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數學 一年級教案(整理15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5篇《國小數學 一年級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數學 一年級教案》相關的範文。

國小數學 一年級教案(整理15篇)

篇1: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詳細介紹:

[教學內容]同樣多、多些、少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的方法,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1.複習。

教師親切地對學生說:昨天,我們初步認識了1至10各數,誰能將第三行的同學從前往後數一數?誰能將第二排的同學從左向右數一數?誰能數出第一扇窗戶的玻璃有多少塊?

2.進行新課。

(1)教學“同樣多”。

投影出示4個蘿蔔(圖),教師提問:老師擺了幾個蘿蔔?教師再出示4只小兔(圖),提問:老師擺了幾隻小兔?然後,教師把每一個蘿蔔與每一隻小兔用小棒連起來,告訴學生:這表示一隻小兔吃一個蘿蔔,一隻小兔吃一個蘿蔔,一隻小兔吃一個蘿蔔,一隻小兔吃一個蘿蔔(教師一邊指,一邊說)。

誰能像老師這樣指着圖說圖意。指名讓同學說;同桌之間互相說。

教師繼續問:有多餘的蘿蔔嗎?有多餘的小兔嗎?

教師小結:沒有多餘的蘿蔔,也沒有多餘的小兔。教師再次強調:一個蘿蔔對着一隻小兔,沒有多餘的蘿蔔,也沒有多餘的小兔,就是說蘿蔔和小兔同樣多。

請同學們像教師說的那樣,自己說給自己聽聽。

(2)全班動手操作。

請一名同學到前面的磁性黑板上擺,其他人在桌面上擺。

要求:先擺2個圓(可以橫着擺,也可以豎着擺),再在圓的旁邊(或下面)擺正方形(一個正方形要對着一個圓),正方形要和圓同樣多。教師行間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教師請大家跟磁性黑板上擺的圖比一比,看是否一樣。

接下來,全班同學獨立操作。

①第一排擺4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要求三角形和圓同樣多。

②第一行擺三角形(數量自己確定),在三角形的旁邊擺正方形,要求正方形和圓同樣多。

上面兩次操作,要讓學生每人都當小老師,檢查並幫助同桌擺的學具是否正確或規範。

教師重點提問:第②次擺了幾個三角形?幾個圓?圓和三角形怎麼樣?

(3)教學“多些、少些”。

①小雞比小鴨多。

教師出示投影:提問:不要數,說

出哪個多些?哪個少些?全班分小組討論,教師也深入到小組中去。

各小組派代表發言,最後統一認識:一隻小雞對一隻小鴨,小鴨和小雞對上了,沒有多餘的,可是小雞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雞多些,小鴨少些,也就是小雞比小鴨多。

②蘋果比桃少。

教師出示投影:既不要數,也不要

和別人討論,獨立思考,哪個多?哪個少?教師重點問:你是怎麼知道蘋果比桃少的?

③全班同學動手擺學具。

a.第一排擺3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和圓同樣多。

b.第一排擺3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多1個。

c.第一排擺4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少2個。

d.第一排擺圓(數量多少由自己決定),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多2個。

e.第一排擺圓(數量多少由自己決定),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少2個。

教學意圖:通過直觀與操作,初步建立“同樣多、多些、少些”的概念。

3.課堂練習。

(1)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

(2)哪個多?在多的一行的橫線上畫√。

(3)寫字準備練習。

教學意圖:圍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進行練習。

同樣多、多些、少些

篇2: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教學目的:

1、要求學生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統一爲加法運算的意義。

2、能初步掌握有關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分析:

重點:如何更準確地把加減混合運算統一成加法。

難點:將一個加減混合運算式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

教學過程:

一、知識導向:

本節是在對前面所學的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法則及減法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所以必須對有關法則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並能在運算中加以靈活運用。

二、新課:

1、知識基礎:

其一: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其二:有理數的減法法則。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義(運算符號及性質符號)

2、知識形成:

(引例)計算:

根據減法法則,按照運算順序,有:

原式

在一個加式裏,通常把各個加數的括號和它前面的加號省略不寫,即有:

這個式子仍看作和式,有兩種讀法,

按性質符號:讀作“負8、正10、負6、負4的和”

按運算意義:讀作“負8加上10減去6減去4”

例:把寫成省略加號的和的形式,並把它讀出來(兩種讀法)。

例:按運算順序直接計算:

三、鞏固訓練:

P46:1、2

四、知識小結:

本節課所涉及到的新知識點比較少,但在其中就特別注意的是,如何保證學生在省略特號時,能儘量減少錯誤的出現,並能對省略加號的算式的準確讀法。

五、家庭作業:

P47:1、23

六、每日預題:

如何結合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對有關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進行簡化運算?

