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農村國小體育教學論文(精選20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20篇《農村國小體育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農村國小體育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農村國小體育教學論文(精選20篇)

篇1:農村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農村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一、當前農村國小體育教學現狀

1.學校教師重視程度不足。不可否認,在現在相當比例的農村國小及體育教師,對於體育教學工作重視程度存在問題。校長認爲體育學科不是應試科目,在師資力量安排、教學投入以及課程執行等方面存在着不夠重視的現象,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也沒有能夠完全對照課程標準開展教育,認爲體育學科是一門副科,教學中隨意性較大。從學校與教師重視程度不足方面來看,體育教學工作難以高效開展。

2.必備體育教學器材匱乏。在許多農村學校,教師在體育課上能夠使用的合格器材較少,不僅品種少,而且數量少。由於辦學經費等方面的制約,部分學校將有限的經費投入到語數學科相關教學器材設備的購置上,對於體育等學科兼顧不足,導致現有的教學設施無法完全滿足體育教學需要。

3.教學研究活動成效不高。在部分農村國小,體育教學研究活動陷於停滯狀態,學校在整體教學安排中,只是象徵性地安排一些體育教研活動,沒有深入開展和精心組織,教師對於體育教研活動的積極性有限,導致整個教學研究工作流於形式,浮於表面,沒有切實發揮出對教學活動開展的促進作用。

4.教學課時出現擠佔現象。在農村國小,語文、數學學科隨意擠佔體育教學時間的現象層出不窮,部分教師在任教語術學科的'同時,還兼任體育學科教學,有時直接就將體育課變爲了語文、數學的練習課,這一現象在期會考試前後、期末考試前後表現尤爲突出,導致體育教學活動沒有充足時間。

5.特長學生發掘培養不力。在每一個羣體中都有着特長生,體育學科也是一樣。在當前農村國小體育教學中,許多教師缺乏對特長生進行發掘與培養的能力,部分教師半路出家,缺乏過硬的教學技能,即使發掘出了特長生也難以開展有效性的訓練,導致這一工作處於停滯不前狀態。

二、有效突破農村國小體育教學困境的思考

針對當前農村國小體育教學中出現的諸多薄弱環節,教師以及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對其開展深入思考,結合新課程理念要求優化與提升,主要應當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重視程度。無論是學校管理層還是國小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學科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將其與學生增強體質、身心健康等方面結合起來,並上升到全民健身、全民族素質提升的高度來看待這一問題。學校要儘可能地爲體育教學工作提供便利條件,在教學師資力量安排上儘可能安排體育專業出身的教師任教,在教學設施上想方設法滿足教學要求,強化對國小體育教師教學工作的考覈力度,激發他們工作積極性,以科學嚴肅的專項考覈促進農村國小體育教學工作規範化發展。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才能夠在行動上有效落實,各學校及體育教師應當將落實新課程改革要求作爲推進國小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抓手,爲教學成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2.加大體育投入,滿足教學實際需求。作爲學校管理層,應當在整體投入安排中統籌兼顧體育教學設施,可以採取對外購置、內部修繕等途徑,滿足體育教學工作需求。學校還應當積極向上級教育部門、財政部門反映本學校辦學條件狀況,爭取他們的支持,在財力扶持方面予以照顧,將體育教學設施投入納入教育經費預算範疇。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改善體育教學設施匱乏的困境,爲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物質基礎。

3.加大教研力度,促進教師能力提升。各級教育部門以及學校,都應當強化體育教師教學研討活動,可以按照區域劃分的方式,構建結對、輻射兩種類型的教學研究團體,以地區龍頭校體育教研組牽頭,向本區域其他農村國小進行輻射,牽頭開展體育教學研究活動,以研討會、座談會、觀摩課、示範課等形式,讓廣大農村國小體育教師理論聯繫實際,開闊眼界,拓展思路,進一步汲取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先進經驗。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教學體育教師駕馭教學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4.嚴格執行標準,不得隨意擠佔課時。學校應當強化對體育課教學的管理工作,嚴格禁止各學科隨意擠佔體育教學時間,尤其是在複習環節,更要保證學生體育課能夠正常上起來,做到緊張的學習生活與身體的適當放鬆相結合,有張有弛,保證學生身心得到調節。同時,嚴肅課時執行標準也是保障國小體育教學目標任務得以完成的重要基礎,只有保證了教學課時這一基礎性條件,教學目標才能夠順利完成。

5.加大培養力度,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農村國小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應當做有心人,通過運動觀察、項目考覈等方式,發掘出所任教班級的體育特長生,在教學中予以有意識的培養,如適當提高訓練難度、加大訓練量等等,並在徵得學校、家長與學生同意的前提下,對體育特長生開展專門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體育特長生得到全面發展。綜上所述,在當前農村國小體育教學工作中,還存在着重視程度不足、器材匱乏、教研活動膚淺、教學課時隨意擠佔以及特長生培養不力等薄弱環節,學校與教師應當開展針對性分析研究,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突破措施,切實有效提升農村國小體育教學成效。

篇2: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摘要: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進一步激發,都是新課改對國小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創新國小體育方面的教學顯得更重要。本文對國小體育教學的現狀予以分析,並結合國小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而提出國小體育教材教學的遊戲化這一思路。遊戲化體育教學將更好地體現以人爲本的思想,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身心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國小體育;田徑教材教學;遊戲化

一、國小體育田徑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國小體育教學質量並不是特別讓人滿意,一些老師只是按照教育部的教學指示教學,不僅缺乏創新意識,而且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極爲缺乏,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國小生對於老師大多言聽計從,教學方法將直接影響學生對體育田徑的認識和學習興趣,這樣老師的責任就更重大了。體育田徑教材教學的關鍵在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加到體育田徑課程中。

二、國小體育田徑教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資源相對短缺

一方面是教學場地的有限性。雖說田徑是一項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運動,但在學校,尤其是國小,田徑場就是體育田徑教學的主要場地,可用於教學的場地有限,另一方面教師是學生獲取體育田徑知識的主要信息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老師一味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不能與時俱進。

2.教學目的的功利化

一些人把那些體育賽事中的田徑當成是田徑運動的唯一表現,將體育田徑當成是一種競技體育,久而久之教師也在教學中傳輸這一觀點,對於體育田徑的誤解進一步加深,國小體育課程的意義不復存在。另外,老師可能過於追求競技項目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一味重視投、跑等動作的教學,忽視了學生自身需求,造成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喪失,不僅不利於教學的順利進行,而且不利於達到教學目的。因此,提高學生對體育田徑的學習興趣顯得格外重要,對體育教學進行遊戲化改革就顯得更必要。3.教學手段的單一化每當上體育課的時候,一些老師的做法就是將自己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簡要說一下,教授幾個簡單的動作要領,看着學生練習一會兒,然後讓他們自行活動,這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顯得比較單一,很難讓國小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得到發揮。

三、國小體育田徑教材教學“遊戲化”的應用及意義

介於國小體育田徑教材教學中存在的些許問題,我們提出以下解決建議,在教學中融入“遊戲化”的元素。

1.提供更豐富的自主遊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田徑這項運動中,就應該做到迎合國小生好動與活潑的天性。教師可以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爲學生提供幾種不同的教學器材,允許他們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項目。之後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適宜在田徑課上進行的活動,並以遊戲的形式開展,例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開展小型的趣味接力賽,落後的一方將要進行個人才藝展示,努力讓學生在比較融洽、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體育田徑;還可以爲學生們設置障礙跑道,在跑道上放置各種小型障礙物,例如手絹、沙包等,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的距離下拿到一定的障礙物,分小組進行,獲得做多的小組獲勝,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

2.增加師生間的互動遊戲

在傳統教學中,老師扮演的角色一直是說教者,也就是說,很少真正參加到學生們的活動中,國小生對老師只是言聽計從。但實際上,如果老師能夠轉換角色,與學生一起互動,在體育田徑教學中和學生打成一片,這將利於師生的共同發展,也將進一步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我認爲,老師可以加入到學生的遊戲中,成爲他們中的一員。舉一個例子,老師可以設置一個場景,最好是大多數國小生比較感興趣的動畫片,將全班所在地方設想成一個逃生場地,進行一場逃生遊戲,讓每一位同學扮演,一個角色,可以是逃生者,也可以是阻止逃生者衛士,讓老師也參與其中,一起完成整個逃生行動,相信這類遊戲化教學的進行,不僅會讓學生在遊戲中使身體得到一定的鍛鍊,而且將進一步增進師生關係,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顯得更輕鬆。

3.鼓勵學生在遊戲化教學中提高素質

在國小生的眼中,老師就類似於權威,老師的任何一句話對學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因此老師的任何舉動都應該注意。即使是在遊戲中,國小生的注意力也不可能全部集中,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善意的提醒。另外,一般來說,國小生在進行較長時期的體育鍛煉之後很容易產生疲憊感,意志力隨之慢慢消減,老師應該採用激勵暗示法,比如說講講自己當年在進行體育訓練時的努力與堅持,以此增強學生的意志力,激勵他們努力完成任務,扮演好在遊戲中的各種角色。我們還可以通過男女生接力賽的形式,在互相協助、共同完成的過程中達到玩與練相結合的目的,使學生在玩得開心的同時,實現訓練目標。田徑教學要加強與學生生活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具有廣泛遷移性和對終身體育鍛煉有深刻影響的基本技能,並對現有田徑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拓展,讓學生從單一的動作技術學習向提高綜合運動能力和實際生活所需要能力方向發展,形成適應日常生活和娛樂所需要的自然實用的運動技能和技巧。在體育田徑教學中,應努力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運動技能體驗中真正提高運動技能技術,增強學習效果。將遊戲融入到體育田徑教學這一思路,利於改變學生體育學習的心態,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認識,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老師們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融入遊戲元素,寓教於樂,努力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四、結語

遊戲化教學本來就是一種更加符合當代需求的教學方式,它不僅能能夠豐富教學內容,而且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田徑中,使他們的身心素質得到一定的提高,調動積極性與創造性,進而促進國小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國國小體育教學應當推廣和應用這種遊戲化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範立中.國小體育教學改革之我見體育學刊,20xx.05.

[2]王仕雲.新課改下國小體育創新教學探析.新課程導學,20xx(19).

