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行業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行業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行業調查報告 篇一

一、宏觀環境分析

1、政治和法律環境:相當長的程度上會對其發展有一定的扶持。

針對服裝行業面臨的實際困難,政府連續出手救x。首先是面臨國外市場萎縮、人民幣升值的不利環境,國內服裝出口受阻。作爲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服裝行業從業人數多、牽扯麪大。政府在這樣的不利局面下,首先提高了服裝出口退稅率,及時緩解了出口型企業的贏利壓力;此後,又出臺《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服裝是一個國家的工業化跳板行業,在相當長的一個階段,我國政府都一定會在政策上繼續有所支持。

2、經濟環境:經濟平穩快速增長;消費能力提高。

突出表現在兩點,一是經濟保持了快速增長,二是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進一步轉變。國家實施了貨幣與財政的積極政策,繼續擴大投資、拉動內需。近幾年中國兒童服飾需求呈逐年增長趨勢,城鎮居民對各式兒童服飾的消費量持續上升,年增長率爲26.5%。從消費檔次看,由以中低檔需求爲主轉向以中檔需求爲主,中高檔需求增長迅速。從消費數量上來看,中等收入戶、中等偏上收入戶及高收入戶對各式兒童服飾的消費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而最低收入戶、低收入戶、中等偏下戶及最高收入戶則呈下降趨勢。這說明中等收入羣體是兒童服飾消費的主體。

3、社會環境 市場=人口+購買力+購買慾望,因此,人口環境和市場營銷的關係十分密切。常熟是中國綜合實力的強縣級市,中國大陸經濟最強縣級市之一,位於中國縣域經濟、文化、金融、商貿、會展和航運中心的前列。中國“區域經濟強縣統籌發展組團”成員。常熟市處在上海、無錫、蘇州等大中城市之間,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根據國家統計局20xx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常熟總人口達106.72萬人,並且農村人口逐步向城鎮轉移,該轉移人口通過產業調整有固定收人後,孩子的衣着需求亦會隨之猛長,每年將增加2 萬左右的兒童服飾潛在消費者,城鎮居民對兒童服飾的消費量呈上升趨勢,年增長率高達26. 5%,這也將成爲帶動兒童服飾市場需求增長的因素之一。

4、技術環境:大量新管理理念、新技術開始運用到服裝行業

伴隨着快時尚理念的大行其道,大量新管理理念、新技術開始運用到服裝行業,無論是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ERP還是FRID技術等等,都在逐漸地改變着服裝這個傳統的行業。 兒童服飾設計文化多元化發展,兒童服飾設計水平提高。市場的兒童服飾款式多樣,從面料選擇、款式設計、印染技術等體現了兒童服飾生產已初具實力。

二、童裝行業特點分析

市場特點:消費需求以品牌化、個性化爲主,同時對時尚化的童裝追求程度也有所提高。而童裝行業的市場細分也越來越明顯一些新的細分現象已經出現端倪。

1、童裝市場的多元性

(1)童裝市場消費水平的多層次性

(2)童裝產品的多元性

年齡段的差異性導致的不同童裝消費;地域差異導致的童裝消費多元性;不同家庭環境導致的童裝消費的多元性。

(3)童裝多元性現狀

健康環保概念流行;休閒童裝走俏;童裝顏色、款式成人化;圖案變小,流行裝飾增多。

2、童裝市場格局的不穩定

中國到20xx年新生兒出生數將進入高峯期,中國將形成一個龐大的兒童消費市場,因此童裝的發展潛力巨大,利潤空間豐厚,再加上國內童裝業發展結構上的不足,如大童裝品牌缺失,使得無數的國內外知名品牌不斷涌現,各品牌使出渾身解數,欲在競爭中分得一塊大的蛋糕。

三、進購渠道

常熟兒童服飾主要進夠渠道分佈在三個地區:浙江省湖州市織裏鎮、廣東省佛山市環市鎮、福建鳳裏。 浙江省湖州市織裏鎮吳興區彙集了12萬人從事兒童服飾及相關產業,企業數量已達到6000家左右,年生產量高達2.6億件套,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23%,成爲全國最大的`兒童服飾生產基地。鳳裏“中國休閒服裝名城”位於石獅市商貿中心區域,鳳裏“兒童服飾基地”規模效益逐漸形成,規模效益逐步凸顯。鳳裏有500多家生產企業,產量可達6000多萬件。

四、銷售渠道

1、傳統銷售渠道:常熟招商城童裝銷售主要分佈在童裝中心、華盛八區。華盛八區商戶450戶左右,門市部平均年租金20萬元,平均年銷售金額800萬元,產品以批發爲主,產品檔次中低檔;童裝中心商戶600戶左右,門市部平均年租金8萬元,平均年銷售金額400萬元,產品銷售模式爲批零結合,以精品童裝爲主,產品質量中高檔。

2、新興銷售渠道:童裝適合網上銷售,因爲童裝均有極強的混搭性和很弱的體形要求。童裝的B2B模式相對比較成熟,很多企業都對經銷商、加盟商開闢了網上訂貨途徑,提高了訂貨、補貨、調換貨的效率。網絡銷售成爲佔童裝銷售10%以上的主流銷售模式之一的目標很快就能達到,損與益只能靠品牌的智慧去化解和獲得了。

五、童裝行業發展趨勢

1、童裝的時尚設計要求

雖然目前童裝市場的主流產品仍以休閒和運動爲主,但是隨着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孩子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在購買服裝上的發言權越來越多,時尚類童裝市場空間將會越來越大。相對於過去以保暖、舒適等傳統實用功能爲要求,現在的兒童服裝有了更高的設計要求。因爲兒童的購買參與,好的童裝設計應能夠全面考慮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夠把面料、色彩、裝飾等設計要素與時尚趨勢緊密結合。合格的童裝應該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這樣才能爲對着裝風格要求越來越具體的兒童及他們的家長所接受。

2、品牌建設勢在必行

企業首先應該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及產品市場定位,然後根據自身品牌定位仔細的進行市場調研,把握流行趨勢,瞭解消費需求,設計出融入流行元素、符合需求、體現品牌文化的特色產品,應該以品牌建設、發展爲主要目標,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短期收益,這樣才能順應童裝潮流的品牌化市場趨勢。

