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精品多篇】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精品多篇】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 篇一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之時,我正埋頭於書山題海之間。聽到有關它的好評,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將整部紀錄片看了一遍。當那些樸實、讓人垂涎的食物出現在我的眼前時,它們不僅引起了我味蕾的反應,還讓我回想起那個我成長的炊煙裊裊的小山村,那份熟悉的童年的味道。

還記得小時候,家裏很窮,沒有多餘的閒錢去滿足我一個小小稚童對零食的那份期待。眼巴巴地望着其他人將各色的小零食放進嘴裏,我饞得直流口水,纏着奶奶給我吃的。奶奶摸着我的頭,笑了笑,走進廚房,我便知道她要給我做豬油拌飯了。奶奶舀上一勺白米飯放進碗裏,再放上一坨白花花的豬油,撒上白糖,用筷子均勻拌好。我高興地從奶奶手中接過豬油拌飯,坐在門檻上,看着天上的白雲和飛鳥,一小口一小口地扒着吃,心裏滿足得不行,似乎世界上再沒有比它更美味的食物了。

上學之後,我們除了每天要帶書包去學校,還要帶上一個飯盒。我帶得最多的菜便是白豆腐和芋頭幹。每天破曉,當整個小山村還處在寂靜之中時,奶奶便起牀了。她將我和姐姐喚醒,繫上寬大的圍裙就去幫我們做飯。鮮豆腐被劃成均勻的小方塊,撒上辣椒麪兒,再調上鹽、醬油等調料,放入蒸鍋中蒸,自家曬制的芋頭幹也如法炮製。我們洗漱完畢,飯也已經做好了。掀開鍋蓋,一股蒸汽便迎面撲來,透過嫋嫋白霧,可依稀見到那白嫩柔滑的豆腐和黑褐色的芋頭幹。一黑一白的強烈對比,讓人食慾大增。小小的豆腐和芋頭幹,陪伴我每一個早晨。它們伴我走過風霜雨雪、春夏秋冬,一直到我讀完小學。

印象中,似乎還有一種食物,讓我不能忘懷。我們當地叫作福壽瓜。現在很少見了,都只拿它當豬食,只因它的口感比較糙,淡而無味,但在當時卻是我不可多得的美味。我家沒有種這種東西,想吃時,我還得纏着姐姐去向對岸的福姥姥家討來幾個青青的、如甜瓜般大小的福壽瓜,讓她做給我吃。我看着姐姐將它削皮,切絲,快速地下鍋。在黑黝黝的鐵鍋裏,它慢慢地由脆生生的青變成如玉一般溫潤的碧綠。再撒上一點紅椒,紅配綠,那真是視覺和味覺的雙重享受。嘴饞的我,都會在姐姐未盛碗之前,迫不及待地夾上一口吃,直被姐姐罵作“饞鬼”,心裏卻甜滋滋的。

時光荏苒,童年似乎離我越來越遠,我卻對那些食物越發懷念。但當我再度品嚐時,卻再也找不出當年的味道。我現在吃上一碗豬油拌飯,只會覺得油膩得不行;一模一樣的蒸豆腐和芋頭幹,也覺得稀鬆平常,普普通通;萬分懷念的福壽瓜,也早已絕跡,四處尋找,它的身影卻早已離我遠去。

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雖然時間將那些食物帶走,讓那些味道變得模糊,但我卻會將它們的美味永遠留在心底,永遠記得它們曾經給我帶來的快樂。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 篇二

柔和的燈光輕輕地照亮了桌上那熱氣騰騰的飯菜,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輕輕品嚐一口,味道在舌尖慢慢瀰漫開來。這味道,就如童年那樣美好,回憶涌上心頭。

小時候,我十分依戀奶奶,是奶奶一手將我拉扯長大。每天早晨,奶奶試圖用她那親切和藹的聲音把我從睡夢中喚醒,可我就像一個喝過酒的人醉醺醺地睡下,只有飯菜的香味才能讓我欣欣然地睜開了眼。我麻利地接過奶奶遞來的衣服,嫺熟地穿了起來,奶奶正欲轉身離開時,我一手拉住她那枯枝般的大手,死死不放,就像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想讓她把飯餵給我吃。奶奶拗不過我,只好把飯拿來,她先用勺子盛起一口熱飯,輕輕放到嘴邊,吹了好幾下,確定飯已經不燙了,才送到我嘴邊。我一口就吃了下去,飯的味道,就如愛一樣香甜,令我回味無窮。