找規律

二、教學目標:

⒈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初步認識顏色,圖形、物品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種顏色、物品及圖形。

⒉通過塗色、擺學具、佈置教室等活動,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推理和動手操作等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⒈通過塗色找出顏色的交替規律。

⒉通過操作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加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認識。

難點:通過塗顏色而不是擺卡片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

四、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師準備彩旗和五角星,學生準備塑料片。

五、教學過程:

㈠創設情境,激情引入。

師事先佈置好教室,掛上彩旗和五角星。

:小朋友們最喜歡過什麼節日啊?

生:新年、聖誕節、“六一”兒童節……

師:“六一”兒童節是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日,馬上就要到了,我們班準備開聯歡會慶祝;所以老師打算用這些彩旗和五角星來佈置一下教室,你們學得好看嗎?(……)爲什麼你們會覺得這樣掛好看呢?它們是不是隨便掛的啊?(……)它們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掛的,是有規律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找規律。(板書——找規律)

㈡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⒈師指着彩旗:老師的彩旗還沒掛完,要在這最後再掛上一面,你們猜猜,會是什麼顏色?

⒉生猜中顏色(黃色)。

⒊師:爲什麼你們都猜黃色呢?

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例1~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並能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通過塗顏色、擺學具等活動,增強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3、在經歷尋找規律過程中,體驗規律的美和創造的快樂。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發現事物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能用較清楚、完整的語言表述找出的規律

教具學具

準備好5支彩筆放在桌面上:大紅色、粉紅色、天藍色、草綠色、淡黃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師:剛纔在上課之前播放的那首歌小朋友們熟悉嗎?是哪一部動畫片啊?對,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今天它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睜大眼睛看,誰來了。(大屏幕出示:喜羊羊)小朋友鼓掌歡迎它。第二個會是誰呢?(大屏幕出示:灰太狼)

2、第三個又會是誰呢,陳老師請小朋友猜一猜……(大屏幕又出示:喜羊羊)是誰呀,又是喜羊羊,請小朋友繼續猜,第四個是誰,你猜……你爲什麼猜是灰太狼呢?(大屏幕又出示:灰太狼)又是灰太狼。

3、現在,誰能一口氣猜出第五個?第六個呢?你能確定嗎?爲什麼這麼肯定?說說理由。

4、師:像這樣一隻羊、一隻狼;又一隻羊、又一隻狼;再一隻羊、再一隻狼,它們排列時的順序是重複出現的,在數學上我們把像這樣的排列叫作——規律(板書:規律),今天這節課咱們就和喜羊羊一塊兒來——找——規律,(板書:找)。

5、激趣:請看大屏幕,小羊還給每個小朋友帶來了3顆星星:懶羊羊帶來的是發言星,送給大聲發言的寶貝;喜羊羊帶來的是智慧星,送給愛動腦筋的寶貝;美羊羊帶來的是快樂星,咱們來比比看,哪個小朋友從老師手上摘走的星星最多。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師:請看大屏幕,(出示主題圖)再過10天小朋友最喜歡的節日就要到了,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六一兒童節)你看,圖上的小朋友們可高興了,他們把教室佈置的多麼漂亮啊,仔細觀察,圖上的小朋友是用什麼來佈置教室的?誰會說完整話?再仔細觀察,你有什麼發現?

2、圖中有規律?有些什麼規律?誰能夠用上“又、再”來具體說說圖中的排列規律。

3、想一想:這最後一面彩旗應該選什麼顏色的?小朋友觀察的很仔細,說的也很棒,下面請大家翻開數學書第88頁,找到大屏幕上的例題1,鉛筆握在手,按照自己發現的規律在書上選一選,圈一圈。

4、指名訂正並說一說:最後一朵彩花你選什麼顏色的?燈籠呢,小朋友呢?

5、想一想:這些小朋友爲什麼要這樣有規律的掛彩花、燈籠和彩旗呢?

6、小結:有規律的排列不但能讓我們猜出下一個是什麼,還能給我們帶來一種美的享受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一)塗一塗。

1、喜羊羊問小朋友:你們能用手中的彩筆按照規律塗顏色嗎?仔細觀察數學書第89頁的例題3和“做一做”。,每一行圖形是按什麼規律塗的顏色,並按照這樣的規律接着往下塗一塗嗎。

2、學生自主塗一塗。

3、指名訂正。如果從右往左觀察第5行圖形,你會發現規律……變了。

2、小結:看來啊,同一行圖形,如果觀察的角度不同,找到的規律也會不同

(二)擺一擺。

1、小朋友兩人合作,先用這些學具在桌面上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再按照你們設計的規律把擺好的圖形一個一個的粘上去,完成任務後把你們的作品拿到黑板前展示出來。比比看,哪兩個同學最有創意,擺出來的規律與衆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學具來擺一擺並粘貼在卡紙上。

3、學生展示作品。

4、老師隨機選取作品評價。

(三)比一比。

1、灰太狼挑戰小朋友,請看大屏幕:仔細看,下一個是誰?