篇3: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摘要】隨着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和推廣,體育教學工作在國小教育教學體系中受到了較爲顯著的重視。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活動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還能夠保證課堂教學內容得以豐富,從而達到國小體育教學目標的要求。本文主要對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體育遊戲的運用發揮的作用進行分析和探討,從而爲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貫徹和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和進步。

【關鍵詞】體育遊戲;國小教學;作用分析

所謂的體育遊戲就是通過相關分離從遊戲項目中獨立出來的學科之一,其基本內容包括走、跳、跑、投等,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規則進行創造和改變的形體動作活動之一,屬於遊戲的一種。[1]國小體育教學活動中,該種遊戲作爲教學內容的重要構成要素,也是由於其來源於遊戲,具有易行性、趣味性、集體性、競爭性、社會性等優勢,因此,在國小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遊戲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遊戲教學法在國小體育教學中運用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能夠讓國小生積極參與到階段性學習活動中,並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幫助教師在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體育教學工作離不開對教學參與者的重視。[2]

一、激發國小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體育教學大都是通過徒手操、慢跑等形式引導學生熱身,這些方法雖然有着實效、安全的優勢,但是,難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國小體育教師可以做出適當的調整、改變,並把普通的徒手操、跑步等運動融入到遊戲過程中,讓國小生在愉快玩耍過程中達到熱身的效果。[3]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改編將慢步改成學生喜歡參與的追逐跑遊戲,讓國小生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達到運動全身的效果,還能夠保證其學習興趣能夠得以提升,活躍體育教學氛圍,達到有效的教學目的。

二、更好地導入新課內容

學習屬於循序漸進的活動,所有人在與新事物接觸過程中要能夠順利度過適應期,體育學習也是這樣。爲了能夠保證體育教學活動達到目的的要求,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要能夠做好鋪墊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能夠讓國小生掌握新的技能。若在鋪墊過程中使用遊戲來加以替代,則就能夠讓他們在輕鬆語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相關技能,保證之後的教學工作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4]例如,國小體育教師爲了能夠讓國小生掌握籃球運動中的運球技巧,可以組織他們參與到“運西瓜”活動中,讓國小生能夠輕鬆愉悅地參與到遊戲活動中,並將籃球作爲西瓜進行運動。在遊戲中不僅能夠保證學習興趣得到提升,還能夠更加熟悉和了解球性,從而保證後期的運球學習活動更加順利地進行。這種遊戲導入教學法爲新內容的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三、消除學生存在的抵制情緒

在很多國小生意識裏,體育課程就是炎炎烈日下的機械做操、枯燥跑步,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近較爲深刻地遺留在學生的內心,從而導致他們容易產生牴觸情緒,進一步影響體育教學效果。爲了能夠讓國小生儘早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體育教師在開課之前可以通過遊戲來激發國小生的學習情趣,並將教學內容更好地和教學設計融爲一體,讓國小生在遊戲比賽中體會體育情趣。[5]例如體育教師可以隨機將學生分爲兩組,並讓他們都參與跳遠、跳高比賽中,並對一組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技能指導,通過系統的練習之後這一組學生的比賽成績肯定要明顯高於未接受指導的一組,這樣就能夠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3]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減少學生存在的牴觸情緒,從而提升國小體育教學效果。

四、通過舉一反三來發揮學習遷移作用

所謂的學習遷移就是表示一種學習活動對其他學習活動產生的影響。學習遷移有着較廣的範圍,國小生凡是經過學習得到的態度、知識、技能、行爲方式都能夠在具體的條件下實現遷移。[6]爲正負兩種,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能夠做到合理安排、認真分析以及科學運用,保證遷移所具有的積極性得到發揮,降低出現負遷移的可能性。由於體育技能學習有着自身的規律,因此,教師在引導國小生進行體育學習時,要能夠更加靈活科學地使用遷移規律,促進他們的體育技能得到提升,並讓國小生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體育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工作之前、興趣導入階段通過輔助遊戲來進行教學活動,保證這種輔助遊戲的內容形式和教學內容類似,國小生在這種遊戲技能之後,就能夠將其轉移到學習活動中。[7]例如國小生在參與到青蛙跳荷葉遊戲中對跳躍動作加以模仿,就能夠掌握關於跳遠的相關技能。[8]

五、結語

體育遊戲在我國現階段國小體育教學活動中有着現實的重要意義,國小體育教師通過對體育遊戲的合理應用,就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其學習興趣,保證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得以豐富,進一步達到體育教學目標的要求。[9]讓國小生在愉快輕鬆的遊戲過程中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實現自我素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珂.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S2:294-296.

[2]陳月榮.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大衆科技,20xx,07:236-237.

[3]劉保華.淺談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運動,20xx,15:115-116.

[4]張楊.淺談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製作,20xx,01:190.

[5]劉海軍.淺析國小體育遊戲教學[J].學週刊,20xx,35:189.

[6]鬱佳園.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科技資訊,20xx,26:204.

[7]徐瓊.體育遊戲在中、國小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以湖北省武漢市爲例[J].湖北體育科技,20xx,03:268-270.

[8]孫寅超.國小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遊戲的價值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xx,25:66-67.

[9]蔡錦勇.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20xx,16:163.

篇4: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國小體育教師要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這對於新時代下的體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從賞識教育的角度進行合適的處理,以免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不利影響。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對體育教學與賞識教育進行深入的探究,本着以學生爲本的理念提出優化措施。

關鍵詞:國小體育;體育教學;賞識教育;應用研究

引言:

教學與賞識教育應該注重以學生爲本,主要從學生的發展角度進行具體的開展。作爲體育老師,在保障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要對學生做好賞識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輔助學生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

1.賞識教育在國小體育教學應用的必要性

國小生是一個較特殊的羣體,應用賞識教育時要緊密結合他們的身心特點,否則不但不能提高他們體育學習的興趣,反而會對體育學習產生牴觸心理。從感知和注意力方面上來看,國小生的注意力不穩定、持續時間較短,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意志特點上來看,國小生身體生長較快,他們精力充沛而且活潑好動,所以自制力不強,在體育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不遵守紀律的情況,因此教師應該立足於其身心發展特點恰當引導並實施賞識教育。從性格特點上來看,國小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意識往往是通過與他人的比較來實現的,因此在體育教育過程中不能過於強調學生之間的差異,盲目將學生進行等級劃分,而應該一視同仁地實施賞識教育。目前,在國小體育教學依舊還是或多或少有一些問題。由於學生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動,所以給教師帶來許多難題。因此,爲了便於管理和學生的安全,所以許多國小體育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的內容變得死板,教學方法非常單一。這就讓國小體育教學失去了其應有的效果,讓這些正處於童年的孩子們失去了兒時的快樂。導致國小生從小就開始討厭上體育課,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在體育教學的課堂上本來應該是學生最“生龍活虎”的時候,但是卻因爲教師與學生之問的互動較少,教師爲了便於實施教學活動和管理,缺乏多種教學手段和多樣化教學內容的應用,因此國小生從教師身上得不到較多的關愛和賞識,這會導致國小生缺乏自信。因此在國小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挑選與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相適應的體育教學內容,並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將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學生,有必要將賞識教育實施於體育教學的全過程中。由於國小生所特有的性格、情緒、意志等方面的特點,因此在恰當的時機予以肯定和賞識,必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促進教學過程更好的進行。

2.賞識教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不足

2.1教育形式化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很多時候教學的重點發生了偏移,教師只是重點關注學生的體育素養的提升,對學生的心理髮展關注力度不夠,賞識教育的重要性沒有被深刻的認知,只注重表面形式,沒有進行深入的探究,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很多時候都是爲了應對上級部門的監督,而在實際的教學中,並沒有將賞識教育進行真正的實施,也無法有效落實。

2.2教學方式有待提高

在體育教學中應用賞識教育,方法不能過於單一,傳統的說教模式在當今的學生個性化發展下很難有長遠的應用。目前,我國國小生個性明顯,如果在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方式,只是通過說教或者是指責來進行,很容易對學生造成影響,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學工作很難有效地開展,造成得賞識教育失敗。因而,爲了保障賞識教育的有效性,在方法上有待提高。

3.賞識教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3.1體育老師要全面地瞭解學生、加強對學生的關愛

體育老師是整個教學的執行者,也是賞識教育的實施者。因此爲了保障賞識教育有效性和針對性,以及使教學能夠順利進行。體育老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全面地瞭解。建立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增進和學生之間的感情,通過不同方式對學生進行了解,進而對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的幫助。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採取過兩種方式對學生進行了解。第一種方式是針對個體進行談話溝通,第二種方式是問卷調查。通過談話溝通能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全面的瞭解,並且真實度較高。然而,這種方法也存在着缺點。很多學生更注重個人隱私,因而會對教師的這種做法有些排斥,逐漸與教師產生心理隔膜,賞識教育工作很難施展。而第二種方法問卷調查,雖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學生的個人隱私,但是都是由於學生個人的回答,所以在真實性上略有降低。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體育老師應該結合實際的班級情況制定相應地瞭解方案,爲賞識教育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在增進師生感情的同時,使教學工作效率最大化。

3.2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打造樂觀,團結向上的班風

體育老師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通過對學生生活以及學習方面的指導與輔助,來獲得學生的認可和尊重。對於學生要一視同仁,要善於發掘學生的個性優點,不要對學生進行斥責,或者做出一些傷學生自尊心的事情。我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一名學生不僅貪玩,叛逆心理極其嚴重,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還打擾到別的同學,我並沒有直接點名批評,而是通過間接的方式提醒。下課後我主動與該學生進行面談,發現該學生屬於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關愛。我對學生進行了心理疏導,充分的瞭解學生情感所需。這名學生逐漸感受到了體育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期望,主動反省了自己的錯誤,取得了較好的賞識效果。同時在班級中要不斷的增加相應的學生之間交流活動,例如在蘇教版的體育教學中,在進行第1課的學習時,目標爲在徒手做操、隊列等練習中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在課堂中,就可以儘可能多的組織同學們開展集體的體育鍛煉活動,在集體進行交流活動之中,逐漸的滲透賞識教育,教育學生之間要互敬互愛,懂得關心。例如可以在實際中增加趣味田徑等活動,對於活動場地的要求較低,對於一些經濟較爲落後的地區來說也具有較強的可行性,不需要專業的田徑訓練場地,空地、水泥地、操場等場地都可以成爲趣味田徑體育教學活動的範圍,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條件安排適宜的活動內容。教育部門所引進的趣味田徑教學活動還具備一定的觀賞性,降低了其競技難度,活動形式較爲豐富,教學教具較爲新穎,學生能夠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在團隊合作過程中,小組成員的互相加油打氣也切實實現了賞識教育良好的教學成果。

4.結束語

作爲體育老師應積極探尋如何將賞識教育和教學相結合,在教學中巧妙地滲透賞識教育,爲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生建立親密、互信的關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篇5: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一、國小體育足球教學實際問題

(一)足球教學沒有貼近學生實際情況。國小體育足球教學近年來廣受推崇,國小生在課餘時間活躍在足球場上,但是當他們一旦真正進入體育運動學校進行正規化、系統化的足球專項學習後,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足球技術的提高和單一、大運動量訓練,導致對足球興趣下降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很多足球教學活動都沒有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將足球運動的教學活動與日常體育教學活動等同對待,讓足球運動教學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沒有考慮到國小生沒有基礎的實際情況,國小生一下子面對強度極大的足球運動訓練,身體受不了、心理上也接受不了,導致足球教學效果較差,長期得不到優勢化的發展,導致足球技能的提升也變成了難題。

(二)足球教學沒有發揮特有的魅力。足球運動有着獨特的魅力,足球是世界性的體育運動,它體現了體育運動中力量與速度的完美結合。它的速度、節奏、運動、力量和線條的舒展給了參與者一種美妙的享受。這種美是力量之美、速度之美、心靈之美被賦予了一種精神———競爭的精神,這種足球精神應該是足球魅力的核心部分。受它的啓發,我們看到了激情和技術並沉迷於狂喜的狀態。足球的這些魅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卻沒有體現出來:第一,教師組織了過多的技術訓練與耐力訓練,沒有挖掘出足球運動的競爭魅力;第二,教師考慮到國小生的安全問題,對足球競賽活動的危險性採取了絕對規避的解決辦法,導致課堂上參與的足球競賽機會特別少,自然就影響了足球魅力的發揮。

二、國小體育足球教學的優化措施

(一)依循學生特點。

1.避免重複訓練。國小生不喜歡重複性的訓練活動,體育足球教學設計過程中要避免重複訓練的設計,最好能夠通過多種手段來組織足球技能訓練。例如:教學“顛球”技術的時候,爲了避免重複訓練,教師一共設計了四層訓練內容。第一層,對於初學者進行徒手做無球模仿顛球練習。第二層,用腳顛帶繩的球或裝在網兜裏面的球。第三層,兩人一組合作練習,一人拿帶繩球輔助,另一同學練習顛球,拿球同學觀察並糾正動作,二人交換反覆進行。第四層,有技術基礎之後,進行兩人一組進行顛球接力競賽活動。從這個案例就可以看出,國小生的足球訓練從初級到高級訓練要有一定的層次性的安排,同時採用獨立訓練和集體競爭的方式來進行訓練活動的組織,避免重複的活動引得學生有厭學心理。

