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國中作文課教案【精彩多篇】

國中作文課教案【精彩多篇】

國中音樂心理學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和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搖籃曲》

2、能夠通過聆聽不同表現形式的搖籃曲,悟出搖籃曲這種體裁在情感表達方面的共性,受到美的薰陶。

3、能夠從體驗搖籃曲情感的過程中感受到父母的愛偉大與無私,並懂得用實際行動去珍惜。

教學重難點:感受音樂的情感,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尤其是八度大跳的。部分。

一、導入

1、展示一組寶寶熟睡的圖片,背景音樂爲勃拉姆斯《搖籃曲》,創設優美的意境。

2、學生談聽後感受

二、主題呈現1、顯示標題“勃拉姆斯的《搖籃曲》”;2、作者背景介紹。(1)學生介紹勃拉姆斯生平;(2)介紹歌曲創作背景

三、走進音樂 1、欣賞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思考問題。教師範唱,回答問題:聽了之後有什麼樣的感受?2、教唱(1)感受三拍子的強弱;(2)教唱譜(講解弱起、休止、裝飾音);

(3)帶着情感,用“u”模唱旋律;(4)填歌詞;(5)處理情感;(6)集體完整的演唱。

四、聆聽與感受不同表演形式的搖籃曲

五、感悟 1、展示一副汶川地震中關於母親捨身救子的圖片,學生圍繞圖片談自己的想象。(背景音樂爲勃拉姆斯搖籃曲器樂版);2、陳述這張圖片背後的真實故事。

這是發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實故事,災難來臨的那一刻,母親雙膝跪地,身體匍匐着,她用瘦弱的背脊擋住了轟然塌下的房屋,爲孩子撐起一片生的天地。孩子被救出來的時候,毫髮未傷,甜甜的睡着,他熟睡的臉讓在場所有人感到溫暖。在包裹他的被子裏,我們發現了一部手機,屏幕上有一條未發出去的信息: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得,我愛你!

2、學生表達想對父母說的話

七、表達情感,結束課堂

人教版國中八年級作文課 篇二

母親和我一樣,是一名學生。只是母親是博士研究生,我是國小生,我和母親都得唸書學習。在一同的唸書旅途中,我深深瞭解,母親就是我的一本書。

從我記事起,大家一吃過晚飯,母親就坐在書桌前唸書。我就坐在地板上畫畫,畫累了就翻開《新華字典》練讀拼音,無聲無息中竟認識了好多字。國小一年級時我迷上了《昆蟲世界》,上課也要偷偷窺上兩眼,哪個知被“火眼金睛”的曹老師逮了個正着,她拿起我的書吃驚地問:“你認識書裏的字?又沒拼音。”我一定地址點頭。她好像不信,翻開書找了一會兒,指着“螽斯”問:“這兩個字如何讀?”我回答:“‘zhōngsī’。”曹老師的眼神從慍怒秒變爲驚喜。我瞭解了,唸書的母親潛移默化地教會了我識字唸書。母親就是啓蒙我念書看世界的教科書。

母親是一位嚴厲的大學老師。一次考試前,隨母親去檢查學生晚自習。走廊裏大家就聽見嘈雜喧囂的聲音,推開門後,教室裏立刻鴉雀無聲。母親走上講臺說:“同學們!這個世界上一直都沒有謊話,你們此時此刻欺騙老師,但成績絕不會欺騙你們。你們背後付出的努力,成績會爲你們做證的!”同學們羞愧地低下了頭。我也深受教育,母親就是一本塑造我誠實努力的思想品德書。

母親是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寒夜裏,我燒到近40℃,母親用盡方法退燒仍無效,決定帶我去醫院。從四樓下到一樓,躺在溫暖懷抱裏的我聽着她大口大口的喘氣聲,我的心好疼。母親把我放在電動車上,用羽絨棉服把我裹得嚴嚴實實。哪個知“屋漏偏逢連夜

雨”,半路上汽車輪胎沒氣了。母親抱起我,迎着寒風,步履艱難地走向醫院。寒夜裏母親滾燙的汗水滴在了我臉上,流進了我心裏。母親就是一本用汗水寫滿愛和堅毅的親情教科書。

母親是給我常識、誠實和愛的萬能教科書。當我疲倦了,淘氣了,這本書就會自動翻開,教會我該怎麼樣去做。有了母親這本書,離我達成夢想的日子還會遠嗎?

國中作文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片段訓練,學生能對一件事情做到具體敘述。

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示實驗、練習,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營造濃郁的文學氛圍,激發學習文學熱情,陶冶學生心情。

教學重點:

片段練習

教學難點:

通過片段練習,掌握如何使作文具體化的技巧方法

教學設想:

演示實驗—練習—分析—片段練習—方法總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堂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寫作文,感到最難的也是寫作文,膠盡腦汁而無處下筆,搜腸刮肚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不由的發出感嘆:“作文難啊,難於上晴天”。其實作文難寫嗎?答案是肯定的!真那麼難寫嗎?亦不然!