3、保障童裝衛生安全

安全是童裝的第一要素,把童裝面料的安全性放在選擇的首位。當前國內童裝的安全合格率還不是很高,許多色彩斑斕的童裝面料中含有不少對皮膚有刺激性的化學原料。因此廠家在童裝面料的選擇時應該要非常注意安全性問題,應該

選擇吸汗、透氣、舒適,對皮膚無刺激作用,甲醛含量也極低的面料作爲童裝面料。因爲質量是保證品牌更好發展的基礎。

4、產品結構更趨合理

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童裝企業要想在市場中找到立足之地,就必須對市場進行充分的調研找準自身的市場定位、瞭解細分市場的詳細情況、實行差異化的營銷手段、運用靈活的競爭策略。

行業調查報告 篇二

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計算機類專業大量學生畢業進入社會,當前院校計算機專業存在的許多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大量學生進入社會,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如何進一步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是學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這個假期特意對當前IT行業的就業情況進行了調研。並加以分析,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方案進行研究,爲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一、IT行業人才需求變化

20世紀90年代,我國每年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僅有5—9萬人,人才培養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就業長期處於“賣方市場”。近十年來,隨着各高校競相開設計算機專業,擴大招生規模,畢業生人數劇增,就業步入“買方市場”。

IT人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首先,用人單位普遍提高招聘門檻。有些用人單位強調應聘者的英語水平、IT證書,有些用人單位則要求應聘者具有本科以上學歷,三年以上行業工作經驗。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初次就業率走低,起薪下降。

其次,由於留學人員大量歸國,國內博士、碩士畢業生人數迅速增多,畢業生就業的單位層次在不斷降低。計算機專業與通信工程、自動化、電子技術、電子商務等相近專業間相互擠佔就業崗位,就業空間逐漸“縮水”。

再次,由於各行各業自主培養各種層次的計算機應用人才,各學科專業增開計算機課程,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在一些行業內的競爭優勢逐漸減弱。

最後,社會需求越來越向名牌大學集中,重點大學計算機專業初次就業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學就業率則爲60%~90%。

二、IT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1、按需定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將成爲企業級IT應用的主流

目前,隨着IT技術發展及應用的逐漸成熟,中國行業和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企業應用的日趨複雜化和個性化,提升了對於IT企業所提供產品與服務的要求,使其產品與服務日益朝着適應用戶需求的方向

發展。業內越來越多的IT企業正在根據用戶多變、複雜的需求,提供按需定製的產品和服務,以方便用戶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並取得市場競爭中的'優勢。

2、與網絡和移動應用相關的集成化產品成爲個人應用市場增長的核心

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將使新興產品技術不斷地滲透到移動商務應用領域,包括移動辦公、車載信息服務在內的個人網絡應用將逐步成爲移動商務產品與服務關注的中心。同時,個人消費體驗需求的擴張將帶動IT市場從“以客戶爲中心”向“以個人應用爲中心”轉移,數字家庭解決方案的應用將逐步趨於成熟,這必將帶動筆記本、數碼產品等個人網絡應用產品的不斷創新,併成爲IT市場增長的重要源泉。

3、IT服務管理走向規範化

從中國企業信息化的發展歷史來看,對於信息化建設過程的管理一直是相對薄弱的環節,這也是導致企業ERP系統和IT系統實施成功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從今後的發展趨勢看,企業信息化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潮流,這必將加大對於IT服務的需求。中國IT服務市場的快速發展,將推動IT服務管理快速走向規範化。

4、網絡增值服務在創新中成長

隨着全球範圍內互聯網產業的逐漸復甦,中國的網絡產業實現了蓬勃發展並呈現出廣闊的增長前景,與其相關的應用和網絡增值服務如網絡短信、網絡下載、網絡廣告、網絡遊戲等服務項目不斷創新,並實現了高速成長。今後,伴隨寬帶網絡的日益普及,網絡服務的應用領域將更具拓展潛力,視頻點播、網絡教育、遠程醫療等專業應用將成爲新的應用熱點,從而帶動與網絡相關的應用軟件的快速增長。

三、進入IT行業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首先是專業知識的儲存。IT是一個對專業知識要求高,並需要不斷知識更新和充電的行業。其時尚性、競爭性和高淘汰率決定了這是一個青年人爲主的就業行業,幾乎90%以上爲青年人。

其次是實踐經驗的積累。我們碰到許多青年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們剛從學校出來,哪來的實踐經驗。初看這一問題比較中肯,難道實踐經驗的積累一定要找到工作嗎?其實有的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多種渠道積累了實踐經驗,如暑期

有針對性的打工,或通過熟人關係積累實踐經驗,也可有目的性地參加見習培訓,學校安排的實習等等。實踐經驗對某些人是道坎,而對於那些認真對待求職的青年來說,只是在就業前多做了一道題而已。進入IT行業有許多方法。例如通過熟人、私人關係,報刊、媒體,公共職業介紹所(網站),社會中介機構,學校就業服務中心等等。在衆多的就業渠道中,暑期打工和同學介紹是二條應該引起重視的渠道。

四。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過以上社會調查分析,發現沿用過去專業培養模式很難適應社會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須要對目前師範院校計算機專業培養模式及內容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及畢業生就業需要。

(1)堅持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培養爲主線的原則.計算機專業培養上,必須與行業接軌,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培養爲主線的原則.在充分認識和調研社會和行業需求的基礎上,運用課程理論和教學資源進行課程內容、課程結構等方面的總體設計。

(2)確定多元化人才培養目標模式.重點在於研究如何使培養目標多元化,從而滿足學生的專業學習需要和企業用人需要,進而形成大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模式”.在充分考慮服務區域和現有教學資源的情況下制定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不同學生採用分專業方向的教學,真正落實多元化的專業培養目標.針對不同出口的學生,採取不同培養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選修課的比重,對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學,增加理論知識講解的選修課.對希望就業的同學,增加實踐課程的選修課,培養“一專多能”的複合型技術人才.從適應就業需求的角度,社會要求計算機專業人才應具備多種技能,應有針對性地設置相關課程培養學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專業教學特色.積極引入學歷學位加資格認證相結合的專業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參加計算機軟件資格與水平考試等國家計算機資格認證考試,並取得相應認證證書。

