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高效課堂教學論文 篇一

摘要:教學效率是高校課堂的唯一指標,可以說,效率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策略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樹立語文教學新理念,爲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積極倡導合作化學習,充分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實現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國小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課堂是學校和教師實施教育教學的主戰場,是反映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參考依據。構建國小語文高效課堂,不僅有利於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吸收知識,完成學習任務。那麼,教師應如何在有限的40分鐘教學時間內實現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呢?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樹立語文教學理念

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是國小語文教學的根本立足點,在近年來減負的呼聲中,國小語文教學不再以分數爲評判標準,而是轉向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在學校裏,教師應當廣泛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對他們的身心成長提供必要的指導。在課堂上,國小語文課文當中涉及到的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內化爲自己的人文素養。例如,當課文中有涉及到時間、時光等內容時,語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瞭解時間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也可以通過對生活中的道理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國小語文教學還承擔着培養學生道德素養的任務,因此,教師需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對學生的道德素養進行培養。同時,課文當中有些與民族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教師應通過這些知識的教學,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意識,在潛移默化當中引導學生以提高自身道德素養的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爲。

二、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抽出幾分鐘時間跟學生進行互動,多跟學生講講社會百科、新聞地理等信息,一方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跟學生拉近距離,減輕學生的課堂學習壓力。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欣賞以優美的古詩詞改編的歌曲;可以讓學生欣賞課文朗誦材料,通過聆聽優秀的朗誦作品,培養學生的美感,同時改善課堂氛圍,讓學生熱愛課堂,融入課堂。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要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課堂上,教師可適當減少說教的部分,取而代之的應當是要求學生充分發揮其課堂“主人翁”的作用,通過自評、互評、小組討論等形式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進行語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作文評語中,語文教師都需要注重對學生展開激勵教育,使得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三、積極倡導合作學習方式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積極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不僅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語文教師要與學生融爲一體,並且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語文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合理運用教學模式,積極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才能真正促進國小語文的全面開展,才能提高國小生的理解能力,實現國小生的全面發展。在合作學習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具體可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基本原則,並且要依據學生的學習習慣、日常表現、學習成績進行分組,保證分組的科學性、合理性。語文教師可以將5~6人分爲一組,並且充分利用小組內每一位學生的差異性與互補性。此外,語文教師還要有效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針對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並且進行意見表述。

四、充分運用現代教學媒體

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教育技術也日新月異,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的教育方法層出不窮,歸結起來,得益於教育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生在網絡的支持下,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法,在信息時代接觸和學習着更多的知識。國小語文的課堂上恰當運用現代教育媒體,並與傳統教育方法結合,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拓展了國小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使語文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學手段是教師向學生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經歷了口頭語言、文字和書籍、印刷教材、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等五個使用階段。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指一本教科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幾幅掛圖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是與傳統教學手段相對而言的,它是指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把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VCD、計算機等搬入課堂,作爲直觀教具應用於教學領域。如一位教師在教學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時,製作了多媒體課件,鏈接了豐富的教學資料。既配有朗讀詩歌的音樂,又有關於陶淵明的簡介、陶淵明的其他詩句及相關散文,還鏈接了古今文化名人中對其詩歌解讀過程的典型評價。這些資料讓學生走進了陶淵明的精神世界,體驗到了他的生命意識和感情激流,感受主體靈魂的內在震撼力和劇烈的感情衝擊,形成了一種新的認識和評價人生意義的標準。

國小高效課堂教學論文 篇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堂教學模式教條化

部分教師爲了追求教學模式的完整,課堂上閃電式地推進教學流程,雖然保證了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表面看來是快節奏、大容量、高效益,但實則存在高耗低效的現象。

(二)教學設計不合理

很多教師沒有認真鑽研《數學課程標準》,沒有真正確立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課前也不研讀教材,更不會根據國小階段數學教材的整體特點設計教學方案,導致教學目標不明確,重點難突破,即只追求高效課堂的形式,而無高效率、高效益。

(三)課前預習不科學

高效課堂建設以“先學後教”爲原則,很多教師雖然能夠根據要求安排學生課前預習,但卻不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科學指導學生預習。預習內容過於寬泛,甚至對一些探究性內容也讓學生課前預習,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失去了對探究的興趣。此外,有的教師既不注重對課前預習的指導,也不檢查預習的結果,致使課前預習流於形式。