因爲在祖國的語言文字裏,有黃河的不羈和剛強,有長江的奔放和瀟灑,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獷,有彩陶的古樸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潔的漢宮秋月,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門,是莊子的逍遙遊,是孔子的顛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驥之志,是諸葛的錦囊妙計,是君子好逑的《詩三百》,是魂兮歸來的《楚詞》,是執過羊鞭的《兵法》,是受過宮刑的《史記》,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夢中淚,是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是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它不僅是我們每個人學習、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負載着豐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類的文明。有了這些,我們寫作文怎麼會難寫呢?何愁寫不好呢?這就要我們平時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寫好讀書筆記。因爲書到用時方恨少。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解決作文中的一個難題:如何使作文具體化?

二、活動一:

(一)、教師演示:教師手拿一枚硬幣,硬幣從手中滑落,掉到講桌上後又掉到地上。

1、要求:

(1)、每一個同學仔細觀察這種現象,然後用一句話描寫這種現象。

(2)、同學之間交流、分享。

摘錄例句:

(1)、有一枚硬幣從老師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幣從老師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講桌上,然後又像一個小精靈叮叮噹噹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畫了一個優美的圓弧後平靜地躺在哪兒。

2、分析:在同學們寫的句子中你認爲哪一句寫的最好?原因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內容,說說增加了哪些內容?

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結論:都認爲第二句好。第二句不僅寫出了硬幣從哪兒掉下來,更寫出了老師的手,硬幣掉到地上的響聲,還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硬幣的姿態,寫出了情感。

3、教師點撥:我們在課堂上要會聽課:伸開耳朵去細心的聽,睜大眼睛去仔細的看,張開嘴巴去詳細的說,用心去細細的想,讓後用筆去寫寫、記記——你看看你變的“聰”明瞭。在前面的學習討論中,逐步擴充,最終使句子完整、生動、形象,我們不妨給它取名“步步追問”。用這個方法可以把內容寫的具體一些。但是同學們想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問,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去演示,只能通過聯想和想象去解決,使情節更合理,我們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綠色”、王羲之“之”字寫法、“臺階”你可以想到什麼?

4、學生討論總結:

由“綠色”想象到:“水、植物、春天、軍人、生命、和平、希望、朝氣、青春……等”;

由王羲之“之”字寫法想象到:“要有個性、不要墨守成規、行行出狀元……等”;

有“臺階”想象到:“一切從零開始、成功的道路的不平坦的、人梯精神、永不止步……等”。這樣以來我們的思維變的活躍了,視野開闊了,作文變得好寫了。

5、教師點撥:我們每天生活在祖國溫暖的懷抱之中,生活在親人、老師、同學的關愛之中、生活在親情之中,其樂融融。要我們去刻畫一個人物的肖像,同學們想想,上面兩種方法是否可行?顯然以上兩種方法是不不夠的,我們必須對一個人的某一部位,某個方面進行精細的描繪,才能表現出這個人的優秀品質,我們不妨叫它“局部雕刻”。舉例:《范進中舉》中胡屠戶形象。

三、活動二:根據以上方法進行片段練習。

(一)、練習話題1:我慚愧。

1、公式:具體心理形象=步步追問+想像延伸

2、注意:

(1)、是什麼原因慚愧?

(2)、慚愧時是什麼表情?

(3)、慚愧時是什麼心理?

3、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4、教師範文:

我慚愧。我站在老師跟前,耷拉着腦袋,臉火燒火燎的,兩隻手沒處放了,只是無意識的擰着衣角,兩腳無力的支撐着身體。心裏好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什麼滋味兒都有。同學們信任我,選我當班幹部,我卻做出這等丟人現眼的事兒,我對的起誰?是家裏的父母,還是學校裏的老師。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尋着,如果有個縫兒的話,我一定會鑽進去。

(二)練習話題2:既喜歡又討厭的同桌。

1、公式:具體人物形象=步步追問+想象延伸+局部雕刻

2、注意:

(1)喜歡到什麼程度?

(2)討厭到什麼程度?

(3)爲什麼會有這樣兩重情況?

(4)特別注意人物刻畫。

3、學生練筆、師生互動、交流分享成果。

4、教師範文:

“我以後就是你的同桌啦!”她邊說邊習慣性的搔着後腦勺,臉上掛着笑。我大吃一驚,“和你同桌?”她聳聳肩,一臉無辜。有誰不知她是班上最大膽最調皮的女孩兒呢?我有點畏懼。

日子過的很快。印象中,每天晚自習鈴聲響起時,她就會問我:“準備好了嗎?”我點點頭,馬上雙手捂住耳朵。不一會兒,耳邊驟然響起:“組長收數學作業。”其聲如雷霆乍驚,即使最懶的同學也會乖乖地交上作業。

四、活動三:拓展延伸。

我們在刻畫人物,描寫事物運用“三步走”策略可以做到具體生動,但是要寫出文章的神韻,還遠遠不夠。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大膽誇張,來點叛逆。

已知:數學卷2張,語文卷2張,物理、化學卷各1張,英語卷2張,

求:能否在眼皮打架之前做完?