2.遵循由易到難。教師要遵循由易到難逐漸加大難度的原則,教學中,要從吸引興趣開始,從難從嚴要求,培養學生克服困難能力。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技術動作,有必要激發、誘導和直觀的教學,堅持說話的本質,多練習,少說話,多踢原則。除了在指導教師方面發揮領導作用外,還要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做了示範,正確的行動是最生動、直觀的教學演示,它可以真正通過視覺感知動作要領讓學生形成技術動作的初步概念,然後反覆反覆練習,逐步掌握技巧。一般技術動作單一演示容易,如踢、運、停動作。教師對學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難度,加大運動量,使學生在克服困難的努力中逐步適應。更復雜的運動和在實踐中的進攻和防守技術,示範往往不能充分顯示結構過程和行動的關鍵細節,這就需要使用一些助劑,如:黑板、圖片、視頻和課件,通過技術動作的間接形象的視覺感受,促使學生足球技術的提升。

(二)挖掘足球魅力。

1.挖掘足球技術足球技術的提升要深入挖掘,讓學生能夠針對技術提升來進行鍼對性的提升。例如:在進行“8人傳球”的教學的過程中,目的就是爲了提升學生的足球傳球技術。爲了讓學生能夠自己深入挖掘技術要點,教師要設計試煉、競賽、評價的教學模式。首先,講解8人傳球遊戲的方法、規則和比賽的記分辦法;把學生分成8人一組,在指定的場地上進行試練。其次,組織學生分組比賽,挑戰記錄,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有效評價,最終教師總結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再次組織學生完成遊戲“開火車”傳球接力遊戲,要求學生排成四路橫隊,每人兩手側平舉當一節車廂,由排頭同學拿球鑽圈,到排頭把球回傳到排頭,排頭第二位同學出來接應,再鑽圈依此類推,到這堆同學全部完成一次爲止,時間短爲勝。在進行這個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在遊戲競賽的過程中就發現了傳接球需要注意的動作要點,考慮到怎樣更好地用腳內側傳球,提升傳球的準確率就需要控制腳的力度等。這樣的挖掘技術的教學方式,學生理解更爲直接,效果更爲理想。

2.創建和諧關係體育足球教學過程中要創設和諧的教學關係,以此來展現足球運動的魅力。在訓練過程中,使用“不錯”、“可以”、“好”、“無畏”、“勇敢”等鼓勵語言。要多鼓勵,少批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表揚要適當,要重視啓蒙,既要肯定結果,又要指出缺點,要正確地批評錯誤,並及時指出並改正。對於進步較慢的學習者應熱心幫助,加強輔導,根據訓練水平,分階段培養戰術思維和足球比賽技能,提高學生的訓練技能。最後,教練員要善於在競賽活動過程中穩定學生的情緒,保證學生正確看待競爭活動,勝不驕敗不餒,能夠擁有正確的體育精神。

綜上所述,國小體育足球教學的優化措施要依循學生特點,挖掘足球魅力,讓足球運動能夠在國小課堂上生根發芽,確保足球運動在國小就樹立廣泛的羣衆基礎。

參考文獻:

[1]胡軍玲.增強國小體育足球教學趣味性的探索[J].新課程(國小),2014,(06).

[2]孫金華.國小體育課足球教學之我見———快樂小足球[J].當代體育科技,2014,(16).

[3]魯莽.國小生足球教學的發展現狀以及改革對策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0).

篇6: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國小體育教學中只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因此,作爲體育老師要以學生興趣爲出發點,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在享受體育教學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同時,實現國小體育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國小體育教育教學論文

體育新課程改革標準明確指出體育教學要以“快樂體育”爲基礎,“終身體育”爲目標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技能水平,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價值。因此教師要因勢利導,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和慾望,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一、建立和諧師生關係,營造寬鬆教學氛圍

教學既是教師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間進行情感互動交流的過程,師生關係的好壞,會對學生的情緒狀態產生直接影響,進而會影響到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效果。國小生的思想意識尚未成熟,如果教師可以跟他們建立親密的關係,成爲好朋友,那麼他們就會喜歡上老師,同時也會喜歡上老師所教的課,這樣一來,就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反之,如果師生間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相互之間非常嚴肅刻板,學生就很容易產生懼怕老師的心理,更嚴重的還可能對老師產生敵對情緒,喪失學習的興趣。所以,體育教師必須走到學生中間去,深入瞭解他們的心理需求,要處處爲學生着想,關心和愛護他們,用慈善的態度,與學生建立平等、融洽的關係。首先,教師要用和善的語言、溫和的態度,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學習行爲,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從而主動參加各項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鍛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學生碰到問題或出現差錯時,要用和藹可親的語氣與態度,從內心思想上去理解和支持,關心和鼓勵他們,引導他們鼓起直面難題的勇氣,懷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體育鍛煉之中。

二、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保持學生學習興趣

從我國國小體育教學現狀來看,大部分體育課堂仍然千篇 一律,即:教師講解動作要領之後做出示範,然後讓學生模仿練習,周而復始,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接受地位。長此以往,體育課堂將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學生也逐漸喪失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導致教學效率的降低。實踐證明,採用傳統教學方法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慾望,因此,教師要採用生動、有趣、活潑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在“投籃”教學中,教師可以採用“碰到籃板得一分、碰到籃筐得兩分、投進籃筐得三分”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投籃要領,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再如,在教學“前滾翻”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謎語:兩手用力撐,兩腳用力蹬,團身能滾球,展體是雄鷹。讓學生猜一下這是什麼動作?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形象生動,而且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再如,在教學“4×100米接力跑”時,教師可以有意安排實力有點差距但是相差不大的兩組學生進行比賽,結果不出學生所料,稍微強一點的隊伍取得了勝利,此時教師對學生們說:“那你們相不相信,只要我跟輸的這一組隊員談一會話,他們就能贏?”學生們紛紛表示不可能,結果當老師把接棒的技巧告訴這一隊的隊員之後,他們真的贏得了比賽。學生們的疑惑感越來越強,紛紛猜測其中的原因,並帶着強烈的好奇心進入了學習狀態。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技能,拓展學生的身心素質,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品質。

三、合理利用體育遊戲,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體育遊戲和其它遊戲活動相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本身具有很強的娛樂性與教育意義,它不僅有着鍛鍊遊戲者身體素質的效果,同時還對遊戲者的智力啓發具有積極的影響,促進遊戲者全面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體育遊戲已經成了最佳的選擇。例如,在體育準備活動中引入遊戲,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幫助學生進入良好的運動狀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報數字、反方向運動、集中注意力、聽老師口令做運動等遊戲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快速進入準備狀態。如,在教學球類運動之前,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擊鼓傳花”、“人手一球”等遊戲活動,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傳球方式,促使學生進行各種肢體活動,並快速有序的分發運動器材。在實踐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小貓釣魚、龍傳球、支援前線、換物賽跑等遊戲方式,以提高學生的活動興趣;國小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善於模仿,針對這一特點,可以在教學國小“雙腳連續向前跳”的教學內容,改爲“龜兔賽跑”的遊戲活動,事先讓學生自己製作小兔子的頭飾和烏龜的背殼,然後在課堂上帶上這些自制頭飾,並在音樂的伴奏中,讓學生開始“龜兔賽跑”的遊戲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但在不知不覺中牢牢掌握了“雙腳連續跳”的技術要領,而且有效促進了身心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明白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的做人的道理。可見,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和辛苦而獲取的快樂體驗,纔是最寶貴和最持久的,才能使學生真正對體育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同時,教師要以新理念爲教學指導,不斷探索和發現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身心發育規律,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季瀏主編.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22-123.

[2]潘紹偉,於可紅主編.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210-211.

[3]蔣麗芳.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研究[J].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xx(03):90-91.

[4]林彩霞.論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體育科學研究,20xx(04):156-157.

篇7: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一、“拓潛教學”模式界定

國小體育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以身體練習爲主要手段,促進學生的身體、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等整體健康水平。”以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羅傑斯爲代表人物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爲,應注重啓發學習者的內在潛能,培養從自身角度感知世界的能力,從而達到自我實現的人生最高境界。學生在適當的教學方法下,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等潛能能夠被充分激發,綜合素養由此全面提升。我逐漸形成以拓展學生潛能爲核心的教學理念,運用於教學實踐,總結出“拓潛教學”模式。拓,即開拓、拓展;潛,即潛能、潛力。“拓潛教學”模式即以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挖掘並拓展學生的內在潛能,使學生綜合素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實現可持續發展,尤其是身體潛能、創造潛能、社會潛能、藝術潛能。我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各教學法的特點,在教學中側重於拓展學生不同方面的潛能。體育教學方法靈活交叉使用,雖各有側重,但最終均指向學生內在潛能最大限度的開發拓展,如課程標準所言,“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二、“拓潛教學”模式實施

(一)以分層教學法拓展身體潛能。國小體育課程首要的課程價值是提高學生對身體和健康的認識,堅持鍛鍊,增強體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學生因先天遺傳、後天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身體素質存在着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拓展學生的身體潛能要有差異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我實施分層教學法,即在學生身體狀況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使所有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適合自身情況的提高,每個層次的學生均由此獲得體育鍛煉的成功體驗,進入主動參與、積極提高的良性循環狀態,身體潛能得到持續的激發與培養。我將分層教學法貫穿於備課、授課、評價各教學環節中。在備課環節,將足球動作按難易程度分類,預設不同身體層次的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與側重內容。在授課環節,制定有層次的三個學習梯度:第一學習梯度針對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學習內容是顛球、原地踩球,任一腳三次顛球總數、30秒雙腳踩球次數總和達到基本要求數即可;第二學習梯度針對運動能力中等的學生,學習內容是顛球、運球、射門,三項學習要求有所提高,如射門要求做到距球門線10米處連續射5次定位球;第三學習梯度針對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學習內容仍然是顛球、運球、射門,但學習要求已提到較高水平,如射門要求做到距球門線12米處連續射5次定位球。在評價環節,我以發展性評價爲主,將評價等級劃分爲及格、良好、優秀,在等級之下劃分細項,使所有學生都能獲得適合自身具體情況的評價,對自身身體潛能進行主動持續的自我激發。

(二)以主題教學法拓展創造潛能。創造力是一系列連續複雜的高水平心理活動,要求人的全部體力與智力向創造性思維的最高水平發展。具備創造力對國小生的綜合素養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足球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其內在深藏的創造潛能,持續培養其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主題教學法緊緊圍繞學生開展,主題鮮明、樂趣橫生,能夠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使其自主積極投入其中,從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創造潛能。主題教學法是在教師確立的主題框架中基於開發學生潛能、跟蹤學生思維的教學過程,要求學生具備學習的自主性,注重動態過程,着重培養學生對相關原理與方法的掌握。我確立的教學主題注意做到從不重複、富於趣味性,使學生感受體育課程的豐富多彩,激發自願、自覺、自發投入學習狀態,長期堅持思維拓展,創造潛能自然而然得到開發與提高。“花式足球”主題受到學生歡迎,我爲學生示範繞球、跳球、顛球等花式足球技巧,鼓勵學生拓展思維,配合自身身體狀態,自主創造花式足球動作,爲之命名,在足球活動中實際運用並加以改進,在此過程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與創造潛能於充滿趣味性的主題中悄然得到提升。

(三)以比賽教學法拓展社會潛能。課程標準提到,通過體育課程學習,學生將理解個人與羣體的密切關係,樹立對自我、羣體及社會的責任感。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並非與生俱來,需要通過拓展社會潛能持續培養。國小生在體育項目比賽中思維始終高度活躍,根據比賽進程積極思考,能夠配合同伴爭取最佳成績,易於拓展包括團隊合作、競爭意識、拼搏精神等要點的社會潛能。在足球教學中引入比賽教學法能爲學生提供一定的競爭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足球項目極其需要個體之間的協調合作,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我努力完善校內足球競賽制度,使制度趨於穩定、利於教學。在足球教學過程中,組織足球班級聯賽、年級挑戰賽、校園足球聯賽,要求任教班級參與比賽場次每學年不少於10場。配合學校主動承辦本區域內足球比賽,鼓勵任教班級積極參加,學生參加比賽積極性高,培養了濃厚的足球興趣,在比賽中均奮勇爭先、團結合作,充分激發拼搏精神、團隊精神、集體意識等社會潛能。

(四)以陶冶教學法拓展藝術潛能。藝術能幫助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認知能力與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隨着學科融合的日益發展,體育與各藝術門類的聯繫日益緊密,體育有着運動美的展示,藝術對美的追求也從未停歇。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拓展學生的藝術潛能具有可能性與必要性。基於足球教學拓展學生的藝術潛能,使其身與心、技與藝、才與情高度統一、全面發展,實施陶冶教學法最爲合適。陶冶教學法指有計劃地設置環境氛圍,利用情感因素,使學習者受到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響,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品質得到發展。應用於足球教學中,有機融合音樂、舞蹈、美術等學科,共同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我要求學生應用美術學科知識,在足球練習之餘製作足球宣傳黑板報、佈置足球文化櫥窗等,薰染足球校園氛圍,使其感受足球運動之美與藝術創作之美。同時,鼓勵學生以足球基本技巧爲基礎,創編“足球舞”,將音樂與舞蹈藝術融入其中,使其對足球運動之美有所感悟,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在身心舒展狀態中提升審美能力,藝術潛能得以拓展。歌德說:“沒有人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力量,直到被激發出來。”體育教師應努力探索全新教學模式,充分拓展學生的內在潛能,使之成長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馮蕾.基於創新角度的國小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xx,(01):93—94.

