家長甚至部分老師認爲音樂學好學壞並沒多大關係,這對音樂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是很不利的。

(三)在升學考試課程縫隙中民族音樂教育難以生存。

由於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存在,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把升學率看成學校聲譽和生命力的標誌,凡是會考、大學聯考科目之外的課程一概受到冷落。中學音樂教育就很難得到實質性的開展,民族音樂教育被打入冷宮更似乎就是一種必然。在學習任務繁重的今天,學生仍不管是否願意,都必須面對現實――會考、大學聯考,因而音樂課更顯得無足輕重了,更不用說民族音樂了!學生能有時間偶爾聽幾句從大街小巷傳來的通俗歌曲並跟着哼上一兩句,就已不錯了。

基於對當前中學民族音樂教育教學中現存的不利因素的認識,本人認爲除了相關教育部門應進一步加強音樂教育方面的一些相應的改革和調整,而作爲一位音樂教師也應針對現狀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個人覺得音樂老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加強民族音樂美的宣傳與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充分利用現代化輔助教學手段,利用現代網絡功能,彌補課程設置的不足。音樂與計算機的結合,不僅拓寬了音樂教學的思維與方式,更具重要意義的是帶來了音樂學習中的思維方式變化。正如普通高中音樂課標提到:要求學生“能夠在電腦上應用相關軟件欣賞音樂,並能夠通過互聯網搜尋和下載音樂資料”。因此,在課前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將下週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通過上網查閱相關的資料,然後在課堂上展示,各組還可以互相補充,比如講到某個少數民族,它的風土人情、服飾、節日、音樂等,這些足以讓學生更好地瞭解、掌握知識,既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他們團結合作能力。

(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賞析能力

在欣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教學摘要素進行對比,讓學生討論、比較分析找出各自的風格特點,最後再次聆聽並提出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本課的教學重點――“魚咬尾”,教師適時引導提示,這時就有學生說:“這不就和成語接龍一樣嗎?”全班同學一聽,互相討論,最後懂得了“魚咬尾”的民歌創作方法。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感知、思考、討論、總結等學習過程,不僅能更深刻、更準確地領會音樂作品的感情內涵,同時能找到音樂與語文、歷史等其他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繫,在感知和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更準確全面的認識音樂的美育、德育和智育等功能,從而自覺端正對音樂學習的態度。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學著作中所說,我們的實踐證明: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

(三)加強實踐,在實踐中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知識的掌握能力,陶冶情操

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音樂教師可以結合第二課堂,組織“民族聲樂演唱”“民族器樂”等興趣小組,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也可以組織部分班級開展“民歌演唱會”“中華卡拉OK民歌大獎賽”等活動,擴大民族音樂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影響。針對當前流行歌曲的衝擊,這顯然也是一種有效的導向手段。此外,我們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區(“南音”)的特殊民間文化,組織學生進行音樂採風,收集原生態的和變異的民族民間音樂,讓學生從鄉土音樂的認識和感受做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民族情,使學生更好地認識鄉土音樂,熱愛鄉土音樂,繼而更好地認識鄉土,熱愛鄉土。

作爲一名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者,應該對民族音樂有着足夠的重視,應該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加強對學生的民族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爲培養下一代盡職盡責,不辜負人民的重託!

篇二十五: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 新課改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衝擊是很大的, 同時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國中音樂課作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分辨美的能力的重要課程, 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 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目前國中音樂教學還存在着問題和矛盾, 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

素質教育; 國中音樂; 音樂教學;

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包括多方面的內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思想文化以及身體心理健康方面的培養。21世紀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 而音樂課程作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課程, 在學生綜合培養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 國中音樂教學要切實發揮教育作用, 不斷創新形式讓學生儘快建立起對音樂的興趣, 同時努力做到讓學生儘快發現美, 並甄別出什麼纔是美。這不但有助於學生在平時辛苦的課程之餘, 有機會放鬆心情, 陶冶情操, 更能幫助學生在日後的發展中不斷向全面綜合以及高素質方面發展。

一、國中音樂教學階段遇到的問題

(一) 對音樂課程的重視不夠

很多學校教師都認爲音樂並不是考試科目, 而是一門輔助課程, 因此對其重視程度不夠。部分教師認爲音樂課程在閒暇之餘上沒問題, 但遇到了類似考試這類的活動中必須爲主要課程讓步。這就直接導致一學期的音樂課程標準被壓縮到很短時間內完成, 而時間不夠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教師爲了趕進度, 將本應該屬於學生自己動手的時間都盡力縮短, 學生沒有動手能力, 對音樂的理解也就僅僅是留於表面。

(二) 認爲理論大於實際

很多學校受教學條件的影響, 不能給學生提供全面的音樂器材, 而音樂課上的時間也就僅僅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解音樂的理論知識而後讓學生背誦, 或者直接什麼都不說讓學生自己看書。這樣的教學形式根本不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這違背了設立音樂課的初衷。學生無法真正放鬆緊張的心情, 陶冶情操也就無從談起, 而且學生對音樂課程的理解不到位, 在潛意識中就將音樂課當成是平時上課的輔助, 認爲音樂課就是玩, 就是上課跟同學聊天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覺。由於上述原因, 很多有着音樂天分的學生在國中階段沒有經過系統學習而直接導致不再接觸音樂。

(三) 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對大部學生來說, 印象中的音樂課程其實與其他課程沒有太大的區別, 都是教師講, 學生聽, 而講學的內容也大都是教材上所寫的內容, 沒有更多的延伸和補充。國中音樂教學上的零互動也是導致學生無法建立音樂興趣的重要原因, 學生以及教師都不能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教師認爲自己纔是課堂的主體, 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 導致效率低下。

二、如何解決國中音樂課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 重視音樂教育

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 而不是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音樂課程的地位, 按照課程的要求將音樂課程貫徹到底, 並制定教學進度, 其他課程的教師不能隨意佔用音樂課的時間, 保證教學課時。另外, 教師要注重學生的音樂理念教育, 讓學生能認識音樂課的重要性。此外, 學校領導也要重視音樂課程, 讓音樂課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切實起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二) 創新音樂教學的內容

我們平時所接觸到的音樂只是一個成品, 是創作者在一段時間內心血的濃縮。如果單單是學習這一段音樂本身, 不可避免地就會將之創作背後的目的以及想要表達的情感所忽視, 這不是我們所提倡的音樂教育。在此基礎上, 音樂教師可以適當地將音樂課程進行一個延伸。例如, 在教學《同一首歌》這首歌時, 教師可以首先模擬一下演唱者當時的情境, 然後讓學生閉上眼睛安靜傾聽, 感悟創作者的心態。這時, 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將創作背景講給學生聽, 增強學生的代入感以及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切實增加學生的音樂素養, 讓學生正確認識美、發現美。音樂教師以及學生都要認真對待、努力拼搏, 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 創新音樂教學模式

1、在國中音樂學習階段, 教師可以分組教學, 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下進行音樂學習。分組教學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還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此外, 教師可以讓班級中有過專業音樂學習的學生分散到各個小組, 由學生自己講解自己所學樂器的內容方法以及學習心得, 幫助其他學生儘快建立起音樂學習的興趣。

2、此外, 多媒體也是學生音樂學習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準備幾首動情的歌, 在上課之前讓課代表拿到班裏播放。這樣一來, 既可以讓學生儘快進入音樂課的狀態, 又能讓學生喜聞樂見、放鬆心情。

3、提供幾首純音樂, 如:《魯冰花》。我讓學生辨別一共用到了哪些樂器並想象歌曲中描述的畫面, 切實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 提高音樂鑑賞的能力。再如, 在教學《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曲時, 我提前製作一個幻燈片, 其中插入許多充滿愛意的畫面, 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音樂的號召力。

三、結語

學生的素質教育包括很多方面, 音樂素質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教師通過高效的音樂教學, 不但能提高學生音樂意識和音樂素養, 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使他們成爲一個有着高尚情操的人。對於教師來說, 我們要做的就是採取積極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讓學生成爲新時期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讓素質教育在學生身上有一個更完美的體現。

篇二十六:本真教學音樂論文

本真教學音樂論文

一、迴歸音樂本真,音樂課應以唱歌教學爲主

對於學生來說,充分調動了他們的感官體驗,激起了學習新歌的興趣和慾望,就能更好地去體驗和表現音樂。又比如,在處理一些音樂的情緒時,教師如果只是在語言上強調要優美地演唱,對於學生來說仍是空洞的。如果教師用優美的聲音進行演唱示範,學生感同身受,就會情不自禁地學着用優美的聲音去演唱了,可見教師的引領對於規範學生的演唱是何等重要。

二、迴歸音樂本真,音樂課應重視節奏教學

節奏是音樂的靈魂。歌唱教學離開了節奏教學那就是無本之木,失去了骨骼和支撐。回想原來的節奏教學,總是把歌曲中的一些節奏點拎出來重點練習,這未嘗不是一種訓練的方式,在訓練的最初可以用之。但是不要以爲經常進行節奏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就會提高很快,因爲音樂節奏感是一種內心的體驗,貫穿在音樂教學的始終,學生體驗深刻了,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這樣的音樂感覺。節奏感是流淌在情感與肢體語言中的。在節奏教學時,不要忽視歌曲的情感因素,教師要身臨其境地去表達和表現節奏,使得學生對音樂的感覺形象具體。比如:在指導連音節奏的連貫唱法時,教師用手勢引導學生連貫演唱,學生能體會到連音唱法就像蠶寶寶吐絲又細又長,連綿不斷。節奏教學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必須重複訓練,只有一種節奏型深入其心了,再換一種來進行訓練纔會更有效,不過即使是同一種節奏型,每一次訓練時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否則學生會漸漸失去興趣,討厭這樣的訓練方式。比如:聽某位老師執教的《時間的歌》一課時,在教學中她特別注重節奏教學,從最初模仿小鬧鐘的`聲音、大鐘的聲音、布穀鳥的聲音入手進行練習,並巧妙進行多聲部的配合練習,效果較好;在音樂遊戲中,她也是有節奏讀詞,但這次加入了強弱對比,把節奏練習進一步深入;在新歌教學中也採用有節奏朗讀歌詞的方法,並注重了讀法的引導。她還善於運用手勢進行引導,強弱對比、輕重緩急,一招一式特別有效。節奏是音樂的骨骼,良好的節奏感將是學生學習音樂的一個先決條件。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訓練,學生們的節奏感漸漸增強,加深了內心的體驗,在歌曲的演唱中就不會再出現節奏上的問題了。節奏教學不應是一個獨立的教學範疇,而應貫穿融合在音樂教學的始終。比如:在執教《滑稽歌》一課時,師生之間可以進行有節奏的對話,師:她把襪子穿在哪裏了?生:她把襪子穿在XX了。接着有節奏地朗讀歌詞,這樣就爲感受一首歌曲的節奏支架奠定了基礎。爲了突破休止處的難點,可以採用在休止處拍手的方式,這是一種用動作增強節奏感的一種較好的訓練方式,如果能長期進行這樣的節奏訓練,相信內心的節奏感勢必會增強。在表現的環節,提問:除了拍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我們的身體做哪些動作?學生經過討論後用跺腳、拍屁股、拍小凳子等體態方法加以表現,這樣繼續鞏固對歌曲的節奏感覺,也深化着內心的節奏體驗。而最後可以爲歌曲進行簡單的二部節奏訓練,先單獨再合成,加上教師的引領作用,表現效果非常好。在這樣的課例中,節奏教學貫穿始終,節奏真正成爲了音樂的骨骼,又不乏生動有趣,讓學生主動融入。

三、迴歸音樂的本真,音樂課要重視發聲練習

現在的音樂課堂很少進行發聲練習,導致學生一開口聲音緊繃,全班的演唱很難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所以歌唱前的練聲是必須的,但是發聲練習忌枯燥乏味,只有生動有趣,才能讓學生接受。例如,在低年級的發聲練習,可以採用師生問答式的發聲練習。如,師:小花貓在屋裏――生:喵喵喵;師:小花狗在屋外――生:汪汪汪;師:小青蛙在水裏――生:呱呱呱;師:小鳥在天空――生:喳喳喳。練習時還可以讓學生模仿動物形象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這樣就更加生動有趣。同時,發聲練習不要和歌曲教學割裂開來,只有結合歌曲內容有機滲透,才能使得發聲練習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比如:執教《鈴兒響叮噹》一課時,老師可以拿出一盆臘梅花,走到學生們中間,讓學生聞一聞臘梅花的香味,在聞花的同時有機地指導聞花的方法和氣息的運用,這就爲歌曲最後一句中第一個“好”字的準確切入打下基礎。事實證明,這種訓練發聲的方法貼近了歌曲的意境,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是非常有效的。

四、迴歸音樂本真,音樂課要重視音樂知識傳授

要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掌握必要的音樂知識非常重要,但因爲音樂知識的枯燥性,教師們在教學時不知該如何切入,有時乾脆避而不教,這其實是不合理的。我們應該把音樂知識的教學建立在實踐基礎上,在音樂實踐中創設富有趣味的語境和情境,合理有機地滲透樂理知識,給每一個樂理知識賦予生命力,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提高音樂學習的課堂效率。我們還應該大膽地分析和運用,爲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奠定基礎。比如:在聆聽《憶江南》一課時,老師注重了對歌曲音樂要素的分析和滲透,而這些知識的獲得,完全可以從引導學生觀察樂句入手,讓學生自己發現:魚咬尾的作曲特點是前一樂句的最後一個音是後一樂句的第一個音,只有五個音的調式是五聲調式,一個字上有幾個音叫一字多音。由於是自己的發現,學生非常有成就感,在演繹歌曲時就顯得如魚得水,歌聲非常美妙動聽,而教師的作用在於進行專業的總結。這些音樂知識的教學讓課堂上的音樂味更濃,也讓學生的音樂能力日漸豐厚,這樣日積月累的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也爲今後開展一些小型的創編活動打下了基礎。追求音樂的本真,還原音樂的本來面目,在紮紮實實的教學中實現師生生命體的共同發展。願音樂這門藝術,帶給學生審美的愉悅、情感的共鳴及心靈的淨化,使他們成爲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人。

篇二十七:中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中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欣賞教學是一種通過對具體音樂作品的聆聽,及其他輔助手段來體驗和領悟音樂美的音樂教育形式。它通過教師簡明、生動、富有活力的講解提示,倡導“以音樂爲本,從音響出發,以聽賞爲主”的教學理念,將聽者從原本對音樂無意識的“聽”進入對音樂內涵的感覺和理解,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音樂的欣賞者,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感受、體驗、聽賞、評價音樂的能力,並發展想象力、豐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滿足,身心得到健康協調的發展。

那麼如何使音樂欣賞教學過程充滿活力呢?

一、合理選用欣賞教材

音樂作品必須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和接受能力認真選擇,做到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有情節到無情節,由比較熟悉到比較生疏。同時,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唱片、磁帶、CD、VCD等傳遞音樂信息設備的日新月異,音樂欣賞已不僅僅侷限於音樂課堂上。實際上,國小生每天從家裏和社會上所接受的音樂信息,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要比音樂課堂上多得多。因此,這給我們音樂教育帶來了新的課題:拓展音樂時空,正確選擇課本外合適的教材,讓學生感知多種情緒是必要的。那麼應該拓展選擇哪些音樂作品呢?

1.必須富有情趣和藝術表現力,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學習需要,並使兒童能有生動、形象感受的作品。

2.作品應該是貼近國小生生活經驗的,大多數學生都可以學會的,切合實際的,是符合兒童音樂能力最近發展區的,即選擇那些感性、生動、寓意含蓄、結構完整、形式優美風趣的音樂作品,來使學生正確體驗不同的情感。

3.爲配合學生課外自主選擇音樂的需要,教師要教會學生選擇音樂。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可以來個音樂展示活動,讓學生說一說最近在課堂外聽到的歌曲,並討論哪些旋律動聽優美,再找出一些大家一致認同的曲目來欣賞、學唱。這樣學生在課外所選擇的音樂在課堂上有了及時的反饋,教師也可以適時地作了解,以防止不良音樂作品的侵入。

在教學時,適當地選擇活潑動聽、健康向上的課外歌曲,如低年級的《西遊記》《刷牙歌》《健康歌》,高年級的《童年》《歌聲與微笑》《愛的奉獻》等。這些樂曲國小生較熟悉,也比較喜歡。合理地選材,使欣賞教學適合兒童音樂心理的發展,由愉悅式聆聽逐步過渡到理解式聆聽,再慢慢達到評價式聆聽。

二、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

1.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樂器演奏形式

運用多媒體課件、實物展示和實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在進行音樂欣賞課二胡獨奏《賽馬》的教學活動中,我通過讓學生認識接觸實物二胡,體會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從而引起學生欣賞的興趣。接着, 我運用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作品,利用觀賞賽馬的動畫感受熱烈歡騰的賽馬情景。音畫結合,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度。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三個樂段所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我利用課件讓學生進行比較,通過學生自主討論,給了學生更多藝術想象和生活聯想的空間。最後,我讓學生進行分組創編,充分展示自己對樂曲的理解,使欣賞活動達到一個高潮。

2.遊戲形式

音樂遊戲具有愉悅性和互動性,是學生所喜愛的教學模式。尤其適用於低年級的音樂欣賞教學。如:聽賞《跳繩》中,我讓小朋友們邊聽邊跟着音樂節奏跳繩,感受樂曲快樂、活潑的氣氛。聽賞《捉迷藏》前,先讓孩子們完整聽一遍,然後,請幾位學生上來玩一玩這個遊戲,並配上背景音樂,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更好地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內容。

3.故事形式

每個兒童都喜歡聽故事,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結合音樂來編講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賞《動物狂歡節》時,我編了一個動物們過新年的故事,並結合圖片和音樂邊聽邊講,迅速地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作品的理解。

4.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種角色扮演……教師可以根據音樂欣賞的內容進行選擇,在組織學生進行音樂表演時,主要是要調動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造熱情。例:在欣賞《玩具兵進行曲》時可讓學生在瞭解音樂故事內容後,跟隨音樂,用神氣的神態,雄赳赳、氣昂昂地行進及表演來表現玩具兵們可愛、頑皮的形象。而在音樂結尾部分,描繪小主人甦醒過來的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用凌亂的“定格”動作來表現玩具兵們來不及回玩具箱、東倒西歪的尷尬形象。再如:在欣賞《鐘錶店裏》,讓孩子們用不同樂器:三角鐵、小鈴、沙球分別敲擊節奏來表現大鐘、小鐘、秒錶在鐘錶店裏開音樂會的歡樂場面。