(四)數學課堂氣氛沉悶

課程改革初期,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學生感到新穎有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可是隨着課程改革的推進,很多學生習慣了小組合作學習,反而降低了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有的教師爲了片面追求教學進度,又迴歸以講爲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氣氛逐漸沉寂下來,導致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和激情。

(五)小組合作缺乏時效性

小組合作學習是高效課堂的主要載體,但在調查中我卻發現有的學生不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認爲小組學習對自己沒有什麼益處。小組合作討論時,主要是組長髮言,組員傾聽。即使有的組員參與討論也是各說各的,學生之間沒有思維的真正碰撞,缺乏有效的交流、討論。

(六)練習設計不科學

部分數學教師沒有認真鑽研教材,不會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數學練習,導致練習設計形式單一,沒有層次和梯度。另外,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的教師設計練習過於簡單,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拓展練習,有的教師設計練習難度太高,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七)課堂評價形式單一

有的教師不關注課堂評價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很少對學生的給予激勵性評價;有的教師雖然注意到了課堂評價的重要作用,但是因爲語言平乏,經常使用相同的語言評價,導致學生對教師評價不感興趣,課堂評價不能真正發揮作用。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

在校本培訓中,學校要組織教師開展對《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的學習,舉辦新課程標準專題討論,組織新課程標準知識競賽,讓廣大教師真正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另外,還要督促教師課前研讀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理念和農村學校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設計教學方案,從三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做到重點明確,難點突破。

(二)創新模式,探索策略

我校雖然構建了五環節自主合作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但是對每一個環節操作技術層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學校要組織廣大教師繼續學習該模式內涵,把握該模式精髓,認真備課、上課,組織教師認真聽課、說課、評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研究數學課型,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探討課堂教學模式的變式,探索高效課堂的操作策略,以提高教學效率。

(三)科學預習,提高效率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要抓好課前預習,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但並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讓學生課前預習,像一些探究性教學內容,在課前最好不讓學生接觸,這樣才能在課堂上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慾望。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知識水平確定預習要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設計預習提綱,以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也要檢查預習的結果,蒐集學生碰到的疑難問題,以梳理、整合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

(四)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要遵循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根據他們的生活儲備創設教學情境,以滿足他們的探究慾望,活躍課堂氣氛;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做遊戲、講故事、直觀演示、做實驗、動手實踐等活動中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

(五)科學分組,加強培訓

建立學習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分組一定要科學、合理:既要考慮學生的成績,又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既要保證小組成員的相對穩定,又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不斷優化小組結構,建立科學和諧的學習小組。組員分工要明確,組長、副組長、記錄員、發言人、聯絡員要職責分明,各司其職。實施組員角色定期輪換制度,讓全體組員都得到不同的鍛鍊。同時,要採用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加強組長、組員培訓工作。學校要定期組織通識培訓,使組長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掌握主持小組討論的技巧,讓組員學會如何傾聽他人發言、與人合作討論、表述自己的觀點。值得強調的是,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情況適時點撥,在實踐中讓學生學會小組合作學習。

(六)分層設計,有效練習

數學練習既是學生鞏固知識的主要手段,又是教師檢測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師要重視數學練習的設計,緊扣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設計練習題,體現基礎性、層次性、多樣性。具體來說,練習設計既要注重練習的多樣性,設計基礎題、探究題、實踐題等,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又要關注數學基礎知識,檢測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分層設計,以不斷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

(七)關注評價,構建機制

我們既要重視課堂語言評價,又要構建高效課堂的評價機制。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生在課堂上的閃光點,對學生正確的或者有創意的回答給予充分肯定,或點頭稱讚、或微笑表揚,同時對學生錯誤回答也要認真傾聽,而不能諷刺和嘲笑。此外,我們還要根據根據高效課堂的教學要求,借鑑各名校課堂教學評價的先進經驗,結合農村數學教學情況和學生實際構建小組評價的新機制。