(4)加強實驗室與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規劃.在原有的實驗室和教育教學基地基礎上,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的建設,並增設實訓基地.探索建設教學、科研、培訓相結合的多功能實訓基地,推行產學結合,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最後,從事IT行業的青年還應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你能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嗎?如果有一天該行業由熱門轉爲冷門,或者你將退出該行業,你是否會坦然對之,並正確選擇下一個就業目標。

行業調研報告 篇三

摘 要:“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ker)曾經說過:“預算不是一場數字遊戲,而是圍繞戰略目標的設立而進行思考的過程。”

自XX年我國菸草商業導入預算管理機制以來,該方法已成爲企業的標準作業程序。本文針對xx菸草商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全面預算實施過程中,必須要注重預算的編制質量,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的監督與調控,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糾正偏差,使預算管理髮揮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菸草商業預算管理思考

預算管理是企業在科學的市場預測與決策的基礎上,按照既定的經營目標和程序,對企業未來的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的總體安排。近年來,xx菸草積極探索適合菸草商業實際的預算管理運作模式,在預算管理上逐步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單一預算向全面預算的轉變,對提升內部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預算管理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運行中凸顯的一些的問題不容忽視。

一、亟待解決的幾個薄弱環節

1、編制時間比較滯後,運行時效相對較低。

雖說我市每年從10月份便着手安排部署次年的預算編制工作,但由於作爲戰略層的投資中心沒能及時確定年度預算總目標,預算編制工作實際上要到次年的元月份才正式開始。我市菸草系統下轄9個縣級營銷部,經過“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編制流程的多次反覆,整個預算編制工作歷時長達半年之久。待全部預算審批、下達完畢,時間已到4月份,遲則到5月份才能完成,上半年的預算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別是部分可控費用,超進度開支現象特別嚴重,給下半年的預算執行帶來巨大壓力,編制時效“成本”過高。

2、預算分解偏離實際,方法不盡科學合理。

一是年度預算指標分解中歷史業績權重較大。在下達各縣營銷部銷售預算指標、效益預算指標時,沒有完全按照省菸草局推行的“因素分配法”進行,歷史因素所佔權重仍然較大。對某些指標沒有設立一個“公允值” ,習慣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全市保持統一的增長幅度,對上年預算指標完成較好的單位,持續實行“鞭打快牛”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的積極性。

二是季度預算的分解過於簡單化。費用預算分解也與銷售預算一樣,以前兩年各季度實際發生數所佔全年比重作爲權數進行分解,沒有考慮某些費用發生的特殊性,導致部分項目季度預算嚴重超支。

3、執行過程“盲目服從”,預算調整“彈性”過大。

一是對市場的變化反應遲鈍。在執行過程中,當受市場環境、經營條件、政策法規、內部體制改革和經營方向調整等因素影響,預算基礎發生變化時,有的預算責任主體仍在“嚴格”按照預算運作,“紙上談兵”,缺乏應變能力。

二是預算調整機制不夠完善。主要表現在年度預算調整的隨意性較大,沒有根據預算調整原則進行。對預算執行中的偏差,預算管理委員會沒有充分、客觀地分析產生的原因;對常規事項產生的預算執行差異,預算責任主體沒有自行採取措施加以解決,而是盲目地要求要追加預算指標。

4、成爲考覈唯一手段,上下“博弈”愈演愈烈。

預算管理過程中,只強調上下級的垂直命令與控制,把預算執行結果作爲唯一的考覈考評指標,重結果、輕過程,忽略了對預算執行差異的分析。各責任中心爲了得到較低的業績評價標準,有意提供虛假的預算數據風險,在上報預算時討價還價,大大地留下餘地,實行“寬打窄用”。有的則爲了防止來年被“鞭打快牛”,虛報、用盡當年的預算指標。這些“對策”,導致預算管理流於形式,使業績考覈失去了公平性。

行業調查報告 篇四

“資源整合”

不管是從宏觀經濟形勢的角度,還是從房租、人力等各種要素的變化來看,增長放緩幾乎是超市行業已經發生並且可以預計仍將延續的狀況。企業的選擇是,聯合各種優勢資源借力發展。

商業週刊報道所舉的兩個例子中,以華潤爲例,華潤創業與Tesco簽署的合資協議已獲得中國相關政府機構的批准。作爲華創旗下零售業板塊,華潤萬家將作爲併購平臺對Tesco開展後期的業務整合,11月,華潤萬家南區業務單元與Tesco中國業務華南區的15家零售大賣場核心業務系統完成了融合切換。

而永輝超市則大動作不斷,不僅引入了牛奶國際近56.9億元入股,還在上海地區與上蔬合作,成立上海上蔬永輝生鮮食品有限公司,經營生鮮菜市場。在供應鏈等方面與中百集團合作,都顯示出永輝超市正在不斷增加自身的資本和資源厚度,下一盤更大的棋。

“關店裁員”

一直靠佈局門店搶市場的超市首次在關店數量上超過了開店數量,而且這個趨勢還在延續。年初至今,沃爾瑪已經有十餘家門店被關。按照沃爾瑪的規劃,關店計劃將一直持續到明年,據商業週刊調查,關閉的門店數量佔沃爾瑪中國門店數量的近9%。伴隨關店而來的是裁員,沃爾瑪直接向中層動刀,在最近的11月裁員中,共涉及250多名員工,20多箇中層管理崗位受到影響。

關店裁員除去直接的經營原因,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消費需求轉變和企業架構調整。大賣場這一零售形態對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已經沒有吸引力,卻是三四線甚至更低線城市的消費熱點,企業需要發展出新業態來適應消費者。除了因關店產生的裁員,沃爾瑪對採購流程的簡化,也導致大量採購人員被辭退。從這個意義上講,關店和裁員是明智之舉。

“深化O2O”

從被電商衝擊,到學習電商,再到如今的全渠道運營,超市對線上渠道的探索愈加成熟。

但兩極分化比較嚴重,目前各家零售商的線上渠道多是迫於電商壓力而開闢,多數並沒有貢獻實際的銷售,比如北京華冠超市在淘寶和京東開設的網店幾乎處於零銷售的狀態,但同行大潤發旗下的飛牛網已經開始叫板1號店。