5.小組討論形式

這種方法適合中、高年級。如,《瑤族舞曲》教師先組織學生學習音樂主題,再播放音樂,引導學生初步欣賞後,將學生分組,並將需要討論的問題板書。提問:全曲可分爲幾段?各樂段速度、拍子、情緒、旋律、節奏、力度、主奏樂器、表現內容各是什麼?讓學生在《瑤族舞曲》的音樂中輕聲展開討論。討論結束後,各組代表發言,教師再對音樂問題、樂曲風格等進行解答和總結。通過小組評議課這種方式進行總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集體智慧。

三、改善評價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成功感

音樂課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體現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隨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得“優”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在欣賞樂曲《賽馬》時,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因材施教,給每一個學生創造得“優”的機會。對於表現出色的學生,教師會問一些較難的問題:“樂曲的主題旋律是什麼?旋律重複出現速度有何變化?對於平時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同學,教師就會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請同學們注意傾聽樂曲的速度變化,聽到用手勢表示,如:漸慢時伸出一個手指,漸快時伸出兩個手指。”……一旦發現學生能夠正確表達樂曲的意思,教師立刻送給學生一個激勵性的動作或肯定性的語言。採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既使學生系統地掌握了所學知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總之,一堂充滿活力的音樂欣賞課,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妙和神奇,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濃厚興趣,獲得美好的音樂享受,從而逐步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

篇二十八: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音樂原本是時間的藝術、情感的藝術、表演的藝術,但要教學生學習、喜歡和理解音樂,就要採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音樂教學方法是師生在共同活動中採用的手段,是一種爲了達到音樂教育目的而調整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繫的活動方法。音樂教學過程的進行、音樂教學原則的貫徹、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等等,歸根到底都取決於音樂教學方法。本文爲使學生獲得較好的知識與技能,探討幾種施教方法和學習方法。

【關鍵詞】音樂教學 發現法 情緒 目標 方法

音樂教學方法是爲了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是教師和學生在共同活動中採用的手段,是一種爲了達到音樂教育目的而調整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繫的活動方法。音樂教學過程的進行、音樂教學原則的貫徹、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等等,歸根到底都取決於音樂教學方法。爲了更好地完成音樂教學任務,對音樂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探討是極其必要的。

1.音樂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着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益。音樂知識的傳授,學生對音樂由不知到知,對識譜、唱歌、奏樂、欣賞,由不會到會,並逐步形成技能技巧,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優良的、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能正確地領會和掌握教材內容,有利於培養學

生的智力、能力,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如果教學方法不得當,教師同樣花了很大的精力卻收穫甚微,甚至會挫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學生的音樂能力得不到發展。我們在聽課中會發現,有些音樂教師個人的音樂素質很好,論音樂水平在一般音樂教師之上,但由於他不研究音樂教學方法,所以教學效果不盡人意。而有些音樂教師個人的唱歌、彈奏技能、技巧可能不很突出,但他注重研究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生配合默契,教學活動充滿着樂感,其教學質量一定是良好的。因此,掌握科學的音樂教學方法是一個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它不僅對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有重要意義,而且關係到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有利發展。

2.音樂教學方法是隨着音樂教學活動的出現而逐漸發展起來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爲教學方法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美國當代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主張教學的目的除了要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科學知識以外,還要幫助每個學生獲得良好的智力發展,以便使學生成爲自主且主動的思想家,主動參加知識獲得過程的人,而反對把人當作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要善於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發現學習的方法。布魯納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地學習,不僅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識,而且還學會探索研究的方法,發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代教學方法以發展學生智能爲出發點,培養學生即興創作,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創造音樂。

3.音樂教學方法是音樂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時採取的手段。它即包括教師教音樂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音樂的方法。在現代音樂教學中,自始至終包括着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向交往活動。例如音樂教師應用演示法進行新歌範唱,而學生則要集中注意力聆聽、感受。思考這首歌的情感、意境,獲得對新教歌曲的整體印象,產生學唱的慾望。這充分地體現了雙向交往這一特性,做到即協調、均衡,又層次分明,以提高教學方法的效果。

4.要重視情緒在音樂教學方法中的作用。現代教學方法強調情緒在教學中的作用,心理學家認爲,人的認識與情緒不可分割地聯繫着,積極的情緒對認識具有動力功能。大量的實驗證明,愉快時則感知比較敏銳,記憶比較牢固,思維比較活躍。反之,消極的情緒則會阻抑認識活動的開展。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和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每唱一首歌、奏一曲樂都充滿着情感,音樂教學就取得了更大的效益,改變了傳統音樂教學中一味強調知識、技能技巧而忽視情緒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克服了學生在學習音樂時的枯燥和厭煩。因爲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的雙向關係,所以情緒的交往同樣要求是雙向的交流。作爲起主導作用的教師的情緒更爲重要,只有音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滿激情,才能感染學生的情緒。我們從大量的優秀音樂課上可以發現,執教的教師都是精力充沛、全身心地、充滿激情地進行音樂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也都集中注意力地與教師默契配合,課堂氣氛活潑而富有樂感。這樣的音

樂課是一種高級的藝術享受。音樂教學要按其自身教學規律,從學生的生理、心理出發,這是科學。音樂教學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恰當的、合理的教學方法從知、情、意、行去引導,這就是藝術。

5.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學方法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和發展起來的。音樂教學是一種複雜的、多元的活動,這是由於音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等是隨着社會科學文化的不斷髮展而發展的。而教學方法歸根到底要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制約,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隨之改進和發展。從教學對象來講,不同時期的學生呈不同的特徵,這樣就要求音樂教學方法要因材施教。從另一角度講,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能包羅萬象、一統全盤,所以“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這也說明音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尤其在今天音樂教育界正在積極地探索音樂教育改革,各種反映時代特徵的音樂教學方法將會應運而生並極大的豐富音樂教學方法。

【總結】採用良好的音樂教學方法能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音樂教師要隨時捕捉到更新、更好的教學方法,做一位與時俱進的新型音樂教師。以上是我在音樂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法。總之,要想提高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只有走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上實行變革,才能使學生體驗美感、豐富情感、促進想象力的發展。教師應走進學生的音樂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耕耘、播種、培育、收穫,讓學生真正的理解、感受和熱愛音樂。

篇二十九: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課堂也需“互動”在學習新課標的同時,所感悟到

研究我們的學生,創造出我們的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創造出我們的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師生共同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變“厭學”爲“樂學”,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已經成爲當前廣大教師所共同探討的課題,這正如教育家舍吉寧所說:“我們的

任務是――不要孤立的學生,孤立的教師,而要學生+教師。”

爲此我們在新課標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根據“互動”的原理,在音樂教學中,我

進行了“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兩部分實踐。

一、師生共同創造良好的教學開端 興趣是創新的基礎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悅和樂趣,回極大地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開放評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斷品嚐到學習音樂和獲得創新的成功樂趣。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 在“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啓發下,爲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時,我改變了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聽音樂進教室的作法。這就是我帶領學生共同紮起綵綢,在歡快、熱烈的秧歌音樂伴奏下,扭着秧歌進教室。又如:利用美麗的畫面,動聽的歌聲去看、去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擴大音樂視野。教師隨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善於摸索、分析學生心理,瞭解學生的心態,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讀”懂音樂,感受音樂。 在學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變,將傳統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變成“馬蹄形”、“圓形”的座位形式。這些作法不公消除了教學中師生間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礙,而且還大大的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

距離。

二、師生營造和諧、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 讓音樂成爲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樑。

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鬆、愉快的氛圍,創設良好的師生關係。老師大多數時間可以走到學生中間,縮短和學生的距離。教師是

導演,有序地領着孩子走進音樂的殿堂,不斷給孩子新的內容,讓他們有新的發展。教師又是演員,與孩子們一起歡歌跳躍。教育心理學認爲,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係,那學生就可能更願意和教師相處,接受老師的教誨。同時在這種平等、和諧、熱烈的氛圍中,就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和創造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那些比較內向的同學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這種鼓勵支持的態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的信心,

讓學生在寬鬆友好的學習氛圍裏感受美、體驗美。

1、創設舞臺,展示自我 “互動式”教學模式啓發了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人際關係,堅持以學生爲主,教師則普通身份加入,通過適當點撥,發揮嚮導作用,促進師生間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諧關係,從而發展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健康的個性,使學生的更多的參與,合作過程中得到素質上提高。我在音樂課上設計了“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金孔雀輕輕跳》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翩翩起舞。再如,一年級新教材中的《幸福拍手歌》,教師也可以提示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編,將拍手動作換爲跺腳、搖頭、聳肩、扭腰等動作,使學生在律

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2、以“賽”激趣促學 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在我每次上音樂課時總是激勵學生上臺來表演唱,並準備了很多寶石花、小五星來鼓勵大膽的學生。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樂理知識感覺是最乏味的,我在設計學生認枯燥的力度標記時,採用了分組進行搶答,表演的比賽形式來爭奪紅旗,從而營造了一種愉快、

和諧的教學氛圍。

3、開展音樂活動課的實效性 音樂活動課是音樂課的延伸,音樂活動課這種特殊的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的創造思維的空間更爲廣闊。活動課除了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外,更多的是把活動的主動權教給學生。上器樂課時,教師除了講課輔導外,可與學生一起齊奏、合奏。如需要配打擊樂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設計相關的鑼鼓點外,還可以和學生裝一起演奏各種打擊樂器,甚至與學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計合適的伴奏音型,讓他們用自己的樂器爲教師演奏的樂曲進行伴奏這種作法不但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頗有興趣,而且還達到了師生營造和諧、愉快的良好教學氛圍的目的。例如:我上的《森林奏鳴曲》這一節音樂活動課,由欣賞樂曲入手,感受和分析樂曲每一段的情感特點,再由學

生充分發揮想象,用說、演、畫、打擊樂器伴奏這四種方式來表現樂曲。這樣的活動集中了文學、藝術的內容,學生通過活動就更能理解樂曲情感,同時也增強了環保意識。所以,活動課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團隊精神,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

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實踐證明:“互動式”教學模式開闢了一條新的教學思路,在音樂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鍊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爲“主動角色”,成爲學習活動的主體。通過師生共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進而體現“互動”爲音樂課堂所帶來的最佳教學效果

篇三十:音樂遊戲教學音樂論文

音樂遊戲教學音樂論文

一、音樂遊戲的兩種主要類型

音樂舞蹈遊戲可以讓幼兒笑逐顏開、喜形於色,讓幼兒感知音樂舞蹈的樂趣,同時音樂舞蹈遊戲對幼兒動作的表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的培養,提高幼兒的身體協調性,爲幼兒將來養成良好的藝術氣質做好鋪墊。在幼兒音樂舞蹈遊戲中需要注意幾個重點,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對動作的要求是比較高的,還比較重視表情動作,這可以使幼兒儘快地掌握一些肢體語言和麪部語言,對幼兒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幼兒音樂遊戲設計中的重點

音樂遊戲活動教學往往是音樂活動設計的核心,在對幼兒實行音樂遊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科學地將音樂內容進行遊戲化,發揮音樂遊戲活動的優勢,做好幼兒的學前教育工作,培養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下面這兩種方法是我們必須掌握的.。

1.在純遊戲活動中要適當地加一些教育內容

幼兒時期的一些遊戲都是幼兒自發的,這種遊戲屬於純遊戲,遊戲的特點就是趣味性極強,很適合幼兒,而且這種遊戲流傳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在純遊戲的過程中適當地加一些教育的內容,是對幼兒進行間接的教育,在遊戲中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的發展。

2.在音樂遊戲的設計中要適當地加一些故事情節

虛擬的動作或其他的一些角色也是相當好的這不僅能豐富幼兒的思想,發散幼兒的思維,而且在遊戲的過程中,能提高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這種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也是近幾年比較火的,運用的範圍也是相對廣的,對幼兒未來的發展確實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音樂遊戲可以有效培養幼兒的審美觀

在音樂遊戲的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還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幼兒的音樂審美感。當幼兒初步懂得欣賞藝術品的時候就會在基本感情上與藝術作品產生共鳴,從而體會到藝術作品中所滲透出來的美學,由此也可以從藝術之外的事物中有效的辨別美醜。在音樂作品的教學中,教師會聯繫到藝術作品的美學,包括其旋律性以及演奏性等,這些通常不存在於其他類別的美學知識就需要幼兒在體會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深刻的摸索,運用音樂知識去理解其美學價值,充分發揮藝術作品中的教育價值,體現其藝術教育內涵。音樂藝術作品從根本上還能促進幼兒的審美觀,當幼兒在接受音樂藝術教育時,可以從其中有效接受到音樂教育的高尚情感教育價值,這樣的教學是不可替代的。在學前階段幼兒對於事物的認識是有侷限性的,如果不能透過直覺和感官來影響幼兒的理解,就可能產生不了太大的教育作用,而音樂藝術教育正是從根本上彌補了這樣的問題。學前階段幼兒的教育教學重在全方位的發展教育,不能片面地追求成績,本文通過幼兒音樂遊戲,簡單分析了音樂藝術教育的不足和優勢,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努力地開闢音樂教學的發展道路。

篇三十一:音樂的教學論文

摘要:音樂是以聲音來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是人類表現性藝術最早的形式之一。音樂能夠喚起感情的力量,在人們的心靈中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欣賞音樂時,轉瞬之間,我們心中就會產生連續複雜的情感,這是我們對音樂的微妙的感應,這是我們的情感對音樂的最美妙的響應。

關鍵詞:音樂 情感 欣賞

音樂,是藝術的一個品種,它帶給人們的是美感和幸福。音樂,是表達或寄託人們感情的 “藝術語言”, 它比一般的語言更直接地傳達情感,並且,它始終與美感結合在一起。音樂,是用聲音作原料的,一聽即逝,因此,它又是時間性的表演藝術。並不從屬於某一政治或宗教,只是在人們心靈上、感情上,會對它們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音樂,是通過人的感官刺激,才使人感知到美。併產生了生活聯想及藝術想象,從而又發展了美感。音樂不以說理方式來傳播,而是更多地通過薰陶及感染的途徑,潛移默化地來影響人的心靈,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潤。音樂與人的生活情趣、審美情趣、言語、行爲、人際關係等等,有一定的關聯。故高潔的音樂與低俗的音樂其對人們的'影響是大不相同的。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託感情的藝術,不論是唱或奏或聽,都內涵着及關聯着人們千絲萬縷的情感因素。即使以敘事爲主的歌唱,音樂也並不全依靠語義來傳達內容,而必定會用賦有感情的“音樂語言”和賦予美的因素,來表達或烘托或寄託感情,即使是附有歌詞的聲樂曲,其表達感情主要的仍是音樂本身。

情感,是人對現實的對象與現象是否適合人的需要和社會需求而產生的體驗。情感屬於意識範疇,但是又以自己特殊的質同一般的意思區別開來,當你浸沉在音樂中所表現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中,去嘗試酸甜苦辣的各種味道,將讓你隨着它的歡樂而歡樂,悲傷而悲傷,那就說明音樂所表達的內涵已經深深地吸引了你,使你受到感染而產生一種思想衝動,你會認爲它是你內心情感的一種音樂表現。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有什麼樣的感情就有什麼樣的音樂,有什麼樣的音樂也就能激起什麼樣的感情。有了豐富的情感,音樂纔有魅力。

音樂是一種善於表現和激發感情的藝術,可以說,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感情體驗的過程,它既是欣賞者對音樂的感情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自己的感情和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相互交融、發生共鳴的過程。無論是對於普通的音樂聽衆,還是對於音樂的專門家來說,感情體驗都是在進行音樂欣賞時不可缺少的一種心理要素。對於音樂的專門家來說,假如在欣賞音樂時只注意技巧、技術手法、結構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卻無動於衷,那麼他對音樂的欣賞也只“見其文而未見其心,見其表而未見其裏”,並不能完整地感受與領會音樂的美。一位有經驗的英國音樂教育家曾告誡說:“不要允許你的批評性的敏捷聰明窒息你的情緒反應。那些專家們經常把他們的注意力侷限在技巧上。”他還說:“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動過貝多芬寫的作品的同樣感覺,或是認爲你也有這種情感,你纔有權利說你欣賞他。”音樂是一種善於抒情的藝術,音樂中有着豐富而深刻的感情內涵,只有當音樂欣賞者的感情活動與音樂作品蘊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時候,才能稱之爲正確的音樂欣賞。因此,準確、深刻和細緻地體驗音樂作品中的感情內涵,是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對音樂作品感情內涵的體驗,首先表現爲感性上的直接體驗。比如,我們在聽到一首樂曲的時候,對這首樂曲所表達的感情(它或是快樂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憑藉自己的感性經驗,自然地產生出一種體驗。這種伴隨着音樂感知而自然產生的感情體驗,就是我們所說的感性上的直接體驗。

但是,對感情體驗的這種進一步的要求,卻並不是每一個音樂欣賞者都能夠作到的。對音樂家和音樂作品創作情況的瞭解也不是每一個音樂欣賞者都有條件進行的。而且,有許多無標題的器樂作品,作者在創作他們時往往沒有留下什麼有關記述,作品本身也並沒有表現什麼深刻的社會內容,而只是某種情緒的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難對樂曲做出進一步的解釋,而只能憑藉音響感知和對作者總的創作個性和風格的把握來體驗樂曲的感情。因此,我們必須正視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對於絕大多數音樂欣賞者來說。音樂欣賞中的感情體驗更多地還是以感受性的直觀形式進行的。像通常所說,欣賞者是處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心理狀態之中,更何況音樂中所表達的感情,在很多情況下的確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呢!這樣判斷一個欣賞者是否能夠藉助於某種概念把體驗到的感情表達出來,而是要看欣賞者是否對音樂中表現的感情真正從內心裏有所體驗,欣賞者的感情是否能夠在欣賞的過程中隨着音樂的進行而起伏、變化,如果做到了這一點,那就可以說是對音樂中所表現的感受情有所體驗了。當然,我們這樣說也並不是否認理解認識對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說明,這種理解認識只有融注於感受性的體驗之中,才能真正有助於音樂欣賞。當我們欣賞音樂,不是故作清高地去聽音樂會,而是把自己融入音樂——如果是電影插曲,就順着故事情節;如果是歌曲就,就順着旋律與歌詞。

