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關於赴先進地區學習現代農業發展經驗的考察報告

爲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學習先進、查找不足,有效推進我縣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按照縣委、政府領導安排,6月5日,由縣農業農村局、部分鄉鎮主要領導、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及相關農民代表組成考察組,在副縣長000帶領下赴朝陽凌源就現代設施農業發展進行考察學習。

關於赴先進地區學習現代農業發展經驗的考察報告

考察組一行受到了凌源市政府的熱情接待,在當地領導的陪同下,先後實地考察了劉杖子鎮合旭葡萄生態園、三十家子鎮戴河匯農業全產業鏈生產加工項目、宋杖子鎮溫室黃瓜種植項目等內容。參觀考察過程中,隨行同志們積極向當地接待人員和羣衆詢訪請教,聽取他們發展現代農業的工作經驗,並與凌源市政府有關領導和部分負責人在考察結束後進行了交流和座談,現就本次考察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概況

凌源因大淩河發源地而得名,下轄22個鄉鎮、8個街道,人口65萬,總面積32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萬畝。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爲克服人多地少、十年九旱的農業自然惡劣條件,擺脫“雨養農業”的被動局面,凌源市堅持劈山建棚、撤坡建棚、河灘客土建棚、偏僻村莊搬遷建棚,沿路沿河進溝進坡集中連片發展設施農業,經過二十餘年的不斷髮展,凌源市設施農業規模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已成爲活躍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截止2018年底,設施農業面積24.7萬畝,建成高標準日光溫室、冷棚10萬棟,設施蔬菜花卉生產已經形成以反季節爲主導的週年生產、四季供應的格局,年產反季節黃瓜、青椒、尖椒、茄子、番茄、西葫蘆、菜豆等各類優質蔬菜110餘萬噸,產值34億元,年產百合、鬱金香、玫瑰等各類鮮切花2.1億枝,總產值突破40億元。先後取得了“中國百合第一縣”“中國果菜日光溫室黃瓜生產全國第一縣”“全國優質農產品示範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一二三產業融合試點縣”“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縣”等諸多殊榮。

二、經驗與做法

通過實地考察和切身體驗,結合凌源設施農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對凌源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與做法進行了總結。

(一)規劃定位準確政策扶持力度大。開發設施農業是凌源市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狀況,在二十年前確立的農業發展戰略目標,二十年來,凌源市委、市政府幾屆領導班子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始終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爲頭等大事來抓,各級領導幹部上下同欲、一致同功,形成了強大合力。即使在可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每年至少拿出1000萬元作爲政策資金,支持設施農業發展,並積極整合設施農業小區建設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鄉村振興等項目資金重點向設施農業建設傾斜,多角度、全方位保障設施農業資金投入。

(二)市場體系完善,銷售渠道有保障。凌源市根據產業發展實際,配套建設了9大專業批發市場,有效帶動了蔬菜花卉運銷、經營、中介等產業和人才、信息、技術等要素市場的發展,形成了內外相通、遍佈城鄉的市場網絡。同時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拓寬銷售渠道,在北京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和部分商超設立了“凌源蔬菜”專櫃展臺,簽訂了蔬菜供應協議,進入北京高端市場,並與大商集團、地利生鮮採購中心簽訂了配送協議,成爲唯一供應商。此外,積極開展線上業務,利用“互聯網+”思維構建電商運營體系,大力推進電商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對接,鼓勵大宗農業生產資料直接採購和農產品電商銷售,目前凌源已經實現了鮮花電商銷售常態化。

(三)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步伐快。凌源市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進度。本次參觀考察對象之一的戴河匯公司就是凌源市新引進的一家農產品銷售龍頭企業,企業憑藉先進的管理理念,打造了“企業+基地+農戶”的新型生產經營模式,直接與4000戶農戶簽訂農產品種植回收合同,通過肥料、土壤方面的技術支持,實現農產品穩產增收;通過自建檢測中心,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通過企業的客戶資源,實現不同品質產品的銷售保障,形成了農產品從生產、檢測、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條。依託龍頭帶動,凌源市蔬菜、花卉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模式迅速興起。各類經營主體與基地、農戶的聯結機制越來越緊密,對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大,實現了企業增效與農民增收的雙贏。