不管實際情況怎樣,電商已經成爲超市的戰略步驟,已經從開闢線上渠道的1.0時代進化到構建O2O路徑的2.0時代。在外資零售商麥德龍有意以O2O重新打造電商業務後,區域零售龍頭步步高的雲猴O2O平臺正式上線。在雲猴平臺上,步步高目前的網上商城和線下門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外,還有其他商家的參與。

O2O時代的到來爲傳統零售商提供了一個新思路。與缺乏線下基礎的電商企業相比,傳統零售做O2O的優勢顯而易見,除了積累多年的線下資源,消費者也已經被培養成熟。

20xx年發展趨勢分析:

“小業態” 除了便利店自身的擴張,原本專注在大賣場的超市也開始着眼於小業態,家樂福旗下“easy家樂福”11月在上海試營業。主打現購自運概念的麥德龍也在上海試運營旗下的便利店合麥家。“賣場版”便利店成爲國內零售市場的一股新勢力。

大賣場做小業態,有供應鏈和採購的優勢,大賣場業務萎縮,零售商急需新的業務帶動,而此時城市中即時快速的消費需求大量出現。這些都是“賣場版”便利店大量出現的原因。另外,與動輒投入上千萬元的大賣場相比,便利店在房租、運營上投資成本不高,而且比較靈活,可以實現快速擴張。

需要注意的是,與傳統超市高度重合缺乏特色服務是國內“賣場版”便利店的常見問題,除了天氣和生活習慣的`原因,提供便利服務的成本過高,使便利店無法區別於超市而難以形成競爭力。

“跨界商業地產”

由於投資商業地產的利潤率遠高於零售業,加之店鋪租賃成本連年看漲,國內零售企業超半數都開始涉足商業地產。在此之前,永旺、歐尚、家樂福、物美等大型連鎖超市(專題閱讀)均已開始涉足商業地產。據商業週刊報道,永旺計劃20xx年底之前在中國開設15家大型購物中心,總量發展至20家。家樂福也有意發展以大賣場爲基礎的小型購物中心等。北京最大本土超市品牌物美20xx年以3.22億元的價格競得北京市國際雕塑園地下文化娛樂中心項目用地,計劃打造成地下購物中心,預計20xx年內開業。

不過,超市跨界購物中心的風險也很明顯,商業地產的存量不斷增加,背後的泡沫也隨之越來越大,中購聯行業研究報告預計,20xx年國內購物中心總量將達4000多家。同時,習慣在大賣場零售領域的超市是否玩得轉購物中心,在品類管理和商場運營方面仍需觀察。

“精品化”

大賣場在一二線城市的衰退一部分是因爲仍然停留在日常消費品,以低價爲策略,沒有跟得上一二線城市消費層次的變化。以生鮮爲主打的永輝精緻超市Bravo,上半年在消費能力尤強的北京市場開出2家Bravo綠標店試水成功後,該大區已計劃下半年度將綠標店數量增至6家。商業週刊消息顯示,市場上已有多個品牌高端超市爭搶蛋糕,僅華潤旗下就有Ole、Blt和V+城市精品超市。Ole今年將新開12家門店,至20xx年,Ole門店數預計將達50家。超市發也透露出將要開高端精品店的想法。

精品超市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已經在一二線城市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對於超市來說,實現差異化經營,將消費細分,挖掘不同的消費潛力。與大賣場靠大規模賣出商品不同,精品超市更多講求“多單品,少貨量”。不過,目前這些高端精品超市還沒有一家實現規模化的擴張式發展。因爲即使是同一個品牌,在不同城市和地區,根據地點和消費羣體的差別,精品超市中的進口商品比例會有些不同。

對於精品超市來說,大部分是不收進場費或條碼費,並且投入比普通超市起碼高出一倍,那就需要找到另外一個合理的途徑來增加利潤。

行業調查報告 篇五

一、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低收費、零收費”現象的透視與分析

1、價值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基本內容和要求是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爲基礎。價格圍繞"等價交換價值點w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中國物業管理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物業服務區別於傳統房屋管理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償服務,是一種可以在市場交換的商品。因此,物業服務這種商品交換理應受到價值規律的制約。

企業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爲目的的,犧牲自身利益而惠於客戶,以“低收費、零收費”手段實施物業管理運作,顯然是與“等價交換”原則相違背的,屬市場經濟運行中一種反常現象,其究竟如何生存?這其中必有深層次和隱性的原因。或者是企業發展經營的競爭策略,或者就是有其他的隱性經濟收入和物業管理常規收費之外的經濟來源。如若是企業競爭策略,是一種短期經營行爲,則無必要予以分析,但如若是後者則有深入剖析的必要。

縱觀“低收費、零收費”,的多種表現形式,其共性特點是業主少交或不交管理費,但物業仍需維修、運行、維護和管理,這說明物業管理費一定另有來源。或者是房地產開發商撥付,或者是商業用房的租賃經營收入,再或者是利用物業資源進行商業運作收益,與其它企業不同的僅僅是來源渠道有異而已。問題是這種來源和渠道是否可靠?是否存在問題?是否合法?由開發商支付管理費,開發商爲什麼要向業主提供“免費午餐”,承擔不應由其承擔的費用?這在邏輯上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是無法自圓其說的。退一步而言,不去追究開發商的動機、目的,開發商如何兌現承諾,從實踐效果看,由於缺乏保障機制,結局往往是草草收場。以商業用房的租賃收入彌補管理費,則涉及商業用房的產權歸屬,商業用房如果歸屬業主,則是業主換了一種方式自行繳納管理費。如果產權歸房地產開發商,那麼仍然會產生前者所述的與開發商支付管理費同樣的矛盾。而藉助物業管理平臺,進行商業運作,獲得額外利潤,以此彌補管理費缺失或不足,本是無可非議的,但如果這種經營收入不能彌補,物業管理正常運行就無法維持,則會引發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新的矛盾,導致社會不安定因素的產生,這對構建和諧社會是有害無益的。

如果物業公司從中獲利,那就是典型的尋租行爲,尋租就是對業主權利的侵犯。即便在個別物業項目上可能獲得收益,也並不具有可複製性。相反,從宏觀角度來看,其浪費社會資源、降低效率卻是顯而易見的。衆所周知,社會分工是商品經濟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社會化大生產的基本發展規律是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個普通物業管理企業,同時涉足多個專業化程度極高的領域,盲目擴張和大肆進入自己的非專業領域,不但將損失大量資金和人才,更有可能會對主營業務造成強烈的連鎖衝擊。