俄羅斯作曲家、音樂評論家謝洛夫說:“如果人心靈中所發生的一切都可以用語言來表達,世界上就不會有音樂。”可以說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是人內心深處思想的自述,是一種情感的獨白,它雖然看不見摸不着,卻能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體驗的各種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並在我們內心引起強烈的共鳴。

音樂是情感的語言,情感是音樂的靈魂。

參考文獻:

[1]劉健.論音樂與情感[J].《藝海》,2007年第二期

[2]張進.音樂與情感——通讀《論音樂的美》後的感想[J].《科技信息》,2007年第11期

[3]王國良.淺談音樂與情感的表達[J].《許昌學院學報》,2007年第26卷第4期

[4]王雙傑.音樂與情感的關係[J].《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9月第26卷第3期

篇三十二:音樂優秀教學論文

音樂優秀教學論文

摘 要:音樂教師的專業基本功並不是衡量教學質量高低的唯一標準。專業基本功與教學基本功是不同的概念,明確優秀音樂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結構,才能持之以恆地努力追求,避免盲目性。

關鍵詞:音樂教師;專業基本功;音樂形象感受力;高音概念領悟力;音樂模仿力

音樂教師專業基本功的優劣直接關係到音樂教學質量的高低,其意義重大自不待言,但是,專業基本功並不是衡量教學質量高低的唯一標準,鋼琴演奏比賽第一名的教師教學不勝任而被“緩聘”的例證很常見。個人的彈唱和唱歌等基本功在琴房是可以獲得的,而教學基本功則需要到廣闊的社會實踐中去“採集”,到三尺講臺上去提高,所以專業基本功與教學基本功是不同的概念。明確優秀音樂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結構是教師採取進修行爲的先決條件。

青年教師有熱情、有幹勁、精力充沛、上進心強,但只有明確優秀教師應具備的教學能力結構,才能持之以恆地努力追求,避免盲目性。爲此,參閱了諸多成名優秀教師的知識和能力構成以及本人對優秀音樂教師應具備的知識及能力結構的瞭解可以得知。

作爲優秀音樂教師必須具備先天素質和後天通過學習掌握的知識及通過實踐形成的能力。先天素質(音樂稱之爲樂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先天素質差異經過後天刻苦努力也是可以得到彌補的,音樂的模仿力包括音樂特點捕捉力、旋律的記憶力,通過耳、眼等器官細緻觀察,啓動求知的雷達,再現音樂景象。人們所說的“學啥像啥”,只有“學”纔會“像”。學而知之,勇於實踐,這種能力肯定會不斷提高。

音樂形象感受力指當聆聽音樂、閱讀樂譜或演奏、演唱歌(樂)曲時心裏升騰出的特定圖畫情景及強烈的內心感受。這種感受驅使你表現,引導你按規定情景用音樂手段解釋作品。生活閱歷越深,理解作品越深刻。每位音樂教師只要認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受生活,這一水平就會與日俱進。

音高概念領悟力、節奏概念接受力在常人中存在差異是肯定的,所謂“五音不全”屬於音高掌握不好而已;“跟不上拍”屬節奏問題。有人說“專業音樂教師似乎不存在這些問題,他們是從諸多音樂人才中篩選出的佼佼者”,然而,事實並不盡然。經過聽課和反覆考證認爲:在中西文化、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強烈碰撞的今天,通過電視、廣播等傳播媒介的宣傳引進後,相當部分音樂教師的知識掌握情況令人擔憂,“跟不上拍,找不上音”,大有人在。如果眼睛向內,就會發現,自我是一個宏大的未知世界,好壞仍有數不清的泊位等待填充。所以,爲迎接文化大潮的襲擊,確有再提高之必要,我行我素是不可取的,不予理睬是不可能的。

總之,先天賦予的素質經過後天的`磨鍊、填充、鞏固、提高,一個全新的高層次音樂教師就不會遙遙無期了。除此之外,音樂教學後天因素也很重要,它包括技能和知識兩大類,技能又包含專業技術(專業性)和共性基本功(師範性)兩項。這兩性加上素質(樂感)就構成優秀音樂教師的基本因素。

專業技術(專業性)的演唱能力和演奏能力主要體現在基本功上,知識面要寬,演唱上要一專全能,熟悉掌握美聲、民歌以及戲劇、曲藝等各種音樂的風格、表現手法,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會信手拈來。彈奏方面如果在即興伴奏上得心應手,教學效果肯定也會再進一步。

專業技術的運用能力和應變能力的提高一靠積累,二靠加工,實踐後及時歸納整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共性基本功能指作爲一名教師必須完善的教學基本功。如語言表達要有抒情性特點,要建立堅定的自信心等。

悟性即知性。它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經過多次認識後,即形成理性認識。而音樂是時間藝術,在聽、讀音樂的瞬間感受往往是最寶貴、真實、準確的,能珍惜並抓住每次瞬間的感受,再經過精細加工、去粗取精,就會成爲音樂感知的富翁。

具有先天賦予的樂感,再加上後天學習的音樂專業技術和作爲一名教師共性的基本功,就具備了達到優秀教師的基本因素。

知識分教學意念和教學知識兩類。教學意念包括人生經驗、姐妹藝術和各類知識等三項。

人生經驗本身就是知識,它包羅萬象,是一個人的世界觀;樹立愛學習、終身求教的信念,每當解釋音樂的每一作品時,甚至在從教的每一個過程都將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人生經驗是達到優秀教師至關重要的一環。

姐妹藝術和各類知識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如繪畫、書法、體育,甚至文學、物理學、數學等相關學科,都將制約教師的發展。所說的“音樂造詣”有多深,從某種意義上講,不僅看教師音樂專業水平有多高,而且要看姐妹藝術及文學等相關學科及各類知識水平有多高。如我市某教師能唱一首好歌、彈一手好琴,但三次達標考覈都不能過關,究其原因是文化水平低,語言組織上不去,邏輯思維混亂。

所以,一定要在更新的教育理論對自己的指導下積極參與教育及社會實踐,再加上人生經驗和姐妹藝術及各類知識,就完成了創造因素的過程。

基本因素和創造因素是構成音樂教師的兩個因素,不具備基本因素的教師是不稱職的教師,不具備創造因素的教師是平庸、缺少活力的教師,只有兼備以上兩種因素的教師纔可能達到優秀教師的頂峯。

參考文獻:

[1]金亞文.國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曹理,楊學禮.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篇三十三: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

一、前言

國中作爲我國中學教育的初級階段,標誌着國小生向中學生身份的轉變,但是思想和國小階段相比,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學習性心理較強,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國中音樂課程的開設,既是國家提倡“音體美”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生自身學習的需要,同時國中音樂對於培養學生們的靈感思維,陶冶情操,優化知識結構,緩解學習疲勞等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視,但是我國國中音樂教學的效果卻不容樂觀,究其原因,既有教師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學策略方面的因素等等,針對此種狀況,很多國中音樂教師已經把音樂有效教學作爲一項重要課題進行研究,那麼國中音樂有效教學如何實施,涉及到的具體教學策略又有哪些呢?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音樂教育者深思。

二、國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觀念狹隘

由於我國長期存在的應試教育,導致我國有很大一部分國中音樂教師觀念狹隘,認爲音樂又不是升學考試科目,沒有必要花費很大的精力進行教學,就是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也不會受到表揚或獎勵,只要按照正常的教學任務授課即可,至於學生是否學到知識,學的多或少,掌握音樂知識的深淺程度,一概與教師無關,這樣的教學心態,教學觀念,又怎會到達有效教學的目標,實施有效教學,轉變教師觀念纔是國中音樂教學的基礎所在。

2.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教學方法的表現形式爲,教師臺上精彩的講解,照本宣科,學生臺下被迫的機械的聽講,記筆記,課堂氣氛沉悶無比,枯燥無味,整節課結束,老師教學任務完成,學生似乎從“苦海”中解脫出來,下課後反而變得活潑好動,這種傳統的單一教學方法目前有很多老師依然在採用,久而久之,學生們在嚴肅而緊張的教學氛圍就會產生對音樂的厭煩心理,進一步在課堂上表現出牴觸行爲,如打瞌睡,無精打采,分神等等,在這種教學狀況下,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無從談起了,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纔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有力保障。

3.師生關係不和諧

師生關係不和諧是目前很多老師和學生之間存在的普遍現象,主要是由於很多老師不論是在教學或日常生活中,始終把自己擺在“教師”的地位,對學生始終是嚴肅而緊張的態度,無形之中給學生造成一種“絕對權威”“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形象,學生們對老師本來就是敬畏的心理,如果老師平時的表現不是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不是經常和學生們一齊交流,探討的,不是把學生們當做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好朋友”來看待的,學生們也就只好“敬而遠之”了,師生之間關係的不和諧也就在所難免了。

三、國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隨着我國音樂課程教學改革的加快,國中音樂有效教學已經受到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實施的方法和策略也是因老師而異,各不相同,本人就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是班級的靈魂,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領者,而引領不僅僅僅是音樂知識的傳授,更是認真,負職責精神的傳承,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就應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首先對音樂的認知方面,教師就應轉變觀念,樹立音樂同其他學科,如語數外一樣同等重要的觀念,無論是不是升學考試科目,都就應認真的,一絲不苟的去教授,最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這種精神的影響,進而好好學習,也只有這樣才能爲國中音樂教學有效性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2.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任何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實現,都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前提,否則,一切努力都是徒勞,而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多種教學方法的採用,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多種音樂器具的使用,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避免傳統以往的教師一個人講解,學生被迫聽講的局面,其次還能夠在講解課本知識之前,播放一些與之相關的流行歌曲或古典音樂,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再次除去課內教學外,教師還能夠組織學生多進行課外活動的音樂教學,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習興趣,從而爲實現音樂的有效教學帶給有利條件。

3.多元評價,增強自信

教師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能使學生始終持續興奮地情緒學習。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等。但是,評價不是生硬的,爲了評價而評價的。找準課堂評價的時機,評價才能在音樂課堂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找準正面評價的時機。每位學生的音樂天賦都有差異,有的學生唱歌條件好點,有的則舞蹈好些,教師要能關注學生的一切表現,隨時隨地發現、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給學生適時的鼓勵、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被欣賞的完美,從而更加有信心,有興趣地投入到音樂學習中。

4.改善師生關係,和諧課堂氣氛

師生關係不和諧,致使老師和學生一見面就會表現的“劍拔弩張”,老師看見學生是面無表情,一臉嚴肅,而學生一看見老師就頭疼,哪裏還有心思聽老師講解?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成爲一句空談,創設和諧的師生關係,能夠使師生雙方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持續愉快的情緒,營造簡單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聚精會神的聽講,從而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國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順利的實現了。

四、結論

國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我們的音樂教師立足實際,具體狀況具體分析,以國中音樂課程教學大綱爲依據,勇於創新,敢於實踐,努力探索出貼合自身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音樂教學體系,從而爲國中音樂教學改革推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十四: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教學對學習壓力緩解影響研究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1.音樂與情緒。

音樂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音樂能夠帶給人們快樂,減輕人們煩憂,調整人們情緒,表達人們情感。音樂之所以有調節人們情緒的作用,是因爲人們聆聽音樂時,會對人們內心深處產生一種情緒反應,而不同的音樂也有着它不同的情緒特徵,帶給人們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些音樂段落表現出愉快或幸福的情緒,也有音樂表現出難過或生氣的不同反應,使得人們表現出或放鬆、或緊張、或愉悅、或擔憂。

2.研究動機。

既然音樂有調節人們情緒的作用,那麼對正值青春期並面臨很大學習壓力的國中學生來說,可否藉助音樂課的教學來使其學習壓力得到緩解呢?如果音樂教學確實能夠緩解學習壓力,那麼此刻的音樂課程資料設置上,是否能夠達成緩解學習壓力的目標呢?在各種音樂風格中,究竟哪種風格才能較好的發揮音樂緩解壓力的作用呢?凡此種種問題,都證明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有其必要性。

3.研究好處。

2011音樂課標,對音樂課程的重要性進行了定位。音樂課程的價值之一在於;促進人際交往、情感溝通及和諧社會的構建。研究音樂教學緩解國中學生學習壓力問題,其好處至少有以下幾點:⑴能夠構建音樂課程與其他課程的協同關係;⑵提升音樂課程在學校的地位;⑶輔助國中學生以更好的心態應對學業負荷,增加學生學習的正能量;⑷爲國中音樂教學開創新的教學模式和豐富新的教學資料。

二、相關研究現狀

1.國內研究概況。

關於音樂教學對緩解學習壓力的研究,目前還較少。筆者以查詢了中國知網的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數據庫,以關鍵詞“主題=音樂教育and主題=學習壓力(精確匹配)”查詢後,相關論文只有12篇。典型的研究成果如下:文獻研究對象是碩士三年級學生,透過了解他們的學習壓力狀況,並透過實驗瞭解指導性音樂想象技術對緩解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三年級學生學習壓力的影響,以探討音樂緩解壓力的有效方式,爲音樂減壓的研究帶給參考性意見。文獻是一篇關於音樂審美功能對中學的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交流以及思考的論文。論文也提及:當代的中學生們,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藉助音樂審美功能改變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情感和調節學生的情緒與行爲,論文沒有具體研究音樂對緩解學習壓力方面發揮的作用。文獻指出,如何緩解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是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音樂療傷法是一種輔助性的心理放鬆方法,透過節奏舒緩、恬靜的音樂,引導聽者逐漸地平復心理和情緒的波動,改善焦慮、失眠等身體問題。論文作者認爲,將音樂療傷法作爲緩解高中生學習壓力的手段是可行的。

2.國外研究狀況。

筆者對國外文獻進行了檢索,涉及數據庫有科學引文索引、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和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對這些數據庫以關鍵詞“主題=(musicANDpressureofstudy)”檢索到的典型文件也只有66篇。典型研究成果如下:文獻[4]研究指出,儘管各種證據證明,聽悅耳的音樂,有助於幫忙學生克服學習壓力,但這些是否有助於提升考試成績呢,是否在各種活動中能夠有更好的表現呢。他們的研究結果證實:學生學習音樂,在各種科目的考試中有更好的成績。文獻研究的目的是透過調查學生們的聽輕音樂對減少抑鬱症的症狀的效果。在該研究中的參與者爲30名環抑鬱症的女學生。他們被隨機分配到三個組:理解輕音樂組、接收重音樂組、不接收音樂組。結果證明,參與者在前兩個實驗組都降低了抑鬱水平。結論是:音樂可能夠減輕抑鬱症的症狀,能夠作爲醫院護理的一種手段。文獻指出,一些證據證明,學業考試給學生帶來了很大壓力,這些壓力體此刻學生生理指標上是皮質醇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上升,而有研究證明,音樂能夠降低這些生理指標水平。該研究取了泰國30音樂特長學生和30個一般學生進行比照實驗證明,在同樣考試壓力下,音樂特長生的唾液皮質醇濃度顯著低於一般學生。研究給出結論:音樂訓練能夠減少在泰國青少年的

唾液皮質醇水平。3.現有研究的不足。透過以上文獻分析,能夠發此刻透過音樂教學來環節學生學習壓力方面的研究存在着以下不足:(1)以國中學生爲研究對象來研究音樂緩解學習壓力的研究基本上沒有。(2)在不同風格的音樂在緩解學習壓力方面的作用區別研究較少。

三、研究步驟和方法

進行此類的研究能夠思考分爲四個階段進行:(1)準備階段,包含多次與導師討論研究主題的確立及研究目的、擬定研究計劃與蒐集國中音樂教育與不同音樂風格相關文獻;(2)學習研究工具階段,即建構整體架構,研究數據分析方法確定各種變量,並且將實驗性問卷實測;(3)資料分析階段,即將問卷結果分析與結果統計;(4)完成階段,研究者依研究結果將問卷資料分析歸納,並進行結論與推薦。2.研究方法。本研究對象設定爲某國中學校學生,並採用實驗性問卷法,以各年級各抽一個班級進行採樣。因爲本研究要探討不同音樂風格與國中生緩解壓力的相關性,故調查問卷中要設置以三種以上音樂類型,在音樂播放後,請學生依當時情緒勾選出一個感受選項。

四、研究結果

按照上述思路我們組織了相關的問卷調查,從問卷上分析得出以下結果:

1.從音樂風格上看學生的感受。對於古典曲目和傳統曲目,調研數據分析發現,低年級的學生的喜好感受度的得分顯著高於高年級。我們推測,七年級也許是因爲剛升上國中尚未脫離國小的稚氣,在三個年級當中是呈現較喜歡浪漫的古典曲目和傳統曲目的。九年級可能是因爲將面臨升學考試,故沒有表現出個性的喜歡。而對於流行曲目,各個年級都感到音樂對他們放鬆情緒有必須的益處。

2.從性別上看對音樂的感受。不同性別的中學學生在對音樂的感受尚有顯著差異。數據顯示,女生在音樂感受上的得分皆顯着高於男生。本研究認爲女生較男生喜歡聽起來舒服而放鬆情緒的流行音樂,慢板並較抒情曲調的音樂能夠舒緩情緒併到達緩解壓力的功效。

3.在回答我們提出的“期望能聽到更多種類型的音樂嗎”、“你平常會主動抽空聽音樂嗎”兩個問題時,均有較多學生表示平時會主動抽空聽音樂,且認爲聽音樂最能緩解放鬆學生個人壓力的一種方式,期望在音樂課上能聽到更多種類的音樂。

4.在回答我們提出的“聽音樂最能緩解放鬆你的個人壓力嗎”問題時,數據標準偏差最小。這表示大多學生認爲聽音樂是最能緩解放鬆個人壓力的方式。

5.在回答我們提出的“你會買自己喜歡的音樂CD嗎”問題時,數據分析標準偏差最大,這表示學生很少自己買音樂CD片。本研究認爲這主要是因爲因特網很普及,學生喜愛從網絡上下載各種音樂,存在手機內即可隨時聽到喜歡的音樂,也就無需個性去買音樂CD片。