2、每次請一個小朋友來答題,其他的同學來當評委,用yes或no表示意見。答對一個一顆星,答對兩個兩顆星,答對三個三顆星。要說完整話。

3、學生搶答,師隨機介紹圓形和方形排列的規律。

(四)笑一笑。

1、師:我們勝利了,灰太狼被打敗羅,它現在是什麼心情呢,我們一起去看看:灰太狼,唉。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心情呢,大聲說出來。

2、想一想:你們能用有規律的笑聲或動作來表示一下開心的心情嗎?哪個寶貝最有創意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欣賞規律的美:條紋衣服,牀上用品、櫥櫃、花瓶、連續紋樣等。(和前後左右的同學指一指,說一說規律在哪裏?規律美不美?)

2、課堂小結。小朋友,規律美吧,今天你學會找規律的本領之後,你就多了一雙會找規律的眼睛。陳老師相信,只要你認真觀察,你一定能從生活中找到更多美的規律。

3、請小朋友拿出3顆小星星,想一想,這節課你說了嗎?你會了嗎?你開心嗎?你做到幾樣就摘下幾顆星貼在數學書上。

4、學生誠實評價自己。

篇3: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感知空間中物體的相互位置關係,初步理解上與下、左與右是相對的概念。

2、能力目標: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本領帶小動物們安家,並相互說一說它們住在哪裏,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3、情感目標: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體驗數學課程的人文價值。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知空間中物體的相互位置關係。

教學難點:

知道上與下、左與右是相對的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海的變化真大啊!很多小朋友都搬了新家。我們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亞和小巧也搬家了,住在一棟新房子裏。他們邀請歡歡和樂樂去做客,我們去瞧一瞧!

二、共同探討,獲取新知。

師:這棟房子裏住了哪些人?對!他們都住在一棟房子裏。歡歡和樂樂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聽!歡歡正在問樂樂:“你知道小巧住在哪裏嗎?”樂樂怎麼回答呢?我們聽仔細了:“太簡單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層左面的房間裏。”

[板書]樂樂把這一層叫做?(上面一層)這一層是?(中間一層)那麼這一層就是?(下面一層)。樂樂把這裏叫做?(左面的房間)這裏是?(中間的房間)那麼這裏就是?(右面的房間)。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新本領“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課題]

所以他說小巧住在?(上面一層左面的房間裏)我們要像樂樂一樣把話說完整,先說哪一層再說哪一面的房間,一起說一遍“小巧住在?”。老師請兩個小朋友把剛纔歡歡和樂樂的對話再說一遍。

師:會嗎?樂樂要考考我們,聽好了:“小朋友,你們會不會用上中下、左中右來說一說其他人住在哪裏呢?”這幅圖在我們書上,請你們看着書小組內兩人一組,一個演歡歡提問,另一個演樂樂回答。

師:現在老師請每組派兩個小朋友來演歡歡和樂樂。注意別的小朋友提過的問題就不要再提了。

三、針對練習,鞏固新知。

1.師:樂樂說小朋友們真棒!這回輪到歡歡要考考大家了。請你圈一圈,誰住在紫顏色的房間中?(講評第一題)師:會嗎?請做書上第2大題。

2.師:剛纔是告訴我們房間,讓我們圈出誰住在裏面。這回反一反,告訴你一個人,請你把他的房間塗上顏色。有問題嗎?請做第3大題。

3.師:歡歡說小朋友們真厲害,他和樂樂又想了許多問題要難倒你們,怕不怕?這些問題是第4大題,請你們小組內輕輕地說一遍。

師:我們來開小火車。

4.師:最後我們來做搶答題。第一個舉手的小朋友才能回答問題,答對者拿一顆五角星,答錯者扣一顆五角星。預備開始!

(1)誰住在小丁丁的左面,小巧的的右面?(小淘氣)

(2)誰住在小胖的右面,小亞的上面?(亮亮)

(3)誰住在小丁丁的下面,康康的上面?(外婆)

(4)誰住在亮亮的左面,小巧的下面?(小胖)

(5)誰住在小胖右面的、下面的房間裏?(康康)

(6)誰住在康康上面的、左面的房間裏?(小胖)

(7)誰住在外婆下面的、右面的房間裏?(小亞)

(8)誰住在亮亮左面的、上面的房間裏?(小淘氣)

(9)誰住在外婆下面的、旁邊的房間裏?(小玲和小亞)

(10)誰住在外婆上面的、旁邊的'房間裏?(小巧和小丁丁)

四、公開練習,聯繫實際。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上中下、左中右。這些小動物們請小朋友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帶它們安家。聽清要求小組合作,給小動物安家後互相說一說它們住在哪裏?

篇4: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學習目標

1、進一步熟悉分式方程的解法;

2、會列分式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

實際生活中相關工程問題類的分式方程應用題的分析應用.

學習難點

將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係用分式方程來表示並且求得結果.

學習過程

一、知識鏈接:

1、解方程

(1)(2)

2、八年級學生去距學校10千米的博物館參觀,一部分同學騎自行車先走,過了20分鐘後,其餘同學乘汽車出發,結果他們同時到達。已知汽車的速度是騎車同學速度的2倍,求騎車同學的速度。

(1)此題中所包含的相等關係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設騎車同學的速度爲x千米/時,則汽車所用的時間爲________________小時,騎車同學所用的時間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時。

(3)列出方程,並解答.