[2]劉繼宏.美國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技術主題方法研究[J].體育與科學,20xx,34(05):47—50.

[3]湯薇.國小體育教學中“目標式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xx,(07):68—70.

[4]楊紅.關於國小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探討[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xx,(03):168—169

篇8: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由於體育課大都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大家看看下面的國小體育教學論文吧!

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也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生即是教的“客體”又是學的“主體”,影響學生的是教師,沒有課堂上的指導和影響就沒有了教學過程。總之,體育教學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師要教正確和講明白。

關鍵詞:國小體育;教學;方法

怎樣教正確、講明白呢?就一節課而言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傳授的技術動作要正確、規範,講解的內容既要簡明扼要,又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使之聽得懂、易理解。教育界有“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說法。從這個意義上說要實現教正確、講明白的教學目標,並非輕而易舉。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理論素質和技術素質。具體地說就是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技術動作的結構機理,能完成規範準確的示範動作,善於運用自己的教學技巧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科學地鍛鍊身體的方法。

1 熟悉教材

教師不但要對自己所教年級的教材內容瞭如指掌,還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鄰年級同類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繫和整個學段同類教材的演化和要求,也就是說要把握教材的縱橫關係。這樣纔有利於教者安排教學進度,吃透教材的精神實質,準確地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實行宏觀控制。在這個基礎上安排一切課的教學內容,就容易做到重點突出難度度適當,講授內容也容易貼切得體。例如,二年級一節跳遠新授課的教學內容是這樣安排的;①複習跳單、雙圈練習;②教學跳遠的落地方法;③教學全程技術(三至五步助跑);④在一區域內踏跳。從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說明教師熟悉二年級跳遠教材內容和要求,同時明確二年級的跳遠教材是由一年級立定跳遠(落地技術)和跳單、雙圈(單跳雙落技術)演而成的。教師的教學意圖也很明確,通過 二年級跳遠教學,形成急行跳遠技術的基本雛型,爲順利地過渡到七至九步助跑區內踏跳(三年級教學內容),鋪平了道路,同時爲國小階段學習和提高跳遠技術奠定了基礎。

2 瞭解學生

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都是教師和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對象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學生的素質不僅和運動能力有關,而且隨着年齡的不同而變化,隨着性別和發育水平的'不同也各不相同,所以身體素質的發展也有早晚,快慢之分,有憶速增長階段,緩慢增長階段、穩定階段、下降階段 。而快速增長階段又叫做敏感期,敏感期只說明在一定年齡或年齡階段 ,身體素質增長較快或者成績提高較快,上升幅度較大。通過調查,在13歲以前可以多做一些動作頻率快和反應速度較快的運動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田徑、游泳、技巧、遊戲等等,以發展兒童的平衡能力、反應能力、協調能力、速度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和與其相關的運動能力。瞭解這一年齡階段兒童共同的特徵,還要掌握這班學生的某些特殊情況,這樣才能根據教學對象的身心性和實際水平,採取最佳教學方案,有效地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益。

3 靈活運用教法

教學有法卻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說明動作名稱、方法、過程、要領、要求,以及總結、評價等諸多內容,要簡明扼要,抓住重點,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確定了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之後,鑽研教材教法便是上好課的關鍵一環。老師要善於根據不同教材,課型、教學對象等具體情況,科學地靈活安排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根據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程度、生理反應、情緒變化,及時捕捉反饋信息,採取措施隨時調節課堂教學,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

4 技術規範、講解正確

技術動作的示範,並不在於跑得快、跳得遠,能完成驚險動作,而是要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完成有利於學生建立清晰視覺表象的規範動作。同樣,講解不是照本宣科,也不需要過細的剖析技術機理,更不能誇誇其談,而要依據學生的實際知識經驗,將講解內容預先加工成學生聽得懂好理解的製成品。國小階段是直覺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的時期,因此,講解示範要成爲相輔相成密切聯繫的統一體。一般地說低年級要多示範,多模仿,講解內容要簡潔要直觀。隨着知識經驗的不斷豐富,抽象思維能力的不斷髮展,講解的內容要逐漸遞增,知識面也要相應地拓寬。講解示範都力求準確地把握最佳時機和最佳位置,這樣才能產生最佳效應。

5 教學中的興趣培養

國小體育教學中以輕鬆愉快的遊戲、舞蹈、徒手操等,形成羣體活動的環境。在活動中讓他們擔任一定的遊戲角色,促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集體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師的表揚。從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確認,讓他們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遊戲作爲國小低年級教材是非常受兒童喜愛一種活動形式,它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又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的好幫手。把遊戲貫穿於體育的始終,滲透在課堂的各個環節、基本技能,完成教學任務。如“運球接力”“看誰傳得快”等,讓孩子們從興趣出發,培養特長生。集體榮譽是一種團體精神,團體精神對團體中的每一份子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給予一定難度的活動,如“衝過火力網”,對取勝的小組給予表揚,以後又多次分組,打亂學生的組合,使多數學生都有取勝的機會。在爲小集體努力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集體團結氣氛感染。在同伴的鼓勵和影響下,當發現自己的小集體處於不利地位時,那種渴望勝利和榮譽的心理及做出努力的過程,學生不知不覺就會對活動產生興趣,也培養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篇9: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努力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活動。意志的強弱對一個人的行爲以至 一生能否作出貢獻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響。

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可以鍛鍊學生的意志,增強他們克服困難 戰勝困難的信心,並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他們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意志在體育活動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反過來,體育活動又是鍛鍊意志的極好手段 文。

做爲國小體育教師不僅是塑造人類形體美的“工程師”,而且也是塑造人類靈魂美的“工程師”。在體育 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教給學生必要的運動知識、技能,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要加強對學生祖國榮譽感的教育

我們要經常給學生講我們國家的體育健兒爲祖國爭光的故事,組織他們收看有關的電視節目。當屏幕上出 現我國國旗飄揚在領獎臺上空時,教師要及時啓發學生,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和個人爲國家爭光的願望。每 當這時,很多孩子都會非常激動,表示要向運動健兒們學習,長大也要做名優秀運動員,爲國爭光。事實證明 ,體育健兒中有的正是這樣起步的。

2.要加強對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教育

體育課上,有的學生跳高或跳山羊有懼怕心理,不太敢跳,遇到這種情況,可組織學生進行小型競賽,最 好是組與組之間進行。在集體榮譽面前,在組員間的互相鼓勵和影響下,絕大多數學生的懼怕心理都會有不同 程度的減輕,表現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3.教育學生端正學習動機

有些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好,但就是不喜歡上體育課。據調查,其中有部分人認爲只要學好數學、語文,體 育差點問題不大;還有的學生認爲體育活動危險,怕高怕險,表現出明顯的意志薄弱。通過端正學習動機的教 育,使這些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從而激發其積極鍛鍊的內部動機。

二、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1.組織能增強學生意志品質的活動,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這種活動中,有些學生表現出動搖、膽 怯等消極意志品質,究其產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①防禦性條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有的學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傷,下次就會 害怕,甚至一聽到跳高等就緊張。

②類化。如有的學生怕跳高,會影響到跳山羊、跳遠,甚至怕單腿跳等與跳高相似的活動。

③感染。如有的學生怕跳高,其他學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我們瞭解了學生消極意志品質產生的原因後,就可以有的放矢,採取措施:1、教師要講清動用要領,注意 語言暗示和引導,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寬跳高架的距離,翻鬆沙坑,或將跳高橫杆換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減輕 條件反射。一般採取了這些措施後,學生們就能鼓足勇氣,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鍛鍊意志,體驗歡樂。

2.練習與克服不愉快情緒體驗相聯繫的活動,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這些活 動都能促使學生出現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乾腹痛等不愉快情緒體驗,出現運動中的“極點”觀象。意志品 質薄弱的學生有可能會中途退出跑道,這就需要教師的積極支持與鼓勵。“極點”的出現是考驗和鍛鍊意志的 極好機會。

3.練習與多變條件相聯繫的活動,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動,可鍛鍊、培養學生果斷機智,自 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質。

4.練習與遵守紀律相聯繫的活動,如隊列操作、武術等,可培養學生遵守紀律,自制等意志品質。

三、在克服困難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體育的課堂教學,要有一定的難度,難度的標準應是:只要努力,絕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到要求。教師要遵 循由易到難逐漸加大難度的原則,教學中,要從難從嚴要求,培養學生克服客觀困難能力。教師要善於創設“ 客觀困難情境”,對學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難度加大運動量,使學生在克服困難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適 應。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與主觀困難,如(疲勞、小病、不愉快情緒等)作鬥爭,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

總之,一個好的教師應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和運動項目的情況、特點,在內容難度,動作要 求(強度、密度)、學生心理要求等方面,結合具體條件進行妥善安排,努力作到不易不難,恰到好處。

四、注意國小生意志的自我培養

注意學生意志的自我培養,是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重要環節。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良好意志品質時,要 深入瞭解學生心理狀態、身體條件和運動基礎。在做高難動作時,教師要重視保護,但不要過分“幫助”,否 則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於學生意志品質的發展。

如何加強學生意志的自我培養呢?我們認爲主要是培養學生自我作業、自我要求、自我監督的能力,並進 行自我暗示的訓練。

①自我作業。即要求學生認真觀看教師示範,細心揣摹動作要領,一次次地獨立完成教師所規定的動作。

②自我要求。要求學生對自己嚴要求、高標準,不要輕易降低要求和難度。如有的學生在做出山羊分腿騰 越時,由於步伐混亂,踏跳不準,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後見到山羊就怕了,甚至認爲其它體育項目自己都行 ,只有山羊過不去無所謂。這時體育教師要及時瞭解情況,用優秀運動員帶傷堅持比賽,爲國爭光的事例,激 勵學生奮發向上,不要放鬆要求。同時教師要加強必要環節的保護,爭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繼續做, 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確條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傷痕”。

③自我監督。教育學生學會自我監督,做到“公開課和一般課一樣,教師在與不在一樣,測驗與平時訓練 一樣,校內和校外鍛鍊一樣。” ④自我暗示。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自我暗示的訓練,這對培養學生意志,提高運動成績都是有利的。如早晨 天冷不想起牀,學生可自我暗示:“天冷算什麼,要學習解放軍在寒冷的氣溫下,保衛北國邊疆與嚴寒作鬥爭 精神,一、二、三,起來。”這樣,就可以骨碌起來,穿衣下牀,跑步鍛鍊。