(四)服務體系健全,科學技術含量高。通過開展科技下鄉、科技入戶、舉辦培訓班等方式,大力培養農村產業實用人才,切實提升農民生產作業水平;嚴把農資市場準入關,嚴格執行農資溯源管理,確保農資質量,保障農民生產。同時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加強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合作,積板引進先進技術成果,每年都聘請國內外專家進行培訓指導,先後建成了省內縣區規模最大的設施蔬菜種苗中心、花卉種球種苗研繁中心。多年來,凌源市共引進推廣了農業物聯網、工廠化育苗、秸稈反應堆、智能型水肥一體化基質栽培等新技術、新設備20餘項,引進推廣蔬菜花卉新品種每年都在50個以上,設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普及推廣率達到60%,設施農業科技創新與示範、科技推廣與服務和生產效益始終走在全省乃至東北的前列

三、推進我縣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建議

(一)堅持目標導向,轉變傳統發展觀念我縣地域廣闊,自然條件優越,具有發展各類農業產業的先天優勢,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現有的產業基礎,結合自身特點和資源優勢,因鄉制宜、因村施策,抓好全縣農業發展的謀篇佈局。規劃定位要科學合理,要建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保既切實可行又行之有效,既符合自身特點又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可以一鄉一特色,全方位發展多項產業,做到“百花齊放”,也可以全縣一盤棋,集中發展一項產業,做到“一枝獨秀”。無論怎樣定位,關鍵是要有一抓到底的決心、信心和恆心,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學習凌源二十年如一日的發展韌勁,盯住目標,持續用力。同時要積極轉變觀念。作爲農業縣,近兩年,城鎮化、工業化發勢頭迅猛,但作爲基礎產業的“農業”卻始終是弱勢產業、發展滯後,因此,要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就必須堅持用工業化的思維指導農業,用工業化的投入扶持現代農業,用工業化招商的理念開展農業招商,引進大型現代農業企業或現代農業管理人才與經驗,以此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二)堅持規模發展,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健全市場是促進產品銷售的關鍵環節,市場體系是農業賴以發展的載體,我縣目前尚沒有建立一個設施齊全、功能完善、輻射能力強的現代化流通大市場,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建設市場的前提是產品產量要達到一定的規模,產品質量要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大連的櫻桃、鞍山的南果梨、凌源的設施蔬菜等特色產業之所以發展的好,就是滿足了建設市場體系的基本條件。反觀我們鐵嶺縣,還是缺乏叫得響、過得硬的支柱產業。以榛子產業爲例,前些年,榛子發展的很好,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發展現狀卻不盡如人意,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規模不夠大、影響力不夠高。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在研發新品種上下功夫,在探索綠色科學的種植新方法上下功夫,在挖掘榛子深加工潛力上下功夫,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產品質量,打造品牌效應,圍繞榛子產業加速形成全產業鏈條,從而建立一個輻射全國的榛子專業交易市場,把鐵嶺打造成全國的榛子交易中心。榛子如此,其他亦然,無論什麼產業,當務之急就是要利用好現有的產業基礎,從形成規模做起,從形成影響力做起,從提升品質做起,以建立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爲目標,腳踏實地,久久爲功,全力以赴開展工作。

(三)堅持與時俱進,提升科學管理水平。科技創新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同凌源相比,我縣科技對農業發展的貢獻率低,致使產業標準化程度不高。我們必須全方位提高農業科技含量,使新技術滲透到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以科技創新應用推進農業生產,不能深陷在傳統的生產模式中停滯不前。此次調研,所有隨行人員無不被凌源市蔬菜大棚中的辣椒所震撼,四米的棚高,辣椒可以一路長到棚頂,甚至連大棚邊牆都長滿了辣椒,僅這一面牆的辣椒每年就能賣出1萬元,全棚年銷售收入達8-9萬元。高產的背後是科學技術在產品種苗培育、大棚硬件配置、生產過程管理等多方面的有效應用,對於我們而言,應該進一步加強與高科技企業、大中專院校等科研單位的合作,積極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通過引進大型農事企業,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全方位提升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科學管理水平,真正讓科學技術成爲我縣發展現代農業的第一生產力。

(四)堅持頭雁引領,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產業龍頭是帶領農民致富的領頭雁,必須把產業龍頭作爲實現農民共富的強力引擎,把發揮好引領作用作爲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引領作用,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在“產業興旺”上做好做足文章,依託產業基礎,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管理、技術、市場、人才、成本及規模上的優勢,建立和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關係,全力打造“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種植大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聯合模式,不斷完善“種植、養殖、加工、流通、銷售”的全產業鏈佈局,推動農業組織化水平不斷提升,輻射農村、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要切實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爭取在用地、資金、人才引進中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進一步優化農業龍頭企業的用地政策、融資政策、人才政策、稅費政策。經常深入企業、深入一線,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全面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