解:因爲:一天24小時,在校上課學習時間9個小時,睡覺休息時間8個小時,吃喝拉撒、路上時間2個小時,數學卷2個小時,語文卷2個小時,物理化學卷2個小時,英語卷2個小時。

所以:總共需要27個小時。

結果:在眼皮打架之前不能完成。

2、巧妙悖論,來點幽默。

那個“絡腮鬍子”可謂“絕頂聰明”,該長鬍子的地方沒長,不該長的地方卻大把地長。推着的那輛自行車也是很特別,除了鈴鐺不響,什麼都響。

3、準確撲捉,畫一副漫畫。

孩子不足兩歲,塌鼻子,眼睛兩絲斜縫,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遠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4、學以致用,歷練身手。範文:

幸福就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那種甜蜜,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種恬淡。幸福就是“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那種舒暢,是“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的那種神怡。幸福就是“吹面不寒楊柳風”、“萬紫千紅總是春”的那種美感,是“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的那種悠閒。幸福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

長安花”的那種愜意,是“會當凌絕頂”、“閱盡人間春色”的那種豪放……

五、總結: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除了引人眼球的標題,一錘定音的開頭,回頭百媚生的結尾外,還要做到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善用修辭、文體立意等諸多方面。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在生活中學會語文。

六、作業:以“他在孃的臉上親了一下”爲話題,寫150字左右的片段。

國中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有理數乘法法則,能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乘法運算。

2、能力與過程目標

經歷探索、歸納有理數乘法法則的過程,發展學生觀察、歸納、猜測、驗證等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出法則,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難點:有理數乘法法則的探索過程,符號法則及對法則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1、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導入新課。

教師:由於長期乾旱,水庫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經放了3天,現在水深20米,問放水抗旱前水庫水深多少米?

學生:26米。

教師:能寫出算式嗎?學生:……

教師:這涉及有理數乘法運算法則,正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

2、小組探索、歸納法則

(1)教師出示以下問題,學生以組爲單位探索。

以原點爲起點,規定向東的方向爲正方向,向西的方向爲負方向。

①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②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原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③ 2 ×(-3)

2看作向東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運動2米,×(-3)看作向反方向運動3次。

結果:向 運動 米

(-2) ×(-3)=

(2)學生歸納法則

①符號:在上述4個式子中,我們只看符號,有什麼規律?

(+)×(+)=( ) 同號得

(-)×(+)=( ) 異號得

(+)×(-)=( ) 異號得

(-)×(-)=( ) 同號得

②積的絕對值等於 。

③任何數與零相乘,積仍爲 。

(3)師生共同用文字敘述有理數乘法法則。

3、運用法則計算,鞏固法則。

(1)教師按課本P75 例1板書,要求學生述說每一步理由。

(2)引導學生觀察、分析例子中兩因數的關係,得出兩個有理數互爲倒數,它們的積爲 。

(3)學生做練習,教師評析。

(4)教師引導學生做例題,讓學生說出每步法則,使之進一步熟悉法則,同時讓學生總結出多因數相乘的符號法則。

國中作文:難忘的作文課 篇五

國中作文:難忘的作文課

作文課的鈴聲響了,我遠遠看見教我們語文的淵明老師從辦公室出來,可手裏只拿了一本作文本。

大概今天是宣讀範文吧!我心中暗暗想:作文可是我的強項,是班裏公認的寫作高手。我知道班裏幾乎沒有我的對手,上堂作文課寫的是什麼?我好象有點記不清了。

正想着,淵明老師健步走進教室,用他那雙不算大的眼睛把班級的每個角落都掃視了一遍,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今天我來讀一下某位同學的作文,這是我認爲此次自由命題作文中寫得比較成功的一篇。”我有些疑惑,每次讀範文,淵明老師總是微笑着的,可今天他卻是那般的嚴肅。

“《我的家》,我的家在貴州一個很偏僻的小山村,從這裏到我家,火車要走一天一夜,再轉汽車走一天,然後步行一天才能到家。”淵明老師停頓了一下,我們的眼光唰的'一下全部集中在我身旁的同桌身上,今天的範文主角竟然是他!那個連普通話都說不好,英語考試才得10分,數學總得50分的蠻子?我輕瞥了一眼同桌,他的臉深深埋在課本間,黑不溜秋的皮膚顯得更深了些。老實說,我對這位同桌並無多少好感,私底下和老師商量過幾次讓他幫我換個座位,但老師一直沒有同意。

“記憶中,媽媽一直躺在牀上,山裏陰溼的氣候讓她根本動彈不得,是大姐姐非常細心地照顧着她,還有二姐和弟弟,老是幫着大姐種苞谷。去年一場洪水,顆粒無收,爸爸在土地上一年的汗水又白流了。”淵明老師緩緩讀着,我不禁看了眼同桌,他依然如此,只不過手有些顫抖,大概陷入了對家的思念中。我不知道他竟然還有三個姐弟,可按照他的年齡,他姐姐也不會超過十四五歲,那他弟弟呢?八九歲?那會做什麼農活!