國小高效課堂教學論文 篇三

高效課堂教學的制約因素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就是課堂教學。聚焦課堂,建設高效的課堂,歷來成爲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的中心。爲切實實施高效課堂的教學,就需要對影響高效課堂的因素進行調查研究。近期筆者經過深入調查和思考發現影響課堂高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錯誤、陳舊的教育觀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扮演學生學習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把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代代相傳的教學方式和傳統習慣仍左右着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行爲。主要表現在:

1、“教師主體”觀

唐代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孔子也雲:“三人行必有我師”、表面上看來似乎都在強調教師的核心地位、教師的責任。而我們長期以來實施的也正是課堂以教師講爲主,學生以聽、記爲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體,學生是被動接受的客體的觀念在部分教師心中仍然根深蒂固。

2、“高分高效”觀

由於大學聯考仍然主要看分數,現在部分教師認爲,教得再好不如考得好,考分是教學質量最有說服力的標準。唯分數論的教學質量觀,帶來的直接後果是隻看教學的結果而不重視甚至忽視了教學過程,更談不上對課堂教學科學性、高效性的研究。落後的教學理念、方法、行動大大制約了課堂改革的進程,造成了學生時間和精力的大量浪費。

3、“唯師命是從”觀

長期以來的一些觀點,如:老師說的就是對的,教師不容學生質疑;認爲自己比學生優越,對學生耳提面命,不能與學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這樣就自然阻隔了師生間的交往。教師缺乏激情,課堂缺少生機。

二、舊的思路方法和管理行爲

這遏制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發揮,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思維凝滯,學用脫節已然成爲低效課堂的共同症狀。具體表現爲:

1、語調單一,情境單一,教法單一

(1)很多教師在課堂上語調始終如一,無抑揚頓挫的語言觀念,使學生的思維很快鈍化,興奮點散化,區分不出教學的重點、難點。馬卡連柯說過:“只有在學會15種聲調來說到這裏來的時候,只有在學會在臉色、姿態和聲音的運用上能作出20種風格韻調的時候,我就變成了一個真正有技巧的人。”要做到,真的不容易。

(2)知識的導入,缺乏新鮮,甚至無導入,無法在短時間內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興趣。

(3)一節課45分鐘,只採用一種教法,多媒體利用不充分,學生精力難以長時間集中。

2、一言堂

有的教師的講解幾乎佔滿一堂課,教師以“講”得好爲最大滿足,不關注學生的感受如何,不關注學生學得如何,依靠課後的強化訓練和重複操練來加以鞏固,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這種課教學任務完成了,短期內考試成績也許不錯,但思維品質沒有提高、思維難度大的題目還是不會做,優生優不出,差生會更差。

3、預設問題淺

有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雖然關注了師生互動,但往往以預設的教學問題把學生納入自己事先搭好的教學框架。要不就是師生共同探究的問題過於簡單,要麼是事實性的問題和重複一些陳述性知識,學生閱讀課本不加深入思考就可以找到答案;要麼是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幾乎沒有激發學生思維的問題,這會影響學生思維的密度和深度,不利於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4、低效互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形式,注重形式上的師生互動,忽視了活動的效益,不關注教學目標的落實,更不能將教學目標巧妙地落實到互動的過程中,看似熱熱鬧鬧,但教學目標的落實變得虛無縹渺。

5、起點高,落差大

教師缺少對學生原有知識的研究,不能很好地考慮基礎年級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例題越舉越難,階梯越設越少,不少問題學生當堂就沒有聽懂,或似懂非懂。不少問題教師自認爲已經講清楚了學生看懂了,但是對學生而言仍然不知道知識概念的本質,學生課後做類似題目、還是不會,更不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不僅如此,教師在課後作業的佈置上,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鞏固練習和整齊劃一的作業多,分層分類選擇的作業少,造成優生吃不飽,學困生疲於奔命,根本沒時間自己思考、歸納和感悟。

總之,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有很多細節的東西需要認真思考,在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依據教學實際進行有效的改革,應該能夠收到好的效果。

國小高效課堂教學論文 篇四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關鍵

1、善於聯繫生活,培養興趣。數學源於生活,新修訂的《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教師要努力爲學生搭建觀察和操作的平臺,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體會數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數學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博大精深。

