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反映:基層巡察工作中的辯證關係

今天,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基層反映:基層巡察工作中的辯證關係》範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基層反映:基層巡察工作中的辯證關係

黨的巡察工作十分重要,只有通過不折不扣的巡察,才能遏制腐敗,徹底改變幹部作風。開展基層巡察工作,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以下關係:

“高站位”與“接地氣”的關係。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察工作條例》,明確提出市縣建立巡察制度。作爲市縣一級巡察機構,要以《條例》爲準繩,找準自身定位。所謂“高站位”,就是深刻理解中央精神,吃透巡察的深刻內涵。突出政治站位、政治自覺、政治視角、政治敏感度,練就一雙發現問題抓住要害的“火眼金睛”。所謂“接地氣”,則是由巡察工作的性質及對象決定的。基層巡察,必須要轉變作風,聚焦一線,深入黨員羣衆中,使巡察工作紮根基層,獲得廣泛而強大的羣衆基礎。

“治標”與“治本”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巡察工作是治標之舉,也是治本之策。”科學地界定了巡察工作標本兼治的雙重職能,爲巡察工作如何精準發力指明瞭方向。工作實踐中,我們既注重“治標”,及時發現和反饋那些困擾基層黨建的緊迫問題,如佔有一定比例的離退休黨員、下崗自謀職業黨員管理鬆散,國有資產、土地監管不善受到侵蝕,選人用人程序違規等,督促立巡立改、邊巡邊改。同時注重“治本”,指出制度缺失,黨政一把手“政績觀”發生偏差,思想作風浮誇不實,理想信念不堅定等深層問題,着眼長效機制,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意見。總之,巡察工作既要“拔病樹”“剪枯枝”,也要優化生態養護“森林”。

“鑰匙”與“開鎖”的關係。中央以及省委、市委關於政治巡察的決策部署、指導方針等,爲我們指明瞭方向、明確了任務,工作制度與流程也趨於完善。那麼是不是說,“拿來”這把“金鑰匙”,就可以輕易打開巡察工作之“鎖”呢?當然不是。怎樣“開鎖”?關鍵是結合實際,即緊密結合黨的建設以及黨員羣衆的思想實際、結合當地經濟建設的實際,創造性地實施。我們的基本做法及特點,一是壓實扛牢主體責任、書記的第一責任以及“關鍵少數”的“一崗雙責”。二是創新方法。探索出“帶案巡察”“聯合巡察”“突擊巡察”等新路子。三是學習借鑑兄弟市縣的先進經驗,巧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尚方寶劍”與“擺正位置”的關係。手持巡察利劍的機構和人員,被黨組織賦予特定的職能和權威性。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可以居高臨下,以“欽差大臣”自居,對基層指手劃腳。以“不怒自威”“柔中帶剛”的方式高擎巡察利劍。正確處理兩者關係,還有一層深意就是“不爲情所迷”。基層巡察地域狹小,“熟面孔”較多,裙帶關係複雜,有時難免遇到“打招呼”“講人情”“施壓力”的困擾。對此,必須排除干擾堅持原則。“好人主義”“庸俗關係學”是巡察工作的大敵。要謹防因一個“情”字磨損了“利劍”的鋒芒。

“自身硬”與“巡察硬”的關係。“自身硬”是指巡察隊伍及成員素質過硬,忠於職守、勇於擔責、不辱使命;“巡察硬”是指巡察工作過硬、嚴格、到位,經得起黨和人民的檢驗。“自身硬”是前提,如何達到?一是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從巡察領導組到全體成員,要求人人堅決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紀律”等黨紀黨規。特別是在被巡察單位,決不“伸手張嘴”。自覺接受黨組織和人民羣衆的監督,有底氣說“向我看齊”。二是強化學習提升自我。巡察工作有很強的政策性、原則性、專業性。爲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內部學習培訓、調研交流不斷線。

“單兵素質”與“優勢互補”的關係。巡察機構及人員精挑細選,每個成員除了政治上可靠外,具備一項至多項業務專長。只有“內部挖潛”加強知識儲備,取長補短互相學,能者爲師大家學,研討交流乾中學,巡察過程一路學。知識交流與共享常態化,“1+1>2”的團隊效應初步顯現。每個成員的專業特長、人生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優勢互補,共鑄“巡察利劍”。

“對立”與“統一”的關係。巡察與被巡察是一對矛盾。乍看二者是對立的,但這只是表象。從根本上看二者又是統一的,即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最終目標上我們完全一致,沒有任何利害衝突。巡察是給基層黨組織做“全面體檢”,以利“強身健體”、永葆生命活力。深刻認識這一點,對於消除基層可能產生的牴觸情緒、戒備心理以及種種認識誤區至關重要。這啓示我們,巡察過程中要找到“共同語言”,打開“悶葫蘆”,引起思想“共鳴”,形成廣泛“共識”。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巡察與被巡視“兩個積極性”,合力構建巡察工作的“雙贏”格局。

“善始”與“善終”的關係。所謂“善始”,就是巡察工作要有一個良好的起步與開局,抓好問題的發現、梳理、篩選、研判與反饋,爲加強黨的建設提供及時準確的“氣象預報”;所謂“善終”,就是下力氣寫好“後半篇文章”,督促檢查整改落實,做到“件件有迴音”;就是“回頭看”“回馬槍”等後續手段。一言以蔽之,就是巡察成果轉化爲加強黨的建設的實際效果,要形成“善始”與“善終”的良性循環。

(中共永濟市紀委書記、市委巡察領導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