因此,物業管理的“低收費、零收費”,既非物業管理模式創新,也非正常的競爭策略,既沒有預示物業管理髮展方向,也沒有對行業發展做出任何貢獻,不是進步而是倒退,如不加以遏止,將對物業管理市場發育和行業發展產生消極的和負面的影響。

1、“低收費、零收費”是對消費者的誤導和傷害客觀上,物業管理服務產品的特性使交換雙方存在嚴重的“不對等”一是專業知識和信息量不對等,二是組織形式上的不對等,三是承擔民事責任能力不對等。在這樣一個“不對等”的交換中,“低收費、零收費”勢必誤導業主對物業管理基本概念的認識,認爲物業管理可有可無,更多關注服務價格而非服務質量。同時,由於消費者過分關注短期內的利益,相當程度上會忽視對物業管理服務的監管,造成消費者對物業管理服務的反應滯後,加上物業管理中的大量維修和養護工作實際是在業主不可見狀態下進行的,爲了降低物業管理成本,實施所謂“低收費、零收費”的企業很可能減少物業管理必不可少的維修和養護工作,削減物業管理成本中的預防性支出,無形中導致了物業的“風險後置”,給尚在心安理得享受眼前利益最大化的業主設置了一個物業提前壞損的巨大風險的陷阱。

2、“低收費、零收費”將削弱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加運營鳳險

“低收費、零收費”運作的物業企業一個重要的經濟理論支撐點是規模收益正比增長。按照權威的《新包格拉夫經濟學辭典》的解釋。“對於某一產品,如果在某些產量範圍內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話,我們就認爲存在着規模經濟或規模不經濟。”即生產和服務規模的擴大,並不一定會使平均成本下降,利潤也相應的不一定會上升。作爲規模經濟的“孿生兄弟”---規模不經濟,規模擴大,成本上升,利潤下降,更是客觀存在的。如以電子商務爲例,規模的擴大固然能使企業在採購上擁有更多話語權,但隨之而來的是更爲昂貴更爲複雜的大型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電子商務人員的薪酬支出更非普通物業人員能比,加上大型物流業的運輸成本,日趨龐大的運營和管理協調機構支出,上述任何一項開支部極有可能抵消商品採購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電子商務人員的薪酬支出更非普通物業人員能比,加上大型物流業的運輸成本,日趨龐大的運營和管理協調機構支出,上述任何一項開支部極有可能抵消商品採購所帶來的微薄收益,甚至造成鉅額的虧損。物業管理開展多種經營,是豐富物業服務內容,彌補管理費不足,弱化物業管理交換雙方矛盾的一個策略,但如果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則是十分危險的。

3、“低收費、零收費”將使行業發展誤入歧途

當一個 “低收費、零收費”物業管理進入小區,其“窪地效應”必然會導致周邊小區物業管理收費的大幅下降,物業管理企業若不降價,很可能會被業主解聘,必然造成更大的損失。對於個體來說,這種無奈的選擇是理性的,但卻引發集體選擇的非理性。因爲一旦當整個物業管理行業的降價成爲習慣,消費者所關心和追逐的永遠只會是誰的物業管理費收得更低。在如此一個信息不對稱的低價市場裏,消費者只關心價格,市場資源將惟低價者得,也反過來迫使廠商不斷降低各方面成本甚至不惜犧牲服務質量,因爲在低價,甚至超低價上,提供質次商品顯然是更經濟的行爲。如此,則成本較高的優質商品和服務,很可能被劣質商品和服務淘汰出市場,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果。市場交易的結果使得優勝劣汰的原則被違背,好產品在競爭中失敗,而次品獲勝,形成消費者心理和消費行爲的“逆向選擇”。

在物業管理服務市場上,“逆向選擇”導致了市場的低效率和市場失靈, “低收費、零收費”服務不受到遏制,不但整個物業管理行業經過多年努力所構築的物業管理服務消費意識和消費理念將趨於瓦解,而且“逆向選擇”將使得物業管理服務價格和質量不斷下降,最終導致市場嚴重萎縮甚至消失。

二、法律層面的“低收費、零收費”的審視與考量

1、“低收費、零收費”違背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

從民法的基本原則公平和等價有償的原則看,物業管理“低收費、零收費”現象是不符合這一基本原則的。《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了這一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移轉財產等的民事活動中,要實行等價交換,一方享有權利『應向對方履行相應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無償佔有。剝奪他方的財產和侵害他方的利益。也就是說在民事法律關係中,民事主體的權利與義務是同時存在、相輔相成的,且權利義務對等、並按價值規律的要求進行等價交換,取得他人財產利益或得到他人提供的勞務應與其付出的代價相適應。

合同法是民法的子法,當然也應遵循公平和等價有償的基本原則,物業服務合同作爲合同的一種更是要體現該原則。物業服務合同作爲物業管理活動的基礎,是建立業主與物業管理企業法律關係的惟一的法律依據,在整個物業管理活動中處於核心地位。這一原則在物業服務合同中體現爲從業主這一方面來講,交納物業管理費的義務應與其享受到的物業管理服務的權利是對等和等價的,如果業主沒有享受到這一服務或享受的服務與自己所交納的服務費不對等,其有權追究物業管理企業的違約責任。

但是在物業管理“低收費、零收費”中,業主沒有交納物業管理費,就失去了要求物業管理企業達到期望的服務水平權利的依據。從物業管理企業這一方面講,物業管理"低收費、零收費"已經使物業管理部分或全部成爲一種附贈品,因而註定物業管理服務的質量是無法保證的。同時,由於物業管理企業向業主提供的是超低價或免費服務,在相當程度上不會顧及業主的反應和要求。

而業主享受的超低價或免費服務,也缺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及維護自身權益的主動性。

2、“低收費、零收費”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

物業管理“低收費、零收費”歸根結底採用的是一種價格競爭手段,這是一種不正當競爭,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1條“經營者不得以排擠對手爲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的規定。該條款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主觀標準,以物業管理“低收費、零收費”這樣一種營銷手段進入市場,其動機不能排除是爲了搶佔市場份額從而達到排擠對手的目的,二是客觀標準,即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物業管理是種特殊的商品,一種準公共性服務商品,實行物業管理是爲了確保物業的正常使用,必須支付必要的成本,《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11條也對物業服務成本作了具體的界定。而“低收費、零收費”是不收費或嚴重背離成本的一種定價方式,以低於戚本的價格銷售物業管理這種特殊的商品,無疑是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

