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某市科技創新現狀及建議

某市科技創新現狀及建議

某市科技創新現狀及建議

摘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時期,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我國經濟綜合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近年來,臨滄市圍繞新一輪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的實施,全面組織實施好六大工程,即:重大科技專項、重大新產品開發、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培引等六大工程,大力推進工業科技進步與創新,工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實現快速發展。

關鍵詞:科技 創新可持續發展

一、臨滄市概況

臨滄市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國土面積2.4萬平方公里,轄1區7縣,有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23個少數民族,總人口260萬。臨滄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兩大水系的地理分水線上,北迴歸線穿境而過,年平均氣溫18.5℃,森林覆蓋率達65%,是目前我國具有代表性的避暑避寒、宜居宜遊城市。臨滄堅果面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一,甘蔗、茶葉面積居全省第一,咖啡、核桃面積居全省第二,橡膠面積居全省第三,是享譽世界的“滇紅之鄉”和“紅茶之都”。境內建有漫灣、大朝山、小灣三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是國家“西電東送”和“雲電外送”的重要基地。滄源佤族自治縣是全國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以佤文化爲代表的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著名的“世界佤鄉”,是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和“金海棠”獎頒獎活動的永久舉辦地,被譽爲“亞洲微電影城”。臨滄與緬甸山水相連,有鎮康、耿馬、滄源3個縣與緬甸接壤,邊境線長300公里,境內有3個國家級開放口岸、19條邊貿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上的重要節點,是雲南五大出境通道之一,是中國進入印度洋最近、最平坦的陸上通道。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級各有關部門和各州市的關心支持下,臨滄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以深入開展“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實踐活動爲主抓手,全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4.1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1170億元,增長27.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億元,增長5.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2.9億元,增長13.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3億元,增長12.5%;外貿進出口總額52.7億元,增長15.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56元,增長8.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4元,增長10.1%。今年一季度,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億元,增長1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億元,增長12.2%;外貿進出口總額14億元,增長24%;招商引資市外到位資金336億元,增長1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9億元,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4億元,增長18.4%。

二、科技創新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科技創新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通過積極爭取、主動彙報,201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中共臨滄市委 臨滄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共臨滄市委 臨滄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臨滄建設的意見》、《臨滄市科技創新人才及團隊培養實施辦法》和《臨滄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爲加快創新型臨滄建設,促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每兩年一次的省科技廳與臨滄市人民政府的科技工作會商會也取得重大成果。廳市雙方在鞏固和培育臨滄優勢特色產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重點科技工作和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方面進一步加強協商、達成共識,爲加快全市創新驅動發展、推進創新型臨滄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科技計劃管理工作上新臺階。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科技需求,堅持把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實施作爲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以項目爲載體增強發展後勁,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

一是科技項目申報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以來,共組織向國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廳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99項(其中:國家科技部74項、省科技廳225項),獲得立項支持145項(其中:國家科技部17項、省科技廳128項),支持資金18868.3萬元(其中:國家科技部6152萬元、省科技廳12716.3萬元),位居全省前列。所申報項目中,《雲南核桃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臨滄城鄉生態建設與民族文化科技產業發展研究與示範》和《滄源佤族宜居民俗生態村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技術集成應用示範》等項目分別獲得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國家科技惠民計劃重大專項支持;科技興邊富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等多個專項也分別獲得國家或省級立項實施。

二是科技項目監管有效推進。切實強化項目的實施監管,修訂出臺了《臨滄市科技計劃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暫行)》和《臨滄市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監督檢查制度》,着力抓好續建項目的監督管理和到期項目的評估驗收,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分析,總結實施效果,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實施績效。

通過發揮科技計劃的引導整合和驅動支撐作用,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由要素驅動發展爲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全市重點產業和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醫療衛生、禁毒防艾、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社會事業全面推進;以蔗糖、茶葉、核桃、堅果、林漿紙和畜牧等爲主的傳統支柱產業得到有效升級改造;以鍺材料、單晶硅材料和高嶺土材料等爲主的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得到有效培育。

(三)科技支撐產業發展作用顯著增強。圍繞落實新一輪建設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全力推進“七大創新工程”的實施,爲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在糧食產業上,着力實施良種示範工程和農業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共完成糧食作物高產創建45片46.51萬畝,帶動全市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87.6%,實現糧食總產量逐年增長。