五、教師言傳身教

教師的行爲、舉止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十分顯著的。要想培養國小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教師本身必須有堅 強的意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示範不僅僅是技能技巧的顯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充滿信心的教 態去影響那意志薄弱的學生,創造出一種同學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和諧氣氛,以緩解那些懷 有恐懼心理的學生的緊張情緒,提高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篇10: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一、國小體育目前教學情況

國小體育教學情況總體並不樂觀,體育老師在對國小生的瞭解和藉助這些瞭解來教學方面上做得不盡人意。目前我國國小體育教學現象大體一致,基本上存在下面三種情況。

1.懲罰較多。由於國小生比較調皮往往體育老師多次大聲喊上課,才慢慢騰騰地過來集合,讓不少體育老師惱火罰他們站一節課或者下課後繼續站到下節課上課才能解散等。國小生在體育課上受罰現象比國中生和高中生更多。很多體育老師連續罰了全班多次之後不及時來排隊的現象依然如故。這跟國小生好動以及缺乏耐心的天性有關。如果體育老師懂得帶一些有趣的東西來上課,相信全班同學看到之後集合的時間會縮短爲平常的一半。懲罰並不能提高國小生的效率,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反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2.教學方式過於呆板。目前我國體育教學模式幾乎是一樣的都是從集合到模仿動作教學要麼就是自由活動一節課然後就集合、下課。該教學方式相當呆板千篇 一律地教學了許多年還是一樣的教學方法。國小生最害怕枯燥無味又長期都是一個模式的教學模式。不少學校的國小體育課往往是自由活動學生在自由活動當中並沒能夠學到新的運動方式和有用知識。同時該教學方法也體現了體育老師的‘懶‘隋。

3.確實創新意識。大部分體育老師沒有想過去創新教學方法眉到其他老師怎麼教啓己也怎麼教。大部分原因是中國人不喜歡出風頭、標新立異。同時認爲大家都這樣教學加果有什麼問題,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問題,一旦自己創新教學方法萬一搞砸了容易被其他老師小看了。同時也不希望太過引人注意。這會影響到我國國小體育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二、國小體育創新式教學方法

經過學習和研究,結合新的教學設備、思想等,對國小體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同時重視國小生性格在學習方面的影響危」新教學方法並不難灘的是懂得根據國小生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去創新適合全班同學的體育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

目前許多學校都裝有多媒體藉助多媒體進行多方面的利用。比如體育老師在描述田徑比賽時一些違規行爲用語言很難描述清楚藉助多媒體進行相關視頻播放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或者體育老師爲了讓學生多瞭解一下跳遠,以及專業運動員的規範動作時河以藉助多媒體播放奧運會時運動員的跳遠姿勢。

2.把遊戲融入教學當中。

孩子天生喜歡遊戲遊戲教學是近十年來被重視的教學方法。可以把遊戲融入體育教學,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訓練學生跳遠時河以通過小組跳遠的遊戲讓學生在遊戲當中不知不覺地練跳遠。往往體育老師要求學生練習跳遠時,他們並不怎樣樂意,就算按照老師要求去做態度也不好。如果老師把該練習轉化成幾個小組的跳遠遊戲,學生反而積極參加,並且很賣力地贏得比賽。

3.因材施教。

國小生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就拿身體素質來說,大部分國小生身體瘦小,素質較差,不適合激烈運動然而全班當中也有部分身體較健壯。如果要求身體健壯的學生跟身體弱小的學生一起進行輕鬆的訓練,對身體健壯的學生的進步沒多大作用。國小體育老師懂得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案。在一節課當中河以佈置身體健壯的學生更多量度的訓練和更大難度的運動其他學生練習較輕鬆的運動達到全體共同進步。

三、總言

國小學習任務並不重肩很多時間用於身體鍛燒方面,國小體育老師應利用好國小體育課的時間,創新適合國小生的鍛鍊教學方法,提高國小生體育能力,讓他們熱愛運動鍛煉出好的身體。

篇11: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體育教學中教師之間的配合顯得十分重要不僅要共同研究教學工作,而且要經常在一個“大課堂”裏一起上課。教師之間的關係往往會使學生聯想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來,所以教師之間必須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幫助,使學生從體育教師這個團結戰鬥的集體中學到助人爲樂、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

教師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既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又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塑造學生的靈魂中是一種巨大的力量。特別是對那些能力較差、組織紀律較差,以及不重視體育學科學習的學生要耐心幫助,決不能用諷刺的語言刺激他們,侮辱謾罵學生。在教學中應創造機會給技術水平較差的學生鍛鍊的機會。例如,在體操練習的最後講評時,除找出較好的學生示範小結外,還可以請雖然完成動作較差,但在某一環節有所進步的同學,再做一、二次練習,肯定他們的進步,並要求大家熱情鼓勵。這樣有利於增強他們完成動作的信心和感到集體的溫暖。對體育骨幹和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從嚴要求,絕不能袒護他們的缺點。

教師關心並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來說雖說是外部條件,但能促使學生內心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轉化成爲學生接受教育的內部動力,培養學生對人、對事的正確觀念。

二、結合教材特點進行滲透

課堂中,選擇合理、科學的組織教法,教材的靈活應用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善於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身體活動結合起來,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課堂的組織教法中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熱愛美、鑑賞美、表現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養,促使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下面是例1.大地復甦的春季,許多學校爲了保護草坪,常用柵欄和繩子將草坪圍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風景。如果我們在此時的體育課的準備部分經常讓學生吟誦“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腳下把情留;等到綠草如蔭時,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詩句……我們能想象,無論是操場傷還是同學們的心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已經形成了。含有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德育目標,入情入理,自然會撥動學生們的心絃。

例2:在三年級下冊《模仿動物走》中,我只示範了兩個動物的模仿動作,之後,就安排讓學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動作進行練習5分鐘。在這5分鐘裏,學生模仿了各種動物形象,並且有的學生還模仿起動畫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動物玩起遊戲,使整堂課保持濃厚運動氛圍。

例3:在擲壘球教學中,有幾個學生的動作不正確,用直臂擲遠,還認爲這樣的方法擲得最遠,不改動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說明了發力原理,鞭打動作的科學性……此後,學生逐漸改了動作,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例4:在課堂學習方法形式上,允許學生自己創新。在跳繩和呼啦圈教學中,在完成課的要求後,有幾個學生自己玩起了繩子和呼啦圈。我並沒批評他們,還表揚了他們,依次讓全部學生進行了創造練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

三、評價中進行滲透

心理學家認爲“讚美有如孩子的營養劑”。一句由衷的讚美,便可使喪失信心,挫敗的兒童懸崖勒馬,表現不錯的孩子更加積極上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敏銳地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及時表揚、鼓勵。在運動之前用適當的語言鼓勵和表揚,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輕鬆地完成運動,從而調動起學生地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學生實際出發,對進步學生鼓勵,培養他們的責任心、榮譽感及自覺學習、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評時,根據學生心理,把批評放在讚揚之後,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學生的體育技能較好,但紀律觀念差,在集體中不能與同學友好相處。我讚揚他的長處之後,點出要當一名優秀學生,還需得到同學們的信任和支持,學生聽後,慢慢自然收斂。《孫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賞罰分明”,其意不僅是說賞與罰之間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線,更意味着有由才賞,有由才罰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揚,事事得賞,這不僅會變成毫無意義,而且變成“無聊”的代名詞。過重嚴厲的批評,往往可能毀滅孩子的興趣,變得自暴自棄,陷入自卑和孤獨,因此批評要遵循三個原則:

1、不傷害孩子的心理和身體;

2、言行避免粗暴;

3、就事論事,不以孩子爲發泄對象,既往不咎。

總之,針對國小生的不同心理特點,體育教師應注意說話的種種機智與技巧,使學生自覺接受批評教育,從而朝着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

四、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思考

對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問題的探討,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鮮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學生思想覺悟,激勵學生積極科學地參加各項體育鍛煉,使他們從思想上熱愛體育,逐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從行動上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鍛煉,關心集體,團結互助,遵守紀律;從精神上培養學生勇敢頑強、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難、努力拼搏的堅強毅力。

學校教育是促進學生認識客觀現實能力迅速而健康發展的主要客觀外因。學校體育運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蘊涵豐富而積極的教育功能。體育是培養學生品格的良好場所,體育可以批評錯誤、鼓勵高尚、陶冶情操、激勵品質。事實證明,在教師的主持引導作用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身心方面的影響,就能發揮體育運動自身積極的教育功能,即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能力,磨練學生意志,陶冶學生情操的積極作用,並能對其它學科的學習產生良好的遷移。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爲了對學生給予道德上的影響。教師本人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以身立教,爲人師表是體育教師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因此,體育教師首先應是一個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儀表,以良好的教態,文雅的評語、強烈的事業心、認真的工作作風去影響、感染學生,使之成爲一種感性的、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從知、情、意、行幾方面影響着青少年的成長,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於職業的特點,體育教師既要不斷加強政治、專業理論知識學習,也要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還要加強身體素質訓練,不斷提高運動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適應二十一世紀的更高要求。

五、結語

學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實踐證明,通過體育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思想、理論與觀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遵守紀律、團結奮進的集體主義精神,尊重他人,誠實、公正、謙虛、禮貌的高尚品質;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創造性、自信心和拼搏進取精神及頑強的意志品質;還可以培養學生豁達開朗的性格和不服輸等良好的心理素質。國小體育教學應以“育人”的目標出發,堅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備課,將“思想品德”的內容寓於整個體育教學之中,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素質,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培養獨立的從事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爲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12: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求新、求異的心理較強,這就要求我們每節課都要有新意,用新鮮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來刺激學生,啓動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提出以目標達成來統領教學內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師都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達成課程學習目標,在這個廣闊的空間內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去耕耘、去創造,以便我們的課堂更貼近學生的需要。

一、追求開放多樣的教學內容

1、做到教學內容多樣化

根據兒童好動、好玩的心理特點,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要多樣化,一般不少於三個項目,各項目的時間安排不宜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即使同一內容的教學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變換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種姿勢的起跑、搶物跑、折線跑、過障礙跑等,豐富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學內容遊戲化

國小低年級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較難的技術,是可以通過遊戲的形式進行教學的。把教學內容進行遊戲化的改造,讓學生在體驗樂趣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進行遊戲化改造,學大雁排排隊、推火車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做到教學內容循環化

教學內容的單一重複有利於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術,但是也易引起學生厭煩,我們可以對多個內容進行一定的循環,每節課可以從不同的點切入,每節課的切入點要有一定的聯繫和提高。這樣每節課滲透一點新的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

許多的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一方面我們的教學內容設計的主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一次郊遊,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擡腿跑;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足尖跳;盤山道走——曲線行進。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引用學生日常玩耍中對教學內容有幫助的活動,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堅持教學方法的創新完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安排、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

教學形式要多樣,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爲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採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 、能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例如,分組輪換、小組合作、競賽、展示互動、探究討論等,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教學主題要多角度

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針對這一點進行情景教學,課上先把學生的思維引入童話意境中,再滲透教學內容,可以使單調的.學習變得有聲有色。主題還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電影,生活中的某一個場景等。

2、教師言行要有魅力

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通過一節課,學生就能判斷這位教師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而教師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採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的組織方法。在實踐中我們要善於總結和挖掘其中的內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貼近學生,提升我們課堂教學的魅力。

三、豐富教學手段以激發興趣

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就像舞臺上的道具對於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樣,多種教學手段的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

1、視覺的刺激

圖片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觀、新穎等特點,多變的圖片不斷地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學生活動的慾望。我們還可以把活動場地安排畫在紙上,來幫助國小生理解授課的意圖。

2、多媒體的運用

適當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要,精心設計一些多媒體課件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這個課件可以是有關技能學習的,或者是體育常識方面的,也可以是體育欣賞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優美的藝術造型、簡明的文字顯示加上生動的語言解說總能給學生以深深的觸動。

