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現代教育技術淺談論文【精品多篇】

現代教育技術淺談論文【精品多篇】

淺談現代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論文 篇一

摘要:在今天的教育體系中現代教育技術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也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現代教育技術在八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遺憾。縱觀人類教育技術發展歷史,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始終是影響教育技術變革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爲現代教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教育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概念界定

教育技術的。概念總的來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理解,“教育技術”的科學概念應是“人類在教育活動中所採用的一切物質手段和指導有效使用物質手段的理論、方法和經驗的總和”。它內含有型教育技術與無形教育技術兩個層面。

1994年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將教育技術定義爲:“教育技術是爲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對有關的學習過程與學習資源進行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

20xx年美國與技術協會在總結將近十年來教育技術的發展狀況,提出了關於教育技術的最新定義:教育技術是通過創造、使用和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和改善績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規範的實踐。

狹義的教育技術是指在解決教育、教學問題中所運用的媒體技術和系統技術。

二、現代教育技術發展五階段

信息技術作爲教育技術的基礎,爲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傳播和應用的保障。從整個過程上看,教育活動就是主體間信息傳播的活動,信息所依賴以傳播的主體是——媒介,傳播之於教育,如同勞動工具之於生產,人類社會的變化因爲勞動工具的變化而更迭,同樣,教育形式的變化也因傳播媒介的變化而變化。人類歷史上共有4次信息媒介革命,教育領域也因此發生了4次變革。而現在正在進行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它將帶來傳統教育的一次根本的轉換。

第一階段,口頭語言階段,人類在語言產生之前,教育的手段主要依靠簡單的聲音、動作、生產勞作本身來傳遞信息的。口頭語言、形體語言現在成爲教育活動中一種最古老、最有效、最間接的主要傳播技術,人類的任何教育傳播都離不開語言技術和形體技術。

第二階段,文字傳遞階段,在原始時代,隨着人口的不斷增加,所分佈的範圍不斷的擴大,簡單的口傳語言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略微複雜的信息傳遞需求,這時手工文字出現了,希臘人創造了新的表達符號——字母文字並且謄寫到羊皮紙上,隨着這種手寫載體的引入,也隨之掀開了人類文明的新篇章。

第三階段,印刷時代文字傳遞階段,印刷時代的到來無疑加速了信息的傳播,印刷技術的出現,大量印刷品的面世使書籍成爲一種普遍運用的文字教材,不但豐富了教育形式,而且節省了口傳階段的時間和精力,印刷技術在教育技術史上影響深遠,印刷技術也被稱爲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第四階段,電子傳播階段,語言和文字出現後成爲學校教育的重要物質手段,然而,電子傳播媒介的出現讓世界縮小成爲一個“地球村”,從簡單的文字書寫到影像書寫,人類進入了高級的語言傳播時代——視聽時代。“視聽時代”給人們帶來了感官上的盛宴,豐富了視覺的衝擊,加速了人類信息的傳播,對未來的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帶來更爲深遠的影響。

第五階段,數字傳播階段,今天我們的時代被稱爲“數字的時代”,不錯,20世紀90年代以後,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智能技術、數字廣播電視傳播技術的出現標準着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逐步成熟。這時,互聯網作爲所有傳媒技術的集大成者來到了這個數字時代,它以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表達符號準確豐富、支持互相傳播的功能,徹底改造和變革了信息傳播的生態環境,從而引發了教育教學的重大變革。

三、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1、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的發展。

教學形式多元化 教育者作爲教學工作的引導者在教學工作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教學形式又是教育者教育工作的重點組成部分。現代教育技術的出現,讓原本單一乏味的書本教學轉變爲形式多樣的計算機教學、多媒體教學。這樣的轉變增加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豐富化 隨着時代的發展信息流通速度的加快,簡單的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當代教育的需求,靈活運用課程資源和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探索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探索多種課堂學習方式,通過不斷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逐漸養成自主質疑的思維品質,最終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以提高學生的素質。

教學方法時尚化 情景教學法,以多媒體展示情景資料、圖片或播放視頻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情景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實現教學目的。上課時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教師選擇適當的教學材料,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質疑探究的慾望,鼓勵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自主質疑,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尋求新的發現,獲得新的認識。

教學模式直觀化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教學內容可以再現於課堂,給學生提供直觀的學習場景,變抽象爲具體,變空洞爲生動,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得他們積極投身於課堂教學,它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