“爸爸的活很重,每天在工地上要幹十多個小時,還常常要加班,不過老闆很讚賞他,每個月多給他一百元,就是不能生病,生了病這個月就算完了,我常擔心着爸爸的身體,也勸他不要幹得太狠。上個月幹得非常辛苦,拿了將近一千元呢,這可比得上家裏一年種地的收入了。我也沒閒着,暑假裏幫爸爸在工地上幹活,多拿了二百元,這是我覺得過得最開心的一個暑假,儘管很累,手上都傷得疤痕累累,但我還是非常高興。爸爸晚上替我包手的時候,我看見他哭了,他說我是家裏最聰明的孩子,再苦也不能幹這種活了,一定要去讀書!”我的眼睛不知不覺模糊起來,望着他粗糙不堪的手,我有一種想撫摸的衝動!在那樣的生活環境中,他總是那麼的樂觀,我卻覺得不順心的事那麼多;暑假裏他飽受烈日的炙烤才掙得了二百元,而我媽媽爲我買了二百多元肯德基還嫌不夠豐盛;他小小年紀承擔着生活的艱辛,我在父母的羽翼下還嫌這嫌那。

“我要感謝每一個熱心人,是他們讓我感到生活的美好。特別是我的同桌某某某,我剛轉學到這裏,學習跟不上,他不光在學習上耐心指點,生活中也給我幫助很大”。天哪!我什麼時候幫助過他?用過的舊東西送給他,那是存心噁心他,老師讓我幫他背讀,我總是敷衍了事,他總記着別人的好,如果當時有個地縫,我真想鑽進去! 我不知道怎樣形容我當時的心情,說實話,這堂作文課我沒認真聽什麼,總覺得鼻子有些酸,眼睛有些紅,這就是我最不喜歡的同桌寫的作文,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黑黝黝的膚色和滿是傷疤的手。自始自終,課堂上很靜默,一直到淵明老師說這是他認爲寫得最真實的一篇作文時,教室裏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感受父愛》作文課教案 篇六

《感受父愛》作文課教案

教學要點:

1、感受身邊深沉的父愛

2、寫出自己身邊真正的父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父親”這個剛性的稱呼,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堅強。我們說母愛如水,那麼父愛又何嘗不是一座山呢?父親是一座巍峨的山,父親是一本難懂的書,父親是一片寬闊的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父親這份偉大的愛吧。

二、仿照例句說父愛

1、父愛如一罈陳年的老酒,甜美醇香;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一首經典老歌,滋潤心田。

2、如果我是一朵花,父親則是培育花的土壤;(父親則是花上的刺,有了刺的痛與愛,兒女才能燦爛芬芳。)如果我是一艘船,父親則是引導我航向的舵;如果我是一個高飛的風箏,父親則是那緊緊相牽的繩。

三、品讀感受

父愛如山

題記:如果我是一棵草,那麼是父親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腐朽在我的根下,讓我茁壯的成長;如果我有腳,那麼我走過的每條路上都有父親身體鋪就的碎石,而讓我走得更加踏實;如果我能站起來,那麼他一定是站在父親的肩頭。

親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載着對歲月的眷戀,和對往事的纏綿。虯勁的枝蔓裏,寫滿了思念、寬容、等待,凝聚了過去、現在、未來。

親情,是一片深情的海,描繪着春天最美的畫卷,夏日裏瑰麗的詩篇。博大的胸懷裏,貯藏着憧憬、思念、眷戀,充滿着歡樂、關愛、希冀。

親情,是一條金絲帶,讓心相擁,讓愛彙集。歷史分不開,歲月剪不斷,千年萬年尋覓覓,天涯、咫尺緊相連。

我已經不記得上面的話是誰說的,只記得在那個寒冷的冬夜,將這張泛黃的紙壓在了屬於自己的書桌玻璃下。也許我不曾細細去品味當中的含義,要不是這期的文字秀圍繞着親情或許我已經忘記了這張名爲《親情》的文章。人隨着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看法有着不同的變化,當然我也不例外。人間有情:親情、愛情、友情,三者均爲重要,無法想象失去親情會是什麼樣的?

小時候總覺得父親疼愛自己是很正常、理所應當的事,也許父親對我的付出只有等我有一天成爲父親的時候才能真正的瞭解,真正的有所體會。現在仔細看看《親情》,似乎才能模模糊糊的明白中間的含義。想起來真是有點心酸,小時候的淘氣沒少惹父親生氣,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和父親相處的'時候卻不知道說些什麼,在離開父親的日子裏又日夜思念着他,這幾年來看着父親日漸蒼白的頭髮,心裏就不是個滋味。