2、利用直觀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調動興趣。即用具體、形象、生動的教具或多媒體課件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他們將抽象的思維轉化爲形象思維,通過看、摸、聽、說等多種形式經歷思維的轉變。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並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

二、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是目的

數學是一門藝術,通過數學學習,可以使人的思維更活躍,思想更開闊。學習數學就是要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領會其中的內涵,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

1、通過課堂教學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想方設法把學生推到臺前,教師轉到幕後,讓學生在觀察、實驗、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中體驗知識,感受知識蘊涵的思想,這樣,學生掌握的知識就是能動的、靈活的,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才能走得更遠。

2、運用數學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當學生遇到難題或存在困惑時,教師要利用時機,巧妙點撥,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機整合,想方設法用不同的思路解決同樣的問題,多種方法、多種途徑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3、拓展學生數學思維,豐富積累。國小生知識面狹窄、不善於想象和沒有創造精神的學生的思維是有限的,學好數學就會舉步維艱、困難重重。所以,教師在平時就要求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加強知識的積累,厚積薄發。例如:組織學生辦數學手抄報、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數學競賽活動、數學遊戲、推薦閱讀好的數學書報等系列活動,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知識,滲透思想,從而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

三、發展學生的思維是根本

發展學生的思維,是現代數學教育的根本,學生思維貫穿於數學教與學的始終,學生學會自己發現問題或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就要求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把學生強烈的精神需求轉化爲數學思維活動。

1、創設情景,啓發誘導,發展學生思維。學生如果能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說明學生思維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要讓學生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關鍵是教師要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把抽象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激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增強學生求知的慾望,把實際生活和數學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感知知識就在日常生活中,實際生活又離不開數學。

2、學會探究,發展學生思維。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和方法是獲取知識、發展學生思維的工具,當學生興趣高漲,產生強烈求知慾時,他們會積極主動探索。課堂教學就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學生的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大膽質疑,這樣纔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

四、總結

總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上應以生爲本,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發展學生思維爲核心和落腳點,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徹底改變高分低能的現象。

國小高效課堂教學論文 篇五

摘要: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主陣地,在國小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每一個體育教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從良好的備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等方面來淺談如何實現國小體育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國小體育;高效性;備課;師生關係;教學方法;運動強度

現代教育思想認爲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不只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還要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體育教育就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因此,體育教育在當下的教育活動中扮演的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國小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成爲每一位體育教師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課題。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如何體現在以下幾點:是否落實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否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學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否得到了提高等。體育教師作爲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要實現這些教學要求,提高國小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備課環節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良好的備課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但是,隨着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做着同樣的事情,很多教師對於自己的備課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倦怠心理,往往只是抄襲和敷衍,爲了應付學校的常規檢查而做,忽略了備課的重要性。沒有課前的認真準備,課堂教學會出現雜亂無章的現象,要改變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教育教學和體育專業的理論學習

體育教師要不斷學習和研究,吃透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要求,確定每節體育課的三維目標,以此爲依據來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如在學習投擲內容時,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講解投擲的方法和技巧,學生就會沒什麼興趣,教師反覆多次示範和講解只會讓學生感到厭煩無趣。所以,我們可以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將學生在平時常用的一些投擲行爲導入到投擲教學中,由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開展得有聲有色,“把生活引入課堂”這種新的體育教學思想與傳統單一的競技體育相比,更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這樣的改變也需要體育教師改變傳統的備課思路和教學方法。

(二)認真備教材

教材是教師設計各種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教師要通過對教材的整體把握來確定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有了正確的教學目標,教師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活動,才能提高國小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確定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難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設計教學活動,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將重難點知識逐一化解,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認真備學生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告訴我們,學生纔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我們的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的發展爲根本,採用適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所以,要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前的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特點來設計教學內容,做到因材施教。如對於比較活躍的班級,教師可以適當減少一些遊戲或者競賽環節,以激發學生的疑問爲主,在控制學生情緒的同時,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參與意識;對於比較踏實穩重的班級,教師可以多采用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不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就是有效的。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在國小體育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讓學生動起來,積極地參與到各項教學活動中,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願意親近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相關訓練。因此,我們可以說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拉近和學生的距離,還要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關心學生,毫無保留地向學生貢獻出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充分尊重和信任他們,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和關愛,這樣,他們纔會“親其師,信其道”,把對教師的喜愛和信任轉移到體育訓練當中來,積極投身到各項體育活動和訓練當中。然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起到示範作用,讓學生看到教師的專業素養,從而產生對教師的欽佩和羨慕之情,隨後學生便會積極地去接受教師佈置的各項訓練任務。