學生學習興趣化 心理學家認爲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最後的激發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也就是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的內在動機,這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在課堂上,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當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後,自然而然就會逐漸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師生交流平臺化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就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教學過程,學會學習,使他們成爲真正的學習主體,而現代教育技術作爲師生間溝通的平臺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方便了師生的溝通。

2、現代教育技術妨礙“教育”的發展。

以“技術”爲中心,偏離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迅速,不斷的推出新的教學技術方式。組織開展教育管理信息化、信息化教學、教育信息技術研究和教育信息化應用創新培訓,也只是提升了技術水平,忽略了教育與技術的銜接,偏離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對學生的健康也造成影響 專家認爲長時間使用電腦時眨眼次數不足使用電腦的人普遍患有乾眼症,即容易眼乾、眼紅和疲倦。另外學生長期使用計算機導致頸腰部的發病率大大增強。頸腰部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椎間盤壓力增大,會引起頸腰部慢性疼疼和僵直以及椎間盤突出,同時還會誘發腿疼、麻木、無力,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了不良影響。

與社會應用脫節 我們可以看到,教學設計的理論往往比較抽象、宏觀,作爲教學設計模式提到的一些環節、要素,理論講的頭頭是道。可這些靜止的、有限的理論一旦和具體的、動態的、多樣的教學實踐聯繫起來,就缺乏可操作性的實際環節,即使教學專家也很難把握其實質,更別說新手了。

四、結語:

受時間、資料、個人能力所限,關於現代教育技術對我國教育的影響問題本文對其剖析不夠深入,對教育理論、教育方法和手段問題沒有涉及,這些問題有待於日後繼續予以深入研究。

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篇二

當今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已越來越爲廣大師生所認同,作爲學生將理論知識得到實際訓練的有效途徑,實驗課程的開展及相關教學策略的完善勢在必行,然而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良好開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如何以教學目標爲宗旨,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教學措施並改革方案是教育工作者亟需解決的問題。

1、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良好開展的重要性

物理知識揭示的是事物的普遍規律,其理論知識雖然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學生卻很少有從生活中發現並實踐物理規律的認識,物理實驗能夠爲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實踐平臺,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激勵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生科學嚴謹的求知作風。從長遠來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自身發展,對於我國未來科技更高水平的發展,推進科學強國的策略有着直接關聯。

2、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界定

高中物理實驗課程的進行,主要以教師首先講授實驗相關理論知識,儀器的操作和具體的步驟,由學生進行具體操作,從而使物理知識得到應用,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加深對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而所謂有效性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認真聽課,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給予學生充分展現個性的空間,提高其思維,動手與創造的能力。

3、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開展面臨的問題

3.1學生興趣不足

部分學生在實驗時態度較爲敷衍,只爲單純完成學習任務,思維較爲提留在表面,少於對實驗更深層次的探究。由於對實驗的不重視,學生對課程的認識不夠深入,導致物理實驗教學的課堂有效性十分有限。爲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課的重要性的認識並提升學習興趣是一條必經途徑。

3.2實驗數量及時間有限

一方面,實驗儀器老化現象較爲普遍,也有部分損壞,而學校在實驗儀器的更新補充與修繕方面都較爲輕視,從而影響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教學質量,也不利於引起學生的重視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高中實驗教學的開展。另一方面,實驗教學在課程數量以及時間的安排上也有不合理之處,高中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卷面成績,更由於大學聯考中不設立對學生實驗動手能力的考覈,學生多重視理論課成績的提高,導致高中生實驗課程數量不足,學校在課程時間安排上也有不當之處。

3.3實驗內容有侷限性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內容多侷限於書本內容,內容不僅缺乏創新,實驗模式和實驗類型都過於單一,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往往爲圖簡便,將需要學生進行的實驗直接通過教師演示從而省略學生實踐的過程。或者教師過於詳細地講解實驗過程甚至於面面俱到,或者將學生實驗過程簡化,減少了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率和機會,弱化了對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和動手能力的訓練。

4、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要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需要綜合考慮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措施,通過多方面教學手段的配合整體提高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

4.1實驗資源方面

鑑於高中物理實驗的進行本質上是爲加深學生對課堂與教材內容的理解,而由於實驗資源的侷限,往往難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學目的,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重視對實驗資源的應用能力以及開發實驗資源的能力,事實上,在學校資源不能滿足學生需求時,教師可以應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比如塑料瓶,玻璃杯一類,既可以補充實驗用具,由於其可操作空間大,又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物理實驗與化學實驗不同,取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不僅操作簡單,危險性低,同時又不乏準確性。其普遍性也爲學生自身隨時開展實驗提供了有利條件,進而幫助學生現場觀察物理現象,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從而達到提高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4.2實驗課程的數量與課程安排方面

