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加強赴外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機制

港口與環境工程學院

關於加強赴外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機制

關於加強赴外學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機制

隨着國際合作的不斷深化, 學生國際視野與國際競爭力的培養已成爲高校育人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目前我院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國際交流項目,在2019級新生中,有3名同學參加學校“新生助飛計劃”,赴境外參加短期交流學習,2018級有一名同學赴臺灣地區中原大學交流學習。

受到不同國情、體制和思想文化的影響, 不斷增長的赴海外交流學生也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形勢下,我院在以下方面加強教育管理工作:

一、發揮好思想政治輔導員核心作用地位

從輔導員層面而言, 一定要做好學生出國後的後勤管理工作, 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方式, 主動關心學生在國外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 及時幫助他們解決相關難題, 鼓勵他們克服困難, 堅持學有所成, 讓他們感受到班級的溫暖, 學校的關心和祖國的關愛, 同時通過“互聯網+”模式與學生就國內外最近的形式與政策做相關探討, 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發言, 以便了解其在國外的思想動態, 對於一些不正確的觀點和言論, 適當地進行引導, 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二、利用好“互聯網+“思想教育形式”

學院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 藉助各類網站, 建立多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平臺, 創建多元化的溝通渠道, 整合教育資源, 大膽創新教學模式, 鼓勵學生參與到相關活動中來,例如參與到日常團課學習等。引導他們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 激勵他們擔負起中外文化溝通的使命, 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主義教育, 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 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紮實做好家校定期聯繫機制

留學生在國外的身心健康成長, 離不開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因此家長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擔負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過言傳身教使子女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學院建立定期的家校聯繫機制,在生活、學生等方面關注關心赴外學生狀態,在關心與關愛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四、在赴外前後做好教育引導內容

海外交流學生雖然都有一定的語言基礎, 但是對對象國的生活習俗、交通常識、溝通禮儀等方面的知識比較模糊, 如果授課時對相關專業的學生有針對性的教學, 出國後可以減少陌生感, 從而更容易的融入本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進行更多的愛國主義教育, 增強愛國信念和民族認同感。留學生是中國人的一面鏡子, 代表的是中國人的形象, 他們的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展示的是中國人的品質和德行, 所以牢固樹立他們的愛國情懷, 才能客觀公正地向外國人傳播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 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如果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缺乏認同感和自信心, 就很難促進中外文化的積極交流與溝通, 甚至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如荒廢學業, 打架鬥毆甚至犯罪, 嚴重損害了中國留學生的整體形象, 更有甚者政治立場不堅定, 思想覺悟低, 還會做出一些危害祖國和人民安全的事情。因此, 要豐富並加強赴海外交流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導他們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 激勵他們擔負起中外文化溝通的使命, 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主義教育, 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 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針對赴外交流完成返校後的同學,及時搭建平臺,分享交流心得,引導赴外交流學生分享好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方面的成果。

新形勢下赴海外交流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創新是機遇也是挑戰, 而“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 我們只有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開拓創新, 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堅持以人爲本, 爲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注入新血液, 迴歸教育本質, 打造健康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同時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遵循從實踐到理論、理論再回歸實踐的過程, 才能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巨大作用, 才能全面做好赴海外交流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他們的思想政治素養得以全面提高, 從而在留學期間樹立良好中國形象, 講好中國故事。

港口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