3、“低收費、零收費”現象違背了《物業管理條例》的基本精神

《物業管理條例》第41條規定,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公開以及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區別不同物業的性質和特點,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按照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物業服務收費辦法,在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物業服務收費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物業服務收費應當遵循合理、公開以及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合理原則是指物業管理收費應因地制宜,以服務發生的成本爲基礎,針對不同類型的物業、不同對象、不同消費水平,合理地核定收費水平。質價相符原則,指物業管理服務的收費標準應與服務質量相適應。這些原則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質價相符”的物業管理收費機制,“低收費、零收費”的本質否定了在成本基礎上的合理定價,否定了質價相符的原則。如前所述,“低收費、零收費”偷換了“物業管理”的概念,抹去了業主應承擔的全部或部分義務,踐踏了物業管理質價相符的收費原則,使初步培育出來的物業管理消費觀念,倒退到計劃經濟福利性低房租、房屋管理的陳舊觀念。

“低收費、零收費”之所以捲土重來,絕非偶然,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原因的。目前我國物業管理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技術含量不高,技術壁壘比較低的行業,物業管理企業大多是房地產開發公司派生出來的,基本沿襲的是“誰開發,誰建設”的舊模式,加之當前廣大業主的維權意識空前高漲,而物業管理消費意識和服務意識都不到位,物業管理法律法規相對滯後,在這樣社會經濟面臨轉型,物業管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物業管理行業高速發展的社會歷史大背景下,“低收費、零收費”的出現是必然的。

三、“低收費、零收費”的對策思考

1、完善法制建設

法制建設是物業管理行業規範、長足發展的根本保障,針對我國目前物業管理不斷髮展的情況及我國相關立法進程,有必要對現行法律法規進行系統梳理、補充、修訂和完善,通過完善法制建設,進一步規範物業管理各主體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行爲。

2、強化行業自律

行業自律是市場經濟中企業 誠實信用"原則的突出體現,物業管理協會在行業自律中應起到組織、監督的主導作用。因此行業協會應及時、有效地建立會員強制入會、訓誡、通報批評、公開譴責和取消會員資格、會員誠信記錄檔案等相關自律制度。通過行業自律制度,提升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的社會地位和信譽。

3、加強理論研究

物業管理理論研究是行業發展的不竭源泉,也是法律法規制訂的重要前提,加強理論研究,突出理論研究在行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學科的理論研究,建立一支行業內專、兼職相結合的宏大的理論研究隊伍,是物業管理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石。

4、創新制度設計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創新制度設計是物業管理健康發展的必要保障。

在物業管理的外部,引入發達國家物業管理制度,如類似物業管理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作爲第三方客觀介入,定期實施外部獨立的管理費會計審覈或外部審計,進行專業的物業服務質量評估。在物業管理內部,完善物業管理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量化物業管理服務質量的標準,提升物業管理服務的水平和檔次。

5、正確引導輿論

人是教育的產物,物業管理作爲一個新興的行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對各個參與主體的教育和輿論引導是極爲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一個事物或現象的出現必然會衆說紛紜,但這些輿論並不都是全面的和準確的,這就需要發揮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和媒體輿論導向的主渠道作用和溝通作用,將輿論引導到正確的方面來。

行業調研報告 篇六

一、家電行業特點

家電行業按照產品的不同可分爲大家電和小家電,前者主要有:彩電、冰箱、冰櫃、空調、洗衣機、家庭影院等;後者主要有:電風扇、微波爐、吸塵器、吸油煙機、熱水器、照相機、電飯鍋、燃氣竈等等。這類行業的特點是:

1、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主要表現在家電企業生產能力過剩、庫存積壓嚴重,銷售收入增加幅度低於銷售量的增長幅度,經濟效益日趨下降,價格戰達到白熱化程度。

2、該行業屬於技術、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的家電企業在勞動力成本上佔有優勢,但在技術上落後於國外家電企業,表現在某些高端產品上爲國外企業或國內的外資企業所壟斷。

3、該行業已進入成熟期,參與者進入較爲容易,競爭體現在品牌和服務上,企業重視企業形象和產品的宣傳,廣告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重較大。如:20xx年1-7月,海爾集團廣告投入7600萬元,科龍集團5100萬元,美的集團5000萬元。

4、該行業相對來說投資少,建設期短,一般1-2年即可建成投產,有的項目當年建設,當年即可投產。

5、行業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主要的大家電產品在行業中的地位相對穩定,多數產品兩極分化的趨勢明顯,某些產品的集中度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電冰箱行業前5位企業海爾、科龍、新飛等的產量和銷量分別爲559萬臺和552萬臺,佔全國總量的比重均爲64.6(去年67.5);電冰櫃行業海爾、澳柯瑪、新飛等的產銷量共計216臺,佔全國總量的76.1(去年81.8);空調器行業前5家企業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等的產量779萬臺,佔全國總量的36.9(去年49),銷量755萬臺,佔比38.2;洗衣機行業前5家企業海爾、小天鵝、榮事達等的產量478萬臺,佔全國總量的72.2(去年55.5),今年一季度彩電行業前六家企業tcl、康佳、創維、長虹、海信、海爾的銷量佔全國的65.7。

6、行業中產品出口佔較大比重,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家電行業出口額佔全部銷售收入的25,今年上半年出口全面增長。6月份出口額達7.68億美元,仍保持同比20.4的高增長率,1-6月份累計出口額44.41億美元,同比增長27.7,遠遠高於各行業平均出口增長率水平。從分類產品看,微波爐、空調器、電冰箱這些傳統的出口大類產品增幅很高,出口佔其全部銷量的比重較大,其中微波爐出口佔總銷量的64.4,空調器佔29,電冰箱佔29.13,洗衣機佔16.8。

7、入世對家電行業意味着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家電行業是一個全球化特徵非常明顯的行業,市場化程度、對外開放程度極高,產業技術成熟。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潛力,豐富、低廉但技術熟練的勞動力,以及完善的零部件供應體系,構成了中國家電行業的比較優勢,使該行業成爲中國最具國際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製造部門之一。