一方面,針對高中物理實驗課程安排的數量不夠,學校可以將實驗數量在合理範圍內適當提高,對於需要進行實驗課的內容儘量在理論課結束後相對開展實驗課,進而對理論課內容加以鞏固。

4.3學生自主實驗方面

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往往簡化教學步驟,以自身演示取代學生操作步驟,使學生從操作者變爲觀察者,針對這一點,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明確其指導者的職責,在實驗過程中行使其指導者、組織者、設計者的責任,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同時注重對其能力的培養,充分給予學生自我演示的機會,使學生成爲課程的主導者。教師應轉變其傳統的教學觀念,爲學生創造實驗條件並提供幫助,掌控課程節奏,激發其學習興趣。

4.4仿真技術的應用

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仿真教學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有很大的應用空間,一方面,科學技術爲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成爲一種可能,另一方面,多媒體技術相較於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有更爲直觀的優勢,仿真教學可以演示物理現象,如自由落體等,對於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大有裨益。5總結良好開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意義深遠,然而當今高中物理實驗的教學仍舊面臨諸多問題,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師教學理念存在弊端,實驗設備上也有需要改變之處,針對這些問題改變教學觀念,制定相應教學措施並積極實施勢在必行。

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篇三

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在編寫教案時,都要明確教學目的、重點、難點、課時安排和教學過程等,甚至對自己的語言、表情、和板書等都有所考慮,對於教具、實物、模型和實驗都要事先做好準備。

其目的在於讓學生明確和接受所要講解的知識。有了多媒體技術,這一切都變得更容易實現了。

因爲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響來創造教學的文體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有助於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具體的說,在現在各科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有如下幾點作用:

一、調整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然而許多的教學內容通常本身較爲枯燥無味,這就需要每位教師善於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國小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如在教學“長方形的面積”時,老是運用公式計算面積,學生感覺比較厭倦,爲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思路,運用多媒體出示了一道“智慧爺爺”出的思考題:把一個正方形裁成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裁成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之和與正方形周長有何變化?把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它們的周長又有何變化?先讓學生根據題意想象,然後再電腦演示。演示過程中,畫面不斷閃爍,使學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長的變化。

同學們一看,興趣來了。最後讓學生互相討論,就這樣讓學生在開放自由的情況下解決了該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

二、形象導入新課,創設學習情景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啓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爲主動,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如低年級學生,他們的定向能力尚處在較低的層次,他們的注意狀態仍然取決於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異的刺激活動而興奮起來。

針對這些情況,運用多媒體,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鋤禾》這課,在導入新課時,可以用一組“動畫”:“太陽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辛勤的農民手拿鋤頭用力地耕種,大顆大顆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下來,滴入稻田裏。”

此情此景,學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認識,隨後,我又在圖畫上方出示古詩,詩句和圖相對照,激起學生思維的層層漣漪。對於剛纔“明於心而不明於口”的心理狀態,立刻解決帶點字鋤、汗、粒等的解釋已是一觸即發了。

三、突出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

傳統的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方法是變革教學手段。

由於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爲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圓柱的體積”一課時,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柱體積計算公式推導這一重點,電腦演示把一個圓柱體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後把圓柱切開,通過動畫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平均分的份數越多,就越接近於長方體)。

反覆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並最後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體積與原來的圓柱的體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麼?通過動畫演示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體的底面積、高與圓柱的底面積、高的關係,從而推導出求圓柱的體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增強訓練密度,提高教學效果

在練習鞏固中,由於運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大大增加。這時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難點。

當學生出錯後(電腦錄音)耐心地勸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來一次,這符合國小生爭強好勝的性格,生動有趣地複習鞏固了新識。 總之,恰當地選準多媒體的運用與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要考慮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饋情況,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適當增強課件的智能化。