三、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一)聯繫日常生活進行體育教學

國小階段的體育教學主要是訓練學生一些基本的活動能力,如走、跑、跳、平衡等,而這些體育技能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並不陌生,在進行系統的體育學習之前,他們往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驗。所以,在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體育活動入手,讓學生總結自己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和課堂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親切,產生主動性,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高效性。

(二)創設疑問激發學生積極思維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國小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設計一些相關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問題的設計一定要以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學習能力爲依據,層層遞進,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體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實現教學目標。通過設疑解疑的教學方法,學生的思維在不斷地深入和拓展,比起單一枯燥地講解來,學生的興趣明顯要高,尤其是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尤爲有效。

總之,要實現國小體育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教師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深入瞭解學生,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探索和總結,將對學生的訓練落到實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國小體育課堂上學有所獲,健康成長!

國小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論文 篇六

摘要:從農村地區國小語文教學的實際及擔任農村地區國小語文教學的經驗出發,對比新課改前後農村國小語文教學模式的變化,理性思考農村國小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新課改;國小語文;高效課堂

要做到讓學生在短期內學習好語文知識,同時又要避免不同學科之間的搶時間,讓學生全面均衡成長和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下對國小語文教學的內在要求之一。爲了實現農村地區國小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語文教師要不斷研究和實踐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我校自新課改實施起,就不斷研究和實踐在農村地區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經過多年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高效課堂模式,現將經驗總結如下。

一、紮實備課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

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課前紮實備課,高效課堂的實現也依賴於此。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大都忙於批改作業,將學生作業的完成好壞看作是能否上好一節課的關鍵。這樣一方面導致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批改作業上,忽略了備課的重要性,很多教師都是依靠現成的參考教案盲目隨意地進行教學;另外一方面,這一情況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直接影響高效課堂的有效建立。這種情況在農村國小語文教學中尤其突出。衆所周知,農村國小語文教學相比城市,有着更大的教學困難和障礙。因此,我們語文備課組一致認爲高效課堂的成功與否在於課前有沒有紮實備課。

(一)重視研讀課標要求

很多教師認爲語文課最好教,這是因爲他們都忽視了語文課標。在備課之前,必須做好對課標的研讀,然後根據要求將課程標準分解到每個模塊、每個單元、每篇課文甚至是每節課中,真正落實好課程目標,爲高效課堂保駕護航。

(二)重視課本內容的鑑賞

在給學生上課之前,教師自己首先要認真品味文章,領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內涵,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這一點對農村地區的語文教學更爲重要。農村地區的國小生閱讀量相比城市孩子較少,領悟能力也相對較弱,這個差距的彌補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我們的語文教師,只有讀透了文章,才能給農村的國小生講透內容,才能做到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挖掘適宜的教學資源

農村地區的國小教學資源相對落後,很多地方還沒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在缺乏這些設備的情況下,有些教學內容會讓學生理解起來較爲抽象和困難。因此,需要在承認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深入挖掘當地特有的教學資源,用類似的農村資源去替代,實現教學目標和要求,實現高效課堂。在教學行爲上,儘可能發揮農村地區的優勢,彌補劣勢,促進高效課堂的形成。比如教學中,讓學生在親近農村特有的自然環境中去有感情地朗讀,這也是對語文教學中“語言”的培養。

(四)重視學生學情分析

農村地區學生相比城市孩子,存在其特殊性。因此在備課之前,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瞭解,瞭解他們的學習狀況、興趣愛好、生活閱歷以及心理需求,然後根據瞭解到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他們身心發展和要求的語文教學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合理建構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關鍵

(一)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新課程相比傳統教學的一大理念就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地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全面發展、持續發展。因此,在師生關係上,教師要以“合作者”的身份進行語文教學。這對於農村的國小生來說尤爲重要。通過與學生的合作和交流,幫助學生自己去發現未知,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讓農村地區的學生不再感到膽怯和羞澀,保證他們能夠以更加旺盛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語文和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去。