父親是一個做事踏實,待人誠懇,勤奮樸實,正直忠誠的人。父親的愛不善於言表,只能用心才能去體會。小時候父親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什麼都會做,什麼都能做,小時候還立志長大象父親一樣做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我的一生是勞累的!爲你,爲了這個家!”在小時候父親曾經笑着對我說過這一段話,小時候的我望着天真的臉笑着看着父親卻無法去體會。有父親纔有這個家,父親用他的雙手支撐起了整個家庭,那個時候媽媽體弱多病,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可以說父親一直以來都辦演着父親母親的雙重角色,無論是洗衣做飯,還是輔導我和姐姐的功課都由父親一人包辦,另外還得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我是吃着父親弄的飯菜長大的,記憶中很少記得父親流淚,就算是病魔侵略下也沒看到過父親的眼淚,總以爲父親不會哭,至少不會當着我的面哭泣。那是我讀七年級時,奶奶去世了,父親怕我讀書不行以後無法找到工作,從大伯他們手裏將祖屋的繼承權買了下來進行了改建。父親忙着工作忙着改建祖屋,無法對我進行照顧,姐姐去外地讀書去了,諾大一個家裏只留下我一個人。生性淘氣的我趁家裏人不在的時候將以前父母給我的零用錢取出好好的瘋狂了一番,天天跟着同學東跑西走,買零食、打遊戲、滑旱冰,接連幾個通宵不回家。依稀記得那個星期二的早上,校門外走來一個熟悉的身影,沒錯就是他我的父親,看着父親疲倦的身軀,彷彿一時間蒼老的許多許多,父親看着我久久沒有說什麼。我知道父親的眼神在對我說些什麼,彷彿在問我爲什麼幾天都沒有回家?空氣凝結了,時間停止了,臨走時父親說了一句:“這幾天我和你媽都沒空照顧你,你又瘦了!”當父親轉身而去的時候,我看到父親眼角那顆晶瑩剔透的淚滴,父親哭了,從未在我面前哭泣的父親哭了,這給我一個極大震撼,現在想直來心都有點隱隱做痛。無論我做錯什麼事,父親從來不打我,不罵我,都是耐心的教育我,給我講道理。因爲父親這顆眼淚給我的震撼,我收斂了很多,也從那時候懂得了很多。

在我生平第一次遠離故鄉去外地讀書的前一天晚上,父親跟我說了許多許多,千叮嚀萬囑咐。長那麼大,從未和父親有過深淡,一直到深夜我纔在父親的語音中合衣睡下,我感覺到父親並沒有起身離開,靜靜的看着我,看着這個讓他疼愛一生的兒子···那晚我覺得很溫暖、很安全···事後從母親的話語中我才知道那天晚上,父親一夜沒有閤眼,看着我這個即將遠離他的兒子,在我走後,父親也總是在深夜想起我,難以入眠,怕身在異鄉的我不習慣。而我呢,卻正如那脫離籠子裏的小鳥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不知道是多麼的愜意,卻萬萬無法想到父親的擔心。

二00二年我都已經工作了,姐姐來到我工作的城市出差,久不見面的姐弟倆有着說不完的話語,我卻總覺得姐姐似乎有什麼要跟我說,話到嘴邊卻又收了回去。我看出來了,在我的再三追問了,我才知道父親早在一個多星期前患了腦血栓,導致那晚的短暫性休克,深夜4點住進醫院進行搶救,而父親爲了我安心工作,阻止母親和姐姐告訴我這個消息。腦血栓?這尤如晴天霹靂,我再次深深感到父親的年齡大了。向老總請了假,收拾包袱和姐姐一道回家探望父親。

再見父親的時候,父親顯得很驚訝,但看看我身後的姐姐,父親一切都明白了。“你怎麼回來了?”“姐姐不說你病我,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又沒什麼,一點小病而以,用得着嗎?跟你說了,我怕你工作分心。”父親的腦血栓病已經穩定了,但卻留下了後遺症---走路不再那麼利索,一瘸一瘸的。

上個月回去的時候,我的房間還是沒有變,看着走路都一瘸一瘸的父親爲我拿被子和被單,忙來忙去的。我的眼睛溼潤了。父親還是那樣愛我呀。父親爲我操勞了一生,而我給予父親的又有什麼呢?我想我以後一定要作父親的乖兒子,不再讓他擔心,惹他生氣。我要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我就不配做父親的兒子了。

父親,我愛您……,我一定讓您過得開心,過得幸福。我也想借此告訴天下間的子女,愛父母是我們的福氣。

(一)小組討論:

1、文中什麼地方最令你感動?

2、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受,讓我們也暢所欲言一次。

(二)教師點撥

其實要寫好一個人物,還要特別注意對人物的細節描寫,讓我們能通過人物的一些細節去體會他的性格與內心,下邊我要展示一個父親打人的細節,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

父親揚起的手驚愕的停在半空,燃燒的眸子中是對我最深切的懊惱。在我的愕然目光中,父親緩緩的,緩緩的垂下微顫的大手,重重的,重重的,落在沙發上,一任屋外斜陽將他塑成金色,剎那間,我讀懂了父親。

(三)寫作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父愛都是一樣的,可是父親的形象卻是不一樣的,讓我們用自己的筆寫下我們自己獨特的父親吧。

參考題目:

1、說說我的老爸

2、老爸告訴我

3、倔強是我永遠的錯

4、老爸我要告訴你

國中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思路:

第一種思路:首先通過實例讓學生認識槓桿,然後介紹槓桿的五要素,並通過作圖來強化。再通過實驗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

第二種思路:首先通過實例讓學生認識槓桿,只介紹槓桿的支點、動力和阻力,然後由蹺蹺板猜想影響槓桿平衡的因素,並通過實驗探究槓桿的平衡,在實驗過程中,再加入用彈簧測力計斜拉的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影響槓桿平衡的因素,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而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由此引入力臂。然後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槓桿的平衡條件。

設計思路:

引入新課時採用學生體驗遊戲的方法:

蹺蹺板遊戲。

1、用板凳面或厚木板放在磚塊上,作成簡易的蹺蹺板,請一位同學站在蹺蹺板的一端,分別讓體重差別很大的兩位同學先後站在另一端,比較實驗結果。

設計意圖:認識槓桿、支點、動力、阻力。同時讓學生形成初步感受---力的大小是影響槓桿平衡的條件之一

2、讓體重大的同學站在蹺蹺板一側靠近支點的中間位置,讓體重很小的同學站在蹺蹺板的另一側最遠端。發現體重大的同學被翹起來了。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槓桿,意識到槓桿的平衡還與力的作用點有關,由此引出力臂的概念。同時爲後面探究槓桿的平衡條件,作好鋪墊。

在實驗時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有了強烈的學好本課的動力。

實驗探究二:由蹺蹺板猜想影響槓桿平衡的因素,並通過實驗探究槓桿的平衡,在實驗過程中,再加入用彈簧測力計斜拉的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影響槓桿平衡的因素,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而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由此引入力臂。然後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槓桿的平衡條件。

反思:

1.槓桿這節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根據槓桿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槓桿模型和理想的理論模型結合起來,比如剪刀、夾菜的筷子、指甲剪等

2.這節還有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畫支點和力臂,這裏既牽扯到數學點到直線距離,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點和力的示意圖,學生感到非常困難。

3.畫力臂並比較力臂大小是下面槓桿分類的基礎,一定要多練並讓學生過關。

作文課教案 篇八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書大夫”》(擴寫),領會擴寫文章的意義、要求、方法、步驟。

2、讀懂提供的擴寫材料《風雨中》,領會它所要表達的中心,明確應當着力擴寫的部分。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學習願望。同學們覺得寫作文難在哪裏?(寫不長,達不到老師規定的字數等)

2、這堂課我們先來共同探討如何把文章寫具體。先聽教師讀一段文字:

小明十分調皮。有一天中午自習的時候,教師佈置大家看《新人文讀本》,並安排了班級幹部值日。可是,教師前腳剛走,小明就在同座的男同學頭上紮了一根小辮子。前天上課的時候,他居然和同學打賭吃巧克力豆。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字,他就乘機往嘴裏丟一顆,結果一課吃了十顆巧克力豆。昨天課間休息的時候,他把吹滿氣的氣球悄悄地放在同座的凳子上。同座一屁股坐下來,只聽“啪”的一聲響,同座嚇得跳起來,他卻拍着手笑。

這段文字爲什麼這樣生動呢?是因爲用事實說話。(板書:用事實說話)

3、教師進一步引導:前幾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小芳》,是這樣唱的:“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美麗又好看。”到底美在哪裏呢?這就要有具體的形象。所以歌中唱道:“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通過大眼睛和粗長的辮子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讓學生比較:

A、馮鞏對觀衆很熱情。

B、馮鞏對觀衆很熱情,他一走上舞臺,就快步走向觀衆,一邊揮手一邊笑容滿面地在大聲喊着:“朋友們,想死你們了!”

比較後小結:前一句很空洞,後一句通過他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描繪出他的形象,就能留給我們深刻的印象。

因此,要把文章寫具體,還要用形象表達。(板書:用形象表達)

4、指導學生練習用事實說話,用形象表達。

①把“這本書破得很厲害”這句話寫具體。教師拿出一本破書,邊讓學生看,邊指導學生用事實說話。(如講清楚封面、書頁等破損的事實。)

②大成精心修補這本書。(引導學生想象大成都做了些什麼。)

③天下起了大雨。

④小剛等着爸爸來接他,心裏非常着急。

⑤教師冒雨送小剛回家。

⑥爸爸剛要出門給小剛送雨衣,看到教師送小剛回來了,十分感激。

5、出示本課學習任務:擴寫。(板書:擴寫)

①讀例文,比較例文把擴寫材料中的哪些句子寫具體了,哪些句子沒有擴寫。提出問題:爲什麼沒把“我到他家去玩”寫具體呢?