就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纔可以說是得多媒體教學之精髓了。

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篇四

【關鍵詞】歷史教學;鄉土歷史;學習興趣;求知慾;心理壓力

鄉土歷史是中國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中國歷史血脈相連。挖掘鄉土歷史,有助於優化歷史教學,還能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下面,筆者結合張掖鄉土歷史在國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挖掘鄉土歷史,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鄉土歷史作爲我們周邊的史料,很多流傳於民間,有些本身就生動直觀地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對於這些地方史料,學生或多或少地知曉一些,但很多還未曾注意到或不甚清楚。鄉土歷史中許多內容在教科書中沒有也不可能涉及到,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情節生動、趣味性很強的內容,學生非常容易接受。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穿插一些,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如在教學七年級歷史第十六課“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時,可聯繫“張騫出使西域”和“絲綢之路”的內容,向學生講述張掖地名的由來,張掖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在這一過程中,還可引導學生講述自己所知曉的一些鄉土歷史,從而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課堂變得生動起來。採用這種生動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歷史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可增強他們歷史學習的積極性。

二、挖掘鄉土歷史,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增強學生的求知慾

在歷史教學中適當地穿插一些鄉土歷史,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從教科書中獲得的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學習到教科書中所沒有的知識,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如在學習“西漢的民族關係”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漢武帝派大將霍去病西出隴西征匈奴,收復河西走廊,設立河西四郡,張掖就是其中的一郡,並向學生介紹四郡名稱的來歷。這樣講授,必能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歷史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強化學生歷史學習的心理傾向,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望,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挖掘鄉土歷史,可以減輕學生心理壓力

國中歷史課程本身是國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也是會考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若過分地強調其考試的價值,勢必會使學生產生很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而在教學中穿插一些鄉土歷史,採用一種“愉快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主動探討和充滿樂趣的氛圍中接受知識,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就能掌握該知識點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框架。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遼西夏與北宋並立”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簡要介紹一下張掖的大佛寺:大佛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即公元1098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曆史。爲了加強對河西的經營和管理,西夏政權曾積極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其中包括興建寺院、翻譯佛經等。到崇宗李乾順統治時期,西夏國力鼎盛,張掖的大佛寺就是在這一時期修建的。並讓學生自己說說知道的一些本地區的鄉土歷史,以加深印象。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西夏政權建立的時間、建立者以及都城這一考點,消除學生面對考試的恐懼心理。

四、挖掘鄉土歷史,可以增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國中歷史中的古代史內容讓學生感到非常陌生、遙遠,加之國中學生的知識面本來就很窄,他們學習起來不易掌握,有些還很難理解。而適當地結合一些與之相關的鄉土歷史知識進行講解,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有利於學生增強對課本相關知識的理解、掌握。如在講到張騫通西域或開闢絲綢之路這一節時,好多學生不理解爲什麼漢武帝要派張騫出使西域。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講述:當時河西走廊(包括張掖)的大部分地區被匈奴所佔領,而原來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大月氏卻被匈奴趕到西域,同時,匈奴又不斷地騷擾西漢邊境。是故,張騫通西域的主觀目的就是爲了聯絡大月氏來共同夾擊匈奴。這樣一講,不但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助於其對歷史知識的掌握。

五、挖掘鄉土歷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國中歷史本身就是一門很好的德育課程,其德育的滲透作用是其他科目所不能替代的。張掖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著名人物,如張騫、霍去病、隋煬帝、元世祖、高孟、高金城以及西路軍鏖戰高臺、血戰倪家營等,他們的很多事蹟流傳於民間,有一些人或許不爲人知,但他們卻爲張掖或者國家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教師通過對他們立志成才或保家衛國英雄事蹟的講述,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從這些歷史人物的身上學到很多崇高的品質、做人的道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篇五

一、教師要研究舞蹈課堂教學語言的特點,以生爲本,以學定教

1、教師要研究課堂語言教學的特點在中職舞蹈教學的課堂中,教師要用肢體語言表現美,要用口頭語言展現美,讓學生懂得肢體語言的塑造和教師口語語言的講解之間的關係,讓學生邊進行肢體模仿,邊用口頭語言與師生進行交流,以便進一步掌握教學內容。教師要加強教研,思考課堂語言的特點,使自己的課堂語言能夠具有科學性、形象性、情感性,教師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語言瞭解教師的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在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講解中完成正確的舞蹈動作,在形象生動的語言中掌握舞蹈的技巧。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懂得舞蹈是情感的一種體現,只有內心具有豐富的情感,深刻把握舞蹈的情感精髓,才能更好地受到情感的陶冶,用舞蹈的肢體語言將情感展現出來。作爲中職舞蹈教師,舞蹈語言的情感性不僅體現在教師要善於講解每一種以及每一個舞蹈的情感內涵,而且還體現在教師要善於運用鼓勵性的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能夠自覺強化自身的舞蹈訓練。