6.音樂風格與功課壓力的關聯分析。調研數據證明,我們選取的“鄧麗君:月亮代表我的心”與”琵琶:十面埋伏”是最能到達學生壓力緩解的曲目,推測學生感覺早期歌手鄧麗君的歌聲能夠撫慰心靈,進而緩解課業壓力,琵琶曲目”十面埋伏”較爲澎湃,卻是最能讓學生髮泄壓力情緒。

五、相關推薦

1.從音樂教學資料角度看,音樂課本就應設計更多元。雖然此刻課本已經涉及較多歌曲,但是不必須貼合學生的音樂喜好,若能適時在教學中穿插一些流行歌曲曲目,並將其歌曲作重點樂理分析、創作背景或歌手等介紹,就應較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有了興趣,就會自然地從音樂欣賞中來排解壓力,舒緩情緒。

2.從教學用樂器角度看,要善用鋼琴。從問卷分析可發現,鋼琴這項樂器是最喜歡的教學用具,善用鋼琴作爲課堂上的音樂傳遞工具,上起課來會更有成就感,學生能藉由歌唱而感到壓力上的排解。

3.從社團組建角度看,能夠透過社團來提升學生深度接觸音樂機會。學生在學校理解較多的還是主課的信息,若能多辦理音樂或藝術性質相關社團,例如:歌唱社、音樂賞析社、樂音社團或表演藝術社等,也許更能讓學生接收到不同的音樂或藝術信息。

4.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除了音樂課堂上的表演,也可建立校內“街頭藝人“表演活動,時間可在下課時段、社團時段或中午用餐前,透過這種方式來增加緩解學習壓力的機會。

篇三十五: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學生審美素質培養策略探究

一、結合教學資料,參與審美體驗

音樂教學中所有的資料都具有體驗性、操作性、審美性,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要善於結合教學的資料,不斷爲學生創設音樂審美的藝術環境,引導學生去體驗,讓學生透過自主性的音樂欣賞,獲得審美的感知。比如,在執教第四單元《茉莉芬芳》時,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茉莉花》音樂,讓學生們在反覆的聆聽中,感受茉莉花的美,感受有關茉莉花的音樂更美,由此激發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透過對教學實踐的總結證明,學生只有在教師所營造的和諧的教學氛圍中,才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對學習也纔會更用心主動,學生在掌握了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後,才能真正參與審美體驗,提升審美潛力。

二、美化學生心靈,提高審美趣味

趣味,指的是興趣和愛好,所以音樂的審美趣味即指學生喜歡和愛好的音樂。能夠說國中音樂教師就是審美的施行者,他們的趣味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審美情趣,所以教師要美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師要把音樂作品介紹給學生,國中音樂教材所涉及到的作品,大都是形式優美、內涵豐富的經典之作,這就要求音樂的欣賞者務必具備必須的音樂素養和文化知識。作爲教師,首先就應是一個很好的欣賞者,這樣纔有潛力成爲一個優秀的施教者。比如,在執教《期望的田野》這一單元時,我首先以順水推舟的教學方式引入課堂教學,在給學生播放了《在期望的田野上》的MTV之後,提問這首歌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音樂作品中有很多描繪豐收情景的,如歌曲《好收成》,此刻老師就給同學們唱一遍《好收成》,讓我們一齊來感受一下農民伯伯豐收之後的喜悅之情。我的歌聲打動了學生們的心靈,給他們的思維乘上了歌聲的翅膀,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生活、對勞動、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三、引領想象聯想,培養鑑賞潛力

音樂藝術具有非語義性和非具象性,因此音樂很難表現出複雜、抽象的東西,不能像小說、散文那樣用形象性的文字描述出精彩的故事情節,刻畫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那麼,如何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呢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引領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了。比如,在欣賞古琴《高山流水》時,我這樣導入:同學們,高山流水十分之美,作爲古典名曲的《高山流水》背後還隱藏着一個感人的故事……講述的故事吸引了學生,也爲他們的音樂欣賞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學生在琴聲中聽出了高山的雄偉氣勢,聽出了無盡的流水,也感受到了一種知音難遇的慨嘆……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潛在感情與音樂所表達的感情相互交融,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讓學生聯想到很多,也獲得了審美的愉悅。

四、強化技能訓練,領悟音樂之美

綜合性的技能訓練是幫忙學生吸收知識,加深理解的有效手段。在綜合性技能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準確的瞭解,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訓練中就應着眼於對知識的複習測驗,並結合學生所學知識來拓展性地教學,在那些比較單調的發聲訓練中,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一些優美的旋律導入到練習中,讓學生在練習中感悟音樂之美,欣賞音樂之美,實現溫故知新的教學目的。教師在訓練中還要注意以身示範,向學生展示歌唱時的姿勢之美、技巧之美、發音時的形象之美等,再讓學生模仿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在音樂藝術中獲得美的享受。比如,在教授《歡樂頌》時,我首先給學生們範唱,然後讓學生們一齊唱旋律,並讓同學之間相互指出唱錯的地方,再讓學生進行重唱練習,我在認真聆聽了學生的演唱後,又指出有的同學在感情上表現得還不夠,要再唱出一點感情來。最後,我又對教學資料進行了拓展,我講到:同學們,當我們唱起這首神聖的歌時,你們想這會是什麼場合呢這一問題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很快找出了答案……學生在這樣的練習中,體會到了音樂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感受到了音樂的神聖之美、歡暢之美。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資料,深入挖掘音樂的審美元素,讓學生在音樂欣賞及綜合性的技能訓練中,感悟音樂之美,享受音樂之美,提高審美潛力。同時,教師還要引領學生在音樂中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高尚情操,使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審美素質。

篇三十六: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思考

一、自主合作學習的含義

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誕生的時間距今已經幾十年,其最初的理論是來源於上個世紀的美國,這一理論在教學實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是具有普遍應用前景的教學理論。這一理論核心的內涵是在學習過程中以自主學習實踐作爲基礎,學習者透過在學習過程中的彼此交流與合作,以到達學習目的的一種學習方式。自主合作學習不僅僅強調了學習的“自主”,同時也關注了“合作”,合作是建立在學習個體的自主性充分發揮的合作,自主是建立在生生、師生間的有效合作基礎上的自主,自主與合作是這一教學理念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相關的教育部門長期以來對自主合作學習教學理念都是十分重視的,充分認識到自主合作學習對於教學有效實施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對於自主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更加重視。能夠這麼說,自主合作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極力倡導的重要教學理念。自主合作學習教學理念的廣泛應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良好的非認知學習品質的構成,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於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具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二、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1.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大有助益

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是以滿足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基本的學習需要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以小組合作爲主要的學習合作方式,這樣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有效實施,是對學生作爲國中音樂教學實施主體的尊重。因爲在傳統的國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是國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國中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以國中音樂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爲核心。教師的教學活動成爲國中音樂教學實施的主要資料,教師是國中音樂教學實施的真正權威,國中音樂教師在以往的教學實施中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角,而學生只是國中音樂教學實施的配角。學生在學習中只能是被動理解教師的講述,學習的自主性被嚴重壓抑。不僅僅如此,在傳統國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施中,學生的合作沒有得到應有重視,學生遇到學習中的困難,有了新的發現只能自己解決,缺乏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間的基本合作,這樣的教學現狀嚴重阻礙了國中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利於學生音樂潛力的更好發展。在以往的國中音樂教學實施中,教師與學生教學定位的錯位,直接影響國中音樂教學實施效率的提升,對於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是極其不利的。而自主合作學習在國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則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狀況,因爲在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學生

再也不是單打獨鬥、閉門造車式的開展音樂學習活動,學生透過羣衆間的多元合作,學習的用心性與主動性被有效調動起來,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參與音樂學習活動的主體性被充分激活,學習效率顯著提升。自主合作學習方式在國中音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對促進學生在國中音樂教學中主體地位的發揮是十分必要的。

2.促進學生情感與價值觀的有效構成

自主合作學習在國中音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能夠爲原本單調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因爲有了自主合作學習,國中音樂教學的實施再也不是那種只有教師單項知識輸出的教學,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爲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搭建了一個平等對話的平臺。在這種平等合作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於音樂學科的學習熱情被充分激發出來,這對於學生音樂學習構成正確的情感態度是十分有利的,在平等的交流與對話合作中,使以往的“讓我學”逐漸轉變爲“我要學”,由不得不去學變成了我願意學習音樂,這種音樂學習情感的轉變在平等對話、交流合作中是悄無聲息與潛移默化的。透過在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會逐步構成正確的音樂學習態度,這對於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不同的學習個體在合作與交流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諸多不良學習習慣、負面的性格缺陷、不正確的價值觀、錯誤的道德認知等,都有可能被不同的小組成員及時發現,透過同學們的及時糾正,在不知不覺中學生身上存在的價值觀等問題都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這對於學生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3.促進自然音樂語言的有效構成

在國中音樂教學中,音樂語言的運用是貫穿在音樂教學實施全過程的。要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就要求音樂教師在國中音樂教學的實踐中,充分鼓勵學生在自主合作與探究中,要學會運用音樂語言進行交流、討論、合作與探究,讓學生透過在自主合作學習中音樂語言的有效運用,對於所學習的音樂教學資料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與認知,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會運用學習到的相關知識,促進學生音樂潛力的提升。在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在音樂語言的運用中,使音樂的感受力與理解力都得到有效提升,並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也透過音樂情境的創設與音樂感受的體悟,逐步發現了更多音樂之美,在發現中思考,在思考中發現。音樂思維潛力與音樂創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在有效的自主合作學習中自然音樂語言也得到了有效構成,這對於國中生音樂素養的構成是十分必要的。

三、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的策略

1.要以理論爲引導開展自主合作學習

要想在國中音樂教學中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就要認真學習相關的自主合作學習理論,以自主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指導國中音樂自主合作學習的實踐。合作學習的開展,要以教學目標的實現作爲引領,要以教學中各個學習實踐主體間的有效合作爲自主合作學習開展的根本推動力量,要將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細化與分類。自主合作學習不僅僅包括學習同伴個體間的有效合作,同時也包括小組合作、組間合作以及師生間的有效合作,而在這些合作方式的運用中小組合作的運用更加普遍。要深入研究自主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並透過實踐發揮這些相關理論的實效性,以理論爲引導更好地促進國中音樂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

2.要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習慾望

合作精神的培養對促進國中音樂教學中自主合作活動的有效開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要在國中音樂教學的實施中,讓學生懂得每一個合作伙伴都是一筆十分大的財富,只有透過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透過彼此間學習體驗的共同分享,音樂學習活動的開展才能夠更具有實效性,要在教學實施的一點一滴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合作活動的有效實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促進國中音樂自主合作學習的更好開展。

3.以有效的評價促進自主合作學習的實施

評價對於教學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活動,要充分重視評價活動的開展,有效評價能夠更好地促進自主合作學習效率的提升。評價過程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中開展日常的構成性評價,也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自我評價,以豐富的評價方式促進國中音樂自主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

四、總結

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活動對促進國中生良好音樂素養的構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國中音樂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爲視角,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嘗試性研究,期望透過本文的研究能夠更好地促進國中音樂教學效率的提升。

篇三十七: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有效提問分析

一、當前國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問存在的問題

(一)提問的目的不明確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爲了追求活躍的課堂氣氛,對教材和學生的理解程度沒有一個明確的理解,使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往往停留在音樂教學的表面,無法對音樂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然而教師對學生的提問往往是“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之類的問題,教師提出的問題顯得十分的淺顯,明明很多的學生都明白的一個問題卻還要拿出來問一遍,這樣的課堂看起來十分的熱鬧,但實際上卻沒有什麼教學效果。學生無法對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進行發掘。嚴重影響國中音樂教學質量。

(二)課堂提問過於頻繁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進行提問常常提出很多個問題,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有些學生雖然能夠回答,但是卻沒有回到問題的關鍵點上。教師提出的問題,需要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必要時還需要經過查看書籍,以及互相討論在能夠得出最終的結果,儘管學生髮現這個結果是錯誤的,但是學生也會從中獲得很多的收益,然而教師並沒有給學生思考、討論的時間,一個問題學生不能回答上來就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僅讓學生提不起興趣,甚至會讓學生失去學習音樂的信心。因此,教師提問不能太多,但是需要具有代表性。

(三)提問的對象少

當前課堂上教師再提問的時候常常有一些習慣,喜歡提問那些用心舉手回答的、那些課堂上搞小動作的學生。但是在一個班上由於學生的個性有着十分大的區別,所以用心舉手的永遠都是那麼幾個成績十分好的學生,而課堂上搞小動作的總是那麼幾個成績不怎樣好的學生。還有一大部分的學生一向都沒有舉過手,也沒有搞過小動作,所以這部分的學生一向都沒有被點名提問過。教師的提問對象少,這樣不利於整體學生的音樂培養,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儘量多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鍛鍊學生的學習膽識。

二、優化當前國中音樂教學進行有效提問的方法

(一)明確提問目標,合理的'設計提問方法

提問是一門藝術,同時音樂也是一門藝術。因此,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合理的掌握好提問的方法,教師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就意味着學生的回答方式是怎樣樣的,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對教學方面的提問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不僅僅僅要目標明確,同時還要具有代表性,提出合理有效的問題,往往能夠檢驗教師對教學資料的掌握程度。例如:學生掌握一些音樂方面的基礎知識後,在學習《紫竹調》的時候教師將這首音樂透過多媒體放映出來,然後提問:聽了這首音樂給你的第一感覺是什麼?教師沒有問這首音樂的性質,也沒有問音樂的類型,而是直接讓學生回答,聽過之後的第一感覺,那麼無論學生怎樣樣回答,都會跟音樂的性質和類型有必須的關係,這樣的提問沒有專業的術語,並且任何學生聽了之後都能進行回答,這樣就直接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用心性。

(二)把握提問時機,適當的時候提適當的問題

對於課堂的提問必須要控制好提問的時機,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對學生思考問題的質量以及創新思維的養成具有必須的影響。例如:當前的流行音樂對學生具有必須的影響,那麼在音樂教學時儘可能的引進一些流行音樂進行教學,例如:學習《不想長大》的時候,教師提問:你們相信這首音樂的作者是300多年前的人嗎?當時很多的學生可能表示質疑,經過學生一番討之後,確定不相信教師說的,那麼教師能夠放映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很快學生就會聽出兩手音樂的高潮部分幾乎相同。這樣的提問方式,間接給學生一個平臺,讓學生去研究西方古典音樂,對學生音樂瞭解程度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三)針對全體學生進行提問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由於國中生很多的學生內孤僻,明白教師提問的答案,但是卻不敢舉手回答,這樣對學生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不要受學生舉手的侷限性影響,而是要針對全體的學生進行提問。即使應對那些不喜歡舉手的同學教師也要進行提問,若學生回答正確也不要立即的說明,能夠繼續進行提問,最後再進行問題答案的公佈,並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適當的鼓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用心樂觀的心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國中音樂課堂進行有效的提問,是一種教學技術,同時對待藝術教學,充分顯示出技術的藝術性。透過巧妙的設計問題,營造生動活潑的音樂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篇三十八: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淺談國中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潛力的培養

【摘要】

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多方面潛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隨”的基礎上,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結學生學的沒勁,漸漸的學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針對這種局面,我們要把潛力的培養作爲一個重要的任務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強調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

【關鍵詞】音樂,潛力,培養

目前中國小音樂教學現狀大致可歸納爲二種現象:其一,從教學資料上主要爲單一的教唱歌,及爲教唱而進行識譜教學。其二,從教學方法與手段上主要是採用民間藝人師傅式的教授法,學生被動狀態,在形式上與其它文化課相類似而缺乏生動活潑藝術課的個性。這樣的教學狀態大致已維持了大半個世紀之久。雖然近十年來音樂教育改革的呼聲很高,但改革的步子不大。在農村學校中單一教歌的狀態更爲普遍,而城市則以識譜爲上佔有相當的比例。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音樂教學與升學並無直接聯繫,但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在“教師中心論”及文化課“雙基”的影響下,出現上述二種現象是必然的。因爲與升學無關,無評估的要求與標準,在理論上無美育的支撐,故音樂課等於教歌課是不奇怪的,另外各課都強調“雙基”,那麼唱歌的“雙基”是識譜也是必然的,有的把音盲與不識譜劃等號,這是借鑑於不識字是文盲的邏輯。把音樂課變成識譜課,因爲要識譜,就講有關識譜的樂理,讓學生背八分音符加八分音符等於四分音符,幾乎成了音樂算術課了,枯燥乏味,有的學生雖在教師的教授下音符的時值背得滾瓜爛熟,但一唱譜仍然是無節奏音不準。這樣把超多的時間,有限的課時都白白的流失了,根本談不上培養

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這藝術修養無處尋找,怎能去鑑賞音樂、感受其美?其次是受傳統專業音樂教學的影響。專業音樂教學的基本手段就是用超多的強化技術訓練,並透過淘汰大多數來選取少數音樂人才。上述兩個原因其根源還是對音樂教育的目標認識的模糊,把音樂藝術教育降格爲音樂技術教育。

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多方面潛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音樂的途徑完全是建立“一唱一隨”的基礎上,這種教學模式只注重了唱歌技能和技巧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藝術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結學生學的沒勁,漸漸的學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針對這種局面,我們要把潛力的培養作爲一個重要的任務納入到音樂教學之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強調歌曲教學中的聽賞作用,從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入手,讓他們在充分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來表現音樂。

一、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的潛力

情感是音樂教學“情感化”“審美化”的主要標誌,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比任何藝術都能更快更直接的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最爲活躍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又是音樂教育目標之一。音樂教育應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進入審美的聖境,音樂審美活動是對審美對象得感知開始的,在審美感知中務必帶有情感因素。

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力度、速度變化等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不同的感受,在音樂教學中透過讓學生完整的聽賞歌曲不僅僅能夠消除學生因爲純粹學唱歌而殘生的厭倦心理,而且還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唱慾望,是學生能夠主動持久的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例如:歌曲《念故鄉》表現了一種孤獨、悲哀和思念家鄉的情緒。在教學中我並但是多的介紹歌曲的背景和特點而是直接讓學生聽賞歌曲,在欣賞中體會和感受歌曲情感和內涵,並和學生一齊討論和分析作品的處理方法和表現手段。透過這種思路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用心培養學生的感知潛力