太陽慢慢地從東方升到了當空,奶奶要做午飯了,我這個最忠實的“小跟班”怎麼肯走呢,就好像冥冥之中我和奶奶被人施了魔法一樣,必須寸步不離。我拿來一張小板凳坐在奶奶旁邊,突然心生一計,趁奶奶上廁所的空當,貓着腰,躡手躡腳地將番茄和土豆掉了包,在旁邊等着“看戲”。奶奶出來了,看到土豆有些驚訝,甚至揉了揉眼睛,可能是懷疑自己老眼昏花看錯了,但是眼睛一掃到旁邊幸災樂禍的我,好像就什麼都明白了,露出笑容,臉上的皺紋像網一樣皺成一團,嗔怪道:“優優,你個小調皮鬼,去去去,別打擾我做飯。”說着,便用手做出要趕我狀,我做了一個鬼臉之後,一溜煙地跑沒影了,找夥伴們玩了。

中飯如期而至,我飛似的跑回家。還沒進門,飯的香氣早已撲鼻而來,我控制不住我的饞蟲,狼吞虎嚥地吃完,桌上一片狼藉。奶奶還不停地說:“慢點吃,鍋裏還有呢,沒人跟你搶”。

“當”的一聲響,讓我從回憶中醒過神。我一眼就望見奶奶那歷經滄桑歲月的臉,飯好像也變成了山珍海味,因爲這期間包含了奶奶那濃濃的愛意。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 篇三

我們中國是個講究“吃”的國度,英國人一見面就談天氣,而我們打招呼則是問:“您吃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舌尖上的這些美味吧。尤其是童年記憶裏那舌尖上的美味,不管長到多大個子多高的時候,都會印象深刻,永遠難忘呢。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哦。

詩歌裏的舌尖美味

清揚姐姐記得形容刀削麪的一首民間順口溜:“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當然,這個順口溜可比不得名人的詩作啊,古代很多詩人、文人就用詩歌記錄下了當時的飲食文化,我們一起去嚐嚐吧。

揚州鮮筍趁鰣魚,爛煮春風三月初。

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明·鄭板橋

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紅魚入饌來。

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

——唐·杜甫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北宋·蘇軾

白水豆腐朱自清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着,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裏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薰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着“洋燈”,也還是陰暗。圍着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着臉,覷着眼睛,從氤氳的熱氣裏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裏。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鍋,等着那熱氣,等着熱氣裏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 篇四

雖然家長經常在我們面前數落零食的種種不是:沒營養、容易上火、垃圾食品、添加劑和色素太多……但零食還是用它們的美味可口輕易地俘獲了我們的嘴,讓我們情不自禁地從貨架上拿下來一包又一包,乖乖地成爲它們的“俘虜”。

“堡哥”

“堡哥”就是那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連神仙也要垂涎三尺的漢堡包。原本白白胖胖的漢堡坯經過烤箱之旅後,被曬成健康的小麥色,身上還沾滿了香噴噴的白芝麻,散發着誘人的香味。廚師在它的肚子裏塞上金黃酥脆、外焦裏嫩的炸雞塊和新鮮翠綠的生菜,再澆上酸甜可口的沙拉醬,漢堡包就算大功告成了。

每次路過漢堡店,廣告牌上的大漢堡都會向我眨眼睛,好像在說:“快來呀!我是好吃不貴、便宜實惠喲!”我總是不爭氣地走過去,摸 摸衣兜,戀戀不捨地說:“再見了,我一個星期的零花錢。”然後,一個圓鼓鼓、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堡哥”就屬於我了。

“奧利奧小弟”

每當聽到“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我就知道是“奧利奧小弟”閃亮登場了。它們身穿深褐色的“燕尾服”,住在一棟棟白色“小別墅”裏,兄弟姐妹很多,有原味的、薄荷味的、草莓味的…… “咔嚓——”伴隨清脆的聲音,一塊“奧利奧”餅乾就落在了我的嘴裏,隨即一股特別的咖啡和巧克力的混合味道在口腔裏瀰漫開來,醇香濃郁,味蕾分泌出大量唾液歡迎它的到來。舔一口細滑的夾心,水果和奶油的香甜真是美味無窮。

如果非得給“奧利奧小弟”挑一個缺點,那就是它太有貴族範兒了,一盒裏面只有6塊,差不多合5角錢一塊。

除了這兩樣,我還喜歡快樂似神仙的“浪眯仙”、爽滑的果凍……零食是我快樂的源泉,高興的時候吃,能讓快樂翻倍;鬱悶的時候吃,能讓悲傷減半。不過話說回來,零食雖然有一百種好,但也不能多吃啊!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 篇五