2、以生爲本,以學定教中職舞蹈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運用各種學生喜歡的教學語言進行教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要使學生對藝術作品由生理的感官感受上升爲心理層次的接受,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審美體驗。教師在思考課堂語言的時候,要將學生的接受能力放在首位,要能夠做到以生爲本,以學定教。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舞蹈理論知識以及舞蹈能力,再結合教學內容思考應該運用什麼樣的教學語言進行課堂語言教學,教師要以學定教,課堂上的教學語言要能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讓學生能夠聽得懂,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完成舞蹈訓練。教師的課堂語言越具有智慧性,越能將教學內容詮釋地更加精妙,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舞蹈理論知識進行舞蹈訓練。

二、課堂語言在舞蹈教學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1、科學性運用課堂語言必不可少舞蹈課尤其是基訓課是非常艱苦以及枯燥的,學生在基訓課中難免會覺得枯燥。課堂上教師的肢體展示學生可能不是很瞭解,而且教師身體力行的示範會讓學生把握不住舞蹈訓練的重點,教師一邊進行肢體展示,一邊告訴學生每一個動作的順序規格,告訴學生每一個動作的訓練重點是什麼,教師還要告訴學生錯誤動作與正確動作之間的區別。教師科學性的語言指導不僅讓學生知其然,更能讓學生知其所以演,讓學生在掌握舞蹈術語的過程中學會運用肢體進行實踐。如在芭蕾課的訓練中,哪種動作應該做到什麼程度,教師的語言指導越精確,學生的訓練纔會事半功倍。

2、教師課堂語言讓舞蹈教學變得更就有藝術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語言會讓舞蹈訓練變得張弛有度,快慢結合。如在組合化舞蹈訓練的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會讓增加了藝術元素以及藝術色彩的舞蹈訓練變得容易一些。在組合化舞蹈訓練中,動作與動作地銜接顯得尤爲重要,而學生能夠高效完成舞蹈組合,單憑教師的肢體展示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教會學生怎麼樣完成舞蹈動作的銜接,如何進行動作轉換。教師的課堂語言讓舞蹈教學變得更加具有藝術性。總之,在中職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舞蹈肢體語言的展示,而且要重視課堂口頭語言的輔助作用。教師要運用口頭教學語言和舞蹈肢體語言巧妙配合,強化學生的舞蹈能力,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學習舞蹈理論知識,提升自己舞蹈肢體展示能力。

現代教育技術淺談論文 篇六

摘要:知識經濟初見端倪, 社會和科技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作爲培養人才、提高社會發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主要手段——教育工作承擔着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任。對此, 高校教師不僅要立足於知識的傳授, 更要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從而提高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核心競爭力, 使國家在科技和社會發展中搶佔有利先機。本文就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進行論述, 並提出瞭如何在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以期推動我國創新型國家發展助力[1]。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創新; 思維能力; 培養; 教學;

一、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作用

(一) 現代教育技術改觀傳統教學方式

在傳統教學中, 教師一味採用講授法爲學生傳遞新知。然而, 學生的學習往往可以從多種感官中獲取新知, 教師的教學僅靠教師的語言進行描述, 導致了學生思維能力弱化、思維能力提升有限, 更束縛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在這種教學現狀中, 學生的創新思維難以獲得發展創新能力不足。而現代教育技術依託互聯網和多媒體設備, 爲新知的呈現形式提供了多種可能, 更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諸多便捷。對此, 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增大課堂教學容量, 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更讓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其知識展現形式多樣性的優勢, 爲學生的思維發展提供了諸多憑藉物, 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2]。

(二) 現代教育技術創建多種教學情境

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堅持, 學生對新知的獲取應當基於學生已有的實際經驗和知識, 良好的教學效果應當是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學習過程的。對此, 情境教學法是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爲指導的、促進學生生成性更強的教學方式。而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使得教學情境突破了傳統教學教師用語言和文字描述教學情境的有限性, 爲豐富教學情境的創建提供了多種可能, 更由與互聯網資源的豐富性, 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同時, 由於教學情境往往具有更強的應用性, 這使學生能夠基於教學情境中的實際生活對新知產生聯想和應用, 增強了現實生活和新知的整合性, 增強學生對新知的應用意識, 提高學生基於實際生活產生創新行爲的可能性[3]。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措施