3、聽覺的變換

除了哨音,可以通過音樂、小號、鼓聲來對學生產生刺激。如學動作時,播放點有節奏的音樂,會讓學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賽時,可以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用小號和鼓聲來加油助威,所有的學生都會身心愉悅的

此外,在場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開發設計,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總之,只有抓住國小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就抓住了新課程的本質,也必能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我們的體育課也因此而永葆生機。

篇13: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也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生即是教的“客體”又是學的“主體”,影響學生的是教師,沒有課堂上的指導和影響就沒有了教學過程。總之,體育教學的根本所在就是教師要教正確和講明白。

關鍵詞:國小體育;教學;方法

怎樣教正確、講明白呢?就一節課而言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傳授的技術動作要正確、規範,講解的內容既要簡明扼要,又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使之聽得懂、易理解。教育界有“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需要有一桶水”的說法。從這個意義上說要實現教正確、講明白的教學目標,並非輕而易舉。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理論素質和技術素質。具體地說就是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技術動作的結構機理,能完成規範準確的示範動作,善於運用自己的教學技巧向學生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科學地鍛鍊身體的方法。

1 熟悉教材

教師不但要對自己所教年級的教材內容瞭如指掌,還需要了解和掌握相鄰年級同類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繫和整個學段同類教材的演化和要求,也就是說要把握教材的縱橫關係。這樣纔有利於教者安排教學進度,吃透教材的精神實質,準確地抓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實行宏觀控制。在這個基礎上安排一切課的教學內容,就容易做到重點突出難度度適當,講授內容也容易貼切得體。例如,二年級一節跳遠新授課的教學內容是這樣安排的;①複習跳單、雙圈練習;②教學跳遠的落地方法;③教學全程技術(三至五步助跑);④在一區域內踏跳。從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說明教師熟悉二年級跳遠教材內容和要求,同時明確二年級的跳遠教材是由一年級立定跳遠(落地技術)和跳單、雙圈(單跳雙落技術)演而成的。教師的教學意圖也很明確,通過 二年級跳遠教學,形成急行跳遠技術的基本雛型,爲順利地過渡到七至九步助跑區內踏跳(三年級教學內容),鋪平了道路,同時爲國小階段學習和提高跳遠技術奠定了基礎。

2 瞭解學生

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都是教師和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因此,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對象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學生的素質不僅和運動能力有關,而且隨着年齡的不同而變化,隨着性別和發育水平的不同也各不相同,所以身體素質的發展也有早晚,快慢之分,有憶速增長階段,緩慢增長階段、穩定階段、下降階段 。而快速增長階段又叫做敏感期,敏感期只說明在一定年齡或年齡階段 ,身體素質增長較快或者成績提高較快,上升幅度較大。通過調查,在13歲以前可以多做一些動作頻率快和反應速度較快的運動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田徑、游泳、技巧、遊戲等等,以發展兒童的平衡能力、反應能力、協調能力、速度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和與其相關的運動能力。瞭解這一年齡階段兒童共同的特徵,還要掌握這班學生的某些特殊情況,這樣才能根據教學對象的身心性和實際水平,採取最佳教學方案,有效地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益。

3 靈活運用教法

教學有法卻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語言說明動作名稱、方法、過程、要領、要求,以及總結、評價等諸多內容,要簡明扼要,抓住重點,語言要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確定了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之後,鑽研教材教法便是上好課的關鍵一環。老師要善於根據不同教材,課型、教學對象等具體情況,科學地靈活安排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根據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程度、生理反應、情緒變化,及時捕捉反饋信息,採取措施隨時調節課堂教學,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和諧的發展。

4 技術規範、講解正確

技術動作的示範,並不在於跑得快、跳得遠,能完成驚險動作,而是要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完成有利於學生建立清晰視覺表象的規範動作。同樣,講解不是照本宣科,也不需要過細的剖析技術機理,更不能誇誇其談,而要依據學生的實際知識經驗,將講解內容預先加工成學生聽得懂好理解的製成品。國小階段是直覺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的時期,因此,講解示範要成爲相輔相成密切聯繫的統一體。一般地說低年級要多示範,多模仿,講解內容要簡潔要直觀。隨着知識經驗的不斷豐富,抽象思維能力的不斷髮展,講解的內容要逐漸遞增,知識面也要相應地拓寬。講解示範都力求準確地把握最佳時機和最佳位置,這樣才能產生最佳效應。

5 教學中的興趣培養

國小體育教學中以輕鬆愉快的遊戲、舞蹈、徒手操等,形成羣體活動的環境。在活動中讓他們擔任一定的遊戲角色,促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集體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的期望,而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師的表揚。從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確認,讓他們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遊戲作爲國小低年級教材是非常受兒童喜愛一種活動形式,它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又可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的好幫手。把遊戲貫穿於體育的始終,滲透在課堂的各個環節、基本技能,完成教學任務。如“運球接力”“看誰傳得快”等,讓孩子們從興趣出發,培養特長生。集體榮譽是一種團體精神,團體精神對團體中的每一份子都有很大的影響力。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給予一定難度的活動,如“衝過火力網”,對取勝的小組給予表揚,以後又多次分組,打亂學生的組合,使多數學生都有取勝的機會。在爲小集體努力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集體團結氣氛感染。在同伴的鼓勵和影響下,當發現自己的小集體處於不利地位時,那種渴望勝利和榮譽的心理及做出努力的過程,學生不知不覺就會對活動產生興趣,也培養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篇14: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一、前言

德育教育是爲了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覺悟與認識,陶冶道德情操,樹立道德觀念,培養道德品質,鍛鍊道德意志,進而養成道德習慣。因此在國小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本身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可以全面發展,讓學生成爲有理想、有紀律和有知識的社會主義新人。體育教學過程要想落實德育教育,首先,把提高學生學習德育教育知識轉移到自我判斷、自我教育和自我選擇等道德能力的培養上,絕對不能盲目的對學生進行道德評價,要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其次,實現德育教育向民主性轉變,通過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民主、平等的合作與交流,引導向學生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教育,培養自我的道德行爲選擇能力、道德判斷能力、提升對不良影響的免疫。有這樣才能使得體育教育的德育教育由原來的理論教育上升到實踐教育,也就是通過學生自己親身參與實踐,讓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健康的生活。養成自育能力,對學生將來進入社會及適應社會變化有很大益處。在國小的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是必須的,同時還應必須做到以學生爲本,做到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尊重學生身心發展,把開展德育教育與體育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爭取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二、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

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從實際出發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滲透德育教育。要想做到這點,教師必須把握有利時機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以下是具體途徑和方法:

(一)通過教師本人的儀表及言行進行德育教育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作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言談文明,舉止大方,思路邏輯性強,幽默風趣,做到講解清楚、言行一致、示範規範,進而通過教師的儀表感染學生,並給學生留下一個良好的師表形象。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薰陶,從而達到老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先做到,通過自身的言語來影響學生,並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激勵學生,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應該做到:(1)語言,授課時使用普通話,言談文明;(2)儀表,穿衣要適合體育教學特點,要精神抖擻;(3)示範,動作要正確;(4)板書,既要字跡工整,又要注意格式是否正確;(5)行爲,舉止要大方、得體;(6)環境,體育教具應擺放在設計好的合理的場地。所以教師應嚴於律己,在教學過程不怕吃苦,不怕累,做到老師先做,帶動學生養成自我教育的良好習慣,用實際行動激勵學生,使得對學生的教育達到德育教育。

(二)結合教材本身特點進行德育教育

在教學過程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就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關鍵。就拿體育教育來說,讓學生正確的認識體育課教學的目的。體育教育主要就是實踐運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教材內容,通過教學計劃和目的讓學生全面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克服學生的怕吃苦、緊張、怕做不好的心理,多激勵學生,讓他們充滿信心的去完成鍛鍊,同時也能磨練他們的意志。體育教育是爲讓學生積極鍛鍊身體是爲實現四化建設和實現新時期任務做貢獻爲目的。在教學過程採用科學的教育方式是爲了讓學生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在不同的條件下自我鍛鍊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熱愛鍛鍊的好習慣。

(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和關心學生,這既是德育教育的手段,又是老師品德高尚的表現,同時也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巨大力量。對於那些組織紀律差、體育能力差,不重視體育學習的學生,教師不能使用諷刺的語言刺激他們、否定他們,應該給予幫助和耐心教育,同時爲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鍛鍊自己。比如,在每節課總結和點評時,不但要表揚表現較好的學生,還應該激勵完成不是很好的學生,點評這類學生某一環節的進步,和其他學生一起鼓勵他們、肯定他們的進步。這樣做還有利於增加學生之間的集體感,同時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在關心學生的同時也應該對他們要求嚴格,尤其是體育運動能力較強的骨幹,應當從嚴要求,對於他們的任何錯誤不能袒護。所謂“嚴師出高徒”,嚴格的督促使得學生產生積極的心態,提高學習的動力,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接受德育教育。

(四)構建新型的評價機制

從心裏學的角度考慮,讚美之詞可使表現一般的、喪失信心的、感覺失敗的孩子積極上進,重拾自信。所以在教學的過程老師應多多表揚和鼓勵學生。時時刻刻注意學生的發光環節,並用適當的語言表揚和鼓勵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角度出發,對於學生的進步表示肯定和讚揚,使得學生更有自信心。正確引導他們自覺主動的學習意識,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和榮譽感。一味的讚美,最後變的毫無意義。所以選擇正確的批評方法非常有用。但是,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能用粗暴的語言,不能因某學生的一個錯誤否定孩子的一生。不正確的批評方法,不僅可能毀滅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阻礙學校德育教育的目的。所以,可以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先對學生的優點進行表揚,再對學生的缺點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在接受批評後肯定會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不足,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從學生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需要教師機智的把讚美和批評運用恰當,才能把德育教育引領到健康的發展方向。

三、結語

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所以每個教育體系在重視體育教育的同時,還應該重要德育教育。要想給予學生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師首先要具有一個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言傳身教。注重自己的儀表,以身立教,以良好的教學態度認真對待工作,通過自身潛移默化的去薰陶學生,達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德育教育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高尚品德;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獨立能力和積極上進的拼搏精神;從而讓學生養成不服輸的良好心理素質。所以多多參加體育鍛煉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還可以培養學生自覺鍛鍊身體和獨立創造能力的好習慣,進而推動德育教育更好發展。

作者:韋亮亮

單位:商丘市外國語實驗國小

篇15: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國小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求新、求異的心理諮詢較強,這就要求我們每節課都要有新意,用新鮮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來刺激學生,啓動學生活動的動力,滿足學生的心理諮詢需要,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

新的體育課程標準提出以目標達成來統領教學內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師都可以選擇多種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達成課程學習目標,在這個廣闊的空間內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發現、去探索、去耕耘、去創造,以便我們的課堂更貼近學生的需要。

一、追求開放多樣的教學內容

1、做到教學內容多樣化

根據兒童好動、好玩的心理諮詢特點,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要多樣化,一般不少於三個項目,各項目的時間安排不宜過長,組織教學要緊湊。即使同一內容的教學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變換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種姿勢的起跑、搶物跑、折線跑、過障礙跑等,豐富教學內容的內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學內容遊戲化

國小低年級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比較簡單,沒有較難的技術,是可以通過遊戲的形式進行教學的。把教學內容進行遊戲化的改造,讓學生在體驗樂趣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時進行遊戲化改造,學大雁排排隊、推火車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3、做到教學內容循環化

教學內容的單一重複有利於掌握一定的動作技術,但是也易引起學生厭煩,我們可以對多個內容進行一定的循環,每節課可以從不同的點切入,每節課的切入點要有一定的聯繫和提高。這樣每節課滲透一點新的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學內容生活化

許多的教學內容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教學內容生活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一方面我們的教學內容設計的主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一次郊遊,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擡腿跑;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足尖跳;盤山道走——曲線行進。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引用學生日常玩耍中對教學內容有幫助的活動,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堅持教學方法的創新完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安排、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合理、新穎的教學組織形式來調動師生兩方面的積極性。