8、家電行業是一個以組裝爲主的產業,生產工藝較爲簡單,大部分企業組裝廠與主要零部件廠分立,垂直一體化程度低,上游產品多采用外購方式,整機產品附加值較低,利潤空間較小。

二、行業宏觀情況和國家產業政策

(一)行業宏觀情況

家電行業總體運行較爲平穩,主要家電產品的產銷及進出口均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增幅最大的產品是空調器及空調壓縮機。上半年空調器產量2110萬臺,銷量1978萬臺,同比分別增長了49.9和53.7,產銷率93.7;空調壓縮機產量1575萬臺,銷量1712萬臺,同比分別增長33和27.7,產銷率108.7;電冰箱產量844萬臺,銷量833萬臺,同比分別增長8.6和8,產銷率98.7;電冰櫃產銷量284萬臺,同比分別增長10.6和8.4,產銷率100;洗衣機產量662萬臺,銷量664萬臺,同比分別增長6.1和3.6,產銷率105.4。

近幾年家電行業競爭一直不斷,以國內品牌爲主的價格戰此起彼伏,形式多種多樣。去年以來,競爭已經從單純的顯性價格戰轉變爲隱性的價格戰,即以變相的讓利促銷活動代替以往的直接降價。今年上半年儘管多數產品的產銷量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持續處於低位的價格水平導致全行業的銷售收入均低於銷售量的增長幅度,銷售利稅率繼續下降至5.33,銷售利潤率2.13,成本費用利潤率2.。39,成本費用/銷售收入89.41。

近幾年中國家電業的內需市場不暢,大家電產品的內銷普遍下降,而出口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出口企業中主要以家電著名企業和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爲主,行業集中度保持在較高水平,相對技術高端產品爲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所壟斷,洋品牌家電不斷向中國轉移產品生產線,建立家電研發中心。全行業庫存積壓嚴重,生產能力尤其是洗衣機、空調的生產能力過剩(空調業的生產廠家已達400多家,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左右),全行業應收賬款淨額和產成品、存貨佔壓資金在輕工業中均排在首位。在銷售渠道上,以北京國美、江蘇蘇寧、山東三聯爲代表的 家電商品銷售“大鱷”正加緊跑馬圈地,其目標是做成全國最大的家電連鎖銷售商。

(二)國家產業政策

因爲家電行業的市場化、對外開放程度高,國家近幾年已不再對家電行業的發展加以限制,也不再象其他行業一樣提出鼓勵行業發展的產品、技術目錄。根據國際上家電市場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家電市場的現狀,預計未來行業將重點向以下方向發展:

總體來講,將圍繞大家電和關鍵零部件,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大技術創新和改造力度,開發適應不同消費層次需求的高效、節能、環保、低噪音家電系列產品,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檔家電產品將實現網絡的升級,使家電產品在網絡支持的條件下,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1、一方面,發展技術含量高、功能全、款式新,跟蹤國際潮流、產品質量和檔次高的家電產品。

(1)電冰箱發展300升以上大容積、新款、多門、多溫區、多功能的低噪音節能環保型冰箱。目前電冰箱的社會保有量已達1.2億臺,今後幾年的需求趨勢是:城市以更新爲主,農村以普及爲主。

(2)洗衣機。我國洗衣機洗淨度高是一大特點,但外觀、噪音、平均無故障時間、用電量、用水量等指標與國外有差距,今後發展的重點是5公斤以上或2公斤以下,多功能、款式新、智能化程度高,具有新型結構水流技術的靜音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攪拌式洗衣機和滾筒式洗衣機。多功能指:去污能力多樣化(去血漬、奶漬等)、控制方式多樣化(電動、電子、模糊電腦控制等),外觀造型多樣化。

(3)空調器。重點發展智能、模糊、變頻分體機,靜音窗式空調和單元式空調一體機。

(4)彩電。發展大屏幕超平、純平彩電、等離子彩電、大屏幕背投、sdtv、hdtv、數字機頂盒、與之相配套的專用集成電路、中清晰度cpt,高清晰度cpt、平板顯示屏、變頻頭等。

(5)小家電主要發展模糊控制多功能微波爐、電飯鍋、智能節水洗碗機等。

2、另一方面,發展大衆化的家電產品,主要是實用、經濟、安全,適用農村的使用環境,具有擴大市場份額的潛力。如容積適中的冰箱,經濟型全自動洗衣機,電風扇及電熱毯等產品。

三、貸款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項目貸款

1、產品技術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具有後續開發能力,保證技術在較長時間內不落後;

2、產品潛在生命週期比較長,產品替代性小;

3、生產能力較大,具有一定規模效益,產品的消費羣體應足夠大;

4、產品上游零配件的供應不僅要有保證,還應具有質量和價格優勢;

5、產品應有一定比例的出口;

6、借款人應有不少於25的自籌資本金和30的鋪底流動資金;

7、抵押、擔保落實,測算的項目內部收益率、投資收益率、盈虧平衡點等財務指標應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二)授信

1、企業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主營產品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產銷率和市場佔有率較高;

2、企業具有行業知名品牌。20xx年我國部分家電品牌價值評估如下:海爾330億元、長虹260億元,科龍、容聲148億元,tcl106億元,康佳95億元,美的64億元,小天鵝57億元;

3、企業主營業務突出,管理水平較多,財務狀況良好;

4、企業銷售網絡發達、先進、科學,銷售渠道暢通,售後服務隊伍健全,服務水平和質量較高;

5、授信應主要向上市公司傾斜,信貸品種側重於貼現和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貿易融資和銀行承兌業務;

6、總量應限制在授信控制量之內,同時抵押、擔保條件落實。

四、貸款風險點和防範措施

(一)市場風險

家電行業競爭激烈,據有關部門對今年上半年68種主要家電商品的供求排隊情況表明,供求基本平衡的只有5種,僅佔7.4,主要是35英寸超平彩電、35英寸純平彩電、投影電視機、移動(手持)電視機和家用攝影機,供過於求的達63種,佔排隊總數的92.6,供求矛盾尤爲突出的是洗衣機和空調器。供求矛盾造成家電產品大量積壓,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價格一降再降,市場風險日益增大。