(一) 深度挖掘教學資源, 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中,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 是學生賴以學習的憑藉物。但是, 教材受限於版面和教材容量等因素的限制, 僅能依賴文字爲學生傳遞信息。而學生僅靠閱讀進行信息獲取的方式往往過於單一, 即便是在教師詳盡的解讀中, 也難以讓學生獲得充分透徹的認識, 更難以讓學生基於教材這一有限的教學資源發展其思維能力。對此, 教師就要基於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 結合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 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首先, 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資源的探尋和挖掘, 並將多樣化、具有高度豐富性的教學資源呈現給學生, 使學生在大量資源中獲得對新知更加深入的認識, 同時讓學生的視野得以拓展, 展開想象的翅膀, 增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4]。

(二) 豐富教學情境, 引發學生聯想

大學生思維敏捷, 想象力豐富, 思維能力具有高度活躍性。因此, 對大學生的培養應當基於學生的思維發展現狀和認知發展現狀, 創設有助於學生聯想的教學情境, 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對此, 教師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讓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情境中, 結合自己的經驗和教師的引導, 構建出更具個人特色的、具有獨特性認識結構, 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對此, 在教學情境的構建上, 教師要深度挖掘教學資源, 提高知識的整合性, 讓學生既能夠基於生活獲取新知, 還能從新知中產生聯想, 更能夠在對新知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基於個體的獨特性, 獲得更具創新性的思維能力。此外, 在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上, 教師還要改觀傳統教學中灌輸式教學的不足, 適當爲學生的學習留白, 讓學生在引導式和啓發式的教學情境中, 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 提升自身的思維水平, 爲學生創新型思維能力的發展保駕護航[5]。

(三) 增加評價手段,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行爲和學習結果的反饋, 也是調控學生後續學習行爲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 教師充分認識到教學評價對學生的重要影響, 力爭以發展性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對此, 教師可以採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進行評價, 讓教學對學生的考察更加客觀全面, 從而挖掘學生的發展潛能, 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此外, 還要注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包括基礎知識和技能, 還包括對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探索各種解決方案、合作與交流、表達與溝通、判斷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等諸多方面的評價;注重評價給學生帶來的激勵作用, 教師的評價要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進步, 讓他們體驗成功和學習的興趣, 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信心。

三、總結

現代教育技術爲當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諸多可能。對此, 教師就要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利用, 讓學生在教師和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中, 獲得更強的創新能力, 逐步建立自身的社會適應性, 讓國家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中創新實力更強。

參考文獻

[1]常樹春, 孫永軍。現代教育技術與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黑龍江社會科學, 20xx, (03) :152—154。

[2]李禾。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xx, (06) :127—129。

[3]冒國平。關注學生的創新思維, 實施有效教學[J]。吉林教育, 20xx, (02) :101。

[4]朱小英, 馬德俊。基於多媒體技術的思維導圖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小電教, 20xx, (z1) :56—58。

[5]石豔英。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J]。華章, 20xx, (04) :89。

現代教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論文 篇七

【摘要】

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游戲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爲遊戲具有學生的參與度高,可以使學生手腦結合,在遊戲的過程中可以愉悅身心和提高智力等優勢,使這一遊戲教學法成爲一種教學手段。

【關鍵詞】

國小體育;遊戲教學;學習積極性

一、在預備活動中的體育遊戲所體現的作用

第一,給學生一個熱身引導。注意力不集中是所有國小生的通病,所以如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關鍵,在這個問題中我們可以加入一些遊戲的方式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教師可以和學生玩。例如,接力賽、成語接龍、過背跳等遊戲,讓國小生集中精神,提高自己的專注度。

第二,當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集中後,就要進行身體上的訓練,畢竟身體纔是一切表現形式的主體。讓身體做好準備,在準備中一般分爲兩種類型,一般性準備方式和專業性的準備方式。教師可以依據不同的活動形式選擇不同的遊戲種類,但是教材中給了我們更加良好的解釋,在書本中說“只要可以”達到服務學生的目的,使學生加入學習的行列中來,不論選擇哪一種活動類型和遊戲玩法都可以。例如,在進行“實鉛球”的課堂中,教師可以開始把鉛球先換成籃球,足球等重量比較輕的球類,不至於學生一開始就有精神上的壓力,在課堂學習的後期再把籃球和足球這些球類換成鉛球,進行正規的教學活動。在一步步循序漸進中讓國小生學會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用最好的狀態進行課堂學習。

二、技術技能教育中體育遊戲的影響

在體育技術能力這一教學中,穿插使用正確的遊戲種類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並提高課堂的活躍度,藉此改變課堂尷尬的氣氛。在這一方面重點介紹三點內容。