二、探究新知

例1兩個工程隊共同參與一項築路工程,甲隊單獨施工一個月完成總工程的,這時增加了乙隊,兩隊又共同工作了半個月,總工程全部完成,哪個隊的施工速度快?

練習:甲,乙做某種機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時比乙多做6個,甲做90個所用的時間與乙做60個所用的時間相等。求甲,乙每小時各做多少個?

例2某次列車平均提速 vkm/h.用相同的時間,列車提速前行駛skm,提速後比提速前多行駛50km,提速前列車的平均速度爲多少?

練習:甲、乙兩人分別從距目的地6km和10km的兩地同時出發,甲、乙的速度比是3:4,結果甲比乙提前20min到達目的'地.求甲、乙的速度。

三、鞏固練習:

1、某化肥廠原計劃每天生產化肥x噸,由於採取了新技術,每天多生產化肥3噸,實際生產180噸與原計劃生產120噸的時間相等,那麼適合x的方程是().

2、部分學生自行組織春遊,預計費用120元,後來又有2名學生參加,總費用不變,這樣每人可少交3元,若設原來這部分學生的人數是x人,則可列方程爲.

3、某市爲進一步緩解交通擁堵現象,決定修建一條從市中心到飛機場的輕軌鐵路.實際施工時,每月的工效比原計劃提高了20%,結果提前5個月完成這一工程.求原計劃完成這一工程的時間是多少月?

4、我市某校爲了創建書香校園,去年購進一批圖書,經瞭解,科普書的單價比文學書的單價多4元,用12000元購進的科普書與用8000元購進的文學書本數相等,今年文學書和科普書的單價和去年相比保持不變,該校打算用10000元再購進一批文學書和科普書,問購進文學書550本後至多還能購進多少本科普書?

5、某工廠加工某種產品,機器每小時加工產品的數量比手工每小時加工產品的數量的2倍多9件,若加工1800件這樣的產品,機器加工所用的時間是手工加工所用時間的倍,求手工每小時加工產品的數量.

四、課後反思:

篇5: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1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6、7,並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體驗“發現生活中的數的樂趣,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熱愛勞動及分工合作的意識。

通過學生觀察、操作、發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2學情分析

通過學生觀察、操作、發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重點難點

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6和7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

學生會正確書寫數字6。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情境導入

1、猜數遊戲

老師伸手指學生猜數(前面學習了的數字2、4、0、3、5、1)

學生活動齊說2、4、0、3、5、1。

2、給數字排序

生0、1、2、3、4、5(從小到大)

生5、4、3、2、1、0(從大到小)

3、導出6和7,揭示課題

師你想知道5的後面是誰嗎你想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6和7。 (板書課題6和7的認識)

活動2【講授】講授

(一)數數

課件出示39頁認識6和7的主題圖,並讓學生仔細觀察。

1、圖上有些什麼請小朋友們數一數,同桌說一說。

2、學生彙報觀察結果有桌椅、老師、同學、黑板。

師追問物體和人的個數。

生彙報桌子(6)、椅子(7)、老師(1)、同學(6)等。

3、你是怎樣數的還可以怎樣數、

4、小結小朋友,我們要做一個講衛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我們剛纔都是按照1、2、3、4、5、6、7的順序數數的。在數數中我們發現,數5個以後再數1個就是6個,接着6再數1個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認數

同桌互數人物圖和點子圖。

(1)師同學們再數一數第39頁下面的人物圖和點子圖,看分別有多少個。

教學活動貼出數字卡片6和7。

(2)師你能拿出表示6的學具嗎你能用它們擺成你喜歡的圖形嗎

(三)數序

導語你知道6是怎麼來的嗎5的後面又該是數字幾呢

1、師出示計數器,演示先撥1個珠子。

學生活動齊數1、2、3、4、5。

師5個珠子再添1顆是幾(齊讀5添1是6)

師6個珠子再添1顆是幾(齊讀6添上1是7)

2、出示直尺圖,鞏固數序。

師直尺的起點是用哪個數字表示只寫出0、1、2、3、4、5、( )、( ),你知道( )裏填什麼(填6和7,6寫在5的後面,7寫在6的後面)

3、數序。

(1)師誰能從1數到7,從7倒數到1

學生活動指名數。?

(2)師5的後面是誰6的後面是誰7的前面是誰誰和誰是5的相鄰數誰和誰是6的相鄰數誰是5和7的中間數

(四)比較大小

1、出示點子圖這幾幅點子圖可以用數字幾表示(5、6、7)

前面我們認識了5,今天又認識了6和7,那你知道誰大誰小嗎

學生活動先觀察再比較,說發現。

5和6比誰多誰少6和7比呢你還能看出誰比誰少6比7小反過來可以怎麼說

2、完成書40頁填空

師它們用什麼符號表示?