首先是聽覺潛力的培養。透過音調、音色、力度、時值等讓學生去感知和認識聲音,進而聽旋律、聽和聲、聽辨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聲音,提高學生聽覺的選取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視覺潛力與唱歌技巧的培養。在發聲練習、視唱中就初步要求學生視譜歌唱了。視奏也同樣要“一目數行”。這都要堅持培養學生的速視潛力。

在教學中還應個性注重講練結合、學用一致,幫忙學生把知識轉化爲技能,逐步具有識譜、唱歌的潛力。教師應做到講一點,練一點,或者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切莫只講不練。如講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樂句,應把識譜潛力的培養貫穿到整個唱歌教學中,教唱新歌時個性要注意指導學生唱好曲譜。在學生初步認識並理解音符的時值、高低後,不要一句句帶唱,這樣會造成學生的依靠心理,學無長進。可從曲譜中選出難唱的樂句或樂段,重點指導。難點突破後,其餘部分讓學生獨立練習視唱,使學生在視唱中有所收穫,激發興趣,提高視譜潛力。

在教學中老師的一個讚許的眼神,一句鼓勵和誇獎的話語對學生來說都是鼓勵和欣賞,能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和用心性。我們要抓住每個契機,及時給予表揚。不管唱的標準如何,只要學生大膽參與,老師都就應給予鼓勵和表揚。評價語言要自然、真誠,用我們親切的評價語言去感染學生,去鼓勵學生。三、用心培養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的潛力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樂器,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的樂器。同學們要做到能正確的科學的發聲並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表現音樂,首先要了解發聲原理。聲帶在氣體的衝擊下產生振動然後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經過胸腔、咽腔、喉和口以及鼻腔和頭腔的共鳴來發出響亮和動聽的聲音。音質、音色以及演唱潛力都是由共鳴腔體調節出來的結果。無論是“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只要是能唱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就是好方法,切忌亂模仿,壓着嗓子唱歌,唱出一身的毛病。

三、用心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潛力

音樂和文字不同,文字表達明確的概念和具體的思想,而音樂則是透過人們的感知,使人們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產生聯想、想像,引起共鳴來到達目的的。可見,音樂教學在發展學生的想像力方面的作用是獨特而明顯的。透過視唱、欣賞音樂,不但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視覺、聽覺潛力,而且,學生的大腦在隨着音樂緊張活動的同時,想像、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十分活躍,這些都有助於思維潛力的培養。

例如我在音樂課上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設計“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在教唱《青春舞曲》時,我和同學們共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跳起了新疆舞。再如,七年級新教材中的《游擊隊歌》,教師也能夠提示學生用心思考進行創編,用肢體語言把機智勇敢的游擊隊員表現出來,使學生在律動中充分感受創作的成功感。

四、用心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潛力

除了讓學生欣賞教材上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欣賞潛力外,還可結合聽音練習,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潛力。教師能夠從實際出發,採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如分別在風琴的中音區、高音區、低音區彈奏學生喜愛的樂曲片段,讓學生欣賞三種不同音區彈奏出的效果。還能夠加深難度,提高要求。如教師能夠採用合唱與表演相結合的方法給學生“講”音樂故事。這種練習充滿音樂情趣,適合學生口味,學生倍加喜歡,對學生欣賞潛力的培養十分有利,併爲以後欣賞更深的音樂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作爲新世紀的音樂教師,更就應有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即要有必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知識;既要掌握素質教育的理論和教育教學的方法,又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潛力使他們在感知,想像思維,科學的發聲法,情感教育、互動合作以及欣賞這幾方面不斷的提高並能有機聯繫在一齊,這不斷的促進和提高學生的智力、技能、思維、和興趣,使他們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篇三十九: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教學流行音樂引入分析

一、國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作用

1.引入流行音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流行音樂作爲最受歡迎的音樂種類之一,將其引入到國中音樂教學中,必定會大大提高國中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對國中音樂教學產生用心的作用。在傳統的音樂教學當中,教師的授課資料往往存在侷限性,只是教授一些課本上規定的知識或曲目。但是這些固定的課本知識往往不受學生的青睞,受到現代流行音樂的影響,學生往往更對流行音樂比較鍾愛。在這種趨勢下,教師就應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在教學過程中對流行音樂的引入。在多媒體形勢的這天,隨着人們對影視明星和歌星的追捧,流行音樂也越來越受人們的喜愛。一旦教師在音樂教學當中引入流行音樂,學生也會帶着追捧歌星那樣的熱情來學習音樂,進而會對音樂越來越感興趣。這樣一來,不僅僅豐富了學生的音樂知識,還能夠使音樂教學更好地進行。

2.引入流行音樂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傳統的音樂教材大多是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而且大多數是民族歌曲和深奧的古典音樂,幾乎沒有涉及流行音樂,這就使得很多國中生覺得音樂課會有些枯燥,而產生對傳統音樂的牴觸心理,因此,在國中課堂上適當地引入流行音樂,這對國中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效果會更好。當今社會,“正能量”是人們口口相傳的詞語,人們也都經常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音樂也是如此,在流行音樂當中,有很多歌手都具有正能量,寫出的歌曲也是一些帶有正能量的歌曲。比如家喻戶曉的國際巨星成龍,他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有一顆善良的心,不僅僅如此,成龍所唱的歌也都是一些充滿正能量的歌曲。他唱過《相信自己》這首歌,歌中寫道:多少次揮淚如雨,傷痛曾填滿記憶,只因爲始終相信,去拼搏才能勝利,總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這是多麼振奮人心的一首歌曲,它唱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抱負,即使在拼搏的道路上再累、再苦,也要堅持下去,因爲只有努力了才能成功。國中是學生學習生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而國中音樂對於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在國中音樂教學中,引入這種勵志的流行音樂,不僅僅能使學生產生遠大的理想而努力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國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措施

1.選取教育性強的流行音樂

國中音樂教學是我國國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學水平與質量的高低不僅僅僅影響學生對音樂的熱愛,而且還會影響着學生以後對音樂的追求,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着關鍵的作用。所以,在國中音樂教學中,必須要引入一些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流行音樂。選取一些教育性強的音樂進行教學。比如,在“歌頌祖國”這個單元我們能夠選取孫楠的《紅旗飄飄》這首歌曲。“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爲你自豪;爲你歡呼,我爲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歌詞響亮而雄偉,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在進行“電子空間站”這個單元時,選取《我的未來不是夢》(電子樂隊的伴奏)這首歌,也是充滿力量,具有勵志性的歌曲。所以,在國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引入流行音樂的過程中,也要儘可能地選取一些教育性強且比較勵志的歌曲,這樣會更有利於教學的進行。

2.音樂課堂上進行流行音樂的導入

在現代社會,多媒體被逐漸地應用到所有場合當中,當然,在教育的體系中,多媒體教學也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國中音樂教學過程中,也要加強對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如,在“神州音韻”單元,藏族民歌的欣賞中,能夠用學生熟悉的藏族素材的流行音樂導入,配合資料圖,讓學生聲形並茂,更能深刻地領會到民族音樂中所含的深奧。或在進行民族歌曲《青藏高原》的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能夠在網絡上收集一些有關青藏高原的視頻,讓學生觀看,還要收集一些有關青藏高原的資料,讓學生在學習歌曲之前,充分了解青藏高原的雄偉氣勢,在學習過程中,才能用心地感受青藏高原這首歌。利用這種方式教學,不僅僅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而且還使學生對該歌曲印象更深刻,對學習更感興趣。

3.增添流行素材的欣賞

歌舞結合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娛樂的一種重要方式,利用歌舞結合的方式,在歌曲中翩翩起舞,在舞蹈中盡情歌唱。在國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採用這種歌舞結合的方式教學,那麼會使歌曲表達的更生動,更有益於學生理解。例如,在進行《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的教學過程中,這是一首充滿溫暖的歌曲,教師能夠採用歌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編制一段有關愛的舞蹈,讓學生在學習這首歌的時候,同時也學習舞蹈。採用這種歌舞結合的方式,會讓學生對學習有一種新鮮感,會對音樂的學習更有興趣,會更加熱愛音樂的學習。

三、總結

音樂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流行音樂,一首好的流行音樂不僅僅會使人們情緒愉快,而且還會增加人們的音樂素養。國中是學習音樂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國中音樂教學中,流行音樂的引入也是至關重要的,引入流行音樂,在使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的同時,也到達了教師的教學目的。

篇四十: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生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一、音樂教學的好處

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透過對音樂的欣賞,能夠感受音樂節奏、曲調等方面的變化,加深對音樂的記憶力,相關的研究實踐證明,國中時期的音樂教育能夠加強青少年的記憶力,多聽音樂能夠幫忙青少年發展記憶力。在對青少年進行國中階段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教會其長一些簡單、歡快的歌曲,加強對學生記憶力的訓練。人們背誦200字的作文花費的時間要長於200字的音樂,音樂中起伏變換的旋律,使人們更容易記憶。國中使其音樂教師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音樂訓練,使其掌握音樂記憶力的相關技能,能夠將對音樂的記憶方法,融入到學習之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記憶力。

二、國中生音樂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校內音樂教學方法單一

學校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守舊,一些教師僅僅按照大學學習的理論對學生開展教學,收到的效果也自然不好。程式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應用於對邏輯要求比較縝密的學科,而音樂是一種多變的富有感染力的學科,程式化的音樂學科並不適合音樂教學。音樂是一種律動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去感悟、體會,而不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一些教師出於應付了事或者自身的素質不高,致使教學方法、觀念依然守舊,沒有根據青少年的實際狀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良,不利於學生音樂潛力的發展。

(二)家長對學生音樂學習目的不明確

在經濟全球化的這天,一些家長爲子女今後的生活思考,會讓其多學一門技能,從而適應時代的發展。另一些家長對青少年培訓課程本着試試看的態度,重點是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其音樂的鑑賞力,所以在挑選音樂培訓機構的時候,會傾向於費用較低的培訓班,對音樂教師並沒有特殊的要求。還有一些家長是出於攀比的心理,周圍同事、朋友的孩子上音樂培訓機構,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後,所以對音樂培訓機構的選取就更加的寬泛。由於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目的並不明確,一些費用低的音樂機構成爲了家長的首選,生源甚至高於專業的培訓機構。這些音樂水平不高的音樂教師,由於自身的音樂素質有限,在向青少年傳授音樂知識的時候,難免出現錯誤,將有誤的音樂技能教授給學生,並不利於其長久的發展,並且會構成一種錯誤的音樂印象,不利於孩子今後的發展。

三、提高國中階段學生音樂教學對策

爲了使青少年國中階段得到更好的音樂教育,我國務必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使國中生音樂教育能夠更加專業化、規範化、合理化,具體辦法如下。

(一)高校加大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力度

我國高校也就應順應時代的潮流,在重點開展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之外,還要開展青少年音樂的課程,重視青少年音樂市場的需要,培養順應時代精神的師資力量,使學校音樂教師和社會音樂教師素質有所提高。另外,各個高校的音樂學院就應以弘揚音樂精神爲己任,順應市場的需要與附屬學校進行合作,讓高校的教師任教,以此來增加國中音樂教師的師資力量,高校教師在長期的任課過程中,積累寶貴的經驗,將其應用到對大學生實際的教學中,使高校畢業生更具備教學的寶貴經驗,使其從教學理論、教學技巧都有一個較大的提升,從而更好的進行青少年音樂的教學活動之中。

(二)提高家長對青少年音樂教學的重視,共同促進對學生的培養

家長讓學生學習音樂的目的各有不同,但既然讓學生學習音樂就要找一個有資歷和有經驗的老師。衆所周知,青少年時期就像一張白紙,如果遇到好的老師就能夠因材施教,假以時日必能有所收穫,對學生今後的發展都有幫忙,因此要跟從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師學習,避免出現厭學的心理。由此可見,青少年的啓蒙音樂教育對其今後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好處,家長要本着爲孩子將來負責的態度,正確的引導其進行音樂學習。

四、總結

由上述分析能夠看出,目前我國國中音樂教學發展還不夠完善,我國各方面的工作都還不能到達國際標準水平。相信未來我國教育研究人員必須要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善,促使我國青少年國中階段音樂教學逐步走向成熟。

篇四十一: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好師生之間互動探究

一、國中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現狀

受到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以及思想的影響,當前國中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師生互動的效果。第一,師生開動的方式較爲單一。在國中音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仍然將自己視爲課堂教學的中心,享受着控制學生課堂學習行爲的過程。在這樣的師生互動中,學生一向處於被動地位。教師往往是主動互動者,教師先與學生互動,學生纔沒有選取地配合教師,很少主動與教師互動。單一的師生互動形式,影響了教學反饋,也影響了國中音樂教學的最終成效。第二,師生互動流於形式。之所以在國中音樂教學中實施師生互動,是爲了促進國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讓師生互動行爲輔助音樂教學。同時,師生互動也應當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但當前國中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都過於傳統,課堂中的簡單問答被教師視爲師生互動。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視爲教學活動的一場秀,影響了師生互動真正好處的發揮。第三,師生互動無沒目標。缺少科學合理的目標,師生互動行爲就是盲目的,是沒有好處的。許多教師因爲教學改革提倡師生互動,就在國中音樂教學實踐中實施師生互動,並沒有思考到音樂教學的實際需求。

二、國中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方法

1.利用情感交流實施師生互動

情感交流是師生互動的一種形式,以師生之間的情感爲基礎進行交流,實施課堂互動,使互動成爲教師情感傳遞與學生接收情感的途徑,有利於國中音樂課堂氛圍的優化。教師對於音樂學科的情感以及對學生的情感,都能夠在師生互動中表現出來。作爲一名國中音樂教師,要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與學生。在講授音樂知識時,教師要將自己的個人情感與所教資料結合在一齊,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促進師生互動。比如在講解《青春舞曲》時,教師能夠一邊演奏樂曲,一邊跟着樂曲進行律動。當學生自己沉浸在樂曲中時,學生能夠更加直接地感受音樂作品所傳遞的信息,渲染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引導學生與自己一齊進行律動,透過身體語言進行互動,會讓音樂課堂的審美性得以提升,促進國中音樂審美教育目標的實現。

2.重視課堂在師生互動中的平臺作用

在國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仍然將音樂知識作爲教學的重點,教師的權威主角一向存在。過分依靠音樂課本進行教學,不能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用心性,不利於其參與師生互動活動。重視課堂的平臺作用,將更爲豐富的音樂教學資料引入到國中音樂課堂中,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具有更多音樂學習體驗,有利於師生互動活動的開展。在進行音樂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深入到國中學生的生活中去,從學生的角度分析音樂學習資料,將更多流行歌曲作爲教學資源引入。比如在講解《夜曲》時,爲了滿足國中學生的音樂興趣,教師能夠將周杰倫的同名歌曲引入到課堂中,提升學生注意力。就後者與學生進行交流,瞭解一下學生喜歡這首歌的原因,促進師生互動氛圍的活躍。透過師生互動,讓學生對兩個作品進行比較,發現各自的審美價值。

3.重視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促進國中音樂教學中師生互動活動順利實施的重要舉措。首先,教師能夠給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學習的樂趣。比如在講解《我心永恆》時,教師能夠利用《泰坦尼克號》的電影片段來創設情境,讓學生了解音樂作品後的故事。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有更多想法,更多要表達的資料,能夠促進學生主動與教師互動。其次,教師能夠利用競爭活動來促進學生主動互動。教師能夠讓學生在課前瞭解學習資料的相關信息,在課堂中用背景知識進行提問競爭。學生成爲互動的主體,教師給學生做評委,有利於師生互動慾望的增強,促進國中音樂課堂的活躍化。

三、總結

綜上所述,要促進國中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教師必須要適當改變自己的教學主角,不再做課堂中的獨裁者。提高國中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地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有利於課堂教學氛圍的簡單。學生能夠愉快地學習,才能讓教師高效教學。用師生互動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有利於學生音樂學習用心性的提高與教學目標的實現。

篇四十二: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方法體會分析

一、搭建舞臺自我表達

教育的藝術在於調動學生主動求知的用心性,只有當學生需要的時候,教師的給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教學活動中,我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手段,爲學生帶給“動起來”的機會,從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獲得知識、掌握新技能。在順利完成歌曲教學任務後,我時而設計開展“課堂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把整堂課營造的喜悅氣氛推向最高潮,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二、用心評價及時鼓勵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給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奮鬥,催人進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及時肯定、鼓勵學生,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信心。用心的評價是一方對症的好藥方,用心的評價會讓學生覺得成功的喜悅。

三、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黑格爾說過:“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透過動腦、動口等多種途徑用心參與教學過程,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例如:我在教歌曲“我的中國心”時,先用幻燈片放出祖國的美景,配上悅耳的音樂,讓學生欣賞,學生如身臨其境,感覺到了祖國的山河美,激發了熱愛祖國的情感。這既是以形象激起學生的思維活動,體驗到了祖國的壯麗和偉大,產生愛國的激情,同時也是一種對學生形象思維的訓練。

四、精選教法快樂學習

學生愛玩的天性決定了他們願意參與教師爲他們精心設計的遊戲,在趣味遊戲中快樂學習。爲了鞏固學過的歌曲,我唱歌曲中的任意一句,由學生接唱,孩子們個個熱情高漲,用心踊躍,不亦樂乎。該遊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樂於開口,大膽演唱,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音樂課堂藉助遊戲,使得教師樂之教,教的新,學生樂之學,學的活。

五、精心設計教學資料的講解方法

教學資料是一堂音樂課的核心,也是國中音樂教學的基本任務。所以教師上一堂課,首先要將教學任務完成。而教師既要完成教學資料,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精心設計教學資料的講解方法。當然,不同的教學資料有不同的講解方法,歌唱教學、器樂教學、欣賞教學、律動教學、創作教學、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學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資料又有不同的最佳教學方法,不能千篇 一律。所以教師要努力探索,爭取找到該教學資料的最佳講解方法,取得最佳教學效果。除了教師的講解以外,教師還能夠發動學生,採用提問、思考、討論等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的有意提問,能把學生帶入思考、追求、探索的意境中去。個性是對節奏特點突出以及有特性的教學資料。

六、總結

總之,教師和學生,作爲知識的施教者和理解者,要到達教學的理想效果,務必構成一個和諧的、用心有效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多聽多唱,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正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鍊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如此,才能使學生的音樂學習趨向熱情、快樂、深刻、紮實。