第一,在體育的課堂中的高強度訓練下,可以有效果地讓學生學會更加標準的基礎動作和行爲學習,舉個例子:在學習羽毛球的練習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使用“多人組隊的練習”“雙人來回式拍打”“自單人學習”等方法加深自己對於羽毛球學習中標準動作和基礎打的鞏固,這種練習方式的相比較其他訓練方式擁有着極大地能動性,更加的靈活和可行。不僅僅只是增加了學習羽毛球的興趣這麼簡單,對於教學的正常進行擁有着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二,在體育課上,跑步佔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每一節體育課上必須要進行的一項活動。跑步可以提高學生的心肺水平,長時間的劇烈運動也可以達到鍛鍊學生意志的作用,而這一作用同時也是爲什麼國家的學校重視課間跑操的原因,再回到體育課堂上來講,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標準的馬拉松式的練習盡行跑步運動,在400米的操場一遍又一遍地跑步,就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感和害怕感,對於國小生的而言這種反應會更加明顯,對於課堂的進行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在這一事實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給跑步設立一定的場景,讓枯燥的跑步變成有趣的遊戲,讓學生在開心的遊戲中奔跑和追逐,在高興地氛圍之中達到最終的學習的目的,教師也可以在愉快的環境中進行自己的學習計劃。

第三,是籃球類學習。這種學習在教學中不是處於重要的地位,在這精簡的說明一下,籃球的學習不適用於每一個學生,因爲學習籃球對於學生的要求很高,但是對於參差不齊的學生就要求教師適當的降低難度和減少學習中的要求,讓每一個學生在心中有一個學習體會盡、就可以了,學生達到學習的目的就可以完成教學目標。最後,要留意的是,在體育教學中加入技能訓練,要注意學生不同階段的表現,對於不同階段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最大程度地讓學生學會技能、學會體育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體育動作的標準。

三、體育遊戲在身體素質訓練中的作用

如今,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逐年下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成爲了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由於國小生不喜歡受拘束喜歡自由自在地玩耍,對於這一特性讓不少教師頗爲頭疼,並且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在寬闊的體育場無法進行下去,針對這一表現就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精神素質,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進行一些團體遊戲如“推小車遊戲”“丟沙包遊戲”等,這些遊戲的參與度相對較高,對於身體素質的要求較低,並且可以多次玩耍和練習。在遊戲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精神得到放鬆,也可以在其中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對於教學的任務實現也沒有阻礙作用,使得“魚”和“熊掌”兼得。有這樣的好處,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使用這一方式。

四、在整理活動中體育遊戲的作用

在整理活動中引入體育遊戲,對於身體各個技能的恢復有積極地促進作用,放鬆了我們的身體和解放了我們的神經系統,我們可以使用“人體划船遊戲”“過山洞”等遊戲達到目的。五、總結在體育課堂中科學地使用遊戲,對於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結合學生的特徵,教師要擇優選擇遊戲方式,巧妙地組織學生進行活動,合理有序地完成遊戲進程,讓學生在遊戲中發現問題,克服問題,讓學生得到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友和.淺談體育遊戲在國小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企業教育,2011,(20).

現代教育技術淺談論文 篇八

論文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 高職教學 應用

論文摘要:高職教學的特點是實用,要求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需要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與保障。針對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選擇、安排和組織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及其他教學資源,形成合理的教學結構,就必須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組合教學設計。

現代教育技術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直接影響教學目標達到的程度。現代教育技術是指具備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形和圖像等能力的新技術,它是一種基於計算機技術的綜合技術,包括數了化信息處理技術、音頻和視頻技術、人工智能和模式識別技術、通信技術、圖形和圖像技術、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等,是一門跨學科的、正在發展的高新技術。現代教育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材發生巨大的變化,使其不僅有文字、靜態圖像,還具有動態圖像和語音等;它使一些在傳統教學手段下很難表達的教學內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象能形象、生動、直觀地顯示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它能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成爲解決學時矛盾的重要途徑;它能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將授課內容上網,爲學生的課外學習提供輔導;它能集中全體教師的智慧與教學經驗,使教學內容更加規範有序;它能免除教師上課時板書的勞累,而更多地注意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講授。