學生活動填符號

3、學生彙報,集體訂正。

教師活動板書56,67,65,76

(五)序數

教師活動教師獎勵學生紅花,先發5朵,再發1朵,問學生是幾朵。

學生活動6名學生到前面。

師從左數第6個同學指的是誰從右數第6個同學是誰(指名回答)

生……

教師出示金魚圖一共有()缸魚,左數第7缸有()條魚,有7條魚的是第()缸。

1、觀察40頁金魚圖,找準起點,數一數這裏有幾缸金魚

2、先找一找那一缸裝了7條金魚從左邊數起看一看是第幾缸

3、從左邊數起找到第7缸,再數一數缸裏有多少條金魚

4、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並解答。

(六)書寫6和7

1、指導書寫數字6。

(1)學生觀察字形特點,6像什麼

(2)記住,6的筆順與0一樣,都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再從下到上,所不同的是,它的圓形佔的是下邊的一半。注意的是6要寫得圓滑。

2、指導書寫數字7。

7像什麼(7的字形像鐮刀)起筆,在上線的中間靠左一點寫橫,再接着像寫1那樣寫,注意橫要平。

3、學生練寫

三、鞏固拓展

1、練習43頁第1、2、3題。

2、看看身邊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來表示的。

3、遊戲。

師生互動舉身邊不同的物體(粉筆、板擦、書本等),生配合老師舉的物體說數字。

四、全課總結

5以後再數1個就是6,接着6再數1個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篇6: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1教學目標

能夠獨立地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並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在此基礎上,對計數單位“個(一)”、“十”、“百”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內各數的過程,及對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的估計,感受100以內各數的意義。

通過對100以內數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數數的興趣及估數的意識。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對計數單位“一(個)、十、百”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

數數過程中,接近整十數時的數數。

3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今天這節課,我們要認識比20更大的數100以內數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新授

(一)數數、掌握不同的數數方法

通過數老師的手指個數,複習10個一是十。通過數3個同學的手指個數掌握4種常用的數數方法,並滲透在數數時要根據實物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數數方法。

(二)畫圓建立數數的模型、掌握數的組成

1、讓學生用點數的方法數出班級學生人數,並滲透在點數時,不能快,也不能慢,一定要手口一致。

2、讓學生畫圓表示出班級學生人數

(1)讓學生在白紙上畫圓表示班級學生人數。畫之前思考,畫出的圓怎樣擺,能讓老師和學生不用數就能看出圓的個數。

(2)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在幾種有代表性的畫法當中自己觀察比較出那種畫法最容易看出圓的個數。

(3)(展示10個10個畫的作品)你知道34當中的3表示什麼意思嗎4又表示什麼意思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圈出3和4所對應的圓)34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3、出示老師畫的圓每行10個,共9行,再多3個。

(1)讓學生觀察老師畫了多少個圓是怎麼看出來的93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

(2)老師接着畫圓,請學生幫老師數一數,畫了多少個。畫到99個的時候,故意停下來,現在有多少個圓老師再畫一個是多少個你知道100裏面有幾個十嗎幾個十是一百(板書10個十是一百)

三、數數和數的組成鞏固練習,滲透估算的同時感受100的實際意義。

1、引導學生估計出書上第33頁小羊的只數,然後再10只10只的圈起來數出小羊的只數,教學中滲透估算方法。

2、展示100枝鉛筆。讓學生估計有多少枝鉛筆,再帶領學生10枝10枝、5枝5枝、2枝2枝、1枝1枝的數出鉛筆的枝數。並相機的說出相應數的組成。

3、通過觀察比較100枝鉛筆、100根小棒、100粒米和100枚硬幣,滲透估算的同時感受100的實際意義。

4、展示生活中的100及100以內的數,讓學生在課後尋找生活中100以內的數。

四、課堂小結和自我評價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共同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學習了100以內數的數數和數的組成。現在請你在書上第33頁進行自我評價如果你認爲本節課自己做到

1、能用不同方法進行數數,請給自己畫一個笑臉。

2、知道100以內的數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請再給自己畫一個笑臉。

3、認真聽別人發言,積極思考,請繼續給自己畫一個笑臉。

篇7: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6、7的組成。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6和7的組成。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7根,小圓片7個。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數數:從1數到7;從7數到1。

2、口答。

①6前面是幾?

②6後面是幾?

③與5相鄰的是幾?

二、新授

1、教學6的組成。

①把6個小圓片給塗上2種顏色,可以怎樣填?

打開書第41頁。在書上給小圓片塗色,教師巡視。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有順序的塗色。)

②讓學生結合自己塗的小圓片,完整填出6的組成。

③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2、教學7的組成。

問:將7個小方塊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呢?

①學生動手操作。

②小組內討論,有幾種分法?

③學生反饋,教師板書:777

615243

問:我們看到了每一組,還能想到什麼?