二是在新材料產業上,着力推動鍺、硅和高嶺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創新鏈,組織實施了“兆瓦級高倍聚光化合物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年產1800噸單晶硅系列產品研發”和“高嶺土產業化開發關鍵技術集成應用”等項目,突破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開發出了紅外光學鍺元器件、光伏太陽能電子單晶硅和玻纖用高嶺土等多項高新技術產品。

三是在蔗糖產業上,着力推進蔗糖產業循環發展技術創新,組織實施了“高優蔗園建設及蔗畜沼循環經濟示範”和“高品質無硫白砂糖精加工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共引進18個甘蔗品種推廣示範,帶動全市共建成高優蔗園面積88.4萬畝,良種覆蓋率達100%;開發出了低聚果糖、無硫白砂糖等新產品,蔗糖循環經濟綜合開發初見成效。

四是在茶葉產業上,着力推進高優生態茶園建設和系列產品研發,組織實施了“勐庫大葉種有機茶基地建設及產業化開發”和“高香型滇紅茶清潔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等項目,共建成無性系高優生態茶園46.4萬畝,無公害茶園17.2萬畝,有機茶園11.9萬畝,雨林認證茶園1.5萬畝,開發出了“滇紅”、“勐庫”等多個茶葉系列產品。

五是在覈桃產業上,組織實施了“雲南核桃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等項目,完成了加工專用型核桃種質資源收集圃、品種比較園和採穗園建設,採集優質核桃種質資源127個,開發出了核桃油、核桃粉等綠色保健食品。

六是在畜牧業上,組織實施了“優質生豬循環養殖科技綜合示範”等項目,帶動全市生豬良種覆蓋率達91%。

七是在以酒爲主的飲料產業上,組織實施了“茶酒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等項目,開發出了系列茶酒產品,促進了企業增效。在節能減排科技創新上,鼓勵和支持企業採用先進適用節能技術對傳統工藝進行改造升級,加大節能技術推廣應用力度,組織實施了7個源頭節水與末端廢水深度治理減排工程和製糖廢物綜合利用減排工程,成效明顯。

(四)科技對外交流與合作全面深化,區域創新體系不斷完善。

一是科技對外交流與合作取得新進展。爲加快建立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區域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加強科技對外交流與合作,臨滄市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農業大學、中科院昆明分院和雲南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簽訂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雲南鑫圓鍺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天鴻高嶺礦業有限公司、雲南茅糧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和雲南雙江勐庫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分別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專家工作站,就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開展全面科技合作。

二是科技入滇工作取得新成果。積極籌備組織參加由雲南省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雲南橋頭堡建設科技入滇對接會”,有效促成了省內外一批科研平臺、科技型企業、科技成果、項目資金、人才和團隊落戶臨滄,至2014年止,共徵集各類科技合作需求項目信息82項,落實簽約科技合作項目23項,簽約資金達19.56億元。

三是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新成效。目前止,全市共獲認定6戶高新技術企業、12戶創新型試點企業、68戶科技型中小企業、1戶科技小巨人企業、4個專家工作站、2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8個農業科技示範園、30戶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16個優質種業基地、7個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至2014年,全市科技進步綜合指數爲26.85%,在全省16個州(市)中排行第七位,科技進步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6%,

(五)知識產權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人才引培和科技宣傳普及工作全面推進。以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爲突破口,以增強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的水平和提高全民知識產權意識爲重點,以大幅提升全市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爲目標,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強化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扶持產學研結合的專利技術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全面實施科技人才引培工程,加大科技宣傳普及推廣力度。

2011年以來,全市共組織申請專利432件,獲授權278件,開展專利申請資助218項,實施專利轉化項目13項,開展專利行政執法糾紛調處2件。組織開展了每兩年一次的市級科學技術獎的評審表彰工作,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86項,其中10項成果獲得雲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獎勵,有2項優秀成果獲得了雲南省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實現了雲南省科學技術發明一等獎零的突破。共完成技術合同登記104件,推薦申報獲得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8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繼續組織實施好“邊疆解‘五難’惠民工程”和“科技人員服務三區工程”,共選派了95名優秀科技人員、50名科技特派員和43名農村科技輔導員到基層一線開展科技服務,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同時,認真組織開展每年一次的科技活動周、知識產權宣傳週和科技下鄉等重大科技活動,累計開展科技培訓492次,舉辦科技形勢報告會22場,發放科普資料546798餘份(冊),開展科技諮詢75855人次。