篇四十三: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一、如何建構先進的聲樂藝術教學理念

一要打破傳統的“三種唱法”的思想禁錮。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探索科學的訓練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結合。教師的任務就在於幫忙學生修飾自己的聲音,培養學生的演唱潛力和素質,使學生的演唱自如、流暢、美麗、動聽,千萬不能去造“聲音”。

二要紮根在中華民族聲樂藝術沃土。中華民族聲樂藝術源遠流長,聲樂藝術理論日臻完善和系統化。早在2000多年前,《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就有了聲樂教學理論的記載: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聲及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宮,徐呼中徵,疾不中宮,徐不中徵,不可謂教。這即是說,教唱歌應先看學生的基本條件,強調教以正確的歌唱方法和呼吸方法。另據《史記師乙篇》所載: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旬中佝,累累乎端如貫珠。這說明在當時歌唱就要求氣息運用流暢,歌唱如線貫珠。中國的京劇唱腔,聲區統一,字正腔圓,既能婉轉如歌,又能抒發悲壯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時候,強勁有力,穿透力強,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組的c-e,甚至更高。此種唱法及其訓練之道,能否借鑑於中國聲樂演唱訓練,的確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

三要借鑑“西洋唱法”的先進經驗。人類發音器官的結構和發聲原理是相同的,絕對沒有哪位歌唱家的發音器官比別人多一個或少一個部件。那麼,不管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在進行聲音訓練時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鑑的地方。“西洋唱法”歷史悠久,除語言和音樂風格與我們有區別外,在嗓音訓練方法和聲音美學方面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過去有人說,“西洋唱法”聲音宏亮、寬廣、渾厚,有較強的戲劇性,不宜表現中華民族聲樂作品。其實,中國聲樂藝術也同樣要求聲音的宏亮、渾厚、結實、寬廣,我國北方一些民族性格粗獷、豪爽、奔放、熱情、真摯,恰好就可用“西洋唱法”中一些特有的音質來表達我們的音樂。例如:滕格爾演唱的《蒙古人》等系列蒙古草原的歌曲,就不必須只能用粗沙、略帶嘶啞的聲音和通俗的風格來表現,完全還能夠用明亮、寬厚、奔放的男高音來表現。到底如何借鑑“西洋唱法”中的先進經驗,中西結合,到達發展我國聲樂藝術的目的,我們的先輩和廣大聲樂工作者已經作出了長期的、艱苦不懈的探索,也總結出了許多豐富的經驗,總的來說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聲樂教學中,根據學生聲音特點,因材施教,廣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進的訓練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將完美的、受過良好訓練的嗓音運用於風

格不同的中國作品的演唱中。

二、正確理解科學的發聲機理建立切合實際的發聲體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樂器,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的樂器。人要做到能正確、科學的發聲並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表現音樂,瞭解嗓音生理結構和發聲原理是前提。人的發聲器大體由聲帶(含假聲帶)、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頭腔構成。簡單的發聲原理是:聲帶在氣體的衝擊下產生振動,然後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經過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頭腔的共鳴,便發出響亮和動聽的聲音。音質、音色和演唱潛力,都是由共鳴腔體調節出的不同結果。要做到自如調節共鳴腔體,務必經過嚴格、正規的訓練。自然的歌唱與人的情緒、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用心配合、協調有極大的關係,甚至是歌唱活動“生死存亡”的關係。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氣息怎樣運動,路線如何,軟齶在不同音高時的狀態,舌根、舌頭的運動,下巴如何運動,怎樣張嘴,人的身體如何配合等都關係到聲音的好壞。人的嗓音雖然在發聲原理和生理結構上具有共性,但每個人的聲音特點是不同的,除有男聲、女聲、童聲,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還有音色、發音習慣、語言習慣的不同,另外,還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個人在學習聲樂的時候,建立正確科學的貼合自己聲音特點的發聲體系是關鍵。在練習時,每發一個音都務必貼合歌唱發聲原

理;聲音通暢,氣息流動,音色優美,自然動聽,有音量而不“傷嗓”(傷聲帶)是總原則。

有的同學急於求成,教師拔苗助長,在短時間內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結果,學生一開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學聲樂時,把中聲區的基礎打牢固,構成正確、用心、良好的歌唱狀態是歌唱訓練的原則性問題。

樹立正確的發聲體系,還有一個歷史問題要克服,那就是唱法問題。過去人們把聲樂分成“民族”和“美聲”兩大類,之後又有了“通俗”唱法。至使長時期以來,不管生還是教師,在聲樂教學活動中,常常說某某學生適合唱美聲,而某某學生適合唱民歌;嗓門大的、粗獷的、宏亮的便是好的“美聲”料子,嗓門不大,但優美、細膩、抒情、嘹亮的則是民歌料子。在教學方法上也一味去追求某一方面的東西,去“造聲音”。其結果是將音樂教學引入誤區。正確的發聲體系,要尊重實際,尊重民族,尊重發聲的科學原理,切不可人爲的、主觀的去認識。更要強調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想辦法去修飾每個學生的聲音,使之流暢、有支持、有彈性、婉轉動聽或有力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尊重科學,穩步前進,切忌模仿。過去我們要學生多聽人家唱,那是要求學生多聽人家是怎樣運用自己的嗓音,怎樣把握作品風格,適合自己的便能夠借鑑,但不可模仿。藝術就怕模仿?D?D模仿就完了。要建立正確的發聲體系,老師是關鍵。初學者若不透過教師的指點,幾乎不可能正確把握自己的聲音,自己聽與別人聽是有區別的。因此,老師務必有相當靈敏的耳朵和聰明的智慧,對學

生完美的聲音能自如把握、準確分析,然後讓學生透過鍛鍊得以和穩定。

三、運用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聲樂教學,難就難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對不同的學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有幾條原則是務必遵守的。

(一)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則

要做到因材施教,瞭解學生即“相才”是關鍵。在開始系統訓練之前,老師對學生務必有全面的瞭解。而要了解一個學生,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過程。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生理結構、特點、習慣、語言、歌唱條件、發聲缺限等,然後制定出系統的訓練方案。

(二)堅持把握基礎訓練和秩序漸進的原則

聲樂基礎訓練,就像修高樓打基腳,基礎不打牢、不打紮實,是修不起來的。學習聲樂往往都有急於求成的毛病,都喜歡和別人比,老師也有拔苗助長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學習進步快,心裏便着急,心裏一急便急於求成,結果誤人子弟。聲樂教學一必須要循序漸進。在基礎訓練過程中,一是幫忙學生建立正確的聲樂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聲樂審美觀和正確的聲音感覺(包括內心聽覺和內心感覺)。二是先從學生唱得最好的一個母音開始訓練,逐漸過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構成正確的、良好的歌唱習慣,即能“張口就來”。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力,在進行基礎訓練時,千萬不可光“練聲”不“唱歌”。老師務必根據學生的實際演唱潛力,安排豐富的曲目讓學生唱,要認真分析作品,教學生充分表現好每一首樂曲,哪怕是很簡單、很小的聲樂作品,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四是鍛鍊學生正確的運用歌唱氣息。在氣息練習中,有的人喜歡專門教學生先找氣再發聲,這樣往往造成學生找到了氣息,但氣息疆硬、不靈活、唱歌呆板,我們不妨讓學生在歌唱中找氣。其實,歌唱氣息是本能的,情緒有了,狀態對了,激情來了,氣息自然就有了,千萬不可故意深呼吸。

篇四十四: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合作學習分析

一、國中音樂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重要好處

(一)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

合作學習理念的本質就是從滿足學生主體的需要出發的,透過創設合作學習小組來組織課堂教學。透過合作學習小組,學生能夠進行相互交流,實現彼此尊重,充分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爲學生創造一種和諧的氛圍,小組中的每位成員均能夠享受平等的待遇和參與機會,學生充分發表自身的見解和看法,實現了發展性的教學目標。

(二)幫忙學生構成良好的情感和價值觀念

合作學習爲教師和學生帶給了一個廣泛合作以及平等交流的平臺,透過合作學習,能夠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這對於幫忙學生構成良好的情感和價值觀念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對於一些不良的態度和價值觀會受到同伴的指證,從而促使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和價值觀在小組成員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得到構成。

(三)有利於學生自然地習得音樂語言

國中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樹立學生良好的音樂觀,同時促進學生對音樂語言的運用和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引導學生關注音樂的發展與變化,同時對於音樂創作與實踐之間的關係要有一個良好的把握。用心鼓勵學生把對音樂語言的思考和交流融入音樂的鑑賞、技能訓練以及歌唱實踐中去,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語言的理解和掌握。在合作學習氛圍中的音樂課堂,教師能夠透過情境的創造來不斷刺激和豐富學生的感官,促使他們在一種簡單的氛圍中自然地習得音樂語言。

二、在國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實施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充分掌握合作學習的內涵

要想充分發揮合作學習在國中音樂教學中的實際功效,首先要認真學習理論,充分掌握合作學習的內涵。合作學習主要以教學目標作爲導向,透過學生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動態互動作爲動力。合作學習的類型主要分爲三種:同伴互助、小組合作以及全員合作,其中小組合作是進行合作學習最常見的形式。透過掌握這些基本的合作學習的理論,才能將其準確地運用於教學的各個階段。總而言之,合作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資源共享,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合理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從而促進音樂教學目標的實現。

(二)不斷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

不斷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合作學習是一種資源共享的過程,需要全體成員用心參與,並善於從合作的角度來看待組中的成員。不斷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要從兩個方面進行着手:一方面要使學生學會傾聽,傾聽對方的意見和觀點,並用心參與小組音樂問題的討論過程中。透過相互的傾聽能夠使表達效果更好,促使雙方達成有效合作;另一方面學生之間要學會相互幫忙和支持,尤其是對於具有必須音樂天賦,且學習潛力較強的學生要用心幫忙學習困難的學生。實踐證明,透過同伴之間相互的幫忙和鼓勵,能夠給予學生極大的精神支持,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做出合理而正確的評價

教師透過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能夠有效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評價能夠幫忙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潛力、發展水平以及學業狀況有一個良好的評價;同時教師透過學生帶給的反饋信息能夠促進教師對自身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和改善,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國中音樂教學評價要注重全面性、系統性以及和合理性,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突出“構成性評價”以及“自我評價”的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國中音樂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具有重要的好處,它能夠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幫忙學生構成良好的情感和價值觀念,同時還有利於學生自然地習得音樂語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把握其中的策略和運用技巧,充分領悟合作學習的內涵,不斷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同時對學生音樂學習的成果進行合理評價,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國中音樂教學的蓬勃發展。

篇四十五: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教學論文

一.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鑑賞力的原則

音樂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與語言類學科相比,音樂學科更重視學生的個人興趣。同時,它還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實踐以及長久的訓練。首先,音樂學科通過更加直白且明確的方法表達個人情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置身於不同音樂曲目所提供的場景之中,真實感受其所表達的感情。只有這樣學生纔可以更深刻的體會音樂的魅力。這種方式只是學生個人的感官感受,非專業音樂欣賞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樂教學則是通過理論教授學生怎樣更好的體會音樂的美妙,以及怎樣從一個專業的角度評價不同音樂。由此可見,理論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是學生的相關實踐。音樂教學的實踐性極強,學生只有通過實踐纔可以更深刻的體會相關情感。學生通過自主創作以及練習相關音樂技巧,從而可以更好的體會樂曲炫技之處。

二.培養學生樂感以及音樂鑑賞力的具體教學措施

(一)合理導入教學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音樂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個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這就更突出了音樂教學中教學導入的重要性。隨着社會的發展,學生更加註重張揚個性,對於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興趣更大,然而理論教學畢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現了衆多學生對音樂非常感興趣卻不願意上音樂課的現象。國中學生由於學業的壓力等原因,在音樂課上的積極性遠不及國小生來得濃厚。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注重運用有吸引力的手段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如何引導學生正確的上音樂課,以及在教學過程中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導入教學就是指教師利用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更快的進入教學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導入方式,例如講故事以及成語典故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對學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學生可以跟隨音樂故事的情節,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從而更好地對相關音樂更加感興趣。而成語典故則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關傳說等,更是傳達了先人爲人處世的道理等。向學生講述成語故事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時,很多成語故事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常聽的,教師講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遊戲教學法導入引領學生更好地進入音樂課堂。國中生畢竟具有一半兒童愛玩的天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視之如猛虎,而應該正視它。只有這樣纔可以看到其本質,並進行合理利用。教師可以利用一些音樂小遊戲培養樂感,增加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加主動的進行音樂學習。同時教師更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當前的先進技術進行導入教學。

(二)運用對比教學

對比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音樂鑑賞力的一種重要手段。所謂對比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兩件事物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區分。這種方法很好的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達個人見解的能力。音樂的對比教學法則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法教授學生從各種對比因素分析音樂。不同音樂在音樂家的.創作、演奏以及相關技巧方面也存在極大的不同。因此教師首先,可以將同一音樂作品的不同演繹形式進行對比。尤其是經典作品常常會被後人進行改編或者運用不同的樂器予以演繹。然而,爲什麼要這樣改編,改編之後的作品與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麼有點與不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種角度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新的結論。

三、結合學生心理開展教學

1.中學生學習音樂的心理。

中學時代是從兒童向青年過渡的時期,在身心的發展方面,是一個充滿矛盾很不穩定的時期。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心理學指出:在情緒和興趣以及理解會對人類的活動有很大地影響,精神快樂,情緒舒暢,認知效果好,學習興趣會積極、學習效果會更強。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提高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音樂教學中,學生通過“感覺”“理解”“實踐”等學習音樂,把激發學生興趣放在首位。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強,學習效果更好。

2.教師在學生心理基礎上的音樂教學。

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一種自由、舒暢、相互交流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身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喚起豐富的想象,引起聯想和情感共鳴。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開展音樂實踐創造活動,讓其在實踐中提高。通過創造寬鬆、民主的音樂氣氛和環境,爲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來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課前教師應精心選材,合理安排音樂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等手段來增強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教學內容要豐富,視聽結合學習音樂,從視覺上增進愉悅,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對於課堂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以鼓勵性的小禮品作爲獎勵,爲教學增添活力。創設音樂氣氛或意境,使學生對要學習的音樂產生親切感。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覺器官,讓學生辨別樂器、從而理解音樂。在音樂作品前編上一段入情而簡短的導語,這些導語的建立必須與中學生對該作品的熟悉情況和學生音樂操作能力的實際發展水平。

三、以民間舞蹈爲切人點的音樂教學

舞蹈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過舞者的身體動作來表達思想感情的獨立的藝術形式,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應該學習的一個綜合性的藝術。我國民間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僅在漢族地區就普遍流傳着龍舞、獅子舞、花鼓等民間舞蹈形式,其他少數民族舞蹈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相應伴隨的音樂風格也不相同。大部分民間歌舞是載歌載舞、歌舞結合,形成歌、舞、樂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爲廣大人民羣衆所喜聞樂見。在課堂教學中學習民間舞蹈,先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元素;其次感覺如何,舞者的身體動作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第三瞭解如何使用身體語言表達民族音樂。前兩點通過欣賞教學達到第三點,並通過實踐學習培訓。開發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使用奧爾夫、羅斯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強調音樂與舞蹈、語言、動作相結合,開展動態的音樂課。達爾克羅斯的“體態律動學”是把音樂、舞蹈高度結合,學生伴隨音樂節奏,通過身體反映音樂情緒和要素,通過練習去體會舞蹈動作與節奏、旋律的結合。在教學生學唱樂曲時,教學生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動作,跟着音樂邊唱邊跳,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鼓勵學生自己創編新的舞蹈動作,激發學生想象力,以增強學生們的舞蹈律動感,指導學生製作舞蹈道具、自制簡單小樂器,以提高學生的身心協調能力。學生們喜歡民族音樂,隨着民族音樂進行民族舞蹈的動作表演對他們來說是很樂意接受的。

篇四十六:淺談鋼琴音樂教學論文

淺談鋼琴音樂教學論文

一、加大多媒體技術在鋼琴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隨着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深化發展,鋼琴音樂教學中也可以積極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模式不但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將各種枯燥的理論知識具體表現出來,這樣更有利於培養專業的鋼琴人才。首先,鋼琴理論課程的教學中通常是多人的大課堂,大課堂的空間距離決定了教師在進行具體理論知識教學時很難通過具體的鋼琴彈奏來實現,因爲坐在後面的學生無法真切地看清楚教師的具體操作,因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書本中涉及到的理論知識結合具體的教學視頻表現出來,這種形象的教學模式更有利於加深學生對具體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對其長遠的鋼琴學習有極大的幫助。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更頻繁地播放國際範圍內的鋼琴名曲,一部鋼琴名曲在不同的鋼琴家的演奏下會形成不同的風格,因而教師可以爲學生打開探究的窗戶,爲學生提供更多地探究與思考的時間,通過觀察每位鋼琴家的演奏視頻,學生能夠總結出更多自己的觀點,這對其鋼琴音樂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形成了自己的音樂思維的學生更容易成爲專業的音樂人才,鋼琴方面也同樣如此。

二、推出遠程教學模式

隨着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爲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信息獲取途徑與交流方式,新時期的`鋼琴音樂教學也可以以此爲契機推出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即遠程教學。在鋼琴音樂教學中,很多學生會因各種原因而無法趕回學校上課,因而教學中學校可以推出遠程教學,讓學生通過遠程視頻進行課程的學習。遠程教學模式需要在專業的攝影技術的輔助下才能實現,首先在教師中需要架設多臺攝像設備,通過調整焦距來將鋼琴音樂教師的整個課程教學活動錄製下來,這樣學生便可以通過遠程教學的形式掌握最新的鋼琴教學內容。其次,遠程教學過程中會將鋼琴音樂教師的教學內容具體錄製成教學視頻,教師可以將這些視頻傳輸到專業內公共的網站上,這樣沒有理解或掌握教學內容的學生可以直接從網站上下載下相應的教學視頻,通過這種自主學習與研究的方式更有利於推進學生在鋼琴音樂學習中的全面成長。最後,遠程教學模式也可以開啓一對一的專業指導模式,通過互聯網鋼琴音樂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溝通,除了理論知識的教學,學生還可以進行實際的鋼琴彈奏演練,而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具體的指導。

三、結語

鋼琴音樂教學是音樂類專業的重點教學科目之一,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所以教學工作中鋼琴音樂教師有必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推進鋼琴音樂教學工作的全面展開。文章結合現代社會發展特點,將多種數碼科技融入到鋼琴的音樂教學中,希望這些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在鋼琴音樂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從而爲我國鋼琴音樂教學事業的全面發展提供科學與技術方面的支持。

篇四十七:淺談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那麼,國小音樂教學方法應從哪裏來呢?