三、練習

1、對口令。

2、完成練習九的第4題。

篇8:國小數學一年級教案

第1課時 十幾減5、4、3、2

設計說明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多種計算方法,本節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靈活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所以教學設計具有如下兩個特點:

1.爲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出示例題以後,教師不再參與學生的活動,讓他們自由選擇計算方法解決問題,充分發散他們靈活的思維,獲得自主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注重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口述自己的思考過程,使學生能夠理清思路,熟練思考,在培養初步的推理能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水平。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複習鋪墊

1.填空。

7+( )=12 8+( )=14

6+( )=13 9+( )=15

2.口算。

16-7= 15-6= 12-9= 17-8=

16-8= 12-7= 11-6= 13-6=

3.請學生任選一道題說說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學習新課之前,針對新課的學習內容進行相應的口算練習,幫助學生回顧前面掌握的計算方法,方便學生遷移類推,順利地掌握新知。

⊙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例4。

師: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

生:我發現這些減法算式的減數都比較小,不超過5。

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例4中的題。

師:請你從這些算式中任選一道,先算出得數,再說說你的計算過程。

預設

生1:12-5=7,想10-5=5,5+2=7。

生2:11-4=7,想4+7=11,所以11-4=7。

生3:12-4=8,想4+8=12,所以12-4=8。

……

(教師板書學生的計算方法)

3.觀察比較,哪種方法更實用,更簡便?

師:同學們在計算的過程中,運用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更實用,更簡便呢?

預設

生1:我覺得“破十法”更實用,因爲先算10減幾比較容易。

生2:我覺得“想加算減法”更實用,因爲只需要一步就能算出結果。

生3:我也喜歡用“想加算減法”,因爲用一道加法算式能算出兩道減法算式的得數。

生4:“想加算減法”雖然簡便,但有時要很快想出另外一個加數比較困難,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用“破十法”。

……

師:運用什麼方法計算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只要能迅速、準確地算出得數即可。

設計意圖:計算十幾減5、4、3、2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只需爲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自主體會每種算法的優越性,達到熟練計算的目的。

篇9: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1教學目標

1、認識連加,理解連加的意義,初步滲透部分與整體的相對性;

2、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繫,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3、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對數學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1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並且初步學會解決圖畫信息和文章信息相結合的數學問題。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的意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初步理解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聯繫,感受連加計算的形成過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複習舊知

1、星期六小明坐上口算號列車去鄉下奶奶家,來算一算這些口算吧!

4+2= 3+2= 3 + 4= 2 + 2=

6+3= 5+1= 7 +3= 4 + 4=

2、看圖列式 PPT出示餵雞圖

同學們你們看小明正幫奶奶幹什麼呢地上有幾隻雞出示動態小雞,你們又看到了什麼

誰能試着把我們剛纔看到的完整的說出來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你會列式計算嗎

師板書5+2=7

請你們再看黑板,說說又看到了什麼又來了1只小雞,剛纔我們已經算出有7只了,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隻小雞呢怎麼列式計算

師板書7+1=8

活動2【講授】二、探究新知

1、小明又拿來一碗米,請同學們繼續看(ppt出示動態圖)誰能用“原來···來了···又來了···”完整地把題目的意思說出來(原來有5只小雞,來了2只小雞,又來了1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隻小雞)

A生說出題意 B你能像他這樣說一遍嗎C同學們齊讀題意

2、理解了題目的意思,你會列式嗎

板書5+2+1

3、對比剛纔我們同樣是求 一共有幾隻小雞第一種方法是我們熟悉的,用了兩次加法計算,第二種算式,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法哪兒不相同

4、師小結我們原來學的加法是把兩部分合起來,現在要連着再加一部分,像這樣把三個部分合起來的算式,我們可以叫它連加(板書連加)

5、認識了連加,跟老師一起讀算式5加2再加1

6、這個算式當中5表示什麼2表示什麼1表示什麼

7、5+2+1這裏有3個數字,應該先算誰和誰再算誰和誰呢

8、計算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活動3【練習】三、知識運用

1、導學案出示 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分組比賽

7+2+1 = 3+0+5 =

2、生活當中有許多連加的例子,你能用我們今天學的“原來···來了···又來了···”說句話嗎

2、同桌合作擺一擺,一人擺,一人列式計算

1人拿出8根水彩筆,擺成三部分,另一人根據擺好的圖,列出算式並且計算

3、導學案出示 燕子圖 看懂題意再列式計算

4、編寫連加算式

活動4【作業】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麼

活動5【導入】拓展延伸

1、多個數連加的算式1+2+3+4+5+6+7+8+9

2、( )+( )+ 4 = 9

篇10: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第1課時 數一數

【總課時數】: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準備】

1、掛圖或幻燈片,內容是課本第2~3頁學校開學圖。

2、小黑板一塊,內容是課本第4~5頁1~10的各數實物圖。

3、1~l0各數的數字卡片共l0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已是一年級學生了。這一節,我們上的是數學課。

師:數學課要學什麼本領呢?它要學的知識可多呢!

二、新授

1、教學“學校開學圖”。

出示放大圖。(指着掛圖向學生講解)

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裏都畫了些什麼?