(二)及時評價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國小生不同於中學生,他們學習的動力一般來說不夠持久。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良好表現適時地做出較爲客觀的評價。當然,這種評價不是單純地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爲依據,要求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激發他們對於學習的興趣,保持學習的持久性。當然,評價必須是建立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不能隨意化、擴大化以及無原則化。同時要明確,評價並不是單純的表揚,教師要明白適當的批評也同樣具有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和功能,要做到批評與讚賞相輔相成。

總之,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中師生關係是雙邊互動的,這點在農村語文教學中更加重要。高效課堂的構建是爲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不斷鑽研教學方法,創建更加科學合理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需求,做到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小燕。構建農村國小語文高效課堂之淺見[J]。國小教學參考,2010(8):19.

[2]李秀雲。關於構建農村國小語文高效課堂的點滴體會[J]。學週刊,2015(7):101.

[3]李生堂。農村中國小語文課堂高效教學實踐體會[J]。中學教學參考,2013(22):58.

國小高效課堂教學論文 篇七

一、倡導“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思考能力等等,他們會有耐心的去攻克自己不會的數學題,然後可能會思考出不同的解題方法,對於一些需要進行實際操作的題型也會自己主動的進行動手操作。比如在學習《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時,學生對於圖形和物體的認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到實際的物體,讓學生自主的學習,學生可以自己親手製作各種的實物的同時還會發揮他們的創新意識進行創新出一些他們想象的物體等等,這些方面的改變,對於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是功不可沒的。因此,我們要大力倡導自主學習課堂模式,致力於增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主張“自主學習”課堂模式,提高老師教學能力

“自主學習”式的課堂模式所體現出來的優勢不僅僅是依附於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它也在老師教學質量方面得到極大的驗證。自主學習課堂模式,使得老師的業務能力與科研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它幫助老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等等,改變了之前課堂的教學面貌。自主學習,使得老師的教學不再僅僅侷限於教材內容式的封閉教學,老師可以利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去進行教學,也可以將自己獨特的想法真正的付諸於實踐,達到多種方法進行結合、綜合運用、敢於創新。另外,這種課堂模式也改變了以往一直以理性因素爲主的教學,老師要結合理性因素與非理性因素,加大非理性因素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教導學生獨立思考、相互合作、開放思維、標新立異等觀念,激發學生自主創新、力爭上游等意識。從各個方面進行觀察,教師的教學水平都有大幅提高,以及教師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等也得到顯著地提高。例如老師在教授《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單元時,老師不會再呆板的按照課本的內容來教學,完全可以老師講解一種運算規律,然後讓學生髮揮想象對下面的一些運算規律進行大膽的猜測與自學,不會的可以與同學商量或者問老師,這樣不但節省了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與互學能力,一舉多得。

三、藉助“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建立平等師生關係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的地位一直是不可逾越的,學生只能夠被動式的接受老師的教學,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會給學生一種壓迫感,在某些地方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觀點只是一味的接受老師的思想與觀念,完全丟失了一個個體該有的自主性與掌控力。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也是一直處於靜態的模式,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這樣對於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都會存在很大的阻力與侷限性。自主教學模式的開展,徹底改變了先前以老師爲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不斷地加強,這使得師生之間的關係在不斷地改善,學生對老師也不會只有敬畏,而是慢慢的轉化成爲一種朋友的關係;師生之間的教學也有靜態模式轉換爲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並且進行實踐的動態模式。這些改變對於師生雙方都是有益無害的,平等的師生關係可以讓師生進行更好的溝通與交流,也會讓師生更新自己的觀念、激發自身的意識,使得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有更好的默契。老師可以藉助教授《三角形》時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與老師討論交流,實現更好地教學與學習。

四、結語

自主學習作爲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它更新了老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觀念,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競爭等方面的意識,爲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主學習”課堂模式的應用,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的教學能力,而且大大改善了師生之間的關係,使得師生之間建立起民主、平等的良好關係。自主學習的課堂模式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應用使得學生爲以後數學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對數學的熱愛,也會讓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輕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