夜深人靜,突然聽見了窗外小木錘敲擊在竹筒上發出的陣陣響聲,我擡起頭,猛然看到窗戶下面有一輛略顯陳舊卻讓我感到很熟悉的小木車緩慢地駛過。

很小的時候,家樓下經常會響起餛飩擔“咚,咚”地敲打聲,這時,我會匆匆跑下樓,趕忙去買一碗熱騰騰的餛飩。略發昏暗的燈光下,我看見老爺爺熟練地把一團肉沫放在沸水中翻滾一下便馬上撈起,又丟下約十顆左右的半透明的餛飩,隔着餛飩皮還能看見裏面的肉色。煮熟撈入碗中,再放上一小把紫菜,這一步也真可謂是點睛之筆。

餛飩在碗中無規律的晃動着,像極了日出後不久那一抹雲彩,餛飩的外皮極薄,似乎只用那塑料勺子輕輕一攪,那些餛飩便會被搗碎,散落在湯碗中。

輕輕舀起一朵小餛飩放入口中,鹹淡適中,輕輕晃動,還殘留着淡淡肉鮮香。軟軟的,幾乎無須咀嚼,便滑過食道,流入胃中。

小時候吃餛飩,主要是因爲它的味道鮮美,說實話,餛飩真的無法管飽,一碗餛飩進入胃中,相當喝了一碗湯,過不了半會,便會感覺如雲霧那般虛無縹緲。吃餛飩,也可以理解爲解饞,直到現在家樓下還會有餛飩擔“咚,咚”的聲響,我也經常吃上一碗餛飩當夜宵,吃完餛飩,身心都感到舒暢與滿足,我也常常帶着這份滿足進入夢鄉。

雖然現在再吃上一碗餛飩,還會有這種滿足感,但這種滿足感,已經遠不同於小時候吃餛飩的那種渴望欣喜與滿滿的期待。

但是,現在的欣喜與渴望早已不是一碗餛飩,小時候聽見這種咚咚聲響起就趕忙攥緊錢飛奔樓下的場景就很難再體會的到了……

“小時候吃的東西都是最好吃的”。

我恍然明白了,兒時的回憶是保存美好印象的一種極佳的方式。

舌尖上的童年作文 篇六

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誰都渴盼回到童年,它能讓你擁有着無限的憧憬與希望。

吃着手裏的那碗蘭州拉麪,欣賞着夕陽的美景,回想起我舌尖上的童年。

作爲一個地地道道的蘭州人,美食是必不可少的。到如今,每年也至少回鄉一次,外婆總會煮好蘭州拉麪等我們回來吃,爸爸媽媽和我便像回到了童年。

“完美的食材,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小時候常常看着外婆做蘭州拉麪,做法簡單卻富有家鄉的味道。外婆一大早就會去集市上買好牛肉、蔥、麪粉等材料,集市上種類多,越早越新鮮,每次買完回來已到正午,太陽高高掛在空中,吃完午飯便開始忙着和麪。只見外婆手握麪糰,似大師耍太極,使勁地揉,然後以驚人的爆發力向外一拉,一個圓滾滾的面球頓時變成兩條面片。緊接着,外婆又將面片首尾相接,雙臂一展、一收,再向上使勁一抖,眼前又出現了幾道面線,就這樣反覆多次,麪條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百變千,無數的'細條直讓人眼花繚亂。我忍不住拉着外婆的衣角問:“我可以試試嗎?”外婆婆點點頭,接着給我一些麪糰。夕陽照着我們的背影,外婆的影子長長的,顯得無比高大。

面燙熟後撈出,澆上湯汁,撒上少許香醋,讓酸與鹼在麪粉中混合,使本就勁道的麪條變得更加爽口彈牙。一碗麪上桌,牛肉和香蔥的香味在空氣中混合,使人沉醉其中,香味在周身縈繞透過每一寸皮膚,每一個毛孔鑽進你的心靈。那麻中透香的汁水,無論在多麼寒冷的冬天,總能令你汗如雨下。

夕陽又一次照到我的身上,感覺身上暖暖的。我和外婆欣賞着夕陽,享受着美好的時光。

時間總是過得那麼的快,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如今的我,已成爲一名國中生了,可惜時間是不可逆的,終是回不到從前和那一碗正宗的蘭州拉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