(1)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2)指明學生說一說。

(3)問:圖上有幾座房子?有幾面紅旗?

師:一座房子,一面紅旗都是1件東西。

問:找一找還有什麼的數量是1的?

(板書“l”,全班同學讀兩遍。)

(4)問:有幾個同學向老師行禮?(2個同學)有幾個同學拉單槓?(2個同學)

問:圖裏還有什麼數量是2?

小結:2個同學向老師行禮,2個同學在看書,2個同學在觀看踢足球……它們的數量都是2。

(板書“2”,全班跟讀兩遍。)

(5)問:誰能說一說有幾個小朋友踢足球?(3個小朋友)

問:圖中還有哪些數量是3的?

小結:3個小朋友踢足球,3條凳子,3個女孩跳繩,它們的數量都是3。

(板書“3”,全班跟讀兩遍。)

(6)問:誰能說一說用哪個數字來表示垃圾桶有幾個?

(7)問:誰知道4數完以後該數幾?(老師板書“5”)

問:圖上還有什麼數量是5的?(5朵花)

(8)問:誰能說出數5以後是數幾呢?

(9)師:空中有7只飛鳥,就用7表示。

(板書“7”,全班跟讀兩遍。)

(10)問:7是在什麼數的後面?(在6的後面)數完7以後數幾呢?(板書“8”)

(11)師:數完8後數什麼數呢?

(板書“9”,跟讀兩遍)

請找出表示9的物體來。(圖上有9個女同學)

(12)問:請數一數圖中有多少個男同學?

(板書“10”,讀兩遍,齊讀從1數到10。)

小結:這幅圖幫助我們認識了1—10的各個數。這幅圖我們書上也有,就在課本的第2、3頁,(打開書)找一找課本的“2”、“3”在哪裏?

2、數一數、找一找教室裏有哪些實物的個數可以用我們剛纔所學的1—10來表示。

3、10個數字與圖形搭配。

4、用同樣的方法認識7、8、9、10及圖形。

5、小結:這10個數,我們幾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記牢。

6、鞏固認數。

看圖找數交朋友遊戲。

三、課堂總結

今天是小朋友們第一天上數學課,大家都很認真聽講,值得表揚。希望下節數學課的時候,大家勇敢一點,舉起你們的小手,回答問題好嗎?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課後小結】

篇11: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及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係,體會其相對性。

2.聯繫生活實際,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正確辨別“左”、“右”。

難點:初步確定“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反動作遊戲感知相對性。

師:我們前面認識了“上”、“下”,下面我們一起做個反動作練習的小遊戲,遊戲之前誰來說說什麼是反動作?(學生回答,師生共同做反動作遊戲。)

2.談話:在上課回答問題時,我們要舉手。大家舉起手來,比一比看誰舉得最好!

提問:你們知道你回答問題時舉的是哪隻手嗎?

學生回答:左手。

師:對了,回答問題時我們舉右手,那另一隻手是?

學生回答:左手。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兩個方位——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體的左右。

師:我們身體除了左右手,還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並指出來嗎?學生個別展示、彙報。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認識左右。

(1)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用左手和右手分別做哪些事情呢?

學生個別彙報。

(2)師:看來我們的左右手平時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這樣,讓我們一起來運動一下吧。

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1題。

教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3.擺一擺,進一步認識左右。

(1)師:請大家將學具盒裏的圓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個。根據要求擺一擺:三角形片放在圓片的左邊,正方形片放在圓片的右邊,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邊。?

學生按要求動手操作。

師提出問題:擺在最右邊的是什麼?最左邊的是什麼?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2)師:把自己擺的打亂順序,每個人模仿老師剛纔的問題,向同桌提三個問題,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學生同桌之間活動。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師:說說你的前後左右分別是哪位同學。

學生觀察、彙報。

2.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二的第2題。

學生觀察圖片,提出那個同學。

3.瞭解生活中的“左右”。(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

(1)出示少先隊員舉手的圖片(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右圖)

師:你知道少先隊員敬禮舉的是哪隻手嗎?

學生個別彙報。

師講述:少先隊員在敬禮時舉的是右手。

(2)出示標語牌“上下樓梯,請靠右行”。

教師:瞧,這是老師在學校樓梯旁的牆壁上拍到的照片,請大家一起念一念標語牌上的內容。

學生齊讀。

教師:你知道這標語牌上字的意思嗎?如果隨意走會有什麼後果呢?

學生個別彙報。

教師:對了,大家在上下樓梯時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會造成上下樓梯擁擠的結果了。

教師出示課本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左圖,提問:那麼這個小朋友現在該走哪邊呢?誰能幫助她。

學生個別彙報。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什麼?