(六)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通過積極爭取,2012年4月,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臨滄市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臨滄成爲雲南省首個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的地級州市。

臨滄被批准成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實驗區建設納入全市重大工作部署,下發了《臨滄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規劃(2011—2015年)》和《關於加快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及相關管理辦法等配套措施。

批准成立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辦公室,明確實驗區管理機構、編制、職責,圍繞“生態立市,綠色崛起”發展戰略,抓住“綠色發展、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和諧繁榮”發展主題,着力實施森林生態體系建設、水土保持及生態治理修復、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山區綜合開發與保護示範、低碳與循環經濟示範、創新型臨滄建設和邊疆民族地區興邊富民七大工程,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同時,切實加強對實驗區建設的統籌管理。與臨滄傳媒集團合作,開展了《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專題片》的製作及實驗區建設成效系列報道工作;圍繞創新驅動主導產業發展,對我市實驗區建設基本情況和創新能力監測數據進行了全面調查統計,完成了綜合評估報告、問卷調查、創新能力監測55項數據調查等工作,爲下步開展實驗區創新能力評價奠定了基礎。

結合實驗區“七大工程”建設重點,建立了162項涉及各領域項目的實驗區建設項目庫,充實完善了30項考覈指標數據庫。牽頭完成了《臨滄市“十三五”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能力提升》課題研究工作。

二、臨滄市科技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創新意識不強。全市企業創新精神和創新文化尚未形成,企業依靠科技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意識普遍不強,企業文化氛圍不濃,凝聚力不強。科技進步和創新的要素缺乏,企業技術創新的內生動力不足,研發能力不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只有鑫圓鍺業公司、滇紅集團公司等很少的企業建有研發機構,大部分企業還沒有自己的研發中心,部分企業的研發中心缺乏科技人員、科技經費、科技項目支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還有很多沒有申請過專利,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擁有量差距較大。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撐能力不足,本地學校和科研機構力量薄弱,服務地方經濟的意識不強,難以適應全市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需要。

(二)技術創新平臺不健全。從總體上看,全市科技平臺建設在整體數量、統籌佈局、財政投入、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與我市的產業結構和產業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科研公共平臺建設滯後,科研平臺服務對產業的覆蓋不夠,面向中小企業的服務平臺明顯不足,特別是一些支柱產業的科研公共平臺仍是空白,除鍺產業建有高端研發平臺外,蔗糖、茶等重點支柱產業沒有研發平臺。

(三)科技創新人才匱乏。目前全市專業技術人才總數僅佔人口總數的1.9%,低於全省5%的水平,且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存在“五多五少”的問題:

一是一般性人才相對較多,但高層次人才較少;

二是繼承型人才相對較多,但創新型人才較少;

三是傳統支柱產業人才相對較多,但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較少;

四是醫療衛生和教育等領域人才相對較多,但產業發展應用型人才較少;

五是單一領域人才相對較多,但跨領域跨行業跨學科的複合型人才較少。特別是在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團隊更加短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技術創新人才僅有6名。

由於全市中小企業多、產業特色少,加上區位環境的影響,產業對外聚合能力較弱,導致技術人才嚴重不足。科技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缺乏,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專業結構也不盡合理,科技領軍人才及後備人才不足。與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我市企業在享受職稱待遇、福利待遇、個人發展空間等方面對高層次研發人才的吸引力明顯不足。不少外來企業生產部分在臨滄,但研發機構卻不願設在臨滄,本土企業也把研發機構設到昆明等市外人才密集的城市。