討論後板書:擴重點。

②討論:如何找重點?分析例文的材料主要是爲了讚頌誰?再根據中心找重點。(板書:找重點)

6、找《風雨中》一文的重點:

風雨中

一天下午放學後,突然下起了大雨。

天色暗了下來,左腿殘疾的苗小剛等着爸爸來接他,心裏非常着急。劉老師看見了,冒雨把他送回家去。

苗小剛的爸爸、媽媽送一位鄰居到時醫院看病剛回來,一看見兒子被劉老師送回來了,非常感激。

讀後討論:這篇材料主要是爲了讚揚誰?(劉老師)擴寫重點是什麼?(劉老師冒雨送學生回家。)

7、學生完成擴寫《風雨中》的練習。

附板書:

用事實說話

找重點——擴重點

用形象表達

國小作文課指導教案 篇九

教學目的:能寫出自己聽到的或看到的一件事,按要求能寫出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

教學重難點:能確定中心,並能圍繞中心按順序把事情寫具體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板書:

寫一件你聽到的或看到的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先確定中心,然後按順序寫,注意寫具體些。(板書)

二、審清課題:

1、這次作文是寫什麼的?(寫事)

2、寫什麼事呢?(寫能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並且是寫聽到的或看到的)

3、小結:這次作文要寫事是要寫你聽到的或看到的,能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好事)必須注意是寫你聽到的或看到的。

三、弄清中心,選材:

1、應該怎樣來寫好這次作文,首先弄清這次作文的中心是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所以,按照這個要求選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

2、應該怎樣選材。

(1)同學們想一想,該選哪些具體材料?

(2)出示小黑板:A、寫一家營業面積不過十平方米的小店乾淨整潔,小主人——一個二十來歲的姑娘,笑容可掬,有條不紊地打點着顧客,人們都稱讚這小店給大家帶來了方便。

B、寫生日那天,媽媽給“我”煮了兩雞蛋,“我”吃了一個,留給媽媽一個,寫一次“我”給媽媽送傘……

C、寫爸爸有病在家休息,聽說離他家有二百多米的一個房屋失火,爸爸毅然奔向失火的房屋,帶病滅火。

(3)請同學說出這三個材料哪個最能符合這次作文?

(第三個)爲什麼?(因爲寫出了爸爸捨己爲人冒着生命危險帶病去滅火,寫出了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

前面兩個材料?(不符合,因爲不較典型,第二個又是寫“我”的。

(4)小結:選材時,還要注意選擇別人做的事。

3、請同學們說出要選的材料。(寫鄰里之間互相幫助的事,同學互相幫助的事,農民自動積資辦學校的事,工人愛廠如家的事等等。)

4、強調選材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出示小黑板:A、寫居里夫人在華沙鐳研究所開幕典禮上,如何尊敬自己中學時代老師的事。B、寫自己第一次攝影的趣事。C、寫姐弟倆看電視時爭吵的事。(2)第一個材料是否符合這次作文要求(不符合)寫的事不是社會主義的新風尚)(3)第二三個呢?(不較典型,第二個是寫“我”的)。

5、請同學們選擇材料,寫出來,提問一個同學所選的材料(一個自習課,“我”在做一道題,怎麼也做不出來,後來小明同學認真地給“我”輔導幫助“我”解決了困難)。

四、按順序寫

1、怎樣寫好同學們所選的材料呢?(要按順序來寫,板書)

2、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也就是寫清事情的什麼?(起因、經過、結果)

3、哪篇課文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來寫?(《一夜的工作》)起因:寫總理叫“我(作者)去他(周總理)的辦公室,經過:寫出看到總理的工作勞苦,生活簡樸。結果:寫作者看了以後的感受。

4、怎樣寫清起因,經過,結果?請位同學按所選的材料說出怎樣寫清起因,經過,結果?(可分爲三部分寫出(1)寫起因:我在學習碰到困難(2)經過:寫小明怎樣幫助“我”解決困難。(3)寫結果:寫出“我”的感受想法。)

五、範文評析

1、出示例文《一個助人爲樂的人》

2、請位同學朗讀例文,同學們思考;例文的中心是什麼?(緊緊圍繞鄰居對“我”的熱心幫助,熱情歌頌了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3、這中心能否符合這次作文的要求?是不是寫自己做的事?是不是寫社會主義的好人好事?(符合,不是,是)

4、例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起因、經過、結果)

5、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起因:媽爸不在家,沒人照顧我,經過:鄰居來幫助“我”。結果:“我”的想法。板書)

6、例文一個突出特點是什麼?(寫得具體,)

7、從哪幾個方面寫具體?(“我”的心理活動,阿婆的語言、行動、神態,都寫得具體,)

8、找出例文中描寫“我”的心理活動、阿婆的語言、行動、神態的句子?