教學形式要多樣,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爲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採用多種多樣生動活潑的、能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例如,分組輪換、小組合作、競賽、展示互動、探究討論等,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教學主題要多角度

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針對這一點進行情景教學,課上先把學生的思維引入童話意境中,再滲透教學內容,可以使單調的學習變得有聲有色。主題還可以是學生喜歡的動畫片、電影,生活中的某一個場景等。

2、教師言行要有魅力

教師形象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通過一節課,學生就能判斷這位教師是不是自己所喜歡的,而教師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採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的組織方法。在實踐中我們要善於總結和挖掘其中的內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貼近學生,提升我們課堂教學的魅力。

三、豐富教學手段以激發興趣

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就像舞臺上的道具對於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樣,多種教學手段的介入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

1、視覺的刺激

圖片是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觀、新穎等特點,多變的圖片不斷地給學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學生活動的慾望。我們還可以把活動場地安排畫在紙上,來幫助國小生理解授課的意圖。

2、多媒體的運用

適當的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要,精心設計一些多媒體課件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這個課件可以是有關技能學習的,或者是體育常識方面的,也可以是體育欣賞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優美的藝術造型、簡明的文字顯示加上生動的語言解說總能給學生以深深的觸動。

3、聽覺的變換

除了哨音,可以通過音樂、小號、鼓聲來對學生產生刺激。如學動作時,播放點有節奏的音樂,會讓學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賽時,可以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用小號和鼓聲來加油助威,所有的學生都會身心愉悅的

此外,在場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開發設計,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總之,只有抓住國小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諮詢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滿足學生需求,讓他們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就抓住了新課程的本質,也必能達到“健康第一”的課程目標,我們的體育課也因此而永葆生機。

篇16: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這句話要求我們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僅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強健的體魄、飽滿的精氣神、高尚的道德品質等,籃球作爲一項全身的、對抗性的運動,對國小生的身體素質、綜合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如何讓國小體育籃球教學發揮真正的作用、採用何種教學方法能提高國小體育籃球的教學效率是我們現在必須要研究的課題。國小體育籃球教學注入遊戲的策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而興趣要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完成國小體育的教學目標,給學生一個強健的體魄。

1國小體育籃球教學注入遊戲的意義

1.1遊戲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國小籃球教學是一個持球、運球、傳球、步伐掌握、投籃等動作重複教授的過程,長期的訓練必然會讓學生感覺到沉悶枯燥。而國小體育籃球遊戲教學法較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因此,對於活潑好動、精力旺盛的國小生來說,遊戲教學法更容易接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習籃球的熱情,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訓練、在遊戲中比賽、在遊戲中成長。

1.2遊戲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對國小生而言,團隊合作是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他們發展的重要保障。籃球是一個團隊的對抗性項目,需要團隊的通力合作。如果國小體育籃球教學只是讓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籃球技能的訓練,那麼團隊精神的培養計劃肯定會落空。因此,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入遊戲,讓一個人的籃球變成一羣人的籃球,合理的設計遊戲,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1.3遊戲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遊戲教學法在提高國小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還提高了學生的智力水平。在開展遊戲的過程中,不僅對體能的對抗,更多的體現在智力方面的對抗。學生要想方設法協調團隊通力合作,各盡所能完成遊戲。遊戲過程中對國小生智力的提升是不容小覷的,它可以有效的鍛鍊學生的創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國小體育籃球教學中游戲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國小體育籃球教學中注入遊戲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遊戲的設計,遊戲的設計是對國小生綜合素質的基本保障,因此,我們在設計遊戲時應該充分考慮遊戲的安全性、趣味性和針對性。一是安全性,安全性是遊戲設計的首要原則,設計的遊戲對抗性不要太強,選擇較溫柔又能鍛鍊學生體能的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教師要起到監督作用,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及狀態,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傷害;二是趣味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形式比較單一,只是讓學生一味的重複訓練,缺乏趣味性,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不到很好的鍛鍊效果,因此,設計遊戲時要注意遊戲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針對性,設計遊戲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方面設計遊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設計有針對性的遊戲,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熱情,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設計遊戲一切以學生爲中心,實現安全性、趣味性和針對性的有機結合,起到更好的鍛鍊效果。

3遊戲教學法在國小體育籃球教學中的運用

3.1遊戲法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準備活動是訓練活動之前不可缺少的環節。籃球教學的準備活動是爲了克服身體的懶惰型,提高身體的幸福性,避免運動損傷。在準備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引入遊戲,例如交叉跳躍、蛇形奔跑、拔河、跳繩甚至可以在上課前跳段舞蹈或廣播體操等等。這些活動都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身體積極性,使學生的身體興奮起來,爲了更好的進行籃球技能的訓練。因此,教師在準備活動的過程中合理的引入遊戲,並在遊戲的過程中進行一定的調節和控制,使學生達到更好的狀態。

3.2遊戲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在國小體育籃球教學過程中注入遊戲可改善訓練形式的單一性和乏味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比如,在投籃的訓練過程,我們可以借鑑電玩城中活動籃筐的投籃,設計活動籃筐,讓學生進行投籃,增加投籃的趣味性,這種投籃的升級活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在趣味性投籃的活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籃球的學習活動中。

3.3遊戲法在結束部分的運用:籃球訓練活動讓學生心理和技能等方面進入高度緊張的狀態,身體疲勞,爲了讓學生能儘快的從訓練的緊張狀態中解脫出來,消除身體疲勞,我們教師應該在訓練結束後設計必要的趣味性的小遊戲,幫助學生消化學習的內容和消除身體和心理疲勞,讓學生身體和心理輕鬆,恢復元氣,投入下節課的學習中去。

4結束語

在籃球訓練過程中引入體育遊戲,可以增加籃球訓練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的籃球技巧,同時還讓學生提高智力水平、培養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成爲新時代的“四有”青年。

篇17: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摘要: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是很重要的,對提高國小生身體素質、體育成績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國小生塑造健康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響。本文采用文獻回顧法和歸納推理法,對國小體育教學中體育遊戲的類別、應用以及對國小生的身心健康的影響進行了探究,並識別了影響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運用的相關因素,進一步研究了相關的訓練方法,爲推動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育中的發展提供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體育遊戲;國小;體育教學;應用

從遊戲中衍伸出來的體育遊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發展,對於國小階段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他們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體育遊戲在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心智有着突出的意義。一方面,體育遊戲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同時又能夠開發學生的智力,是一種包含了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的互動形式,對於體育教學工作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體育遊戲的應用

(一)體育遊戲的種類及特點

據調查,體育遊戲主要趣味活動、體育技術、體育力量、以及其他的室內、室外遊戲。基於傳統體育運動中“走、跳、投、跑”等運動形式,這些體育遊戲根據學生的塑造良好身心健康的真實需求,設定相應的競技規則和流程,進行多形式的動作編排,進而創造出適宜的遊戲形式。體育遊戲採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注重身體及力量方面的訓練,,達到強身健體、增進身心健康的目的。通過梳理相關研究文獻,本文歸納出體育遊戲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趣味性特點。體育遊戲採用娛樂的形式來營造一種愉快的氛圍,藉助體育運動的手段,充分的調動學生的運動神經和運動肌肉,以實現增強學生的興奮感、驅除疲勞的目標。

(2)目的性特點。體育遊戲更加強調學生身體素質的鍛鍊,可以使參與運動的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加快新城代謝,提高運動器官和心臟的各項功能,舒緩和調節學生的大腦神經系統,以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活力和促進全面發展的目標。

(3)新穎性特點。通過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參與慾望。

(二)國小體育教學中體育遊戲的具體應用

爲了很好的完成國小體育教學任務,體育遊戲的安排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而不是隨意的安排,這樣更能體現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一般有準備、組織和總結三個階段。

1、體育遊戲的準備

體育遊戲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通過對具體的體育項目及規則進行改編,選取合適的遊戲內容,進而實現課堂遊戲教學和體育教學項目的對接,使學生自主的選擇參與體育遊戲教學中,在遊戲的過程中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體育遊戲的組織

適合於國小生的體育遊戲項目,不僅要考慮是否有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而且還要考慮該體育遊戲是否能夠取得預期的活動效果。首先,教師要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學生闡明活動的具體內容、規則和評判標準。其次,教師要耐心的解決學生在參與中的疑惑,通過釋疑互動,教師可以把握如何好似教學和遊戲環節更加有效的進行銜接,以及如何順利的進行遊戲教學。在遊戲教學中,教師承擔着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的重要角色,如有必要可以制定學生協助教師完成遊戲開展。最後,遊戲中的裁判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在此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

3、體育遊戲的總結

當體育遊戲結束後,不是簡單的解散學生,體育遊戲的組織者還要根據體育遊戲的組織情況進行總結。對體育遊戲是否達到了教學目的進行評價,而且還要針對國小生們在遊戲中的表現對學生們做一評價。因爲,國小生正處與身心發展的階段,所以不能過度表揚或者批評表現突出或者表現不好的學生,要客觀的對學生們作評價。對於遊戲本身也要做一些總結,對於不足的方面,吸取教訓在下次的體育遊戲中能夠改進,對於體育遊戲中表現出來的好的一面應該繼續發揚下去。對於學生而言,這將形成更加正面的激勵效應,幫助學生客服和改變學習中的缺點,使得學生在參與其中的過程中既能夠學到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得到健康的思想教育。

二、拓展國小體育教學中體育遊戲的重要作用

體育遊戲由於其自身的特點,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有着很重要的意義。第一,體育遊戲本身是具有趣味型性的,所以它讓整個國小體育教學也充滿了趣味性。由於國小階段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國小生總是樂意參與其中。傳統的體育課程呆板、枯燥,無法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如果以體育遊戲配合傳統的體育項目教學,則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二,體育遊戲可以使國小生身心健康地發展。由於國小生的課業壓力較大,對於外出活動有着較大的熱情和期望,這就使得學生在參加學校體育教學遊戲中放鬆身心,通過增加精心編排的體育遊戲,將會受到學生大力支持和歡迎。這同時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於傳統枯燥的體育課程安排的牴觸情緒,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積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而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關於體育遊戲運用的結論及建議

體育遊戲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繼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訓練水平,是一種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的方式,可以促進傳統體育向快樂體育教學的轉變。基於以上總結,本文建議體育教師在教學運用快樂體育,因材施教,體育老師應該熟練掌握基本技術,進行專業化培訓,進而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藉助快樂體育的教學方式豐富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目標,對於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林晨旭.體育遊戲在國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實施[J].學校體育學,20xx,14.

[2]樑良,劉榮幫.體育遊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體育研究,20xx,06.