一、從學生遊戲中來

作爲一名有心的.教師,我常常仔細觀察學生們做遊戲,發現他們在遊戲中常用“口訣法”。做“找領袖” 等遊戲時,他們邊玩邊念口訣,如:“請你像我這樣做,我就像你這樣做!”這是國小生遊戲中喜聞樂見的一種方法。這些口訣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節奏,具有統一行動、便於記憶、提示動作等功能。我就將此運用到音樂教學之中來。

二、從學生的愛好中來

國小生的愛好是很多的,例如,他們愛念兒歌。他們在兒歌聲中游戲,在兒歌聲中學習,在兒歌聲中長大。於是,我就常常運用“兒歌法”教學生記那些難記的音樂概念,學那些平時覺得枯燥無味的樂理知。

三、從學生的生活中來

國小生的生活與青年人、成年人都不同,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捕捉特徵,是能將其運用到國小音樂教學中來的。

四、從學生的“已知”中來

教育國小生的一種基本方法是從他們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後知”中來。我在教國小一年級學生唱《洗手絹》一歌時發現,學生們很愛唱這首歌。但因爲他們識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視唱 歌詞。他們愛畫畫,也愛認畫,我就“以畫代詞”。《洗手絹》的第一段歌詞是:“紅太陽,白雲彩,媽媽洗 衣,我也來。哎luō@①哎luō@①哎luō@①哎……。”我就在黑板上先畫一個紅太陽,再畫一朵白 雲彩,然後畫一個笑容可掬的媽媽的頭像,最後畫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的頭像代表“我”。一年級的國小生 看着黑板上的畫,開心地笑着,一會兒就把這首歌背唱出來了。

五、從學生的思維特點中來

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大於抽象思維。因此,我們應該時時注意運用他們的形象思維去啓發他們的 抽象思維。例如:我教學生唱好頓音記號,就用一個乒乓球在桌上拋幾下,讓他們細心體會乒乓球落下的聲音 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彈性”,學生再唱就不難了。 又如:我教學生唱《春天》這首歌,爲了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景,我除了用圖畫來引導以外,還讓學生閉 上眼睛,回憶自己的春天的公園裏看到的景象。我把這種方法叫作“過電影”。同學們閉上眼睛時,頭腦裏展 開了豐富的聯想,睜開眼睛後就有了生動的體味,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六、從另一事物中遷移過來

“遷移法”是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國小音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這種方法。也能解 決許多難題。例如,我教學生視唱、合唱時,學生往往唱不準,高。怎麼辦?我就先教學生吹口琴、吹笛。口 琴、豎笛有它固定的指法。這指法,看得見,摸得着,吹出音來豎聽得清。吹準,比唱準易。於是我就讓學生 先吹,後唱。這種方法在合唱教學中尤其見效。先合奏,後合唱,兩個乃至三個、四個聲部往往只需兩、三遍就合上去了,這真是“以琴代聲,方法巧妙”。

七、從教學難點中來

在國小音樂教學難點中,運用“重複講解,反覆示範”的方法,有時未必能解決問題。而創造一種巧妙的 教學方法往往能使難點迎刃而解。例如:在口琴教學中,學生吹奏一段樂曲,往往需要一會兒吹,一會兒吸。 有時摸準了音位,又搞錯了吹吸。怎麼辦?爲了讓學生摸準音位,我讓學生在口琴上貼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圖 ”,然後照着鏡子吹,“照鏡子法”一下子就解決了音位問題。爲了解決吹吸問題,我創造了“手勢視唱法” ,把右手握拳向前,推當作“吹”,把右手變“鴨嘴形”向後拉當作吸,讓學生邊打手勢邊視唱。

八、從教材中挖掘出來

我們的教學方法,千變萬化,但一刻也不能脫離《大綱》,一刻也不能脫離教材。許多教學方法,都應從 教材中挖掘出來,教材給我們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某一新的任務,我們就應創造出完成某一新任務的教學方法來 。二十多年的國小音樂教學經驗告訴我:教材中出現的新問題、難問題,往往是我們創造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的重要前提。

先輕輕地唱,邊唱自己聲部,邊聽另一聲部,注意把握音高。反覆練習幾遍以後,三度合唱的音高效果就 記在腦子裏了,再唱別的曲子就不難了。

九、從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中來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成功地創造和運用教學方法的重要條件之一。反之,一個自身素質較差的教師, 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運用自如。

我認識一位教師,她爲了教學生唱好三部合唱,練就了一手絕招:自彈自唱,能一人同時演唱、演奏 出三個聲部來,口唱第一聲部主旋律,右手用鋼琴奏出第二聲部,左手同時奏出第三聲部。三個聲部同時出自 一身,給了學生一個很好、很清晰的合聲效果,更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示範。它說明了:合唱並不難,一人能 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學一直在當地名列前茅。

國小音樂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無窮無盡。可以說:教學難點有多少,學生生活有多少,教學方法就應 有多少。要想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來,我們當老師的就要做到以下四條:

1.熱愛國小音樂教育事業。因爲,只有真正熱愛它,才能爲它嘔心瀝血,開動腦筋,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 學方法來。

2.學習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要有“浮想聯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創造,要學習出新、出奇、出 絕招。

3.牢記“留心處處皆學問”這一真理。要細心觀察事物,尤其是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習從學生身上找 出解決難題的方法來。

4.不斷學習音樂理論,不斷提高自己彈、唱、跳、譜(譜曲)、編(編舞)的技能技巧,因爲“熟能”才 能“生巧”。

以上這些,僅供國小音樂教育同行們參考。希望能通過我的“拋磚”,能引出更多的“玉”來,讓我們小 學音樂教學法這塊百花園能開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鮮花來!

篇四十八:淺談師範院校音樂教學論文

淺談師範院校音樂教學論文

一、打好學生樂學的基礎,讓學生喜歡音樂專業

師範院校面臨的客觀真實情況是招收到的學生的素質普遍偏低,尤其是對於選擇技術性較強專業的學生,更是因爲在爲應付升學這一迫切需要的前提下,懷着“臨時抱佛腳”的態度,採取突擊式的技能提高方式,用“打快拳、強訓練”的方法,強化自己選學的專業技能的提高,因此,絕大部分學生們並非是有音樂特長或樂於學習音樂的。那麼,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熱愛音樂專業的教育,讓學生能夠目的明確地對待音樂專業知識的學習。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裏所闡明的道理正是對學生樂於學習與學校效果的正比關係。

二、打好音樂知識的基礎,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音樂能力

對於在師範院校學習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講,其應當涉獵的音樂專業知識是很多的,但由於學制使然學期有限,因此,需要對學生們的最基本的基礎性知識進行鞏固和提高,這樣纔會起到事半功倍的實際效果,才能確保所輸送出的學生能夠適應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應當讓學生們掌握準確的發音方法,這是尤爲重要的基礎。唱歌是“上帝”賦予每個人的天性,但是把歌唱好則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比如說,每個人在唱歌之前,一定要清醒認識到自己的“音域”狀況,之後按照自身的實際來選擇適當的歌曲或定下演唱的基調,這樣纔會確保“腔圓”的效果,這是準確認識自我的能力。再比如,要學會掌握“發音”的技巧,這樣演唱者和聽衆纔不會感覺到累,演唱纔會煥發出吸引他人的無窮魅力,演唱纔會取得成功。在這兩點的培養上尤爲重要,這關係到學生在今後學習中的自信心的樹立,因此,在教會學生們應有的知識的前提下,應當幫助和監督學生們認真刻苦的加強修煉。應當讓學生們掌握必要的識譜技能,這是尤爲關鍵的基礎。

要把學生們學唱歌曲的能力從“在聽唱中學”到“用識譜來學”的層次轉變,而且不僅要讓學生們能夠準確識別簡譜,還又能夠熟練把握五線譜的識譜技能。在這方面的教學中應當講求“系統、全面和規範”的效能,使學生們能夠準確把握所學到的知識,準確應用所學到的技能,並且採取啓發式方法,鼓勵和激勵學生們能夠科學整合灌輸到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爲確保學生們能夠培養出優雅的音樂節奏感打下堅實的基礎。應當讓學生們掌握靈活創作的技巧,這是尤爲緊要的基礎。唱別人的歌是需要用良好的悟性參透歌曲寓意,這樣演唱才能夠出神入化,才能夠達到演唱者的“二次創作”和原創的“貌合併神合”,這需要有一定的創作能力作積澱。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需要中,如果授課的音樂老師能夠通過自己的創造,來教會學生們應當掌握的知識,那麼這對學生們來說一定是具有深深的吸引力的,教課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從以上兩點情況看,在師範學習階段爲學生們錘鍊創造技能是緊迫和重要的,是應當在教學中着重加以考慮的重要問題,是提升音樂教學水平的一個可利用的“亮點”。應當讓學生們掌握運用指揮的能力,這是尤爲必要的基礎。將來走向社會的師範院校的學生,絕大部分將從事中、小、幼學校的教學工作,那麼他(她)們所面對的.工作對象將是一個或幾個團體,這就需要師範院校的畢業生要有一定的組織和協調能力。加之面對以中、小、幼學生爲授業對象的情況,就需要在課堂的環境中、課中的時限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鍛鍊,整體演唱歌曲的情況就會是一種常態。這些現實問題的最好解決辦法就是需要師範院校的畢業生要掌握指揮的能力,從而能夠將學生們合理組織起來,科學實施教學內容,讓每名學生都能得到實踐的鍛鍊。

應當讓學生們掌握樂器演奏的方法,這是必需的基礎。歌曲的演唱以及音樂的傳播是離不開樂器的陪伴的,一名音樂老師如果不能掌握一兩種樂器的使用技能就不會是一名稱職的老師。師範院校應當對音樂專業的學生,在使用樂器能力方面有計劃地培養,從西洋樂器到民族樂器要通曉基本樂理,還要掌握一兩種樂器的演奏技巧,以確保能夠使學生們在吹拉彈唱上都能夠具有相應的造詣。師範院校的學生都可能在走上社會後身爲人師,身爲人師者就必須有相應的專業造詣,否則就不會適應崗位需要,就會影響到對他們的學生的培養質量。

篇四十九: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未知的世紀,是一個創造的世紀,是一個人才、智慧競爭的世紀。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向,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作爲一名國小音樂教師,在教育教學改革正在落實的當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能,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地確立,並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得到發展,真正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我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嘗試運用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創造意識即創造思維,是創造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礎.在國小音樂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放在首位,並且留給學生創造的機會與條件,爲學生的`思維提供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實踐方法,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一 、利用直觀的音樂形象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國小生以形象思維爲主,具有活潑、好動、好奇、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音樂作品常以模擬、象徵等手法,將現實生活中的想象用音響表達出來.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樂曲的息怒哀樂,還可以藉助直觀的視覺來輔助聽覺感知,刺激人們的大腦,能夠想象出音樂表現的情景.再經過教師的講解,能夠正確的體會與理解樂曲.由於每個人的理解力不同,聯想出的內容也不會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種再創造,所敘述的情節就會千變萬化.教師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多加以肯定,鼓勵和引導學生,儘可能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來進行創造,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利用體態律動展示學生創造性思維

音樂本身是非語義性的,其本質與價值可以激發人的創造性,而且音樂情緒的息怒哀樂也能夠通過身體形態的律動來表達.因爲體態律動能喚起人的本能,更能激發人的自由聯想,要想充分表達歌曲的內容通過有聲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學生喜歡錶演,也喜歡看錶演.通過動作和表情表達出歌曲內容和情感,容易使學生體會歌曲的情境.如教唱歌曲《小雨沙沙》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小雨、種子、通過舞蹈的形式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並加深了對歌曲的理解.歌曲學會後,加入打擊樂沙錘伴奏,效果也是非常好.學生學習打擊樂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和識譜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實踐證明,體態律動以及小型打擊樂器的加入,更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兩種方式的結合,不但鍛鍊了學生之間的配合能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樂感以及創造思維.體態律動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自然的狀態下進入音樂,並能展示其多種功能.

三、學科多元化能夠引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它雖然帶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它可以放射出人類追求光明和燦爛理想的光芒.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從音樂啓發而來的.”他發表了著名的相對論,創造出世界的奇蹟.音樂是一門藝術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除了與科學相關聯外,與其它學科的關係也非常密切.現在全球化趨勢越來越突出,英語在生活、在音樂中也隨處可見,大家耳熟能詳的《Happy Birthday 》和《Merry Christmas》要唱好必須要發音準確.而在英語課堂上也需要作律動,讓孩子將英入音樂,將音樂應用於英語,這種聽覺與感覺的聯想能夠啓發學生更好的領悟英語,更深地記好英語.音樂與美術學科也是相關學科.心理學有一種說法叫做“感覺轉移”,這對於學生學習、感覺音樂音樂作品是很有幫助的.學生在欣賞音樂作品時能聽到“弦外之音”,同樣在欣賞美術作品時也能看到“畫外之景”,即從畫中聽到音樂,從曲中看到畫面.這種視覺與感覺的跳躍聯想,能夠啓發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領悟音樂作品.另外,音樂與美術都是美的藝術,都是以“形”誘人,達到一種語言難以描述的意境,並且還能夠把各自抽象、模糊的內容轉化成直觀形象 的內容,讓學生整體想象構思,對新知識更有利於接受.音樂還與很多學科有廣泛的聯繫.在音樂教學中,要注意與其它學科相結合,從學生自身出發,以學生髮展爲根本,促使學生將各科知識綜合起來理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綜合能力同時還可以爲學生提供一個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作爲一名國小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學生爲主體,爲他們開闢一個有利於創造思維發展的學習環境.在傳授知的同時,不失時機的進行創造性教育,全面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

篇五十:幼兒園音樂教學論文

幼兒園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學中一項主要的教育課程,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不僅能夠陶冶幼兒情操,增強幼兒對美的意識和理解,還能夠激發和培養幼兒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在幼兒的音樂教學中,認真的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導幼兒理解、感受音樂的內容和情感,並獲得音樂能力的發展,是使音樂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的重要條件。在本篇文章中,我從分析教材內容、發揮教育作用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等方面闡述了我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點滴體會。教師只有在音樂教學中認真分析、研究教材,以發展幼兒的音樂技能、培養幼兒良好品德爲目標,用多種方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促進幼兒在音樂活動得到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音樂

音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從感知開始的,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有助於增強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提高他們的聽覺能力及欣賞能力,陶冶情操,增強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同時還可以挖掘和發展幼兒自身潛在的音樂素質和能力,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表現。

音樂是幼兒園教學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了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我還將音樂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不僅提高了幼兒的音樂素質和能力,而且對於我們一日生活中的各項工作都有所幫助。在這裏,我就將我所積累的一些經驗與大家共同討論一下。

一、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儘管幼兒天性喜歡音樂,但對這種興趣愛好仍要注意培養,並給予發展。這不僅僅是爲了在幼兒園生活的短短几年中,使幼兒能對音樂抱積極態度,而且要使這種興趣得以鞏固、保留,併成爲終生的一種需要。 要想更好的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首先要培養他們對於音樂的興趣。如何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兒對於音樂的興趣呢?

1、認識到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大家不難發現這樣的情況:當我們爲幼兒播放進行曲時,他們馬上會甩起臂膀,雄赳赳氣昂昂的學起解放軍齊步走來;當我們爲他們播放歡快、激烈的樂曲時,他們馬上會手舞足蹈,隨音樂歡快的擺動身體――這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的:“大凡健康的兒童無論是遊戲、散步或工作,他們本能的都愛唱歌,表現出音樂的律動。”因此,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善於發現幼兒對於音樂的興趣,時刻觀察,並進行保護。

2、激發幼兒對於音樂的興趣

認識到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後,就應該及時的激發和培養。首先要讓幼兒更多的接觸音樂,增強音樂對幼兒的感染力。爲此,我將音樂貫穿滲透與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例如,在用餐之前,我爲幼兒 播放優美、抒情的輕音樂,讓幼兒在安靜、舒適的音樂中等待用餐;在開展角色遊戲時,我們專門創設了一個“音樂臺”,裏邊有各種樂器和演出用的道具,幼兒可以隨自己喜歡的音樂自由的演奏和舞蹈;在幼兒午睡時,我爲他們播放催眠曲,讓他們更快的進入夢鄉――另外,我還經常組織幼兒玩一些有趣的音樂遊戲,充分調動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二、對幼兒進行合理的教學

幼兒園的音樂教材,無論是歌曲、舞蹈,還是音樂欣賞、律動,都韻含着一定的教育內容。每當我們拿過來一節課,分析教材內容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徹,才能更好的設計教學活動,發揮教材的教育功能。

1、情感教育

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目的是爲了抒發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熱愛。所以,我們在演繹音樂作品時,就應該把作品所要表達的內涵充分的表現出來。

2、品德教育

幼兒園音樂教材中的品德教育,使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讓幼兒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理解其教育內涵,是達到音樂教育目標的根本問題。

例如:歌曲《小烏鴉愛媽媽》,講述了小烏鴉長大以後不忘媽媽的養育之恩,叼來蟲子爲媽媽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班有好多孩子都缺乏對父母長輩的尊重,對自己的父母沒有禮貌。稍有不順心意的是就大喊大鬧。針對這種情況,我在上課時,着重向幼兒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連小烏鴉都知道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恩,愛護媽媽,照顧媽媽,拿我們小朋友應該怎麼做呢?”這個問題在幼兒之間展開了討論,使幼兒充分認識到了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情感體驗中激發了幼兒尊重他人的行爲。

3、音樂技能的培養

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首要一點就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技能的培養。通過啓發引導幼兒積極參加音樂藝術活動,在音樂藝術的情感體驗和美的感受中,培養幼兒對音樂藝術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培養幼兒主動參與、主動體驗、主動表現音樂的積極性和興趣,發展幼兒對音樂藝術的審美感知能力

通過教學,教給幼兒歌唱、韻律活動、音樂欣賞、樂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訓練幼兒的音高感、節奏感、音樂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樂素質。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達力及創造力等方面的音樂能力,促進了幼兒音樂素質水平的提高。