在審批項目貸款時應着重於產品的結構分析,看是屬於行業優先發展的新型家電、升級換代產品,還是落後飽和的大陸產品,重點分析新產品的消費羣體,消費地域和消費數量,對消費羣體的收入狀況、消費水平和習慣應心中有數,對消費地域的經濟增長作出準確判斷和預測,對消費數量做出合理的評估,要避免以經濟增長速度代替需求量增長率的簡單做法,更要注意避免收入測算中的高估冒算,尤其是要合理確定產品價格、達產期以及達產期間的生產能力利用率、產銷率,在此基礎上做好敏感性分析。

對授信業務應重點分析企業現有產品的市場定位,產品結構、個性化程度,市場佔有率,銷售網絡和渠道,產品成本的比較競爭優勢,上游家電零配件供應情況等等。

(二)管理風險

目前家電企業有種規模擴張的衝動,產品種類越來越多,涉足領域越來越廣。有的已遠遠超出了家電的範疇,開始生產汽車、摩托車、廚房設備、藥品、手機、電話,從事金融、房地產開發、餐飲等第三產業。應該說,產品線的擴展,產品規格型號的增加,擴大了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加了企業的贏利能力,但不圍繞自身的核心優勢,不能有效地整合相關資源盲目擴張,無疑會造成人才的匱乏、管理的脫節、加大企業經營風險。家電行業昔日的龍頭老大長虹的衰落(從全國電子百強第一滑落到

八、九位,曾經還是全球前三位的彩電大王)就是由於其“大企業病”的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想反,st廈華1999年投巨資開發了我國第一部gsm數字移動手機,導致連年虧損,但今年以來,公司把經營重點轉移到了彩電主業上來,繼上半年扭虧增盈之後,第三季度又實現淨利潤1357萬元

在審批企業授信業務時,應重點分析企業的主營業務,根據其銷售收入、利潤、流動資金等指標占其總量的比例,判斷其主營業務是否突出。要了解企業的重大建設項目,重要體制改革,重大法律訴訟和人事調整。瞭解企業重要的管理制度、經營方針和策略,從中分析企業領導層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要從企業的財務分析中發現其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比如,一方面長期持有大量的存款,另一方面授信數額又在不斷增加。對以上管理漏洞較多,盲目擴張的企業,我行授信數額可保持在原有存量水平,不能隨其擴張而無限擴張。

(三)財務風險

因爲對項目或企業財務狀況和變化情況分析、推測不準而導致的風險往往成爲項目貸款和授信業務的主要風險之一。

把握項目貸款財務風險的關鍵是要把項目經營期內的成本打足、收入壓實。家電行業的零配件供應來自多家客戶,目前似乎是買方市場,但就某一新型家電產品的主要零配件來說,存在着買、賣市場轉換的可能,至少在某一段時期內,零配件價格是向着賣方有利的方向發展,如近期彩色顯象管價格的回升,就說明了這一點。對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測算不能僅僅以經驗數據爲判斷依據,如按照營銷費用、研發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例來計算投入,這就忽視了新項目在產品宣傳、研發方面的投入肯定比老產品大的一般規律,因此對成本的測算一定要進行全面、動態、個別分析。在收入測算方面,若有同類產品參照的,可按照目前的價格並根據價格走勢和規律進行合理預測,對新產品價格的確定,應分析消費結構、消費羣體和收入水平、消費習慣、產品的替代性、替代產品

價格等等,切勿高估。

對授信業務除分析授信控制總量、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總資產報酬率、銷售淨利率外,還應重點分析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應收、應付帳款分析。家電企業間相互拖欠嚴重,鉅額應收帳款會對企業資金週轉、效益、授信需要量產生重大影響,要分析企業應收帳款的帳齡、結構,對應收帳款週轉率很低、帳齡較長的企業應格外慎重。同時還應關注大股東鉅額佔用股份公司資金的情況及集團內企業間關聯交易情況,如容聲集團佔用科龍電器資金12.6億元,成爲科龍去年虧損15億元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二是存貨分析。有的家電企業在市場份額做大的主導思想下,開足馬力生產,然後將產品入庫,旺季時候再消化,消化不了再在淡季降價,形成生產、儲備、降價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鉅額虧損。因此要根據其主要產品作出季節性分析,對某時段大比例增加的存貨

應瞭解其原因。

(四)投資風險

在項目評估投資估算中,存在着高估和低估的兩種傾向。對家電行業來說因爲建設期較短,低估的可能性不大。高估投資有客觀對項目設備、安裝、土建等投資把握不準、估價過高的原因,也有主觀擴大投資總額,相應減少自籌比例甚至欺騙國家貸款貼息的原因。

在項目審查中,應根據同行業情況逐項對投資進行覈對,實事求是確定不可預見費(家電行業應該較小)。可根據家電行業平均的資產週轉率,分析達產後一定規模的銷售收入所應投入的總資產數額,以此覈對項目總投資是否高估。同時還應從股東各方的經營狀況,贏利水平判斷其自籌的能力及到位計劃。應該說固定資產自籌25,鋪底流動資金自籌30是我行要求的最低比例,但不一定是最好比例。審批時可綜合根據借款人的資信、產品市場潛力、贏利能力及擔保措施等因素適當上調比例,有的可要求自籌資金先於我行貸款到位。

(五)技術風險

目前家電行業的競爭是價格競爭,隨着讓利空間越來越少,將來的競爭將主要是技術和服務的競爭,因此技術的先進與否也是影響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

分析技術的先進性應看是否具有專利許可,在國際、國內是否領先,技術的模仿性如何,替代性如何,技術的壽命期要相對較長,屬於技術功能增加的新產品應有助於產品主要功能質量的提高,有助於充分利用客觀環境條件,具有功能的可並性,避免相同功能在不同家電品種上的重複出現(如dvd的功能可以合併到電視機上)。總之技術創新,不能單單是新,必須要實用。同時對項目技術的分析還應包括對產品零部件技術先進性和質量分析。

在授信業務中,對企業技術先進性的分析應主要以研發密集度爲主,即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索尼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保持技術領先,不斷增加產品附加值,其研發密集度達到了10以上,國際上家電行業研發密集度一般在6-8之間,我國平均在1-2左右,其中美菱股份近10,海爾集團爲6.6,海信集團爲5-8,研發密集度高的自然在技術上佔有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