[3]陳如月.體育遊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30.198

篇18: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1.國小體育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教學存在問題之分析

基於引言我們得知。但目前的國小體育教學似乎沒有嚴格貫徹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新課程標準寫明國小體育課程基本理念共有四項。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以學生髮展爲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目前國小教學普遍缺失的,“放羊式課堂”令學生感到“徹底解放”,隨便玩玩聊聊天便成了體育課的主要內容,造成學生玩樂心重,體育鍛煉意識淡薄。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來談談如何以“新”促學。

2.走進新課程——國小體育創新教學模式之途徑解析

(1)角色轉變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轉變教育理念是首當其衝。我們注意到,新課程標準對國小體育提出了四點課程價值內容。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及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由此可見,單純的教師佈置任務與遊戲課堂並不符合新課程標準對國小體育教學的要求。轉變教育觀念,樹立新課程標準終身體育的理念才能走出副科體育的霧霾,建議教師從學生需求出發,課前多做調研工作,瞭解學生鍛鍊喜好,才能構建出一個民主和諧,共同進步的體育課堂。

(2)優化課堂精心設計是重要途徑。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規範化的動作示範與生動形象的舉例說明能夠淺顯易懂地將體育技巧傳授給學生。比如在水平二(四年級)原地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的訓練課中,由於實心球對於某些學生有危險性且比較重,許多同學並不喜愛練習。我就利用廢舊報紙,讓學生髮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提出利用廢報紙的不同玩法,有的學生折成紙飛機、有的學生則將報紙團成圓球向前拋擲、攬在胸前奔跑,我則獨自示範實心球前拋的標準姿勢,引得學生競相模仿。樂趣與學習共存的目的輕而易舉地就達到了。

(3)主動參與激發活力是關鍵。缺乏主動參與性是目前所有中國小乃至大學教育所缺失的。不主動參與便不會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不參與學習過程便不會主動思考,不會思考便不會反思與創新。新課程標準理念二中提出,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讓學生在不斷體驗和進步的過程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生活態度。對於這點來說,按照學生喜好選擇教學內容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因此在內容選擇上教師應儘可能地尊重學生的意見,激發主體意識,以興趣促學習。

(4)互信互利增進交流是有力推動。不可否認,許多同學把體育當作副科。體育課在課程安排量上的確明顯少於其他科目,這就導致體育老師與學生的交流遠不及其他老師。學生更願意和熟悉的數學老師、語文老師交流而常常忽略了體育老師。增進交流,瞭解學生的學習動態,設計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遊戲,課下找機會多與學生親近交流,讓孩子們認同體育老師,這樣才能徹底改變體育老師“教導主任”的印象,增進互信與瞭解,形成一個共同發展的體育課堂。

(5)完善評價多元測評是保障。新課程標準理念五指出,要根據課程發展性要求建立評價體系。課

程評價的目的是爲了瞭解學生整個學習過程與改善教學手段,目前使用的定量計分法令體育好的同學越來越輕視體育課也使得原本體育不好的同學逐漸厭煩體育課。因此,我們應強化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把平時訓練表現、學習態度、合作情況也作爲評價因素,綜合考慮才能逐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綜上所述,應試教育的背景埋沒了體育教育的原意,“副科”“休息課”成爲了國小體育的新特色,創新教學方式便顯得尤爲重要,增加師生互信,採用激勵政策才能真正實現體育教學的應有之義。

篇19: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摘要:實施新課改以來,國小的體育教學依然沒有完全擺脫單純追求運動成績的教學方式,沒有樹立學生學習體育、增強體育鍛煉的興趣,沒有讓學生樹立起健康體育觀的意識。因而,國小體育教學必須改變單純追求運動成績的教學方式,本文即論述在體育教學中採用遊戲教學法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讓學生在快樂的過程中學習體育知識,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關鍵詞:體育遊戲;國小體育;教學運用

長期以來,在國小的體育教學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着體育、健康知識,被動地進行體育鍛煉,沒有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當中。爲了提高國小體育教學的質量,國小體育教學必然要改變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由於國小生大多比較喜歡遊戲的方式,而體育遊戲具有快樂性、競賽性、教化性的特點,因而,可以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採用遊戲的教學方式。

一、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方式

體育遊戲的遊戲方式有多種多樣,可以運用到體育教學的多個環節中,比如:(一)將遊戲運用於準備活動中,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興趣,讓學生提前進入課堂。準備活動是在正式上課之前進行,其目的是讓學生活動肢體,進入良好的教學準備狀態。在準備活動時,可開展報數字遊戲、反向動作遊戲等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奮狀態,爲教學內容的開展做準備。比如,在準備活動時可開展“蛇戰”遊戲“,蛇戰”遊戲可發展學生的靈敏素質。具體的遊戲方法是:根據學生的人數,將學生平均分成幾個組,每組爲幾人。每組站成一排,後面的人抱住前面人的腰。遊戲開始後,各組進行相互混戰,當有一組的蛇頭抓到另一組的蛇尾時,被抓到的一組立刻淘汰出局。最後,沒有被抓到尾巴的一組即爲優勝者。另外,在一些專門性的體育運動中,要開展與該運動相關的專門性的準備活動。例如,在進行“跳山羊”的體操教學之前,可開展一些柔韌性訓練的遊戲,使學生的韌帶、關節變靈活。在進行短跑教學之前,可以開展訓練反應速度、動作速度爲主的遊戲內容,如“長江與黃河”、“叫號追人”等。在體育運動前開展與該項運動相關的專門性的遊戲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讓學生提前進入課程,提前掌握一些運動的技能,提高教學的效果。(二)將遊戲運用於基本技能教學,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國小體育的基本技能教學包括體操的前滾翻、後滾翻;田徑的立定跳遠、張麗師起跑、50米跑、1000米跑,武術的馬步、五步拳、少年拳,等等。基本技能的教學中,雖應講求動作規範,但單純地講解單調、枯燥的規範動作難免會使課堂氛圍顯得死板,讓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基本技能教學中,也可採用體育遊戲的方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例如:在中長跑訓練中,如果一味地按中長跑競技比賽的要求,讓學生圍繞着運動場一圈圈地跑,不僅容易使學生感覺恐懼,而且容易讓學生厭倦,這樣的跑步方式也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但如果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吸引到遊戲、情境當中,讓他們把中長跑當作做遊戲,效果就會不一樣。比如,在跑步時實行追逐遊戲、越野跑,或者給長跑取一個主題,叫做“奔向二十一世紀”、“環球旅行”等,在歡樂的氣氛中,教學活動就完成了,教學目的也已輕鬆地達到。

二、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不應將全部教學內容利用遊戲進行教學遊戲教學方式雖然有種種優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應將遊戲作爲教學的全部內容,不要在遊戲的歡樂中忘了所要講述的內容和所要教授的技能,尤其是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隊列中的稍息、立正時的站姿、手勢;武術中的手型、步型、彈腿;田徑中的耐久跑、接力跑、站立式起跑、蹲地式起跑;球類中的籃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基本的動作要領和動作規範,等等。總之,遊戲只可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實行遊戲教學是爲了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不應將遊戲作爲教學的唯一內容。(二)儘量選用與教學相關的遊戲內容,精心組織遊戲在遊戲內容的選擇方面,應從體育課基本任務出發,選擇符合學生興趣愛好,適合學生體能特點及能力的遊戲內容。比如,當體育教學的內容是以跑、跳式爲主時,可選擇反應靈巧的遊戲。當教學內容是以體操等靜力項目爲主時,可適當開展奔跑、跳躍型的遊戲活動。在遊戲組織方面,開展遊戲前,老師首先給學生講遊戲的名稱、要求、規則等。在遊戲過程中,老師要隨時觀察場上的情況變化,看有沒有學生摔倒,以免發生危險;另外,在遊戲中,教師也應參與到遊戲中,用風趣和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參與熱情。遊戲結束後,教師要根據此次遊戲的完成情況,不斷優化遊戲活動內容及比賽形式,以使學生在以後的遊戲活動中充分得到快樂,在快樂中完成學習。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採用體育遊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在利用體育遊戲進行教學時,可將遊戲運用於課堂開始前的準備活動中,也可將遊戲運用於一些基本技能的訓練中,但要注意不應將全部教學內容都利用遊戲進行教學,在遊戲方式的選擇上,也應儘量選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遊戲進行教學。

參考文獻:

[1]董娥.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xx.

[2]馮蕾.基於創新角度的國小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xx:(01).

篇20:國小體育教學論文

1當前國小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體育意識缺乏很多學生和家長都缺乏對體育教學的正確認識,將體育理解爲一種玩鬧的課程,在很多國小生都喜歡體育課,認爲體育課要比文化課輕鬆很多。而實際上體育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上課內容同樣需要具有一定的規範性,比如隊列和一些較爲正規的體育技術學習等。長期以來體育教學的內容相對單一,且時間較短,學生雖然願意上體育課,但在技術方面提高的程度非常有限,這就會導致國小體育教學的效果無法體現。

2教學內容簡單陳舊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國小體育課堂教學內容都比較簡單、陳舊,重複性的內容較多。很多體育教師只注重示範、講解,缺乏互動引導。一部分體育教師過於看重技術,從而忽略了相關的理論。在課堂教學組織與方法運用方面,單調而枯燥,往往不能引起國小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長期處於被動狀態。另外,很多國小體育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程式化嚴重,學生的自主選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這樣就導致有些學生在學習不感興趣項目時,存在被動心理,甚至產生厭煩心理。

3國小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由於每個班級的學生體育基礎、身體素質、接收能力等各不相同,有時會存在較大差異。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遇到一些體質較弱、接收能力較差,或者體重超標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術時,很容易被其它學生落下,因此而產生自卑心理,失去體育學習的信心。學生越沒信心學好,學習效果就會越差。這種情況循環下去,最終就會導致體育教學目標無法實現。

4教師的素質問題在國小體育中,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水平、教學方法,甚至對學生的態度等,都會對體育教學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很多國小體育教師,都沒有認識到自身所擔負的重要責任,甚至在工作中應付心理明顯。

一些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講究教學方法、不注重個人形象,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諷刺挖苦,甚至羞辱,給學生心理造成許多不良影響,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不僅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在學生心理的形象,也容易導致體育教學的各項政策無法全面落實。

2“體藝2+1”背景下國小體育教學的完善對策

1提高思想認識,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環境下,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生理髮展需求,推行“體藝2+1”活動,對明確學生的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體育健身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爲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更多的機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投入到體育項目學習中去,培養其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優化教學理念,注意對學生內在動機的激發。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對學校、社會以及家庭的諸多資源進行整合,讓每們學生都能夠選擇與自己興趣相符合的體育動作項目。儘量多的留給學生體育學習空間,對學生做出的選擇給予尊重,同時也要給學生更的展示機會。總之,在教學理念與思想方面,應該本着全面發展的原則,幫助學生樹立終身教育目標,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系統的設計出能夠切實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內容與方法,從而有效開發體育教育的功能。

2強化組織管理,合理選擇體育項目學校應該結合“體藝2+1”活動中體育教學的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優化,同時確定教學方案與進度。對體育老師進行必要的培訓,使老師的輔導能力不斷提升,保證學生運動技能的快速掌握。學校應該建立起保證活動順利實施的長效機制,做好各項活動的計劃與設計工作,保證體育教學活動能夠有序、有效的開展。如果學校條件無法滿足活動要求,可進行適當的調整,將其中一項設置爲傳統項目,另外一項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儘量保證項目的多元化,保證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同時又符合時間與空間的實際條件,以實現終身體育的初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採用分組教學的方法,根據學生所選擇的運動項目進行分組。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出學習目標,並有步驟的進行訓練,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潛能,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質量。

3採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國小生的體育興趣興趣是學生積極投入學習的前提,學生只有對體育課堂產生興趣了,才能主動的參與其中,才能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在體育課堂上老師可以採用幾下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1運用情境教學法國小階段的學生想象都非常豐富,形象思維能力往往要高於邏輯思維能力。所以體育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建出豐富的情境教學環境,將教學內容情境化,使體育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會得到充分調動,體育技術也會迅速提高。

2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廣泛應用,從根本上提高了現代教學的質量。運動多媒體網格等教學手段,能夠將圖像、聲音與文字有機的結合起來,可以更直觀、更形象的展示教學內容,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會得到充分調動。

3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錄像、圖片等方法,讓學生對各類技能動作進行形象的把握,有效的提高了體育教學質量。

4整合課程資源,優化教學設施在“體藝2+1”活動背景下,國小體育教學應該不斷開發與整合教學資源。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來選擇體育項目。學校除了保證學生學習到規定的體育運動技術之外,還應該積極的擴展課程資源,引進一些時尚的、學生喜愛的新興體育項目。比如健美操、滑輪、攀巖等體育運動項目。學校還應該加大對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儘量對體育設施進行優化,以保證“體藝2+1”活動的有效開展,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3結語

評價“體藝2+1”活動中體育教學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兩項體育技能,學生的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是否得到的全面提升,學生的終生體育習慣能否得到有效的培養。要達到這些標準,需要體育教學進行長期、系統與科學的規劃,以“體藝2+1”活動爲契機,推進國小體育教育工作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