通過啓發引導幼兒參加音樂藝術活動,陶冶幼兒的性情和品格,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個性品質,促進幼兒身體、語言、認知、意志、情感及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諧發展。

三、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節成功的音樂課,除了好的教學設計和幼兒的良好配合以外,教師的主導因素至關重要。一節課能否上好,能否達到教育目標,收到好的教學效果,與教師的表現是分不開的。

在教學中,模仿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手段。所以,教師的示範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也是幼兒能否正確掌握教學內容的關鍵。如:教唱歌時,教師準確、清楚的範唱對幼兒正確學習歌曲、掌握歌曲內容、瞭解歌曲節奏有很大幫助。特別是教授新課時的示範,會給幼兒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總之,教師只有在音樂教學中認真分析、研究教材,以發展幼兒的音樂技能、培養幼兒良好品德爲目標,用多種方法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促進幼兒在音樂活動得到全面的發展。

篇五十一: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

國小音樂教學作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審美情操、提高音樂鑑賞能力的重要途徑。新時期如何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鑑賞能力十分必要。從創新音樂教學方法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五點建議和認識。

【關鍵詞】

國小音樂;教學研究;思考

音樂作爲素質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在教學中的地位與日俱增,獲得廣大家長和教師的青睞,成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教學內容。筆者作爲國小音樂教師,更應緊跟時代的步伐,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徵,探索新時期音樂教學的方法,用創造性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受到音樂的薰陶,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心理享受。

一、讓學生表達內心對音樂的感受

學生只有理解音樂課堂的教學目的,感受到音樂課堂所傳遞的魅力。用積極的心態和學習的動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音樂學習之中,才能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觀意願,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之中善於發揮學生的主觀作用,鼓勵學生對音樂發表意見,講自己身邊學習音樂的事故,讓每一位學生在音樂之中都能找到閃光點。要鼓勵他們對音樂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理解,使他們學習音樂但不侷限於思維的束縛,學習技巧但不侷限於音樂的技法,能夠在音樂中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用音樂提升意志品格,領略音樂作品的情感世界,在創新之中提升情感、豐富知識、活躍思維。

二、讓學生把握音樂作品的情感

音樂作爲一門藝術語言,是作者抒發情感的重要載體。每一個優秀的音樂作品都蘊含着音樂家的情感在其中,這種情感體現在音樂的歌詞、旋律、節奏等,刻印了作品創作的時代特色。因此,教師在教會學生音樂歌曲的同時,還要讓學生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作者的經歷等等,深入挖掘作者的創作意圖,感受作者的創作環境,把握音樂的感知力和感染力,詮釋音樂的內在含義。要教會學生進入作品環境,讀懂讀透歌詞中的語言,把握正確的音樂旋律,掌握音樂中獨特的情感,把對歌曲的理解融入其中,與作者產生共鳴,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

三、爲學生創設多媒體音樂環境

在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時候,通過藉助多媒體技術,把音頻、視頻、圖片、動畫相融合,能夠創造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營造良好的音樂情境,使學生的視覺神經、聽覺神經充分調動,活躍教學的氣氛。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比較死板,往往是教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有些難讀的音樂符號理解比較難,機械式的記憶方式缺乏情感的溝通,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不透徹,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豐富了課堂歌曲的教唱方式,讓學生在有聲、有色、有影的環境中學習,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學唱,讓生活、唱歌、情感融爲一體,觸碰到學生的情感世界,潛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學唱的效率。同時,國小音樂課中抽象的樂理理解起來比較難,如果對音樂的概念理解不夠,更深入學習音樂的節奏、高低音等更困難。多媒體能夠讓複雜難以理解的抽象問題轉化爲更直觀的具體事物,在學習中同步播放歌曲的節奏片段,能夠讓學生很容易地進入到學習狀態,學習音樂的興趣也就自然提高了。

四、爲學生實施分層教學

國小生在國小校園學習階段年齡跨度較大,教師可以選擇分層次施教原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逐步教學,循序漸進地安排教學任務。如國小階段1~2年級屬於低年齡階段,教學應主要以感知音樂節拍爲主,以知曉節奏爲學習入口,把握簡單快樂的音樂節奏,使內心深處與音樂旋律相融合,在簡單的歌曲旋律中激發興趣。3~4中年級階段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尋找學生喜愛的樂器,增強感知樂器的`能力,在教學中把握髮音、掌握旋律、吐字清晰等,在音樂實踐之中提升音樂的學唱能力。另外,5~6高年級階段教學應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情感價值,讓學生對音樂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把握作品傳遞的思想感情,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追求,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五、爲學生布置音樂課作業

作業是鞏固提高學習知識的重要途徑,而國小音樂課作爲基礎課程,也應爲學生布置作業。佈置作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課後練習,課前主動查閱資料,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生,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值得注意的是,音樂課堂的作業形式並不固定,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來安排佈置,如果是音樂欣賞課,可以安排學生課前查閱作者的生平簡歷以及音樂背景有關的文化知識。課後作業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己學習和欣賞音樂作品。例如,在課堂上學過歌曲後,可以佈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後在家人面前演出,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激發。總而言之,國小音樂教學應突出學生享受音樂的樂趣,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學懂音樂的發聲技巧,讓全班的學生都能參與進來,通過音樂激發情感,形成健康的性格,爲國小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趙佳.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國小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戲劇之家,2015,(11):204

篇五十二:國小音樂教學論文

摘要:

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最好教的是死知識,教者只需“照本宣科”,但效果也是最差的 ;而最難教的則是最活的“教學教法”,即教會學生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精力,學會最多的知識的方法。因 爲它是要因人、因地、因時、因條件而異的,從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對教師水平的一種全面、綜合性的 考察。它需要我們教師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掌握。

關鍵詞:

國小音樂 教學 方法

那麼,國小音樂教學方法應從哪裏來呢?

一、從學生遊戲中來

作爲一名有心的教師,我常常仔細觀察學生們做遊戲,發現他們在遊戲中常用“口訣法”。做“找領袖” 等遊戲時,他們邊玩邊念口訣,如:“請你像我這樣做,我就像你這樣做!”這是國小生遊戲中喜聞樂見的一種方法。這些口訣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富有節奏,具有統一行動、便於記憶、提示動作等功能。我就將此運用到音樂教學之中來。

二、從學生的愛好中來

國小生的愛好是很多的,例如,他們愛念兒歌。他們在兒歌聲中游戲,在兒歌聲中學習,在兒歌聲中長大。於是,我就常常運用“兒歌法”教學生記那些難記的音樂概念,學那些平時覺得枯燥無味的樂理知。

三、從學生的生活中來

國小生的生活與青年人、成年人都不同,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捕捉特徵,是能將其運用到國小音樂教學中來的。

四、從學生的“已知”中來

教育國小生的一種基本方法是從他們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後知”中來。我在教國小一年級學生唱《洗手絹》一歌時發現,學生們很愛唱這首歌。但因爲他們識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視唱 歌詞。他們愛畫畫,也愛認畫,我就“以畫代詞”。《洗手絹》的第一段歌詞是:“紅太陽,白雲彩,媽媽洗 衣,我也來。哎luō@①哎luō@①哎luō@①哎……。”我就在黑板上先畫一個紅太陽,再畫一朵白 雲彩,然後畫一個笑容可掬的媽媽的頭像,最後畫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的頭像代表“我”。一年級的國小生 看着黑板上的畫,開心地笑着,一會兒就把這首歌背唱出來了。

五、從學生的思維特點中來

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大於抽象思維。因此,我們應該時時注意運用他們的形象思維去啓發他們的 抽象思維。例如:我教學生唱好頓音記號,就用一個乒乓球在桌上拋幾下,讓他們細心體會乒乓球落下的聲音 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彈性”,學生再唱就不難了。 又如:我教學生唱《春天》這首歌,爲了讓學生體會春天的美景,我除了用圖畫來引導以外,還讓學生閉 上眼睛,回憶自己的春天的公園裏看到的景象。我把這種方法叫作“過電影”。同學們閉上眼睛時,頭腦裏展 開了豐富的聯想,睜開眼睛後就有了生動的體味,再唱感情就不同了。

六、從另一事物中遷移過來

“遷移法”是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國小音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這種方法。也能解 決許多難題。例如,我教學生視唱、合唱時,學生往往唱不準,高。怎麼辦?我就先教學生吹口琴、吹笛。口 琴、豎笛有它固定的指法。這指法,看得見,摸得着,吹出音來豎聽得清。吹準,比唱準易。於是我就讓學生 先吹,後唱。這種方法在合唱教學中尤其見效。先合奏,後合唱,兩個乃至三個、四個聲部往往只需兩、三遍就合上去了,這真是“以琴代聲,方法巧妙”。

七、從教學難點中來

在國小音樂教學難點中,運用“重複講解,反覆示範”的方法,有時未必能解決問題。而創造一種巧妙的 教學方法往往能使難點迎刃而解。例如:在口琴教學中,學生吹奏一段樂曲,往往需要一會兒吹,一會兒吸。 有時摸準了音位,又搞錯了吹吸。怎麼辦?爲了讓學生摸準音位,我讓學生在口琴上貼上反字的“音位示意圖 ”,然後照着鏡子吹,“照鏡子法”一下子就解決了音位問題。爲了解決吹吸問題,我創造了“手勢視唱法” ,把右手握拳向前,推當作“吹”,把右手變“鴨嘴形”向後拉當作吸,讓學生邊打手勢邊視唱。

八、從教材中挖掘出來

我們的教學方法,千變萬化,但一刻也不能脫離《大綱》,一刻也不能脫離教材。許多教學方法,都應從 教材中挖掘出來,教材給我們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某一新的任務,我們就應創造出完成某一新任務的教學方法來 。二十多年的國小音樂教學經驗告訴我:教材中出現的新問題、難問題,往往是我們創造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 的重要前提。

先輕輕地唱,邊唱自己聲部,邊聽另一聲部,注意把握音高。反覆練習幾遍以後,三度合唱的音高效果就 記在腦子裏了,再唱別的曲子就不難了。

九、從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中來

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成功地創造和運用教學方法的重要條件之一。反之,一個自身素質較差的教師, 就是有了很好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運用自如。

我認識一位教師,她爲了教學生唱好三部合唱,練就了一手絕招:自彈自唱,能一人同時演唱、演奏 出三個聲部來,口唱第一聲部主旋律,右手用鋼琴奏出第二聲部,左手同時奏出第三聲部。三個聲部同時出自 一身,給了學生一個很好、很清晰的合聲效果,更給了學生一個很好的示範。它說明了:合唱並不難,一人能 做到,多人更能做到。所以她的合唱教學一直在當地名列前茅。

國小音樂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很多,無窮無盡。可以說:教學難點有多少,學生生活有多少,教學方法就應 有多少。要想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來,我們當老師的就要做到以下四條:

1、熱愛國小音樂教育事業。因爲,只有真正熱愛它,才能爲它嘔心瀝血,開動腦筋,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 學方法來。

2、學習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要有“浮想聯篇”的功夫,做到多思考,多創造,要學習出新、出奇、出 絕招。

3、牢記“留心處處皆學問”這一真理。要細心觀察事物,尤其是觀察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習從學生身上找 出解決難題的方法來。

4、不斷學習音樂理論,不斷提高自己彈、唱、跳、譜(譜曲)、編(編舞)的技能技巧,因爲“熟能”才 能“生巧”。

以上這些,僅供國小音樂教育同行們參考。希望能通過我的“拋磚”,能引出更多的“玉”來,讓我們小 學音樂教學法這塊百花園能開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鮮花來!

篇五十三:教師音樂教學論文

國中音樂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佔據着重要的教學地位,教師對自身的音樂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等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革,一方面可以改善國中音樂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問題,提升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則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真正融入教師營造的音樂學習氛圍之內,提升學生感受美、發現美和理解美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

音樂課程在國中階段雖然是一門副科,但是由於其自身所包含的專業性和藝術性,對於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科素養,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眼界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對現階段的國中音樂課程教學現狀進行觀察和分析,發現改進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優化課程教學方法和策略,不僅有助於學生更好的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認知進行音樂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能夠站在更高的層次上感受音樂的魅力和心靈上的薰陶。那麼國中音樂課程的任課教師,應該如何改進音樂課程中的教學問題,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音樂課程學習,提升國中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科素養,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

首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課程教學時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充分認識到教學目標設定在教學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導向作用,使學生在進行音樂課程學習時,能夠快速的感知課程教學的目的和指向,從而使學生能夠迅速的進入學習狀態,提升國中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有效性。國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較爲寬泛,學生在進行音樂課程的學習時,往往因爲這種教學內容的寬泛而產生一種學習目標上的盲目性,不知道進行音樂課程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意義何在,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影響了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和積累。

因此針對這種教學問題,教師應該清晰的認識到設置課程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做到以教學目標爲導向,爲學生的音樂課程學習樹立起清晰的標杆。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時,教師應該從明確、有效、科學、合理、具有可行性等幾個角度,進行綜合的考量和審視,結合學生的音樂課程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以及結合音樂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難點,凸顯教學目標設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應該以教學大綱爲落腳點,做到教學要求和教學實際的統一和一致,爲國中音樂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找到一個正確的大方向和大目標,同時結合不同章節、不同階段音樂課程教學的具體內容制定出相應的小方向和小目標,從而使得課程教學大目標和小目標相結合,層層推進,引導國中音樂課程教學向着一個正確而清晰的方向逐步前進,使得音樂課程教學的每一個教學目標都能夠得到準確而堅實的落實,從而有效的提升國中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改進學生的課程學習效率。

其次,在教學模式方面,教師在進行國中音樂課程教學時,應該結合學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實際,選擇學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方法,拉近學生和音樂課程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於音樂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堅持以音樂教學爲基礎,選擇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對於學生而言,音樂課程和自己的現實生活之間,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距離,在學生看來,音樂課程中的各種知識大都是一些抽象化的符號和聲音,學生很難真正的進入到音樂課程的教學情境之中,對這些抽象化的知識進行研讀和消化,從而使學生和音樂課程教學之間存在着巨大的隔膜感和陌生感,不利於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曲目的感知。

針對這種教學問題,教師應該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學生的音樂課程學習心理,將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入學生的音樂課程學習之中,使學生認識到音樂知識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些抽象符號和聲音的集合,但是在深層次上,這些抽象符號和聲音其實是人類思想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是蘊蓄情感的一種有效形式,從而使學生認識到音樂課程並不是假大空,更不是無用的,而是和每個人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這些音樂知識和音樂曲目進行學習,不僅可以擴充自身的音樂知識儲備,同時可以使自己掌握一種和世界和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的方法,爲自己內心情感的表達找到一個更加含蓄和合適的渠道,扭轉學生對於音樂課程的理解和認知,拉近學生和音樂學科之間的距。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以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出發,引導學生對包含在音樂曲目之中的生活經歷以及生活情感進行挖掘和分析,加深學生的理解,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提升國中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

除了上述兩個方面的內容之外,教師在進行國中音樂課程教學時還應該認識到,音樂課程和國中階段的其他教學科目不同,它雖然以音樂教材爲基準和載體,但是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範圍上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發散性,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和音樂知識的跟新,不斷將全新的音樂知識和音樂形式等,引入自身的音樂教學範疇之中。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教材知識和教材曲目的同時,還應該根據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將不同形式的音樂知識、音樂曲目等,引入國中音樂課程教學之中,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使學生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類型等。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教師可以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尊重學生的學習要求和學習主體性,使學生能夠向教師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和學習意見,和教師一起豐富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啓發學生對不同音樂形式進行思考和分析,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愛上音樂學習,並且主動進行音樂課程、音樂知識的學習,從而使學生能夠逐步養成良好的音樂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

音樂課程在國中教育中佔據着重要的教學地位,發揮着重要的教學作用,教師應該立足實際,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樂趣學習、主動學習,在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整體素質。

篇五十四:教師音樂教學論文

音樂作爲國小階段的一個課程,我們的孩子在音樂課中應學習什麼?是隻會唱一些歌曲,還是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還是讓他們有自己的音樂夢想?

一、 音樂應該是快樂的,沒有束縛的,但不是沒有規律的,首先是聽覺能力的培養,通過音調,音色,力度,時值等讓學生去感知和認識聲音,進而聽旋律,提高敏感性。音樂是一門聽的藝術,聽音樂時可以不必端正坐好,可以放鬆身心的。聽音樂也是有學問的,不是茫茫然的,不知所云的。我認爲聽音樂時,可以告訴孩子們,我們要聽些什麼,音樂裏有什麼,你可以做什麼。這樣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更好地瞭解自己在做什麼,可以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

二、培養學生的理解,表現力,想像力,讓學生可以大膽的想,敢於挑戰,敢於表現。在音樂教學中,根據作品內容,引導學生從旋律,節奏,風格入手,在掌握一些基礎知識的同時,利用舊知識對歌曲進行分析,從而使學生很快的理解掌握。尤其在我們演唱時,如何正確演唱一首歌曲,掌握正確的呼吸,準確的咬字吐字,準確的音高和節奏,恰到好處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聲音,真切的情感等等。這都是從課堂中慢慢積累的,這些就是對音樂的表現能力的初步體現。

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所謂情感體驗,是指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欣賞作品的時候產生的情感反映,這種反應的體現是可以根據不同的音樂,不同的個人而變化的。這學期我給一年級上的一節欣賞課《小燕子》是一首同學們耳熟能詳的兒童歌曲,同學們在聽的時候,不表現出了高度的興趣。由於大部分同學都會唱這首歌,所以在課堂上,同學們都載歌載舞,邊唱邊跳,用自己稚嫩的嗓音,表現了對春的喜愛,對小燕子的喜愛,對家鄉的喜愛。這就是學生的情感隨着音樂起伏產生了共鳴,並從中獲得了心裏上的藝術滿足。同學們通過肢體語言,繪畫等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表現音樂,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表現他們的內心情感。

在音樂的國度裏,我看清了我們學要爲孩子們做的,只是讓他們可以快樂的、恣意的在音樂裏體會快樂。我很幸運能和世界上最美的心靈共同學習、欣賞世界上美好的聲音。願這音樂之聲,可以架起一道七彩的虹橋,連通我們的心靈,彼此共鳴

標籤:教學 論文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