(四)科技創新投入不足。一是全市財政科技經費投入不足。2014年,臨滄市本級財政科技撥款爲1799萬元,較上年下降14.46%,達不到建設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年度考覈“較上年增長10%以上”的要求,增幅在全省排名末位,實際支出數排名第11位。同時八縣(區)財政對科技的投入也遠遠不足,增長不穩定。2013年全市財政科技投入佔財政支出比重0.33%,在全省排名第15位。二是科技管理經費投入不足。今年市級財政只預算安排科技管理經費300萬元,不僅達不到省政府對州(市)政府落實建設創新型雲南行動計劃年度考覈指標體系中“市本級財政安排給市科技局科技管理經費較上年增長15%以上”的指標要求。三是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不足。2013年全市社會研發經費支出2608.4萬元,佔GDP的比例爲0.06%,與上年的0.21%相比,下降了0.15個百分點。投入強度約爲全國平均水平(2.1%)的1/35,全省平均水平(0.68%)的1/10不到,在全省排名末位,致使全市科技進步水平僅排名全省第14位。四是企業科技投入不足。全市企業包括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佔企業銷售收入不到1%,市、縣兩級財政對企業研發的引導性投入也達不到國家規定的要求,加之風險投資缺乏,全市還沒有一家正規、有一定規模的風險投資機構,穩定增長的科技投入機制、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還沒有形成。

三、意見建議

(一)着眼融入國家戰略和省級重要部署,精準謀劃“十三五”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全面總結“十二五”期間科技規劃實施的經驗和不足,深入調查調研,凝聚各方智慧,科學編制“十三五”科學技術創新體系規劃,提出未來五年我市科學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目標、重點領域和任務,明確國家級高新技術項目爭取、行業研發中心創建等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目標任務。注重與省科創基地規劃相銜接,重視發揮科技對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發展及社會事業的支撐作用。

(二)切實加強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進一步增強發展後勁。要把項目的申報實施作爲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產業發展佈局,建立完善科技計劃項目庫,組織策劃申報爭取一批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項目,以項目爲載體加快推進全市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三)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爲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通過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搭建科技服務平臺、企業技術創新“孵化器”平臺、科技風險投融資平臺、產學研結合平臺等,支持科研院所、高校參與產業合作研究, 形成“科研—開發—產業化”創新鏈,突破科技資源條塊分割的障礙, 實現科技條件平臺資源的共享。

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快全市技術創新平臺建設,加大高新技術引進應用和推廣力度,以本地支柱產業爲依託,結合企業發展特點和實際,以實施科技計劃項目爲契機,加大對外科技合作工作力度,通過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解決本地企業技術人才不足、層次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產品科技含量不高、發展後勁不足等一系列關鍵問題,逐步形成以企業爲主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爲依託,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爲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人才支撐。要按照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全面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大力度引進和培養人才,不斷提高人才隊伍素質,積極探索和完善發揮人才專長的新舉措,爲創新創業提供廣闊空間。建立健全高素質、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儲備、評價、監督和保障的長效機制,鍛鍊、培養、造就一批高層次技術研發和學科帶頭人,抓緊培養後備人才,逐步推行重大科技項目首席專家負責制。

完善人才引進的政策措施,使高層次創新創業和管理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積極做好科技人才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檔案,落實和完善有關激勵政策,大力營造人才創業的良好環境,調動科技人才創新的積極性。按計劃、分層次開展科技人才培訓,提高一線科技人員的創新能力,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儲備和支撐。

(五)切實加大科技投入,爲科技創新提供有力保障。要從培育持續增長的稅源經濟與後發優勢着眼,把科技創新投入作爲重要的戰略投資,切實加大科技三項費用和科普經費的投入總量,並建立起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

同時,爲促進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將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納入政府考覈指標範圍。要鼓勵加強研究開發和人員培訓投入,推動企業成爲投入主體。重點企業和規模以上企業要積極創建技術開發中心,提高科研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例。

在積極爭取國家、省的項目基礎上,加大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導向性作用,最終形成“政府投入爲先導、企業投入爲主體、信貸投入爲支撐、社會籌資爲補充”的新型的科技投融資機制。

參考文獻

[1] 劉嘯霆,孫慕天.現代科學技術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

[2]白春禮,王克迪,潘教峯.當代世界科技[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6.10.

[3]張舒.臨滄市工業科技創新實現新發展[J].臨滄科技(季刊),2014,(1).

[4] 左江,田春梅.臨滄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建設全面推進[J].臨滄科技(季刊),2014,(2).

[5]吳晉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經濟轉型升級[J].臨滄科技(季刊),2014,(4).