1高職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現狀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信息量變大,而且變換快,大多數學生對授課教師基本滿意,認爲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很投入,能夠結合新技術進行創新教學,認爲“一對一”與“一對多”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了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的優勢互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存在盲目性。並非所有課程的教學都有必要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作爲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其使用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爲宗旨,不應該“一刀切”、“一哄而上”。例如,用屏幕顯示某些公式的推導過程顯得機械、呆板,無法體現教師生動形象的指導思路,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技術亟待提高。總的來看,教師的多媒體課件製作技術參差不齊,有的課件只是讓書本搬家,把屏幕當成電子黑板;有的課件只是“繡花枕頭稻草芯”,多媒體課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網絡功能的優勢得不到體現;有的教師授課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學生瞪着眼睛看,教師圍着電腦轉”的現象;此外,多媒體教學過於隨機,缺少集體備課(審查課件)和試講等環節。

2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需要,整合現代教育技術,組合運用多種媒體

教學媒體在高職教學中的合理選擇就是要針對“必需”、“夠用”的理論教學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實訓教學內容,既要分析媒體在完成教學目標中所起的作用,又要考慮該媒體引入教學過程所需的經濟價值。“必需”、“夠用”爲原則的理論教學,教師可藉助現代教學媒體,如幻燈片、投影膠片提供某一事物典型現象或過程,組織學生觀摩,設疑質間,引導學生思考並激發爭論。學生通過豐富的靜、動態圖像信息,認真觀察、思考並參與討論,理解其特點、特徵、掌握結論和規律。需要強調的是,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和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需考慮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和媒體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教學媒體,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專長去呈現不同性質的教學內容,以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應該看到,各種教學媒體均有不同的特性與功能,同時也存在各自的侷限性。所以,要研究媒體的基本性質和各自的特性,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需要,去選擇、設計和組合運用多種媒體,把教學媒體的表現力、重現力、接觸面、參與性和受控性有效地作用於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環境中,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將有極大的幫助。 在高職教學領域推廣應用多媒體組合教學的目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教師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在實踐性環節中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內容,改變高職教育傳統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黑板上開機器、在書本上種田的局面;讓學生有儘量多的機會參與教學實踐,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手、口、腦並用;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實踐性環節中技能訓練的教學,可通過攝錄像設備將學生整個實踐過程實錄下來,通過錄放設備再現其操作過程進行分析、評價、使學生了解自我,找尋與規範的差距。處於教學過程中主導地位的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觀摩來自規範動作錄像資料和教師本身的示範演示,分解技能操作的基本要素,組織學生按要求進行實踐;提出評價實踐水平的標準。而學生則根據要求,參與實踐,觀摩實踐過程中的相關資料,自我分析、評價與修正。其中演示、示範可根據動態圖像信號的需要,結合現代媒體的特點組合,從而達到實踐性環節教學過程的優化。

傳統的教育手段主要依靠有經驗的教師將知識或技能傳授給學生,而計算機可以部分代替教師,教導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使計算機,特別是微型計算機具備模擬教學行爲的能力,可以代替教師的一部分作用。儘管計算機不能取代教師的全部作用,但在某些方面卻能超越教師的能力。教育軟件使得學生變強迫學習爲自願學習。扮演教師角色的教學軟件要精心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強制學習變爲自願學習,讓使用者感到利用軟件學習是輕鬆愉快的。計算機可以把枯燥的重複變成充滿樂趣、富有啓發性的遊戲,通過遊戲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於找出隱蔽信息、獲得高分及快速反應上面,在學生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大量有意設計的練習作爲遊戲繼續的條件提出。

計算機爲學生提供了一種場景,隨着交互的不斷進行,學生遇到的不再是狹窄的、只有單一正確答案的世界,而是隨不同模式出現時所表示的一系列選擇,這些選擇又取決於提供給計算機的信息。學生可以使用軟件工具或編寫程序“教”計算機執行某些特殊的任務,如使用文罕處理程序、書寫自己的論文、解數學方程等。從使用現成的商品軟件開始,逐步學習一種或幾種計算機語言,再到自己編寫程序解決問題。通過求解複雜問題,學生的創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對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很大作用。在一些模擬遊戲中學習者必須建立模型或全面思考決策對付程序提出的挑戰。計算機作爲工具爲學習者提供教學設備和工具。例如,文字處理軟件爲學生學習寫作提供了嶄新、方便的工具;利用繪圖軟件作圖,利用音樂軟件進行音樂製作,使用形形色色的“電子百科全書”可以迅速檢索到所需的信息等。計算機作爲工具將使學校的教學課程、內容和方法發生很大的變化,既可協助學生完成特定的任務,也可爲學生的創造性活動提供機會。總之,計算機在教育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隨着計算機應用的逐漸深入和推廣,人們對傳統教育方式的認識將會改變,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也會發生很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