生:左、右。

師:對!在生活中,我們要分清“左”和“右”,特別是在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這樣就比較安全了。

【板書筆記】:

左、右

在 的左邊

在 的左邊

【教學反思】:

“左、右”的教學內容是排在“上、下、前、後”之後。對於左、右,一年級的學生其實是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但在描述上學生很容易將左右混淆。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愛動,以遊戲形式融入教學環節中,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來感悟左右的相對性。在教學鞏固環節,發現少數學生對上下樓梯靠右行這一知識點還沒把握好,需要讓學生親自到樓梯上走一走,親身體驗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

篇12: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感。

2、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具準備:

例6的投影片、小小養殖場和鞏固練習l以及遊戲題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按順序寫敷.

2、62後面連續的五個數是( )。

62後面的第五個數是( )。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排列起來。

35、87、70、62、15、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師:紅球有幾個?(58個)藍球有幾個? (15個)黃球有幾個?(10個)

大家一起從15數到58,數的過程體會到15到58要經過好多的數。

教師告訴學生,58比15多得多,象剛纔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紅球比藍球多得多。

請一個同學從10數到15,從中感受到l0到15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說15比10多一些,象剛纔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黃球比藍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養殖場。

小組討論:小小養殖場,誰比誰多一些, 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的多等等。

三、鞏固練習。

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

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

(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

2、第43頁“做一做”

第1題:4人小組根據題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

第3題:看誰最聰明:你能想出幾種答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3、下面各數中,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得多,誰比誰少一些?

15、17、45

四、結課

篇13: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操作能力、對知識的總結概括能力。

3、體會知識的內在聯繫,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具學具:

課件、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12-5=

15+3=

4+9=

6+8=

3+7=

20+13=

30+14=

24+5=

2、說說24+5=你是怎麼進行計算的?

二、新課學習

1、出示主題圖:箱子裏24瓶礦泉水,外面有9瓶礦泉水,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

2、學生觀察,討論得到用加法計算,算式爲:24+9

3、請學生領用小棒來進行操作,演示計算過程。

4、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明確先算個位上的數,再加上十位上的數比較簡便。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先圈一圈再填寫計算過程。

2、填出()裏的數

14+3=()7 2+44=()6

25+6=()1 36+4=()0

59+2=()1 59+20=() 9

3、練習十五第6題。改錯,說明錯的原因。

4、爺爺有50元錢,買一副眼鏡花了35元錢,一個杯子花了9元錢,用去多少錢?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

篇14: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1.轉變學習方式,積極體驗數學。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是學好數學的基礎。數學比較抽象、枯燥,容易讓人產生厭倦的心理。所以在 數學中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採取不同的手段,創設不同的'學習情景,豐富學生對數學的感受,引發積極的 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樹立自信,併產生學好數學的願望。

例如;在教學“你說我擺”一課時,讓學生聽老師說自己動手擺物體。師:“擺一個正方體,在正方體的上面放一個球體,在左邊擺一個長方體,右邊擺一個圓 柱體”學生擺完後,讓學生觀察自己擺的與對面的同學擺的有那些相同,那些不相同,爲什麼?學生:“中間的正方體與球體是相同的,長方體與圓柱體與對面同學擺的正好相反。通過這一活動學生明白了人,人坐的方向不同,所擺放的物體就相反。

2.練習的設計講求趣味性。

課堂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挖掘創新潛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課堂練習在國小數學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須設計,設計課堂練習。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裏的習題做適當調整、組合、補充,使之能有針對性、開放性、趣味性。

例如:在“你說我擺”一課的練習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遊戲,讓小組把各自帶來的各種物體集中並打亂,然後,學生把眼睛閉上,老師說出物體的名稱學生憑已掌握的物體的特徵,摸出了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

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在過去的數學中,教師講得多,佔用的時間多。而現在,以活動爲主,讓學生自己探究,合作學習,孩子們是多麼的快樂。而且孩子們在嘗試中,會有所發現,在討論中會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質疑中能發展自我。

篇15: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3.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主題圖,引出課題。

問:圖中是什麼動物?在幹什麼?(松鼠媽媽和小松鼠在採松果)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松鼠採松果,板書課題:採松果

2.觀察主題圖,提問題。

你能看圖提出數學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松鼠媽媽採了25個,小松鼠採了4個。一共採了多少個?

松鼠媽媽採了25個,小松鼠採了4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

二、解答問題。

1.你能根據“一共採了多少個”“松鼠媽媽比松鼠多采了多少個?”列出算式嗎?

學生說,板書:25+4= 25-4=

得多少?怎樣想?小組討論,彙報。

2.操作驗證。

(1)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於29,板書:5+4=9 20+9=29

(2)擺小棒:左邊擺25根,右邊擺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撥計數器練習。

32 + 4 = 26 + 3 = 54 + 4 =

48 – 5 = 87 – 7 = 66 – 5 =

三、作業。

1.圖意提問題。原來有19個草莓,吃了9個,還剩多少個?

列式:19 – 9 = 10(個)

2.第2題:觀察算式,有什麼規律?

(兩位數加一位數,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計算並照樣子寫一組算式。

3.根據“大恐龍比小恐龍長多少米?”這個問題列式。

25-2 = 23(米)

4.獨立完成第3、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