9、小結:寫具體,主要把經過(發展)寫具體。寫好人好事重點放在發展這部分。

六、列提綱,寫具體

1、根據同學們所選的材料,列出提綱。(一般分爲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點明事情的起因,時間,地點。經過:寫具體些。結果:寫出想法感受。)

2、請位同學說一說怎樣把自己的材料的經過部分寫具體些(主要寫出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行動、神態這一些。)

七、佈置作業、總結

按照你們所選的材料,所列的提綱,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具體地寫出一件你聽(看)到的表現社會主義新風尚的事。題目自定。

一個助人爲樂的人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我的鄰居阿婆,就是個助人爲樂的人。她待我像孫女似的,給了我很多溫暖。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快到吃午飯時,我正要去外婆家吃飯,誰知天公不作美,我剛出去不久就下起了傾盆大雨。就算有傘,外婆家也是去不成了,家裏也沒什麼可吃的。怎麼辦呢?我着急得站在樓梯口,希望雨趕快變小,變停。也許樓下的阿婆從窗戶裏看到我獨自站在樓梯口感到奇怪,便匆匆從雨簾中趕來,看到我淋成這樣,皺起眉頭心疼地說:“孩子,你怎麼淋溼了?下雨了到阿婆家來,淋溼容易感冒的呀!”說完拉着我就去她家。走進屋子,她搖搖晃晃地跑到衛生間拿出一條幹毛巾,我連忙跑過去說:“阿婆,我自己來。”當她看到我把頭髮擦乾,輕輕地舒了一口氣,有些責怪地說:“小媛,以後你就把阿婆家當自己家,有什麼事就到我家來,不要不好意思。”我點頭答應了:“好的,阿婆,謝謝您這麼關心我。”“幫助人是好事嘛,沒關係的。”

看着阿婆和藹的面容,聽着這溫暖的話,我感到一陣溫暖。這時,阿婆似乎想起了什麼,笑着問我:“小媛,還沒有吃飯吧,阿婆今天正要做麥餅,你在我這兒吃吧!”“謝謝你,阿婆。但是我和外婆約好了,中午到她家吃飯。”我推辭道,阿婆想了想說:“你待會兒打個電話給外婆就好了,中午就在我這兒吃吧。再說,萬一你在路上又下雨了,那又要被淋溼了。”我推辭不過,只好答應。阿婆又笑了,皺紋和眼裏充滿了慈愛。

阿婆進了廚房,可沒過幾分鐘就出來了,從一個框子裏拿出一本書,用衣袖擦了擦封面的灰塵遞給我說:“小媛,等不及了吧?先看會兒書吧,麥餅馬上就好。”我連聲道謝。不過多久,阿婆就捧來一盤香噴噴的麥餅和一碗粥。我早就餓了,開始狼吞虎嚥。吃了一會兒,我發現阿婆一直坐在一旁註視着我,不禁問:“阿婆,你怎麼不吃?”“我不餓,等會兒再吃,怎麼樣,好吃嗎?”“嗯。”我點着頭回答。吃完了,阿婆又堅持要我帶一個麥餅回去。

望着阿婆有點佝僂的身影,我的眼睛溼潤了。“鄰居好,賽金寶。”我爲我有這樣一位助人爲樂的好鄰居感到幸運。

國中教學設計 篇十

活動目標:

1、認識自我,正確對待成長中的煩惱。

2、瞭解他人的煩惱,重新審視並評價自我。

3、學會溝通與理解,幫助別人解脫煩惱

4、採取積極的生活態度,培養關注並熱愛生活的情趣。

活動重點:

1、正確認識、審視、評價自我。

2、能正確表達感受、心理和體會。

3、激發熱愛生活的情趣。

課前準備:

學生:1、提前佈置學生玉溪,準備好小記者的資料。2、可以自由結合,互設情景,做採訪準備。3、可向爸爸、媽媽、朋友瞭解少年時期的煩惱。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美國故事片《成長的煩惱》。

活動過程:

一、播放故事片《成長的煩惱》(片段),學生暢所欲言談感想。

1、你喜歡這部影片嗎?爲什麼?

2、你喜歡戲劇中的哪一個人物?說說自己的觀後體驗。

3、小組選一名發言代表,在全班交流。

4、可以有分歧、有爭論,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5、教師小結:無論你喜歡哪個任務,都無可非議,關鍵是你明白了這是一羣可愛的少年成長中的煩惱,這些煩惱彷彿就在近前,就在我們身邊或我們的成長中,最可貴的是不僅能說出,而且還能不斷地審視和正確評價自我,這就是笑聲中的煩惱,也是《成長的煩惱》一片帶給人的藝術 魅力。

二、下面讓我們來交流一下:我們是否也有成長的煩惱。

1、全班分四大組,各族抽取一格題目。

2、題目打在屏幕上:(1)說說自己的煩惱一組。(2)替朋友解脫煩惱爲(二組)(3)回首成長中的煩惱。(三組、四組。三組是記者,四組是被採訪人。)

3、在預習的基礎上,各組準備五分鐘後,各組進行小組擂臺賽。

4、準備好後各組派代表進行交流,其餘同學可參與評析。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語言流暢,敢於直言,態度誠懇,用語禮貌。

5、全班交流。

三、活動小結:

全班四個大組同學的三項活動都圍繞“成長中的煩惱”這個主題展開的,大家不僅說出了自己的煩惱,瞭解了他人的煩惱,同時也有了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的向上的態度,這對同學們的成長是很有益處的。假使我們能正確認識自我,學會爲他人着想,以冷靜的思索和應有的諒解去化解、釋然許多煩惱,那麼,生活將變得更加燦爛美好!

四、作業:

將今天的知心話、心中情寫在作文本上,記下自己成長中的煩惱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